|
|
|
菩提之路 |
|
希望您能领略并感悟到佛法的解脱智慧和般若智慧。让您的思想得到启迪,让您的人生常乐我净。 |
|
|
|
|
|
|
|
|
|
|
|
|
|
文章评论 |
|
|
|
作者:小百合 |
|
留言时间:2013-05-26 18:58:10 |
|
|
[简体文稿]
各位菩萨:
阿弥陀佛!
今天我们要跟大家继续「三乘菩提学佛释疑」系列。我们今天要跟大家谈的题目是:不执着是不是就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意思呢?
为什么要谈这个题目?我想凡是从中华文化所普及的地区,大家对于一些精神层次的事情,往往也都有一致性的熏习。比方说,我们在苏轼的《前赤壁赋》里面,会读到这样的字眼:「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我想只要读过《前赤壁赋》的人,几乎都会对这些文字以及里面所描绘出的洒脱自在的自境,而心怡不已。又譬如说,我们常常有听到所谓的杨慎的《临江仙》里面有写道,「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等等,也是同样的意境。甚至我前一阵子还看到,在日本的节目里面,还有专门在谈这些诗词歌赋的事情,谈到的也同样是这个样子令人非常向往的这种境界。
我们说这些诗词歌赋之所以存在,一方面必然是由于先民们所面对的环境,有着许多天灾人祸的困苦,在面对这些无能为力的困苦的时候,是不是可以有任何一个层次的精神解脱呢?这个时候,当然很自然的,就有所谓的老庄道家的这个解脱的方式,会在许多的地方会展现,这些地方所展现出来的,几乎一致性的,都是非常的洒脱、自由自在,并且好像是无所束缚般;可是在无所束缚之中,又似乎能够每一个地方,都发现它是生机盎然。所以这些个意境,从古到今不知道羡煞多少的人。
当然由于,本来这些事情本来就是我们所谓的中国文化的或是中华文化的底蕴,所以很自然的在中国地区,古时候中国地区的人们,当这些人们接触到佛经,传过来的佛经的时候,也必然会想办法,用原来我们所理解的意境跟所习以为常的这些解释,来看待佛经。所以,当一般人看到《金刚经》里面写说:「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或者看到《心经》上面写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那么看到这些呢,往往也都会用刚才我们给大家看到的,类似像刚才的诗词歌赋那样子的一个境界,来去理解、来去解 释《金刚经》或者《心经》。比方说,我们先看看「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因为这一句实在是《金刚经》里面的一大名句,大家几乎都耳熟能详。
那怎么样去理解跟解释「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呢?我们刚才说,凭借着中国文化旧有的文化,往往大家都会用一个方式去理解它,也就是把「住」这个字,把「住」这个字把它解释成执着的意思。这里面最具体的例子就是,所谓的「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于耳」。那这句话形容的是说,当我们非常喜欢,比方说一段音乐的时候,我们可能连续三天,这个音乐都不断的好像在耳朵里面都不断的在播放一样,用这种状况来形容所谓执着的感觉。也就是,当我们的感官机制接触到外面环境的时候,那里面一旦接触的时候,会产生种种的反应,面对着这个的反应,如果我们的反应是把它牢牢的抓住,就好像我们刚才讲的余音绕梁三日都不绝于耳,心里面一直把这个音乐连续放了三天都停不下来,这个我们就把它想像成《金刚经》里面的住的意思,也就是执着。
