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菩提之路 |
|
希望您能领略并感悟到佛法的解脱智慧和般若智慧。让您的思想得到启迪,让您的人生常乐我净。 |
|
|
|
|
|
|
|
|
|
|
|
|
|
文章评论 |
|
|
|
作者:小百合 |
|
留言时间:2013-07-10 14:30:11 |
|
|
[简体文稿]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我们今天要跟各位继续来讨论「表相僧宝与真实义僧宝」。
那我们上一集讲到《大宝积经》里面,跋陀罗他要出家。佛请弥勒菩萨替跋陀罗剃除须发,授具足戒;弥勒菩萨承佛的教旨帮他剃发让他出家,也授了具足戒了。结果出家完了以后,弥勒菩萨怎么说呢?这边经文我们看一下,《大宝积经》里面这么说:
【既出家已,复白佛言:「世尊!此出家者唯形相耳,非真出家。若诸菩萨真出家者,谓离诸相,处于三界成熟众生,方可名为真出家也。」】(《大宝积经》卷八十五)
这边弥勒菩萨就讲得非常的清楚了。弥勒菩萨帮跋陀罗剃度完以后,就对世尊说:「世尊!此出家者唯形相耳,非真出家。」也就是说:跋陀罗剃除须发,授具足戒,披了染衣,这样子的出家只是表相出家,也就是我们刚刚所说的身出家,他并不是心出家,所以这个叫作表相的出家,不是真出家。所以弥勒菩萨说:「此出家者唯形相耳,非真出家。」但是诸菩萨真出家者谓「离诸相,处于三界。」菩萨真出家,菩萨真出家是怎么样才叫作真出家?就是必须要「离诸相,处于三界」——离诸相,处于三界,而且必须要「成熟众生,方可名为真出家也」。所以菩萨的真出家是必须离于诸相,而且离于诸相的同时而处于三界。
那请问各位,你是哪一个心离于诸相的啊?眼耳鼻舌身意乃至意根也有祂的形像,意根也触法尘,那你这样子祂有离诸相吗?那什么东西才是离诸相的呢?很显然:就是只有这个如来藏,只有这个真心祂本身就是远离了三界、远离了五阴,所以祂本身就远离了三界六尘万法,祂远离了三界六尘万法,所以祂叫作离诸相。但是离诸相又无妨祂能够处于三界,离了诸相又无妨祂能够跟着众生的五阴在三界运作,这个就叫作「真妄和合」。所以《维摩诘经》里面才会说「不会是菩提,诸入不会故……知是菩提,了众生心行故」。这个其实跟「离于诸相,处于三界」是同样的道理。
因为如来藏祂本身就不会三界六尘万法,所以祂不会六入(不会眼耳鼻舌身意),不会六入所以祂叫作「不会是菩提,诸入不会故」 ;但是祂又能够「了众生心行」,祂又能够知道众生的心行,祂又能够知道众生这个见闻觉知心所不能知道的这个一切法,而且这些法远大于三界六尘万法,祂又知道这些法,祂又能够处于三界。所以菩萨必须要能够「离诸相、处于三界」,所以「离诸相、处于三界」也就是必须要证悟如来藏的意思。
「离诸相,处于三界」以后要如何呢?必须要「成熟众生」。也就是必须要自利利他、自度度他,行大乘菩萨行,必须要行大乘的六度万行,乃至于菩萨十度来成熟众生,来利益众生永无穷尽。不是像二乘人入于无余涅槃以后犹如自了汉,不是像这个样子。所以大乘真正要成佛,就是必须要离诸相,处于三界,成熟众生乃至于究竟圆满。那就是因为这个样子,才可以称为真出家。所以真出家的道理,就是因为菩萨离于诸相,处于三界而成熟众生!所以声闻的出家,其实是方便的说出家,也不是真的出家。我们在上一集里面说过的,声闻出家其实他出了哪一个家呢?因为他没有证悟如来藏,他怎么知道说本来出家的这一个心呢?所以他还是在五阴宅里面。声闻人除了入了无余涅槃才叫作真出家,但是他那时候入无余涅槃是谁出家呢?因为如来藏祂本来就出家了,所以也没有所谓的真出家。所以声闻人没有真出家这回事,只有菩萨才可以称为真出家。所以《大宝积经》里面这里才会说:「菩萨真出家者,谓离诸相,处于三界成熟众生,方可名为真出家也。」
