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首诗是六祖慧能的著名禅诗。他和神秀的禅诗中提到的 “菩提树”、“明镜台”是来比喻自己对佛法的认识。而 六祖“菩提本无树”中的“菩提”,则指的是真实本心。
禅宗的核心,以及佛法的核心讲的就是“菩提”即真实本 心如来藏。而六祖的禅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 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当时比神秀的“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要高明得多。
因为“菩提”确实有空的体性,是无形无相的,无觉无知 的,是“诸入不会”的。所以,并无菩提树、明镜台等实 物可供人“勤拂试”。但佛法不是如虚空一样的空,不是 断灭空,不是世俗认识所能了知的。是即相离相,无相无 不相的,是不即空有二边,而亦空有二边的。
所以说,这禅诗是在六祖亲证菩提之前的诗,并不代表他 后来亲证菩提后,对佛法的正确认识。禅门是无门为门, 扫除一切相,所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
千百年来,历代祖师以及佛子,修行参禅都是为了亲证这 个“菩提”。明心见性的禅师所做的诗歌,表达的就是这 个境界。摘两首禅诗如下:
众生诸佛不相侵,山自高兮水自深。 万别千差明底事,鹧鸪啼处百花新。
----洞山良价禅师
豁然春意现,鹃鸣百花新。 羸鹤翘枯木,俯见众雏迷。
----萧平实居士 (《禅-悟前与悟后》www.a202.idv.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