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菩提之路 |
|
希望您能领略并感悟到佛法的解脱智慧和般若智慧。让您的思想得到启迪,让您的人生常乐我净。 |
|
|
|
|
|
|
|
|
|
|
|
|
|
文章评论 |
|
|
|
作者:小百合 |
|
留言时间:2013-05-31 09:21:22 |
|
|
[简体文稿]
各位菩萨:
阿弥陀佛!
上次说到,禅不是缘起性空、一切法空。虽然说蕴处界本来是缘起性空的,因为都是「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可是这得要在一个前提下来讨论,才可以说是佛法,那也就是说,一定要有一个本际第八识作为万法的所依。
今天「三乘菩提概说」的内涵,要接着跟大家来谈一谈说,假如否定了第七跟第八识,来阐述万法的缘起性空,以缘起性空解释中观,进一步以一切法空解说般若中道,那其本质本来就是双具无因、断见的外道法,不是真正的佛法。因为万法的「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的最前端不见了,所以称为无因唯缘而生万法的无因论;而万法「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最后都无法再生起,所以称为断见。
龙树菩萨《中论》中有一段偈颂:「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无,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这是这一类的断见外道所最喜欢夤缘而用来支持他们的主张的,他们会这样说:「龙树菩萨《中论》里面不是就已经说了吗:所有因缘所生的法,都是缘起性空,都是空无,也都是假名施设,这就是中道的义理;因为蕴处界的种种法,没有一法不从因缘所生,所以一切法缘起性空,一切法空。」
假如这样来解释龙树菩萨在《中论》中的这一段偈颂,那龙树菩萨在他方世界恐怕也要有所埋怨,因为这绝对不是他的本意。这些人虽然口说中道、中观,却不能自外于断见,其实都是与外道法没有差别的。龙树菩萨所造的《中论》,乃是依于第八识的体性来作阐述。那在否定了第七识、第八识的六识论者,他们不但违背了佛的意旨,而别立了意识的细心作为涅槃的实际,竟然还自己认为说自己的中观见是「龙树学」!这种假借菩萨的威名来哄抬自己的作法,真的是太可笑了!
那么龙树菩萨在《中论》中的这一段偈颂,是什么意思呢?那是说:所有借着万法本因如来藏以及诸缘出生的种种法,本来就是空性的一部分,但是单从蕴处界来看,却是假名施设而有,所以其实也是中道义;从来没有一个法不是从万法本因如来藏借诸缘而出生的,所以说,其实一切法无不是空性如来藏的一部分。
所以,上求了义法的学人应当知道说,大、中、小品般若经中所说的般若中道,绝对不是一切法空,龙树菩萨《中论》所说也不是一切法空。二乘法的缘起观,假如离开阿赖耶识本际如来藏,否定了阿赖耶识就不是缘起正观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一者、没有阿赖耶识作为一切法缘起之因,那么一切法会变成无因而唯缘而现起,因为无因唯缘之法不是佛法,只是外道的无因论;再者、也没有办法证解脱果,因为阿罗汉在这种情况下,入了无余涅槃以后,就变成断灭了啊!甚至于说这样情况下,连初分的断我见也是不可能的,因为一定会落入「于内有恐怖,于外有恐怖」的这个困境。那佛所说的缘起法绝对不是这样的,因为这样的说法,是同断见外道的缘起观,是没有丝毫的胜妙之处的。
接下来继续说,参究的时候应当离心、意、识来参。心、意、识这三者,诸经论中有着不同的说法,但其实都没有互相的矛盾,应当去观察它前后所说的,进一步了解文字中所要为众生叙述的真正的法义;而不是只是一昧的依文字上的表相,就说这里对那里错。
