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菩提之路 |
|
希望您能領略並感悟到佛法的解脫智慧和般若智慧。讓您的思想得到啟迪,讓您的人生常樂我淨。 |
|
|
|
|
|
|
|
|
|
|
|
|
|
文章評論 |
|
|
|
作者:小百合 |
|
留言時間:2013-11-18 08:20:50 |
|
|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今天我們要繼續跟大家談:為什麼現代生活大家覺得越來越忙?大家也常常在問自己:「究竟忙些什麼?」
我們上一堂課跟大家來分析的就是說,從制度化、結構化的因素來講,現代生活分工的結果,不能夠在時間上面有直接的節省的效益,那是因為我們自己看到的時間好像是節省了,可是實際上是社會上的其他人幫我們做了許許多多的事情,包含我們現在所開的汽車,包含我們現在去便利商店買一個簡單的餐盒來用,這個過程中,其實不管是一部汽車或是一個餐盒,都是社會上其他人貢獻了許多的時間幫助我們完成的。所以整體來說——如果從我們社會的整體來說的話,其實把這個時間整個加總在一起,這個時間是不見得會比較少的。
而更重要的因素,更重要是我們之所以會覺得說越來越忙,更重要因素或許是因為有了分工在先,那一旦分工了之後,事情就分成哪些事情是我的,哪些事情是你做的;那麼有了這個分工出來之後,我們自然而然會因為我們每一個人基本的心態,都是希望能夠維持好的生活,甚至追求更好的生活,所以我們無可避免的會對於別人所提供的物品,我們不免會要求它有一定的品質,甚至要求它好還要更好。正因為這樣,我們對於別人所提供的物品,或是說對別人所提供的服務會有所要求,所以很自然的,別人為了要作到讓我們滿意,自然而然的就需要加倍的努力;既然這樣子的話,那麼很顯然的,別人對於我們所提供的我們的貢獻,當然別人也會要求,所以我們也得要比原來應該要做的東西,或是應該要做的程度恐怕要再多很多。到最 後就會演變成說,我們全面性的看到了,每一個地方都看到了許許多多的競爭跟壓力的來源。所以這個看起來是現代生活裡面不可避免的常態,就是因為「人、我」的分際出來之後,我們自己求得更好,再加上別人也要求我們要更好,所以很自然的,我們對於許多的事情都要付出許多的勞力。
這個在從前的時候,從前的時候我們感受到的,比方說,我們小的時候可能環境不是太好,那個時候其實大家沒有想太多,大家沒有想太多,所以只是一心的想說:怎麼樣能夠出人頭地?那這樣子的狀況下去的時候,很顯然的,我們對於整個的人生來講,很多時候可以說都是基於,比方說對於家庭、對於眷屬的責任跟義務。在那個世代的人們來講,可以說,所有的一切的努力,都是理所當然 的事情;面對競爭的時候,也都認為說:這個是理所當然 的事情。當然這一個狀況,我們看到現今的社會似乎逐漸有了轉變,我們如果看看現在年輕的一輩的話,往往更強調的是:什麼是個人的專長?什麼是個人的興趣?特別是這個興趣,要選擇你所愛的這個事情來做等等,這個在現代社會裡面是很流行的一種說法。這種說法看起來的話,似乎是現代的年輕的一輩,似乎就能夠好像是因為他只做他喜歡做的事情,所以如果是說這件事情是你喜歡做的話,那麼不管再怎麼要求,應該都不會疲憊吧!看起來是如此,可是我們如果真正想想看:事情果真是如此嗎?其實未必見得!比方說,我們說老一輩的人非常強調責任跟義務,所以在承接事物的同時,不會想到太多;這是表相如此,看起來好像老一輩的人完全跟着外面的環境走,因為外面的環境加諸於他身上是什麼樣的責任、義務,那麼他必然也就順着這樣做。可是實際上真的是如此嗎?那倒不然!因為你會發現到說,老一輩的許多人在奉行責任、義務的同時,也在履行的過程中,屢屢發現做每一件事情都帶給他特殊的、甚至不同的意義在;所以做到最 後,責任也不再像是硬邦邦的責任,義務也不像是一個沉重的義務,因為它已經變成他身體力行的一部分了。所以這個狀況就變成說,外境看起來好像是外境的鉗制,可是實際上到最後,其實居然也有相當多的自覺的成分在。