当然在这个样子讲之下,这样子理解之下,我们对于《金刚经》里面所谓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我们自然而然会把它解释成说,心里面碰到了外面的环境的时候,哪怕有种种的反应,但心中不会受到影响,不牵不挂犹如虚空,不会留下任何的痕迹,也没有任何的罣礙,当然因为没有罣礙,自然也就没有烦恼,这个就是依照着「不执着」这个意思所理解的无住。至于说所谓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个「生其心」又怎么去理解呢?相信各位观众,如果去看看一些关于这一段经文的解释的话,往往都会告诉大家,只要心里面没有执着的话,似乎我们的心会变得更敏锐,因此对周遭的事情,更不会受到执着的关系,会更加地敏锐的处理周遭的环境。这个就是我们看到的,基于传统文化所生来的,对于所谓的「住就是执着」的一种解释;所以,在这样解释之下,自然而然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话,就是似乎要大家不要执着。
当然,对于这个《心经》上面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解释,看起来也都是这样。因为如果我们眼前所看到的许多的事物,都是因缘暂时的聚合,没有一件事物是永恒不变的话,那么当然没有一件事物是真实,所以「空」自然就变成了没有永存不变的实体;那么我们在面对了眼前的境界,所有一切的事物既然没有哪一件是永存不变的话,那又何必执着呢?所以按照这样的解释的话,其实我们对于所谓的《心经》里面讲的「空」这个意思,似乎也变成了只是对世间或者对于我们眼前境界的一种解释,让我们能够透过这个解释,对于眼前的境界不再执着,那不执着就没有罣礙,不罣礙似乎就已经完全解除烦恼的问题。
以上我们说的,可以说都是从固有文化的根基,然后去解释佛经。这个解释佛经,甚至这个样子的解释方式,甚至一直到佛法传到中国来近千年之后,一般人对于佛法的解释,还是有许多停留在这个层次。
比方说,我们说有一位著名的禅师叫作洞山良价,他曾经开示门下弟子,关于修行要有鸟道之类的修行;鸟道形容的就是,鸟在天空中飞过,用这样子的方式,来去暗示弟子们怎么样去参禅。那么这个部分,后代对于洞山良价关于鸟道的这个说法,同样的也是把它解释成,因为鸟在虚空中飞过之后,不留痕迹,所以这个也就表示,我们不要去执着眼前的境界,我们的心境就应该像鸟飞过天空一样,这样子的洒脱无碍,脱去所有的执着;那如果能够这样子的话,保持着像虚空一般的坦荡跟明白的话,那么就是所谓的心无所执着,就是所谓的心无所住。看起来这样的解释也是一样,跟我们前面讲的《金刚经》跟《心经》的解释,都是连成一气的,都是用所谓的不执着,去把所有的道理贯通。
演变到后来,当然我们现在也常常听到,如果我们能够做到,物来则应,过去不留,乃至于说我们能够超脱了诸法分别的境界,不对立,因此而超越了所有苦乐的对立的话,能够做到这样子的话,那也是我们非常向往的一个,好像是佛教里面真正解脱的境界。
其实我们应该认真来讲,以上所说的,所有关于不执着于眼前境物,乃至于说因为不执着的关系,而减轻烦恼,能够做到这样,我们都要给观众们喝彩;因为能够做到这样,的的确确也已经能够帮助我们消除了许多烦恼;甚至有许多时候,也能够称得上是世间的贤圣。可是,因为我们现在要给大家讲的是佛教真正的义理,所以我们觉得,不能够停留在不执着这个层次。
我们给大家分析看看,如果只是观照世间没有所谓永恒存在的事物,而不执着的话,我们如果把这件事情,把它认真去跟基督教、天主教,或者跟印度教,或者甚至就跟在旧的中国地区所衍生出来的老庄道家的思想,我们跟这些教派或思想印证看看,如果我们真的认真去思考其他人的教义、其他人的宗教哲学的话,我们会发现,乃至于基督教、天主教,乃至于印度教,乃至于老庄道家,这些个宗教都反覆的告诉信徒们:我们现在所接触的世间,真的不是一个永恒的存在。
比方说在基督教里面,就会告诉门徒说: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任何的荣华富贵,那并不是真正的荣华富贵,其实它是会坏灭的,真正的荣华富贵是存在于跟上帝同在的天堂里面。基督教、天主教都是如此的。如果谈印度教的话,那更是如此啊。如果再回头看看老庄道家的话,其实你会发现,如果我们只是停留在不执着的层次的话,那么佛教跟这些完全没有什么差别;换句话说,佛教没有什么独特性,没有什么殊胜可言的。如果这样子讲起来,如果我们真的一心想学佛的话,岂不是十分可惜了吗?