所以,从身出家跟心出家这样子来看的话,我们就会有四种的一个差别。身出家跟心出家会有四种不一样的一个差别:第一个就是、身不出家,而心也不出家;第二个就是、身不出家,而心出家;第三个就是、身出家,心不出家;第四个就是、身出家,心也出家。
什么是「身不出家,心也不出家」呢?就是凡夫异生,也不知道修行,还是在世间法里面沉沦,沉沦于世间五欲里面,这个就是身不出家,心也不出家。
第二个是「身不出家,但是心出家」。也就是说,虽然他没有现出家的表相的剃发着染衣这个表相的僧相,但是其实他已经证悟了如来藏(也就是证悟了本心,证悟了真如,证悟了这一个真心),所以出了这个家——出了五阴家,这个就是身不出家,心出家。那身不出家,心出家有哪些人呢?身不出家,心出家从维摩诘大士,乃至于一直到庞蕴居士,到凌行婆等等,这些都是属于身不出家而心出家。
第三种是「身出家而心不出家」。身出家心不出家就是我们所说的表相僧宝,也就是身出家。身出家,心不出家,就是指剃发着染衣现出了出家的表相的这个身相,所以称是身出家;但是身出家他并没有勤求证悟,并没有勤求证悟大乘,所以还是在一般的世间法上面,还是在一般的这个世俗法上面,还是在这边打滚,所以叫作身出家,心不出家。
第四种是「身出家,心也出家」。那身出家心也出家,就是也剃发,也着染衣,现了表相的出家的僧相;现了表相的出家僧相而且勤求证悟,那勤求证悟这样子已经证悟了如来藏,证悟了本来就已经出家的这个如来藏心,证悟了本来就已经出家的这个阿赖耶识,证悟了本来就出家的这个真如本性,所以他就叫作心出家身也出家。
那从第一义谛来说的话,其实只有心出家是真出家,只有心出家才能够称为真出家;所以前面的四种状况,只有第二种状况「身不出家,心出家」它是属于真出家,还有第四种状况是「身出家,心也出家」才是属于真出家。所以第三种状况「身出家,心不出家」其实就是表相僧宝,他就是身出家,只是表相出家而已,这个就是身出家心不出家。所以从第一义谛来说,是只有心出家才方堪称为真出家。所以在《大宝积经》里面弥勒菩萨才会这样子说:「世尊!出此家者唯形相耳,非真出家。若诸菩萨真出家者,谓离诸相,处于三界成熟众生,方可名为真出家也。」就是这个道理。也就是说出家不是只有形相而已,这个形相他并不是真出家,也就是我们现在在探讨的一个表相僧宝。所以菩萨必须要真出家,也就是必须要离诸相,处于三界,也就是要勤求证悟(要开悟),这样子的话来成熟众生,才可以称为真出家。所以这样子的出家,其实套一句《金刚经》经常在用的句法,也就是说:「所谓出家,即非出家。」也就是说:其实真出家并不是表相的出家。
达摩大师也针对这样子做了这样的开示,祂说:「若见自心是佛,不在剃除须发,白衣亦是佛。若不见性,剃除须发亦是外道。」也就是说:如果你已经明心见性了,「若见自心是佛,不在剃除须发」也就是说,不在于他是不是、有没有剃除须发或是著染衣;如果他已经见了自性的话,虽然他现的是在家身,「白衣亦是佛」白衣就是在现在家相的意思,所以说白衣亦是佛。但是如果你没有明心见性,虽然你剃除了须发、着了染衣,还是外道。因为还没有入到这个无门之门,还没有见到这个真心,所以还是外道——没有入到佛门的殿堂,所以称为外道。所以虽然他已经剃除了须发,但是没有明心见性,所以还是称为外道。这是达摩大师达摩祖师所说的,说:「若见自性是佛,不在剃除须发,白衣亦是佛。若不见性,剃除须发亦是外道。」所以表相僧宝不是真正的出家人。
