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菩提之路 |
|
希望您能领略并感悟到佛法的解脱智慧和般若智慧。让您的思想得到启迪,让您的人生常乐我净。 |
|
|
|
|
|
|
|
|
|
|
|
|
|
文章评论 |
|
|
|
作者:小百合 |
|
留言时间:2013-05-28 08:03:33 |
|
|
[简体文稿]
各位菩萨:
阿弥陀佛!
今天「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我们要探讨的题目是:佛教徒是不孝顺父母的吗?
认为佛教徒是不孝顺父母,这其实是很大的误会;反而从很多佛教经典中我们可以看到,佛陀有许多地方教诫弟子们要孝养父母。像《增壹阿含经》卷十一有一段经文这样子记载:【世尊告诸比丘:「教二人作善,不可得报恩。云何为二?所谓父、母也。若复,比丘!有人以父着左肩上,以母着右肩上,至千万岁,衣被、饭食、床蓐卧具、病瘦医药;即于肩上放于屎溺,犹不能得报恩。比丘当知:父母恩重,抱之、育之,随时将护,不失时节,得见日月。以此方便,知此恩难报。是故,诸比丘!当供养父母,常当孝顺,不失时节。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增壹阿含经》卷十一)
另外像《佛说菩萨睒子经》中佛也这样子告诉我们,佛说:【使我疾成无上正真之道,决皆是我父母养育慈恩。从死得生,感动天龙鬼神,父母恩重,孝子所致。今得为佛,并度国人,皆由孝顺之德。佛告阿难:「汝广为一切人民说之:『人有父母不可不孝,道不可不学。济神离苦,后得无为,皆由慈孝、学道所致。』」】(《佛说菩萨睒子经》)
经中甚至于有不少佛陀以自己过去修行的行谊,来为弟子们强调孝顺父母的重要性。譬如说在《杂宝藏经》当中,就记载了佛陀为弟子们讲述一则故事。
佛陀说,从前有一个国家住着一个贫穷人,他 只生了一个儿子。可这儿子却生了好多子女,因为家庭贫穷, 又遇上饥荒食物缺乏,竟然把父母活活给埋了,拿节省下来的食物来养活自己的子女。附近邻居问他:「你父母到哪去了?怎么好久没见?」他回答说:「我父母年老了,本来就将要死亡,我就把他们活埋了,将本来要分给父母的食物用来养活子女,使子女能够长大。」邻居听了他这样说,觉得有道理,也跟着这样作。并且一传十、十传百,这样辗转传遍了整个国家,大家都认为有道理;甚至国王也把它定为一项法律,要求全国人民都必须遵守。
唯独有一位大富长者,他也只生了一个儿子。这个儿子听国王颁布这样的法令,深深不以为然,认为这是不对的。他心里想着:有什么方便善巧的方法,可能去除这项不对的法令,又不会触怒国王呢?因为这国之中实在没有正法经论可修学,于是他就先请他父亲到远方他国去游学,以获得正法的知见,然后再回来家中。等到父亲年纪老大了,这长者子就挖了地窟,里面施作成舒适的房舍,把父亲安置在其中,并且按时供给妙好的食物。
这长者子心里想:「有谁能跟我一起来去除国王所颁布的这项不对的法令呢?」这时候天神现身对他说:「我可以跟你一起去作这件事。」于是天神就贴了一张疏文在国王的城门上面,要国王回答四道问题,并且这样子说,说:国王如果能够正确的回答,天神就拥护国王;否则的话,七天之后就要将国王的头碎裂成七份。天神提问的四道问题是:一、什么是世间第一的财富?二、什么事是最令人爱乐、最令人快乐的?三、什么的味道是世间最胜妙的?第四、什么是世间最长寿的?国王得到这张天神张贴的疏文之后,就促请全国人民:谁能解答这四个问题?如果能解答的人,想要求什么事国王都会满他的愿。