再来,我们如果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给大家看,首先要跟大家讲的就是说,如果我们真的能做到对于世间的这些情境,我们能够不执着,因此而我们不会为了这些事情,执着在比方说权势、名利的这些事情的话,那么我们可以说已经是世间难得的圣人或者贤人了。但是,我们要跟大家说的是,佛教里面佛陀所教的解脱,却远远不止于此。我们如果打一个比方给大家说的话,我们说,一般我们所看到的不执着,通常他最后所能得到的结果是什么呢?基本上都是如果有困境的时候,我们都会比较能够泰然处之;或者我们在面对一些变动无常的时候,我们心境比较能够自在去因应这些变动。所以前面讲的这些,不执着的这种修为,大致上都是不出于我刚才讲的两种,也就是在困境里面能够安然自在,处之泰然;对于在变动的时候,又能够比较自在的能够因应,大概就只是这样子而已。可以看到的就是说,不执着只能让我们被动的在目前的一切状况之下,让我们心里面能够得到安慰、能够得到纾解,但是在佛教里面谈的解脱,却远远不是这样子。
因为佛教谈的解脱,谈的是要真正去抓到烦恼的它的关键在哪里。谈到的是什么?谈到的是缚结。缚结,简单来讲就好像是有一个粗粗的麻绳,环绕在我们四周,把我们绑得牢牢的;这个粗的缚结就代表说,我们真正要解脱的话,要对治的对象就是这些缚结。把我们牢牢的绑在哪里呢?不仅把我们牢牢的绑在我们现在的生活当中,更牢牢的把我们的前世今生,都整个牢牢的绑在轮回里面。所以在佛教谈的解脱,一方面它是针对解脱真正的关键,另外一方面佛教所谈的解脱,不仅是现在对于事情能够找到安慰、能够找到纾解而已,并且它是更进一步要打开这些缚结,并且不是现在世打开而已,还是希望我们连未来世的缚结,也都全部打开。这个意境,怎么会是不执着能够函盖呢?
另外,我们刚刚讲的解脱,我们如果更进一步来看,佛教里面除了谈解脱之外,更重要的还有谈到所谓的自在。这个自在谈的是什么呢?其实简单的跟大家讲,这里面谈到的就是所谓的真如佛性。那真如佛性,如果能够真正找到真如佛性的话,那我们才能够真正谈到诸法的分别,才能够真正谈到诸法的究竟是如何无分别,并且因此而在所有一切的境界里面,都能够安适自在。这个境界又远远超过于我刚才讲的,在解脱里面的缚结所能得到的境界。
所以,从我们刚刚以上的分析,我们再给大家整理一下。我们谈到的佛法,其实佛法一定有包含如何解脱跟什么呢?跟将来如何能够分分的证到真如佛性,乃至于最后究竟成佛。所以,我们把它的两个大的方向,或者说两个大的教法,把它叫作解脱道跟佛菩提道。解脱道跟佛菩提道实际上函盖了,现在各位观众所看到的任何一种的佛教的教法,都在解脱道跟佛菩提道的函盖之下。 《金刚经》跟《心经》,正如我们今天的题目——「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个经文到底应该要怎么去理解呢?我们要提醒大家的就是,《金刚经》跟《心经》,它们都是所谓的般若系列的经典。这类型的经典,要能够正确的解释的话,有一个最重要最重要的前提,就是一定要先找到每一个人本来都具有的清净本心。如果没有找到清净本心的话,任凭我们用什么样的方式去解释,不管我们说我们自己是怎么样的不执着,那都不是这个经文所讲的意思。所以,在没有真正找到我们的清净本心之前,我们如果用不执着来解释所谓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话,那么我们应该要把它视为这是一个不了义说,或者是说,这个只是为了要方便让一般的人能够亲近佛教罢了。正如同我们刚才讲的,我们刚才给各位观众所解释的,佛教的解脱境界是多么的殊胜,佛教的菩提的境界又是多么的殊胜,这些都远远不是不执着所能够函盖的。