从大乘了义的角度、从第一义的角度来看,表相僧宝他不是真正的出家人,所以祖师才会常常说:「入门须辨主,当面分缁素。」禅宗祖师经常在说「入门须辨主,当面分缁素」,「主」是什么呢?也就是说:你有没有找到如来藏、有没有找到你这个真心。如果能够辨别你有没有找到如来藏、你有没有开悟明心的话,这样子就有办法分别出你是白衣或是黑衣。白衣的意思就是「素」,「缁」的意思就是黑;黑就是表相出家,素就是表相就是现居士相,所以「入门须辨主,当面分缁素」。所以从禅门来讲,缁跟素并不是从表相来看的。也就是说,不是从表相你是穿了居士服,或是说你是穿了僧服而来论断你是不是出家,必须「入门须辨主」,也就是说看你有没有开悟。所以白衣、黑衣不是以表相来论断的。
如果从禅门来讲的话,未悟反而是白衣——未明心见性的人他才是白衣。所以有人说「白衣说法是不如法的」,白衣说法是不如法,黑衣才可以说法,也就是说现出家相的人才可以说法,在家相的人是不能说法。但是如果从禅门来讲的话,反而悟者虽然他是现在家相,但是他是黑衣啊!那未悟的这些所谓的表相僧宝,所谓现剃发、着染衣的这些僧宝,反而他是白衣啊!那如果按照这样子的说法来讲的话,那真的白衣是不能说法的,是只有黑衣才能说法;因为这些未悟的这些出家的表相僧宝,其实都不堪说了义法,因为他们是白衣说法,要说了义法就只有黑衣能够说法,要说了义法就只有开悟圣者能够升座能够说了义的这个如来藏的大法。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确实他们说的没有错:白衣是不能说法,只有黑衣才能说法。所以不要以在家的身相来衡量善知识,不要以在家的身相——以表相僧宝来自高,以表相僧宝来歧视受持菩萨戒的这些在家菩萨。俗语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那在佛法来讲的话,更是这个样子!岂可以出家、在家的身相来论断是真出家或是表相出家!
我们看看:善财童子五十三参里面,祂所参的这些善知识有多少个是出家菩萨?只有五个是出家的菩萨(只有五个是现出家身的菩萨),其他全部都是现在家相的菩萨。那再来,庞蕴居士他是现在家相还是现出家相呢?那请问他是真出家还是表相出家?凌行婆她是现在家相还是现出家相呢?乃至于陆宣刺史,乃至于六祖大师悟后潜藏于猎人堆里面,他现的是什么相呢?他现的还是在家相啊!而且诸多的等觉菩萨现的是什么相呢?等觉菩萨——我们所知的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乃至于弥勒菩萨,现的全部都是在家相,弥勒菩萨在兜率陀天里面,还是现着天人相,穿着天衣、戴着天冠。那为什么等觉菩萨会是这个样子呢?为什么地上的菩萨大部分都是会现在家相呢?就是离开了表相的执着,而且现在家相容易受到众生的轻贱;那受到众生的轻贱可以迅速的消除性障、消除罪业,可以快速的增长道业,这个是一般人所不知道的。所以真实行者,在家跟出家都同样具足的,无分高下。
在家、出家应该要互相护持,应该要互相扶持,在家菩萨跟出家的菩萨应该是要互相扶持,在家的开悟的菩萨其实应该要扶持这些现表相僧宝的这些出家众,能够早日见道。所以,但是也必须这些表相僧宝的这些出家众,必须要远离僧衣崇拜,必须以大乘见道为依归。
祖师常在问:「出家所为何事?」出家难道只是为要获得众生的供养来增长僧慢吗?出家只是为了要建大道场、建大学院、建学术研究,乃至于因为这个样子来抵制证道的居士吗?出家是要脱离表相的佛法,而勤求证悟,出家其实是为了要解脱,出家其实是为了要度化众生。也就是大乘菩萨僧出家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要自利利他、自度度他。那自利利他、自度度他,其实就是必须要自求证悟,也就是必须要勤求证悟。如果出家菩萨没有勤求大乘见道为要务的话,如果没有这个样子的话,就会落入刚刚所说的广建大道场、广建大学院。所以出家菩萨应该要以大乘见道为要务,以大乘见道为要务来去除僧慢;因为你悟了如来藏,转依如来藏以后,何来有慢啊!何来执着这个表相僧宝——剃发着染衣的这个僧慢呢!
