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菩提之路 |
|
希望您能领略并感悟到佛法的解脱智慧和般若智慧。让您的思想得到启迪,让您的人生常乐我净。 |
|
|
|
|
|
|
|
|
|
|
|
|
|
文章评论 |
|
|
|
作者:小百合 |
|
留言时间:2013-05-29 12:22:16 |
|
|
[简体文稿]
各位菩萨:
阿弥陀佛!
「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今天要为大家探讨的问题是:佛教的生命观是合乎科学的吗?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呢?其实生命的意义就是,要知道说生命的实相是什么。生命的延续它是断灭的吗?它是无因而有吗?所谓生命的延续就是,生命的延续就是生死生死,生了死了是断灭吗?生它是无因而有吗?我们就是要来探讨这些问题,那就是我们说的「佛教生命观」;「合乎科学的吗?」这个我们也会来看看说,它到底合不合乎科学。那么从这里我们要知道说,到底有情他是只要缘和合就能出生吗?他只要这个父精母血就能出生吗?我们知道说父精母血本身是物质,物质它就能出生有情吗?父精母血和合就能单独出生有情吗?这个也是要去观察的啊,看待它的。那么各别的缘就能出生有情吗?如果可以的话,那应当是父亲就能出生有情,母亲自己也能出生有情;因为能够出生就会一直能够出生,不应该待缘。那么这些也是我们要来探讨说,是真的这样吗?这样才叫说 我们到底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在这里面,如果要探讨这个部分,我们来举一部经文的意思来解说。
在《阿含经》里面佛这么说:
【「若识入胎不出者,有名色不?」答曰:「无也。」「若识出胎,婴孩坏败,名色得增长不? 」答曰:「无也。」「阿难!若无识者,有名色不?」答曰:「无也。」】(《长阿含经》卷十)
这一段经文我们先解说一下,这里讲到说「识入胎不出者」,告诉我们说有一个入胎识,那这个入胎识呢,如果入胎以后不出来,有名色吗?所谓的「名色」指的就是我们的五阴——五蕴身,那「名」指的是受、想、行、识,「色」指的就是五根色法;也就是我们的有情,可以把他这样区别出来看的话,归为两类,就是名色,「名」就是属于这个心,以及心所相应的心所法,那「色」就是我们的五根色法。那这里提到说,如果入胎识入胎以后不出来,有名色吗?你可以看到有个有情吗?阿难答说:「没有啊!」不会有的,不会看到的。那再问到说,如果识出胎,也就是这个入胎识出胎了,但是婴孩坏败,那名色能够增长吗?也就是,前面是讲说如果入胎识不出来的话,那么第二个是说,如果入胎识出胎以后可是婴孩坏了,那名色还能继续增长吗?阿难说:「无也!」没有,不会的。那这个现实也是这样子,如果说有婴儿出生,可是婴儿的色身毁坏了,那当然就不能继续增长,这个人的五蕴身不能继续增长,这个是非常明显的。那佛又继续讲说:「阿难!若无识者有名色否?」没有这个入胎识,有名色吗?阿难答说:「没有啊!」如果没有这个入胎识,就不可能有名色。
那这一个部分,由下一段经文我们来看看怎么说。下一段经文说:
【「阿难!我以是缘,知名色由识,缘识有名色。我所说者,义在于此。阿难!缘名色有识,此为何义?若识不住名色,则识无住处;若无住处,宁有生、老、病、死、忧、悲、苦恼不?」答曰:「无也。」】(《长阿含经》卷十)
