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菩提之路 |
|
希望您能领略并感悟到佛法的解脱智慧和般若智慧。让您的思想得到启迪,让您的人生常乐我净。 |
|
|
|
|
|
|
|
|
|
|
|
|
|
文章评论 |
|
|
|
作者:小百合 |
|
留言时间:2013-05-29 12:18:30 |
|
|
[简体文稿]
各位菩萨:
阿弥陀佛!
「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今天要来为大家探讨的是:从信佛到成佛需要多少时间呢?
要探讨这个问题之前呢,就要先知道说,从信佛到成佛到底需要修学的内容与次第有哪些呢?如果能够知道说从信佛到成佛需要学习的内容与次第,那再来看待说,要完成这些内容与次第的修学,需要多少时间,那这样的话,就不会迷失于所说的这个劫数长短。我们也引用一段经文,来当作解说的根据。在《菩萨璎珞本业经》里面这样说:
【佛言:「佛子!欲成斯道当先正三业,习三宝教,信向因果,然即所问悉可得入一切佛教,为菩萨者得佛不久,必谛受学四十二贤圣名门决定了义,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皆共同说,一而无二。」】(《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一)
那么在这一段经文,已经告诉我们的,修学佛法要到成佛需要修学什么。那我们也来解说一下这个内容,就是说佛说,想要成就佛道要「先正三业」,也就是佛道本身是清净解脱法,如果说在身口意业上面,没有先让我们正行身口意三业,不能让我们先去恶向善的话,那么想要去修成佛 道,当然是距离还很远;那么想要修学佛道的首要,就是要先让我们的正行身口意三业去恶向善。同时要学习三宝的教导,对于佛法的内容,到底教导我们作什么,我们要去学习。同时要信因果,要向于善因善果,也就是说对于因果能够深信,那你就会知道,这样的行为是将来必得恶果报,这样的行为将来必得善果,那怎么样作会得到解脱的果报,所以要「信向因果」。然后这样的前提,这三个要件作了以后,就能够「入一切佛教」,就能够入于一切佛所教导的佛菩提道中来修学。
如果说修学以后呢,从这个初学菩萨,最后能够进入实证以后成为实义菩萨,乃至能够从入地以后开始修道,这样子就会「得佛不久」,意思就是说不久就能够成佛。那么在这个过程里面要学什么,就一定要受学「四十二贤圣名门决定了义」,也就是说要修学十住、十行、十回向,以及十地、等觉、妙觉,这些次第一定要修学。为什么是决定了义呢?因为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都这么说,都没有二说的,所以是决定了义;也就是十方三世诸佛所教导的佛法,所宣说的佛法,所弘传的佛法。那菩萨跟着修学,一定是要走这四十二贤圣名门,也是要从住位开始修学,才能次第进入行位,行位满足以后才能进入回向位,回向位满足以后,才能进入这个十地,从初地开始修道,最后十地满足以后进入等觉,甚至妙觉,最后示现成佛,这就是所谓的四十二贤圣名门。
这个内容我们知道以后,接下来当然要知道说,这样的内容需要多少时间呢?在《菩萨璎珞本业经》里面,又继续有对于这个时间有说到:
「佛子!是三十心入一乘信,一乘因法非近行可得,广行大心三阿僧祇劫行伏道忍方始满足。」(《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一)
