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藏傳佛教是正統佛教嗎?(四)--正光老師 各位電視機前面的菩薩們: 阿彌陀佛! 歡迎繼續收看正覺同修會所推出一系列的電視弘法節目,這個節目名為《三乘菩提之學佛釋疑》,裡面有很多子題,今天所要講的子題是“藏傳佛教是正統佛教嗎?” 前一集已說明,密教行者誤解大乘經典的開示,認為識大有了別性。也就是他們所認知的真心,能分別種種法,所以才要保持這個真心時時覺醒著,可以作種種 分別,因此落入一念不生而了了常知的意識心當中,以此證涅槃、入涅槃乃至成佛。然而這樣的說法,與 釋迦世尊的開示“真心離見聞覺知、不在六塵分別”的說法,完全背道而馳;導緻密教行者修行的方法完全走錯了,落入常見外道中而不知,還自以為已經證涅槃乃 至成佛,也難怪密教的佛滿天飛。 接下來談第二點,《大日經》的毘盧遮那佛,特別強調三件事,導致後來密教行者,包括藏密四大派等在內,認為識大有了別性。哪三件事? 第一件事、要如實知自心。表示要有一個能觀的心,來觀察、來了知自心的種種內涵,所以才要保持著能觀的意識心清楚明白來觀察及了別,如果不透過能觀的意識心來作種種觀察,密教行者根本無法了知自心的種種內涵。 第二件事、要透過四種曼荼羅的內涵來作觀想。也就是要觀察大曼荼羅、三昧耶曼荼羅、法曼荼羅、羯磨曼荼羅,來觀想諸佛菩薩的形像;印契、種子字、作 業,以此來觀想諸佛菩薩,以此來莊嚴自己,如果行者不起心動念詳細觀察這四種曼荼羅的內涵,根本無法進行觀想,既然無法進行觀想,當然無法入我、我入,也 無法生起自己不再是下劣凡夫想,更無法明顯而且堅決地生起佛慢認為自己就是佛了,如果無法生起佛慢而承認自己是佛,未來也無法成就密教所謂的佛。 第三件事、要用方便為究竟的三密,來加持、來完成密教所謂的佛道。也就是密教行者,身結手印、口誦真言、意作觀想,所以要保持能觀的心不滅,否則無法進行三密的種種儀軌、供養及觀行等。 既然密教行者要如實知自心,觀察曼荼羅以及用三密加持來完成密教所謂的佛道,當然不離能觀的意識心;如果不運用能觀的意識心去如實知自心,去觀察曼荼 羅的種種內涵,以及進行身密、語密及意密的種種內涵,尤其是透過意密,來進行月輪觀本尊瑜伽、種子字觀、五字嚴身觀等觀想非常清楚明白,無法成就密教所謂 的佛道,所以密教行者才會主張,能觀的意識心有了別性。 又密教行者這樣的說法,也與 釋迦世尊開示完全顛倒,如 佛在《入楞伽經》卷4開示: “大慧!聖人觀察彼迷惑法,不虛妄分別,是故聖人能轉心、意、意識身相,離煩惱習故,是故聖人轉彼迷惑法,名為真如。大慧!此名何等法?大慧!此名真如法,離分別法故。大慧!為此義故,我重宣說真如法體離分別法,彼真如中無彼虛妄分別法故。” 翻譯如下: “大慧菩薩摩訶薩!聖人如實觀察彼迷惑眾生種種法,而不作虛妄的分別,因此聖人能夠轉心、意、識種種境界相,離開種種惑亂眾生的煩惱相,所以說聖人轉 彼迷惑眾生的法,就是真如法。大慧菩薩摩訶薩!此真如法又是什麼樣的法呢?大慧菩薩摩訶薩!此名為真如法,離種種分別的緣故。大慧菩薩!為了讓眾生能夠了 解真如真實義理的緣故,我釋迦牟尼佛再一次宣說,真如法體離種種分別,彼真如法體當中沒有種種虛妄的分別。” 釋迦世尊已經很清楚開示:“真心離種種分別,從本以來不分別諸法,本身離見聞覺知。”這樣的法,才是 釋迦世尊所說的真如法,沒有密教行者所說一切有情真心的識大具有了別性。因此緣故,密教行者認為一切有情的真心有了別性能分別種種法,那是錯誤不正確的說 法。因為此錯而導緻密教行者所走的成佛之道完全走偏了,根本無法成就成佛之道,妄說未來可以成就佛道,乃是嚴重誤導眾生法身慧命的大妄語業,未來要遭受很 嚴重的果報,不能不慎啊! 又譬如 釋迦世尊在《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3開示真心不分別六塵,如下: “法身本性如虛空,遠離六塵無所染,法身無形離諸相,能相所相悉皆空。如是諸佛妙法身,戲論言辭相寂滅,遠離一切諸分別,心行處滅體皆如。” 說明如下: “法身的體性猶如虛空,藉著種種緣而出生一切法,並於所出生的諸法當中,不去作種種分別,所以能夠遠離六塵種種分別,而沒有任何染著。法身本身無形無 相離種種相,所以能觀的心與所觀的法相都不存在,像這樣諸佛微妙的法身,世間種種言不及義的戲論,以及種種人為所施設的語言道,到這裡就不見了。所以衪的 體性是寂滅的,遠離種種分別,有情的種種心行,到這裡統統不見了,所以衪的體性是如如不動。” 