而現在的年輕人因為只強調興趣,只強調符合自己所愛的,這個看起來好像是自覺,可是真的是自覺嗎?我們要看看,比方說,如果我們攤開來說的話,其實大部分的人都喜歡逸樂的生活,不是嗎?如果每一個人都順着這樣逸樂的生活的話,請問:這個社會如何維持?這個生活又如何維持呢?所以當每一個人都以為自己自覺,只順着自己所愛的發展的時候,其實很多時候這個理路是行不通的,因為人心都是一樣的,大家所愛享受的層次都是一樣的,到最後的話,可以說整個都會衝撞在一起。所以,其實所謂的按照興趣走、按照專長走的時候,其實雖然他的出發點是基於自覺,可是實際上也不得不要受到了許多的外境的影響。所以,不管是老一輩談責任、談義務,或者是我們現在年輕人常常講的:要講究興趣、講究愛好、講究專長,那麼這些東西呢,不外乎就是我們說「外境」—就是外面的環境,加諸於你的要求,跟你對自己的覺知,兩者加起來平衡的一個結果。既然是這樣的結果,很顯然我們剛才講的,我們剛才講就是說:之所以大家會覺得這麼忙、這麼有壓力在,那就是因為說有了「人、我」的分際,然後我要求人人、人人要求我嘛!所以,按照這個理路看來的話,我們發現說,現在即使年輕人已經跟老一輩的不太一樣,開始講求興趣、愛好了,可是實際上仍然不得不受現實的環境諸多的左右。
所以這個根本的問題,並沒有因為老一輩的從責任、義務,到新一輩的講究專長、興趣,而有解決的方式。因為我剛才說過了,我要求人人、人人要求我,這個狀況是始終都存在的。所以我們再回頭來看,大家在感受到這個社會上的壓力的同時,不免都會常常被提起來的一個狀況,被提起來的狀況就是所謂的「幸福指數」。幸福指數,大家會希望說,往往聽到了這個說法就是說:「我們不必過這麼好的生活,我們也不必這麼有錢,我們只要感到幸福就好了!」也有許多知名的雜誌曾經做過一些所謂的「幸福指數」的調查,包含說:哪一個城市住起來比較幸福,或是哪一個國家比較幸福等等。在這中間最常被提到的一個所謂的「幸福指數」很高的一個國家叫作不丹。不丹這個小國家,大家往往都以為說,不丹人每一個人看起來都是很幸福快樂的;如果說,我們都能夠效法不丹人的話,按理說我們應該也能夠不會覺得壓力這麼大,不需要忙得徹頭徹尾,而能夠在日常生活中感到幸福,是吧?我們來看看這個所謂的不丹人所呈現的幸福指數,當然它的調查有它調查的方式,我們這裡不必去深究它。不過我們想想看好了,我們說,大家應該都能夠同意,不丹人之所以能夠呈現出來比較高的幸福指數,是不是因為他們比較「知足常樂」呢?也就是說,所謂的「知足常樂」就是說,當他們面對目前生活,哪怕是這個生活不是很豐裕的生活,但是他們願意滿足於現狀,不去刻意去追求怎麼樣特別的去改善目前的狀況的話,那自然而然的,好像這就是會帶來幸福感、帶來快樂。
而實際上,如果我們把它放回到我們之前講的,就是社會上,現在的社會忙碌的原因就是:我要求人人、人人要求我。如果說我們自己從我們自己就開始做起,我們對別人的要求,從原來的十分我們把它降到九分、降到八分的時候,那麼相對如果每一個人都這樣子的話,那很顯然的,整個社會彼此要求、彼此鉗制的狀況都會下降;顯然這樣做的話,就有機會把整個社會的幸福指數往上拉抬了。所以看起來,好像「知足常樂」是解決現代社會忙碌的一個根本的方法。實際上也有許許多多的人,在面對這些狀況的時候,都呼籲大家要知足常樂。我們如果認真來看,「知足常樂」當然從原理上來講,就如同我們剛才說的,如果我們對別人要求少一分,別人對我們要求也少一分的時候,當然整個社會互相要求的狀況就會減少,自然而然整個壓力就會減緩。可是我們現在不妨來仔細探究一下,知足常樂應該要怎麼個知足法?首先,我們說「知、足」這兩個字的意思,「足」就表示說他已經足夠了。已經足夠了,那麼這個時候,如果是從我們自己出發來想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們應該要問自己:到底什麼才叫作「足夠」?如果說我們今天,比方說如果我們今天擁有一部腳踏車,這樣是足夠了嗎?或者腳踏車不夠了,然後我們擁有一個基礎的可以代步的車子,這樣足夠了嗎?甚至我們連什麼腳踏車、什麼汽車全部都沒有,我們只能夠搭乘大眾交通工具,這樣足夠了嗎?又或者我們常常連交通工具—大眾的交通工具—也搭不起的時候,這樣足夠了嗎?
