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菩提之路 |
|
希望您能领略并感悟到佛法的解脱智慧和般若智慧。让您的思想得到启迪,让您的人生常乐我净。 |
|
|
|
|
|
|
|
|
|
|
|
|
|
文章评论 |
|
|
|
作者:小百合 |
|
留言时间:2013-05-27 23:07:07 |
|
|
[简体文稿]
各位菩萨:
阿弥陀佛!
欢迎大家继续收看我们正觉教团电视弘法节目。我们目前进行的进度是三乘菩提正知见中的「学佛释疑」系列节目。今天我们要与大家一起讨论的议题是:禅宗就是禅定吗?
禅宗就是禅定吗?其实禅宗不是禅定,禅宗与禅定两者差异是非常的大;但是很多人却是误会了,以为禅宗就是禅定。如果以为禅宗就是禅定,那误会就非常大,禅宗实证的内容也不是禅定所证的内容,并且禅宗的悟入也不是透过禅定的方法而悟入,而是透过参禅的方法,最后一念相应而悟入。
我们先从实证的内容来说:禅宗所实证的内涵不是禅定的内容。因为一般禅定的实证内容是属于三界境界,例如四禅八定的世间有为的境界,这样的境界内容只是通于世间法而已;因为禅定的实证内涵乃是意识境界,是与世间共,也与外道共。但是,禅宗所证悟的标的却不是这些三界境界,禅宗所证悟的内容也不是意识境界,禅宗证悟的内容是与禅定所证的内涵大大不同;禅宗所证悟的标的乃是亲证法界实相心第八识如来藏,也就是生命的本源、因果的所依。这个法界实相心第八识,又名阿赖耶识、异熟识、真如,乃至有的经典直接叫作识、如、心;这个心的实证内涵不是第六识的境界,它所实证的部分,禅宗所实证的内容乃是实证第八识真心,而不是七转识的妄心。佛陀及诸大菩萨,常常会依于不同的根器众生,或依于不同层面,来用种种不同的名称,来称述这个第八识真心阿赖耶识,也就是法界实相心。
所以,禅宗实证的主要内容,都是要实证这个法界实相心第八识为标准;因此,禅宗这样的实证内容是不共世间,也不共外道,就算是定性的二乘圣者也没办法了知。就算是证得俱解脱的定性大阿罗汉,这位声闻圣者也没办法了知;禅宗的般若禅的实证内涵,除了二乘人回心大乘,透过参禅的方法,然后因缘成熟一念相应悟入,不然二乘人都不知道。所以,从实证内涵的标的来说,禅宗不是禅定,因为所证的内容不同,禅宗是实证不生不灭的真心如来藏阿赖耶识;而禅定呢?禅定的实证其实是生灭无常意识相应的境界。两者不论从任何角度来看,差异是什大的,千万不可以混滥而说禅宗就是禅定。
我们再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说,我们从修证的方式来说,禅宗般若禅与禅定的修法是有很多不同的。虽然参禅的时候需要一点定力,但是参禅却是需要用禅法的方式来参究,所以方向与作法都不同;而禅定的实证却需要修定的方法,需要用制心一处的定力,这样能够一心不乱的定力来修集,这是与禅宗禅法的参究方式截然不同。参禅乃是智慧的境界,透过一念相应而般若智慧发起的境界,是无所得境界,所以这个部分与禅定的修法大大不同。
自古以来常常有人——很多大名声的人,都以为证得禅定就当作禅宗的证悟;到了今天还是有很多这样的人,而且并不比古时候人少。这样人通常会以悟道圣者的身分自居,他们都是追求禅定有为的境界,自以为是禅宗证悟的明心;当他遇到证悟的祖师的时候,反而毁谤这些证悟者无所得、无境界的真解脱、真无生忍,说他们没有证悟。但实质上他们误会了,然后却以禅定当中有所得、有境界的证悟内容当作是证悟;因此就这样毁谤正法、毁谤贤圣的方式,结果成就了地狱业。
那我们今天要借这个因缘,来概括说明一下各种以定为禅的层次,让大家比对一下经典可以了解。我们会举出大略十种层 次来说明,这样让大家远离这些误会。