不久,长者子就前往王宫,向国王解答问题。长者子说:诚信是世间第一的财富,修学正法是最令人快乐的事,诚实语的味道是世间最胜妙的,智慧的寿命则是世间最长的。天神看到长者子解答了问题,心里面非常的欢喜,国王也非常的欢喜。国王就问长者子:「是谁教你这些答案的呢?」长者子回答:「是我父亲教我的。」那国王再问他:「你父亲现在还活着吗?」长者子就说:「希望国王赦免我的罪,我父亲实在已经年老了,我违反了国家的法令,把他藏在地窟中。」长者子接着就向国王这样子讲,他说:
【大王!父母恩重,犹如天地,怀抱十月,推干去湿,乳哺养大;教授人事,此身成立,皆由父母;得见日月,生活所作,父母之力。假使左肩担父,右肩担母,行至百年复种种供养,犹不能报父母之恩。 】(《杂宝藏经》卷二)
就是向国王说明:父母先是怀胎十月,等我们出生后,又时时怀抱着我们,推干去湿,哺育我们长大;又教导我们人事的情理,让我们得以安身立命,这都是父母努力所致;假使我们左肩担着父亲,右肩担着母亲,这样行走百年,还提供种种的供养,也不能够报答父母对我们的重大恩情。
国王听了,就问长者子:「你解答了天神的四道问题,你还有什么要求吗?」长者子回答说:「我没有其他的要求,只祈请大王能够废除活埋父母的这项恶法。」国王应允他的请求,废除了这项恶法,并且公告全国:今后如果有不孝养父母的人,就要重重的加以治罪处罚。
讲完了这则故事之后,释迦牟尼佛就向弟子们说:「当时那个长者子就是我释迦牟尼佛的过去生。我在当时为这一国除去了活埋父母的恶法,而成就了孝顺之法;由于这样的福德因缘,我终于能成就佛果。」
其他类似佛经中的典故非 常多,可以说是不胜枚举。由这些的经典中佛陀开示的圣教都可以说明:佛教是强调学佛人应当孝顺父母的,而佛陀本身的前世的行谊更是确实地在履践孝养父母。
此外,我们可以再从几项佛教中重要的法义,来印证佛教对孝顺父母的重视。
首先要说明的是,因果报偿历历不爽的因果法则,是佛陀重要的核心教义,所谓「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佛教认为,因果酬偿的法性,正如同一切人可见种子种在田里,时机成熟就会萌芽、成长、结果的世间现象一样;因此佛教中就以「田」来譬喻,建立了「福田」这一个名词来说明因果酬偿的现象,以及因果酬偿过程中确实存在的法性。说人们在履践德行,也就是在造作善的业行,比如说布施等的时候,就好像是农夫把种子播种在田地上;将来因缘成熟,种子必然就会发芽成长,会开花、会结果。能受用福业的果报,就以福田来作譬喻,而造作善的业行就称为种福田。说修养品德、众善奉行,将来必定会获得大大的福德;就好像农夫拥有肥沃的良田,翻土耕田,调和土壤,使得适合耕种,然后在适当的时节播种,顺应节气而生长,清除杂草,又没有碰到天灾,这样将来一定会有丰硕的收成。
以种福田来比喻布施等行善造作善业,代表着几点重要的意涵。
第一,本少利多。种下了一颗水稻的种子,成熟后可以结出一百粒的稻子;种福田也像是这样,只要少许的善行,将来就能够获得广大的福德。例如《佛说罪福报应经》当中,在这个经里面,世尊对阿难尊者说:【「罪福随人,如影随形;殖种福田如尼俱类树,本种之时为种几核? 」阿难长跪叉手答佛言:「种一枚核,稍稍渐大,收子无限。」佛言阿难:「施一得万倍,言不虚也!」】(《佛说罪福报应经》)佛陀以尼拘陀树来比喻,种下一颗尼拘陀树种子,成长后可以结出无限量的种子;同样的道理,布施也像这样,将来因缘成熟后,可以得到百倍乃至无量倍的报偿,真实不虚。
第二个意义就是说,田有良莠之分,以田的良莠来比喻所获果报的胜劣差别。同样种子,种在贫瘠之地,收获比较少;种在肥沃的良田,收获就比较丰硕。