從 佛的開示可知,諸佛的法身,一切有情的真心,衪的體性於六塵都是如如不動的,所以不會對六塵起種種分別。會對六塵起種種分別,就是妄心七轉識,譬如眼識分 別色塵,耳識分別聲塵,鼻識分別香塵,舌識分別味塵,身識分別觸塵;意識不僅分別前五塵粗相的分別,而且也分別前五塵所不能分別的細相分別,所以才會有眾 生所了知的諸法出現;第七末那識分別法塵,而處處作主。由此可知,妄心七轉識對六塵會作種種分別,尤其是意識,在法塵當中能作很詳細的分別,所以才有眾生 所了知的諸法出現以及種種受用境界。 而諸佛的法身、一切有情的真心,衪離見聞覺知,所以對六塵都是如如不動,本性是寂滅的。又菩薩們可以從二轉法輪的經典《心經》、《金剛經》得到證明, 一切有情的真心於六塵都是離種種分別。譬如《心經》已經詮釋諸佛的法身、一切有情的真心於六塵都不動:“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 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般 若波羅蜜多心經》)釋迦世尊在《心經》已經很清楚開示,真心的實際理地那是沒有六根、六塵、六識的境界,也沒有四聖諦、十二因緣等境界存在,是沒有任何一 法存在的境界,也是禪宗證悟祖師所說的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的境界,這樣的境界是極寂靜。沒有密教行者所說一切有情真心的識大具有了別性,因為會分別六塵的 乃是妄心七轉識的境界,不是諸佛的法身、一切有情真心的境界;更何況真心的實際理地,如果有任何一法存在,那是不寂靜的,根本不符合 釋迦世尊開示涅槃寂靜的道理。 又 釋迦世尊在《金剛經》也開示:“我相即是非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也就是說,如果 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那不是真心的法相,真心的法相是實相無相離一切相,既然無相離一切相,當然不會有能所與覺觀,更不會於能所與覺觀之後而有 種種的分別。會有種種分別的了別性,那是妄心七轉識的體性,所以才會如密教行者所說識大具有了別性;不是從本以來離種種覺觀,不是從本以來不在六塵分別的 真心。 又譬如心王菩薩在《金剛三昧經》卷1開示真心離見聞覺知,不分別六塵的體性,就是真心的清淨性。心王菩薩言:“尊者!我無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 故?菩提性中無得無失、無覺無知、無分別相,無分別中即清淨性。性無間雜,無有言說,非有非無,非知非不知。”心王菩薩很清楚開示:“諸佛的法身,一切有 情的真心,沒有得沒有失,祂無覺也無知,像這樣於諸法相沒有種種分別的心,就是諸佛的法身,也是一切有情從本以來的清淨心。祂的體性沒有任何間雜,也沒有 種種人為施設的語言道,祂本性空寂卻出生了一切法,故名非有非無。祂本身不分別六塵,卻由祂所出生的七轉識去分別,而有眾生所了知的諸法出現,故名非知非 不知。”從心王菩薩開示可知,諸佛的法身、一切有情從本以來的真心,離見聞覺知,不在六塵起種種分別,這樣的體性就是諸佛的法身的清淨性,也是一切有情真 心的清淨性。不會如密教行者認為諸佛的法身、一切有情真心的識大具有了別性,可以在六塵起種種分別。 又識陰六識,是真如藉著種種因與緣,直接間接輾轉而出生的法,是有生有滅的法,不是從本以來不生不滅的法。譬如這個身體,是以真如為因,藉著父精母 血、母親四大、無明、業種等緣,直接從真如出生;真如不僅出生了個人的五根身,也與共業有情共同變現了眾生在世間賴以生活的山河大地器世間的外五塵,這外 五塵乃是真如間接所變現的法。因為有了五根以及無始劫以來的意根,可以接觸山河大地器世間的外五塵以及在五塵上所顯現的法塵,因而有了識陰六識出現,所以 識陰六識乃是藉六根與六塵相接觸而出生的法,也是真如輾轉出生的法。識陰六識再藉著祂本有的了別性而有見、聞、嗅、嘗、覺、知之體性出現,因而有了大眾所 了知的諸法出現,這已經是落在輾轉出生的法之後了。 譬如密教行者心作觀想的時候,能夠很清楚知道自己已經起了觀想,也知道自己所觀想的佛菩薩相貌是否清楚明白,更知道自己觀想已經成就,應該堅決地而且 明顯地生起佛慢,這就是密教行者所謂佛慢堅固的道理,認為自己就是佛不再是一般凡夫眾生了。