我们先讲第一种层次。第一种情形是以散乱攀缘的心当作禅宗证悟第八识如来藏真心。譬如,有的人他以日常生活或者早晚课诵当中那个能知能觉的心,把这个心当作禅宗证悟的真心如来藏。但是这个能知能观的心,乃是与语言文字相应,是有形相相应的,是粗糙的散乱攀缘心;这个心只是意识心而已,根本不是禅宗证悟的第八识如来藏。所以第一种禅定,以定为禅当作禅悟的是一个误会,而以这种粗浅的定心、攀缘心当作是证悟内容,这是第一种歧路。
我们来看第二种歧路。第二种情形是说,这个参禅者他是以法定心当作是禅宗证悟的第八识如来藏。这个修行人他是以修定的过程当中,自己透过数息、念佛、忆佛、观心或者内观等种种的方法来摄心,让心定住;可是当他心可以定住的时候,他就当作是证悟到真心如来藏了。这是第二种误会很大的情形,误会把意识心当作真心;这样修行人一样是误会,一样是参禅过程当中一种歧路。
第三种情形是什么呢?就是这个参禅人他是以那个在修定的过程当中常寂常照的心,他把这个心当作禅宗祖师所证悟的第八识如来藏。这个参禅者他其实是误会禅宗祖师证悟的内容,以自己意识心一念不生的时候,那个常寂常照的离念灵知,把这个离念灵知当作真心,这也是误会一场。因为这个境界当中的离念灵知能够寂照,这个寂照的体性乃是不离想阴的知,一样属于妄心的体性;而且这个境界当中定境很多,统统都是虚妄不实的,都是把 这个离念灵知当作真心,都是执着当作开悟的境界,其实那是一个错误的判断;如果继续执着,甚至还可能着于境界,乃至着魔。这是第三种以定为禅当作证悟禅宗的真心的一个案例,也就是说参禅的过程当中的一种歧路。
我们再说第四种情形。把禅宗证悟的内容误会,而把妄心当作真心的情形。就是这个参禅者他在修定的过程当中,把那个遍满虚空的心当作是禅宗证悟的第八识如来藏,以为这个遍满虚空的心就是禅宗开悟的标的。他修行的过程当中因为心一直往内摄,所以一念不生当中,使得他的定心一直扩散、一直扩散;这样他就以为这个扩散遍满虚空的心就是真心如来藏,以为这个遍满虚空的心就是真心不生不灭;但是祂一样是生灭无常的,并不是不生不灭的真心如来藏。而这个遍满虚空的心乃是妄心,不是真心,所以也是一种误会。
第五种误会的情形,就是这个参禅者他以定境当中自己的能够身心统一、内外统一乃至时空统一,他把这个心当作是证悟到真心如来藏。但是这个身心统一、内外统一乃至时空统一的这个心,这个心其实是意识,是误会禅宗开悟的一个歧路。因为这个是欲界定中的舍弃了觉知进入到这个身心统一、内外统一乃至时空统一的境界,其实还是属于意识未到地定中的境界;虽然有身心统一、内外统一、时空统一的轻安,但是仍然是生灭无常的生灭心,并不是不生不灭的第八识如来藏。这样的情形一样是以定为禅,并不是证悟的经验,一样是误会定境当作真心实相的境界,这样歧路也是参禅者可能会遇到的境界。同时他也是误会了未到地定当中的内容,也误会了禅宗实证的内容。因此,这样的歧路也是我们参禅者要避免掉入的一个过失当中。
我们再来看第六种误会禅定、以定为禅的情形是什么。这个参禅者他以证得初禅善根发的心当作证悟到真心如来藏。也就是说,这个参禅者他修定修到未到地定当中,因为伏除了性障,伏除了五盖,伏除了性障、五盖发起了身乐,因此而证入到初禅的境界,而有了初禅的身乐境界当中;但是这个仍属于定境,并不是禅宗证悟的明心。不管他是遍身发的初禅,或者由上而下的运运而动,由下而上的的运运而动,这些统统都是初禅的境界,统统都不是禅宗证悟的内容;因为这些定境统统与六尘相应,都是生灭无常的;但是,禅宗所悟的第八识如来藏却是离见闻觉知的,是不生不灭的心。所以,初禅发起了这个身乐定境,并不是禅宗证悟的内容,也是歧路一条啊!它只是定境,与禅宗证悟不相关。
