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菩提之路 |
|
希望您能领略并感悟到佛法的解脱智慧和般若智慧。让您的思想得到启迪,让您的人生常乐我净。 |
|
|
|
|
|
|
|
|
|
|
|
|
|
文章评论 |
|
|
|
作者:小百合 |
|
留言时间:2013-10-01 16:42:12 |
|
|
[简体文稿]
各位电视机前的菩萨们:
阿弥陀佛!
先问候大家:少病少恼否?色身康泰否?游步轻利否?众生易度否?
各位现在所收看的节目是佛教正觉同修会为各位准备的「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二)」。我们将一般初机的学佛大众常会感到困惑的问题,将它们分门别类,用简单易懂的说法,一项一项地把它们演述出来。
在前面一集的节目中,我们谈到了佛教中所说的「法」,是指三界当中所有的事物统统都是法,法也是五蕴——又叫五阴。法又分为色法与心法,色法是色蕴,而心法则是识蕴、受蕴、想蕴及行蕴。对我们来说,所有一切的法都是由我们的眼识、耳识、鼻识乃至意识所感知而形成的,所以法也就是我们六识所成的境界。而六个识都各有其根、尘、识三者和合的运作,所以总共就是十八界,因此法又叫十八界。我们透过五根——扶尘根,去摄取外面的相分,然后呢成像在我们大脑的胜义根,这个是内相分;也就是说,其实我们一直都住在自己内相分的境界当中,从来没有看到过外相分。内相分就叫作内法,外相分就叫作外法。众生从无量世以来,一直就住在自己的内相分之中,从来没有接触过外相分,所以所有的众生他所能依靠、能够依赖、拿来运作动转的,全部都是自己的内相分。
在《辨法法性论》当中弥勒菩萨说: 「共显现之外所取,彼实同于能取识,外境离识即无义,以其具有共性故,不共了别所取境,应即他心所缘事。」(《辨法法性论》)讲到这儿,可能有人会说: 「老师!我承认我们的大脑中所感知的内相分,的确那个不是外相分,我也认同每个众生心中的内相分是各自有所不同的,因为不是同一个大脑嘛!但是毕竟它们是同一个外境,所以显现在心中的内相分应该还是一样的。总不可能说我们看一朵莲花,我看的是莲花,而他来看就变成玫瑰花吧!没这种事吧!」好!比方说:我们一起来看一朵莲花,我从我的角度、你从你的方位来看,我们所见的莲花就会有所不同;即使是我们位于相同的方位来看,还是有所不同,因为我有近视眼、你有老花眼,没有两个人的视力会完全相同。
所以呢,学过中学生物的观众都知道,所见、所闻与我们的感觉,它都是相对的法,不是绝对的法。例如,将我们的右手放在热水中、左手放在冷水中,30秒以后再一起放入普通水中,结果右手会觉得冷而左手会觉得热,明明是放在同一盆水中啊!两只手的感觉却是完全不同。这就代表了我们五根的觉受,它是一个相对的法,它是比较前时跟后时前后之间有什么改变的差异,而不是一个测量绝对正确的值。又譬如说前两年吧!有一次中国大陆冬天大雪,从北方到南方广州全部都在下雪。那一次我到西安去赏雪,几天以后回到台湾,从桃园机场走出来的第一个感觉是:台湾不冷嘛!但是亲戚来接机却说:「哎哟!你这几天不在台湾,你不晓得啊!