那么这里面呢,经文里面佛继续讲说,因为这样的缘故,从这样知道说「名色由识」,也就是说,我们人的这个五蕴身是从哪里来?从入胎识来,因为这个识讲的就是入胎之识,就是入胎识。那么因为有这个入胎识,所以才有这个名色的出生,才有这个名色的增长,这个就是佛要告诉我们的意思。那佛又继续说「缘名色有识」,这是什么意思呢?说为什么是缘于名色有识,这个可不是说这个入胎识是因为名色才能存在,可不是说这个入胎识是因为名色才出生的;因为下面的经文这么讲「若识不住名色,则识无住处」,意思就是说,假使啊,这个入胎识不住在名色里,那也就是没有名色可以住,那么识就没有住处了。没有住处难道识就毁坏吗?难道识就灭了吗?没有!因为,「若无住处,宁有生老病死忧悲苦恼否?」意思告诉我们说,如果没有这个名色的出生,然后识就不住在名色里面的话,那就等于什么?就不会再有这个所谓的生老病死这些苦。那这个不就等于说,你要解脱于生死苦,就是让名色不再出生,名色不再出生那么就是解脱。可是解脱的真实义是什么呢?解脱的真实义就是,识本身不再出生名色,而识无住处,可是这个识并没有断灭,祂可以自己独处,自己独处处于自己的本来涅槃的境界。
所以,这一段经文告诉我们,要有入胎识,有入胎识以后,才能够出生我们的五蕴名色,我们的五蕴名色能够出生,是因为有这个入胎识,我们的五蕴名色能够增长,是因为这个入胎识。那如果说你今天厌离这个生死之苦,那怎么办呢?你就要让这个名色不要再出生,让你的入胎识能够不再出生名色五蕴。怎么样可以让你的入胎识不再出生五蕴呢?就要把这个对五蕴的我、我所贪爱灭掉,对这个三界爱灭掉,这些烦恼因都断除了以后,那么入胎识就没有那个因可以再出生你的名色。从这段经文里面很简单地告诉我们,生命的意义,要了知的是,要有一个入胎识的存在,你才能有这个名色。
那么我们再来探讨这个名色。入胎识出生了名色,这个名色指的就是我们的这个五蕴,就是我们的这个六识心相应的心所法——色、受、想、行、识,还有我们的五根— —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当然还有意根,那么这个法都是被出生的。那么前面讲到说,六识心加上意根就是七个心、七个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意根触法尘产生了意识,加上这个意根末那识,就有七个识。可是这个入胎识本身也叫识,所以其实众生是有八个识的。所以,这众生有八个识,才是生命的意义。也就是说,你要能够有明确的生命观,就是要知道说,众生皆有八个识。
那这个八个识里面呢,哪一些是被祂出生的,被这个第八识入胎识出生的,哪一些法是生灭法呢?好!我们现在来看待:哪一些法是生灭法呢?从前面的经文我们已经知道了,这名色是被出生的,所以它会灭,名色灭了不再出生以后,那么就是涅槃。那名色出生了就会有——有生就有老,就有生老病死苦,所以名色本身都是一期生死的。
那名色里面的意识心呢,就是我们说的六识心,意识心就是在这里面一期被出生的,被出生以后随着五根身的毁坏,那意识也跟着毁坏,不再现起。所以,我们这一期的生死的名色里面,我们要认识的是,众生所最难也最不容易了解这个意识,其实你能够了知一切法、能够见闻觉知一切法这个意识,祂是这一期才生起的,这一期的这个五根身——因为这一期的五根身的出生以后才有的,才现起的,所以祂是一期生死的心;祂能够思惟分别见闻觉知,可是祂却是这一期才有的心。
同时也要知道,还有一个处处作主的心,就是我们说的这个意根。一般人还有就是医学界,或者是科学界,他会把祂称为潜意识,因为科学界、医学界他并没有修学佛法,并没有在佛法的正知正见上面,去建立说如何才是真实的义理。所以认识意识,为什么?因为祂能够了知说,这样子叫作在识别一切法。可是他会觉得说,又有一个潜意识,好像很难察觉得到。其实这个所谓的潜意识,指的就是这个处处作主的心,就是意根,可是一般的医学界、科学界不知道。那这个意识本身呢,也从科学里面、医学里面会告诉我们说,人在闷绝的时候,意识会昏迷不现前,会没有意识,会无意识,所以这也告诉我们说,这个意识祂是可以灭的。还有,人在熟睡的时候呢,他也是没有意识的,所以表示这个部分,是跟科学相符合的,也是符合科学的这个求证的。
那么在知道说,这五根身以及这个六识心相应的心所法以及意根,这样的称为一个名色,祂是有生所以必有死的法,祂是由这个入胎识而来,入胎识所出生的。