所以,我们再接下来就要跟大家讲说,既然对于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类型的经文的理解,必须要在明心之后才有办法真正的理解的话,那么我们对于这些事情,应该如何去看待呢?好,我们在这里,多给大家讲一些。
我们刚刚讲说,所谓的菩提这个字眼,菩提代表的就是每一个人清净的本心,所以我们谈到菩提这两个字,一定也包含了解脱;因为清净本心如果不解脱的话,怎么叫作清净呢?所以,菩提这两个字,一定包含了解脱。我们刚才谈的是佛菩提,我们刚刚说佛法就是解脱道跟佛菩提道,从这个道理上来讲,从菩提必定包含解脱这个概念来说,我们说解脱道一定完全函盖在佛菩提道里面,并且佛菩提道跟解脱道所谈的这个解脱,不会有什么地方会不一样的。这个要先跟各位观众说。所以我们刚刚说,因为还没有明心见性的关系,我们对于经文的解释,最好还是回归到解脱的方面来看。所以我们要说,解脱这件事情,我们要在这里郑重的跟各位观众说:解脱是学佛必备的知见。即便是佛菩提,我们将来希望能够明心见性,也是需要从解脱好好的扎稳基础,要从断三缚结开始,因为这个是娑婆众生的特性;也就是,在我们这个世界的众生,一定在学佛的时候,一定要扎稳解脱的基础。
解脱的关键就是在于三缚结,那么三缚结呢,其中的关键又在于我见,而什么事情是我见?什么东西是我见真正的内涵呢?我在这里先告诉大家,我见的内涵,通常它的意义,不是不执着所能够函盖的。那么如何正确的掌握所谓的我见呢?最好最稳当的作法,就是先好好的参究所谓的《阿含经》,因为《阿含经》是解脱部分最根本的经典。各位观众如果对《阿含经》里面文字能够好好掌握的话,对于我见自然会有深刻的了解;如果您对于阿含的经文有所疑虑的话,我们会里面有出一本的《阿含正义》,您可以透过《阿含正义》一到七册的这个内容,详细的去掌握,什么东西叫作我见。到时候您再回来看的时候,您就知道我见不是执着这两个字能够函盖的。
等到把解脱的基础打稳了之后,接下来您很自然的就会到达了可以进一步的追求明心见性的境界了。一旦到了可以追求明心境界,乃至于最后明心了之后,您就能够了解「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您就能了解「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些境界,根本就远远超过了不执着;甚至您将来也有一天能够理解,所谓的「诸法无分别」那是怎么样一个殊胜的证境。
如果您现在还没有明心的话,我们给各位中肯的建议就是,一定要回归解脱的原理。回归解脱的原理意思就是,不要碰到任何的经文,就全部一概的用不执着去解释;应该要先稳当的先去理解,什么叫作解脱,什么叫作三缚结,什么叫作我见。而我们刚才说,要理解我见的关键,就在于掌握了《阿含经》真正的义理。所以在这里提供给大家,免得大家碰到所有的事情,全部都用不执着三个字全部去函盖了。这会是很可惜的一件事情,因为这样子就看不见佛教真正殊胜的义理在哪里了。
今天就先跟各位说到这里。
阿弥陀佛! http://www.enlighten.org.tw/dharma/7/7 |
|
|
|
作者:小百合 |
|
留言时间:2012-12-29 23:50:59 |
|
|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今天我們要跟大家繼續「三乘菩提學佛釋疑」系列。我們今天要跟大家談的題目是:不執著是不是就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意思呢? 爲什麼要談這個題目?我想凡是從中華文化所普及的地區,大家對於一些精神層次的事情,往往也都有一致性的熏習。