台湾这几天真是冷死了啊!我们躲在被窝里都不敢出来。」同一个外境,为什么两个人的感触是完全不同的?后来我想了一下:因为在西安的时候,每天习惯从温暖的旅馆走到街上,瞬间温度就从二十几度降到零下十度,所以我的皮肤已经适应了那种极度温度的这种差异的感觉,认为那个叫作冷。回到台湾以后呢?从机场走到外面温差变小了,所以相对而言就觉得这个也不怎么冷嘛!反而很舒服。那就要请问各位啰:「同样的一个外境,我觉得很好、不冷,但是另外一个人却觉得很冷,到底谁的感觉比较正确?大家觉得呢?」都正确!也都错误!因为不同的众生,对于同一个境界的觉受是不同的。这是因为我们五根的觉受,本来它就是一个相对之法,而不是绝对的法。
又譬如同一个境界,人的眼睛所见与其他众生的眼睛所见也完全不同。譬如说,我们看到的世界和一只马来看这个世界,就会有所不同;像马——马是看不到自己正前方的影像的,因为马它看不见在它两眼中间所投射出去的这块区域,马的眼睛位于头部的两侧,所以对于左右它有宽广的视野,可是却看不见自己两眼中间的正前方位置;这也就是为什么马在走路的时候,常常会低着头、侧着头看旁边的原因。那如果是小鸟呢?小鸟的眼睛至少可以看到5种光谱的地带,与我们人类是完全不同的。像我们常看见的鸽子,鸽子它的眼睛可以分辨出数百万种不同的色彩,远胜过人类,所以它们被认为是地球上最擅长分辨色彩的一种动物。又譬如说猫和狗,它们的视力其实不是很好,但是它们却有夜视能力。猫和狗的夜间视力比人类强很多,所以在半夜当中、夜半当中、昏暗当中,它们一样可以正常地行走运动;并且它们所看到的光谱,也和人类不同。例如民间一般都相信,家里的小狗其实是可以看得见刚刚过世的亲人的,所以有的时候,我们和小狗同样地看家里的一个角落,我们看到的就只是椅子、茶几,但是小狗却会对着这个椅子、茶几狂叫。我们还会说这个狗怎么回事?竟然对着一个空椅子在那边叫!也许它是看到不一样的东西了。
更何况前面我们有说到五俱意识,五识现起的时候意识必定相伴随,所以同一个境界,当我们察觉到的时候,就已经是五识和意识共同和合运作了。每一个人心境不同,意识的判断、思量当然也就不同,所察觉到同一个境界的同时,这个察觉必然是加上了意识,而且是以意识为主的察觉,不同的人各自的察觉将会是天差地别。举例:譬如说许多内地的朋友来到台湾游玩,都说台湾好地方、好山好水、人情味浓厚,真是个不错的地方。可是在三百年前,当郑成功从内地来到台湾之时,他看到了台湾的风景,他的评语则是:花不香、鸟不语。我们现在可以了解,那是因为当时郑成功跟清朝之间的战争失利,所以只好转来台湾偏居,他心情的郁闷、沮丧可以了解,所以当时的他见到什么东西都是不好的、都是灰暗的,因为人生无趣。而现在来到台湾旅游的朋友则是心中怀着期待、欢喜,虽然是看同样的景色,就觉得什么都好看、什么都美丽。也就是说我们当下所察觉的境界,它已经加入了意识的思量、判断。这样讲起来,那就更是每一个人的内相分,其实是各各相异,甚至是天差地别的。
又譬如说我们去看画展、去看电影表演,偶而遇到了跟我们有相同见解的人,我们就会说:「唉呀!君子所见略同啊!」然后彼此惺惺相惜、感叹知音难觅!因为,虽然我们看的是同一个画展、同一个境界,但是要找到跟自己见解类似的朋友是非常难的。所以各位说看看:每一个人的内相分到底是相同还是不同呢?不但是不同,而且是非常的不同。这一点在现代的心理学上也多所探讨,例如心理学上很有名的「罗夏克墨渍实验」,我们来看这一张图片,请问各位:「各位请告诉我,你在这一张图中看到了什么?或者说这一张图里面有什么?