第三就是自作自受。每个人所种的业种,后世果报都是各自所拥有,所累积的福报他人不能夺取,也无法过户给别人。譬如《毗耶娑问经》卷一里面,佛陀这样开示:「如是施福非有聚处、非有形相,如是施已,施者身亡,施福不离,如影随形。是名施者得福报果,果福不失。」(《毗耶娑问经》卷一)说布施所得的福德跟施主本身和合在一起,就好像影子会一直跟着身体,永远不离施主。而且,不论是行善得福,或是造恶受殃,都是自作自受,亲如父子,也不能代受。比如说在《般泥洹经》里面这样讲:「夫志、行、命三者相须,所作好恶,身自当之;父作不善,子不代受,子作不善,父亦不受,善自获福,恶自受殃。」(《般泥洹经》卷一)
第四点就是,种子不失不坏,必须受报后业才会消失。业行过去了,并不是就消失不见了,而是落谢为种子,就是功能差别,然后集藏在每个人的第八阿赖耶识中。不论造了恶业,成就了恶业种子,或者是造了善业,成就了善业的种子,虽经百千劫,业种也不失坏;只有等因缘成熟,种子现行受了业报,当报尽后,善恶业才会消失;并不是看不见就表示善恶业的种子消失了。譬如,佛陀在《毗耶娑问经》里面这样讲,说:【如是施报不离施主,未熟不受,命行不尽不得施报。譬如树王尼拘陀子,其子微细,种之在地则不可见,至树生时方乃可见。施主施福亦复如是,和合熟时乃得果报。 】(《毗耶娑问经》卷一)当行善后没有看到善的果报,就好比种子种在地上,要去找也找不到,等到树木长大后才能被看见;行善得福也是这样,因缘和合成熟时得到相应的果报,才会知道原来是曾经种下善行种子。这就是福田的四个重要的意涵。
佛法中对福田也有所分类,有分为二种福田:第一是悲田,就是慈善事业,救济孤苦贫穷, 都是属于悲田;第二是敬田,恭敬、尊重、供养佛法僧三宝以及父母、师长,都是属于敬田。也有将福田分为报恩田、功德田、贫穷田这三种。报恩田是指父母、师长、和尚;那功德田则是,从最初只知道佛法修证方向的这个向位的修行人,乃至于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的十方诸佛,这个是功德田;另外贫穷田,则是一切贫苦困厄的人。
从这些分类很清楚,佛教是将父母的地位,和师长、和尚甚至与佛法僧三宝,同样恭敬看待为敬田,都是一切人天应当恭敬的。而且因为父母给予子女养育教导的深恩,即使子女尽千万年承事奉养,也不足以报父母深恩。父母对于子女的恩德是世间最上,因此经中也将父母与诸佛及师长、僧宝并列为报恩田。从《杂宝藏经》中记载了佛陀对弟子的开示,那就更为具体明白了。
经中讲:【(一时)佛(在舍卫国,)告诸比丘言:「若有人欲得梵天王在家中者,能孝养父母,梵天即在家中。欲使帝释在家中者,能孝养父母,即是帝释在家中。欲得一切天神在家中者,但供养父母,当知一切天神已在家中。但能供养父母,便为和上已在家中。欲得阿闍梨在家中者,但供养父母,即是阿闍梨在其家中。若欲供养诸贤圣及佛,若供养父母,诸贤圣及佛即在家中。】(《杂宝藏经》卷二)
就是说,孝养父母所得的福德,与供养一切天神、一切僧宝,乃至供养佛所得的福德相同,完全没有差别。
再者,佛教中有所谓的五逆罪,是五种极端重大的恶行,就是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五种恶行中,只要任犯一种,就会堕于无间地狱,所以又称为五无间业,或称为五无间罪。无间地狱就是一般人熟知的阿鼻地狱,无间地狱有五种无间:第一是趣果无间,造此业之后,舍离此生,下一生直接就下堕阿鼻地狱受苦果,中间没有其他的善恶道的间隔;第二是受苦无间,造了这样的业的果报,在一劫之中苦苦相续,无有断绝;第三就是寿命无间,造此业下堕到阿鼻地狱,地狱身的寿命长达一中劫之间,万死万生,无有中断;还有第四则是身形无间,是说阿鼻地狱纵横八万四千由旬,造此业入于这个地狱中的有情,他的身形也遍阿鼻地狱,遍身受苦,无可躲藏;第五则是罪器无间,下堕到这个地狱的有情,得要面对剑树刀山、镬汤炉炭、烊铜铁汁种种的刑具,备受诸苦而无有休歇。因为父母辛劳生养子女,子女应当竭力孝养以报父母恩;却反而加害于父母,这是天理人伦所不容,像杀阿罗汉圣人及伤害佛陀的罪过相同,都要受到这极重的无间苦报。