那这个入胎识呢,祂本身是不生不灭的。为什么呢?因为前面的经文已经告诉我们了,名色不再出生——这个识没有住处的时候,祂并没有因为名色不存在而消灭,表示这个入胎识祂可以没有住处;也就是说,祂虽然没有出生名色,但是祂本身可以单独存在。但是,前面讲的这个一期生死的六识心祂不行,祂一定要依止于五根,依止于六尘才能现起,祂不能说祂没有住处,祂一定要有所住,一定要住于六尘。所以说,真正无所住的心是这个入胎识,祂才能够说名色不再出生以后,祂能够说祂无住处。那么这样一个入胎识,祂是不生,因此祂不死不灭,祂是永续长存的心,这个心又称为如来藏,也就是入胎识又称为如来藏。
因为这样子我们又知道说,可以从无量世的过去来到现在世,又可以从现在世去到无量世的未来的心是如来藏。祂可以把每一世有情所造的,种种的这个业因储存,同时可以在下一世呈现他应该受的果报,所以才能让一切法界中的因果不乱。所以说,如来藏入胎识,祂是因果不乱的主体,祂是生死法的主体,祂是涅槃的主体。因为前面的《阿含经》里面已经讲到了,名色不再出现了,就没有生老病死等等,那么这个入胎识本身无住处就是涅槃,就是表示,祂是已经不用在三界中,再出生这个五蕴来生死,可是祂本身就是涅槃。
那么这一个部分呢,我们要再引用一个经文,一段经文来为大家证明。在《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广方便经》,也就是简单说就是《胜鬘经》里面有这么说:
「世尊!有如来藏,故说生、死,是名善说。」( 《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
也就是说,众生皆有如来藏,因为有如来藏,所以才说生死;这样子的说法的才是善说,并不是说五蕴自己有生死。为什么呢?因为五蕴是由如来藏所生,五蕴的死是因为五蕴坏败以后如来藏离开,才说这个五蕴的有情死了,所以从这个法界实相来讲说,有如来藏故说生死。
接下来经文继续这么讲:
「世尊!死、生者,此二法是如来藏,世间言说故有死有生。死者谓根坏,生者新诸根起,非如来藏有生有死。」(《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
所以这里也说得很清楚,说死、生这两法,都是如来藏的法。为什么?因为五蕴本身不能自己生,五蕴本身它是藉由如来藏聚众缘才出生的,这个五蕴的生,是一定要由如来藏而来,那五蕴的死呢,是因为五蕴本身的缘坏败了,所以如来藏离开了名色五蕴,所以说「死生者,此二法是如来藏」。那么「世间言说故有死有生」,从世间本身的法,从世间的法来成为言说来说明,所以才说有死有生。可是,如果说从如来藏本身含藏着五蕴十八界的法种来讲的话,如来藏是没有生死,不能说如来藏来出生五蕴,所以如来藏有生。 「死者诸根坏」,这个死的意思就是指,这个五根都坏败了,如来藏离开了才叫死;「生者新诸根起」,也就是说,下一世的有情到下一世去了以后,有新的这个五蕴的里面的五根生起以后叫作生。要以这样来看待,但是不能讲说这个是如来藏有生有死。
接下来这个经文又这样讲:
「如来藏离有为相,如来藏常住不变,是故如来藏是依、是持、是建立。」(《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 )
也就是说,如来藏本身并不是生灭有为法,如来藏祂是常住世间的,祂的真如法性是不会变异的,因为这样子,所以如来藏本身是:如来藏是五蕴生起的本身的这个依持,就是说五蕴是依于如来藏而有的,而且如来藏能够执持所出生的五蕴;因为如来藏出生了五蕴的这些法,所以才能建立这五蕴的名称。
接下来经文又继续讲说:
「世尊!若无如来藏者,不得厌苦、乐求涅槃,何以故?于此六识及心法智,此七法刹那不住;不种众苦,不得厌苦、乐求涅槃。」(《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
也就是说,假使没有这个如来藏的话,就不得厌苦、乐求涅槃。因为这六识心,等于说眼等六识心——眼识、耳识等意识等六识心,以及相应的心所法,以及所出生的智慧,这都是刹那不住的,刹那生灭的;刹那生灭法它没有能力可以去受持一切业种,没有能力可以受持一切法种,它本身就是生死法;因为它是被出生的,有生即有死,本身即是生死法,所以没办法让有情依于它,而能够离开苦,而乐求涅槃,这是很明显的道理。