各位也可以问问看旁边的人,他 们觉得是什么?」最后各位可能会觉得非常的讶异,明明是同样一张的图片,结果呢?让10个人来看却有九个答案,剩下的一个人他说他看不出来。也就是每一个人不但看到图片所生出来的答案是不同的,而且如果请他继续对这一张图片来讲述,那就会相差的更大。例如说有人看到这一张图片,他说这是狐狸的脸;第二个人来看呢?他说他看到的是两个正在跳舞的人;而且双方都很坚持自己的答案。第一个人会说:「这是一张狐狸的脸没有错啦!如果你说它是一张猪的脸,我还可以理解,但是你现在说它是什么什么两个人在跳舞,我怎么都看不到两个人?」而第二个人则会说:「这明明就是两个人啊!你看,左边一个人、右边一个人,两个人站在柱子上正在跳舞啊!怎么会跟狐狸扯上关系呢?」
好!各位觉得这两个人哪一个说的才对?大家都学聪明了,都对!也都不对!令人惊奇的还不只是如此,如果我们去问第一个人:「你觉得这是一个狐狸的脸,那我请问你:『这个狐狸正在干什么?』」第一个人看着图片,然后就会开始侃侃说出:「这只小狐狸它正在流血,它正在悲伤地哭泣!」我们就继续问:「那你觉得它为什么在哭泣呢?」「因为它的妈妈不要它了,把它丢弃了,所以它在哭。」就这样子引导他,他就会讲出一连串对于这一张图片他心里的感觉。于是心理学家就利用这种方式,去了解、去分析、去挖出这个说话的人他的心态、他的背景。同样的一张图片我们问第二个人:「你说图里有两个人,这两个人是谁啊?」第二个人他可能会说:「她像我姑妈。」「为什么像你姑妈呢?」「因为你看她的鼻子尖尖的很像是我姑妈,以前我小的时候跟姑妈一起住,她常常会出去跳舞。每一次跳舞回来,有的时候会很高兴,她就会买东西给我吃;有的时候跳舞 回来不高兴,她回来就打我,打得好痛喔!」同一张图片给两个人去看的结果却是天南地北,而且两个人所给的答案呢?这两个答案表面上是风马牛不相干,就好像两个跳tone的答案。但我们可以想一想:明明他们两个人是看着同一张图片,为什么出来的两个答案会完全不同呢?原因何在?因为意识心加入了嘛!而且意识心才是潜伏在背后最重要的那一件事情。这两个人对于同一张图片,各自说出了看似简单的答案,但是在这样一个简单答案它的背后,它其实反映出来的,不只是他现前眼识去辨别这个形状而已,也不只是意识思量判断而已,它的背后其实蕴含了整个经验,是过去所经历种种的经验,无论是有形的法、无形的法的总和,因此各 自会作出判断,以及各自会解释为什么他会作这样的判断。这样子讲,各位同不同意呢?
所以,同样一个问题再问各位:「不同的人经历了同一个境界,每一个人的内相分到底是相同还是不同?是小小的不同还是大大的不同呢?」可能你会说: 「老师!那至少我们两个人去看一朵莲花,也许我们两个人所见容有不同、心境会有不同,所联想出来的事物也有所不同,但至少我们见到的都是一朵莲花,不会变成玫瑰花啊!」答案其实不然!在佛经上,特别是在三转法轮之时,佛陀为我们开示了甚深唯识的道理,其中有所谓「一心四见」,也就是同样的一个水池,来了一个人,人看到这个水池就是净水;天人来了,他看到这个水池变成琉璃;龙王来了,他看到的是他所居住的宫殿;恶鬼来了,这个水池就变成了血水脓池臭不堪言。同样的一个湖泊,不同的众生看了之后,却由于各自的业报所感,所显现出来的内相分却是完完全全不同的。然后又各自在自己的内相分中去执着、去运作,在里面产生了喜、怒、哀、乐,各自的内相分已经是虚妄了,再从虚妄上面继续去虚妄地运作,所以最后就叫作「自己玩自己」,自己去玩自己所产生的内相分,这就是众生轮回三界而没有办法出离的实际相貌啊!