这段经文,把这个修学的时间说出来了。这个时间所说的是什么,他它说三十心入一乘信,三十心讲的就是指三贤位的十住位、十行位、十回向位。那为什么说入一乘信呢?也就是三贤位的满足以后,进入初地,进入入地修道以后,才会觉得自己真的能够成佛;因为在三贤位的修学,还有很多应该修的广大福德,还有应该修学的一些佛道的、菩萨道应该修的知见,那么真正入地以后才会觉得说,自己已经是佛弟子了,真的是成为佛子,可以荷担如来家业了。所以才说从「三十心入一乘信」,也就是表示,如果说有从二乘法回小向大的,也是要入地以后才会知道说,原来自己真的可以成佛。这个「一乘因法非近行可得」,一乘因法指的是什么呢?也就是声闻缘觉所证的这个解脱道,以及这个菩萨所修的十地的菩萨道,其实都是以如来藏为根本因,那么如来藏呢,祂所含藏的无漏无为的功德,要等到成佛时候,修满了这个大菩提、大涅槃能够具足圆满;所以说一乘因法,他不是一下子就可以修到的,要广行大心,也就是要经历三阿僧祇劫,作什么呢?要行伏道忍才能满足。那么这里就告诉我们,要修成佛 的这一条路,一定不是这个小心量者,小根小器者,不能只是为自己,要为众生生起大悲心,能自利利他,然后要不畏惧生死,同时要能够发大心实证如来藏,要走三大阿僧祇劫修道的路,同时要能够去实证如来藏以后,转依如来藏。所谓的伏道忍就是要这样子,要转依如来藏以后,慢慢的修除自己的我见我执,同时要让自己能够修起真如心本身的无我,人无我、法无我的这些功德法,能够圆满。那么这样的路要经过多久呢,要经过三阿僧祇劫。
所以,前面告诉我们是内容,那这一段经文告诉我们的是什么?是时间。所以,这个四圣谛声闻人修的,因为他的心量本身只求能够解脱;那十二因缘法的辟支佛缘觉呢,他因为没有办法生起大悲心,来为一切众生说要为度众,那么这样的情况之下,只乐于修十二因缘法当作究竟;菩萨修了六度波罗蜜,修了这个以四摄法为主,自利利他这样来走,走了四十二贤圣名门。
所以,前面告诉我们说这个内容与时间是什么,你知道以后,那我们再来详细来看待说,所谓的三大阿僧祇劫,又指的是什么呢?它是怎么算的呢?三大阿僧祇劫最主要的意义是什么?其实它是以大劫来当作算数方便,第一大劫所需要修学的内容,这个内容你修学满足了,就说你已经超越第一大阿僧祇劫。换句话说,你要修学这些内容需要第一大阿僧祇劫,所以总共有分为三大阶段。
那么第一大阿僧祇劫要怎么入?要从信位开始入。因为我们的问题是「你从信佛到成佛需要多少时间?」从信佛开始,就是等于我们讲的信位,也就是在十住位前面的十信位,那你从十信位要怎么入于十住位呢?你入于十住位以后你才能入于第一大阿僧祇劫的修道。那我们还是一样举《菩萨璎珞本业经》来说,说这个怎么样入住位呢,经文这么说:
「佛子!若退若进者,十住以前一切凡夫法中发三菩提心,有恒河沙众生,学行佛法信想心中行者,是退分善根。」(《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一)
也就是说,在十住以前就是信位,也就我们一般来说就是信佛。十住位以前有一些就是为什么称为凡夫法呢?因为都没有实证,也没有断我见,也没有实证如来藏,虽然有的发要修解脱道的心,有的发要修成为辟支佛,有的要修菩萨道,那有很多很多的众生都在学行佛法;那这个时候呢,对于所谓的佛法僧,其实不太了解的,对于佛道的次第也不太了解的,所以称为「信想」。那这个为什么说是称为退分善根呢?因为在这个地方,他要进入到十住位,进入到住位修学是需要很多时劫,而且没有善知识摄受,是进进退退,真的前进需要很多时劫。
从信位入住位,这里面还有一段说明,经文这么说:
【诸善男子!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修行十信得入十住,是人尔时从初一住至第六住中,若修第六般若波罗蜜,正观现在前,复值诸佛菩萨知识所护故,出到第七住常住不退,自此七住以前名为退分。 】(《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一)