接下来,我们看第七种误会禅宗证悟的情形是什么。他是把定中虚空粉碎的那个心当作是证悟的真心。这个真心如来藏是不生不灭,但是这个虚空粉碎的心是禅定中的境界,一样有定境中的觉受;而这个有觉观的境界一样是意识的境界,一样与三界六尘万法相应,一样是生灭无常的心,并不是不生不灭的第八识如来藏;所以,以这样的定境当作是证悟禅宗的内涵就是误会一场。既然这样的是定境,就不是禅宗证悟的内容,所以,当遇到这样的境界而误会以为是禅宗开悟的内容,那就是另外一个歧路的邪见。我们有正知见的人应该要舍弃这个邪见,来重新参究,这样因缘成熟才能一念相应悟入。
接下去,我们继续看第八种以定为禅而误会的情形。这样的参禅者他是以定中大地沉落的这个心,当作是禅宗证悟第八识真心的内容。但这个仍然是属于初禅定境的意识相应境界,乃至也有可能是已经接近二禅前的未到地定的境界,有的时候也有可能是发生在欲界定的末期;但是不管如何,这些统统都是有境界的意识相应境界,仍然与禅宗证悟的内容不同。因此,把这样的定境当作禅宗证悟的内容,一样走入歧路,一样落入到与意识相应、仍有觉观生灭无常的境界;这样并不是不生不灭的无所得境界。第八识如来藏乃是离开六尘的心,是不与六尘相会的,所以说,要把定境当中当作禅宗证悟内容就是误会一场。
那我们再来看第九种情形是什么。第九种情形是说,当初禅以后,他在二禅前的无觉有观三昧,他把这个心当作是禅宗证悟的真心如来藏。而这个无觉有观三昧,乃至他是因为他证得初禅以后,努力的伏除性障,在打坐当中对外境无觉,但是对心境是有观;这其实是二禅前的未到地定,但仍然不离见闻觉知的境界,仍然不是离见闻觉知的第八识如来藏境界。如果把这个定境当中的无觉有观三昧当作是证悟,那就是误会一场了,也是歧路一条;误把定境当中无觉有观三昧的心,当作禅宗证悟第八识如来藏,那是很冤枉。
接着我们来看,第十种误会的情形是什么。这是说这个参禅者他以二禅以上的无觉无观三昧的这个定心,当作是禅宗证悟的标的第八识如来藏真心。而这样的参禅者,他是很精进的修于禅定,因此发起了无觉无观三昧以后,而能够长时间安住在这个无觉有观三昧当中;然后他舍去了这个无觉有观三昧,就进入了二禅之中,成就了无觉无观三昧。这样无觉无观三昧的内容,仍然不是禅宗证悟的般若智慧内容,仍然这个定境不离开境界的缘故,所以仍然是意识相应的境界,仍然是有生有灭的,仍然与法尘相应。这样二禅以上无觉无观的三昧境界,是不能把它误会当作禅宗的证悟内容,如果误会了,那就是误入歧途当中。
因此,我们检查上面简单说的这十种情形,这些情形全部都是禅定当中有境界法、有所得法,并不是般若禅、祖师禅所证的内容;而证得这样的定境,是不能发起般若智慧的功德。如果有人是以证得这个定心,而自以为是证悟禅宗的内容的话,那他是以定为禅;这样以圣人自居,那就成就了自己大妄语业,未来舍寿时候下地狱才是冤枉啊!因此,古今有很多很多的邪师,是以定为禅,误会一场;因为他们不知道禅宗开悟的内容乃是般若智慧,而不是禅定。因为般若智慧乃是无境界法、无所得法,般若智慧乃是究竟了义的佛法;但是,禅定的内容却是有境界、有所得的法。禅定是通于外道,与真正禅宗开悟的内容不一样;而真正禅宗开悟要以般若智慧为前导,这样才能了生死,才能成就佛道。所以,如果以禅定之法来当作禅宗证悟内容就是误会。禅定的法全部是有境界、有所依、有所住、有出有入的法,是有境界分段的生死的缘故;可是我们知道,凡是有境界可入、可出、可依、可住的,一定会随着这些境界,会随着心外之身根的缘境种种的变化而坏灭无常;所以这并不是第八识如来藏,并不是禅宗所证悟的第八识心。