然而具有正知正見的佛弟子們都知道,能作觀想而了知自己是否清 楚明白等等,那是識陰六識的功能差別;而識陰六識在作種種分別的時候,還有一個別於識陰六識功能體性的真心,祂不在六塵作種種分別,卻與識陰六識同時同處 一起配合運作。由於沒有智慧的有情不知道背後能生識陰六識的真心,只知道識陰六識存在,可以現前作種種境界的觀察,因此錯將識陰六識心所有法的功能差別, 也就是對六塵了知的體性,尤其是意識的心所有法,當作是識大的體性,當作是 釋迦世尊所開示的真如法,也就是諸佛法身、一切有情的真心,因此認賊作父導致在修行方面產生了嚴重的偏差,墮入了 釋迦世尊所說的常見外道中。為什麼說他們墮入常見外道中呢?因為他們不知道能生識陰六識背後的真心,卻把識陰六識當作是從本以來不生不滅的法,不知識陰六 識在睡著無夢、悶絕、正死位、無想定、滅盡定以及重度麻醉下必定會壞滅故,於是墮入以意識為常住不壞的常見外道中。 因此真言密教行者、金剛乘密教行者,乃至於後以男女輪座雜交的無上瑜伽密教行者,都不離意識心行,以意識心為常住不壞法,當作他們未來成佛的依據,成 為 釋迦世尊所說的常見外道而不知;乃至更有甚者,無上瑜伽密教的應成派中觀直接將諸佛的法身、一切有情的真心直接否定掉,成為 釋迦世尊所說的斷見外道;怕被他人說成是斷見外道,再反認意識心為常住不壞法,成為 釋迦世尊所說的常見外道,雙具常見與斷見二見。 或許有人會提出質疑:“在經中不是也提到知是菩提,這不是告訴大眾,真心也有了別性嗎?為什麼你說真心沒有了別性?”會有這樣的質疑也是很正常,那是 不懂真心的體性而斷章取義、斷句取義的結果。為什麼?維摩詰居士在《維摩詰所說經》卷1曾如是開示:“知是菩提,了眾生心行故;不會是菩提,諸入不會 故。”維摩詰居士也就是金粟如來所化現,祂開示如下:“真心能了知眾生的種種心行,然而會了別六塵的乃是識陰六識,真心不會對六塵起種種分別,所以對六種 入,不論是外六入,也就是色入、聲入、香入、味入、觸入、法入;或者是內六入,也就是眼入、耳入、鼻入、舌入、身入、意入,祂統統不分別。”從維摩詰居士 開示可知,真心不在六塵分別,祂沒有見聞覺知的體性,所以沒有密教行者所認為一切有情真心的識大有了別的體性存在。能了別六塵的乃是識陰六識,真心不在六 塵作種種分別,所以祂沒有見聞覺知的體性;可是祂所出生的識陰六識,卻是有見聞覺知的體性,這兩者和合運作似一,故說真心非有見聞覺知非非有見聞覺知,見 聞覺知的識陰六識與能生識陰六識的真心非一非異。 由上面分析可知,密教行者認為,一切有情真心的識大具有了別的體性,那是不正確的。也因為密教行者一開始走偏了,因而落入 釋迦世尊所說的常見外道中。因此真言密教以及真言密教以後所有的密教,包括了瑜伽密教的金剛乘、無上瑜伽密教的西藏密宗等四大派在內,都脫離不了常見外道 見,乃至更有甚者如西藏密宗應成派中觀,直接否定 釋迦世尊所說一切有情真心的識大存在,因而成為 釋迦世尊所說的斷見外道,具足了斷常二見。 由此可以證明,藏傳佛教根本不是正統的佛教。有智慧的佛弟子們,應該要遠離他們,以免與三乘菩提越走越遠了。 說到這裡時間剛好到了,今天就講到這裡。 敬請各位菩薩下次繼續收看! 阿彌陀佛! 126藏傳佛教是正統佛教嗎?(五)--正光老師
各位電視機前面的菩薩們: 阿彌陀佛! 歡迎繼續收看正覺同修會,所推出一系列的電視弘法節目,這個節目名為《三乘菩提之學佛釋疑》,裡面有很多子題,今天所要講的子題是“藏傳佛教是正統佛教嗎?” 前面兩集已說明,《大日經》所說的六大當中的識大,具有了別性,那是錯誤不正確的說法。今天將繼續探討《大日經》的毘盧遮那佛,所說三句當中的第一 句:菩提心為因。也就是如實知自心,自心尋求菩提,及一切智的真實內涵。這個菩提心,到底是不是諸佛的法身,一切有情的真心? 在《大日經》卷1,毘盧遮那佛如是說:“秘密主!云何菩提?謂如實知自心。秘密主!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彼法少分無有可得。何以故?虛空相是菩 提,無知解者,亦無開曉。何以故?菩提無相故。秘密主!諸法無相,謂虛空相。爾時金剛手復白佛言:‘世尊!誰尋求一切智?誰為菩提成正覺者?誰發起彼一切 智智?’佛言秘密主:‘自心尋求菩提及一切智。何以故?本性清淨故,心不在內、不在外,及兩中間心不可得。’”(《喇嘛教密續》) 從《大日經》的毘盧遮那佛說法當中,得到兩個重點。第一個重點,要如實知道自己的菩提心,到底是什麼?既然要如實知自心,一定要有能觀的心,與所觀的 對象,否則無法現前觀察自己的菩提心到底是什麼。由此可知《大日經》的毘盧遮那佛,落在能觀的心上,而不是所觀的菩提心。為什麼?