比方說,我們在蘇軾的《前赤壁賦》裏 面,會讀到這樣的字眼:「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我想只要讀過《前赤壁賦》的 人,幾乎都會對這些文字以及裏面所描繪出的灑脫自在的自境,而心怡不已。又譬如說,我們常常有聽到所謂的楊慎的《臨江仙》裏面有寫道,「滾滾長江東逝水, 浪花淘盡英雄,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等等,也是同樣的意境。甚至我前一陣子還看到,在日本的節目裏面,還有專門在談這些詩詞歌賦的事情,談到的 也同樣是這個樣子令人非常嚮往的這種境界。
我們說這些詩詞歌賦之所以存在,一方面必然是由於先民們所面對的環境,有著許多天災人禍的困苦,在面對這些無能爲力的困苦的時候,是不是可以有任何 一個層次的精神解脫呢?這個時候,當然很自然的,就有所謂的老莊道家的這個解脫的方式,會在許多的地方會展現,這些地方所展現出來的,幾乎一致性的,都是 非常的灑脫、自由自在,並且好像是無所束縛般;可是在無所束縛之中,又似乎能夠每一個地方,都發現它是生機盎然。所以這些個意境,從古到今不知道羨煞多少 的人。
當然由於,本來這些事情本來就是我們所謂的中國文化的或是中華文化的底蘊,所以很自然的在中國地區,古時候中國地區的人們,當這些人們接觸到佛經, 傳過來的佛經的時候,也必然會想辦法,用原來我們所理解的意境跟所習以爲常的這些解釋,來看待佛經。所以,當一般人看到《金剛經》裏面寫說:「諸菩薩摩 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或者看到《心經》上面寫的:「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 即是色。」那麼看到這些呢,往往也都會用剛才我們給大家看到的,類似像剛才的詩詞歌賦那樣子的一個境界,來去理解、來去解釋《金剛經》或者《心經》。比方 說,我們先看看「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因爲這一句實在是《金剛經》裏面的一大名句,大家幾乎都耳熟能詳。
那怎麼樣去理解跟解釋「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呢?我們剛才說,憑藉著中國文化舊有的文化,往往大家都會用一個方式去理解它,也就是把「住」這個字,把 「住」這個字把它解釋成執著的意思。這裏面最具體的例子就是,所謂的「餘音繞梁,三日不絕於耳」。那這句話形容的是說,當我們非常喜歡,比方說一段音樂的 時候,我們可能連續三天,這個音樂都不斷的好像在耳朵裏面都不斷的在播放一樣,用這種狀況來形容所謂執著的感覺。也就是,當我們的感官機制接觸到外面環境 的時候,那裏面一旦接觸的時候,會產生種種的反應,面對著這個的反應,如果我們的反應是把它牢牢的抓住,就好像我們剛才講的餘音繞梁三日都不絕於耳,心裏 面一直把這個音樂連續放了三天都停不下來,這個我們就把它想像成《金剛經》裏面的住的意思,也就是執著。
當然在這個樣子講之下,這樣子理解之下,我們對於《金剛經》裏面所謂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我們自然而然會把它解釋成說,心裏面碰到了外面的環境 的時候,哪怕有種種的反應,但心中不會受到影響,不牽不掛猶如虛空,不會留下任何的痕跡,也沒有任何的罣礙,當然因爲沒有罣礙,自然也就沒有煩惱,這個就 是依照著「不執著」這個意思所理解的無住。至於說所謂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個「生其心」又怎麼去理解呢?相信各位觀校绻タ纯匆恍╆P於這一段經 文的解釋的話,往往都會告訴大家,只要心裏面沒有執著的話,似乎我們的心會變得更敏銳,因此對周遭的事情,更不會受到執著的關係,會更加地敏銳的處理周遭 的環境。這個就是我們看到的,基於傳統文化所生來的,對於所謂的「住就是執著」的一種解釋;所以,在這樣解釋之下,自然而然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話,就 是似乎要大家不要執著。