这段经文告诉我们说,要从这个信位进入住位,它需要一劫乃至十劫来修行十信,对三宝生起正信才能进入住位。那么这样一位信位菩萨,从初一住到第六住,就是能够进入住位以后,从十信满足进入住位,从初一住到第六住,如果修到第六般若波罗蜜,也就是说从初住修布施,二住位修持戒,乃至于说在六住位修学般若波罗蜜,然后断我见,能证能取空、所取空;「正观现在前」,也就是般若正观现在前,因为他是修学般若波罗蜜,所以如果般若正观现在前,意思就是说,他能够亲证他的如来藏,能够现观他的如来藏的这种般若中道法性;同时他得要受到诸佛菩萨,善知识的护念摄受,才能够进入第七住位而不退。也就是在这个住位不退,常住不退的前提是什么呢?要实证如来藏,然后呢,受到诸佛菩萨的摄受护念。如果以这样前提来看的话,那么七住位以前称为退分的意思就是说,有可能不能于住位不退,要能够求于住位不退,一定要能够在六住位满心的时候,七住位实证——实证如来藏,受到诸佛菩萨摄受,才能够不退。
所以从这一段经文里面,我们就知道说,信位要经历差不多一劫到十劫乃至更多,满心以后才进入初住。那么进入初住以后呢,次第修学上 来,到达七住位不退,开始这样子才能说是入第一大阿僧祇劫。因为接下来经文还有继续讲,经文前面我们知道说,退分是指七住以前,所以我们接下来就是用一个解释,解释前面经文的意思,也就是说,你要经历第一大阿僧祇劫来超越三贤位。
我们前面所举的经文,是告诉我们说怎么进入第一大阿僧祇劫的修道。因为我们的题目是告诉我们,要探讨的是信佛到成佛,可是从我们一般学佛的角度来看的话,要知道说我怎么样能够入于第一大阿僧祇劫,你能够入于第一大阿僧祇劫,才能说我要来超越第一大阿僧祇劫,这样来看待才不会对后面的这些所说的时节,感觉到非常地遥远。因为你入于第一大阿僧祇劫以后,就会来看待说后面的修道次第,以及所谓的时节指的是什么。
那么现在呢,我们就从前面举的经文里面举例,说从信位入于住位以后,然后入到七住位不退,到七住位不退以后呢,开始次第修,满足十住,进入行位,进入行位以后再进入回向位,这称为三贤位,也就是前面我们所举的经文里面的三十心;从三十心能够入于一乘信,能够真的入于地上菩萨而修道。那么从三贤位满足,你需要一大阿僧祇劫。也就是,你从信位入住位以后,到七住位能够不退,你如果没有不退的话,是退分菩萨,那你就很难说你能够进入一大阿僧祇劫,可是你能够进入七住位不退,那表示你已经进入第一大阿僧祇劫。那第一大阿僧祇劫,你要能够满足超越,那你就是得要满足三贤位;要满足三贤位呢,最重要就是要七住位的实证如来藏,十住位的眼见佛性,然后十行位满足以后,能够证得犹如阳焰的现观,然后回向位满心以后,能够证得如梦观,然后入地修道。那这样的话,入初地极欢喜地的时候,就是表示你已经超越了第一大阿僧祇劫,表示你已经完成了第一大阿僧祇劫应该修道的内容。那么从内容来看待时间、时节,这样子我们就能够容易了解说,到底信佛到成佛所说的三大阿僧祇劫,到底是什么意义。那么现在说的是,前面的第一大阿僧祇劫。
那么第一大阿僧祇劫,入地以后要修的内容是,入地以后到七地,从初地到七地,要进入八地才叫作超越第二大阿僧祇劫。从初地修到七地,每一地都有实证的部分,那初地要证得犹如镜像,才能够满初地心,那进入二地以后,你要证得这个犹如光影,那满心以后进入三地,证入这个犹如谷响现观,满三地心入于第四地,这样次第到七地,能够念念入灭尽定,进入第八地不动地。所以,第二大阿僧祇劫所说的修道内容,就是初地到七地满心。这样子的话我们就知道说,原来要进入初地,我得先满足我第一大阿僧祇劫的修道。
那么还有第三大阿僧祇劫,你要怎么超越,是哪些内容呢?第三大阿僧祇劫所需要修道的内容是,八地满心以及九地满心;八地满心、九地满心入于十地以后,成为最上成满的菩萨,菩萨道到十地修道完成圆满,那么这样的后面这个部分,是属于第三大阿僧祇劫的部分。
