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菩提之路 |
|
希望您能领略并感悟到佛法的解脱智慧和般若智慧。让您的思想得到启迪,让您的人生常乐我净。 |
|
|
|
|
|
|
|
|
|
|
|
|
|
文章评论 |
|
|
|
作者:小百合 |
|
留言时间:2013-05-30 18:27:12 |
|
|
[简体文稿]
各位菩萨:
阿弥陀佛!
我们今天要把四圣谛的苦滅道圣谛作一个结束。我们上一集讲到三十七菩提分的五根跟五力。
上一集有讲到这个五根跟五力,所谓的五根就是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五力就是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还有慧力。那大乘佛子闻熏佛法的缘故修学十信,因为十信满足则生信力,但是这个信根,并不是因为修而得,它是本自有之;因为信力生的缘故,所以仰信诸佛菩萨的解脱以及智慧的境界,那信任自己也能够修证;因为这样子,心向往这个佛菩萨的解脱以及智慧的缘故,所以精进修学,乃至于跟精进根相应。因为跟精进根相应的缘故,所以起了 四正勤,而能时时的修,而接着引起了跟精进根相应的起了精进力;那因为精进力生起的缘故,所以就能够真实的能够了知诸法的空相,能够现观蕴处界空。也就是说,透过前面的修行,透过前面四念处还有四正勤,因为五根、五力、精进力的发起,所以能够真实的能够了知诸法的空相;能够了知诸法这个空相,它是因为来自于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因为因缘和合而成;因为它是因缘和合而成,所以它是无常的,因为它是无常的,所以它是苦,它是空的。所以,因为这样子的能够了知诸法空相,因为这样子的现观蕴处界空的缘故,所以能够知道二乘法是依现象界的有为法来说空,它并不是究竟的。
菩萨因为这样子的一个修行,他同样是证五蕴的空相;但是,因为了知这个现象界、这个有为法,说有为法的这个空,它并不是究竟的;因为佛说蕴处界诸法是依于我们的本际、依于我们的真如而出生的。这个在阿含期的时候,佛处处说本际,处处说如,处处说所知依,这个就是在说,是依于这个一个真实法,才会有蕴处界空的这样子的法产生,所以菩萨因为这样子的一个观察,辗转而入了大乘。声闻人他是信受了佛所说的本际,那仅只停留于这个蕴处界空,因为没有这个大乘的根器,所以没有办法去思惟而亲证大乘这样子的一个般若的一个本体,也就是说没有办法去证悟这个如来藏;但是大乘菩萨,因为了知了这样的空相,而辗转的入了大乘,闻熏诸法实相。
那什么是诸法实相呢?就是这个般若空性。那什么是般若空性呢?般若空性其实就是,佛在三转法轮的时候所说的这个一切种智,诸法所说的这一个阿赖耶识,在诸法所说的这个如来藏。那这个如来藏,其实是在阿含期的时候,佛就已经宣说了。在般若期的时候,是以这个般若心,来说这个诸法 的实相,这个般若心又称为非心心、无心相心;这个是在般若期的时候,佛就已经在般若经处处的宣说这样子的一个般若空性。