當然,對於這個《心經》上面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解釋,看起來也都是這樣。因爲如果我們眼前所看到的許多的事物,都是因緣暫時的聚合,沒有一 件事物是永恆不變的話,那麼當然沒有一件事物是真實,所以「空」自然就變成了沒有永存不變的實體;那麼我們在面對了眼前的境界,所有一切的事物既然沒有哪 一件是永存不變的話,那又何必執著呢?所以按照這樣的解釋的話,其實我們對於所謂的《心經》裏面講的「空」這個意思,似乎也變成了只是對世間或者對於我們 眼前境界的一種解釋,讓我們能夠透過這個解釋,對於眼前的境界不再執著,那不執著就沒有罣礙,不罣礙似乎就已經完全解除煩惱的問題。
以上我們說的,可以說都是從固有文化的根基,然後去解釋佛經。這個解釋佛經,甚至這個樣子的解釋方式,甚至一直到佛法傳到中國來近千年之後,一般人對於佛法的解釋,還是有許多停留在這個層次。 比方說,我們說有一位著名的禪師叫作洞山良价,他曾經開示門下弟子,關於修行要有鳥道之類的修行;鳥道形容的就是,鳥在天空中飛過,用這樣子的方 式,來去暗示弟子們怎麼樣去參禪。那麼這個部分,後代對於洞山良价關於鳥道的這個說法,同樣的也是把它解釋成,因爲鳥在虛空中飛過之後,不留痕跡,所以這 個也就表示,我們不要去執著眼前的境界,我們的心境就應該像鳥飛過天空一樣,這樣子的灑脫無礙,脫去所有的執著;那如果能夠這樣子的話,保持著像虛空一般 的坦蕩跟明白的話,那麼就是所謂的心無所執著,就是所謂的心無所住。看起來這樣的解釋也是一樣,跟我們前面講的《金剛經》跟《心經》的解釋,都是連成一氣 的,都是用所謂的不執著,去把所有的道理貫通。
演變到後來,當然我們現在也常常聽到,如果我們能夠做到,物來則應,過去不留,乃至於說我們能夠超脫了諸法分別的境界,不對立,因此而超越了所有苦樂的對立的話,能夠做到這樣子的話,那也是我們非常嚮往的一個,好像是佛教裏面真正解脫的境界。
其實我們應該認真來講,以上所說的,所有關於不執著於眼前境物,乃至於說因爲不執著的關係,而減輕煩惱,能夠做到這樣,我們都要給觀袀兒炔剩灰驙 能夠做到這樣,的的確確也已經能夠幫助我們消除了許多煩惱;甚至有許多時候,也能夠稱得上是世間的賢聖。可是,因爲我們現在要給大家講的是佛教真正的義理,所以我們覺得,不能夠停留在不執著這個層次。
我們給大家分析看看,如果只是觀照世間沒有所謂永恆存在的事物,而不執著的話,我們如果把這件事情,把它認真去跟基督教、天主教,或者跟印度教,或 者甚至就跟在舊的中國地區所衍生出來的老莊道家的思想,我們跟這些教派或思想印證看看,如果我們真的認真去思考其他人的教義、其他人的宗教哲學的話,我們會發現,乃至於基督教、天主教,乃至於印度教,乃至於老莊道家,這些個宗教都反覆的告訴信徒們:我們現在所接觸的世間,真的不是一個永恆的存在。 比方說在基督教裏面,就會告訴門徒說:我們現在所看到的任何的榮華富貴,那並不是真正的榮華富貴,其實它是會壞滅的,真正的榮華富貴是存在於跟上帝 同在的天堂裏面。基督教、天主教都是如此的。如果談印度教的話,那更是如此啊。如果再回頭看看老莊道家的話,其實你會發現,如果我們只是停留在不執著的層 次的話,那麼佛教跟這些完全沒有什麼差別;換句話說,佛教沒有什麼獨特性,沒有什麼殊勝可言的。如果這樣子講起來,如果我們真的一心想學佛的話,豈不是十分可惜了嗎?