所以,三大阿僧祇劫的修道所圆满的是什么?是菩萨道,也就是说菩萨道要修道圆满,需要三大阿僧祇劫。那修道与果证,每一个阶段都有它的内容,那我们要明了的是,第一大阿僧祇劫,然后如何进入第二大阿僧祇劫,如何进入第三大阿僧祇劫。
跟我们比较近的,就是第一大阿僧祇劫。那么第一大阿僧祇劫,普遍的信佛的人非常多,念佛的人也非常多,可是如果你今天真的说,我要成佛那我要怎么修?我需要修学什么内容?需要多少时间?你如果知道以后,你就不会轻易地去相信有人告诉你说,你只要这一世用我的方法你就能成佛,就能即身成佛、即生成佛,你就知道说,那个绝对不是佛说的。因为你自己有没有经历那些时节,有没有经历那些实证,你要自己来观察,而且要对照经典佛所说的,这样子我们才不会走到偏差的路去。
满足信位的资粮以后,进入三贤位,这个部分可以讲说是对菩萨来讲是比较困难的事情,为什么呢?因为他对于所谓的信位的资粮,以及说住位的资粮,很多人是不太清楚的。所以我们在为大众解说的过程里面,不厌其烦地把这些拿出来为你说明,就要让你知道说,真正的佛道的修道,其实它是有次第、有内容的,那是不能随便转移的。而且这些次第与内容,是十方诸佛所共同说的;既然是十方诸佛所共同说的,表示说这些它是确实可证的,而且是确实可到达的。
所以说,信位怎么圆满,然后圆满以后进入住位呢?就是前面最重要就是要圆满对三宝的信,也就是说信佛呢,就要相信佛陀所实证的这个佛的功德、果德,是没有办法超越的,祂是无上的。如果有人来跟你讲说,他的法是超越佛教的法,超越佛陀的法,那么你就要想,那这样的话是成佛了吗?这样的话它是佛法吗?成佛不是已经究竟圆满了吗?那为什么还有他的法是超越佛陀所证的法呢?那这样子他的一定不是佛法。从这个简单的判断基准呢,我们来看待说,你对三宝的信够不够。如果说你不相信,或者有人不相信成佛是最究竟、最圆满的,还有别的法超越佛陀所修证的,那表示在信位的资粮还没有圆满;信位的资粮还没有圆满的话,就没有办法进入住位,来修学所谓真实空性的法,也就是说真实空性的法就是如来藏的法。如来藏的这个般若中道,真实空性的法,你得要满足对三宝的信以后,才能够进入修学的。所以,在进入住位修学以后,还有可能会退,成为退分菩萨,那怎么样让自己不能退呢?让自己不会成为退分菩萨,而成为不退菩萨,在住位能够安住呢,能够往前走呢?最重要就是要在六住位满心,七住位的时候实证如来藏,实证如来藏最重要的就是要熏习修学般若波罗蜜。所以,抓住重点以后来修学,那这样才会知道,我什么时候能真正进入第一大阿僧祇劫的修道。
那三大阿僧祇劫修道圆满以后是成佛了吗?还没!三大阿僧祇劫菩萨道修道圆满还没成佛,还有等觉菩萨,还要怎样?百劫修相好。也就是说,十地菩萨在祂的成满十地的修道以后,进入等觉,祂还不是佛,还是等于说即将成佛,但是不是佛;百劫修相好以后,然后生到兜率陀天,成为妙觉菩萨,等待众生因缘成满来成佛。
这样的一个内容如实了解以后,你才知道说,原来一般所说的三大阿僧祇劫是这个意思。所以,最重要的是在,了解信佛到成佛到底它需要修学的内容与次第是什么。一定要把这个重点抓住以后,然后再来看待完成这些内容的修道,需要多久的时间;这样的话你就不会有偏差,也不容易被误导了。那这个问题,我们就探讨到这里了。
阿弥陀佛!
http://www.enlighten.org.tw/dharma/7/73 |
|
|
|
作者:小百合 |
|
留言时间:2013-03-30 22:04:23 |
|
|
[讲座文稿]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三乘菩提之學佛釋疑」今天要來為大家探討的是:從信佛到成佛需要多少時間 呢?