唯识学中所说的心、意、识,往往是以第八识为心,而以第七识为意,识则指的是意识,也就是第六识。但是禅师家的方便就不是这个样子。他所说的心意识,则是讲说已经过去的意识叫作心,现在正在现行的意识叫作识,而尚未现起的意识叫作意,这三者都是意识,只是依着过、现、未来,方便施设的名相。因为都知道众生贪着意识的自我,又分不清楚意识的种种相貌,所以才有这样的施设。意识都是在了别种种的尘境,有时候因为念心所的缘故,而忆想分别出种种的事物,这个时候叫作「心」,因为回想了以前过去有的觉知心跟祂所了知的种种;有时候众缘和合的时候,又因而生起了种种的觉观,这个时候称为「识」,因为正在了知种种的境界的觉知心;有时候又因为业力的牵引、变现,使得祂想起种种可能是即将发生的这些事物,这时候叫作「意」,因为是还没有现起的觉知心。这种种都显示出思惟了知境界、业行的种种差别,都离不开识阴的范围,那这样方便建立心、意、识作为区分。
简单的来说,为什么禅师家要说「离心意识参」,主要就是要说要离开所知境,也要离开能知的心;那么若要进一步去说明心意识,就要详细的去了解五蕴十八界。但是离心意识参的意思,并不是要你舍却意识,而反而是要以有见闻觉知的妄心,来寻找一向离见闻觉知的真心。换句话说,要有净念相继的定力,而不是要落入一念不生的定境之中。那以这个有离开语言文字的观察的能力,在日常生活的行、住、坐、卧之中来寻寻觅觅,才有可能一念相应。因为如来藏的体性是无异、无变、无生、无诤,祂是不生不灭的;但是,却又不妨碍从祂所生的种种法是有生生灭灭的外相。
因为诸法在过、现、未来生生灭灭的同时,心意识也伴随着运作,而如来藏却不在心意识之中;乃至说非色受想行识,不离色受想行识,非地水火风大,不离地水火风大。所以说,如来藏不在心意识,不离心意识,是要以这样的知见去参究。离心意识参不是要保持在无念的状态,不是要把心意识丢掉,而是要以心意识,往离开心意识的方向去参究,因为心意识是我们参究的工具。
前面所说,每一个人不会少于八个识,也不可能多于八个识。因为没有办法舍离虚妄的心意识的关系,都会落在意识以及其所相应的境界,很少会去想到第九识、第十识。因为他连第七识跟第八识都否定,或者是根本没有办法观察到第七识,更不要说可以去亲证到第八识。那这样就会落在意识跟祂所相应的种种境界,就会产生很多歧路。那这里也方便的来为大家作一个简单的说明:第一种状况叫作「常见」,执取见闻觉知心为常不坏心,虚妄的认为说,这个心是轮回的根本识,是一切法的根源。
因为执持意识心为常不坏心,所以称为常见外道。但是,外道这个词并不是骂人的话,是因为说在心外求法的缘故,所以才称为外道。乃至于说佛门之中,也有很多所谓的佛门外道。而这种常见有很多种外相,举例来说:有一种是什么执持空明觉知的心,作为常住不灭者;另外一种是执持没有思惟妄想的灵知心,来作为常住不灭者;还有一种是执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处处作主的心,作为常住不灭者(那这已经又落在意识,又加上末那的执持了);乃至还有另外一种是执持没有分别的明觉心,把祂当作常住不灭者(这可能是因为打坐而不起语言文字妄想,他就误会说,这个就叫作无分别心,其实还是意识心哪);还有一种是执取说,专心课诵、专心作事的心,那把祂当成常住不灭者;
还有一种是执取遍满虚空而能觉知的心,把祂当作常住不灭者(那这个是执取了意识能了知尘境,又再加上说自我想像了一个叫作遍满虚空的一个妄想,所产生的一个状况);还有一种情况是执取一念不生的觉照心,作为常住不灭者(那一念不生的状况,我们前面就已经说明过了);还有另外一种状况,他执取打坐入定以后,没有见闻觉知的心,作为常住不灭者(当然这一种状况,多半是在未到地定过暗之中,很少有人是在四禅之后入了无想定意识断灭的情况)。常见的部分就略说到这里。