所以,我們在面對這些問題的時候,我們說「知足常樂」是我們應該要勉勵自己的。可是我們就不免要追問,到底應該要訂在什麼標準呢?什麼才叫作「我們的生活應該有的標準」?所以「知足常樂」這件事情,顯然要付諸實行的話,必須我們對於自己的生活得要有一定的認知,然後建立一個標準之後,用這個標準才來檢視:我是不是已經知足了?我是不是已經要求太多了?同樣的,這個標準建立的時候,也會因為我們在不同的狀況而有所改變,比方說,今天如果您是生活在一個富裕的社會的時候,自然而然的,您訂的標準可能就是一個富庶的標準;可是今天如果您有機會,比方說,到不丹,甚至到非洲去住個一年的話,相信您馬上會發現到說,您在當地的時候,這個標準肯定得要大幅的下降了。所以,我們剛才說過了,得要心裏面要有一把尺,根據那個一把尺,才能夠說我們對於現狀到底知足與否?而這一把尺,是需要因應外界的環境而有所變化、有所改變的。
除了 這個之外,我們也不妨進一步來想想看,剛才說的是對我們自己的現狀的要求,比方說對我們生活環境的要求。然而從我們一貫以來,我們告訴大家的現代社會的狀況來說,當我們對我們的環境要求的時候,我們就等於是在要求社會上的其他人。所以這個就是我們一開始,開宗明義就跟大家講的就是說,大家越來越忙的原因就是:我要求人人、人人要求我。從「知足常樂」這個立場來說,當我們可以願意自動的滿足於我們現在設定的標準,不再追求過多的享樂的時候,這也就是說,我們相對於把我們對別人的要求下降了。可是這個時候,我們得要想想看,這個事情知足常樂要變成一個,也就是說,如果它變成說每一個人都能按照這樣做的時候,我們一定很快就能夠感受到說,人與人之間競爭的壓力減緩了。可是問題是說,如果現在的社會只有我們願意把我們自己的標準下降下來的時候,這樣子我們能夠減少壓力嗎?很顯然的,因為壓力的來源,我剛才說過了,壓力的來源——我們所感受到的壓力,其實是社會上的其他人要求我們的;而社會上的其他人所感受到的壓力,是我們加諸在別人身上的。所以這個時候,當我們把我們自己定位成說,我們希望自己能夠知足常樂,避免給別人過多壓力的時候,那麼我們得要問問:別人如果不能這樣做的時候,那別人對我們的要求不是仍然存在嗎?如果別人對我們的要求仍然存在的時候,我們又如何因應這個壓力呢?我們總不能說,別人要求我們工作的時候必須要做到九十分,然後我們說:「因為我現在講究知足常樂了,所以我只要七十分就好了!」這個七十分就好了,對於我們自己來說的話,我們可以說我們滿足於現在的七十分;可是對別人來說的話,如果他的心態沒有預先作調整的話,要求九十分的東西只有看到七十分,那麼他怎麼可能會善罷甘休呢?很顯然的,他就必須要用更嚴厲的手段,或是更積極的方式,讓你聽到他的要求,並且希望你按照他的要求來做。
所以像這樣的狀況,很顯然的,我們說「知足常樂」這四個字,除了說它要有既定的標準才能夠實施,也就是說,心裡得先有一把尺,才能夠說知足或者不知足之外;很重要的是說,如果社會上其他的人,沒有大家都一起朝知足常樂的方向去走的時候,那麼我們很顯然的,把我們放在現在的社會裡面的時候,我們一樣會感覺到從別人而來的強大的壓力。這個就是因為如果別人沒有同步的知足常樂的話,別人對我們的要求仍然是存在的,這個就是會讓我們繼續忙得團團轉的一個原因。所以,我們在看這些事情的時候,回過頭來我們說,當我們在問自己「究竟忙些什麼」的時候,很顯然的,「知足常樂」只解決了片面的問題,也就是只解決了我們對其他人的要求;然而這個部分卻沒有辦法放諸四海皆準,也沒有辦法紓解別人對我們要求所產生的壓力、所產生的忙碌。