因為要觀察自己的菩提 心,一定要起一個能觀的心,來觀察自己的菩提心到底是什麼?然後才能如實了知,所觀察的菩提心到底有什麼內涵、有什麼體性。而能觀的心是意識心,所觀的是 菩提心的境界相,不是嗎?這樣的境界不是有能所嗎?不是有覺觀嗎?也因為有能所與覺觀,才能如實了知自己的菩提心是什麼,不是嗎?所以說《大日經》的毘盧 遮那佛所說的心,是能觀的意識心,而不是諸佛的法身、一切有情的真心。又意識心有五別境的慧心所,所以意識能夠很清楚知道自己所觀察的菩提心,到底有什麼 內涵、有什麼體性,才能成就《大日經》的毘盧遮那佛所說的如實知自心。 所以有一位密教行者,很直接地表示,密法不只客觀地觀察自心,而是直接觀照自心,為最究極智慧的顯現。這位密教行者承認,有一能觀的心,來觀察自己的 菩提心。而這個能觀的心,在佛法上就是意識心,當境界出現時 ,祂就會去作很詳細的觀察與分別;當祂消失不再運作時,就無法詳細觀察與分別。可是這樣的境界,是有能所與覺觀,不是從本以來離種種覺觀的真心。 如《佛說解節經》卷1開示,佛即告言:“如是,法上!如是實相,過覺觀境。我覺了已,為他解說,安立正教,開示顯現,令義淺易。何以故?我說真實,但 是聖人自所證見;若是凡夫覺觀境界,自他可證。法上!以是義故,應知實相過於一切覺觀境界。”釋迦世尊已經很清楚開示,菩提心、實相心,是過於一切覺觀境 界,祂沒有《大日經》的毘盧遮那佛,以及這位密教行者,所說的覺觀境界。由此可知《大日經》的毘盧遮那佛,以及這位密教行者,都落入在能觀的意識心上,所 以才能如實知道自己的菩提心,才能自心尋求菩提及一切智。 第二個重點,因為這個意識心,有覺觀、有分別,所以祂有時清淨,有時不清淨,為什麼?因為能觀的意識心,會隨著所觀察的境界相,而有貪染喜厭等煩惱事 出現,不是從本以來就是清淨的真心。由於《大日經》的毘盧遮那佛,落在能觀的意識心上,祂所謂的心,有時清淨、有時不清淨,所以才會說“如實知自心,自心 尋求菩提及一切智”。由此可知《大日經》的毘盧遮那佛所說的菩提心,就是能觀的意識心,不是從本以來不生不滅、離諸覺觀的真心。而能觀的意識心是生滅法, 乃是意根觸法塵而有的法,本身是被生的法,是有境界的法,不離能所與覺觀,不是從本以來清淨的法,與 釋迦世尊開示“真心能生諸法,本身離見聞覺知,自性清淨”完全顛倒。 又譬如《大日經》的毘盧遮那佛所說的心有覺觀,與 釋迦世尊在《深密解脫經》卷1開示,真心的體性離諸覺觀完全顛倒:“曇無竭!汝今當依此義而知,所謂過諸世間境界是第一義相。複次,曇無竭!我說第一義 者,是過一切諸相境界,覺觀是名諸相境界。如是我說第一義者,是無言境界,覺觀是名言說境界。曇無竭!我說離諸言語是第一義相,覺觀名字是世諦相。如是我 說離諸諍論是第一義相,覺觀名字是諍論相。曇無竭!依此義相。汝今應知,過諸世間覺觀境界,是第一義相。” 釋迦世尊開示,一切有情的真心離種種覺觀、離種種覺觀境界相,這樣的心才是一切有情的真心,才是第一義諦法。不是如《大日經》的毘盧遮那佛所說一切有 情的真心有覺觀境界,所以才能夠如實知道自己的菩提心,才能尋求菩提及證一切種智,不是嗎?由此可知《大日經》的毘盧遮那佛說,這個心能如實知自心,自心 尋求菩提及一切智,乃是不正確的說法,已經落入意識覺觀境界中。 然而《大日經》的毘盧遮那佛,在卷1所說的真心不離覺觀,卻在後面又說,這個真心沒有分別,如下:“虛空相心,離諸分別無分別。所以者何?性同虛空, 即同於心,性同於心,即同菩提。”(《喇嘛教密續》)《大日經》的毘盧遮那佛,所說的真心不離覺觀,卻於後又說真心不分別,可謂前後語顛倒,不知所云。為 什麼?因為佛弟子們都知道,十方諸佛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異語者、不誑語者。沒有二語,所以才能成就三十二大人相當中的廣長舌相,其舌頭能夠覆蓋 到髮際上。可是《大日經》的毘盧遮那佛所說的,卻是前後語顛倒,可知《大日經》的毘盧遮那佛所說的不是真實語者;其所說的真心,落在離念靈知的意識心上, 所以才要保持這個能觀的意識心一念不生,以此來說離諸分別而無分別。 此外,可以以世間常理來判斷,來抉擇《大日經》的毘盧遮那佛說法是否正確。由於《大日經》的毘盧遮那佛所說的真心不離覺觀,所以當有境界出現時,一定 會有能觀與所觀出現,就會有種種覺觀的事情發生,就會有種種分別出現,知道這是什麼境界,而且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可是在睡著無夢時,這樣的覺觀境界,這樣 清楚分別了知的心不見了,因為覺觀的心不再運作了,所以不再清楚分別及了知。