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菩提之路  
希望您能领略并感悟到佛法的解脱智慧和般若智慧。让您的思想得到启迪,让您的人生常乐我净。  
网络日志正文
90.三乘菩提之不共道(六) 2012-12-04 08:00:16


90. 三乘菩提之不共道()--正光老师


正光老師開示:三乘菩提之不共道(六)



http://www.enlighten.org.tw/dharma/6/90






浏览(1234) (0) 评论(2)
发表评论
文章评论
作者:小百合 留言时间:2013-07-13 17:31:59
[简体文稿]

各位电视机前面的菩萨们:
阿弥陀佛!
欢迎继续收看正觉教团所推出一系列电视弘法节目「三乘菩提概说」。今天将继续上一集的主题:三乘菩提之不共道。

上一集谈到一念无明与无始无明。一念无明是指一念刚消灭已,下一念又再次出生,如是念念不断地生灭,使得众生不知蕴处界虚妄,执以为实,因而流转生死不已,这样的无明就是一念无明;它包括了烦恼现行与习气种子随眠,烦恼的现行就是我见、我执、我所执,习气就是指往昔所熏习因而成为一种习惯性的行为。无始无明是指对生命实相无所了知的无明,这些无明包括了心上烦恼、止上烦恼、观上烦恼、禅上烦恼等等恒河沙数修所断烦恼;这些烦恼从无始劫以来就存在,但与众生心不相应,所以成为无始无明。二乘人在解脱道只断除了烦恼现行,不断习气种子随眠、无始无明,却无妨二乘无学入无余涅槃;菩萨不仅断除烦恼的现行,也断除习气种子随眠以及无始无明,最后成为四智圆明的究竟佛。

接下来这一集要谈的是:三乘的异生性之差别。那就是菩萨的异生性深且广,于进入初地才究竟断除;二乘人异生性浅而狭,于见道时就断了。至于什么是异生性,有很多人不知道,所以应该要先解释它的定义是什么。所谓的异生性,就是今世造下未来世异于此生应该当人的果报,因而下堕三恶道受生死轮回等苦的体性,名为异生性。也就是说,今世造下了下一世无法再当人 ​​的恶业,当然只有下堕三恶道受无量苦的份了,像这样造作未来世无法再当人 ​​的体性就是异生性。它包括了谤佛、谤法、谤贤圣、破十重戒,以及破法毗奈耶,也就是破法戒等等。

譬如谤佛部分:认为佛临命终时「其言也乱」,认为佛所说的真心如来藏是外道神我,没有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以及没有东方琉璃世界药师佛等等。谤法部分:坚持意识觉知心就是真实心,认定离念灵知心就是真心,否定了第八识存在而说一切缘起性空就是生命实相,或者否定了第八识,坚持意识心就是一切染净法的根本,或者认为大乘非佛说等等。谤贤圣部分:跟随及接受恶知识的邪教导,诽谤真善知识为邪魔外道;或者不肯接受真善知识教导,诽谤真善知识不如法,或者无根诽谤真善知识,或者不经意说了真善知识坏话等等。使得未来世人身不保,因而要下堕三恶道受无量苦。

在佛门中有三个很好的例子,可以作为大众说明。

第一个例子是有关谤佛的部分,在佛世善星比丘虽然有四禅功夫,并认为自己已经证得阿罗汉,舍寿后可以入无余涅槃。佛曾告诉善星比丘,那不是无余涅槃境界,而是四禅,可是善星比丘仍然坚持自己已经证得阿罗汉,所以佛在《大般涅槃经》曾开示:
【善星比丘虽复读诵十二部经,获得四禅,乃至不解一偈、一句、一字之义,亲近恶友。失四禅已,生恶邪见,作如是说:「无佛,无法,无有涅槃。」】(《大般涅槃经》卷三十三)

也就是说,善星比丘认为自己已经证得阿罗汉,可以入无余涅槃;后来知道自己无法入无余涅槃,反而诽谤世尊说「没有佛,没有法,也没有涅槃!」当善星比丘口出恶言时,生身就下堕阿鼻地狱。这就是不相信佛说,今生诽谤世尊而造下难以承受的异生性,而下堕三恶道的真实例子。
此外,在《四阿含》都有这样的记载,佛弟子在外与人论法回来后,都会向佛禀白,今天与某某人论法,论法的内容是什么。讲完之后再向佛请示:「不知道这样的说法,有没有异于佛说,有没有成就诽谤如来的重罪。」佛就会依照佛弟子所说的内容判断,如果符合佛说,佛就会开示:「你这样说法没有异于佛说,没有诽谤世尊。」从这里可以知道,只要说法与佛颠倒就是二说,就是谤佛,已经为自己造下难以承受的异生性,未来要下堕三恶道受无量苦。

第二个例子是有关谤法的部分,那就是世亲菩萨早年诽谤大乘法的真实例子。世亲菩萨早年信奉小乘法,因而诽谤大乘法,使得世亲菩萨造下未来要下堕三恶道受苦的异生性。幸好他的哥哥无着菩萨劝告,告诉他大乘法的胜妙处,以及大乘法异于二乘殊胜的地方,使得世亲菩萨幡然悔悟,知道自己错了,不再诽谤大乘。然而诽谤大乘法的恶业已经造了,所以世亲菩萨想割舌来谢罪;但是无着菩萨告诉世亲菩萨,割舌是无法免除诽谤大乘法的大恶业,唯有努力弘扬大乘法,努力弘扬世尊所说的正法,未来才有可能扭转如此的大恶业。后来世亲菩萨听从无着菩萨的劝告,以谤法之舌尽其一生努力弘扬大乘法;不仅后来有千部论主的美誉,而且还扭转诽谤大乘法的大恶业,使得自己的证量邻近于初地。如果世亲菩萨早年不诽谤大乘法,一开始就弘扬大乘法,相信他舍寿时的证量早已经超过初地了。

这个例子告诉大众两个重点。

第一个重点:诽谤大乘法的结果,未来就是要下堕三恶道,不再保有此世生为人的果报。像这种因为诽谤佛的正法因而下堕三恶道的体性,就是异生性。这样的异生性在佛门中很容易成就,只是很多人不知道而已,还自以为自己说法很正确。譬如应成派中观六识论者,主张大乘非佛说,认为大乘法是佛般涅槃后佛弟子们对于佛陀的怀念,也就是说大乘法不是世尊亲口说的,而是佛般涅槃后,由佛弟子们长期结集出来的;这样的说法已经造下难以承受的异生性,未来要下堕三恶道受苦。又譬如坦特罗佛教行者自称,所说的法是其他法门所没有的,比其他法门更为殊胜;所以对外宣称,这是上上根器的人才能修学的法,一般人是无法相应的,如果要修学,一定要先修学其他法门,成就之后才能修学。然而,坦特罗佛教所说的法,根本不是佛所说的正法,乃是古印度性力派将不清净的外道法套入佛法名相,进而渗入佛门中,还夸大事实,以此来笼罩众生走向外道法中,乃是让众生下堕三恶道的外道不善法。像这样的外道法,本来就不是佛法,却谎称是最殊胜最究竟的佛法,也难怪坦特罗佛教行者非常狂妄自大,个个以佛菩萨自居。

譬如有一位名满国际的坦特罗佛教行者,就以某一位菩萨自居,已经成就大妄语及误导众生的大恶业,也已经为自己造下难以抹灭的异生性,未来要承受非常严峻的果报。像这样能使人下堕三恶道的异生性,一般人看了都怕得要命;可是坦特罗佛教行者都不畏惧因果恐怖,个个像敢死队一样,一直勇往直前,都已经申请「入住地狱申请书」而不知,不愧是佛所说的可怜愍众生。

第二个重点:弘扬佛的正法有大功德,尤其是大乘法,使得世亲菩萨从诽谤大乘法的大恶业得以转变,而有邻近初地的证量出现,诚不可思议。所以佛在《大般涅槃经》曾开示:「若有毁谤是正法者,能自改悔,还归于法;自念所作一切不善,如人自害,心生恐怖、惊惧、惭愧,除此正法,更无救护,是故应当还归正法。」(《大般涅槃经》卷十)佛开示,如果已经诽谤正法,想要扭转如此大恶业,不仅要悔过,而且还要尽其一生努力弘扬及护持佛的正法,未来才有可能扭转诽谤正法的重罪;如果不是这样,未来恐怕很难善了。

