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菩提之路 |
|
希望您能领略并感悟到佛法的解脱智慧和般若智慧。让您的思想得到启迪,让您的人生常乐我净。 |
|
|
|
|
|
|
|
|
|
|
|
|
|
文章评论 |
|
|
|
作者:小百合 |
|
留言时间:2013-12-13 11:48:24 |
|
|
[简体文稿]
各位电视机前面的菩萨们: 阿弥陀佛!
欢迎继续收看正觉同修会所推出一系列的电视弘法节目。这个主题名为「三乘菩提之菩萨正行」,里面有很多子题,今天继续这个子题「菩萨如何自利利他」。
上一集谈到学与学果,学就是有学,是在佛菩提道中还在进修、学习及熏习,还没有具足成就不退转的学人;学果就是无学,是在佛菩提道进修、学习及熏习中,已经有一部分佛法修证,得以具足不退转的人。所以菩萨于第一大、第二大阿僧祇劫的布施名为学,菩萨于第三大阿僧祇的布施,名为学果。此外布施与波罗蜜有四句分别,同样的道理,其他五度——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与波罗蜜也有四句分别。
接下来,佛开示其他十种学与学果。第一种学与学果,菩萨为了得尽智与无生智,勤修三十七道品,名为学;菩萨得此二智名为学果。所谓的尽智就是后有永尽的智慧,二乘将见惑、思惑断尽成为阿罗汉,于舍寿时,愿意将自己的蕴处界灭尽,入无余涅槃,像这样将三界爱烦恼断尽的智慧,就是尽智,也是《阿含经》所说的解脱。大乘菩萨虽然在初地前,可以将自己的思惑断尽,可是为了无生法忍的智慧,故意留一分思惑润未来生,继续出生五蕴身进修道种智,并于六地满心证得灭尽定,于舍寿时可以入无余涅槃;可是菩萨不愿意入无余涅槃,故意起一分思惑往七地迈进。当菩萨于七地满心时,不得不断尽三界爱的习气种子随眠,因而获得大乘所谓的尽智。由此可知,尽智有三乘的差别,虽然三乘的尽智都是在断尽见惑与思惑,然而菩萨的尽智比二乘的尽智胜妙,因为菩萨断了二乘所不能断的烦恼习气种子随眠。所以佛在经典曾叙述,有一鸽子飞入舍利弗影子,犹战惧不已,移入佛影,泰然无怖。所谓的无生智,就是有了尽智以后,能够为人宣说不再出生后有的智慧,也是《阿含经》所说的解脱知见。
这里有一个很好的典故,可以来加以说明。周利槃特伽是一位阿罗汉,本身有尽智,但是没有无生智。知道如何将自己的见惑、思惑断尽,可是无法将解脱知见如实宣说。也就是要如何去断见惑、思惑,以及如何断的次第等道理,周利槃特伽无法为人宣说。所以当周利槃特伽受供后,施主请周利槃特伽开示如何断烦恼,周利槃特伽当然无法宣说,只好请舍利弗为施主宣说断烦恼的方法及次第。又三乘的无生智有很大的差异,二乘所观察的对象是蕴处界,所以二乘人为人宣说时,仅能宣说后有不再出生的内涵,这也是六祖慧能所说「将灭止生」的道理。菩萨则不然,所观察的对象是真心如来藏,祂本来就不生,未来也不会灭,证得此智慧名为无生智,与二乘所观察的对象完全不同。由上面说明可知,二乘人有尽智,不一定有无生智,有无生智,一定有尽智,同时具足这两种智慧。这就是佛在《阿含经》的开示:「圣弟子!如是观者,厌于色,厌于受、想、行、识;厌者不乐,不乐则解脱,解脱知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第二种学与学果,如果菩萨能够调伏自己的六根,不乱攀缘,进而调伏众生,名为学;如果菩萨自己能解脱,也可以让众生得解脱,名为学果。这里最主要的差别,是在调伏与解脱的不同。调伏是用禅定或者是用智慧将烦恼现行压抑下来,并没有将烦恼断除,犹如以石压草一样,虽然草没有办法长出来,一旦石头移开以后,草还是会生根发芽长出来;解脱则不是,已经将烦恼断除,乃至将烦恼习气种子随眠断除,所以不会有烦恼现行,乃至不会有习气种子随眠出现。
第三种学与学果,就是菩萨为了修集佛的十力、四无所畏、大悲三念,名为学;唯有菩萨成就四智圆明的究竟佛,具足十八不共之法,名为学果。由此可知,第三大阿僧祇劫的八地菩萨,相对于第一大、第二大阿僧祇劫的菩萨而言,名为学果;可是相对于佛地而言,八地菩萨名为学,佛地名为学果。这可以证明,学与学果都是依当时的情形,作不同施设及比较,最主要就是不让菩萨得少为足,让菩萨依据自己所需,最后可以成就无上正等正觉。