另外,净土三经中,《观无量寿佛经》也明白的这样子告诉我们,想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就要修三福净业。三福净业呢,第一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第二是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第三则是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这三福是众生往生极乐世界的正因,也是诸菩萨清净自己将来佛国净土的无漏修因,所以称为净业。三福净业也是把孝养父母列为首要。
从这些的举例都可以证明:佛教绝对是强调孝顺父母的。修学佛法的佛教徒又怎么可以不孝顺父母呢?如果有这样的情形,一定是他受到不如法的教导,导致观念偏差;这样的修学佛法,想要成就佛道,根本就是缘木求鱼,无有是处;因为学做人尚且做不好,要如何学佛呢?
而修学佛法行菩萨道,对于父母的孝养也不应该离菩萨的慈悲。就是要给予父母以安乐的以及利益,就是要依佛陀教导的正确的法义,不但要温言软语,奉养顺从父母,让父母得到一生安乐;更要循循善诱,引导父母也来亲近佛法,受持三归,进而也发起菩提心,世世常行菩萨道,永不入三恶道。这才是给予父母未来无量世的重大利益,才是最好也是最殊胜的报父母恩。
今天我们讨论「佛教徒是不孝顺父母?」这个问题,就解说到这边。
阿弥陀佛!
http://www.enlighten.org.tw/dharma/7/25 |
|
|
|
作者:小百合 |
|
留言时间:2012-12-31 10:28:28 |
|
|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今天「三乘菩提之學佛釋疑」,我們要探討的題目是:佛教徒是不孝順父母的嗎?
認為佛教徒是不孝順父母,這其實是很大的誤會;反而從很多佛教經 典中我們可以看到,佛陀有許多地方教誡弟子們要孝養父母。像《增壹阿含經》卷十一有一段經文這樣子記載:【世尊告諸比丘:「教二人作善,不可得報恩。云何 為二?所謂父、母也。若復,比丘!有人以父著左肩上,以母著右肩上,至千萬歲,衣被、飯食、床蓐臥具、病瘦醫藥;即於肩上放於屎溺,猶不能得報恩。比丘當 知:父母恩重,抱之、育之,隨時將護,不失時節,得見日月。以此方便,知此恩難報。是故,諸比丘!當供養父母,常當孝順,不失時節。如是,諸比丘!當作是 學。」】(《增壹阿含經》卷十一)
另外像《佛說菩薩睒 子經》中 佛也這樣子告訴我們,佛說:【使我疾成無上正真之道,決皆是我父母養育慈恩。從死得生,感動天龍鬼神,父母恩重,孝子所致。今得為佛,并度國人,皆由孝順 之德。佛告阿難:「汝廣為一切人民說之:『人有父母不可不孝,道不可不學。濟神離苦,後得無為,皆由慈孝、學道所致。』」】(《佛說菩薩睒子經》)
經中甚至於有不少 佛陀以自己過去修行的行誼,來為弟子們強調孝順父母的重要性。譬如說在《雜寶藏經》當中,就記載了 佛陀為弟子們講述一則故事。