菩萨证悟的时候,就是要证悟了这个诸法 实相的这一个般若空性。因为久修不舍的缘故,因为前面对于蕴处界空法的这样子的观行,久修不舍而断了我见,进而辗转的入大乘久修不舍,熏习般若空性的一切法;那入了大乘以后逐渐的修行,从信位乃至于初住,从十住位初住、二住乃至于到六住,到六住满心的时候,因为因缘成熟进入了七住位,所以证悟了空性的如来藏心。菩萨由于亲证空性如来藏的缘故,这个精进力所以能够逐渐的慢慢的与念根相应。
那什么是念根呢?念就是,所曾经历之境能够忆念不忘;也就是说对于所曾忆念的境界,能够忆持不忘。菩萨因为证空性,而生般若慧的缘故,所以从此能够依着诸经诸论,以及善知识所,受学真正佛法;也就是说,菩萨因为证悟了空性以后,能够依止着经论,也能够依止着善知识来受学真正的佛法。不但这样子,而且能够一一的证验,那证验了以后就能够在念根上面起于念力。因为跟念根相应,再加上能够一一的证验,一一证验以后起于念力,那在这种种诸法的法相上面的证验境界,能于至心念持不忘,因为这样子,所以称为这个是菩萨已得念力。也就是说,透过念根相应了以后,因为精进力跟念根相应,而因为这样子所以能够忆持不忘;忆持不忘以后再经过诸方修学,经过受学于经论还有诸善知识,所以一一的证验,而因于念根起于念力,所以这样子的念持不忘,这个就是菩萨所得的念力。
那如何与定根跟定力相应呢?这个念根跟念力,如何的进而与定根跟定力相应呢?菩萨因为念力所持的缘故,所以能在舍寿的时候断尽有爱住地惑,而不断之;也就是说,菩萨虽然能够断尽分段生死,但是他并不断它。为什么呢?为了要利益众生,所以他就不入无余涅槃。也就是说,虽然菩萨因为念力所持的缘故,能够舍寿的时候断尽有爱住地,不断,而留这个微细的思惑来利益众生,这个就是初地菩萨。初地菩萨有能力断尽思惑,也就是说能够断生死,能够舍寿断生死而入无余涅槃,但是祂不取无余涅槃,就是为了要利益众生,所以留思惑来润生,这个叫作留惑润生,来利益众生。因为不入涅槃,所以逐渐的慢慢的转入二地修戒波 罗蜜,因为得念力的缘故,所以逐渐的依大乘般若而能知三界九地的境界。三界九地就是,从欲界地乃至非想非非想地。
那因为念力的缘故,所以菩萨依大乘般若能够知三界九地的境界,能够知道、思欲修证九地的境界。因为以念力而与定相应,因为以念力跟定根相应的缘故,因为依信、进、念力而修禅定,所以以修禅定的缘故,慢慢的渐次修证四禅八定而起定力。那因为三地的菩萨修了四禅八定而生起定力,所以能够证四无量心的境界,而获得了广大的福德,也能够得到大神通力而得广大威德,所以能够满足三地的境界。满足了三地的境界以后,因为佛子已具足定力的缘故,也就是说,三地菩萨因为满足了四禅八定的修学,所以具足了定力的缘故,慢慢的与慧根相应。而且,因为这样子与慧根相应,所以逐渐的生起于慧力,而能够得到知他心智,所以这个知他心智就叫作慧力。所以,慧力不是一般我们世俗所说的那些世俗的智慧,这个慧力它是有特别的定义的;这个慧力,大乘菩萨的慧力,最主要就是在指,大乘菩萨在三地满心四禅八定五神通修足了以后,能够得知他心智,这个才是慧力。这个知他心智这个慧力,它能够知道三界九地一切有情众生他的心所住的境界,这个就叫作知他心智。
一切外道凡夫跟二乘无学都没有办法知道这样子的道理,那这样子的道理是依着大乘菩萨来略说五根跟五力;二乘的五根跟五力是仅止于在蕴处界诸法上面,而不是在菩萨的道种智上面用心,所以这个是有深浅的差别的。