因此,还记得弥勒菩萨所说的吗? 「共显现之外所取,彼实同于能取识。」这一句话有更深的含义,不只是众生的内相分各有差异而不实在,外相分的本身也是虚妄不实的,并没有什么真实存在的外相分。有人会说:「不对啊!即使我们两个人看的不一样,但是至少我们看到的是同一个外相分啊!」弥勒菩萨一开始就说:「此中法相者,谓虚妄分别,现二及名言。实无而现故,以是为虚妄,彼一切无义,唯计故分别。」(《辨法法性论》)现在就更可以了解 菩萨更深的含义了,不论是外相分还是内相分,它们都是虚妄分别出来的,并没有一个实际的实质。外相分与内相分都是没有真实意义的,因为它们都只是众生错误的计量而分别出来的。到了这里,我们可以再用另一个角度来看,内相分虚妄无实有——这个叫作我空,然而外相分也是虚妄无实有——这是法空,到了这个地步「我、法俱空」,只剩下我们虚妄的计着而己。因此弥勒菩萨说: 「所取显现既非有,能取显现自非有,如是即能善成立,二取现而非为有。」(《辨法法性论》)既然我们所取的心是内相分,这不是真实而有,所以能取的心也就不是真实而有了,能够证悟这个道理,就实证了:虽然能取与所取都好像是真实的显现在生起,但是能取与所取都不是真实存在的实法。弥勒菩萨接着说:「于彼非等引心中,所显无非自辨别;于彼等引行相中,亦唯定境之影相。」(《辨法法性论》)也就是说,我们所计着觉察的法,都只是自己去计着自己的内相分,不管是在现实的境界或者是我们以为的禅定的境界,都还是内相分。
所以我们下ㄧ个结论:从无始以来我们就不断地在轮回的大海中来来去去,我们所感知到的一切法好像是真的,一个又一个法好像是平等平等、理所当然 地这样成立了、生起了、又异灭了。只是我们从来都不晓得这个世界是如此的虚妄不真实,所以自无始以来等起而成立,此已善成立,二取全不成。
好!今天我们就先为各位介绍到这一边,谢谢大家!
阿隬[简体文稿]
各位电视机前的菩萨们:
阿弥陀佛!
先问候大家:少病少恼否?色身康泰否?游步轻利否?众生易度否?
各位现在所收看的节目是佛教正觉同修会为各位准备的「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二)」。我们将一般初机的学佛大众常会感到困惑的问题,将它们分门别类,用简单易懂的说法,一项一项地把它们演述出来。
在前面一集的节目中,我们谈到了佛教中所说的「法」,是指三界当中所有的事物统统都是法,法也是五蕴——又叫五阴。法又分为色法与心法,色法是色蕴,而心法则是识蕴、受蕴、想蕴及行蕴。对我们来说,所有一切的法都是由我们的眼识、耳识、鼻识乃至意识所感知而形成的,所以法也就是我们六识所成的境界。而六个识都各有其根、尘、识三者和合的运作,所以总共就是十八界,因此法又叫十八界。我们透过五根——扶尘根,去摄取外面的相分,然后呢成像在我们大脑的胜义根,这个是内相分;也就是说,其实我们一直都住在自己内相分的境界当中,从来没有看到过外相分。内相分就叫作内法,外相分就叫作外法。众生从无量世以来,一直就住在自己的内相分之中,从来没有接触过外相分,所以所有的众生他所能依靠、能够依赖、拿来运作动转的,全部都是自己的内相分。
在《辨法法性论》当中弥勒菩萨说: 「共显现之外所取,彼实同于能取识,外境离识即无义,以其具有共性故,不共了别所取境,应即他心所缘事。」(《辨法法性论》)讲到这儿,可能有人会说: 「老师!我承认我们的大脑中所感知的内相分,的确那个不是外相分,我也认同每个众生心中的内相分是各自有所不同的,因为不是同一个大脑嘛!但是毕竟它们是同一个外境,所以显现在心中的内相分应该还是一样的。总不可能说我们看一朵莲花,我看的是莲花,而他来看就变成玫瑰花吧!没这种事吧!」好!比方说:我们一起来看一朵莲花,我从我的角度、你从你的方位来看,我们所见的莲花就会有所不同;即使是我们位于相同的方位来看,还是有所不同,因为我有近视眼、你有老花眼,没有两个人的视力会完全相同。
所以呢,学过中学生物的观众都知道,所见、所闻与我们的感觉,它都是相对的法,不是绝对的法。例如,将我们的右手放在热水中、左手放在冷水中,30秒以后再一起放入普通水中,结果右手会觉得冷而左手会觉得热,明明是放在同一盆水中啊!两只手的感觉却是完全不同。这就代表了我们五根的觉受,它是一个相对的法,它是比较前时跟后时前后之间有什么改变的差异,而不是一个测量绝对正确的值。又譬如说前两年吧!有一次中国大陆冬天大雪,从北方到南方广州全部都在下雪。那一次我到西安去赏雪,几天以后回到台湾,从桃园机场走出来的第一个感觉是:台湾不冷嘛!但是亲戚来接机却说:「哎哟!你这几天不在台湾,你不晓得啊!
