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菩提之路 |
|
希望您能領略並感悟到佛法的解脫智慧和般若智慧。讓您的思想得到啟迪,讓您的人生常樂我淨。 |
|
|
|
|
|
|
|
|
|
|
|
|
|
文章評論 |
|
|
|
作者:小百合 |
|
留言時間:2014-09-21 21:01:14 |
|
|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三乘菩提之學佛釋疑》這一集我們要探討的題目是:學佛與佛學有何不同?
「學佛與佛學」兩個一樣的字放在一起,只是順序相反,究竟有何不同?信仰佛教的佛教徒受了三歸依,歸依佛、法、僧三寶之後,通常會自稱為佛弟子;如果更努力些,比起一般單純信仰上的佛弟子,更用心修學佛陀的法教,精進在道業上修持,例如:受五戒、八關齋戒,甚至菩薩戒者,就會向別人表示自己是在學佛。學佛二字的意思,當然就是學着怎樣成佛,成就無上正等正覺,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個過程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佛菩提道的修學,就是必須經歷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以及等覺、妙覺,五十二階位行菩薩行。
它的內容從具足對因果的確信以及三寶的信心,到外門廣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靜慮、般若菩薩六度的資糧位,以修集見道資糧;然後親證自心真如,明心不退真見道,打破了無始無明所知障,證得一分無生忍,進入七住位開始見道位修學,並且進入內門廣修菩薩六度萬行;接着十住位以父母所生眼看見佛性,證身心世界如幻觀;之後繼續三賢位相見道、別相智的修學,還要斷除欲貪發起初禪永伏性障,然後斷盡一念無明煩惱障的現行,有能力取證無餘涅槃而不證,成為慧解脫的菩薩阿羅漢;再於佛前勇發十無盡願,那就進入了初地,成為見道通達的通達位菩薩;開始十地修道位的修學,不僅要繼續修布施等六波羅蜜多,還要加修方便、願、力、智四波羅蜜多,成就地上菩薩的十波羅蜜多無量行;原來在地前修的戒、定、慧三無漏學,更需要增進為增上三學,地地增上成就諸地現觀,分證無生法忍道種智。到了等覺位還要百劫修相好,就是百劫之中修集極廣大福德,用以圓滿三十二大人相及無量隨形好。然後進入妙覺位,煩惱障所攝習氣種子,不論有漏或無漏種 子皆已斷盡,並且斷盡所知障一切隨眠,最後示現人間八相成道,成就大般涅槃四智圓明,成就究竟佛道。
簡單地說,學佛的目的就是要探究實相法界,證知宇宙萬有及一切生命的本源,繼續進修以後才會有一切種智,才能成佛。然而,既是要修學成就佛道,表示全部佛道的內涵都必須親證,必須經過聞、思、修、證的過程,去親身經歷及履踐全部的內容;也就是除了生起聞、思、修三慧之外,更需要有果證,發起證信與證慧,具足了一切法道的功德與受用;再經長劫無私、無我地以佛法道來救度廣大眾生,一分一分地攝受佛國淨土,最後才能成佛。
至於佛學就是佛法之學,口語說就是研究佛法的學問。是把 佛陀開示的經典或菩薩演義的論典,拿來加以研究、探討的一門學問。簡單地說,就是從事佛法的學術研究,是把佛法當作一門專門的知識,來進行探討與研究;而研究探討的方向或許各有側重,總之,在於就佛法的思想體系源流,及發展等方面加以闡述;尤其強調因應時代學術潮流,而以學術的方法,加以比對、分析、整理,而作有條理有系統的說明,目的就是在使佛法學術化,成為一門專門的知識。