那什么叫作七觉支呢?我们现在来说明一下什么叫作七觉支?七觉支又叫作七等觉支,又叫作七觉分,也又叫作七菩提分。那七觉支有哪些内涵呢?七觉支就是: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还有猗觉支、定觉支还有舍觉支。这七觉支是佛子修学佛法过程的用功方法,所以佛子在修学佛法的时候,应该以这七觉支来自己检验。
念觉支就是说,当佛子闻熏正法念持不忘。择法觉支是说,所谓的闻法以后能作思惟,思惟以后也能够作简择,择法就是简择的意思,而弃舍邪见而入 正见。精进觉支就是说,佛子能够简择诸法,舍弃邪见以后,能够心住正见,而能够精进修持,心不退没。喜觉支,是因为佛法精进修持,观知诸法虚幻,所以对于三乘菩提能够生起信心。猗觉支是,所谓的因佛法之于善于抉择修持,所以得于喜心,然后遍身受乐;也就是说,对于佛法善于抉择以后,因为喜心而能够遍身,因为法乐的缘故,所以遍身受乐,这个就是猗觉支。那定觉支,是因为有修有证,因为有证有验以后,心得决定,所以住于一境而不摇动,乃至发起禅定功德,这个就叫作定觉支。那舍觉支是说,猗以后,也就是说因为猗觉支以后,观诸身心受乐也都是无常,所以除一切受,所以这个叫作舍觉支。
那以上所说的七法,就是这个七觉支,是依二乘所修的七觉支来说的。但是大乘法当中的七觉支,和二乘法的七觉支有没有不一样的地方呢?我们来看一下,二乘法跟大乘法的七觉支,其实它是有不一样的。
菩萨因为所证菩提不同于二乘,因此所修的七觉支就不同于二乘人。而菩萨因为证法界实相的缘故,依法界空性,观七觉支也是施设幻有,所以对于诸法不生忆念,这个是菩萨的念觉支。菩萨然后又对于诸法观察,无非空性真心之自现自取,七识妄心在这个当中自生分别,然后于空性而言,实在没有一个善恶染净可得;因为这样住无所得的正见的缘故,所以菩萨得择法觉分。菩萨不以坏灭三界有为法而证菩提,乃于三界诸有为烦恼中,不离烦恼而证菩提,这个是菩萨的真精进,所以叫作真精进觉支。菩萨在三界诸有为法中,不生乐着,亦不愁忧烦恼;因为证诸法唯心所现,实无所得,所以因为喜忧相灭,这个就是菩萨的喜觉支。那菩萨对于诸法中,了知一切诸法都是自心缘于自心,除了这个以外没有其他一切法可得,心乐安住无所得境,这个是菩萨的猗觉支。
紧接着,菩萨能够深入证验自心所取、能取都是如来藏所现,能知所作主的心没有一法可得,因为这样子而心得定性,不移不转,这个叫作菩萨的定觉支。那菩萨得心定已,菩萨得了心定以后,观这个定心住心亦妨涅槃,也就是说,这个定心住心一样是妨碍涅槃的,所以能够观而具慧之心,也知应舍弃之,也就是说,对于这个能观而具慧的心,也知道应该要舍弃祂;这个意识心应该要舍弃祂,不着不贪自心,住于不知不见的如来藏的无住之境,这个是菩萨的舍觉支。这个是菩萨所观的二乘七觉支空。修学大乘佛法的佛弟子,如果想要入佛法的殿堂,应该以菩萨所观的七觉支而来自行检验。
我们前面所说的三十七道品,是佛子初学佛法可依之次第而修学之法道。但是大乘三十七道品,诸菩提分所证有别于声闻所证,那最主要的差别在什么地方呢?是在于,菩萨是依于法界实相,而修三十七菩提分法;那声闻是依于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的无常断灭之法来修三十七菩提分法。这个智慧是有异有同的。相同的部分,是菩萨同于声闻所知,因为菩萨同样能够证蕴处界诸法的无常空相,这个是菩萨与声闻同知的;但是不同的地方就不是声闻所能够知道的,这个是法界实相,因为菩萨是依于法界实相而来说这个三十七菩提分法。所以,菩萨与声闻对于三十七菩提分法的最主要的一个分际,是菩萨是依于法界实相如来藏心的亲证,来观察这三十七菩提分法,这个是最主要的一个差别。