台湾这几天真是冷死了啊!我们躲在被窝里都不敢出来。」同一个外境,为什么两个人的感触是完全不同的?后来我想了一下:因为在西安的时候,每天习惯从温暖的旅馆走到街上,瞬间温度就从二十几度降到零下十度,所以我的皮肤已经适应了那种极度温度的这种差异的感觉,认为那个叫作冷。回到台湾以后呢?从机场走到外面温差变小了,所以相对而言就觉得这个也不怎么冷嘛!反而很舒服。那就要请问各位啰:「同样的一个外境,我觉得很好、不冷,但是另外一个人却觉得很冷,到底谁的感觉比较正确?大家觉得呢?」都正确!也都错误!因为不同的众生,对于同一个境界的觉受是不同的。这是因为我们五根的觉受,本来它就是一个相对之法,而不是绝对的法。
又譬如同一个境界,人的眼睛所见与其他众生的眼睛所见也完全不同。譬如说,我们看到的世界和一只马来看这个世界,就会有所不同;像马——马是看不到自己正前方的影像的,因为马它看不见在它两眼中间所投射出去的这块区域,马的眼睛位于头部的两侧,所以对于左右它有宽广的视野,可是却看不见自己两眼中间的正前方位置;这也就是为什么马在走路的时候,常常会低着头、侧着头看旁边的原因。那如果是小鸟呢?小鸟的眼睛至少可以看到5种光谱的地带,与我们人类是完全不同的。像我们常看见的鸽子,鸽子它的眼睛可以分辨出数百万种不同的色彩,远胜过人类,所以它们被认为是地球上最擅长分辨色彩的一种动物。又譬如说猫和狗,它们的视力其实不是很好,但是它们却有夜视能力。猫和狗的夜间视力比人类强很多,所以在半夜当中、夜半当中、昏暗当中,它们一样可以正常地行走运动;并且它们所看到的光谱,也和人类不同。例如民间一般都相信,家里的小狗其实是可以看得见刚刚过世的亲人的,所以有的时候,我们和小狗同样地看家里的一个角落,我们看到的就只是椅子、茶几,但是小狗却会对着这个椅子、茶几狂叫。我们还会说这个狗怎么回事?竟然对着一个空椅子在那边叫!也许它是看到不一样的东西了。
更何况前面我们有说到五俱意识,五识现起的时候意识必定相伴随,所以同一个境界,当我们察觉到的时候,就已经是五识和意识共同和合运作了。每一个人心境不同,意识的判断、思量当然也就不同,所察觉到同一个境界的同时,这个察觉必然是加上了意识,而且是以意识为主的察觉,不同的人各自的察觉将会是天差地别。举例:譬如说许多内地的朋友来到台湾游玩,都说台湾好地方、好山好水、人情味浓厚,真是个不错的地方。可是在三百年前,当郑成功从内地来到台湾之时,他看到了台湾的风景,他的评语则是:花不香、鸟不语。我们现在可以了解,那是因为当时郑成功跟清朝之间的战争失利,所以只好转来台湾偏居,他心情的郁闷、沮丧可以了解,所以当时的他见到什么东西都是不好的、都是灰暗的,因为人生无趣。而现在来到台湾旅游的朋友则是心中怀着期待、欢喜,虽然是看同样的景色,就觉得什么都好看、什么都美丽。也就是说我们当下所察觉的境界,它已经加入了意识的思量、判断。这样讲起来,那就更是每一个人的内相分,其实是各各相异,甚至是天差地别的。
又譬如说我们去看画展、去看电影表演,偶而遇到了跟我们有相同见解的人,我们就会说:「唉呀!君子所见略同啊!」然后彼此惺惺相惜、感叹知音难觅!因为,虽然我们看的是同一个画展、同一个境界,但是要找到跟自己见解类似的朋友是非常难的。所以各位说看看:每一个人的内相分到底是相同还是不同呢?不但是不同,而且是非常的不同。这一点在现代的心理学上也多所探讨,例如心理学上很有名的「罗夏克墨渍实验」,我们来看这一张图片,请问各位:「各位请告诉我,你在这一张图中看到了什么?或者说这一张图里面有什么?