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常识 万维大哥大Rondo先生,(有人叫他爷爷,但你知道吗,有的美国人36岁就当爷爷奶奶了。我们早晚都会当爷爷奶奶的,但我们的心要永远年轻,不能当爷爷、奶奶,呵呵!)在他的博文《人生有些爱好,是上苍赐予的财富》http://blog.creaders.net/rondo/user_blog_diary.php?did=48368 文后,他在我的评论后说,让我写点如何保养的按摩手法。因为以前我对针灸按摩很感兴趣,并参加过短训和给人略施过小技!受他的启发,就来谈谈这个话题,也算给Rondo交了作业,仅供大家参考,祝大家周末愉快!并祝每位网友健康成长:) 为此,我参阅了书目:《穴位保健按摩大全》、《人体穴位层次解剖图谱》、《点穴与解穴法》、《中医基础理论问答》、《针灸治疗手册》等,现在编辑成文。也算为自己和需要的人提供一个必备的资料吧。针灸按摩是中医的治疗手段之一,当然要遵循传统中医的学说和理论。比如经络与腧穴。懂得了这些基本常识,自己了解了自己,有时都可以给自己治病的? 关于经络的概念,中医认为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它内连脏腹,外络肢节,沟通于脏腹与体表之间,将人体脏腹、组织器官联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借以行气血、营阴阳,使人体各部的功能活动得以保持协调和相对平衡。经络包括经脉和络脉。经,有路径的意思,是经络系统的纵行主干。络,有网络的意思,是经脉的分支,纵横交错,网络全身,无处不至。 《灵枢。海论篇》说:“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内脏,外络于支节。”说明经络有沟通表里、联络周身的作用。经络体系,以十二经脉为主体,配合奇经八脉、十五络脉以及数不胜数的孙络分布于周身各部,无处不到。它即是循行气血的系统,也是联系机体各组织、器官、的结构。这样,它内联五脏六腹,外及四肢百骸、五官七窍、皮肉筋骨,把人体各部,脏与腹,脏与脏,腹与腹,五关与内脏,四肢与躯干,紧密地联系起来,构成一干完整的机体。 十二经脉名称: 十二经脉分为手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阴经、足三阳经,是根据各经所联系内脏的阴阳属性及其在肢体的循行部位的不同而定的。如阴经属脏,行于四肢内侧;阳经属腹,行于四肢外侧;手经行于上肢,足经行于下肢。 十二经表里关系 | 阴经 | 阳经 | 手经 | 手太阴肺经 | 手阳明大肠经 | | 手厥阴心包经 | 手少阳三焦经 | | 手少阴心经 | 手太阳小肠经 | 足经 | 足太阴脾经 | 足阳明胃经 | | 足 厥阴肝经 | 足少阳胆经 | | 足少阴肾经 | 足太阳膀胱经 | | | | 在治疗上,阴经有病,取本经腧穴,同时可取相为表里的阳经的穴位。如肺病取尺泽(肺经)配合谷(大肠经),肝病取太冲(肝经)配阳陵泉(胆经),胃病取足三里(胃经)配三阴交(脾经)。 