我们把苦滅道圣谛的三十七菩提分法,已经到这里全部都讲完了。那苦滅道圣谛,这个趣向于涅槃之道的这样子的一个法,这个这样子的一个法道的三十七菩提分,我们在这里也说明完毕了。对于苦滅道圣谛的八正道的部分,从下一集开始,我们叶正纬老师将会对于八正道作详细的说明。
那我们在这里作一个总结。四圣谛是什么呢?四圣谛所说的就是苦、集、灭、道四谛,苦集滅道四谛者乃世间、出世间的正理,也就是说,涅槃的因跟果。苦者迷之结果,集者迷之原因,也就是说,苦圣谛其实是迷的结果,苦集圣谛是迷的原因;这两者它是流转的因果,也就是说是世间因果。灭是悟的结果,道者是悟的原因,这两者是还灭的因果,也是出世间的因果。四圣谛这一部分,佛世尊开示四圣谛的正理,是为了让众生先观察世间的真相,而了知人生的苦、空、无常、无我;然后紧接着欲让众生探究生死苦果生起的原因,接着开示生死因果灭尽的涅槃,于此无烦恼之扰乱,亦无生死之过患;最后则开显通往涅槃的无漏正道。如果佛弟子要修学解脱道,如果能够依止着佛世尊所慈悲开示的苦集滅道圣谛,而能够如实的思惟、如实观察、如法地受持,一定能够转迷为悟,亲证涅槃解脱的境界,这个就是四圣谛的真正的道理。
我们到这一集,已经把佛所说的四圣谛的真正的道理,如何透过四圣谛的观察来趣向于涅槃解脱的道理,在这边已经说明完毕。今天就跟各位分享到这边,紧接的下一集由叶正纬老师来说明八正道。
今天跟各位分享到这里。
阿弥陀佛!
http://www.enlighten.org.tw/dharma/6/10 |
|
|
|
作者:小百合 |
|
留言时间:2012-12-28 15:03:05 |
|
|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我們今天要把四聖諦的苦滅道聖諦作一個結束。我們上一集講到三十七菩提分的五根跟五力。
上一集有講到這個五根跟五力,所謂的五根就是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五力就是信力、精進力、念力、定力還有慧力。那大乘佛子聞熏佛法的緣故修學十信,因爲十信滿足則生信力,但是這個信根,並不是因為修而得,它是本自有之;因爲信力生的緣故,所以仰信諸佛菩薩的解脫以及智慧的境界,那信任自己也能夠修證;因爲這樣子,心嚮往這個佛菩薩的解脫以及智慧的緣故,所以精進修學,乃至於跟精進根相應。因爲跟精進根相應的緣故,所以起了四正勤,而能時時的修,而接著引起了跟精進根相應的起了精進力;那因爲精進力生起的緣故,所以就能夠真實的能夠了知諸法的空相,能夠現觀蘊處界空。也就是說,透過前面的修行,透過前面四念處還有四正勤,因爲五根、五力、精進力的發起,所以能夠真實的能夠了知諸法的空相;能夠了知諸法這個空相,它是因爲來自於五蘊、六入、十二處、十八界,因爲因緣和合而成;因爲它是因緣和合而成,所以它是無常的,因爲它是無常的,所以它是苦,它是空的。所以,因爲這樣子的能夠了知諸法空相,因爲這樣子的現觀蘊處界空的緣故,所以能夠知道二乘法是依現象界的有爲法來說空,它並不是究竟的。