從以上有關佛學定義的說明,可以看得出來,從事佛學學術研究的人,是不一定具足聞、思、修三慧的。因為他們只要依着經論去作名相的解釋、訓詁;或者從《大藏經》以及巴利文的經典中去作考據分析,最多就只要聞法,然後思惟整理,再將結果寫成文字即可,並不須將這些法教,在自己身口意行上履踐實修,更不必親證道果。甚至可以這樣說,就是拿佛法當作是一種知識,從未想過要在自己身中力行,更未將佛道中的果證,當作是今生以及未來無量世的目標,就只是單純作學問,以學術研究的成果作為賺取生活之資的工具而已;那佛教就不一定是他所宗奉的信仰,他很可能是個異教徒,甚至是個完全沒有宗教信仰的人。
或許有電視機前面的觀眾,還是不能體會出「學佛與佛學」的差異,我們不妨就舉出實例來加以說明。像大家所熟悉的佛法中淨土法門,修的是念佛求生諸佛淨土,例如:阿彌陀佛的西方極樂世界,或藥師如來的東方琉璃淨土。自古至今就不斷有修學淨土法門的大德,至心發願求生諸佛淨土,精進念佛一心不亂,而感應彌陀世尊、藥師如來及觀音、勢至等他方世界佛菩薩,在夢中或 定中示現,或在夢中或 定中觀見極樂淨土或琉璃世界的種種依正莊嚴,而更堅定求生淨土的信願。可是專門從事學術研究的人,不僅不修念佛,甚至可能還輕視於念佛法門,認為這是無智的劣根人所修,在這樣的偏見下,他們根本不可能藉由念佛達一心不亂的境界,更沒有因緣感應佛菩薩示現;而他們只作經論考據分析,全無實修實證的結果,就會主張佛教只在人間,否定天界佛教及他方世界佛教的存在;而將佛教局限在娑婆世界的人間,不承認極樂世界等他方佛世界真實存在。
可是十方三世有無量無數諸佛,也有無量無數佛世界,確實是釋迦牟尼佛親口所說,有諸多大乘經典可為憑證,尤其《阿彌陀經》更是世尊不請自說。他們這種人間佛教的說法,與佛陀宣示佛教以人間弘傳為主,而兼攝天界及他方世界一切佛教的教說大異其趣,要如何說服眾多的佛教信徒呢?於是他們就有人乾脆主張大乘非佛說,全面否定大乘經典是釋迦牟尼佛所說;並且倡言阿彌陀佛及西方極樂世界是太陽神崇拜的淨化,認為阿彌陀佛的依正莊嚴,就是依太陽而生起顯現,所以極樂世界非真實有。又說東方琉璃淨土,是娑婆世界天界十二星宿崇拜的轉化,也不是真實有。
他們這樣否定經中世尊所說的兩個佛國淨土為真實有之後,淨土宗的修行者念佛求生這兩個淨土,就成為沒有意義的行門。殷勤憶念阿彌陀佛的結果,發願往生的極樂淨土成為子虛烏有,一生殷勤念佛都將唐捐其功。而殷勤憶念藥師佛的結果,所往生的東方淨土卻仍在此娑婆世界的天界之中,也是唐捐其功,想要往生琉璃世界也不能成功。又因為他們主張唯有娑婆世界人間有佛教,不承認天界也有佛教在利益眾生,讓人誤以為經中所說的彌勒菩薩,現今在此娑婆世界的兜率天說法一事,變成為虛構;結果當然滅除了大眾對彌勒淨土法門的信心,間接也就否定了當來下生彌勒尊佛所造《瑜伽師地論》中諸多勝妙法義。然而如果天界與他方都無佛教,試問當來下生彌勒尊佛現在何處說法利益眾生?是消失不見了?還是他們根本不信經中所說,彌勒尊佛仍在此土利益眾生,數億歲後當來下生成佛的聖教?
再舉一個例子,三乘佛法都是講眾生有八個識,其中眼耳鼻舌身意這六識,一般人都可以從自身中體會得到;至於第七識——末那識也就是意根,以及第八識——阿賴耶識,則不是一般人未經鍛煉功夫,及建立正確知見的訓練,而能觀察體會的,可是自己不能觀察體會,並不表示祂就不存在。從經典聖教來說,釋迦世尊在初轉法輪說解脫道時,為弟子們說五陰十八界是生滅虛妄;其中六根、六塵、六識的十八界就包括了意根;而意根非如其餘五根是有色根,卻是屬於心法的無色根,也就是說祂也是識,那就是明說有第七識。此外阿含諸經中有很多地方說到:五蘊非我、不異我、不相在。眾生五蘊就是五陰,是虛妄的假我,是不真實的。但是依據世尊在這些阿含經典中的聖教開示,五陰既不是我、五陰又不異我、五陰與我也不相在,那顯然是有我;由這個我與五蘊我的非一非異,而又不相在來看,顯然 如來所說的有我,絕對不是蘊處界我,而且祂一定是真實存在。而世尊在阿含解脫道中又開示:「識緣名色、名色緣識」,就是說明眾生的五陰、名色,是從一個本識中出生的,這個本識不是識陰六識所含攝的;又說:「齊識而還,不能過彼」,三界一切法都只能推到入胎出生五陰名色的本識——入胎識為止,到這裡就只能退回來了。