要探討這個問題之前呢,就要先知道說,從信佛到成佛到底需要修學的內容與次 第有哪些呢?如果能夠知道說從信佛到成佛需要學習的內容與次第,那再來看待 說,要完成這些內容與次第的修學,需要多少時間,那這樣的話,就不會迷失於 所說的這個劫數長短。我們也引用一段經文,來當作解說的根據。在《菩薩瓔珞 本業經》裏面這樣說:
【佛言:「佛子!欲成斯道當先正三業,習三寶教,信向因果,然即所問悉可得 入一切佛教,為菩薩者得佛不久,必諦受學四十二賢聖名門決定了義,十方三世 一切諸佛皆共同說,一而無二。」】(《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一)
那麼在這一段經文,已經告訴我們的,修學佛法要到成佛需要修學什麼。那我們 也來解說一下這個內容,就是說 佛說,想要成就佛道要「先正三業」,也就是佛 道本身是清淨解脫法,如果說在身口意業上面,沒有先讓我們正行身口意三業, 不能讓我們先去惡向善的話,那麼想要去修成佛道,當然是距離還很遠;那麼想 要修學佛道的首要,就是要先讓我們的正行身口意三業去惡向善。同時要學習三 寶的教導,對於佛法的內容,到底教導我們作什麼,我們要去學習。同時要信因 果,要向於善因善果,也就是說對於因果能夠深信,那你就會知道,這樣的行為 是將來必得惡果報,這樣的行為將來必得善果,那怎麼樣作會得到解脫的果報, 所以要「信向因果」。然後這樣的前提,這三個要件作了以後,就能夠「入一切 佛教」,就能夠入於一切佛所教導的佛菩提道中來修學。如果說修學以後呢,從 這個初學菩薩,最後能夠進入實證以後成為實義菩薩,乃至能夠從入地以後開始 修道,這樣子就會「得佛不久」,意思就是說不久就能夠成佛。那麼在這個過程 裏面要學什麼,就一定要受學「四十二賢聖名門決定了義」,也就是說要修學十 住、十行、十迴向,以及十地、等覺、妙覺,這些次第一定要修學。為什麼是決 定了義呢?因為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都這麼說,都沒有二說的,所以是決定了義; 也就是十方三世諸佛所教導的佛法,所宣說的佛法,所弘傳的佛法。那菩薩跟著 修學,一定是要走這四十二賢聖名門,也是要從住位開始修學,才能次第進入行 位,行位滿足以後才能進入迴向位,迴向位滿足以後,才能進入這個十地,從初 地開始修道,最後十地滿足以後進入等覺,甚至妙覺,最後示現成佛,這就是所 謂的四十二賢聖名門。
這個內容我們知道以後,接下來當然要知道說,這樣的內容需要多少時間呢?在 《菩薩瓔珞本業經》裏面,又繼續有對於這個時間有說到:
「佛子!是三十心入一乘信,一乘因法非近行可得,廣行大心三阿僧祇劫行伏道 忍方始滿足。」(《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一)
這段經文,把這個修學的時間說出來了。這個時間所說的是什麼,他它說三十心 入一乘信,三十心講的就是指三賢位的十住位、十行位、十迴向位。那為什麼說 入一乘信呢?也就是三賢位的滿足以後,進入初地,進入入地修道以後,才會覺 得自己真的能夠成佛;因為在三賢位的修學,還有很多應該修的廣大福德,還有 應該修學的一些佛道的、菩薩道應該修的知見,那麼真正入地以後才會覺得說, 自己已經是佛弟子了,真的是成為佛子,可以荷擔如來家業了。所以才說從「三 十心入一乘信」,也就是表示,如果說有從二乘法迴小向大的,也是要入地以後 才會知道說,原來自己真的可以成佛。這個「一乘因法非近行可得」,一乘因法 指的是什麼呢?