然而這個心,有時會出現及分別了知種種法,有時不會出現而無法分別及了知種種 事,顯然這個覺觀的心,這個如實知菩提心的心,這個尋求菩提及一切智的心,是意識心,不是從本以來就存在、從本以來就自在的真心,祂是有生有滅的法,不是 真實法,睡著無夢尚且不能成就本來自在的法,在悶絕位、正死位、無想定、滅盡定以及重度麻醉下,此如實知菩提心、尋求菩提及一切智的意識心,也會斷滅不再 現行,須待下一次意根觸法塵,意根覺得有重大變動後,才能促使意識心再度現行。這時能觀的心,也就是能了知種種境界的意識心,才能再度現行,再次清清楚楚 明明白白,分別而了知種種法。 又世間法尚且無法成就,更不用說出世間法的二乘菩提,世出世間法的佛菩提能夠成就了。顯然《大日經》的毘盧遮那佛所說的法,不能成就世間法、出世間 法、世出世間法。所說的心,不能成為一切有情的真心,本身是有問題的。然而 釋迦世尊所說一切有情真心離種種覺觀,不在六塵作種種分別。既然不在六塵作種種分別,所以當你睡著了,這個心還是離見聞覺知,不在六塵分別,表示這個心, 從本以來就在的心,從本以來就自在,不會因為睡著了就不見、醒來以後才出現。由此可知,釋迦世尊所說的法,不僅符合世間正理,而且也符合出世間、世出世間 正理,表示 釋迦世尊所說的法,才是正確的。這個離種種覺觀、離見聞覺知的心,才是一切有情的真心。《大日經》的毘盧遮那佛所說的心是意識心,不是一切有情的真心。 由上面分析可知,《大日經》的毘盧遮那佛所說的如實知自心,不僅已經落在能觀的意識心上,而且還要將此心處於一念不生的靈知狀態中就是已經成佛了。然 而有智慧的佛弟子們都知道,能觀的意識心,是意根與法塵相接觸而有的法,是被生的法、是生滅法,不是一切有情本有、自在、不生不滅的真心。而 釋迦世尊所開示的真心,離能所與覺觀,離見聞覺知,是沒有境界的法,本性清淨,這樣的心才是一切有情的真心。所以 釋迦世尊所說的真心,迥異《大日經》的毘盧遮那佛所說的真心,證明《大日經》的毘盧遮那佛所說的法是錯誤的,嚴重誤導眾生走上常見外道中。 或許有人會提出質疑:禪宗所悟的不也是透過覺觀的意識心去找真心嗎?不正是《大日經》的毘盧遮那佛所說的如實知自心嗎?為什麼你說《大日經》的毘盧遮那佛說法錯了? 會有這樣的想法也很正常,因為提出問題的人,僅注意到能觀的意識心上,而不是注意所找到的真心,祂本身沒有覺觀,沒有見聞覺知,也不知參禪者透過能覺 觀的心,能見聞覺知的意識心,去找本來離見聞覺知的真心,於一念相應慧,找到一切有情的真心,發現這個真心離能所與覺觀,離見聞覺知。所以參禪者透過能觀 的意識心,去找一切有情的真心,所找到的就是諸佛的法身、一切有情的真心。而不是《大日經》的毘盧遮那佛所說著重於能觀的心上,也就是意識心。這一步之 差,毫釐有差,天地懸隔啊!由此可知,《大日經》的毘盧遮那佛,連自身的真心在哪裡也不知道,連自身的我見也未斷,更不用說能夠成佛了。 又譬如《大日經》的毘盧遮那佛在卷3說,這個能觀的心能分別種種境界,如下:“諸有所分別,悉皆從意生,分辨白黃赤,是等從心起。”《大日經》的毘盧 遮那佛告訴金剛手菩薩說,真心能夠分別色塵的顯色等等。然而有正知正見的佛弟子,都知道能分別六塵的,就是七轉識自己,而不是真心,因為真心離見聞覺知。 譬如眼識分別色塵的顯色,耳識分別聲塵的聲音,鼻識分別香塵上的香臭等,舌識分別味塵上的味道,身識分別觸塵的冷暖等,意識不僅能作前五塵的粗相分別,而 且還能作前五塵所不能分別的細相分別,譬如形色、表色、無表色等。意根能分別法塵,僅是粗相分別而已,細相的分別,則交於意識去作分別。由此可知,能分別 六塵相的心,就是七轉識自己,不是真心。因為真心不在六塵分別,祂離見聞覺知,是沒有境界的法。有智慧的佛弟子們都知道,自己所有見聞覺知的種種境,都是 以真心為因,藉著種種緣,而從真心出生種種法,再由自心所生的七轉識去分別,而有大眾所了知的諸法出現。 如 釋迦世尊在《大乘入楞伽經》卷3開示:“大慧!我了諸法唯心所現,無能取所取,說此有故彼有,非是無因及因緣過失。大慧!若不了諸法唯心所現,計有能取及 以所取,執著外境若有若無,彼有是過,非我所說。”釋迦世尊開示:“大慧菩薩!我釋迦牟尼佛究竟了知諸法,是由真心變現出來,真心本身無能取、所取,因為 有真心如來藏的緣故,諸法才能藉著種種緣而出生、現行、變異及消失,所以諸法並不是無因生,也不是藉著其他因緣,由它自己出生,都是從如來藏出生,因此沒 有無因生,及其他因緣生的過失。大慧菩薩!