另外经文又继续这样讲说:
「世尊!如来藏者,无前际,不起不灭法;种诸苦,得厌苦、乐求涅槃。世尊!如来藏者,非我、非众生、非命、非人;如来藏者,堕身见众生、颠倒众生、空乱意众生,非其境界。」(《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
那这里告诉我们说,如来藏本身没有前际,你不能去说如来藏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从无始劫以来就存在了。无始,既然讲无始,就是没有一个前际可说,那是不起不灭法,是从来无生的法,祂不是被任何因缘所出生的,所以不是有生的法,当然祂就不会灭。祂能够持一切众生所造作的一切业种,那么因为这些业种,然后由如来藏帮它去呈现一切苦果。但是,因为如来藏本身祂是不生不灭法,是本来解脱的法,祂是清净的法,祂是清凉的法,所以,祂可以使得有情能够厌苦,能够厌离这个五蕴的生死,因为如来藏本身不是生死、不是苦法。那前面讲说,因为六识心本身是生死法,所以如果纯粹从六识心本身来讲,祂是没办法让有情离苦的,因为祂六识心本身就是苦法;可是如来藏本身不是在三界中的生死法,祂是清净法,祂是解脱法,可以能使得有情能厌苦而乐求涅槃,因为如来藏本身就是涅槃的本际。
那接着说如来藏祂「非我」,因为祂不是五蕴和合我;祂「非众生」,祂不是念念与六尘相应,然后念念都在六尘中生生灭灭的众生;如来藏祂「非命」,是因为如来藏祂没有五根,没有命根,祂没有出生啊,所以说如来藏非命;那如来藏「非人」呢,讲的是如来藏祂不是五蕴十八界的人法,所以我们说如来藏「非我、非众生、非命、非人」。如来藏虽然出生了这个五蕴身,可是祂本身不是众生自己颠倒所认知的我,祂不是与六尘相应的这些生生灭灭的这个六识心,这个部分法性差别很大。
那如来藏的法呢,对于那些把五蕴法当作真实我的人,堕在我见、身见中的人,祂不是他的境界。因为他把五蕴当作真实我,把五蕴当作真实我的时候,他就没有办法去认知还有一个六识心、七识心以外的一个真实心存在。还有堕在四颠倒中的众生,如来藏也不是他的境界,因为把世间的苦当作乐,把这个众生当作,众生我的法当作无我的法,那这些颠倒众生,他根本就没有办法想像如来藏的法「非我、非众生、非命、非人」是什么境界,本来解脱是什么境界。
另外,「空乱意众生」呢指的是指说,将缘起性空的这种虚妄法当作真实法的人,他 拨无因果,拨无这个第一义谛心如来藏存在的时候呢,他把这种缘起性空本身当作真实空,这叫作「空乱意众生」。如来藏也不是他的境界,因为对他来讲,这种真实的法,他认为他可以亲自体验的法才是真的,那么众生都是以六识心当作真实,因为他认为六识心在六尘中的见闻觉知才是真实;对于他不能实证的如来藏呢,他就会不能信受,对于经典里面所说的,说如来藏离见闻觉知,如来藏离四相「非我、非众生、非命、非人」,这个法到底如何,如来藏是涅槃的本际,那么他们就没办法去信受。所以说不是他的境界。
所以我们说,佛教的生命观是合乎科学的吗?应该讲说,佛教的生命观是最完整的,它能够函盖科学的发现;因为科学都是发现,它不是发明,科学本身都是发现一些现象界存在的道理。所以我们说,从佛教的实相的法界观来看待的话,它一定能够函盖所有一些世间不断在发现这些所谓科学的法,同时也可以证明说,佛教本身的理念是没有错的,是合乎这个法界的。
那我们这一个题目,我们就说到这里了。
阿弥陀佛!
http://www.enlighten.org.tw/dharma/7/74 |
|
|
|
作者:小百合 |
|
留言时间:2013-03-30 22:12:01 |
|
|
讲座文稿]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三乘菩提之學佛釋疑」今天要為大家探討的問題是:佛教的生命觀是合乎科學 的嗎?