也就是聲聞緣覺所證的這個解脫道,以及這個菩薩所修的十地的 菩薩道,其實都是以如來藏為根本因,那麼如來藏呢,祂所含藏的無漏無為的功 德,要等到成佛時候,修滿了這個大菩提、大涅槃能夠具足圓滿;所以說一乘因 法,他不是一下子就可以修到的,要廣行大心,也就是要經歷三阿僧祇劫,作什 麼呢?要行伏道忍才能滿足。那麼這裏就告訴我們,要修成佛的這一條路,一定 不是這個小心量者,小根小器者,不能只是為自己,要為眾生生起大悲心,能自 利利他,然後要不畏懼生死,同時要能夠發大心實證如來藏,要走三大阿僧祇劫 修道的路,同時要能夠去實證如來藏以後,轉依如來藏。所謂的伏道忍就是要這 樣子,要轉依如來藏以後,慢慢的修除自己的我見我執,同時要讓自己能夠修起 真如心本身的無我,人無我、法無我的這些功德法,能夠圓滿。那麼這樣的路要 經過多久呢,要經過三阿僧祇劫。
所以,前面告訴我們是內容,那這一段經文告訴我們的是什麼?是時間。所以, 這個四聖諦聲聞人修的,因為他的心量本身只求能夠解脫;那十二因緣法的辟支 佛緣覺呢,他因為沒有辦法生起大悲心,來為一切眾生說要為度眾,那麼這樣的 情況之下,只樂於修十二因緣法當作究竟;菩薩修了六度波羅蜜,修了這個以四 攝法為主,自利利他這樣來走,走了四十二賢聖名門。
所以,前面告訴我們說這個內容與時間是什麼,你知道以後,那我們再來詳細來 看待說,所謂的三大阿僧祇劫,又指的是什麼呢?它是怎麼算的呢?三大阿僧祇 劫最主要的意義是什麼?其實它是以大劫來當作算數方便,第一大劫所需要修學 的內容,這個內容你修學滿足了,就說你已經超越第一大阿僧祇劫。換句話說, 你要修學這些內容需要第一大阿僧祇劫,所以總共有分為三大階段。
那麼第一大阿僧祇劫要怎麼入?要從信位開始入。因為我們的問題是「你從信佛 到成佛需要多少時間?」從信佛開始,就是等於我們講的信位,也就是在十住位 前面的十信位,那你從十信位要怎麼入於十住位呢?你入於十住位以後你才能入 於第一大阿僧祇劫的修道。那我們還是一樣舉《菩薩瓔珞本業經》來說,說這個 怎麼樣入住位呢,經文這麼說:
「佛子!若退若進者,十住以前一切凡夫法中發三菩提心,有恆河沙眾生,學行 佛法信想心中行者,是退分善根。」(《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一)
也就是說,在十住以前就是信位,也就我們一般來說就是信佛。十住位以前有一 些就是為什麼稱為凡夫法呢?因為都沒有實證,也沒有斷我見,也沒有實證如來藏 ,雖然有的發要修解脫道的心,有的發要修成為辟支佛,有的要修菩薩道,那有 很多很多的眾生都在學行佛法;那這個時候呢,對於所謂的佛法僧,其實不太瞭 解的,對於佛道的次第也不太瞭解的,所以稱為「信想」。那這個為什麼說是稱 為退分善根呢?因為在這個地方,他要進入到十住位,進入到住位修學是需要很 多時劫,而且沒有善知識攝受,是進進退退,真的前進需要很多時劫。
從信位入住位,這裏面還有一段說明,經文這麼說: 【諸善男子!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修行十信得入十住,是人爾時從初一住至 第六住中,若修第六般若波羅蜜,正觀現在前,復值諸佛菩薩知識所護故,出到 第七住常住不退,自此七住以前名為退分。】(《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一)