出家菩萨如果能够勤求大乘见道,也能够免于大乘佛教在家化。其实大乘的佛法、大乘的了义佛法,如果能由出家的僧宝来住持的话,这个是最好的,也是所有的开悟的在家菩萨极力支持,极力拥护的。所以出家的菩萨应该要勤求大乘的见道为要务,才有办法脱离如上所说的表相佛法。所以必须要这个样子,出家菩萨与证悟的在家菩萨必须要互相的扶持,互相扶持才有办法让佛教继续——大乘佛法能够继续的兴盛下去。所以未免出家僧团腐化,当务之急有两个要素:也就是要扶持大乘见道居士的团体;再来就是必须帮助出家僧团有悲心的人能够早日见道,能够开悟明心,能够发起大乘的种性。
那我们今天时间已经到了,「表相僧宝与真实义僧宝」就与各位分享到这边。
祝各位:色身康泰!学法无碍! 阿弥陀佛! http://www.enlighten.org.tw/dharma/4/40 |
|
|
|
作者:小百合 |
|
留言时间:2012-07-23 15:26:14 |
|
|
三乘菩提之學佛正知見(第二篇) 第四十輯 表相僧寶與真實義僧寶(下) 余正文老師 主講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我們今天要跟各位繼續來討論「表相僧寶與真實義僧寶」。
那我們上一集講到《大寶積經》裏面,跋陀羅他要出家。佛請 彌勒菩薩替跋陀羅剃除鬚髮,授具足戒;彌勒菩薩承 佛的教旨幫他剃髮讓他出家,也授了具足戒了。結果出家完了以後,彌勒菩薩怎麼說呢?這邊經文我們看一下,《大寶積經》裏面這麼說:
【既出家已,復白佛言:「世尊!此出家者唯形相耳,非真出家。若諸菩薩真出家者,謂離諸相,處於三界成熟眾生,方可名為真出家也。」】(《大寶積經》卷八十五)
這邊 彌勒菩薩就講得非常的清楚了。彌勒菩薩幫跋陀羅剃度完以後,就對 世尊說:「世尊!此出家者唯形相耳,非真出家。」也就是說:跋陀羅剃除鬚髮,授具足戒,披了染衣,這樣子的出家只是表相出家,也就是我們剛剛所說的身出家,他並不是心出家,所以這個叫作表相的出家,不是真出家。所以 彌勒菩薩說:「此出家者唯形相耳,非真出家。」但是諸菩薩真出家者謂「離諸相,處於三界。」菩薩真出家,菩薩真出家是怎麼樣才叫作真出家?就是必須要「離諸相,處於三界」——離諸相,處於三界,而且必須要「成熟眾生,方可名為真出家也」。所以菩薩的真出家是必須離於諸相,而且離於諸相的同時而處於三界。
那請問各位,你是哪一個心離於諸相的啊?眼耳鼻舌身意乃至意根也有祂的形像,意根也觸法塵,那你這樣子祂有離諸相嗎?那什麼東西才是離諸相的呢?很顯然:就是只有這個如來藏,只有這個真心祂本身就是遠離了三界、遠離了五陰,所以祂本身就遠離了三界六塵萬法,祂遠離了三界六塵萬法,所以祂叫作離諸相。但是離諸相又無妨祂能夠處於三界,離了諸相又無妨祂能夠跟著眾生的五陰在三界咦鳎@個就叫作「真妄和合」。所以《維摩詰經》裏面才會說「不會是菩提,諸入不會故……知是菩提,了眾生心行故」。這個其實跟「離於諸相,處於三界」是同樣的道理。因為如來藏祂本身就不會三界六塵萬法,所以祂不會六入(不會眼耳鼻舌身意),不會六入所以祂叫作「不會是菩提,諸入不會故」;但是祂又能夠「了眾生心行」,祂又能夠知道眾生的心行,祂又能夠知道眾生這個見聞覺知心所不能知道的這個一切法,而且這些法遠大於三界六塵萬法,祂又知道這些法,祂又能夠處於三界。所以菩薩必須要能夠「離諸相、處於三界」,所以「離諸相、處於三界」也就是必須要證悟如來藏的意思。