第三个有关谤僧的部分,在律部曾记载一位婆罗门女子谤僧的例子:在佛寺有一位名大哥罗比丘,常处于弃尸林捡拾弃尸林的食物、衣服、卧具使用。有一天,一位婆罗门死亡,亲友送行到弃尸林焚烧尸体。当这位婆罗门妻子及女儿在哭的时候,刚好看见大哥罗比丘在旁边观看烧死尸,这位婆罗门女子便告诉母亲说,大哥罗比丘犹如瞎眼鸟一样。有人将婆罗门女子诽谤的事告诉某比丘,某比丘再向佛禀白,佛就告诉这位比丘:这位婆罗门女子诽谤我声闻弟子大哥罗比丘,未来五百世生为瞎眼鸟。从这个例子可以告诉大众:这位婆罗门女子,只因为看见大哥罗比丘在旁边观看烧死尸,轻心而不经意说大哥罗比丘犹如瞎眼鸟,未来五百世堕于傍生中,成为瞎眼鸟,果报已经非常严重了。如果是以恶心而诽谤有德行、有实证的比丘或菩萨,当然要比婆罗门女子五百世为瞎眼鸟的果报严重许多,是要下堕地狱受无量苦。所以说,一个人真的要谨言慎行,不要轻心慢心随便诽谤他人,以免造下不可爱的异生性,未来要受不可爱的异熟果报。

又譬如在经中,佛曾开示有胜义僧、菩萨僧存在,也就是已经明心见性以上的菩萨,这样的胜义僧、这样的菩萨僧出现于世间真的很稀有、很难得;如果这样的真善知识出现于世间,其所说的法与一般法师、居士们所说的法不一样,名为闻所未闻法。这样的法一般众生很难信受,如果众生无法安忍闻所未闻法,诽谤真善知识为邪魔外道,或者诽谤真善知识说法不如法,或者在书上,或者在网路上作种种的诽谤,已成就诽谤真善知识的重罪,不仅造下人身不保的异生性,而且未来要在三恶道受无量苦,真的很愚痴啊!像这样造下诽谤胜义僧、菩萨僧,导致人身不保的异生性,不仅未来要受无量苦,而且也使自己的成佛时程大大地延迟。希望电视机前面的菩萨们,能以这样的过失作为借镜,以免因为自己的无明,因为诽谤真善知识,未来要受无量苦。

既然已经知道什么是异生性,接下来要谈的是:三乘的异生性各在什么时候断除?这也是佛弟子们进修三乘菩提所必须深入了知的事,以避免因为自己的无明及愚痴,虚妄地造作诽谤三宝的异生性,虚妄地在三界轮回生死而无法 ​​出离。二乘人于断三缚结成初果须陀洹时,异生性就断了,也就是说,二乘人于初果见道、断我见的时候,不会再造作诽谤三宝的事,所以不会有异生性存在;大乘则要进入初地入地心以后,才没有异生性存在。正如玄奘菩萨在《成唯识论》卷九开示:
「异生性障,谓二障中分别起者,依彼种立异生性故。二乘见道现在前时,唯断一种,名得圣性;菩萨见道现在前时,具断二种,名得圣性。」(《成唯识论》卷九)

论中开示:二乘于见道断三缚结时就断了异生性,所以未来不会堕入三恶道中。为什么?因为二乘见道成初果须陀洹,他很清楚知道,世尊所说的解脱道内涵真实不虚,对于真善知识所说的闻所未闻法不会妄加评论;更何况二乘初果于舍寿后,可以欲界天、人间七次往返,究竟解脱,不再三界现身意;所以,二乘人的异生性,于初见道断我见时已经消失不见了,不会再有异生性。菩萨则不然,未见道前异生性当然存在,随时随地有可能误谤真善知识,导致人身不保而下堕三恶道;菩萨于见道时,包括真见道及相见道在内,将近一大无量数劫以后,才能断除异生性,才不会往下堕落三恶道中。

也就是说菩萨入初地见道通达位时,才没有异生性存在,在这之前仍然有异生性存在,只是或多或少而已。为什么?一者、因为菩萨于真见道后,如果没有佛菩萨摄受,还是会退失佛菩提,乃至如《菩萨璎珞本业经》所说「作大邪见及五逆,无恶不造」;所以真见道后仍然有异生性存在,不是不存在。二者、菩萨明心虽然断了见一处住地烦恼,以及打破了无始无明,可是菩萨仍然有一念无明的我执、我所执、烦恼习气的种子随眠未断,仍然有无始无明过恒河沙数上烦恼未除,仍然有可能因为无明的关系造下恶业,未来要受苦,所以菩萨真见道后,仍然有可能造下恶业的异生性存在。三者、菩萨明心以后,如果没有很小心,以及对善知识所说的法不断地以经典反覆求证,很可能一不小心因为轻心、慢心而诽谤真善知识,如同前面婆罗门女子诽谤有德行的大哥罗比丘一样,未来还是要下堕三恶道。

从上面三点可知,二乘人与菩萨一样,于初果见道时断见一处住地烦恼,虽然二乘不断一念无明的烦恼习气种子随眠以及无始无明,但是不会有诽谤真善知识的现象出现,也就是没有异生性存在,所以二乘人异生性浅而且窄;菩萨则不然,他的异生性深而且广,未入初地之前,还是有可能因为诽谤贤圣而下堕三恶道,一直到初地通达位才没有异生性存在。

说到这里时间剩下不多,还有很多三乘菩提不共道。譬如,菩萨在欲行欲,不为五欲所染,二乘人恐惧五欲,深怕为五欲所染;或者三乘持戒不同,声闻则持声闻戒,菩萨持十重四十八轻戒、十无尽戒;或者菩萨与众生广结善缘,二乘人很少与人结缘等等,无法一一详细说明。如果电视机前面的菩萨们想要知道三乘菩提种种内涵以及差异,请详阅 平实导师著作,再经过思惟整理,相信一定会很清楚知道整个佛法架构及种种内涵。如果能够依照 平实导师所说的次第与内涵去实践,相信在三乘菩提一定有所实证,未来可以成为名符其实的佛弟子,乃至成为真实义的菩萨。

然而,从一开始讲述三乘菩提不共道以来,连同这一集总共说了六集,比三乘共道所说的集数多三倍,显然三乘的法道大不相同。二乘人所知的,菩萨也知,二乘人所不知的,菩萨亦知;二乘人所不证的,菩萨能证,二乘人所不断的,菩萨能断。显然菩萨法道所函盖的范围很广,包括了二乘法道在内,这也是大乘之所以为「大」,二乘之所以为「小」的原因。所以,二乘法道乃是佛从佛菩提道析出来的法,特别为二乘人解说,让二乘人可以解脱三界生死般涅槃。既然二乘人修证佛法最后的目的是成为无学,入无余涅槃,菩萨修证佛法最终的目的是成佛,证无住处涅槃;两者的差异非常大,显然阿罗汉不可能被称为佛。这是因为二乘人有所不知、不证、不断,既然不知、不证、不断,当然不可能是四智圆明的究竟佛。所以,当佛般涅槃后,没有一位阿罗汉敢自称是佛。如果佛门中有附佛外道主张「阿罗汉就是佛」,你一定很清楚知道,这个人是在胡言乱语,正是身穿如来衣、住如来家、吃如来食、说如来法,却是破如来的正法的假名佛弟子,也是佛在经中所预记的「狮子身中虫,自食狮子肉」,其罪大矣。

由于时间已经到了,无法再继续详细说明,今天就讲到这里。下一集将由另外一位亲教师白老师主讲,内容非常精彩,敬请各位菩萨下次继续收看。

阿弥陀佛!
http://www.enlighten.org.tw/dharma/6/90
回复 | 0
作者:小百合 留言时间:2013-07-13 17:28:39
[繁体文稿]

各位電視機前面的菩薩們:

阿彌陀佛!