這段經文告訴我們說,要從這個信位進入住位,它需要一劫乃至十劫來修行十信 ,對三寶生起正信才能進入住位。那麼這樣一位信位菩薩,從初一住到第六住, 就是能夠進入住位以後,從十信滿足進入住位,從初一住到第六住,如果修到第 六般若波羅蜜,也就是說從初住修布施,二住位修持戒,乃至於說在六住位修學 般若波羅蜜,然後斷我見,能證能取空、所取空;「正觀現在前」,也就是般若 正觀現在前,因為他是修學般若波羅蜜,所以如果般若正觀現在前,意思就是說 ,他能夠親證他的如來藏,能夠現觀他的如來藏的這種般若中道法性;同時他得 要受到諸佛菩薩,善知識的護念攝受,才能夠進入第七住位而不退。也就是在這 個住位不退,常住不退的前提是什麼呢?要實證如來藏,然後呢,受到諸佛菩薩 的攝受護念。如果以這樣前提來看的話,那麼七住位以前稱為退分的意思就是說 ,有可能不能於住位不退,要能夠求於住位不退,一定要能夠在六住位滿心的時 候,七住位實證——實證如來藏,受到諸佛菩薩攝受,才能夠不退。
所以從這一段經文裏面,我們就知道說,信位要經歷差不多一劫到十劫乃至更多, 滿心以後才進入初住。那麼進入初住以後呢,次第修學上來,到達七住位不退, 開始這樣子才能說是入第一大阿僧祇劫。因為接下來經文還有繼續講,經文前面 我們知道說,退分是指七住以前,所以我們接下來就是用一個解釋,解釋前面經 文的意思,也就是說,你要經歷第一大阿僧祇劫來超越三賢位。
我們前面所舉的經文,是告訴我們說怎麼進入第一大阿僧祇劫的修道。因為我們 的題目是告訴我們,要探討的是信佛到成佛,可是從我們一般學佛的角度來看的 話,要知道說我怎麼樣能夠入於第一大阿僧祇劫,你能夠入於第一大阿僧祇劫, 才能說我要來超越第一大阿僧祇劫,這樣來看待才不會對後面的這些所說的時節 ,感覺到非常地遙遠。因為你入於第一大阿僧祇劫以後,就會來看待說後面的修 道次第,以及所謂的時節指的是什麼。
那麼現在呢,我們就從前面舉的經文裏面舉例,說從信位入於住位以後,然後入 到七住位不退,到七住位不退以後呢,開始次第修,滿足十住,進入行位,進入 行位以後再進入迴向位,這稱為三賢位,也就是前面我們所舉的經文裏面的三十 心;從三十心能夠入於一乘信,能夠真的入於地上菩薩而修道。那麼從三賢位滿 足,你需要一大阿僧祇劫。也就是,你從信位入住位以後,到七住位能夠不退, 你如果沒有不退的話,是退分菩薩,那你就很難說你能夠進入一大阿僧祇劫,可 是你能夠進入七住位不退,那表示你已經進入第一大阿僧祇劫。那第一大阿僧祇 劫,你要能夠滿足超越,那你就是得要滿足三賢位;要滿足三賢位呢,最重要就 是要七住位的實證如來藏,十住位的眼見佛性,然後十行位滿足以後,能夠證得 猶如陽焰的現觀,然後迴向位滿心以後,能夠證得如夢觀,然後入地修道。那這 樣的話,入初地極歡喜地的時候,就是表示你已經超越了第一大阿僧祇劫,表示 你已經完成了第一大阿僧祇劫應該修道的內容。那麼從內容來看待時間、時節, 這樣子我們就能夠容易瞭解說,到底信佛到成佛所說的三大阿僧祇劫,到底是什 麼意義。那麼現在說的是,前面的第一大阿僧祇劫。
那麼第一大阿僧祇劫,入地以後要修的內容是,入地以後到七地,從初地到七地 ,要進入八地才叫作超越第二大阿僧祇劫。從初地修到七地,每一地都有實證的 部分,那初地要證得猶如鏡像,才能夠滿初地心,那進入二地以後,你要證得這 個猶如光影,那滿心以後進入三地,證入這個猶如谷響現觀,滿三地心入於第四 地,這樣次第到七地,能夠念念入滅盡定,進入第八地不動地。所以,第二大阿 僧祇劫所說的修道內容,就是初地到七地滿心。這樣子的話我們就知道說,原來 要進入初地,我得先滿足我第一大阿僧祇劫的修道。