如果無法了知諸法是如來藏藉著種種緣而出生,因此計有能取的分別心,與所取的對象,就會執著境界究竟是有、究竟 是無的虛妄分別見,這是有過失的。像這樣計能取與所取,而錯誤執著的說法,不是我釋迦牟尼佛所宣說的正理。” 從經文的開示可知,所謂的諸法包括五欲六塵、蘊處界諸法等法在內,都是以真心為因,藉著種種緣,而從真心變現出來的;可以證明,真心藉著種種緣而出生 一切法,所以真心是一切諸法的根本。由於眾生不了知一切法,都是以真心為因,藉著種種緣而從真心出生,再由七轉識去作種種虛妄分別,或有或無,因此落入常 見外道、斷見外道,乃至落入邪淫外道中。 綜合上面所說,《大日經》的毘盧遮那佛將能觀的意識心,當作是一切有情的真心,也就是將識陰六識當中的意識,當作是真心。以此能觀的意識心,來如實知 自心,來尋求菩提及一切智,並以此來教導密教行者,要運用三密的修行方法,也就是透過手結印契之身密,口誦真言之語密,心作觀想的意密來修行。尤其是心作 觀想的意密,讓意識心處於一念不生,而且保持在離念靈知的狀態中,認為證得此離念靈知的狀態,就已經證得諸佛的法身,就是證得一切有情的真心而成佛了。然 而這樣的佛,都已經落入識陰當中,連最基本的我見也未斷,連聲聞初果也未證,顯然還是具足異生性的凡夫一個,怎麼可能是證得諸佛的法身、證得一切有情真心 而成佛了呢! 既然藏傳佛教傳承於《大日經》,可以證明藏傳佛教根本不是正統的佛教,有智慧的佛弟子們,應該要遠離他們,以免與三乘菩提越走越遠,因而落入常見外道、斷見外道與邪淫外道中而不知。 說到這裡,時間剛好到了,今天就講到這裡。 敬請各位菩薩下次繼續收看。 阿彌陀佛! 127藏傳佛教是正統佛教嗎(六)--正光老師
各位電視機前面的菩薩們: 阿彌陀佛! 歡迎繼續收看正覺同修會,所推出一系列的電視弘法節目,這個節目名為《三乘菩提之學佛釋疑》,裡面有很多子題,今天所要講的子題是〈藏傳佛教是正統佛教嗎?〉 上一集已經說明,《大日經》的毘盧遮那佛所謂的菩提心,以及前二集密教所謂六大當中的識大,具有了別性,都是指同一個心,那就是能觀的意識心,祂是被 生的法,也是生滅的法,並不是一切有情恆常不斷的真心。接下來這一集將談的是,《大日經》的毘盧遮那佛所說的三句當中的第二句:悲為根本。 《大日經》的毘盧遮那佛將真心所生的萬象、將諸佛及法界不可思議境界等,以曼荼羅來代表,因而衍生曼荼羅這一法門出現。曼荼羅的梵語是音譯,以前翻譯 為壇或者道場的意思。又曼荼羅起源於印度,最初是指作法時的土壇,就是積土於一處,加以平治,以牛糞塗其表面使其鞏固;並於此壇進行神聖的宗教儀式,尤其 是阿闍黎為弟子授戒時,或國王即位時,以此壇進行之。當此神聖的宗教儀式進行時,迎請十方三世諸聖證明之,於是繪畫十方三世諸神聖像,或以其所持之物,來 表示其尊嚴。 由此可知,曼荼羅是古印度阿闍黎為弟子授戒時,或者國王登基時所堆積的土壇,以大白牛糞便塗抹鞏固、布置器物以及七日作壇等等,原本是要請諸聖證明 之,改以繪畫諸聖的聖像來代替,為後來的密教行者廣為使用及傳承;至於繪畫十方三世諸神聖像之所持物、種子字等,也為後來的密教行者廣為使用及傳承,因而 演變從持明密教開始,而有非常繁複的曼荼羅出現。譬如有胎藏界曼荼羅、金剛界曼荼羅等等出現,乃至有專門繪畫曼荼羅的度量單位及繪製的方法出現,儼然成為 一種非常專業的領域,令人目不暇給。 又現在有人翻譯曼荼羅為輪圓具足、聚集的意思。其中輪圓具足,就是表明一切眾生本有的白淨菩提心,並且已成就及獲得無上正等正覺的意思,猶如圓輪一般 圓滿無缺。聚集的意思,就是將諸佛菩薩的聖像,聚集於一壇,或者描繪諸佛菩薩聚集於一處。所以密教行者認為,如來的智慧德相是圓滿具足,也認為宇宙萬物的 法相,都是如來智慧德相圓滿的象徵,不能離開菩提心而有,遂將諸佛自證的境界,用絕對象徵性的善巧方便表現出來。而這象徵性的善巧方便,就是將諸佛菩薩聚 集在一處,這也就是密教行者所謂的曼荼羅,以此來修密教所謂的成佛之道。 雖然密教行者將諸佛所親證的不可思議境界,加以物化、相化成曼荼羅,讓密教行者依曼荼羅所說的內涵,去修密教所謂的成佛之道,可是真心不就是曼荼羅。 因為宇宙萬物等都是以真心為因,藉著種種緣,而從真心變現出來的,是為真心的局部體性,也是真心的一部分,不能加以分割成兩個,也不能外於真心而有宇宙萬 物出現。這分明告訴大眾,一者、雖然宇宙萬物等等,都是從真心出生,但不代表宇宙萬物就是真心啊!因為前者是物質法,後者是心法,兩者體性本來就不一樣, 又如何說這兩者是為同一法呢。二者、如果真的如《大日經》的毘盧遮那佛所說,而將真心加以物化、相化成曼荼羅,說這就是佛菩薩所證的不可思議境界,說那是 宇宙萬物的表徵等等,不就是認定真心就是物質法嗎?