菩薩因爲這樣子的一個修行,他同樣是證五蘊的空相;但是,因爲了知這個現象界、這個有爲法,說有爲法的這個空,它並不是究竟的;因爲 佛說蘊處界諸法是依於我們的本際、依於我們的真如而出生的。這個在阿含期的時候,佛處處說本際,處處說如,處處說所知依,這個就是在說,是依於這個一個真實法,才會有蘊處界空的這樣子的法產生,所以菩薩因爲這樣子的一個觀察,輾轉而入了大乘。聲聞人他是信受了 佛所說的本際,那僅只停留於這個蘊處界空,因爲沒有這個大乘的根器,所以沒有辦法去思惟而親證大乘這樣子的一個般若的一個本體,也就是說沒有辦法去證悟這個如來藏;但是大乘菩薩,因爲了知了這樣的空相,而輾轉的入了大乘,聞熏諸法實相。
那什麼是諸法實相呢?就是這個般若空性。那什麼是般若空性呢?般若空性其實就是,佛在三轉法輪的時候所說的這個一切種智,諸法所說的這一個阿賴耶識,在諸法所說的這個如來藏。那這個如來藏,其實是在阿含期的時候,佛就已經宣說了。在般若期的時候,是以這個般若心,來說這個諸法的實相,這個般若心又稱爲非心心、無心相心;這個是在般若期的時候,佛就已經在般若經處處的宣說這樣子的一個般若空性。
菩薩證悟的時候,就是要證悟了這個諸法實相的這一個般若空性。因爲久修不捨的緣故,因爲前面對於蘊處界空法的這樣子的觀行,久修不捨而斷了我見,進而輾轉的入大乘久修不捨,熏習般若空性的一切法;那入了大乘以後逐漸的修行,從信位乃至於初住,從十住位初住、二住乃至於到六住,到六住滿心的時候,因爲因緣成熟進入了七住位,所以證悟了空性的如來藏心。菩薩由於親證空性如來藏的緣故,這個精進力所以能夠逐漸的慢慢的與念根相應。
那什麼是念根呢?念就是,所曾經歷之境能夠憶念不忘;也就是說對於所曾憶念的境界,能夠憶持不忘。菩薩因爲證空性,而生般若慧的緣故,所以從此能夠依著諸經諸論,以及善知識所,受學真正佛法;也就是說,菩薩因爲證悟了空性以後,能夠依止著經論,也能夠依止著善知識來受學真正的佛法。不但這樣子,而且能夠一一的證驗,那證驗了以後就能夠在念根上面起於念力。因爲跟念根相應,再加上能夠一一的證驗,一一證驗以後起於念力,那在這種種諸法的法相上面的證驗境界,能於至心念持不忘,因爲這樣子,所以稱爲這個是菩薩已得念力。也就是說,透過念根相應了以後,因爲精進力跟念根相應,而因爲這樣子所以能夠憶持不忘;憶持不忘以後再經過諸方修學,經過受學於經論還有諸善知識,所以一一的證驗,而因於念根起於念力,所以這樣子的念持不忘,這個就是菩薩所得的念力。
那如何與定根跟定力相應呢?這個念根跟念力,如何的進而與定根跟定力相應呢?菩薩因爲念力所持的緣故,所以能在捨壽的時候斷盡有愛住地惑,而不斷之;也就是說,菩薩雖然能夠斷盡分段生死,但是他並不斷它。爲什麼呢?爲了要利益猩运筒蝗霟o餘涅槃。也就是說,雖然菩薩因爲念力所持的緣故,能夠捨壽的時候斷盡有愛住地,不斷,而留這個微細的思惑來利益猩@個就是初地菩薩。初地菩薩有能力斷盡思惑,也就是說能夠斷生死,能夠捨壽斷生死而入無餘涅槃,但是祂不取無餘涅槃,就是爲了要利益猩粤羲蓟髞頋櫳@個叫作留惑潤生,來利益猩R驙懖蝗肽鶚劊灾饾u的慢慢的轉入二地修戒波羅蜜,因爲得念力的緣故,所以逐漸的依大乘般若而能知三界九地的境界。三界九地就是,從欲界地乃至非想非非想地。