那麼還有第三大阿僧祇劫,你要怎麼超越,是哪些內容呢?第三大阿僧祇劫所需 要修道的內容是,八地滿心以及九地滿心;八地滿心、九地滿心入於十地以後, 成為最上成滿的菩薩,菩薩道到十地修道完成圓滿,那麼這樣的後面這個部分, 是屬於第三大阿僧祇劫的部分。
所以,三大阿僧祇劫的修道所圓滿的是什麼?是菩薩道,也就是說菩薩道要修道 圓滿,需要三大阿僧祇劫。那修道與果證,每一個階段都有它的內容,那我們要 明瞭的是,第一大阿僧祇劫,然後如何進入第二大阿僧祇劫,如何進入第三大阿 僧祇劫。
跟我們比較近的,就是第一大阿僧祇劫。那麼第一大阿僧祇劫,普遍的信佛的人 非常多,念佛的人也非常多,可是如果你今天真的說,我要成佛那我要怎麼修? 我需要修學什麼內容?需要多少時間?你如果知道以後,你就不會輕易地去相信 有人告訴你說,你只要這一世用我的方法你就能成佛,就能即身成佛、即生成佛 ,你就知道說,那個絕對不是佛說的。因為你自己有沒有經歷那些時節,有沒有 經歷那些實證,你要自己來觀察,而且要對照經典佛所說的,這樣子我們才不會 走到偏差的路去。
滿足信位的資糧以後,進入三賢位,這個部分可以講說是對菩薩來講是比較困難 的事情,為什麼呢?因為他對於所謂的信位的資糧,以及說住位的資糧,很多人 是不太清楚的。所以我們在為大眾解說的過程裏面,不厭其煩地把這些拿出來為 你說明,就要讓你知道說,真正的佛道的修道,其實它是有次第、有內容的,那 是不能隨便轉移的。而且這些次第與內容,是十方諸佛所共同說的;既然是十方 諸佛所共同說的,表示說這些它是確實可證的,而且是確實可到達的。
所以說,信位怎麼圓滿,然後圓滿以後進入住位呢?就是前面最重要就是要圓滿 對三寶的信,也就是說信佛呢,就要相信佛陀所實證的這個佛的功德、果德,是 沒有辦法超越的,祂是無上的。如果有人來跟你講說,他的法是超越佛教的法, 超越佛陀的法,那麼你就要想,那這樣的話是成佛了嗎?這樣的話它是佛法嗎? 成佛不是已經究竟圓滿了嗎?那為什麼還有他的法是超越佛陀所證的法呢?那這 樣子他的一定不是佛法。從這個簡單的判斷基準呢,我們來看待說,你對三寶的 信夠不夠。如果說你不相信,或者有人不相信成佛是最究竟、最圓滿的,還有別 的法超越佛陀所修證的,那表示在信位的資糧還沒有圓滿;信位的資糧還沒有圓 滿的話,就沒有辦法進入住位,來修學所謂真實空性的法,也就是說真實空性的 法就是如來藏的法。如來藏的這個般若中道,真實空性的法,你得要滿足對三寶 的信以後,才能夠進入修學的。所以,在進入住位修學以後,還有可能會退,成 為退分菩薩,那怎麼樣讓自己不能退呢?讓自己不會成為退分菩薩,而成為不退 菩薩,在住位能夠安住呢,能夠往前走呢?最重要就是要在六住位滿心,七住位 的時候實證如來藏,實證如來藏最重要的就是要熏習修學般若波羅蜜。所以,抓 住重點以後來修學,那這樣才會知道,我什麼時候能真正進入第一大阿僧祇劫的 修道。
那三大阿僧祇劫修道圓滿以後是成佛了嗎?還沒!三大阿僧祇劫菩薩道修道圓滿 還沒成佛,還有等覺菩薩,還要怎樣?百劫修相好。也就是說,十地菩薩在祂的 成滿十地的修道以後,進入等覺,祂還不是佛,還是等於說即將成佛,但是不是 佛;百劫修相好以後,然後生到兜率陀天,成為妙覺菩薩,等待眾生因緣成滿來 成佛。
這樣的一個內容如實瞭解以後,你才知道說,原來一般所說的三大阿僧祇劫是這 個意思。所以,最重要的是在,瞭解信佛到成佛到底它需要修學的內容與次第是 什麼。一定要把這個重點抓住以後,然後再來看待完成這些內容的修道,需要多 久的時間;這樣的話你就不會有偏差,也不容易被誤導了。那這個問題,我們就 探討到這裏了。
阿彌陀佛!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