第四种学与学果,如果菩萨能利益自己,也能利益别人而造作种种善业,名为学;菩萨已能利益自己,也能利益别人,名为学果。像这样的学与学果的定义,比以前宽松,函盖面也比较大。如同前一集所说,菩萨摩诃萨有两种:一种采取较宽松的标准,认定明心以上的菩萨,就是菩萨摩诃萨;另外一种采取较严格的标准,认定初地以上的菩萨,就是菩萨摩诃萨。同样的道理,学人不应该认为佛采取较宽松的标准,自己也符合佛所说的标准,就心满意足,因而懈怠不精进,反而更应该打起精神来,更努力精进修行才是。
第五种学与学果,熏习世间法的人,名为学;已经开始修学三乘菩提出世间法的人,名为学果。这样定义,比第四种学与学果更宽松,由此可知,佛说种种法,都是在鼓励菩萨往大乘法修行,都是为了让众生能够成佛。所以佛在《妙法莲华经》开示:三乘菩提犹如,羊车、鹿车、牛车一样,每一车各有不同的法宝,可以让不同根器的众生各获其所需。可以让二乘人到达解脱的彼岸以后,佛再为二乘人宣说大乘法,告诉二乘人还有羊车、鹿车所没有的大乘法宝牛车,可以让众生随意采集,来庄严自己,未来可以成就四智圆明的究竟佛。
第六种学与学果,如果菩萨不惜自己的身根及钱财,名为学;如果菩萨不惜自己的身根及钱财,而且也不惜自己的寿命,名为学果。譬如众生需要菩萨一只手,菩萨就将手布施出去,可是众生需要菩萨的命时,菩萨还没有办法像地上菩萨一样,头目支分都能布施,也没有办法像八地以上菩萨,于一切时布施、于一切众生布施,所以布施仍然未圆满,应该继续去圆满布施才是。
第七种学与学果,如果菩萨能够度化众生,造作人天善业,也就是依止佛法僧三宝来行善,名为学;如果菩萨能够化导众生,修学三乘菩提的无漏业,名为学果。这是因为人天善法是有漏法,不是无漏法,都会消耗殆尽的。佛在《增壹阿含经》曾开示:在过去久远劫以前,世尊曾四事供养灯光如来七万岁,并于佛般涅槃后,七万岁供养佛的形像、舍利,并烧香、燃灯、悬缯、幡盖无所乏少,可是所求的都是有漏有为的福德,不求解脱。所以佛在经中随后开示:「大王当知!尔时所有福德今有遗余耶?莫作是观,如我今日观彼富有,无有毫厘如毛发许。所以然者,生死长远不可称记,于中悉食福尽,无有毫厘许在。」由此可知,不求无漏法,不仅削减自己的福德,而且未来都在漫漫的长夜度过,根本无法出离生死苦。
第八种学与学果,如果菩萨布施一切钱财给众生,名为学;如果菩萨除了布施钱财外,还会法布施,名为学果。这告诉大众:于布施当中,还要用法布施与众生结缘。譬如蒙山施食,让饥渴的众生饱食后,还会加诵《心经》、往生咒等,以佛法来安置众生,是让众生与佛法结下善缘,未来可以修证佛法。
第九种学与学果,如果菩萨能破除自己的悭贪与嫉妒心,名为学;如果菩萨能破除自他有情的悭贪与嫉妒心,名为学果。因为悭贪与嫉妒,都是障碍菩萨修学的烦恼,所以菩萨不仅要断除烦恼,而且还要帮助众生断除烦恼。
第十种学与学果,如果菩萨自己受持五根,也就是以信根、进根、念根、定根、慧根来修行,并且忆念不忘,名为学;如果菩萨不仅自己能够受持五根来修行及忆念,还要教导众生同样受持五根来修行及忆念,名为学果。菩萨受持五根修行,就是要发起五力,也就是要发起信力、进力、念力、定力、慧力行菩萨道。所以菩萨不仅要发起五力来行菩萨道,也要让众生同样发起五力来行菩萨道。
以上十种学与学果的定义非常广泛,学人不可以只看到文字的表相来论定,而是要依照经文所说的内涵来认定,否则会滋生很多问题,遭人非议,那可就不好了!又这十种学与学果,都有一个共通性,能够利益自己的叫作学;能够自利利他的叫作学果。也就是说,菩萨于佛法有所实证,有了自利也有能力来利益别人,并且在潜移默化利他当中得以修正自己,像这样自利利他的菩萨,才是真正的菩萨。