但是,也有的人会以那个一念不生的常寂常照的心,可是大家知道这个一念不生常寂常照的心仍然是有境界的法,仍然是意识所识、所知的境界。但是禅宗祖师所证悟的如来藏境界,却是不对六尘境界有所了别;因为菩提真心如来藏对一切境界乃是随缘应物任运自在,不了别六尘,而又不会落入六尘的见闻觉知境界当中。真心如来藏不是凡夫眼识乃至到意识这种能了知,而证悟的祖师他能够实证总相的意涵,乃至悟后修行通达,最后成就佛道,圆满一切种智,都是要依于证悟这个真心如来藏,这个第八识菩提心。因为这个第八识菩提心无为无作、无生无灭,并不是误会禅宗的人所了解的;而禅定所实证的意识灵知心所证的一念不生、常寂常照的境界,却是有为、有住、有入有出、有生有灭、有执有舍的,乃是有境界法,有所得法,有所失法。所以,禅定并不是禅宗所证悟的内容,因为不离觉知和境界的缘故。
如果有的人用修禅定的方法,乃至以实证禅定的内容,让自己坐到一心不乱、一念不生的境界,没有妄想了了分明的时候,以为这个就是证得真心如来藏,那就是很大的误会。因为这只是修禅定,并不是禅宗的般若禅悟,所以无法发起般若的智慧;因为他不离觉观的缘故,禅定的境界不离觉观,但是真心如来藏却是离觉观而不了别六尘的;所以说,这个能常寂常照的妄心,根本不是真心。因为禅宗证悟般若是在参禅这里一念相应,而实证法界实相心;法界实相心是离见闻觉知、无觉无观,这个才是禅宗所说的般若禅悟,它并不是禅定当中六识的觉观境界。但是,禅定所修的一念不生的离念灵知,不论如何离念,它仍然是有境界法,仍然是不离六尘,与第八识如来藏离一切相、离于定乱的是截然不同。所以《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那禅定的境界都不离开一切的六尘相,所以这个部分,我们就可以知道不要误会。因此,禅宗实证的内容是第八识如来藏,这个第八识如来藏不是三界境界法所摄;而禅定所实证的内容却是六识相应的境界,乃是三界境界所摄,大大不同。如果以修定的方法想要求证禅宗的明心见性开悟,等于缘木求鱼。我们现见很多学习默照禅的人,就是误会了这个,把默照禅当作是修定的方法,而最后回到离念灵知,误会一场。
所以说禅宗不是禅定。但是古今很多大师,乃至到现在,统统都是误会,以为禅宗就是禅定,每天盘腿就在那打坐,而不知道禅法,不知道如何去参禅。所以说禅宗跟禅定两者差异甚大,是不可混滥。如果把禅宗的实证误会,而以修禅定的方法来修,那就是永远无法证悟,乃至徒劳无功,盲修瞎练。所以,必须要在修学的过程当中,有正确的禅法知见,正确的禅法修证,有善知识的教导;这样有正知见来修才不会盲修瞎练,自误误人;这样来修,才能够实证禅宗该实证的第八识如来藏,而不会落入到第六识意识的境界,落入到以定为禅的这过失当中。所以,我们修学佛法也要有这些正确的知见。
今天时间的关系,我们说明到这。谢谢大家的观看,谢谢!
阿弥陀佛!
http://www.enlighten.org.tw/dharma/7/15 |
|
|
|
作者:小百合 |
|
留言时间:2012-12-30 08:33:03 |
|
|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大家繼續收看我們正覺教團電視弘法節目。我們目前進行的進度是三乘菩提正知見中的「學佛釋疑」系列節目。今天我們要與大家一起討論的議題是:禪宗就是禪定嗎? 禪宗就是禪定嗎?其實禪宗不是禪定,禪宗與禪定兩者差異是非常的大;但是很多人卻是誤會了,以爲禪宗就是禪定。如果以爲禪宗就是禪定,那誤會就非常 大,禪宗實證的內容也不是禪定所證的內容,並且禪宗的悟入也不是透過禪定的方法而悟入,而是透過參禪的方法,最後一念相應而悟入。