歡迎繼續收看正覺教團所推出一系列電視弘法節目「三乘菩提概說」。今天將繼續上一集的主題:三乘菩提之不共道。

上一集談到一念無明與無始無明。一念無明是指一念剛消滅已,下一念又再次出生,如是念念不斷地生滅,使得眾生不知蘊處界虛妄,執以為實,因而流轉生死不已,這樣的無明就是一念無明;它包括了煩惱現行與習氣種子隨眠,煩惱的現行就是我見、我執、我所執,習氣就是指往昔所熏習因而成為一種習慣性的行為。無始無明是指對生命實相無所了知的無明,這些無明包括了心上煩惱、止上煩惱、觀上煩惱、禪上煩惱等等恆河沙數修所斷煩惱;這些煩惱從無始劫以來就存在,但與眾生心不相應,所以成為無始無明。二乘人在解脫道只斷除了煩惱現行,不斷習氣種子隨眠、無始無明,卻無妨二乘無學入無餘涅槃;菩薩不僅斷除煩惱的現行,也斷除習氣種子隨眠以及無始無明,最後成為四智圓明的究竟佛。

接下來這一集要談的是:三乘的異生性之差別。那就是菩薩的異生性深且廣,於進入初地才究竟斷除;二乘人異生性湺M,於見道時就斷了。至於什麼是異生性,有很多人不知道,所以應該要先解釋它的定義是什麼。所謂的異生性,就是今世造下未來世異於此生應該當人的果報,因而下墮三惡道受生死輪迴等苦的體性,名為異生性。也就是說,今世造下了下一世無法再當人的惡業,當然只有下墮三惡道受無量苦的份了,像這樣造作未來世無法再當人的體性就是異生性。它包括了謗佛、謗法、謗賢聖、破十重戒,以及破法毘奈耶,也就是破法戒等等。

譬如謗佛部分:認為 佛臨命終時「其言也亂」,認為 佛所說的真心如來藏是外道神我,沒有西方極樂世界 阿彌陀佛,以及沒有東方琉璃世界 藥師佛等等。謗法部分:堅持意識覺知心就是真實心,認定離念靈知心就是真心,否定了第八識存在而說一切緣起性空就是生命實相,或者否定了第八識,堅持意識心就是一切染淨法的根本,或者認為大乘非佛說等等。謗賢聖部分:跟隨及接受惡知識的邪教導,誹謗真善知識為邪魔外道;或者不肯接受真善知識教導,誹謗真善知識不如法,或者無根誹謗真善知識,或者不經意說了真善知識壞話等等。使得未來世人身不保,因而要下墮三惡道受無量苦。

在佛門中有三個很好的例子,可以作為大眾說明。

第一個例子是有關謗佛的部分,在佛世善星比丘雖然有四禪功夫,並認為自己已經證得阿羅漢,捨壽後可以入無餘涅槃。佛曾告訴善星比丘,那不是無餘涅槃境界,而是四禪,可是善星比丘仍然堅持自己已經證得阿羅漢,所以 佛在《大般涅槃經》曾開示:

【善星比丘雖復讀誦十二部經,獲得四禪,乃至不解一偈、一句、一字之義,親近惡友。失四禪已,生惡邪見,作如是說:「無佛,無法,無有涅槃。」】(《大般涅槃經》卷三十三)

也就是說,善星比丘認為自己已經證得阿羅漢,可以入無餘涅槃;後來知道自己無法入無餘涅槃,反而誹謗 世尊說「沒有佛,沒有法,也沒有涅槃!」當善星比丘口出惡言時,生身就下墮阿鼻地獄。這就是不相信佛說,今生誹謗 世尊而造下難以承受的異生性,而下墮三惡道的真實例子。

此外,在《四阿含》都有這樣的記載,佛弟子在外與人論法回來後,都會向 佛稟白,今天與某某人論法,論法的內容是什麼。講完之後再向 佛請示:「不知道這樣的說法,有沒有異於佛說,有沒有成就誹謗如來的重罪。」佛就會依照佛弟子所說的內容判斷,如果符合佛說,佛就會開示:「你這樣說法沒有異於佛說,沒有誹謗世尊。」從這裏可以知道,只要說法與 佛顛倒就是二說,就是謗佛,已經為自己造下難以承受的異生性,未來要下墮三惡道受無量苦。

第二個例子是有關謗法的部分,那就是 世親菩薩早年誹謗大乘法的真實例子。世親菩薩早年信奉小乘法,因而誹謗大乘法,使得 世親菩薩造下未來要下墮三惡道受苦的異生性。幸好他的哥哥 無著菩薩勸告,告訴他大乘法的勝妙處,以及大乘法異於二乘殊勝的地方,使得 世親菩薩幡然悔悟,知道自己錯了,不再誹謗大乘。然而誹謗大乘法的惡業已經造了,所以 世親菩薩想割舌來謝罪;但是 無著菩薩告訴 世親菩薩,割舌是無法免除誹謗大乘法的大惡業,唯有努力弘揚大乘法,努力弘揚 世尊所說的正法,未來才有可能扭轉如此的大惡業。後來 世親菩薩聽從 無著菩薩的勸告,以謗法之舌盡其一生努力弘揚大乘法;不僅後來有千部論主的美譽,而且還扭轉誹謗大乘法的大惡業,使得自己的證量鄰近於初地。如果 世親菩薩早年不誹謗大乘法,一開始就弘揚大乘法,相信他捨壽時的證量早已經超過初地了。

這個例子告訴大眾兩個重點。

第一個重點:誹謗大乘法的結果,未來就是要下墮三惡道,不再保有此世生為人的果報。像這種因為誹謗佛的正法因而下墮三惡道的體性,就是異生性。這樣的異生性在佛門中很容易成就,只是很多人不知道而已,還自以為自己說法很正確。譬如應成派中觀六識論者,主張大乘非佛說,認為大乘法是 佛般涅槃後佛弟子們對於 佛陀的懷念,也就是說大乘法不是 世尊親口說的,而是 佛般涅槃後,由佛弟子們長期結集出來的;這樣的說法已經造下難以承受的異生性,未來要下墮三惡道受苦。又譬如坦特羅佛教行者自稱,所說的法是其他法門所沒有的,比其他法門更為殊勝;所以對外宣稱,這是上上根器的人才能修學的法,一般人是無法相應的,如果要修學,一定要先修學其他法門,成就之後才能修學。然而,坦特羅佛教所說的法,根本不是 佛所說的正法,乃是古印度性力派將不清淨的外道法套入佛法名相,進而滲入佛門中,還誇大事實,以此來徽直娚呦蛲獾婪ㄖ校耸亲尡娚聣櫲龕旱赖耐獾啦簧品āO襁@樣的外道法,本來就不是佛法,卻謊稱是最殊勝最究竟的佛法,也難怪坦特羅佛教行者非常狂妄自大,個個以佛菩薩自居。譬如有一位名滿國際的坦特羅佛教行者,就以某一位菩薩自居,已經成就大妄語及誤導眾生的大惡業,也已經為自己造下難以抹滅的異生性,未來要承受非常嚴峻的果報。像這樣能使人下墮三惡道的異生性,一般人看了都怕得要命;可是坦特羅佛教行者都不畏懼因果恐怖,個個像敢死隊一樣,一直勇往直前,都已經申請「入住地獄申請書」而不知,不愧是 佛所說的可憐愍眾生。

第二個重點:弘揚佛的正法有大功德,尤其是大乘法,使得 世親菩薩從誹謗大乘法的大惡業得以轉變,而有鄰近初地的證量出現,詹豢伤甲h。所以 佛在《大般涅槃經》曾開示:「若有毀謗是正法者,能自改悔,還歸於法;自念所作一切不善,如人自害,心生恐怖、驚懼、慚愧,除此正法,更無救護,是故應當還歸正法。」(《大般涅槃經》卷十)佛開示,如果已經誹謗正法,想要扭轉如此大惡業,不僅要悔過,而且還要盡其一生努力弘揚及護持 佛的正法,未來才有可能扭轉誹謗正法的重罪;如果不是這樣,未來恐怕很難善了。

第三個有關謗僧的部分,在律部曾記載一位婆羅門女子謗僧的例子:在佛寺有一位名大哥羅比丘,常處於棄屍林撿拾棄屍林的食物、衣服、臥具使用。有一天,一位婆羅門死亡,親友送行到棄屍林焚燒屍體。當這位婆羅門妻子及女兒在哭的時候,剛好看見大哥羅比丘在旁邊觀看燒死屍,這位婆羅門女子便告訴母親說,大哥羅比丘猶如瞎眼鳥一樣。有人將婆羅門女子誹謗的事告訴某比丘,某比丘再向 佛稟白,佛就告訴這位比丘:這位婆羅門女子誹謗我聲聞弟子大哥羅比丘,未來五百世生為瞎眼鳥。從這個例子可以告訴大眾:這位婆羅門女子,只因為看見大哥羅比丘在旁邊觀看燒死屍,輕心而不經意說大哥羅比丘猶如瞎眼鳥,未來五百世墮於傍生中,成為瞎眼鳥,果報已經非常嚴重了。如果是以惡心而誹謗有德行、有實證的比丘或菩薩,當然要比婆羅門女子五百世為瞎眼鳥的果報嚴重許多,是要下墮地獄受無量苦。所以說,一個人真的要謹言慎行,不要輕心慢心隨便誹謗他人,以免造下不可愛的異生性,未來要受不可愛的異熟果報。