那因爲念力的緣故,所以菩薩依大乘般若能夠知三界九地的境界,能夠知道、思欲修證九地的境界。因爲以念力而與定相應,因爲以念力跟定根相應的緣故,因爲依信、進、念力而修禪定,所以以修禪定的緣故,慢慢的漸次修證四禪八定而起定力。那因爲三地的菩薩修了四禪八定而生起定力,所以能夠證四無量心的境界,而獲得了廣大的福德,也能夠得到大神通力而得廣大威德,所以能夠滿足三地的境界。滿足了三地的境界以後,因爲佛子已具足定力的緣故,也就是說,三地菩薩因爲滿足了四禪八定的修學,所以具足了定力的緣故,慢慢的與慧根相應。而且,因爲這樣子與慧根相應,所以逐漸的生起於慧力,而能夠得到知他心智,所以這個知他心智就叫作慧力。所以,慧力不是一般我們世俗所說的那些世俗的智慧,這個慧力它是有特別的定義的;這個慧力,大乘菩薩的慧力,最主要就是在指,大乘菩薩在三地滿心四禪八定五神通修足了以後,能夠得知他心智,這個才是慧力。這個知他心智這個慧力,它能夠知道三界九地一切有情猩男乃〉木辰纾@個就叫作知他心智。
一切外道凡夫跟二乘無學都沒有辦法知道這樣子的道理,那這樣子的道理是依著大乘菩薩來略說五根跟五力;二乘的五根跟五力是僅止於在蘊處界諸法上面,而不是在菩薩的道種智上面用心,所以這個是有深湹牟顒e的。
那什麼叫作七覺支呢?我們現在來說明一下什麼叫作七覺支?七覺支又叫作七等覺支,又叫作七覺分,也又叫作七菩提分。那七覺支有哪些內涵呢?七覺支就是:念覺支、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還有猗覺支、定覺支還有捨覺支。這七覺支是佛子修學佛法過程的用功方法,所以佛子在修學佛法的時候,應該以這七覺支來自己檢驗。
念覺支就是說,當佛子聞熏正法念持不忘。擇法覺支是說,所謂的聞法以後能作思惟,思惟以後也能夠作簡擇,擇法就是簡擇的意思,而棄捨邪見而入正見。精進覺支就是說,佛子能夠簡擇諸法,捨棄邪見以後,能夠心住正見,而能夠精進修持,心不退沒。喜覺支,是因爲佛法精進修持,觀知諸法虛幻,所以對於三乘菩提能夠生起信心。猗覺支是,所謂的因佛法之於善於抉擇修持,所以得於喜心,然後遍身受樂;也就是說,對於佛法善於抉擇以後,因爲喜心而能夠遍身,因爲法樂的緣故,所以遍身受樂,這個就是猗覺支。那定覺支,是因爲有修有證,因爲有證有驗以後,心得決定,所以住於一境而不搖動,乃至發起禪定功德,這個就叫作定覺支。那捨覺支是說,猗以後,也就是說因爲猗覺支以後,觀諸身心受樂也都是無常,所以除一切受,所以這個叫作捨覺支。
那以上所說的七法,就是這個七覺支,是依二乘所修的七覺支來說的。但是大乘法當中的七覺支,和二乘法的七覺支有沒有不一樣的地方呢?我們來看一下,二乘法跟大乘法的七覺支,其實它是有不一樣的。