我們先從實證的內容來說:禪宗所實證的內涵不是禪定的內容。因爲一般禪定的實證內容是屬於三界境界,例如四禪八定的世間有爲的境界,這樣的境界內容 只是通於世間法而已;因爲禪定的實證內涵乃是意識境界,是與世間共,也與外道共。但是,禪宗所證悟的標的卻不是這些三界境界,禪宗所證悟的內容也不是意識 境界,禪宗證悟的內容是與禪定所證的內涵大大不同;禪宗所證悟的標的乃是親證法界實相心第八識如來藏,也就是生命的本源、因果的所依。這個法界實相心第八識,又名阿賴耶識、異熟識、真如,乃至有的經典直接叫作識、如、心;這個心的實證內涵不是第六識的境界,它所實
證的部分,禪宗所實證的內容乃是實證第八識真心,而不是七轉識的妄心。佛陀及諸大菩薩,常常會依於不同的根器猩蛞漓恫煌瑢用妫瑏碛梅N種不同的名稱,來稱述這個第八識真心阿賴耶識,也就是法界實相心。所以,禪宗實證的主要內容,都是要實證這個法界實相心第八識爲 標準;因此,禪宗這樣的實證內容是不共世間,也不共外道,就算是定性的二乘聖者也沒辦法了知。就算是證得俱解脫的定性大阿羅漢,這位聲聞聖者也沒辦法了 知;禪宗的般若禪的實證內涵,除了二乘人迴心大乘,透過參禪的方法,然後因緣成熟一念相應悟入,不然二乘人都不知道。所以,從實證內涵的標的來說,禪宗不 是禪定,因爲所證的內容不同,禪宗是實證不生不滅的真心如來藏阿賴耶識;而禪定呢?禪定的實證其實是生滅無常意識相應的境界。兩者不論從任何角度來看,差異是甚大的,千萬不可以混濫而說禪宗就是禪定。
我們再從另外一個層面來說,我們從修證的方式來說,禪宗般若禪與禪定的修法是有很多不同的。雖然參禪的時候需要一點定力,但是參禪卻是需要用禪法的 方式來參究,所以方向與作法都不同;而禪定的實證卻需要修定的方法,需要用制心一處的定力,這樣能夠一心不亂的定力來修集,這是與禪宗禪法的參究方式截然 不同。參禪乃是智慧的境界,透過一念相應而般若智慧發起的境界,是無所得境界,所以這個部分與禪定的修法大大不同。
自古以來常常有人——很多大名聲的人,都以爲證得禪定就當作禪宗的證悟;到了今天還是有很多這樣的人,而且並不比古時候人少。這樣人通常會以悟道聖 者的身分自居,他們都是追求禪定有爲的境界,自以爲是禪宗證悟的明心;當他遇到證悟的祖師的時候,反而毀謗這些證悟者無所得、無境界的真解脫、真無生忍, 說他們沒有證悟。但實質上他們誤會了,然後卻以禪定當中有所得、有境界的證悟內容當作是證悟;因此就這樣毀謗正法、毀謗賢聖的方式,結果成就了地獄業。
那我們今天要藉這個因緣,來概括說明一下各種以定爲禪的層次,讓大家比對一下經典可以暸解。我們會舉出大略十種層次來說明,這樣讓大家遠離這些誤會。
我們先講第一種層次。第一種情形是以散亂攀緣的心當作禪宗證悟第八識如來藏真心。譬如,有的人他以日常生活或者早晚課誦當中那個能知能覺的心,把這個心當作禪宗證悟的真心如來藏。但是這個能知能觀的心,乃是與語言文字相應,是有形相相應的,是粗糙的散亂攀緣心;這個心只是意識心而已,根本不是禪宗證悟的第八識如來藏。所以第一種禪定,以定爲禪當作禪悟的是一個誤會,而以這種粗湹亩ㄐ摹⑴示壭漠斪魇亲C悟內容,這是第一種歧路。
我們來看第二種歧路。第二種情形是說,這個參禪者他是以法定心當作是禪宗證悟的第八識如來藏。這個修行人他是以修定的過程當中,自己透過數息、念佛、憶佛、觀心或者內觀等種種的方法來攝心,讓心定住;可是當他心可以定住的時候,他就當作是證悟到真心如來藏了。這是第二種誤會很大的情形,誤會把意識心當作真心;這樣修行人一樣是誤會,一樣是參禪過程當中一種歧路。
第三種情形是什麼呢?就是這個參禪人他是以那個在修定的過程當中常寂常照的心,他把這個心當作禪宗祖師所證悟的第八識如來藏。 這個參禪者他其實是誤會禪宗祖師證悟的內容,以自己意識心一念不生的時候,那個常寂常照的離念靈知,把這個離念靈知當作真心,這也是誤會一場。因爲這個境 界當中的離念靈知能夠寂照,這個寂照的體性乃是不離想陰的知,一樣屬於妄心的體性;而且這個境界當中定境很多,統統都是虛妄不實的,都是把這個離念靈知當 作真心,都是執著當作開悟的境界,其實那是一個錯誤的判斷;如果繼續執著,甚至還可能著於境界,乃至著魔。這是第三種以定爲禪當作證悟禪宗的真心的一個案 例,也就是說參禪的過程當中的一種歧路。