又譬如在經中,佛曾開示有勝義僧、菩薩僧存在,也就是已經明心見性以上的菩薩,這樣的勝義僧、這樣的菩薩僧出現於世間真的很稀有、很難得;如果這樣的真善知識出現於世間,其所說的法與一般法師、居士們所說的法不一樣,名為聞所未聞法。這樣的法一般眾生很難信受,如果眾生無法安忍聞所未聞法,誹謗真善知識為邪魔外道,或者誹謗真善知識說法不如法,或者在書上,或者在網路上作種種的誹謗,已成就誹謗真善知識的重罪,不僅造下人身不保的異生性,而且未來要在三惡道受無量苦,真的很愚癡啊!像這樣造下誹謗勝義僧、菩薩僧,導致人身不保的異生性,不僅未來要受無量苦,而且也使自己的成佛時程大大地延遲。希望電視機前面的菩薩們,能以這樣的過失作為借鏡,以免因為自己的無明,因為誹謗真善知識,未來要受無量苦。

既然已經知道什麼是異生性,接下來要談的是:三乘的異生性各在什麼時候斷除?這也是佛弟子們進修三乘菩提所必須深入了知的事,以避免因為自己的無明及愚癡,虛妄地造作誹謗三寶的異生性,虛妄地在三界輪迴生死而無法出離。二乘人於斷三縛結成初果須陀洹時,異生性就斷了,也就是說,二乘人於初果見道、斷我見的時候,不會再造作誹謗三寶的事,所以不會有異生性存在;大乘則要進入初地入地心以後,才沒有異生性存在。正如 玄奘菩薩在《成唯識論》卷九開示:

「異生性障,謂二障中分別起者,依彼種立異生性故。二乘見道現在前時,唯斷一種,名得聖性;菩薩見道現在前時,具斷二種,名得聖性。」(《成唯識論》卷九)

論中開示:二乘於見道斷三縛結時就斷了異生性,所以未來不會墮入三惡道中。為什麼?因為二乘見道成初果須陀洹,他很清楚知道,世尊所說的解脫道內涵真實不虛,對於真善知識所說的聞所未聞法不會妄加評論;更何況二乘初果於捨壽後,可以欲界天、人間七次往返,究竟解脫,不再三界現身意;所以,二乘人的異生性,於初見道斷我見時已經消失不見了,不會再有異生性。菩薩則不然,未見道前異生性當然存在,隨時隨地有可能誤謗真善知識,導致人身不保而下墮三惡道;菩薩於見道時,包括真見道及相見道在內,將近一大無量數劫以後,才能斷除異生性,才不會往下墮落三惡道中。

也就是說菩薩入初地見道通達位時,才沒有異生性存在,在這之前仍然有異生性存在,只是或多或少而已。為什麼?一者、因為菩薩於真見道後,如果沒有佛菩薩攝受,還是會退失佛菩提,乃至如《菩薩瓔珞本業經》所說「作大邪見及五逆,無惡不造」;所以真見道後仍然有異生性存在,不是不存在。二者、菩薩明心雖然斷了見一處住地煩惱,以及打破了無始無明,可是菩薩仍然有一念無明的我執、我所執、煩惱習氣的種子隨眠未斷,仍然有無始無明過恆河沙數上煩惱未除,仍然有可能因為無明的關係造下惡業,未來要受苦,所以菩薩真見道後,仍然有可能造下惡業的異生性存在。三者、菩薩明心以後,如果沒有很小心,以及對善知識所說的法不斷地以經典反覆求證,很可能一不小心因為輕心、慢心而誹謗真善知識,如同前面婆羅門女子誹謗有德行的大哥羅比丘一樣,未來還是要下墮三惡道。

從上面三點可知,二乘人與菩薩一樣,於初果見道時斷見一處住地煩惱,雖然二乘不斷一念無明的煩惱習氣種子隨眠以及無始無明,但是不會有誹謗真善知識的現象出現,也就是沒有異生性存在,所以二乘人異生性湺艺黄兴_則不然,他的異生性深而且廣,未入初地之前,還是有可能因為誹謗賢聖而下墮三惡道,一直到初地通達位才沒有異生性存在。

說到這裏時間剩下不多,還有很多三乘菩提不共道。譬如,菩薩在欲行欲,不為五欲所染,二乘人恐懼五欲,深怕為五欲所染;或者三乘持戒不同,聲聞則持聲聞戒,菩薩持十重四十八輕戒、十無盡戒;或者菩薩與眾生廣結善緣,二乘人很少與人結緣等等,無法一一詳細說明。如果電視機前面的菩薩們想要知道三乘菩提種種內涵以及差異,請詳閱 平實導師著作,再經過思惟整理,相信一定會很清楚知道整個佛法架構及種種內涵。如果能夠依照 平實導師所說的次第與內涵去實踐,相信在三乘菩提一定有所實證,未來可以成為名符其實的佛弟子,乃至成為真實義的菩薩。

然而,從一開始講述三乘菩提不共道以來,連同這一集總共說了六集,比三乘共道所說的集數多三倍,顯然三乘的法道大不相同。二乘人所知的,菩薩也知,二乘人所不知的,菩薩亦知;二乘人所不證的,菩薩能證,二乘人所不斷的,菩薩能斷。顯然菩薩法道所函蓋的範圍很廣,包括了二乘法道在內,這也是大乘之所以為「大」,二乘之所以為「小」的原因。所以,二乘法道乃是佛從佛菩提道析出來的法,特別為二乘人解說,讓二乘人可以解脫三界生死般涅槃。既然二乘人修證佛法最後的目的是成為無學,入無餘涅槃,菩薩修證佛法最終的目的是成佛,證無住處涅槃;兩者的差異非常大,顯然阿羅漢不可能被稱為佛。這是因為二乘人有所不知、不證、不斷,既然不知、不證、不斷,當然不可能是四智圓明的究竟佛。所以,當 佛般涅槃後,沒有一位阿羅漢敢自稱是佛。如果佛門中有附佛外道主張「阿羅漢就是佛」,你一定很清楚知道,這個人是在胡言亂語,正是身穿如來衣、住如來家、吃如來食、說如來法,卻是破如來的正法的假名佛弟子,也是 佛在經中所預記的「獅子身中蟲,自食獅子肉」,其罪大矣。