生命的意義是什麼呢?其實生命的意義就是,要知道說生命的實相是什麼。生命 的延續它是斷滅的嗎?它是無因而有嗎?所謂生命的延續就是,生命的延續就是 生死生死,生了死了是斷滅嗎?生它是無因而有嗎?我們就是要來探討這些問題 ,那就是我們說的「佛教生命觀」;「合乎科學的嗎?」這個我們也會來看看說 ,它到底合不合乎科學。那麼從這裏我們要知道說,到底有情他是只要緣和合就 能出生嗎?他只要這個父精母血就能出生嗎?我們知道說父精母血本身是物質, 物質它就能出生有情嗎?父精母血和合就能單獨出生有情嗎?這個也是要去觀察 的啊,看待它的。那麼各別的緣就能出生有情嗎?如果可以的話,那應當是父親 就能出生有情,母親自己也能出生有情;因為能夠出生就會一直能夠出生,不應 該待緣。那麼這些也是我們要來探討說,是真的這樣嗎?這樣才叫說我們到底生 命的意義是什麼。在這裏面,如果要探討這個部分,我們來舉一部經文的意思來 解說。
在《阿含經》裏面 佛這麼說: 【「若識入胎不出者,有名色不?」答曰:「無也。」「若識出胎,嬰孩壞敗, 名色得增長不?」答曰:「無也。」「阿難!若無識者,有名色不?」答曰:「 無也。」】(《長阿含經》卷十)
這一段經文我們先解說一下,這裏講到說「識入胎不出者」,告訴我們說有一個 入胎識,那這個入胎識呢,如果入胎以後不出來,有名色嗎?所謂的「名色」指 的就是我們的五陰——五蘊身,那「名」指的是受、想、行、識,「色」指的就 是五根色法;也就是我們的有情,可以把他這樣區別出來看的話,歸為兩類,就 是名色,「名」就是屬於這個心,以及心所相應的心所法,那「色」就是我們的 五根色法。那這裏提到說,如果入胎識入胎以後不出來,有名色嗎?你可以看到 有個有情嗎?阿難答說:「沒有啊!」不會有的,不會看到的。那再問到說,如 果識出胎,也就是這個入胎識出胎了,但是嬰孩壞敗,那名色能夠增長嗎?也就 是,前面是講說如果入胎識不出來的話,那麼第二個是說,如果入胎識出胎以後 可是嬰孩壞了,那名色還能繼續增長嗎?阿難說:「無也!」沒有,不會的。那 這個現實也是這樣子,如果說有嬰兒出生,可是嬰兒的色身毀壞了,那當然就不 能繼續增長,這個人的五蘊身不能繼續增長,這個是非常明顯的。那 佛又繼續講 說:「阿難!若無識者有名色否?」沒有這個入胎識,有名色嗎?阿難答說:「 沒有啊!」如果沒有這個入胎識,就不可能有名色。
那這一個部分,由下一段經文我們來看看怎麼說。下一段經文說: 【「阿難!我以是緣,知名色由識,緣識有名色。我所說者,義在於此。阿難! 緣名色有識,此為何義?若識不住名色,則識無住處;若無住處,寧有生、老、 病、死、憂、悲、苦惱不?」答曰:「無也。」】(《長阿含經》卷十)
那麼這裏面呢,經文裏面 佛繼續講說,因為這樣的緣故,從這樣知道說「名色由 識」,也就是說,我們人的這個五蘊身是從哪裏來?從入胎識來,因為這個識講 的就是入胎之識,就是入胎識。那麼因為有這個入胎識,所以才有這個名色的出 生,才有這個名色的增長,這個就是 佛要告訴我們的意思。那 佛又繼續說「緣 名色有識」,這是什麼意思呢?說為什麼是緣於名色有識,這個可不是說這個入 胎識是因為名色才能存在,可不是說這個入胎識是因為名色才出生的;因為下面 的經文這麼講「若識不住名色,則識無住處」,意思就是說,假使啊,這個入胎 識不住在名色裏,那也就是沒有名色可以住,那麼識就沒有住處了。沒有住處難 道識就毀壞嗎?難道識就滅了嗎?沒有!因為,「若無住處,寧有生老病死憂悲 苦惱否?」意思告訴我們說,如果沒有這個名色的出生,然後識就不住在名色裏 面的話,那就等於什麼?就不會再有這個所謂的生老病死這些苦。那這個不就等 於說,你要解脫於生死苦,就是讓名色不再出生,名色不再出生那麼就是解脫。 可是解脫的真實義是什麼呢?解脫的真實義就是,識本身不再出生名色,而識無 住處,可是這個識並沒有斷滅,祂可以自己獨處,自己獨處處於自己的本來涅槃 的境界。