「離諸相,處於三界」以後要如何呢?必須要「成熟眾生」。也就是必須要自利利他、自度度他,行大乘菩薩行,必須要行大乘的六度萬行,乃至於菩薩十度來成熟眾生,來利益眾生永無窮盡。不是像二乘人入於無餘涅槃以後猶如自了漢,不是像這個樣子。所以大乘真正要成佛,就是必須要離諸相,處於三界,成熟眾生乃至於究竟圓滿。那就是因為這個樣子,才可以稱為真出家。所以真出家的道理,就是因為菩薩離於諸相,處於三界而成熟眾生!所以聲聞的出家,其實是方便的說出家,也不是真的出家。我們在上一集裏面說過的,聲聞出家其實他出了哪一個家呢?因為他沒有證悟如來藏,他怎麼知道說本來出家的這一個心呢?所以他還是在五陰宅裏面。聲聞人除了入了無餘涅槃才叫作真出家,但是他那時候入無餘涅槃是誰出家呢?因為如來藏祂本來就出家了,所以也沒有所謂的真出家。所以聲聞人沒有真出家這回事,只有菩薩才可以稱為真出家。所以《大寶積經》裏面這裏才會說:「菩薩真出家者,謂離諸相,處於三界成熟眾生,方可名為真出家也。」
所以,從身出家跟心出家這樣子來看的話,我們就會有四種的一個差別。身出家跟心出家會有四種不一樣的一個差別:第一個就是、身不出家,而心也不出家;第二個就是、身不出家,而心出家;第三個就是、身出家,心不出家;第四個就是、身出家,心也出家。
什麼是「身不出家,心也不出家」呢?就是凡夫異生,也不知道修行,還是在世間法裏面沉淪,沉淪於世間五欲裏面,這個就是身不出家,心也不出家。
第二個是「身不出家,但是心出家」。也就是說,雖然他沒有現出家的表相的剃髮著染衣這個表相的僧相,但是其實他已經證悟了如來藏(也就是證悟了本心,證悟了真如,證悟了這一個真心),所以出了這個家——出了五陰家,這個就是身不出家,心出家。那身不出家,心出家有哪些人呢?身不出家,心出家從 維摩詰大士,乃至於一直到龐蘊居士,到淩行婆等等,這些都是屬於身不出家而心出家。
第三種是「身出家而心不出家」。身出家心不出家就是我們所說的表相僧寶,也就是身出家。身出家,心不出家,就是指剃髮著染衣現出了出家的表相的這個身相,所以稱是身出家;但是身出家他並沒有勤求證悟,並沒有勤求證悟大乘,所以還是在一般的世間法上面,還是在一般的這個世俗法上面,還是在這邊打滾,所以叫作身出家,心不出家。
第四種是「身出家,心也出家」。那身出家心也出家,就是也剃髮,也著染衣,現了表相的出家的僧相;現了表相的出家僧相而且勤求證悟,那勤求證悟這樣子已經證悟了如來藏,證悟了本來就已經出家的這個如來藏心,證悟了本來就已經出家的這個阿賴耶識,證悟了本來就出家的這個真如本性,所以他就叫作心出家身也出家。
那從第一義諦來說的話,其實只有心出家是真出家,只有心出家才能夠稱為真出家;所以前面的四種狀況,只有第二種狀況「身不出家,心出家」它是屬於真出家,還有第四種狀況是「身出家,心也出家」才是屬於真出家。所以第三種狀況「身出家,心不出家」其實就是表相僧寶,他就是身出家,只是表相出家而已,這個就是身出家心不出家。所以從第一義諦來說,是只有心出家才方堪稱為真出家。所以在《大寶積經》裏面 彌勒菩薩才會這樣子說:「世尊!出此家者唯形相耳,非真出家。若諸菩薩真出家者,謂離諸相,處於三界成熟眾生,方可名為真出家也。」就是這個道理。也就是說出家不是只有形相而已,這個形相他並不是真出家,也就是我們現在在探討的一個表相僧寶。所以菩薩必須要真出家,也就是必須要離諸相,處於三界,也就是要勤求證悟(要開悟),這樣子的話來成熟眾生,才可以稱為真出家。所以這樣子的出家,其實套一句《金剛經》經常在用的句法,也就是說:「所謂出家,即非出家。」也就是說:其實真出家並不是表相的出家。