菩薩因爲所證菩提不同於二乘,因此所修的七覺支就不同於二乘人。而菩薩因爲證法界實相的緣故,依法界空性,觀七覺支也是施設幻有,所以對於諸法不生憶念,這個是菩薩的念覺支。菩薩然後又對於諸法觀察,無非空性真心之自現自取,七識妄心在這個當中自生分別,然後於空性而言,實在沒有一個善惡染淨可得;因爲這樣住無所得的正見的緣故,所以菩薩得擇法覺分。菩薩不以壞滅三界有爲法而證菩提,乃於三界諸有爲煩惱中,不離煩惱而證菩提,這個是菩薩的真精進,所以叫作真精進覺支。菩薩在三界諸有爲法中,不生樂著,亦不愁憂煩惱;因爲證諸法唯心所現,實無所得,所以因爲喜憂相滅,這個就是菩薩的喜覺支。那菩薩對於諸法中,了知一切諸法都是自心緣於自心,除了這個以外沒有其他一切法可得,心樂安住無所得境,這個是菩薩的猗覺支。緊接着,菩薩能夠深入證驗自心所取、能取都是如來藏所現,能知所作主的心沒有一法可得,因爲這樣子而心得定性,不移不轉,這個叫作菩薩的定覺支。那菩薩得心定已,菩薩得了心定以後,觀這個定心住心亦妨涅槃,也就是說,這個定心住心一樣是妨礙涅槃的,所以能夠觀而具慧之心,也知應捨棄之,也就是說,對於這個能觀而具慧的心,也知道應該要捨棄祂;這個意識心應該要捨棄祂,不著不貪自心,住於不知不見的如來藏的無住之境,這個是菩薩的捨覺支。這個是菩薩所觀的二乘七覺支空。修學大乘佛法的佛弟子,如果想要入佛法的殿堂,應該以菩薩所觀的七覺支而來自行檢驗。
我們前面所說的三十七道品,是佛子初學佛法可依之次第而修學之法道。但是大乘三十七道品,諸菩提分所證有別於聲聞所證,那最主要的差別在什麼地方呢?是在於,菩薩是依於法界實相,而修三十七菩提分法;那聲聞是依於五蘊、六入、十二處、十八界的無常斷滅之法來修三十七菩提分法。這個智慧是有異有同的。相同的部分,是菩薩同於聲聞所知,因爲菩薩同樣能夠證蘊處界諸法的無常空相,這個是菩薩與聲聞同知的;但是不同的地方就不是聲聞所能夠知道的,這個是法界實相,因爲菩薩是依於法界實相而來說這個三十七菩提分法。所以,菩薩與聲聞對於三十七菩提分法的最主要的一個分際,是菩薩是依於法界實相如來藏心的親證,來觀察這三十七菩提分法,這個是最主要的一個差別。
我們把苦滅道聖諦的三十七菩提分法,已經到這裏全部都講完了。那苦滅道聖諦,這個趣向於涅槃之道的這樣子的一個法,這個這樣子的一個法道的三十七菩提分,我們在這裏也說明完畢了。對於苦滅道聖諦的八正道的部分,從下一集開始,我們葉正緯老師將會對於八正道作詳細的說明。
那我們在這裏作一個總結。四聖諦是什麼呢?四聖諦所說的就是苦、集、滅、道四諦,苦集滅道四諦者乃世間、出世間的正理,也就是說,涅槃的因跟果。苦者迷之結果,集者迷之原因,也就是說,苦聖諦其實是迷的結果,苦集聖諦是迷的原因;這兩者它是流轉的因果,也就是說是世間因果。滅是悟的結果,道者是悟的原因,這兩者是還滅的因果,也是出世間的因果。四聖諦這一部分,佛世尊開示四聖諦的正理,是爲了讓猩扔^察世間的真相,而了知人生的苦、空、無常、無我;然後緊接著欲讓猩骄可揽喙鸬脑颍又_示生死因果滅盡的涅槃,於此無煩惱之擾亂,亦無生死之過患;最後則開顯通往涅槃的無漏正道。如果佛弟子要修學解脫道,如果能夠依止著 佛世尊所慈悲開示的苦集滅道聖諦,而能夠如實的思惟、如實觀察、如法地受持,一定能夠轉迷爲悟,親證涅槃解脫的境界,這個就是四聖諦的真正的道理。
我們到這一集,已經把 佛所說的四聖諦的真正的道理,如何透過四聖諦的觀察來趣向於涅槃解脫的道理,在這邊已經說明完畢。今天就跟各位分享到這邊,緊接的下一集由葉正緯老師來說明八正道。 今天跟各位分享到這裏。 阿彌陀佛!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