由於時間已經到了,無法再繼續詳細說明,今天就講到這裏。下一集將由另外一位親教師白老師主講,內容非常精彩,敬請各位菩薩下次繼續收看。

阿彌陀佛!
回复 | 0
我的名片
小百合
注册日期: 2007-03-02
访问总量: 5,358,036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莲花关怀
弘法视频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
正觉同修会官网 学报 书香 妙智
大悲咒 楞严咒 总持咒 阿弥陀佛
浅谈佛经的真伪(修改稿)
佛教讲座总表
拜佛图解
断我见文汇和书籍
心经 地藏经 阿弥陀经
最新发布
· 法华经讲义二(66-95)
· 法华经讲义二(31-65)
· 法华经讲义二(1-30 )
· 法华经讲义一(131- 150 )
· 正觉教团弘法视频
· 法华经讲义一(96-130)
· 法华经讲义一(66-95)
友好链接
· 花大猫:花大猫 (◎_●)
· 幸福剧团:幸福剧团
· 山哥:山哥的文化广场
· 新蓑笠翁:新蓑笠翁的博客
· 田泥鳅:田泥鳅的稻田
· 虔谦:虔谦:天涯咫尺
· 寄自美国:寄自美国的博客
· 林贝卡:林贝卡
· 白凡:白凡的博客
· 意味:意味
· 天宇:天宇的空间
· 雨潇潇:雨潇潇的博客
· 自由鸟:自由鸟的博客
· 栀子花开:心海拾贝
· 谷神之歌:谷神之歌
· love阳光:阳光的博客
分类目录
【法华经讲义二(66-95)】
【法华经讲义三】
【法华经讲义二】
· 法华经讲义二(66-95)
· 法华经讲义二(31-65)
· 法华经讲义二(1-30 )
【法华经讲义一】
· 法华经讲义一(131- 150 )
· 法华经讲义一(96-130)
· 法华经讲义一(31-65)
· 法华经讲义一 (1-30)
【诸佛菩萨5】
· 礼拜八十八佛
· 恭迎释迦牟尼佛成道日
· 恭迎阿弥陀佛圣诞
· 甘愿作菩萨
· 佛法中的智慧
· 恭迎观世音菩萨出家日
· 如来藏中藏如来 5
【如来藏中】
· 正确布施有何果报?
· 如来藏中藏如来 8
· 如来藏中藏如来 6、7
· 如来藏中藏如来 5
· 如来藏中藏如来 4
· 如来藏中藏如来 2、3
· 如来藏中藏如来
【开悟证般若2】
· 如来藏中藏如来
· 开悟前需知
· 明心与初地释
· 阿赖耶识
· 55.教导功夫 明心见性
· 14.禅宗的宗通(一)(1-10)
【有声合辑3】
· 正觉教团弘法视频
· 正智书香园地
· 十二个合辑
· 清明节气养生九原则
· 因果无常与人生之苦
· 财富情感亲情的合辑
· 佛教能让人解脱让人成佛
· 如何自在学佛?
· 恭迎盂兰盆节▏
【相似佛法】
· 相似佛法111-130
· 相似之佛法65-110
· 相似佛法35-64
· 相似佛法1-34
【观行断三缚结】
· 学佛的当务之急 断我见2
· 学佛的当务之急 断我见
· 《观行断三缚结》13-16
· 《观行断三缚结》9-12
· 《观行断三缚结》5-8
· 《观行断三缚结》1-4 端午安康
【法与次法】
· 元宵节 法与次法
· 法与次法106-120
· 学佛先学次法-1
· 法与次法 78-105
· 法与次法53 -77
· 法与次法27-52
· 人性到底是善还是恶?
· 法与次法 1-26
【健康生活】
· 夏季养生须知
· 湿气重全身都是病
【笔记2021-3】
· 佛法的体系井然有序
· 佛教的人生观
· 生从何来死往何去
· 佛教说众生平等
· 净土奇特行门
· 重阳节 10/14
· 什么是五浊恶世?
· 佛教的真理
· 七夕节谈化妆的比丘尼
· 五欲六尘对众生的影响
【诸佛菩萨-4】
· 恭迎盂兰盆节▏
· 恭迎观世音菩萨成道日!
· 恭迎韦陀菩萨圣诞
· 恭迎浴佛节!
· 恭迎释迦牟尼佛诞辰日!
· 玄奘菩萨诞辰日
· 恭迎观世音菩萨圣诞
· 释迦牟尼佛涅槃日
· 释迦牟尼佛出家日
· 正月初一 恭迎弥勒菩萨圣诞
【笔记2021-2】
· 六一儿童节谈涅槃
· 菩萨要如何安住于娑婆世界?
· 你的福报有多大?智慧有多深?
· 俗之所珍,道之所贱
· 人生幻有,如梦如焰
· 布施之心态(有声)
· 一切众生都可以学佛
· 莲花在佛教表示什么?
· 应该怎样对待生活中的享受?
· 学佛也需要知识和学问吗?
【念佛法门笔记】
· 如何念佛才能得力?
· 如何契入念佛法门
· 念佛法门1-82
· 6-10三资粮之信笔记
· 2-5学佛的目的(二)笔记
· 1学佛的目的(一)笔记
【有声合辑2】
· 舍得越多 证得的就越多
· 母亲节特辑
· 学佛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 什么决定投胎方向?(有声)
· 如何止息恶念?
· 十种绮语口业(有声)
· 寿命减短的九种因缘(有声)
· 三八节|波斯匿王公主善光
· 佛教徒有没有等级之分?
· 自由意志(有声)
【生命实相】
· 生命实相之辨证
【甘露法门】
· 《甘露法门》(有声读书)
【笔记2021-1】
· 清明节特辑(有声)
· 甘愿做菩萨
· 【元宵节】点燃无尽灯
· 《金刚经》中的五眼
· 情到深处人孤独(有声)
· 2021新年快乐!
· 何谓一心不乱?(有声)
· 生从何来 死往何处?
· 自修和共修有什么不同?
· 神通度俗人!(有声)
【2021年日历】
· 2021年日历带农历
【有声合辑】
· 如何正确回向?(有声)
· 财富果报皆因施得
· 什么是寂灭为乐?(音频)
· 人间的前途是悲观的吗?
· 神通度俗人!(有声)
· 有声合辑-5
· 有声合辑-4
· 有声合辑-3
· 有声合辑-2
· 有声合辑-1
【什么是法】
· 什么是法?
【系念思维念佛】
· 念佛的果报殊胜(有声)
· 《系念思维念佛法门》1-8
【笔记2020-9】
· 大选中的美国华人
· 华人应该参加投票选举
· 祸从口出(有声)
· 中秋佳节分享 月光王的故事(有
· 涅槃并不是修来的!(音频)
· 七情六欲是怎么来的?
【修断我见-6】
· 如何修证解脱道(有声读书)
· 在家修行必读
· 如何观行证入初果?(音频)
【诸佛菩萨-3】
· 恭迎释迦牟尼佛成道日
· 恭迎阿弥陀佛圣诞!
· 恭迎观世音菩萨出家日(音频)
· 金刚经在说什么?
· 恭迎地藏菩萨圣诞!
·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合辑(有声)
· 《佛说阿弥陀经》(恭诵版)
· 恭迎佛教盂兰盆节!(有声)
· 恭迎大势至菩萨圣诞(音频)
· 今天 恭迎观世音菩萨成道日
【笔记2020-8】
· 十月一真的要送寒衣吗?(有声)
· 浅谈佛经的真伪(修改稿)
· 微信被禁美国华人应该怎么办?
· 人死后是否还是变人?(音频)
· 如何帮助亡故亲属超度灭罪?(有
· 纪念九一一
· 如何求财富得财富(有声)
· 有三世因果吗?(音频)
· 学佛人怎么看男女欲? (音频)
· 受持八关戒斋的福报(有声)
【胜鬘经讲记二】
· 胜鬘经讲记(二)86--130
· 胜鬘经讲记(二)46-85
· 胜鬘经讲记(二)1-45
【正觉介绍-5】
· 浅谈佛经的真伪 (第三稿)
· 佛教徵文及寫作活動
· 空谷跫音—护持贤劫千佛(连载4)
· 空谷跫音—护持贤劫千佛(连载3)
· 空谷跫音——护持贤劫千佛(连载2
· 空谷跫音—护持贤劫千佛(1)
【笔记2020-7】
· 如何一门深入? (有声)
· 幸福是自己的事(有声)
· 您的美国微信
· 情绪导致我们生病(有声)
· 福田和贫穷田(有声)
· 影响修定的五种散乱心(有声)
· 一切风水吉地的根源!(有声)
· 忍辱的四个层次(有声)
· 大修行者能代众生消业吗?(音频
· 做好事就是学佛吗?(音频)
【精选阅读】
· “佛教与成佛”总说
· 情绪导致我们生病(有声)
· 佛法不离世间觉
· 忍辱的四个层次(有声)
· 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有声)
· 心经解读:观自在菩萨
· 礼拜八十八佛的功德利益
· 如何断三缚结?(视频)
· 【二月十九】恭迎观世音菩萨诞辰
【笔记2020-6】
· 童言无忌
· 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有声)
· 佛教对神通和异能的看法(音频)