再來,我們如果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給大家看,首先要跟大家講的就是說,如果我們真的能做到對於世間的這些情境,我們能夠不執著,因此而我們不會爲了這些事情,執著在比方說權勢、名利的這些事情的話,那麼我們可以說已經是世間難得的聖人或者賢人了。但是,我們要跟大家說的是,佛教裏 面 佛陀所教的解脫,卻遠遠不止於此。我們如果打一個比方給大家說的話,我們說,一般我們所看到的不執著,通常他最後所能得到的結果是什麼呢?基本上都是如果 有困境的時候,我們都會比較能夠泰然處之;或者我們在面對一些變動無常的時候,我們心境比較能夠自在去因應這些變動。所以前面講的這些,不執著的這種修 爲,大致上都是不出於我剛才講的兩種,也就是在困境裏面能夠安然自在,處之泰然;對於在變動的時候,又能夠比較自在的能夠因應,大概就只是這樣子而已。可 以看到的就是說,不執著只能讓我們被動的在目前的一切狀況之下,讓我們心裏面能夠得到安慰、能夠得到紓解,但是在佛教裏面談的解脫,卻遠遠不是這樣子。
因爲佛教談 的解脫,談的是要真正去抓到煩惱的它的關鍵在哪裏。談到的是什麼?談到的是縛結。縛結,簡單來講就好像是有一個粗粗的麻繩,環繞在我們四周,把我們綁得牢 牢的;這個粗的縛結就代表說,我們真正要解脫的話,要對治的對象就是這些縛結。把我們牢牢的綁在哪裏呢?不僅把我們牢牢的綁在我們現在的生活當中,更牢牢 的把我們的前世今生,都整個牢牢的綁在輪迴裏面。所以在佛教談的解脫,一方面它是針對解脫真正的關鍵,另外一方面佛教所談的解脫,不僅是現在對於事情能夠找到安慰、能夠找到紓解而已,並且它是更進一步要打開這些縛結,並且不是現在世打開而已,還是希望我們連未來世的縛結,也都全部打開。這個意境,怎麼會是不執著能夠函蓋呢?
另外,我們剛剛講的解脫,我們如果更進一步來看,佛教裏 面除了談解脫之外,更重要的還有談到所謂的自在。這個自在談的是什麼呢?其實簡單的跟大家講,這裏面談到的就是所謂的真如佛性。那真如佛性,如果能夠真正 找到真如佛性的話,那我們才能夠真正談到諸法的分別,才能夠真正談到諸法的究竟是如何無分別,並且因此而在所有一切的境界裏面,都能夠安適自在。這個境界 又遠遠超過於我剛才講的,在解脫裏面的縛結所能得到的境界。
所以,從我們剛剛以上的分析,我們再給大家整理一下。我們談到的佛法,其實佛法一定有包含如何解脫跟什麼呢?跟將來如何能夠分分的證到真如佛性,乃至於最後究竟成佛。所以,我們把它的兩個大的方向,或者說兩個大的教法,把它叫作解脫道跟佛菩提道。解脫道跟佛菩提道實際上函蓋了,現在各位觀兴吹降娜魏我环N的佛教的教法,都在解脫道跟佛菩提道 的函蓋之下。《金剛經》跟《心經》,正如我們今天的題目——「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個經文到底應該要怎麼去理解呢?我們要提醒大家的就是,《金剛經》跟 《心經》,它們都是所謂的般若系列的經典。這類型的經典,要能夠正確的解釋的話,有一個最重要最重要的前提,就是一定要先找到每一個人本來都具有的清淨本 心。如果沒有找到清淨本心的話,任憑我們用什麼樣的方式去解釋,不管我們說我們自己是怎麼樣的不執著,那都不是這個經文所講的意思。所以,在沒有真正找到 我們的清淨本心之前,我們如果用不執著來解釋所謂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話,那麼我們應該要把它視爲這是一個不了義說,或者是說,這個只是爲了要方便讓 一般的人能夠親近佛教罷了。正如同我們剛才講的,我們剛才給各位觀兴忉尩模鸾痰慕饷摼辰缡嵌帱N的殊勝,佛教的菩提的境界又是多麼的殊勝,這些都遠遠不是不執著所能夠函蓋的。