這樣是有很大的過失存在,不能不慎啊! 又曼荼羅的種類可分為四種,那就是大曼荼羅、三昧耶曼荼羅、法曼荼羅、羯磨曼荼羅。所謂的大曼荼羅,就是總集諸佛菩薩容貌、形象,以繪畫的方式表現出 來的曼荼羅。由於密教行者認為大曼荼羅,是宇宙萬物形象加以抽象化後,再構成一個具體的結構,以此來表示真心所反映的世界,來表示諸佛菩薩世界廣大無邊, 故稱此諸佛菩薩容貌、形象所成的曼荼羅,為大曼荼羅。由於表現諸佛菩薩的容貌、形象大曼荼羅,也稱為尊形曼荼羅。然而讓人好奇的是,密教行者將諸佛菩薩的 容貌、形象加以繪畫出來,就是代表諸佛菩薩的真心嗎?就是代表諸佛不可思議的境界嗎?如是將諸佛菩薩真心,加以物化、相化成曼荼羅,那是錯誤不正確的說 法。如同現在的密教行者被錯誤教導,因而落入常見與斷見中,常為有智慧的佛弟子們詬病不已,說那是很荒唐、很離譜的作法。 所謂的三昧耶曼荼羅,就是將諸佛菩薩所持的法器、持物,如金剛杵、金剛鈴、蓮花等,以及諸佛菩薩的手印,及契印所成的曼荼羅,來代表諸佛菩薩的本誓, 來代表諸佛菩薩的三昧耶,這樣的曼荼羅,就是三昧耶曼荼羅。然而讓人覺得很好奇的是,諸佛菩薩在因地所發的根本誓約,也就是三昧耶,竟然是密教行者所說的 法器、持物與印契。前者是由菩薩心地所發起度眾生的誓願, 它是心法;而後者是標幟、是物質法,兩者一點關係也沒有。為什麼密教行者要等同視之,而說是同一件事呢?像這樣的說法真的很奇怪,而且也很荒唐。由此可 知,密教行者把心地法門加以物化、相化成曼荼羅的說法,真的很離譜,而且也很荒唐。 所謂的法曼荼羅,就是諸佛菩薩的種子及真言等。是由密教行者將諸佛菩薩的名稱與本誓三昧耶第一個字,用梵文表示出來,名為種子;所以法曼荼羅又稱為種 子曼荼羅。密教行者認為法曼荼羅就是宇宙的一切語言、聲音、文字等等,都有其特殊的意義。而且就其本質而言,認為它都是實相法,所以稱法曼荼羅為文字曼荼 羅、種子曼荼羅。 然而這樣的說法,完全違背 釋迦世尊的說法,為什麼?因為一切語言、聲音、文字等等,都是藉著種種緣而出生的法,本身是生滅法,不是實相法。譬如語言、文字、聲音等,是透過肺、喉 嚨、口、舌等肢體,以及空氣振動等緣而成;再透過大眾約定俗成,而成為大眾所了知的一種系統,是人類用來溝通、交流,記錄思想、事件的一種方式,也是藉著 眾緣而成的世間法,本身是生滅法,怎麼會是生命實相呢?所以說,密教行者認為一切語言、聲音、文字等就是實相,是言過其實,而且是非常不正確的說法。同樣 的道理,種子是功能差別、界限,也是心法的一種。卻被《大日經》的毘盧遮那佛說是物質法,真的很離譜,而且也很荒唐。 所謂的羯磨曼荼羅,就是描繪諸佛菩薩威儀事業,舉凡宇宙的運轉,以及人類種種行為都包括在內,而加以塑造成像的壇城,也稱為羯磨曼荼羅。由於密教行者 認為一切如來都有三種秘密身,即形象、印、字,而這三種秘密之身,都各具有威儀事相。因此認為宇宙的運轉,以及人類種種行為等活動,包括了一切行住坐臥在 內,都是實相的象徵,所以稱此曼荼羅為羯磨曼荼羅。 然而人類種種行為活動等,乃是眾生無明、業種等為緣,由共業有情的真心,共同變現出來的山河大地器世間,讓共業有情可以依止及生活下所產生的行為活 動,是為真心所變現的物質世間之後而有的行為活動,本來就是生滅法,怎麼會是《大日經》的毘盧遮那佛所說生命實相本體呢?又有情種種的行為活動,包括了行 住坐臥等活動在內,是有一段時間與空間運作的過程,在佛法中為行陰所攝,怎麼會是《大日經》的毘盧遮那佛所說的生命實相本體呢?既然《大日經》的毘盧遮那 佛已經落入行陰當中,連明心也沒有,怎麼有可能成佛呢?以此緣故,深信《大日經》的毘盧遮那佛所說的密教行者,如果不捨棄如此大邪見,未來想要明心見性乃 至成佛,那是不可能的事。 又《大日經》所說,胎藏界曼荼羅有很多佛菩薩的聖像,又限於時間的關係,無法一一介紹,僅能作大略的介紹。胎藏界曼荼羅分為十三院,可是現圖只有十二 院,缺少最外圍的四大護院。整個曼荼羅可分為三重:第一重為最外院的外金剛部院,第二重為文殊院、地藏院、虛空藏院、蘇悉地院、除蓋障院,第三重為中台八 葉院、遍知院、釋迦院、觀音院、持明院、金剛手院。又中台八葉院最中央的是大日如來,周遭有八葉的蓮葉,有四佛、四菩薩──那就是東方的寶幢佛、南方的開 敷華王佛、西方的無量壽佛、北方的不空成就如來、東北方的彌勒菩薩、東南方的普賢菩薩、西南方的文殊菩薩、西北方的觀世音菩薩。由此可知,密教行者認為中 台八葉院,就是整個胎藏界曼荼羅的總體,其中大日如來代表菩提心,八葉的四佛、四菩薩代表大悲,其外圍就是方便,由此構成《大日經》卷1所說的三句:菩提 心為因,悲為根本,方便為究竟的說法。 