所以顯然的,我們需要比「知足常樂」更多一點,要想得更深入一點。怎麼想呢?我們現在常常也聽到有許多人在說,我們在面對外面的這些事情,也就是我們常常說的「外境」,包含說:外面事物的變化、外面別人對我們的要求等等。當我們面對這些要求的時候,有一派的說法是說:那我們就「隨緣」吧!也就是說,別人對我們要求多少的時候,我們就隨緣的盡分,比方說要求九十分,我們自己的標準也許只有七十分,但是因為別人有這樣的要求存在了,我們也知道他確實有這個需求存在了,我們就不妨隨順他人的要求,我們盡力做到了——盡力做到了九十分;如果做不到九十分的話,如果只能做到八十分,或什至是只能做到七十五分的話,那麼只要我們盡力了,那我們就說:「在目前的狀況來講的話,我們已經盡力了,我們已經隨着因緣的變化,做了該有的因應了,剩下來的其實我們不必太罣礙、不必去執着了。」又比方說,我們剛才說的是別人對我們的要求,從別人要求九十分開始講起。當然我們還得要看到了就是說:外面的環境變化始終是存在的!我們應該可以說,您張開您的眼睛看看,應該會發現到說:從小到大沒有看到哪一件事情是恆久不變的。這個事物都在不斷的變化!當事物在不斷的變化的話,很顯然的,很顯然在變化的過程中——外面的環境在變化的過程中,我們事先所做的這些努力、做的這些因應,很有可能也都是不足夠的;很有可能就是,我們碰到了一些狀況的時候,原來以為應該可以成就的,可是卻突然發生了一些變化,以致於說我們就輸了這一着,乃至於全盤皆輸。這個時候,我們不免就要面對了因為無常變化所帶來的失落,帶來的這些不能擁有的痛苦。
當然,面對這些狀況的時候,這類型的說法當然也可以讓我們說,當我們在面對這些無常變化,我們感受到失落、感受到痛苦的時候,我們一樣也可以用「隨緣」的方式來安慰自己;因為「隨緣」就是要隨着外面因緣的變化,而 有所因應。甚至我們打個比方來說,非常像是我們在水上行船一樣,當水高的時候我們的船就高,水位低的時候我們的船就低;有波浪來的時候,我們的船就隨着波浪,隨着波浪來整個運行,當沒有波浪的時候,我們當然就是平緩的在這個水面上運行。所以,用這個「船貼着波浪來運行」這個比喻,來讓大家了解「隨緣」當然就是:因緣有所變化的時候,我們就是很自然的隨着這個因緣的變化而有所因應。自然而然的,如果今天我們所意想不到的狀況發生了,以至於我們失去了什麼珍愛的事情,然後因此有失落、有痛苦的時候,其實我們也可以按照這個方式一樣,當失落的時候就如同— —如同說水位下降了,我們到了谷底了,那這個時候我們也就因應,隨着這個因應而整個讓這個心情自然的呈現;可是到了再下一次變化的時候,我們又隨着水面上揚又繼續再上來了。這個就是「隨緣」的一個寫照。看起來這個「隨緣」似乎能夠讓我們妥善因應外界的無常變化。可是正如同前面「知足常樂」的例子一樣,「隨緣」這件事情仍然是需要好好去思考,如果沒有好好去思考的話,「隨緣」一樣不能夠真正解除我們在面對失落、面對無常的時候,所產生的一些不舒服的狀況。這個我們在下一堂繼續來跟大家分析。
今天就講到這裡。
阿彌陀佛!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