第二种情况叫作「断见」,是依于五阴、十二处、十八界,而只是去观察,了知了蕴处界无常无我;然后进一步去思惟说,蕴处界既然有生,生必坏灭,有生有灭的法就是败坏无常,那么败坏无常之法而能够有生,一定是别有一个,另外有一个可以生之法,所以才会使蕴处界才会有生;可是,努力探寻的结果却得不到,所以就说蕴处界无因而生,只是依众缘而有,缘散则归于坏灭,所以一切有情没有前世,没有后世,死了以后都归空无。当然断见论者,也常常会是无因论者,因为会在此世依于蕴处界探寻前世后世不可得的缘故。
第三种状况说叫作「自性见」。这一类的众生,在探求生命实相的时候,依然是依着观察五蕴十八界的幻有;但是在寻觅本际的时候,依然遍寻不可得,所以就起了不如理的作意,施设蕴处界是由自身不可知的冥性所生,这个冥性有其恒常不坏的自性。虽然是这样的施设,可是碰到有人来问说:你们讲的冥性到底是什么呢?他却又说冥性的自性是不可知的。这个部分在古印度的数论外道,就已经是这个样子了;乃至于说,今时也有佛门之中人,因为不证本际,却又希望有大名声,然后就施设种种名相,令它有恒常不坏的体性,又能连贯三世,可是说的却与佛说的本际又了不相干。甚至也有施设意识细心、意识极细心成为常住不灭的心;可是,意识细心不论粗、细,从凡夫乃至四空定中的境界,都是佛所说的意法因缘生的心,那当然就不是常住不灭的心。自性见的状况先说到这里。
当然还有种种的邪见……所以说,假如没有办法了知蕴处界的内涵,参究的过程中,一定是有很多歧路的;因为一直都会落在蕴处界之中,而没有办法自己去发现,因为不肯舍离一向贪爱的心意识的缘故。现在略说一二供养诸方。希望对学人而言,还是要亲近真正的善知识,而进一步来修学。假如说你求悟是为了智慧,是为了要利乐有情,而不是为了名闻利养,那当然还必须有一些知见是你应该知道的;在听闻思惟了以后,就不会使你在悟后目空一切,反而增加了慢心,成为悟后起修的障道因缘。
菩萨一共有五十二个阶位,也就是说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假如过去生从来没有悟过,今世因缘成熟第一次明心开悟,只是这五十二个阶位中的第七住位;也就是说,经过三大阿僧祇劫成佛之道,这个时候是第一阿僧祇劫中的三十分之六刚过,那之后还要再经历十住、十行、十回向等三十个阶位,才能够完成第一大阿僧祇劫。而后面的初地到七地满心,八地以上,又要经过两大阿僧祇劫。
所以,菩萨今世初次明心开悟,只是七住位而已。但不妨是真见道,这是说所见的真的是法界实相的如来藏,而不同于二乘法的见道,见的是蕴处界的虚妄不实,所以二乘人是无法思议菩萨明心开悟的时候所得的般若智慧。话虽如此,菩萨此时所悟的般若智慧,也只是总相智或者称为根本智。总相是说,大概只粗知佛法的智慧,没有办法跟上地菩萨的智慧相比较;而根本是说,这却是将来继续亲证一切了义佛法的根本。那根本智有时候称为根本无分别智,是说你找到了如来藏以后,知道祂是不会分别六尘万法的,那依此而生出第一分的根本无分别智;进一步再细细的观察思惟,确定祂不论何时都是无分别的以后,才说进入第七住位不退,而生起了般若实相智慧。
所以,菩萨明心开悟之后,不是像一般人误会说,一悟即至佛地,从此修学事毕,不是这样的;而反而说,只是修学佛法的刚刚入门而已,所以才会说,以前都只是在外门修学。而悟了以后还要继续跟着上地的菩萨,进一步再修学差别智,那这个称为后得智、别相智。也就是说,真悟之后,还要再从蕴处界诸相显现的时候,再去观察如来藏,而进一步得到种种智慧,那有时候称为后得无分别智,道理跟前面所说的是一样的;那后得智能够成为修道方向的依止,其实还是在见道位,一直要等到别相智圆满之后,才称为得道种智进入初地,才是开始修道位。
时间的关系,今天暂时说到这里。
阿弥陀佛! http://www.enlighten.org.tw/dharma/6/75 |