所以,這一段經文告訴我們,要有入胎識,有入胎識以後,才能夠出生我們的五 蘊名色,我們的五蘊名色能夠出生,是因為有這個入胎識,我們的五蘊名色能夠 增長,是因為這個入胎識。那如果說你今天厭離這個生死之苦,那怎麼辦呢?你 就要讓這個名色不要再出生,讓你的入胎識能夠不再出生名色五蘊。怎麼樣可以 讓你的入胎識不再出生五蘊呢?就要把這個對五蘊的我、我所貪愛滅掉,對這個 三界愛滅掉,這些煩惱因都斷除了以後,那麼入胎識就沒有那個因可以再出生你 的名色。從這段經文裏面很簡單地告訴我們,生命的意義,要了知的是,要有一 個入胎識的存在,你才能有這個名色。
那麼我們再來探討這個名色。入胎識出生了名色,這個名色指的就是我們的這個 五蘊,就是我們的這個六識心相應的心所法——色、受、想、行、識,還有我們 的五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當然還有意根,那麼這個法都是被 出生的。那麼前面講到說,六識心加上意根就是七個心、七個識:眼識、耳識、 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意根觸法塵產生了意識,加上這個意根末那識,就有 七個識。可是這個入胎識本身也叫識,所以其實眾生是有八個識的。所以,這眾 生有八個識,才是生命的意義。也就是說,你要能夠有明確的生命觀,就是要知 道說,眾生皆有八個識。
那這個八個識裏面呢,哪一些是被祂出生的,被這個第八識入胎識出生的,哪一 些法是生滅法呢?好!我們現在來看待:哪一些法是生滅法呢?從前面的經文我 們已經知道了,這名色是被出生的,所以它會滅,名色滅了不再出生以後,那麼 就是涅槃。那名色出生了就會有——有生就有老,就有生老病死苦,所以名色本 身都是一期生死的。
那名色裏面的意識心呢,就是我們說的六識心,意識心就是在這裏面一期被出生 的,被出生以後隨著五根身的毀壞,那意識也跟著毀壞,不再現起。所以,我們 這一期的生死的名色裏面,我們要認識的是,眾生所最難也最不容易瞭解這個意 識,其實你能夠了知一切法、能夠見聞覺知一切法這個意識,祂是這一期才生起 的,這一期的這個五根身——因為這一期的五根身的出生以後才有的,才現起的 ,所以祂是一期生死的心;祂能夠思惟分別見聞覺知,可是祂卻是這一期才有的 心。
同時也要知道,還有一個處處作主的心,就是我們說的這個意根。一般人還有就 是醫學界,或者是科學界,他會把祂稱為潛意識,因為科學界、醫學界他並沒有 修學佛法,並沒有在佛法的正知正見上面,去建立說如何才是真實的義理。所以 認識意識,為什麼?因為祂能夠了知說,這樣子叫作在識別一切法。可是他會覺 得說,又有一個潛意識,好像很難察覺得到。其實這個所謂的潛意識,指的就是 這個處處作主的心,就是意根,可是一般的醫學界、科學界不知道。那這個意識 本身呢,也從科學裏面、醫學裏面會告訴我們說,人在悶絕的時候,意識會昏迷 不現前,會沒有意識,會無意識,所以這也告訴我們說,這個意識祂是可以滅的。 還有,人在熟睡的時候呢,他也是沒有意識的,所以表示這個部分,是跟科學相 符合的,也是符合科學的這個求證的。
那麼在知道說,這五根身以及這個六識心相應的心所法以及意根,這樣的稱為一 個名色,祂是有生所以必有死的法,祂是由這個入胎識而來,入胎識所出生的。