我們再說第四種情形。把禪宗證悟的內容誤會,而把妄心當作真心的情形。就是這個參禪者他在修定的過程當中,把那個遍滿虛空的心當作是禪宗證悟的第八識如來藏,以爲這個遍滿虛空的心就是禪宗開悟的標的。他修行的過程當中因爲心一直往內攝,所以一念不生當中,使得他的定心一直擴散、一直擴散;這樣他就以爲這個擴散遍滿虛空的心就是真心如來藏,以爲這個遍滿虛空的心就是真心不生不滅;但是祂一樣是生滅無常的,並不是不生不滅的真心如來藏。而這個遍滿虛空的心乃是妄心,不是真心,所以也是一種誤會。
第五種誤會的情形,就是這個參禪者他以定境當中自己的能夠身心統一、內外統一乃至時空統一,他把這個心當作是證悟到真心如來藏。 但是這個身心統一、內外統一乃至時空統一的這個心,這個心其實是意識,是誤會禪宗開悟的一個歧路。因爲這個是欲界定中的捨棄了覺知進入到這個身心統一、內 外統一乃至時空統一的境界,其實還是屬於意識未到地定中的境界;雖然有身心統一、內外統一、時空統一的輕安,但是仍然是生滅無常的生滅心,並不是不生不滅 的第八識如來藏。這樣的情形一樣是以定爲禪,並不是證悟的經驗,一樣是誤會定境當作真心實相的境界,這樣歧路也是參禪者可能會遇到的境界。同時他也是誤會了未到地定當中的內容,也誤會了禪宗實證的內容。因此,這樣的歧路也是我們參禪者要避免掉入的一個過失當中。
我們再來看第六種誤會禪定、以定爲禪的情形是什麼。這個參禪者他以證得初禪善根發的心當作證悟到真心如來藏。 也就是說,這個參禪者他修定修到未到地定當中,因爲伏除了性障,伏除了五蓋,伏除了性障、五蓋發起了身樂,因此而證入到初禪的境界,而有了初禪的身樂境界 當中;但是這個仍屬於定境,並不是禪宗證悟的明心。不管他是遍身發的初禪,或者由上而下的哌而動,由下而上的的哌而動,這些統統都是初禪的境界,統統 都不是禪宗證悟的內容;因爲這些定境統統與六塵相應,都是生滅無常的;但是,禪宗所悟的第八識如來藏卻是離見聞覺知的,是不生不滅的心。所以,初禪發起了這個身樂定境,並不是禪宗證悟的內容,也是歧路一條啊!它只是定境,與禪宗證悟不相關。
接下來,我們看第七種誤會禪宗證悟的情形是什麼。他是把定中虛空粉碎的那個心當作是證悟的真心。這個真心如來藏是不生不滅,但是這個虛空粉碎的心是禪定中的境界,一樣有定境中的覺受;而這個有覺觀的境界一樣是意識的境界,一樣與三界六塵萬法相應,一樣是生滅無常的心,並不是不生不滅的第八識如來藏;所以,以這樣的定境當作是證悟禪宗的內涵就是誤會一場。既然這樣的是定境,就不是禪宗證悟的內容,所以,當遇到這樣的境界而誤會以爲是禪宗開悟的內容,那就是另外一個歧路的邪見。我們有正知見的人應該要捨棄這個邪見,來重新參究,這樣因緣成熟才能一念相應悟入。
接下去,我們繼續看第八種以定爲禪而誤會的情形。這樣的參禪者他是以定中大地沉落的這個心,當作是禪宗證悟第八識真 心的內容。但這個仍然是屬於初禪定境的意識相應境界,乃至也有可能是已經接近二禪前的未到地定的境界,有的時候也有可能是發生在欲界定的末期;但是不管如 何,這些統統都是有境界的意識相應境界,仍然與禪宗證悟的內容不同。因此,把這樣的定境當作禪宗證悟的內容,一樣走入歧路,一樣落入到與意識相應、仍有覺 觀生滅無常的境界;這樣並不是不生不滅的無所得境界。第八識如來藏乃是離開六塵的心,是不與六塵相會的,所以說,要把定境當中當作禪宗證悟內容就是誤會一場。