十二经脉流注顺序: 起始于肺经—>大肠经—>胃经—>脾经—>心经—>小肠经—>膀胱经—>肾经—>心包经 —>三焦经—>胆经—>肝经—>肺经 即:人体之经气由中焦(中脘部)生,从肺经开始流注,一直到肝经,循行一周后又回到肺经,如此周流不息。另一方面,当外邪侵入人体皮毛后,首先到肺,再传到大肠、胃脾……这种病邪的传变过程也是按照经脉的流注顺序。 十二经脉起、止穴,循行路线及病候: (1) 手太阴肺经: 起于中府(锁骨外下端),经肩内、上肢内侧前线(桡侧缘),至大鱼际,止于少商穴(拇指桡侧)。 病候:胸闷胀满,缺盆疼痛,喘咳,气逆,咳血,咽喉肿痛,肩背冷痛,手臂内侧前缘疼痛。 (2)手厥阴心包经: 起于天池(乳头后1寸),经肩内、上肢内侧中线、上腕内、掌心,止于中冲穴(中指指端)。 病候:心痛,心悸,心烦,胸胁胀满,精神失常,上肢痉挛,手心热,腋肿,面赤,目黄。 (3)手少阴心经: 起于极泉(腋窝中),经上肢内侧后线,上腕内,至小鱼际,止于少冲穴(小指桡侧)。 病候:心痛,咽干,口渴,胸胁痛,目黄,上肢内侧后缘疼痛,手心热。 (4)手阳明大肠经: 起于商阳(食指桡侧),经手背、上肢外侧前线(桡侧缘),上肩,循颈、面颊,入下齿中,交人中穴,止于对侧迎香穴(鼻旁5分处)。 病候:下牙痛,咽喉肿痛,鼻流清涕或流血,腹痛,肠鸣,泻泻,便秘,痢疾,上肢外侧前缘及肩部疼痛。 (5)手少阳三焦经: 起于关冲(无名指尺侧),经手背、上肢外侧中线,上肩、项、耳后、额角、颞部,止于丝竹空穴(眉梢外)。 病候:耳聋,耳鸣,咽喉肿痛,颊肿,耳后疼痛,肩臂、肘部外侧疼痛。 (6)手太阳小肠经: 起于少泽穴(小指端尺侧),经手背外缘、上肢后侧外缘,上肩胛、后背,转向颈,上面颊,止于听宫穴(耳屏前)。 病候:耳聋,目黄,咽痛,下颌及颈部肿痛以至头不能转动,肩臂及上肢外侧后缘疼痛。 (7)足太阴脾经: 起于隐白穴(脚拇趾内侧),经大趾内侧,沿小腿内侧中线上行,至内踝上8寸处,穿过肝经,沿下肢内侧前线,经胸腹第3侧线,止于大包穴(腋中线,平第6胁间隙)。 病候:胃痛,腹胀,食则吐,舌根强痛,身体沉重,黄疸,便溏,下肢内侧肿痛或厥冷,足大趾运动障碍。 (8)足厥阴肝经: 起于大敦穴(脚拇趾外侧),行足背、内踝、小腿前线,至内踝上8寸处,穿过脾经后,沿下肢内侧中线,上腹胸第四侧线,止于期门穴(乳头直下,第6胁间)。 病候:胸满,呕吐,胁胀满痛,腰痛,遗尿,尿闭,疝气,少腹肿痛。 (9)足少阴肾经: 起于涌泉穴(足心前),经内踝后方,下肢内侧后缘,上腹胸第一侧线,止于俞府穴(锁骨下,距前正中线2寸处)。 (10)足阳明胃经: 起于承泣穴(目下4分),经鼻外、唇角、下颌角,上耳前、法角,再下行经颈、胸腹第2侧线、下肢外侧前缘、足背,止于历兑穴(第2足趾外侧)。 病候:肠鸣,腹胀,水肿,胃痛,呕吐,消谷善饥,口歪,鼻出血,头痛,咽喉肿痛,高热汗出,惊厥,发狂,腹股沟、下肢前外侧、足背及底三趾疼痛。 (11)足少阳胆经 起于瞳子髎穴(目外角),经耳上,绕三条弧线后,下颈,至缺盆,沿胸腹侧线下行,经下肢外侧、足背外侧,止于足窍阴穴(第4趾外侧)。 病候:口苦,目眩,偏头痛,颊肿,目外眦痛,胁痛,寒热往来,疟疾,缺盆疼痛,腋下肿,股、膝、小腿外侧及第4趾疼痛或运动障碍。 (12)足太阳膀胱经 起于睛明穴(目内角),经颈、头顶(距正中线1.5寸)、项,在背腰各有两条侧线,行于下肢后侧、外踝后、足背最外侧,止于至阴穴(小趾外侧)。 