各位也可以问问看旁边的人,他 们觉得是什么?」最后各位可能会觉得非常的讶异,明明是同样一张的图片,结果呢?让10个人来看却有九个答案,剩下的一个人他说他看不出来。也就是每一个人不但看到图片所生出来的答案是不同的,而且如果请他继续对这一张图片来讲述,那就会相差的更大。例如说有人看到这一张图片,他说这是狐狸的脸;第二个人来看呢?他说他看到的是两个正在跳舞的人;而且双方都很坚持自己的答案。第一个人会说:「这是一张狐狸的脸没有错啦!如果你说它是一张猪的脸,我还可以理解,但是你现在说它是什么什么两个人在跳舞,我怎么都看不到两个人?」而第二个人则会说:「这明明就是两个人啊!你看,左边一个人、右边一个人,两个人站在柱子上正在跳舞啊!怎么会跟狐狸扯上关系呢?」
好!各位觉得这两个人哪一个说的才对?大家都学聪明了,都对!也都不对!令人惊奇的还不只是如此,如果我们去问第一个人:「你觉得这是一个狐狸的脸,那我请问你:『这个狐狸正在干什么?』」第一个人看着图片,然后就会开始侃侃说出:「这只小狐狸它正在流血,它正在悲伤地哭泣!」我们就继续问:「那你觉得它为什么在哭泣呢?」「因为它的妈妈不要它了,把它丢弃了,所以它在哭。」就这样子引导他,他就会讲出一连串对于这一张图片他心里的感觉。于是心理学家就利用这种方式,去了解、去分析、去挖出这个说话的人他的心态、他的背景。同样的一张图片我们问第二个人:「你说图里有两个人,这两个人是谁啊?」第二个人他可能会说:「她像我姑妈。」「为什么像你姑妈呢?」「因为你看她的鼻子尖尖的很像是我姑妈,以前我小的时候跟姑妈一起住,她常常会出去跳舞。每一次跳舞回来,有的时候会很高兴,她就会买东西给我吃;有的时候跳舞 回来不高兴,她回来就打我,打得好痛喔!」同一张图片给两个人去看的结果却是天南地北,而且两个人所给的答案呢?这两个答案表面上是风马牛不相干,就好像两个跳tone的答案。但我们可以想一想:明明他们两个人是看着同一张图片,为什么出来的两个答案会完全不同呢?原因何在?因为意识心加入了嘛!而且意识心才是潜伏在背后最重要的那一件事情。这两个人对于同一张图片,各自说出了看似简单的答案,但是在这样一个简单答案它的背后,它其实反映出来的,不只是他现前眼识去辨别这个形状而已,也不只是意识思量判断而已,它的背后其实蕴含了整个经验,是过去所经历种种的经验,无论是有形的法、无形的法的总和,因此各 自会作出判断,以及各自会解释为什么他会作这样的判断。这样子讲,各位同不同意呢?
所以,同样一个问题再问各位:「不同的人经历了同一个境界,每一个人的内相分到底是相同还是不同?是小小的不同还是大大的不同呢?」可能你会说: 「老师!那至少我们两个人去看一朵莲花,也许我们两个人所见容有不同、心境会有不同,所联想出来的事物也有所不同,但至少我们见到的都是一朵莲花,不会变成玫瑰花啊!」答案其实不然!在佛经上,特别是在三转法轮之时,佛陀为我们开示了甚深唯识的道理,其中有所谓「一心四见」,也就是同样的一个水池,来了一个人,人看到这个水池就是净水;天人来了,他看到这个水池变成琉璃;龙王来了,他看到的是他所居住的宫殿;恶鬼来了,这个水池就变成了血水脓池臭不堪言。同样的一个湖泊,不同的众生看了之后,却由于各自的业报所感,所显现出来的内相分却是完完全全不同的。然后又各自在自己的内相分中去执着、去运作,在里面产生了喜、怒、哀、乐,各自的内相分已经是虚妄了,再从虚妄上面继续去虚妄地运作,所以最后就叫作「自己玩自己」,自己去玩自己所产生的内相分,这就是众生轮回三界而没有办法出离的实际相貌啊!