佛陀說,從前有一個國家住著一個貧窮人,他只生了一個兒子。可這兒子卻生了好多子女,因為家庭貧窮,又遇上飢荒食物缺乏,竟然把父母活活給埋了,拿 節省下來的食物來養活自己的子女。附近鄰居問他:「你父母到哪去了?怎麼好久沒見?」他回答說:「我父母年老了,本來就將要死亡,我就把他們活埋了,將本 來要分給父母的食物用來養活子女,使子女能夠長大。」鄰居聽了他這樣說,覺得有道理,也跟著這樣作。並且一傳十、十傳百,這樣輾轉傳遍了整個國家,大家都 認為有道理;甚至國王也把它定為一項法律,要求全國人民都必須遵守。
唯獨有一位大富長者,他也只生了一個兒子。這個兒子聽國王頒布這樣的法令,深深不以為然,認為這是不對的。他心裏想著:有什麼方便善巧的方法,可能去除這項不對的法令,又不會觸怒國王呢?因為這國之中實在沒有正法經論可修學,於是他就先請他父親到遠方他國去遊學,以獲得正法的知見,然後再回來家中。等到父親年紀老大了,這長者子就挖了地窟,裏面施作成舒適的房舍,把父親安置在其中,並且按時供給妙好的食物。
這長者子心裏想:「有誰能跟我一起來去除國王所頒布的這項不對的法令呢?」這時候天神現身對他說:「我可以跟你一起去作這件事。」於是天神就貼了一 張疏文在國王的城門上面,要國王回答四道問題,並且這樣子說,說:國王如果能夠正確的回答,天神就擁護國王;否則的話,七天之後就要將國王的頭碎裂成七 份。天神提問的四道問題是:一、什麼是世間第一的財富?二、什麼事是最令人愛樂、最令人快樂的?三、什麼的味道是世間最勝妙的?第四、什麼是世間最長壽 的?國王得到這張天神張貼的疏文之後,就促請全國人民:誰能解答這四個問題?如果能解答的人,想要求什麼事國王都會滿他的願。
不久,長者子就前往王宮,向國王解答問題。長者子說:招攀鞘篱g第一的財富,修學正法是 最令人快樂的事,諏嵳Z的味道是世間最勝妙的,智慧的壽命則是世間最長的。天神看到長者子解答了問題,心裏面非常的歡喜,國王也非常的歡喜。國王就問長者 子:「是誰教你這些答案的呢?」長者子回答:「是我父親教我的。」那國王再問他:「你父親現在還活著嗎?」長者子就說:「希望國王赦免我的罪,我父親實在 已經年老了,我違反了國家的法令,把他藏在地窟中。」長者子接著就向國王這樣子講,他說:
【大王!父母恩重,猶如天地,懷抱十月,推乾去濕,乳哺養大;教授人事,此身成立,皆由父母;得見日月,生活所作,父母之力。假使左肩擔父,右肩擔母,行至百年復種種供養,猶不能報父母之恩。】(《雜寶藏經》卷二)
就是向國王說明:父母先是懷胎十月,等我們出生後,又時時懷抱著我們,推乾去濕,哺育我們長大;又教導我們人事的情理,讓我們得以安身立命,這都是父母努力所致;假使我們左肩擔著父親,右肩擔著母親,這樣行走百年,還提供種種的供養,也不能夠報答父母對我們的重大恩情。
國王聽了,就問長者子:「你解答了天神的四道問題,你還有什麼要求嗎?」長者子回答說:「我沒有其他的要求,只祈請大王能夠廢除活埋父母的這項惡法。」國王應允他的請求,廢除了這項惡法,並且公告全國:今後如果有不孝養父母的人,就要重重的加以治罪處罰。
講完了這則故事之後,釋迦牟尼佛就向弟子們說:「當時那個長者子就是我釋迦牟尼佛的過去生。我在當時為這一國除去了活埋父母的惡法,而成就了孝順之法;由於這樣的福德因緣,我終於能成就佛果。」 其他類似佛經中的典故非常多,可以說是不勝枚舉。由這些的經典中 佛陀開示的聖教都可以說明:佛教是強調學佛人應當孝順父母的,而 佛陀本身的前世的行誼更是確實地在履踐孝養父母。
此外,我們可以再從幾項佛教中重要的法義,來印證佛教對孝順父母的重視。