達摩大師也針對這樣子做了這樣的開示,祂說:「若見自心是佛,不在剃除鬚髮,白衣亦是佛。若不見性,剃除鬚髮亦是外道。」也就是說:如果你已經明心見性了,「若見自心是佛,不在剃除鬚髮」也就是說,不在於他是不是、有沒有剃除鬚髮或是著染衣;如果他已經見了自性的話,雖然他現的是在家身,「白衣亦是佛」白衣就是在現在家相的意思,所以說白衣亦是佛。但是如果你沒有明心見性,雖然你剃除了鬚髮、著了染衣,還是外道。因為還沒有入到這個無門之門,還沒有見到這個真心,所以還是外道——沒有入到佛門的殿堂,所以稱為外道。所以雖然他已經剃除了鬚髮,但是沒有明心見性,所以還是稱為外道。這是 達摩大師達摩祖師所說的,說:「若見自性是佛,不在剃除鬚髮,白衣亦是佛。若不見性,剃除鬚髮亦是外道。」所以表相僧寶不是真正的出家人。
從大乘了義的角度、從第一義的角度來看,表相僧寶他不是真正的出家人,所以祖師才會常常說:「入門須辨主,當面分緇素。」禪宗祖師經常在說「入門須辨主,當面分緇素」,「主」是什麼呢?也就是說:你有沒有找到如來藏、有沒有找到你這個真心。如果能夠辨別你有沒有找到如來藏、你有沒有開悟明心的話,這樣子就有辦法分別出你是白衣或是黑衣。白衣的意思就是「素」,「緇」的意思就是黑;黑就是表相出家,素就是表相就是現居士相,所以「入門須辨主,當面分緇素」。所以從禪門來講,緇跟素並不是從表相來看的。也就是說,不是從表相你是穿了居士服,或是說你是穿了僧服而來論斷你是不是出家,必須「入門須辨主」,也就是說看你有沒有開悟。所以白衣、黑衣不是以表相來論斷的。
如果從禪門來講的話,未悟反而是白衣——未明心見性的人他才是白衣。所以有人說「白衣說法是不如法的」,白衣說法是不如法,黑衣才可以說法,也就是說現出家相的人才可以說法,在家相的人是不能說法。但是如果從禪門來講的話,反而悟者雖然他是現在家相,但是他是黑衣啊!那未悟的這些所謂的表相僧寶,所謂現剃髮、著染衣的這些僧寶,反而他是白衣啊!那如果按照這樣子的說法來講的話,那真的白衣是不能說法的,是只有黑衣才能說法;因為這些未悟的這些出家的表相僧寶,其實都不堪說了義法,因為他們是白衣說法,要說了義法就只有黑衣能夠說法,要說了義法就只有開悟聖者能夠升座能夠說了義的這個如來藏的大法。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確實他們說的沒有錯:白衣是不能說法,只有黑衣才能說法。所以不要以在家的身相來衡量善知識,不要以在家的身相——以表相僧寶來自高,以表相僧寶來歧視受持菩薩戒的這些在家菩薩。俗語說:「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那在佛法來講的話,更是這個樣子!豈可以出家、在家的身相來論斷是真出家或是表相出家!