然而《大日經》所施設的中台八葉院等十三院的種種說法,乃是將真心加以物化、相化而說,有何真實可言。既然沒有任何真實可言,其所施設曼荼羅的種種內 涵,又有何真實可說呢?說穿了,那都是生滅不已的虛妄法,然後將此虛妄法當作真實法來修行,不是更加虛妄嗎?那就是以幻修幻,把幻當真,於修行之後,所得 的結果還是虛幻、還是一場空。所以說《大日經》的毘盧遮那佛所施設的曼荼羅,沒有任何實質意義,不僅浪費密教行者修行時間,縱使密教行者終其一生很精進地 修行,所得的結果還是虛妄、是空,而且還會誤導自他有情的法身慧命,使得密教行者在修行的道路上完全走偏,大大地延誤自己未來成佛的時程。 又《大日經》的毘盧遮那佛所說的曼荼羅,是將真心加以物化、相化後所說的法。這樣的法,乃是人為施設的法,本身是生滅法,不是實相法。既然將生滅不已 的曼荼羅加以物化、相化後,再把它當作實相來修行,當然更是虛妄不實。既然是虛妄不實的法,而強加附會那是真實法,及誤導無辜的眾生相信那是真實法,當然 會成就誤導眾生的大惡業,果報非常嚴重,不能不慎。 又《大日經》的毘盧遮那佛,在卷1將曼荼羅配五色如下:“先安布內色,非安布外色,潔白最為初,赤色為第二,如是黃及青,漸次而彰著,一切內深玄,是 謂色先後。”《大日經》的毘盧遮那佛說:配色時,先安內色,再安外色,於安布內色時,依序安白色、紅色、黃色、青色、黑色。 當你看到這樣說法,難道不會覺得很荒誕、很離譜嗎?竟然會將五佛配五色,而且有些佛是暗色、雜色的,不是金色。像這樣的將如來加以配色,而呈現不同顏 色的佛菩薩的說法,完全違背 釋迦世尊的開示。為什麼?因為諸佛如來身上的光是金色,而金光之中蘊含極強的白光,才是佛的光明。其中金光是智慧之光,白光是由禪定所發起的光,可以增益 金光的光芒。並不是諸佛菩薩身上有暗色、雜色的光明。唯除 世尊有其他開示外,才會發出雜色的光。 如 釋迦世尊在《大方便佛報恩經》卷1曾開示:有一天,阿難入王舍城次第乞食,遇到一位梵志是為六師徒黨,在阿難面前罵 世尊是惡人,不孝無恩的人。阿難以此緣故,便向 世尊稟白:“世尊!佛法之中,頗有孝養父母不耶?”世尊便以此因緣,欲說《大方便佛報恩經》,從面門放出五色光,有青、黃、赤、白等光,其色暉艷,到東方 的喜王如來淨土,南方的思惟相如來淨土,西方的日月燈光如來淨土,北方的紅蓮花光如來淨土。所以佛在特殊因緣之下,才會發出雜色的光,不是佛身上有暗色、 雜色的光。 最後,綜合這一節所說,密教行者將宇宙萬物等現象,編製成曼荼羅以後,再把它當作是實相法,以此來作為密教成佛的實踐論,以此來成就密教所謂的佛道。 像這樣的說法乃是錯誤、不正確的說法,為什麼?因為要成就佛道,要在宇宙萬物當中,去尋找能生宇宙萬物背後的真心。這個真心就是一切有情的真心,而不是如 《大日經》毘盧遮那佛所說的能觀的意識心;並於一念相應慧,找到真心而明心見性,成為真見道的真實義菩薩,因而發起了般若智慧。再以此般若智慧為基礎,進 修別相智、道種智,以及歷緣對境,將煩惱現行、習氣種子隨眠,以及所知障一一加以斷除,分別斷除了分段及變易生死;於最後身菩薩階位,觀察人間因緣成熟, 誕生人間,於菩提樹下一手按地明心,上品妙觀察智、上品平等性智、大圓鏡智現前;於夜後分,夜睹明星,眼見佛性,成所作智現前,成為四智圓明的究竟佛。 而不是如《大日經》的毘盧遮那佛所說,將宇宙萬物加以物化、相化後,再編制為曼荼羅,說它是實相法。然而密教行者再藉此來修三密的相應法,而成就密教 所謂的成佛之道。譬如要吃飯,當然要將米洗淨加以炊煮後,才有飯吃;而不是冀望將沙洗淨後,炊煮成熟飯,因為沙不是飯本,縱使歷經久劫煮沙,仍然是沙而不 是飯。 既然修曼荼羅無法成就佛道,《大日經》的毘盧遮那佛妄稱看見曼荼羅,可以將往昔所造的罪業消滅無餘,乃至可以成就一切種智,那都是荒誕不經、而且是離譜的說法,不僅對密教行者沒有任何利益,反而與 釋迦世尊所說的三乘菩提越走越遠,永遠沒有辦法成就一切種智的究竟佛。 唯有密教行者捨棄如是大邪見,親從 釋迦世尊所說的正法,未來才有機會實證三乘菩提的可能,乃至未來可以成就一切種智的究竟佛。由於西藏地區的藏傳佛教親承《大日經》非常荒謬的說法,可以證 明它不是正統的佛教。有智慧的佛弟子們,應該要遠離它們,以免與三乘菩提越走越遠了。 說到這裡,時間剛好到了,今天就講到這裡。 敬請各位菩薩下次繼續收看。 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