|
|
|
作者:小百合 |
|
留言时间:2013-03-30 19:58:29 |
|
|
[讲座文稿]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上次說到,禪不是緣起性空、一切法空。雖然說蘊處界本來是緣起性空的,因為 都是「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可是這得要在一 個前提下來討論,才可以說是佛法,那也就是說,一定要有一個本際第八識作為 萬法的所依。
今天「三乘菩提概說」的內涵,要接著跟大家來談一談說,假如否定了第七跟第 八識,來闡述萬法的緣起性空,以緣起性空解釋中觀,進一步以一切法空解說般 若中道,那其本質本來就是雙具無因、斷見的外道法,不是真正的佛法。因為萬 法的「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的最前端不見了,所以稱為無因唯緣而生萬法 的無因論;而萬法「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最後都無法再生起,所以稱為 斷見。
龍樹菩薩《中論》中有一段偈頌:「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無,亦為是假名,亦 是中道義;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這是這一類 的斷見外道所最喜歡夤緣而用來支持他們的主張的,他們會這樣說:「龍樹菩薩 《中論》裏面不是就已經說了嗎:所有因緣所生的法,都是緣起性空,都是空無, 也都是假名施設,這就是中道的義理;因為蘊處界的種種法,沒有一法不從因緣 所生,所以一切法緣起性空,一切法空。」
假如這樣來解釋 龍樹菩薩在《中論》中的這一段偈頌,那 龍樹菩薩在他方世界 恐怕也要有所埋怨,因為這絕對不是他的本意。這些人雖然口說中道、中觀,卻 不能自外於斷見,其實都是與外道法沒有差別的。龍樹菩薩所造的《中論》,乃 是依於第八識的體性來作闡述。那在否定了第七識、第八識的六識論者,他們不 但違背了佛的意旨,而別立了意識的細心作為涅槃的實際,竟然還自己認為說自 己的中觀見是「龍樹學」!這種假借菩薩的威名來哄抬自己的作法,真的是太可 笑了!
那麼龍樹菩薩在《中論》中的這一段偈頌,是什麼意思呢?那是說:所有藉著萬 法本因如來藏以及諸緣出生的種種法,本來就是空性的一部分,但是單從蘊處界 來看,卻是假名施設而有,所以其實也是中道義;從來沒有一個法不是從萬法本 因如來藏藉諸緣而出生的,所以說,其實一切法無不是空性如來藏的一部分。
所以,上求了義法的學人應當知道說,大、中、小品般若經中所說的般若中道, 絕對不是一切法空,龍樹菩薩《中論》所說也不是一切法空。二乘法的緣起觀, 假如離開阿賴耶識本際如來藏,否定了阿賴耶識就不是緣起正觀了。為什麼這麼 說呢?因為,一者、沒有阿賴耶識作為一切法緣起之因,那麼一切法會變成無因 而唯緣而現起,因為無因唯緣之法不是佛法,只是外道的無因論;再者、也沒有 辦法證解脫果,因為阿羅漢在這種情況下,入了無餘涅槃以後,就變成斷滅了啊! 甚至於說這樣情況下,連初分的斷我見也是不可能的,因為一定會落入「於內有 恐怖,於外有恐怖」的這個困境。那 佛所說的緣起法絕對不是這樣的,因為這樣 的說法,是同斷見外道的緣起觀,是沒有絲毫的勝妙之處的。
接下來繼續說,參究的時候應當離心、意、識來參。心、意、識這三者,諸經論 中有著不同的說法,但其實都沒有互相的矛盾,應當去觀察它前後所說的,進一 步瞭解文字中所要為眾生敘述的真正的法義;而不是只是一昧的依文字上的表相, 就說這裏對那裏錯。