· 如来藏是长生不老药!(有声)
· 3评:中国为什么应该坚决抛弃佛教
· 学佛为什么要持戒?
· 评:中国为什么应该坚决抛弃佛教
· 因果法则超越一切有情
· 如何契入念佛法门
· 如何报答父母深恩?(有声)
【关注疫情-7】
· 关于疫情的开示与鼓励
· 抗击疫情的关键
· 抗病毒自救三招!
· 抗病毒民间有良方
· 真相与谣言
· 【转贴】 我们投票去!
· 不肯被汹涌潮流裹挟的人
· 牛津疫苗大反转:效果完美!
· 大伯林顿宣言
· 拜登最好的一个演讲
【笔记2020-5】
· 我们的意志为何不能自由?(有声
· 人性是善还是恶?(音频)
· 什么样的人容易学佛?(有声)
· 到底有没有前世?
· 儿童节家庭和睦幸福!
· 如何度化众生?(有声)
· 人性是善还是恶?
· 科学可解释佛法吗?
· 真的在劫难逃吗?(有声)
【玄奘文化】
· 玄奘文化千年路 4-7集
· 玄奘文化千年路 1-3集
【笔记2020-4】
· 成为夫妻的原因
· 献给母亲节
· 此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
· 累积福德最快的方法(有声)
· 浴佛功德經
· 菩萨如何自利利他?(音频)
· 三界中的我见(有声)
· 祸从口出
· 人的死亡过程
· 安隐的依靠
【关注疫情-6】
· 紧急提醒!包机来了!
· 李跃华的疗法在国外
· 疫情拐点
· 谷歌与苹果达成合作
· 权威网站的好消息
· 以色列没有死亡!
· 肺炎病毒自救须知!
· 华人靠服此药自愈
· 安隐的依靠
· 危机即转机
【诸佛菩萨2】
· 印光法师对于大悲水的开示
· 韦陀菩萨摩诃萨!
· 人性是善还是恶?
· 七情六欲是怎么来的?
· 科学可解释佛法吗?
· 《心经解读》合辑
· 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
· 恭迎释迦牟尼佛诞辰日!
· 佛法中的智慧(音频)
· 护身的尚方宝剑 《楞严咒》
【关注疫情5】
· 清明节特辑(有声)
· 佛对人间疾疫的开示
· 平静转安乐
· 对疫情的体认及作为
· 新冠病毒最怕这张图 (转贴)
· 川普息事宁人 不再称中国病毒了
· 疫情防控不能靠集团免疫
· 美国进入国家紧急状态
· 疫情多招自救!
· 维也纳歌剧院节目表
【笔记2020-3】
· 危机即转机
· 病毒到来的省思
· 清明节特辑(有声)
· 佛对人间疾疫的开示
· 平静转安乐
· 对疫情的体认及作为
· 关于抗疫情的鼓励(音频1-3)
· 为什么佛教禁止喝酒?(有声)
· 什么才是真正的学佛方向?(有声
· 有五种事,不能令人增长财命!(
【关注疫情4】
· 北京有防控漏洞吗?
· 护身的尚方宝剑 《楞严咒》
· 戴口罩的舞者和专家谈戴口罩
· 重要通知-冠状病毒
· 美国国会听证会关于疫情的9要点
· 老梁说疫情
· 武汉快讯!
· 这件事是当务之急!
· 我们还要“禁足”多久?
【关注疫情3】
· 一天殉职四位医生
· 世上的病都是免疫系统打了败仗
· 疫情何时归零?
· 为什么有人能抵抗住新冠病毒, 有
· 高光时刻的正义
· 五大心咒随时念
· 准备大决战了!
· 如何区别普通感冒与新冠肺炎
· 揭秘抗疫绝招!
· 中药治疗新冠肺炎30方
【笔记2020-2】
· 有声读书 合辑
· 【二月十九】恭迎观世音菩萨诞辰
· 与生命讲和(有声)
· 莫发毒誓 免遭众苦
· 灾难、灾祸可以避免、消除吗?
· 布施与波罗蜜
· 祸从口出(有声)
· 善根有几种?(有声)
· 什么是菩提和菩提道?(音频)
· 写给情人节的备忘录(有声)
【讲经说法】
· 《佛说阿弥陀经》(恭诵版)
· 护身的尚方宝剑 《楞严咒》
· 布施与波罗蜜
【关注疫情2】
· 冠状肺炎防护手册
· 自救四招!
· 《我走了》
· 轻症患者如何自救
· 冠状病毒气溶胶传播
· 预防病毒口罩
· 各类口罩功能
· 使用口罩问答
· 美国专家告诉你疫情中如何保持安
· 武汉有救了!
【关注疫情】
· 关于口罩
· 鞋子的转染!
· 美国首例新冠病毒病例康复全记录
· 防疫权威读物来了!
· 新疫情被列为全球紧急卫生事件(
· 疫情拐点将要出现
· 贴身保暖袋帮你抗病毒
· 她是如何战胜病毒感染的
· 美国疾控中心发布病毒防控指南
【笔记2020-1】
· 真的有因缘果报吗?(音频)
· 点燃无尽灯
· 在家独修要点(有声)
· 六时吉祥是哪六时?
· 关于“梦”的几个问题(有声)
· 苦与乐!(有声)
·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视频)
· 五戒、八戒、菩萨戒(音频)
· 开悟明心需要具备七个条件(有声
· 恶口的过患(有声)
【诸佛菩萨】
· 【二月十九】恭迎观世音菩萨诞辰
· 布施与波罗蜜
· 五大心咒随时念
· 自救四招!
· 读经自救
· 正月初一恭迎弥勒菩萨圣诞!(音
· 阿难尊者(有声)
· 恭迎释迦牟尼佛成道日!(有声)
·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合辑(有声)
【笔记2019-7】
· 守护诸根为何如此重要?(有声)
· 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很重要(有声
· “行”走职场(有声)
【修断我见5】
· 在家修行必读
· 此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
· 累积福德最快的方法(有声)
· 三界中的我见(有声)
· 如何断三缚结?
· 甘愿做菩萨 1-32合辑(有声)
· 略谈无我的修持(有声)
· 12.断三缚结3.如何断三缚结?
· 如何断我见?
【笔记2019-6】
·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合辑(有声)
· 摧邪显正
· 何谓一心不乱?(有声)
· 什么是佛教?(音频)
· 念佛求生净土-恭迎阿弥陀佛圣诞!
· 今世福报前世累,来世福德今世积
· 为什么会生气?(有声)
· 佛菩提道和解脱道
· 累积福德最快的方法(有声)
· 甘愿做菩萨 1-32合辑(有声)
【笔记2019-5】
· 如何才是“广结善缘”?(有声)
· 为什么有人总是痛苦?(有声)
· 在家学佛的十种禁忌!(有声)
· 为什么要信仰三宝?(音频)
· 关于人生(周末版)
· 恐惧是一种不信任
· 如何帮助亡故亲属超度、灭罪?
· 减肥秘诀 不花一分钱!
· 什么最吉祥?
· 菩萨当精进
【笔记2019-4】
· 恭迎观世音菩萨出家日!
· 学佛是否需要舍离一切的欲望?
· 谁是我依靠?
· 不向世间取 (有声读书)
· 怎么改善自己未来世的福报?(有
· 三界唯心与唯心主义之不同(有声
· 学佛人的夫妻相处之道(有声)
· 下一世我们会去哪里?(有声)
· 宇宙的真相(有声)
· 不要成为情绪的奴隶(有声)
【识蕴真义】
· 三乘菩提之识蕴真义 8
· 三乘菩提之识蕴真义7
· 三乘菩提之识蕴真义 6
· 三乘菩提之识蕴真义 5
· 三乘菩提之识蕴真义4
· 三乘菩提之识蕴真义-3
· 三乘菩提之识蕴真义2
· 三乘菩提之识蕴真义
【胜鬘经讲记一】
· 三乘菩提之胜鬘经讲记(一)8
· 三乘菩提之胜鬘经讲记(一)7
· 三乘菩提之胜鬘经讲记(一)6
· 三乘菩提之胜鬘经讲记(一)5
· 三乘菩提之胜鬘经讲记 4
· 三乘菩提之胜鬘经讲记(一)3
· 三乘菩提之胜鬘经讲记2
· 三乘菩提之胜鬘经讲记(一)
【修十善业-1】
·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吗?
· 真的在劫难逃吗?(有声)
· 如何求财富得财富
· 每天增广福德的方法
· 父亲节快乐!
· 八关斋戒详解
· 电视剧: 百年虚云 (1-20集)
· 要想成佛先要忏悔(有声)
· 十善业与十不善业
· 忘失菩提心修善法是魔业
【笔记2019-3】
· 邪淫的过患!(有声)
· 十四种误会的学佛方向(有声)
· 佛法里只讲慈悲不说爱
· 佛陀是创造这个世界的主人吗?
· 恭迎观世音菩萨诞辰日!(有声)
· 罪福报应说(有声)
· 老年痴呆症真正的病因(有声)
· 听闻佛法,功德难量!
· 女人的贫富贵贱和美丑
· 佛说女人八十四态