我們看看:善財童子五十三參裏面,祂所參的這些善知識有多少個是出家菩薩?只有五個是出家的菩薩(只有五個是現出家身的菩薩),其他全部都是現在家相的菩薩。那再來,龐蘊居士他是現在家相還是現出家相呢?那請問他是真出家還是表相出家?淩行婆她是現在家相還是現出家相呢?乃至於陸宣刺史,乃至於六祖大師悟後潛藏於獵人堆裏面,他現的是什麼相呢?他現的還是在家相啊!而且諸多的等覺菩薩現的是什麼相呢?等覺菩薩——我們所知的 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乃至於 彌勒菩薩,現的全部都是在家相,彌勒菩薩在兜率陀天裏面,還是現著天人相,穿著天衣、戴著天冠。那為什麼等覺菩薩會是這個樣子呢?為什麼地上的菩薩大部分都是會現在家相呢?就是離開了表相的執著,而且現在家相容易受到眾生的輕賤;那受到眾生的輕賤可以迅速的消除性障、消除罪業,可以快速的增長道業,這個是一般人所不知道的。所以真實行者,在家跟出家都同樣具足的,無分高下。
在家、出家應該要互相護持,應該要互相扶持,在家菩薩跟出家的菩薩應該是要互相扶持,在家的開悟的菩薩其實應該要扶持這些現表相僧寶的這些出家眾,能夠早日見道。所以,但是也必須這些表相僧寶的這些出家眾,必須要遠離僧衣崇拜,必須以大乘見道為依歸。
祖師常在問:「出家所為何事?」出家難道只是為要獲得眾生的供養來增長僧慢嗎?出家只是為了要建大道場、建大學院、建學術研究,乃至於因為這個樣子來抵制證道的居士嗎?出家是要脫離表相的佛法,而勤求證悟,出家其實是為了要解脫,出家其實是為了要度化眾生。也就是大乘菩薩僧出家的目的,其實就是為了要自利利他、自度度他。那自利利他、自度度他,其實就是必須要自求證悟,也就是必須要勤求證悟。如果出家菩薩沒有勤求大乘見道為要務的話,如果沒有這個樣子的話,就會落入剛剛所說的廣建大道場、廣建大學院。所以出家菩薩應該要以大乘見道為要務,以大乘見道為要務來去除僧慢;因為你悟了如來藏,轉依如來藏以後,何來有慢啊!何來執著這個表相僧寶——剃髮著染衣的這個僧慢呢!
出家菩薩如果能夠勤求大乘見道,也能夠免於大乘佛教在家化。其實大乘的佛法、大乘的了義佛法,如果能由出家的僧寶來住持的話,這個是最好的,也是所有的開悟的在家菩薩極力支持,極力擁護的。所以出家的菩薩應該要勤求大乘的見道為要務,才有辦法脫離如上所說的表相佛法。所以必須要這個樣子,出家菩薩與證悟的在家菩薩必須要互相的扶持,互相扶持才有辦法讓佛教繼續——大乘佛法能夠繼續的興盛下去。所以未免出家僧團腐化,當務之急有兩個要素:也就是要扶持大乘見道居士的團體;再來就是必須幫助出家僧團有悲心的人能夠早日見道,能夠開悟明心,能夠發起大乘的種性。
那我們今天時間已經到了,「表相僧寶與真實義僧寶」就與各位分享到這邊。
祝各位:色身康泰!學法無礙!
阿彌陀佛! |
|
|
|
作者:小百合 |
|
留言时间:2011-01-18 10:02:18 |
|
|
http://425go.blogspot.com/2010/11/blog-post_24.html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