首先要說明的是,因果報償歷歷不爽的因果法則,是 佛陀重要的核心教義,所謂「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佛教認為,因果酬償的法性,正如同一切人可見種子種在田裏,時機成熟就會萌芽、成長、結果的世間現象一樣;因此佛教中 就以「田」來譬喻,建立了「福田」這一個名詞來說明因果酬償的現象,以及因果酬償過程中確實存在的法性。說人們在履踐德行,也就是在造作善的業行,比如說 布施等的時候,就好像是農夫把種子播種在田地上;將來因緣成熟,種子必然就會發芽成長,會開花、會結果。能受用福業的果報,就以福田來作譬喻,而造作善的 業行就稱為種福田。說修養品德、眾善奉行,將來必定會獲得大大的福德;就好像農夫擁有肥沃的良田,翻土耕田,調和土壤,使得適合耕種,然後在適當的時節播 種,順應節氣而生長,清除雜草,又沒有碰到天災,這樣將來一定會有豐碩的收成。
以種福田來比喻布施等行善造作善業,代表著幾點重要的意涵。 第一,本少利多。種下了一顆水稻的種子,成熟後可以結出一百粒的稻子;種福田也像是這樣,只要少許的善行,將來就能夠獲得廣大的福德。例如《佛說罪 福報應經》當中,在這個經裏面,世尊對阿難尊者說:【「罪福隨人,如影隨形;殖種福田如尼俱類樹,本種之時為種幾核?」阿難長跪叉手答佛言:「種一枚核, 稍稍漸大,收子無限。」佛言阿難:「施一得萬倍,言不虛也!」】(《佛說罪福報應經》)佛陀以尼拘陀樹來比喻,種下一顆尼拘陀樹種子,成長後可以結出無限 量的種子;同樣的道理,布施也像這樣,將來因緣成熟後,可以得到百倍乃至無量倍的報償,真實不虛。
第二個意義就是說,田有良莠之分,以田的良莠來比喻所獲果報的勝劣差別。同樣種子,種在貧瘠之地,收穫比較少;種在肥沃的良田,收穫就比較豐碩。
第三就是自作自受。每個人所種的業種,後世果報都是各自所擁有,所累積的福報他人不能奪取,也無法過戶給別人。譬如《毘耶娑問經》卷一裏面,佛陀這 樣開示:「如是施福非有聚處、非有形相,如是施已,施者身亡,施福不離,如影隨形。是名施者得福報果,果福不失。」(《毘耶娑問經》卷一)說布施所得的福 德跟施主本身和合在一起,就好像影子會一直跟著身體,永遠不離施主。而且,不論是行善得福,或是造惡受殃,都是自作自受,親如父子,也不能代受。比如說在 《般泥洹經》裏面這樣講:「夫志、行、命三者相須,所作好惡,身自當之;父作不善,子不代受,子作不善,父亦不受,善自獲福,惡自受殃。」(《般泥洹經》 卷一)
第四點就是,種子不失不壞,必須受報後業才會消失。業行過去了,並不是就消失不見了,而是落謝為種子,就是功能差別,然後集藏在每個人的第八阿賴耶 識中。不論造了惡業,成就了惡業種子,或者是造了善業,成就了善業的種子,雖經百千劫,業種也不失壞;只有等因緣成熟,種子現行受了業報,當報盡後,善惡 業才會消失;並不是看不見就表示善惡業的種子消失了。譬如,佛陀在《毘耶娑問經》裏面這樣講,說:【如是施報不離施主,未熟不受,命行不盡不得施報。譬如 樹王尼拘陀子,其子微細,種之在地則不可見,至樹生時方乃可見。施主施福亦復如是,和合熟時乃得果報。】(《毘耶娑問經》卷一)當行善後沒有看到善的果 報,就好比種子種在地上,要去找也找不到,等到樹木長大後才能被看見;行善得福也是這樣,因緣和合成熟時得到相應的果報,才會知道原來是曾經種下善行種 子。這就是福田的四個重要的意涵。
佛法中對福田也有所分類,有分為二種福田:第一是悲田,就是慈善事業,救濟孤苦貧窮,都是屬於悲田;第二是敬田,恭敬、尊重、供養佛法僧三寶以及父母、師長,都是屬於敬田。也有將福田分為報恩田、功德田、貧窮田這三種。報恩田是指父母、師長、和尚;那功德田則是,從最初只知道佛法修證方向的這個向位的修行人,乃至於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的十方諸佛,這個是功德田;另外貧窮田,則是一切貧苦困厄的人。