唯識學中所說的心、意、識,往往是以第八識為心,而以第七識為意,識則指的 是意識,也就是第六識。但是禪師家的方便就不是這個樣子。他所說的心意識, 則是講說已經過去的意識叫作心,現在正在現行的意識叫作識,而尚未現起的意 識叫作意,這三者都是意識,只是依著過、現、未來,方便施設的名相。因為都 知道眾生貪著意識的自我,又分不清楚意識的種種相貌,所以才有這樣的施設。 意識都是在了別種種的塵境,有時候因為念心所的緣故,而憶想分別出種種的事 物,這個時候叫作「心」,因為回想了以前過去有的覺知心跟祂所了知的種種; 有時候眾緣和合的時候,又因而生起了種種的覺觀,這個時候稱為「識」,因為 正在了知種種的境界的覺知心;有時候又因為業力的牽引、變現,使得祂想起種 種可能是即將發生的這些事物,這時候叫作「意」,因為是還沒有現起的覺知心。 這種種都顯示出思惟了知境界、業行的種種差別,都離不開識陰的範圍,那這樣 方便建立心、意、識作為區分。
簡單的來說,為什麼禪師家要說「離心意識參」,主要就是要說要離開所知境, 也要離開能知的心;那麼若要進一步去說明心意識,就要詳細的去瞭解五蘊十八 界。但是離心意識參的意思,並不是要你捨卻意識,而反而是要以有見聞覺知的 妄心,來尋找一向離見聞覺知的真心。換句話說,要有淨念相繼的定力,而不是 要落入一念不生的定境之中。那以這個有離開語言文字的觀察的能力,在日常生 活的行、住、坐、臥之中來尋尋覓覓,才有可能一念相應。因為如來藏的體性是 無異、無變、無生、無諍,祂是不生不滅的;但是,卻又不妨礙從祂所生的種種 法是有生生滅滅的外相。因為諸法在過、現、未來生生滅滅的同時,心意識也伴 隨著咦鳎鐏聿貐s不在心意識之中;乃至說非色受想行識,不離色受想行識, 非地水火風大,不離地水火風大。所以說,如來藏不在心意識,不離心意識,是 要以這樣的知見去參究。離心意識參不是要保持在無念的狀態,不是要把心意識 丟掉,而是要以心意識,往離開心意識的方向去參究,因為心意識是我們參究的 工具。
前面所說,每一個人不會少於八個識,也不可能多於八個識。因為沒有辦法捨離 虛妄的心意識的關係,都會落在意識以及其所相應的境界,很少會去想到第九識、 第十識。因為他連第七識跟第八識都否定,或者是根本沒有辦法觀察到第七識, 更不要說可以去親證到第八識。那這樣就會落在意識跟祂所相應的種種境界,就 會產生很多歧路。那這裏也方便的來為大家作一個簡單的說明:
第一種狀況叫作「常見」,執取見聞覺知心為常不壞心,虛妄的認為說,這個心 是輪迴的根本識,是一切法的根源。因為執持意識心為常不壞心,所以稱為常見 外道。但是,外道這個詞並不是罵人的話,是因為說在心外求法的緣故,所以才 稱為外道。乃至於說佛門之中,也有很多所謂的佛門外道。而這種常見有很多種 外相,舉例來說:有一種是什麼執持空明覺知的心,作為常住不滅者;另外一種 是執持沒有思惟妄想的靈知心,來作為常住不滅者;還有一種是執持清清楚楚、 明明白白、處處作主的心,作為常住不滅者(那這已經又落在意識,又加上末那 的執持了);乃至還有另外一種是執持沒有分別的明覺心,把祂當作常住不滅者 (這可能是因為打坐而不起語言文字妄想,他就誤會說,這個就叫作無分別心, 其實還是意識心哪);還有一種是執取說,專心課誦、專心作事的心,那把祂當 成常住不滅者;還有一種是執取遍滿虛空而能覺知的心,把祂當作常住不滅者( 那這個是執取了意識能了知塵境,又再加上說自我想像了一個叫作遍滿虛空的一 個妄想,所產生的一個狀況);還有一種情況是執取一念不生的覺照心,作為常 住不滅者(那一念不生的狀況,我們前面就已經說明過了);還有另外一種狀況, 他執取打坐入定以後,沒有見聞覺知的心,作為常住不滅者(當然這一種狀況, 多半是在未到地定過暗之中,很少有人是在四禪之後入了無想定意識斷滅的情況) 。常見的部分就略說到這裏。