所以,我們再接下來就要跟大家講說,既然對於像「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類型的經文的理解,必須要在明心之後才有辦法真正的理解的話,那麼我們對於這些事情,應該如何去看待呢?好,我們在這裏,多給大家講一些。
我們剛剛講說,所謂的菩提這個字眼,菩提代表的就是每一個人清淨的本心,所以我們談到菩提這兩個字,一定也包含了解脫;因爲清淨本心如果不解脫的話,怎麼叫作清淨呢?所以,菩提這兩個字,一定包含了解脫。我們剛才談的是佛菩提,我們剛剛說佛法就是解脫道跟佛菩提道,從這個道理上來講,從菩提必定包含解脫這個概念來說,我們說解脫道一定完全函蓋在佛菩提道裏面,並且佛菩提道跟解脫道所談的這個解脫,不會有什麼地方會不一樣的。這個要先跟各位觀姓f。所以我們剛剛說,因爲還沒有明心見性的關係,我們對於經文的解釋,最好還是回歸到解脫的方面來看。所以我們要說,解脫這件事情,我們要在這裏鄭重的跟各位觀姓f:解脫是學佛必備的知見。即便是佛菩提,我們將來希望能夠明心見性,也是需要從解脫好好的紥穩基礎,要從斷三縛結開始,因爲這個是娑婆猩奶匦裕灰簿褪牵谖覀冞@個世界的猩欢ㄔ趯W佛的時候,一定要紥穩解脫的基礎。
解脫的關鍵就是在於三縛結,那麼三縛結呢,其中的關鍵又在於我見,而什麼事情是我見?什麼東西是我見真正的內涵呢?我在這裏先告訴大家,我見的內 涵,通常它的意義,不是不執著所能夠函蓋的。那麼如何正確的掌握所謂的我見呢?最好最穩當的作法,就是先好好的參究所謂的《阿含經》,因爲《阿含經》是解 脫部分最根本的經典。各位觀腥绻麑Α栋⒑洝费Y面文字能夠好好掌握的話,對於我見自然會有深刻的瞭解;如果您對於阿含的經文有所疑慮的話,我們會裏面有 出一本的《阿含正義》,您可以透過《阿含正義》一到七冊的這個內容,詳細的去掌握,什麼東西叫作我見。到時候您再回來看的時候,您就知道我見不是執著這兩 個字能夠函蓋的。
等到把解脫的基礎打穩了之後,接下來您很自然的就會到達了可以進一步的追求明心見性的境界了。一旦到了可以追求明心境界,乃至於最後明心了之後,您 就能夠瞭解「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您就能瞭解「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些境界,根本就遠遠超過了不執著;甚至您將來也有一天能夠理解,所謂的「諸法無分 別」那是怎麼樣一個殊勝的證境。
如果您現在還沒有明心的話,我們給各位中肯的建議就是,一定要回歸解脫的原理。回歸解脫的原理意思就是,不要碰到任何的經文,就全部一概的用不執著 去解釋;應該要先穩當的先去理解,什麼叫作解脫,什麼叫作三縛結,什麼叫作我見。而我們剛才說,要理解我見的關鍵,就在於掌握了《阿含經》真正的義理。所 以在這裏提供給大家,免得大家碰到所有的事情,全部都用不執著三個字全部去函蓋了。這會是很可惜的一件事情,因爲這樣子就看不見佛教真正殊勝的義理在哪裏了。
今天就先跟各位說到這裏。 阿彌陀佛!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