【发愿往生-1】
· 念佛求生净土,免脱生死苦 (有声)
· 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图文音乐)
· 极乐世界的胜妙五欲
· 阿弥陀佛的一封家书
【实修亲证-3】
· 你了解四弘誓愿吗?
· 回向的力量(有声)
· 佛典故事与修行
【实修亲证-2】
· 102.止观双运(下)
· 101.止观双运(上)
【实修亲证-1】
· 77.不依虚空修止观
· 76.不依形色修止观
· 70.大乘止观之意涵
【十八法界】
· 59.五蕴虚妄(三)
【八识心王】
·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视频)
· 意识与末那的微笑
· 为啥每一世都会失忆?
· 《心经》解读(有声)
· 八个奇妙的心(有声)
· 心经歌曲和有声解读
【断除我见-4】
· 断我见与未到地定
· 断我见笔记 目录
· 58.断我见与未到定(四)
· 57.断我见与未到定(三)
· 56.断我见与未到定(二)
· 55.断我见与未到定(一)
【实相念佛】
· 73.解脫正受(三)
· 72.解脱正受
· 71.定的正受
· 70.见地正受
· 69.略說「功德正受」
· 68.果地实相念佛(六)
· 67.果地实相念佛(五)
· 66.果地实相念佛(四)
· 65.果地实相念佛(三)
· 64.果地实相念佛(二)
【体究念佛】
· 开悟前需知
· 63.果地实相念佛(一)
· 62.当发大愿心和长远心
· 61.疲倦烦闷与睡眠
· 60.勿求神通或感應助悟
· 59.应远离贪欲慢心
· 58.随时随地体究
· 57.体究念佛的方法__思惟观
· 56.体究念佛概說(二)
· 55.体究念佛概說(一)
【无相念佛-4】
· 《无相念佛》有声书
· 止息烦恼的几种方法
· 修定力的六妙门
· 要证如来藏的六个条件
· 何谓五停心观(下)
· 何谓五停心观(上)
· 54.無相念佛修学行门(四)
· 53.無相念佛修学行门(三)
· 52. 無相念佛修學行門(二)
· 51.無相念佛修學行門(一)
【无相念佛-3】
· 劝发菩提心文
· 什么是九住心
· 修除性障是无相拜佛的一条捷径
· 念佛圆通之精义
· 无相念佛十种修学次第
· 无相念佛必修三福
· 无相念佛(在线阅读)
· 88.如何念佛才能得力?
【无相念佛2】
· 无法证初禅的原因
· 念佛修定的秘诀
· 性障不除,初禅难证
· 如何发起欲界定
· 修定时五种止息恶念的方法
· 无相拜佛动作要领
· 念佛入门必读
【不二法门】
· 三乘菩提之入不二法门(二)(67-13
· 三乘菩提之入不二法门(一)1-66
【临终须知】
· 祝独立节快乐!
· 清明时节
· 临终须知-2
· 临终须知
【布施福田】
· 布施可脱贫
【修伏性障(146篇文)】
· 49.福业不偏修进步快
· 55.心的三细六粗总结
· 54.心的六种粗相 (下)
· 53.心的六种粗相(上)
【阿含正义(二)】
· 阿含正义(二)
【笔记2019-2】
· 祝你天天好心情!
· 母亲节日快乐!(有声)
· 你为什么不想拜佛?(有声)
· 92.熏习的道理
· 91.四种法熏习义
· 79.佛法从虔恭当中求
· 39.心识相即无明相
· 32.四不坏净
· 什么是明心?
【笔记2019(1)】
· 佛说九种行为会使人早夭
· 如何正确阅读佛经?(有声)
· 正觉总持咒详解
· 成佛之道简介
· 《金刚经》在说什么?(有声)
· 今天腊八是恭迎佛陀出家日!
· 成佛之道
· 鬼神附体的原理现象及忏悔方法
· 鬼神附体的原理现象及忏悔方法
【笔记2018(4)】
· 三乘菩提概说 (mp3)
· 人体时辰当令
【笔记2018(3)】
· 南瓜治膝盖疼
· “姜”养生进行到底
· 107.菩提从大悲心生
· 无相念佛要发菩提心
【笔记2018(2)】
·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合辑)
· 无法证初禅的原因
· 邪淫的恶报
【笔记2018(1)】
· 梁武帝的前世今生
· 为什么人这么容易生气?
· 什么人会下地狱?
·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 天界是什么样子 (有声)
· 你有扶门的习惯吗?
· 佛教的十善业法
· 心经歌曲和有声解读
【广论对吗?(二)】
· 130 喇嘛教与佛教之差异
【阿含正义(一)】
· 130 业果报系统(三)
【闻熏正法】
· 阿含正义(一) 广论(二)
· 佛法东来影片1-3
【广论对吗(一)-13】
· 130.谭崔密教(五)
· 129.谭崔密教(四)
· 128.谭崔密教(三)
· 127.谭崔密教(二)
· 126.谭崔密教(一)
· 125.藏密错将妄心当真心
· 124.藏密的三昧耶伪戒(四)
· 123.藏密的三昧耶伪戒(三)
· 122.藏密的三昧耶伪戒(二)
· 121.藏密的三昧耶伪戒(一)
【入门起信(二)-13】
· 130.莫堕末法狂禅
· 129.大乘六见处
· 128.真实禅与真如三昧
· 127.有相似真如三昧吗?
· 126.矛盾的细意识
· 125.大乘秘密句的辩正(四)
· 124.大乘秘密句的辩正(三)
· 123.大乘秘密句的辩正(二)
· 122.大乘秘密句的辩正(一)
· 121.《大乘起信论》重点回顾
【广论对吗(一)-12】
· 120.他派对宗喀巴的批评
· 119.《广论》止观非世尊说
· 118.坚住意识心的认知
· 117.中观应成派
· 116.见五蕴空与中观
· 115.密宗无密(五)谤阿赖耶
· 114.密宗无密(四)活佛法王
· 113.密宗无密(三)四种修
· 112. 密宗无密(二) 房中术
· 111.密宗无密 (一)活佛转世
【入门起信(二)-12】
· 120.娑婆世界与不退转法轮
· 119.于诸佛菩萨的清净信
· 118.菩萨要如何安住
· 117.喇嘛教的止观不是佛法
· 115.喇嘛教的双身法(下)
· 114.喇嘛教的双身法(上)
· 113.般若与涅槃不二
· 112.菩萨之应作与不应作
· 111.何谓涅槃第一义乐
【广论对吗(一)-11】
· 110.佛地大悲的开始
· 109.密宗观想与兔无角
· 108.密宗观想不得解脱
· 107.菩提从大悲心生
· 106.大悲心依第八识心而生
· 105.喇嘛教的色身庄严
· 104.喇嘛教的菩提心
· 103.毕竟空与无常空
· 102.般若不是性空唯名
· 101.宗喀巴之错谬
【入门起信(二)-11】
· 110.令住涅槃第一义乐
· 109.拔济一切苦海众生
· 108.亲近一切诸佛菩萨
· 106.一念无明与无始无明
· 105.大乘止观
· 104.无我与真我 (下)
· 103.无我与真我
· 102.止观双运(下)
· 101.止观双运(上)
【广论对吗(一)-10】
· 100.佛教中没有密咒乘
· 99.佛说的菩提非密宗之菩提
· 98.阿赖耶识才是结生相续识
· 97.六道轮回之正说
· 96.中阴身之正说
· 95.死亡之过程--如来藏
· 94.结生相续识如来藏
· 93.一念具足十二因缘
· 92.十二因缘之因--如来藏
· 91.观行、观想
【入门起信(二)-10】
· 100.修学真如三昧的利益(五)
· 99.修学真如三昧的利益(四)
· 98.修学真如三昧的利益(三)
· 97.修学真如三昧的利益(二)
· 96.修学真如三昧的利益 (一)
· 95.真如三昧
· 94.是非顿除, 因次第尽
· 93.心相既离,真相亦尽
· 92.远离诸相与断淫断杀
· 91.境缘与好丑
【广论对吗(一)-9】
· 90.十二因缘之缘生相
· 89.十二因缘之支分略摄
· 88.十二因缘之“有”
· 87.十二因缘之“取”支
· 86.十二因缘之“爱”支
· 85.十二因缘(五)
· 84.十二因缘(四)
· 83.十二因缘(三)
· 82.十二因缘(二)
· 81.十二因缘(一)
【入门起信(二)-9】
· 85.障难
· 84.真如是一切三昧根本处
· 83.对大乘佛法怀疑诽谤的人
· 82.以真如三昧为转依(下)
· 81.以真如三昧为转依(上)
【广论对吗(一)-8】
· 80.六识身与阿赖耶识
· 79.应成派中观的错谬
· 78.行支的福非福行不动行
· 77.业果愚及真实义愚