那我們再來看第九種情形是什麼。第九種情形是說,當初禪以後,他在二禪前的無覺有觀三昧,他把這個心當作是禪宗證悟的真心如來藏。而這個無覺有觀三昧,乃至他是因爲他證得初禪以後,努力的伏除性障,在打坐當中對外境無覺,但是對心境是有觀;這其實是二禪前的未到地定,但仍然不離見聞覺知的境界,仍然不是離見聞覺知的第八識如來藏境界。如果把這個定境當中的無覺有觀三昧當作是證悟,那就是誤會一場了,也是歧路一條;誤把定境當中無覺有觀三昧的心,當作禪宗證悟第八識如來藏,那是很冤枉。
接著我們來看,第十種誤會的情形是什麼。這是說這個參禪者他以二禪以上的無覺無觀三昧的這個定心,當作是禪宗證悟的標的第八識如來藏真 心。而這樣的參禪者,他是很精進的修於禪定,因此發起了無覺無觀三昧以後,而能夠長時間安住在這個無覺有觀三昧當中;然後他捨去了這個無覺有觀三昧,就進 入了二禪之中,成就了無覺無觀三昧。這樣無覺無觀三昧的內容,仍然不是禪宗證悟的般若智慧內容,仍然這個定境不離開境界的緣故,所以仍然是意識相應的境 界,仍然是有生有滅的,仍然與法塵相應。這樣二禪以上無覺無觀的三昧境界,是不能把它誤會當作禪宗的證悟內容,如果誤會了,那就是誤入歧途當中。
因此,我們檢查上面簡單說的這十種情形,這些情形全部都是禪定當中有境界法、有所得法,並不是般若禪、祖師禪所證的內容;而證得這樣的定境,是不能 發起般若智慧的功德。如果有人是以證得這個定心,而自以爲是證悟禪宗的內容的話,那他是以定爲禪;這樣以聖人自居,那就成就了自己大妄語業,未來捨壽時候 下地獄才是冤枉啊!因此,古今有很多很多的邪師,是以定爲禪,誤會一場;因爲他們不知道禪宗開悟的內容乃是般若智慧,而不是禪定。因爲般若智慧乃是無境界 法、無所得法,般若智慧乃是究竟了義的佛法; 但是,禪定的內容卻是有境界、有所得的法。禪定是通於外道,與真正禪宗開悟的內容不一樣;而真正禪宗開悟要以般若智慧爲前導,這樣才能了生死,才能成就佛 道。所以,如果以禪定之法來當作禪宗證悟內容就是誤會。禪定的法全部是有境界、有所依、有所住、有出有入的法,是有境界分段的生死的緣故;可是我們知道, 凡是有境界可入、可出、可依、可住的,一定會隨著這些境界,會隨著心外之身根的緣境種種的變化而壞滅無常;所以這並不是第八識如來藏,並不是禪宗所證悟的第八識心。
但是,也有的人會以那個一念不生的常寂常照的心,可是大家知道這個一念不生常寂常照的心仍然是有境界的法,仍然是意識所識、所知的境界。但是禪宗祖師所證悟的如來藏境界,卻是不對六塵境界有所了別;因爲菩提真心如來藏對一切境界乃是隨緣應物任咦栽冢涣藙e六塵,而又不會落入六塵的見聞覺知境界當中。真心如來藏不是凡夫眼識乃至到意識這種能了知,而證悟的祖師他能夠實證總相的意涵,乃至悟後修行通達,最後成就佛道,圓滿一切種智,都是要依於證悟這個真心如來藏,這個第八識菩提心。因爲這個第八識菩提心無爲無作、無生無滅,並不是誤會禪宗的人所瞭解的;而禪定所實證的意識靈知心所證的一念不生、常寂常照的境界,卻是有爲、有住、有入有出、有生有滅、有執有捨的,乃是有境界法,有所得法,有所失法。所以,禪定並不是禪宗所證悟的內容,因爲不離覺知和境界的緣故。
如果有的人用修禪定的方法,乃至以實證禪定的內容,讓自己坐到一心不亂、一念不生的境界,沒有妄想了了分明的時候,以爲這個就是證得真心如來藏,那就是很大的誤會。因爲這只是修禪定,並不是禪宗的般若禪悟,所以無法發起般若的智慧;因爲他不離覺觀的緣故,禪定的境界不離覺觀,但是真心如來藏卻 是離覺觀而不了別六塵的;所以說,這個能常寂常照的妄心,根本不是真心。因爲禪宗證悟般若是在參禪這裏一念相應,而實證法界實相心;法界實相心是離見聞覺 知、無覺無觀,這個才是禪宗所說的般若禪悟,它並不是禪定當中六識的覺觀境界。但是,禪定所修的一念不生的離念靈知,