说完学与学果十种不同的内涵后,接着佛开示:菩萨的信根已经发起,已经有信力,所以有能力利益自己,也有能力利益他人。如果菩萨仅能利益自己,而不能利益别人,不名为真实义菩萨;如果菩萨能够利益他人,对于自身的生命及财物不会吝惜,有机会的话就会布施出去,表示菩萨没有悭贪及吝惜的执着,已经把这些执着断除了,对自己有益名为自利。谈到这里,或许有人不相信,后学举一个例子来说明:譬如你要为众生说法,要不要于佛法有所实证?要不要深入经典?当然要嘛!如果没有佛法实证,没有亲证真心如来藏,只能靠意识思惟想像,想像如来藏到底是什么?这样的想法只是一个知见,这个知见只是在自己脑中所产生一个概念而已,并不是自己的见地,也就是自己亲证以及亲眼看见的。因为这样的缘故,很可能像大法师、大居士一样,将离见闻觉知无所得的如来藏,说成有见闻觉知、有所得的意识心,误导众生走入常见、断见中,乃至误导众生走入邪淫外道中,不仅害众生也在害自己。如果不深入经典去启发自己的智慧,错将从本以来不生不灭的如来藏,说成有生有灭的离念灵知意识心,不仅无法启发自己的智慧,而且也无法使众生的智慧现起,非但无法利益自己,反而对众生有害。所以说菩萨为了利益众生,不但要有所实证,而且还要深入经典,以自己亲证如来藏的见地,以及深入经典所发起的智慧来利益众生。当菩萨在利益众生当中,同时也在利益自己,只是菩萨没有发现而已。待菩萨发现的时候,他的智慧及道业已经突飞猛进,与一般众生有很大的差距,不是一般人所能想像的,这也是菩萨不可思议的地方。
当菩萨教化众生时,一定会观机逗教,视众生的根器等等,给予不同的教导。譬如菩萨看见这位众生是人天种性,就会告诉这位众生人天善法,不会告诉这位众生如何出离三界的二乘法。纵使菩萨无法事先知道这位众生的根性,发现这位众生不喜欢人天善法而喜欢二乘法,菩萨会调整自己的说法而宣说二乘法;如果这位众生不喜欢二乘法,喜欢大乘法,菩萨也会调整自己,为菩萨种性人宣说大乘法。也就是说菩萨会依据众生根性,分别解说不同法要,让众生得以受用而修学。菩萨就在利益众生当中,不知不觉在利益自己,故名自利利他,这样的菩萨名为真实义菩萨。 接着佛又开示:菩萨可分为上品、中品、下品之差别。所谓的下品菩萨,是指菩萨不能自利利他兼顾,唯求自利,不能利益众生,仅能利益自己,这就是下品的菩萨。为什么?这是因为菩萨只想利益自己,于法财中有所悭吝及贪着,使得菩萨无法断除自己的悭吝与贪着,因而妨碍菩萨道业的进步;又菩萨如果使众生受诸苦恼,而自己处于安乐中,表示这位菩萨没有悲悯心,仅能利益自己而不能利益他人。像这样仅能利益自己,而不能利益他人的菩萨,乃是下品的菩萨,不是中品、上品的菩萨。
所谓的中品菩萨,是指菩萨能利益他人,而不能利益自己的人。譬如菩萨自己不修布施、持戒及多闻,却鼓励众生去布施、持戒及多闻。也就是说,菩萨鼓励他人去布施,使得别人因为布施的缘故,可以种下人天福田,乃至可以种下未来可以三乘见道的福德资粮;又菩萨鼓励众生去持戒,使得众生得以持戒清净、心地清净,因而往菩萨第三度的忍辱迈进,乃至未来可以很迅速的亲证一切有情的生命实相心如来藏;又菩萨鼓励众生多听闻真善知识说法,使得众生的信力增上,愿意到真善知识处所熏习正法,去建立佛法正知见,乃至未来于佛法有所实证。像这样仅能利益他人,无法利益自己的菩萨,乃是中品的菩萨,不是上品的菩萨。
所谓的上品菩萨,是指菩萨不仅能利益他人,也能利益自己的人。譬如菩萨自己具足五根,以此五根而产生了力量,有了五力,以此来教化众生,让众生可以具足五根、五力来修行,乃至未来于佛法有所实证。像这样的菩萨,不仅能利益他人也能利益自己,就是上品的菩萨。这样的菩萨以无私无悔的心,不断地利益众生,使得众生的道业不断地增上,而且也使得菩萨在利益众生当中,得以伏除自己的烦恼现行、习气种子随眠,以及无始无明,使得菩萨的智慧及福德不断地增上,以及佛菩提进步非常神速,乃至于不久的将来,得以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因为这样的缘故,佛赞叹这样的菩萨是为真实义菩萨,亦名不可思议菩萨。
说到这里,时间刚好到了,今天就讲到这里。下一集将由另外一位亲教师主讲,内容非常精彩,敬请各位菩萨继续收看。
阿弥陀佛!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