從這些分類很清楚,佛教是將父母的地位,和師長、和尚甚至與佛法僧 三寶,同樣恭敬看待為敬田,都是一切人天應當恭敬的。而且因為父母給予子女養育教導的深恩,即使子女盡千萬年承事奉養,也不足以報父母深恩。父母對於子女 的恩德是世間最上,因此經中也將父母與諸佛及師長、僧寶並列為報恩田。從《雜寶藏經》中記載了 佛陀對弟子的開示,那就更為具體明白了。
經中講:【(一時)佛(在舍衛國,)告諸比丘言:「若有人欲得梵天王在家中者,能孝養父母,梵天即在家中。欲使帝釋在家中者,能孝養父母,即是帝釋 在家中。欲得一切天神在家中者,但供養父母,當知一切天神已在家中。但能供養父母,便為和上已在家中。欲得阿闍梨在家中者,但供養父母,即是阿闍梨在其家 中。若欲供養諸賢聖及佛,若供養父母,諸賢聖及佛即在家中。】(《雜寶藏經》卷二) 就是說,孝養父母所得的福德,與供養一切天神、一切僧寶,乃至供養佛所得的福德相同,完全沒有差別。
再者,佛教中 有所謂的五逆罪,是五種極端重大的惡行,就是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五種惡行中,只要任犯一種,就會墮於無間地獄,所以又稱為五無間 業,或稱為五無間罪。無間地獄就是一般人熟知的阿鼻地獄,無間地獄有五種無間:第一是趣果無間,造此業之後,捨離此生,下一生直接就下墮阿鼻地獄受苦果, 中間沒有其他的善惡道的間隔;第二是受苦無間,造了這樣的業的果報,在一劫之中苦苦相續,無有斷絕;第三就是壽命無間,造此業下墮到阿鼻地獄,地獄身的壽 命長達一中劫之間,萬死萬生,無有中斷;還有第四則是身形無間,是說阿鼻地獄縱橫八萬四千由旬,造此業入於這個地獄中的有情,他的身形也遍阿鼻地獄,遍身 受苦,無可躲藏;第五則是罪器無間,下墮到這個地獄的有情,得要面對劍樹刀山、鑊湯爐炭、烊銅鐵汁種種的刑具,備受諸苦而無有休歇。因為父母辛勞生養子 女,子女應當竭力孝養以報父母恩;卻反而加害於父母,這是天理人倫所不容,像殺阿羅漢聖人及傷害佛陀的罪過相同,都要受到這極重的無間苦報。
另外,淨土三經中,《觀無量壽佛經》也明白的這樣子告訴我們,想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就要修三福淨業。三福淨業呢,第一是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第二是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第三則是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這三福是眾生往生極樂世界的正因,也是諸菩薩清淨自己將來佛國淨土的無漏修因,所以稱為凈業。三福淨業也是把孝養父母列為首要。
從這些的舉例都可以證明:佛教絕對是強調孝順父母的。修學佛法的佛教徒又怎麼可以不孝順父母呢?如果有這樣的情形,一定是他受到不如法的教導,導致觀念偏差;這樣的修學佛法,想要成就佛道,根本就是緣木求魚,無有是處;因為學做人尚且做不好,要如何學佛呢?
而修學佛法行菩薩道,對於父母的孝養也不應該離菩薩的慈悲。就是要給予父母以安樂的以及利益,就是要依 佛陀教導的正確的法義,不但要溫言軟語,奉養順從父母,讓父母得到一生安樂;更要循循善誘,引導父母也來親近佛法,受持三歸,進而也發起菩提心,世世常行菩薩道,永不入三惡道。這才是給予父母未來無量世的重大利益,才是最好也是最殊勝的報父母恩。
今天我們討論「佛教徒是不孝順父母?」這個問題,就解說到這邊。 阿彌陀佛!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