因此,还记得弥勒菩萨所说的吗? 「共显现之外所取,彼实同于能取识。」这一句话有更深的含义,不只是众生的内相分各有差异而不实在,外相分的本身也是虚妄不实的,并没有什么真实存在的外相分。有人会说:「不对啊!即使我们两个人看的不一样,但是至少我们看到的是同一个外相分啊!」弥勒菩萨一开始就说:「此中法相者,谓虚妄分别,现二及名言。实无而现故,以是为虚妄,彼一切无义,唯计故分别。」(《辨法法性论》)现在就更可以了解 菩萨更深的含义了,不论是外相分还是内相分,它们都是虚妄分别出来的,并没有一个实际的实质。外相分与内相分都是没有真实意义的,因为它们都只是众生错误的计量而分别出来的。到了这里,我们可以再用另一个角度来看,内相分虚妄无实有——这个叫作我空,然而外相分也是虚妄无实有——这是法空,到了这个地步「我、法俱空」,只剩下我们虚妄的计着而己。因此弥勒菩萨说: 「所取显现既非有,能取显现自非有,如是即能善成立,二取现而非为有。」(《辨法法性论》)既然我们所取的心是内相分,这不是真实而有,所以能取的心也就不是真实而有了,能够证悟这个道理,就实证了:虽然能取与所取都好像是真实的显现在生起,但是能取与所取都不是真实存在的实法。弥勒菩萨接着说:「于彼非等引心中,所显无非自辨别;于彼等引行相中,亦唯定境之影相。」(《辨法法性论》)也就是说,我们所计着觉察的法,都只是自己去计着自己的内相分,不管是在现实的境界或者是我们以为的禅定的境界,都还是内相分。
所以我们下ㄧ个结论:从无始以来我们就不断地在轮回的大海中来来去去,我们所感知到的一切法好像是真的,一个又一个法好像是平等平等、理所当然 地这样成立了、生起了、又异灭了。只是我们从来都不晓得这个世界是如此的虚妄不真实,所以自无始以来等起而成立,此已善成立,二取全不成。
好!今天我们就先为各位介绍到这一边,谢谢大家!
阿弥陀佛! |
|
|
|
作者:小百合 |
|
留言时间:2013-08-21 14:33:29 |
|
|
[笔记] 法:三界中所有事物
法:五蕴。(五蕴:色受想行识蕴)(识蕴:六识) 色法(色蕴),心法(识蕴、受蕴、想蕴、行蕴)
一切法由六识感知形成。法也就是六识所成的境界。
六识(眼耳鼻舌身意识)
六识各有其根、尘、识三者和合运做,总共十八界。 故法又叫十八界。
透过五根扶尘根摄取外面的相分。呈现于大脑的胜义 根本(内相分)我们从来都是住在内相分境界中(内法) 从来没有接触过外相分(外法)。
五根觉受不是绝对的法。五根的觉受是相对的法。比较 前时和后时有何改变的差异,而不是测量绝对正确的法。
各自内相分已是虚妄了,在虚妄中去虚妄运做。自己玩自 己,在三界中轮回。
内相分差异不实在,外相分也是不实在的。都是错误计 量虚妄分别出来的。
我空:内相分虚妄无实有。法空:外相分也是虚妄无实有。 只剩下我们虚妄的计著而已。我们所取的心是内相分,不 是真实而有。能取的心也不是真实而有。
五俱意识:五识现起,意识必定相伴随,共同和合运做。
人的心境不同,意识的判断思量当然不同。不同的人各自 的观察,会是天壤之别。当下所观察的境界已加入了意识 的思量、判断。每个人的内向分是各个相异,天差地别 的,是非常的不同。
心理学家罗夏克墨渍实验。 二人判断不同原因是,意识心加入了,并背后蕴涵了经验。
若不同人经历相同境界,一心四见。计著觉察的法是计 著自己的内相分。现实境界、禅定境界都是内相分。人 不断在轮回的大海中来来去去感知的法,一切的法好象 是真的,但这个世界是如此的虚妄不真实。
自无始以来 等起而成立 此已善成立 二取全不成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