不論如何離念,它仍然是有境界法,仍 然是不離六塵,與第八識如來藏離一切相、離於定亂的是截然不同。所以《金剛經》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那禪定的境界都不離開一切的六塵相,所以這個部分,我們就可以知道不要誤會。因此,禪宗實證的內容是第八識如來藏,這個第八識如來藏不是三界境界法所攝;而禪定所實證的內容卻是六識相應的境界,乃是三界境界所攝,大大不同。如果以修定的方法想要求證禪宗的明心見性開悟,等於緣木求魚。我們現見很多學習默照禪的人,就是誤會了這個,把默照禪當作是修定的方法,而最後回到離念靈知,誤會一場。
所以說禪宗不是禪定。但是古今很多大師,乃至到現在,統統都是誤會,以爲禪宗就是禪定,每天盤腿就在那打坐,而不知道禪法,不知道如何去參禪。所以 說禪宗跟禪定兩者差異甚大,是不可混濫。如果把禪宗的實證誤會,而以修禪定的方法來修,那就是永遠無法證悟,乃至徒勞無功,盲修瞎練。所以,必須要在修學 的過程當中,有正確的禪法知見,正確的禪法修證,有善知識的教導;這樣有正知見來修才不會盲修瞎練,自誤誤人;這樣來修,才能夠實證禪宗該實證的第八識如來藏,而不會落入到第六識意識的境界,落入到以定爲禪的這過失當中。所以,我們修學佛法也要有這些正確的知見。
今天時間的關係,我們說明到這。謝謝大家的觀看,謝謝! 阿彌陀佛! |
|
|
|
作者:小百合 |
|
留言时间:2012-08-22 11:08:06 |
|
|
有觉有观,有出有入等与六尘相应,不离意识心
不离意识心 X X X 是意识心 V V V |
|
|
|
作者:小百合 |
|
留言时间:2012-08-21 18:51:58 |
|
|
禅定的定境依然是有境界的法.即使是离念无念也 不等于见道开悟了,依然与法尘相应.禅宗的开悟是 经过参禅而一念相应,证悟菩提.而禅定打坐并未参 禅.无论虚空粉碎,还是大地沉落都是一种境界,都 属于有觉有观,有出有入等与六尘相应,不离意识心, 并非证悟的境界.
[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笔记)
禅宗的参禅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是无门之门.正觉 证悟的佛子一般都是经过修学楞严大定,是一种动中 修成的定力.(见[无相念佛]).然后经过参加禅三有已 经证悟的菩萨护持,有大善知识开示等而悟入的. (见道报告为证) (仅供参考) |
|
|
|
作者:小百合 |
|
留言时间:2012-08-21 10:59:05 |
|
|
以禅定为禅的十种误会。
禅宗的所谓禅,是指开悟的内容,是般若智慧、 是究竟了义的佛法。
禅宗无论般若禅还是祖师禅的开悟,都要以般 若智慧为前导,才能了生死,成就佛道。
禅宗祖师所证悟的是如来藏。如来藏即第八识, 又名:心、识、所知依、非心心、不念心、菩 萨心、无住心、无心相心、如、真如、实际、 本际、涅磐、有分识、穷生死蕴、阿赖耶、异 熟、菴摩罗、无垢识、爱阿赖耶、乐阿赖耶、 欣阿赖耶、喜阿赖耶、如来、我、真我、阿陀 那、种子识、净无漏界、本地风光、法身、法 性等等名称。
禅宗祖师所证悟的如来藏是无境界法、无所得 法、无作无为、无生无灭。因不对六尘见闻觉 知境界有所了别,所以无觉无观,不是三界境 界法所摄。因为菩提真心如来藏对于一切境界 乃是随缘应物,任运自在。如来藏第八识不了 别六尘,但也不会落入六尘的见闻觉知境界中。 (笔记)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