那這個入胎識呢,祂本身是不生不滅的。為什麼呢?因為前面的經文已經告訴我 們了,名色不再出生——這個識沒有住處的時候,祂並沒有因為名色不存在而消 滅,表示這個入胎識祂可以沒有住處;也就是說,祂雖然沒有出生名色,但是祂 本身可以單獨存在。但是,前面講的這個一期生死的六識心祂不行,祂一定要依 止於五根,依止於六塵才能現起,祂不能說祂沒有住處,祂一定要有所住,一定 要住於六塵。所以說,真正無所住的心是這個入胎識,祂才能夠說名色不再出生 以後,祂能夠說祂無住處。那麼這樣一個入胎識,祂是不生,因此祂不死不滅, 祂是永續長存的心,這個心又稱為如來藏,也就是入胎識又稱為如來藏。
因為這樣子我們又知道說,可以從無量世的過去來到現在世,又可以從現在世去 到無量世的未來的心是如來藏。祂可以把每一世有情所造的,種種的這個業因儲 存,同時可以在下一世呈現他應該受的果報,所以才能讓一切法界中的因果不亂 。所以說,如來藏入胎識,祂是因果不亂的主體,祂是生死法的主體,祂是涅槃 的主體。因為前面的《阿含經》裏面已經講到了,名色不再出現了,就沒有生老 病死等等,那麼這個入胎識本身無住處就是涅槃,就是表示,祂是已經不用在三 界中,再出生這個五蘊來生死,可是祂本身就是涅槃。
那麼這一個部分呢,我們要再引用一個經文,一段經文來為大家證明。在《勝鬘 師子吼一乘大方廣方便經》,也就是簡單說就是《勝鬘經》裏面有這麼說:
「世尊!有如來藏,故說生、死,是名善說。」(《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 經》)也就是說,眾生皆有如來藏,因為有如來藏,所以才說生死;這樣子的說 法的才是善說,並不是說五蘊自己有生死。為什麼呢?因為五蘊是由如來藏所生 ,五蘊的死是因為五蘊壞敗以後如來藏離開,才說這個五蘊的有情死了,所以從 這個法界實相來講說,有如來藏故說生死。
接下來經文繼續這麼講: 「世尊!死、生者,此二法是如來藏,世間言說故有死有生。死者謂根壞,生者 新諸根起,非如來藏有生有死。」(《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
所以這裏也說得很清楚,說死、生這兩法,都是如來藏的法。為什麼?因為五蘊 本身不能自己生,五蘊本身它是藉由如來藏聚眾緣才出生的,這個五蘊的生,是 一定要由如來藏而來,那五蘊的死呢,是因為五蘊本身的緣壞敗了,所以如來藏 離開了名色五蘊,所以說「死生者,此二法是如來藏」。那麼「世間言說故有死 有生」,從世間本身的法,從世間的法來成為言說來說明,所以才說有死有生。 可是,如果說從如來藏本身含藏著五蘊十八界的法種來講的話,如來藏是沒有生 死,不能說如來藏來出生五蘊,所以如來藏有生。「死者諸根壞」,這個死的意 思就是指,這個五根都壞敗了,如來藏離開了才叫死;「生者新諸根起」,也就 是說,下一世的有情到下一世去了以後,有新的這個五蘊的裏面的五根生起以後 叫作生。要以這樣來看待,但是不能講說這個是如來藏有生有死。
接下來這個經文又這樣講: 「如來藏離有為相,如來藏常住不變,是故如來藏是依、是持、是建立。」( 《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也就是說,如來藏本身並不是生滅有為法, 如來藏祂是常住世間的,祂的真如法性是不會變異的,因為這樣子,所以如來藏 本身是:如來藏是五蘊生起的本身的這個依持,就是說五蘊是依於如來藏而有的, 而且如來藏能夠執持所出生的五蘊;因為如來藏出生了五蘊的這些法,所以才能 建立這五蘊的名稱。
接下來經文又繼續講說: 「世尊!若無如來藏者,不得厭苦、樂求涅槃,何以故?於此六識及心法智,此 七法剎那不住;不種眾苦,不得厭苦、樂求涅槃。」(《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 方廣經》)也就是說,假使沒有這個如來藏的話,就不得厭苦、樂求涅槃。因為 這六識心,等於說眼等六識心——眼識、耳識等意識等六識心,以及相應的心所 法,以及所出生的智慧,這都是剎那不住的,剎那生滅的;剎那生滅法它沒有能 力可以去受持一切業種,沒有能力可以受持一切法種,它本身就是生死法;因為 它是被出生的,有生即有死,本身即是生死法,所以沒辦法讓有情依於它,而能 夠離開苦,而樂求涅槃,這是很明顯的道理。