病候:颈项强痛,目痛,见风流泪,鼻塞多涕,鼻出血,头痛,痔,疟疾,狂症,癫痫,半身不随,腘窝、腓肠肌、足小趾等处疼痛或运动障碍。 奇经八脉: 1)奇经八脉含义: 奇经八脉为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八条脉的总称。它们既不隶属于脏腹,又无表里相配关系,别道奇行,故称“奇经”。它们也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当十二经脉运行的气血满盈之时,就流溢到奇经八脉中储存起来;当十二经脉气血不足时,奇经八脉再把气血还流到十二经脉中。奇经八脉也各有其循行路线,它们所含蓄的气血,同样起着营养肌体组织,内温脏腹,外濡腠理之作用。奇经八脉运行障碍,也会产生不同的病变。 2)循行路线及特点 (1)督脉: 起于胞中-->会阴-->后正中线-à腰-à头部 I I V I 入络于肾 I I 上唇ß-鼻柱ß-前额ß-头顶ß--------I V V 入络于脑 十二经脉中的手足三阳经,皆会于督脉,故称督脉为“阳脉之海”。督脉的主要功能是统摄全身阳气和维系全身元气。 (2)任脉: 起于胞中-à会阴-à环绕前阴-à前正中线 I V 两眼内ß-环绕口唇ß-过下頦ß-咽喉 十二经脉中的手足三阴经,皆交会于任脉,故称任脉为“阴脉之海”。任脉有调节诸阴经的作用。 (3)冲脉: 起于胞中-à会阴-à腹腔后壁-à脊背 I V 腹腔前壁-à分左右两行-à挾脐-à咽喉 I L一一>少腹两侧-à左右下肢 冲脉有总管全身气血的功能,为十二经脉的要冲,故有“十二经脉之海”、“血海”、“五脏六腹之海”等称号。冲脉可以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 (4)带脉: 起于胁下,斜向下行,至带脉,经五枢穴、维道穴,环绕腰间一周,状如束带,故有带脉之称。带脉具有约束足三阴、足三阳诸经之功能,密切十二经关系。 (5)阴维脉、阳维脉: 阴维脉,发于肾经筑宾穴-à循股内侧-à入小腹(脾) I V (与任脉相交)挾咽ß-上胸膈ß-循胁肋(肝) 阳维脉,发于膀胱经金门穴-à沿胆经上行-à髀厌ß-少腹 I V (胆)额ß-耳后ß-肩ß-腋缝后ß-胁肋后 阴维脉与阳维脉分别调节六阴经与六阳经的经气,以维持阴阳经之间的协调和平衡。 3)主要症候: (1)任脉:疝气,带下,腹中结块,月经不调,流产,不孕,腹泻,小便不利,腹冷等。 (2)督脉:脊柱强直,角弓反张,脊背疼痛,精神失常,小儿惊厥,手足拘挛,震颤,头 痛,癫狂,痫疾,中风不语等。 (3)冲脉:胃脘疼痛,反胃,肠鸣,便溏,气急,胁胀,脐腹痛,月经不调,经闭,崩漏,乳少,吐血等。 (4)带脉:带下,子宫下垂,腹部胀满,头晕,耳鸣,中风瘫痪,肢体拘挛,筋脉牵引不舒,腰软无力等。 (5)阴维脉:心痛,忧郁,胸脘满闷痞胀,肠鸣泄泻,反胃噎膈,胁痛等。 (6)阳维脉:眉棱骨痛,头项疼痛,恶寒发热,腰痛,四肢不遂等。 (7)阳跷脉:反胃,吐泻,多寐,小便淋沥,癃闭,梅核气,腹中积块等。 (8)阳跷脉:目内眦痛,头痛,失眠,腰背强痛,骨节疼痛,手足麻痹等。(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