因為入胎識之前沒有任何一法可得,不可能超過那個入胎識根本識,而可以找到任何一法;這個能入胎出生五陰名色的根本識,必定是常恆不滅的真實法,因為假必依實,凡是假有的、暫時而有的法,必定是依於一個真實法,永不壞滅的法才能存在。這就是說:如果沒有真實法,就不可能有虛妄的假法;言下之意也就是說:真實法一定是與被生的生滅法、假法同時同處。既然有這個能出生生生世世生滅虛妄的五陰,並與五陰十八界名色同時同處,卻不在一起——不相在,不是混合在一起的根本識,不就證明了眾生確實有第八識,而這個根本識——第八識,正是二轉法輪般若諸經所說的金剛心、真如心;也就是第三轉法輪,方廣唯識諸經論所說的阿賴耶識、異熟識、佛地的無垢識,是成就究竟佛道的根本所依,因此也稱為如來藏。
可是對於只從事聽聞及思惟佛法,而不事實修實證的佛學學術研究者而言,這未經鍛煉功夫及建立知見的人,所不能夠觀察體驗的第七識與第八識,根本是他們無法以意識思惟得知,因此他們就否定七識、八識存在。對於佛陀在般若及方廣唯識經論中,明說眾生有七、八二識,就說這二識是因為部派佛教演變發展過程,而由佛陀滅度後數百年間的佛弟子所創造的;先建立第七識,然後再建立第八識,因此就主張這二識都是唯名假立,是不可實證的法,進而將般若諸經判作性空唯名,認為般若就是緣起性空。緣起性空的法在阿含已經講了,現在只是重新把它提出來,建立一些名相重說一遍,所以般若諸經中所說的本質還是空;甚至於他們就說,第八識如來藏是假的,是外道的神我、梵我,誣衊親證第八識如來藏的勝義菩薩,同於自性見外道的常見論;然而自性見外道說的那些自性,都是六識的自性,就是能見、能聞,乃至能覺能知之性。可是從我們前面的說明中,已經清楚明白世尊在初轉法輪,宣演解脫道的阿含諸經時,就開示眾生有第八識真實常住;並且這個根本識不是六識覺知心,怎麼可以把親證第八識如來藏,誣謗為自性見外道?而這正是不事真修實證,把佛法當作是一門知識學問,靠着意識去加以思惟、歸類、分別,專門從事佛學學術研究的結果。
有心學佛,期望在佛道中修學有成的佛弟子們應該了解:真正的佛教經典,所說的都是義學,都是可以實證的真實法;是可以由不同的人再三同樣實證的,這樣才有真實義。如果是不可知、不可證,純粹靠意識思惟研究所能了知的,那就只能叫作思想;會因不同時空、不同人的思惟覺想而有所演變,沒有恆常不變的真實義存在,那就是玄學、不是義學。我們可以大膽地說,學術研究者對佛法最後的歸宿,只有誤會佛法,此外沒有別的歸宿;因為他們探討研究的佛法,永遠會在玄想臆測中不斷演變,而離佛法的真實義越來越遠,當然就更談不上真修實證的契入佛法了。最後我們要強調,佛道修學過程中,必定會如《法華經》中所說:經過嶮路。嶮路可再區分為瓶頸、岔路及危途;瓶頸是指遇到一時不易突破的障 礙,但是學人如果知見正確,終究還是可以化解;岔路則是學佛而走錯方向,除了種種邊見、邪見之外,學術研究也是屬於這一類,這類人因為修學的方向錯誤,是極可能會遇到懸崖導致粉身碎骨,法身慧命就被侵毀而永無出生增長;最後一個危途,則不僅令人粉身碎骨,更且屍骨無存而長劫在惡道中沉淪,像誤信假藏傳佛教應成派中觀六識論為真實佛法,進而實修喇嘛雙身法的人,正是陷入了危途而不自知啊!
我們在此要至心期盼以上的解說能夠讓大家了解:學佛與佛學的極大差異,而能在佛道修學中作出正確的抉擇,以致一生修學能夠有所成就,免得什至累及未來無量世而都無所成。以上說明到此。
阿彌陀佛! |
|
|
|
作者:小百合 |
|
留言時間:2014-08-25 10:10:53 |
|
|
[正行二]部分,已有14講的簡體字文稿見文後. [答疑三]部分,已經有9講的簡體字文稿見文後. (繁體字文稿見視頻下方.)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