另外經文又繼續這樣講說: 「世尊!如來藏者,無前際,不起不滅法;種諸苦,得厭苦、樂求涅槃。世尊! 如來藏者,非我、非眾生、非命、非人;如來藏者,墮身見眾生、顛倒眾生、空 亂意眾生,非其境界。」(《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
那這裏告訴我們說,如來藏本身沒有前際,你不能去說如來藏從什麼時候開始有, 從無始劫以來就存在了。無始,既然講無始,就是沒有一個前際可說,那是不起 不滅法,是從來無生的法,祂不是被任何因緣所出生的,所以不是有生的法,當 然祂就不會滅。祂能夠持一切眾生所造作的一切業種,那麼因為這些業種,然後 由如來藏幫它去呈現一切苦果。但是,因為如來藏本身祂是不生不滅法,是本來 解脫的法,祂是清淨的法,祂是清涼的法,所以,祂可以使得有情能夠厭苦,能 夠厭離這個五蘊的生死,因為如來藏本身不是生死、不是苦法。那前面講說,因 為六識心本身是生死法,所以如果純粹從六識心本身來講,祂是沒辦法讓有情離 苦的,因為祂六識心本身就是苦法;可是如來藏本身不是在三界中的生死法,祂 是清淨法,祂是解脫法,可以能使得有情能厭苦而樂求涅槃,因為如來藏本身就 是涅槃的本際。
那接著說如來藏祂「非我」,因為祂不是五蘊和合我;祂「非眾生」,祂不是念 念與六塵相應,然後念念都在六塵中生生滅滅的眾生;如來藏祂「非命」,是因 為如來藏祂沒有五根,沒有命根,祂沒有出生啊,所以說如來藏非命;那如來藏 「非人」呢,講的是如來藏祂不是五蘊十八界的人法,所以我們說如來藏「非我 、非眾生、非命、非人」。如來藏雖然出生了這個五蘊身,可是祂本身不是眾生 自己顛倒所認知的我,祂不是與六塵相應的這些生生滅滅的這個六識心,這個部 分法性差別很大。
那如來藏的法呢,對於那些把五蘊法當作真實我的人,墮在我見、身見中的人, 祂不是他的境界。因為他把五蘊當作真實我,把五蘊當作真實我的時候,他就沒 有辦法去認知還有一個六識心、七識心以外的一個真實心存在。還有墮在四顛倒 中的眾生,如來藏也不是他的境界,因為把世間的苦當作樂,把這個眾生當作, 眾生我的法當作無我的法,那這些顛倒眾生,他根本就沒有辦法想像如來藏的法 「非我、非眾生、非命、非人」是什麼境界,本來解脫是什麼境界。
另外,「空亂意眾生」呢指的是指說,將緣起性空的這種虛妄法當作真實法的人 ,他撥無因果,撥無這個第一義諦心如來藏存在的時候呢,他把這種緣起性空本 身當作真實空,這叫作「空亂意眾生」。如來藏也不是他的境界,因為對他來講 ,這種真實的法,他認為他可以親自體驗的法才是真的,那麼眾生都是以六識心 當作真實,因為他認為六識心在六塵中的見聞覺知才是真實;對於他不能實證的 如來藏呢,他就會不能信受,對於經典裏面所說的,說如來藏離見聞覺知,如來藏 離四相「非我、非眾生、非命、非人」,這個法到底如何,如來藏是涅槃的本際, 那麼他們就沒辦法去信受。所以說不是他的境界。
所以我們說,佛教的生命觀是合乎科學的嗎?應該講說,佛教的生命觀是最完整 的,它能夠函蓋科學的發現;因為科學都是發現,它不是發明,科學本身都是發 現一些現象界存在的道理。所以我們說,從佛教的實相的法界觀來看待的話,它 一定能夠函蓋所有一些世間不斷在發現這些所謂科學的法,同時也可以證明說, 佛教本身的理念是沒有錯的,是合乎這個法界的。
那我們這一個題目,我們就說到這裏了。
阿彌陀佛!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