第二種情況叫作「斷見」,是依於五陰、十二處、十八界,而只是去觀察,了知 了蘊處界無常無我;然後進一步去思惟說,蘊處界既然有生,生必壞滅,有生有 滅的法就是敗壞無常,那麼敗壞無常之法而能夠有生,一定是別有一個,另外有 一個可以生之法,所以才會使蘊處界才會有生;可是,努力探尋的結果卻得不到, 所以就說蘊處界無因而生,只是依眾緣而有,緣散則歸於壞滅,所以一切有情沒 有前世,沒有後世,死了以後都歸空無。當然斷見論者,也常常會是無因論者, 因為會在此世依於蘊處界探尋前世後世不可得的緣故。
第三種狀況說叫作「自性見」。這一類的眾生,在探求生命實相的時候,依然是 依著觀察五蘊十八界的幻有;但是在尋覓本際的時候,依然遍尋不可得,所以就 起了不如理的作意,施設蘊處界是由自身不可知的冥性所生,這個冥性有其恆常 不壞的自性。雖然是這樣的施設,可是碰到有人來問說:你們講的冥性到底是什 麼呢?他卻又說冥性的自性是不可知的。這個部分在古印度的數論外道,就已經 是這個樣子了;乃至於說,今時也有佛門之中人,因為不證本際,卻又希望有大 名聲,然後就施設種種名相,令它有恆常不壞的體性,又能連貫三世,可是說的 卻與佛說的本際又了不相干。甚至也有施設意識細心、意識極細心成為常住不滅 的心;可是,意識細心不論粗、細,從凡夫乃至四空定中的境界,都是佛所說的 意法因緣生的心,那當然就不是常住不滅的心。自性見的狀況先說到這裏。
當然還有種種的邪見……所以說,假如沒有辦法了知蘊處界的內涵,參究的過程 中,一定是有很多歧路的;因為一直都會落在蘊處界之中,而沒有辦法自己去發 現,因為不肯捨離一向貪愛的心意識的緣故。現在略說一二供養諸方。希望對學 人而言,還是要親近真正的善知識,而進一步來修學。假如說你求悟是為了智慧, 是為了要利樂有情,而不是為了名聞利養,那當然還必須有一些知見是你應該知 道的;在聽聞思惟了以後,就不會使你在悟後目空一切,反而增加了慢心,成為 悟後起修的障道因緣。
菩薩一共有五十二個階位,也就是說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 妙覺。假如過去生從來沒有悟過,今世因緣成熟第一次明心開悟,只是這五十二 個階位中的第七住位;也就是說,經過三大阿僧祇劫成佛之道,這個時候是第一 阿僧祇劫中的三十分之六剛過,那之後還要再經歷十住、十行、十迴向等三十個 階位,才能夠完成第一大阿僧祇劫。而後面的初地到七地滿心,八地以上,又要 經過兩大阿僧祇劫。
所以,菩薩今世初次明心開悟,只是七住位而已。但不妨是真見道,這是說所見 的真的是法界實相的如來藏,而不同於二乘法的見道,見的是蘊處界的虛妄不實, 所以二乘人是無法思議菩薩明心開悟的時候所得的般若智慧。話雖如此,菩薩此 時所悟的般若智慧,也只是總相智或者稱為根本智。總相是說,大概只粗知佛法 的智慧,沒有辦法跟上地菩薩的智慧相比較;而根本是說,這卻是將來繼續親證 一切了義佛法的根本。那根本智有時候稱為根本無分別智,是說你找到了如來藏 以後,知道祂是不會分別六塵萬法的,那依此而生出第一分的根本無分別智;進 一步再細細的觀察思惟,確定祂不論何時都是無分別的以後,才說進入第七住位 不退,而生起了般若實相智慧。
所以,菩薩明心開悟之後,不是像一般人誤會說,一悟即至佛地,從此修學事畢, 不是這樣的;而反而說,只是修學佛法的剛剛入門而已,所以才會說,以前都只 是在外門修學。而悟了以後還要繼續跟著上地的菩薩,進一步再修學差別智,那 這個稱為後得智、別相智。也就是說,真悟之後,還要再從蘊處界諸相顯現的時 候,再去觀察如來藏,而進一步得到種種智慧,那有時候稱為後得無分別智,道 理跟前面所說的是一樣的;那後得智能夠成為修道方向的依止,其實還是在見道 位,一直要等到別相智圓滿之後,才稱為得道種智進入初地,才是開始修道位。 時間的關係,今天暫時說到這裏。
阿彌陀佛!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