· 76.六识论者的无明
· 75.自设三昧耶戒(二)
· 74.自设三昧耶戒(一)
· 73.十六行的错谬(三)
· 72.十六行的错谬(二)
· 71.十六行的错谬(一)
【入门起信(二)-8】
· 80.不依见闻觉知修止观
· 77.不依虚空修止观
· 76.不依形色修止观
【无相念佛 1】
· 107.菩提从大悲心生
· 104.无我与真我 (下)
· 102.止观双运(下)
· 101.止观双运(上)
· 无相忆念拜佛(图示)
· 无相念佛要信因果
· 无相念佛要发菩提心
· 48.菩萨的发心(四)
· 47.菩萨的发心( 三)
· 46.菩萨的发心 二
【广论对吗(一)-7】
· 70.看“完整的广论”二
· 69.看“完整的广论”
· 68.认清“完整的广论”
· 67.检视“完整的广论”二
· 66.检视“完整的广论”
· 65.苦集圣谛、烦恼与无明
· 64.四圣谛
· 63.苦圣谛
· 61.阿赖耶识
【入门起信(二)-7】
· 70.大乘止观之意涵
· 69.精进须循正见(四)
· 68.精进须循正见 (三)
· 67.精进须循正见(二)
· 66.精进须循正见(一)
· 65.如何修忍门、精进门(五)
· 64.如何修忍门、精进门(四)
· 63.如何修忍门、精进门(三)
· 62.如何修忍门、精进门(二)
· 61.如何修忍门、精进门(一)
【广论对吗(一)-6】
· 59.五蕴虚妄(三)
· 56.对正统佛教之伤害(四)
· 55.对正统佛教之伤害(三)
· 54.对正统佛教之伤害(二)
· 53.对正统佛教之伤害(一)
· 52.邪见危害甚深(四)
· 51.邪见危害甚深(三)
【入门起信(二)-6】
· 60.佛法与外道
· 59.参禅与四加行
· 58.佛法架构
· 57.大乘根本信真如法
· 56.修习信分(三)
· 55.修习信分(二)
· 54.修习信分(一)
· 53.一切法第一义性
· 52.成一切种智 (下)
· 51.成一切种智(上)
【广论对吗(一)-5】
· 50.邪见危害甚深(二)
· 49.邪见危害甚深( 一)
· 48.深信业果
· 47.归依已应求证悟
· 46.三宝所勤修供养
· 45.归依后护戒不犯
· 44.广论 --归依三宝(下)
· 43.广论--归依三宝 (上)
· 42.广论--三恶趣苦(下)
· 41.广论--三恶趣苦(上)
【入门起信(二)-5】
· 50.色究竟天中妙身
· 49.福业不偏修进步快
· 48.菩萨的发心(四)
· 47.菩萨的发心( 三)
· 46.菩萨的发心 二
· 45.菩萨的发心
· 44.地上菩萨所证真如
· 43.菩萨证发心
· 42.修行般若波罗蜜
· 41.修行禅那波罗蜜
【广论对吗(一)-4】
· 40.三士道错误的建立基础
· 39.下士道可生善趣吗?
· 38.对治无常常倒
· 37.依三士道可以成佛吗?
· 36.三士道之谬误(四)
· 35.三士道之谬误(三)
· 34.三士道之谬误(二)
· 33.三士道之谬误(一)
· 32.思惟暇满人身
· 31.八无暇
【入门起信(二)-4】
· 40.解行发心(四)
· 39.解行发心(三)
· 38.解行发心(二)
· 37.解行发心(一)
· 36.菩萨自利利他
· 35.菩萨之不退位
· 34.五分法身
· 33.菩萨示现八相成道
· 32. 证道之因三
· 31.证道之正因二
【广论对吗(一)-3】
· 30.破除邪妄分别
· 29.修习轨理之正明修法
· 28.如何选择善知识
· 27.善知识与恶知识二
· 26.善知识与恶知识一
· 25.学广论乃是谤三宝
· 24.广论无殊胜可言四
· 23.广论无殊胜可言三
· 22.广论无殊胜可言二
· 21广论无殊胜可言(一)
【入门起信(二)-3】
· 30.证道之正因
· 29.证道之正因
· 28. 造《起信论》的原因三
· 27.造《起信论》的原因二
· 26.造《起信论》的原因一
· 25.马鸣菩萨的三种发心
· 24.一切如来得道正因
· 22.二乘圣人妄取涅槃
· 21.法无我之三乘差别
【广论对吗(一)-2】
· 20.什么才是殊胜法
· 19.密咒乘
· 18.两种加行
· 17 分别与无分别
· 《广论》到底在论述什么?(四)
· 《广论》到底在论述什么?(三)
· 《广论》到底在论述什么?(二)
· 《广论》到底在论述什么?(一)
· 密教之菩提道次第误谬
· 要证如来藏的六个条件
【入门起信(二)-2】
· 20.如来藏无明依之
· 19.依如来藏得涅槃
· 18.烦恼不与如来藏相应
· 真如非是染相
· 空性、有性、如来藏(四)
· 空性、有性、如来藏(三)
· 空性、有性、如来藏(二)
· 空性、有性、如来藏(一)
· 一心二门(四)
· 一心二门(三)
【广论对吗(一)-1】
· 密教不能使人成佛(下)
· 密教不能使人成佛(上)
· 阿底峡的思想探讨
· 广论的根源
· 宗喀巴与正法隐没
· 真藏传佛教--觉嚢派
· 广论缺少总相智
· 广论缺少什么?
· 禅宗地位之判教
· 新判教
【入门起信(二)-1】
· 一心二门(二)
· 一心二门(一)
· 如来一心有三身(四)
· 如来一心有三身(三)
· 如来一心有三身(二)
· 如来一心有三身(一)
· 如来真义(四)
· 如来真义(三)
· 如来真义(二)
· 如来真义(一)
【学佛三论】
· 3.施论、戒论、生天之论
· 2施论、戒论、生天之论
· 1施论、戒论、生天之论
【开悟证般若】
· 阿赖耶识即是如来藏
· 佛菩提道首重开悟
· 大乘以如来藏为根本
· 证第一义谛
· 八个奇妙的心
· 作主者必是意根
· 你的第七识在做什么?
· 禅宗在说什么?
· 什么是话头?
· 七种第一义
【大乘断我见】
· 105.大乘止观
· 91.观行、观想
· 59.五蕴虚妄(三)
· 四加行
· 甘露法门
· 31.菩萨的解脱分
· 想蕴与识蕴之区别
【二乘断我见-2】
· 修定力的六妙门
· 断我见笔记 目录
· 断我见成初果圣人
· 何谓五停心观(下)
· 何谓五停心观(上)
· 如何专心修学佛法?
· 断我见文汇-2
· 断我见书籍
【二乘断我见】
· 什么是缘觉菩提?
· 什么是声闻菩提?
· 声闻菩提简介
· 观无常离众苦
· 断我见的定力
· 观行断三缚结
· 如何修证解脱道
· 十二处、十八界我非真我
· 你知道四圣谛吗?
【大法与佛法】
· 如何分辨外道法?
· 给大法弟子的回信
· 什么是佛教的十善业?
· 三乘菩提概说简介
· 佛陀是什么?
· 名师与明师的差别
· 佛教重视神通吗?
· 八万四千法门
【入门起信-13】
· 130.如来藏如如而三身映现
· 129.如来藏任运而德用周遍
· 128.如来藏不动而真实了知
· 127.如来藏寂静而常乐我净
· 126.如来藏遍照法界
· 125.如来藏离相而具足功德
· 124.无量功德(下)
· 123.无量功德(上)
· 122. 熏习
· 121.无分别心与自在业
【佛典故事-13】
· 130.奉佛至孝感动天地
· 129.嚪婆罗似饿鬼缘
· 128.优多罗母堕饿鬼缘
· 127.供佛功德--获现报缘
· 126.供佛功德 获福升天
· 125.五百盲人往返逐佛缘
· 124.童女迦叶阿罗汉
· 123.鱼腹子重姓
· 122.太子慕魄
· 121.金色王
【入门起信-12】
· 120.凡夫、二乘与初行菩萨
· 119.平等摄持众生
· 118.平等智慧与志愿
· 117.证道之近缘与远缘
· 116.广大福藏与智藏
· 115.一切菩萨行缘
· 114.菩萨六度波罗蜜
· 113.菩萨四摄法
· 112.有情皆有真心第八识(六)
· 111.有情皆有真心第八识(五)
【佛典故事-12】
· 120.顶生王
· 119.长寿王
· 118.五百盲人堕坑亡
· 117.舍利弗嗔习未消
· 116.五百伎人出家
· 115.八岁罗汉五个母亲
· 114.兄好道谊弟爱家业
· 113.悭吝的伊利沙
· 112.太子须大拏本生(四)
· 111.太子须大拏本生(三)
【入门起信-11】
· 110.有情皆有真心第八识(四)
· 109.有情皆有真心第八识(三)
· 108.有情皆有真心第八识(二)
· 107.有情皆有真心第八识(一)
· 106.一切众生同有真如(下)
· 105.一切众生同有真如(上)
· 104.真如熏义(三)
· 103.真如熏义(二)
· 102.净法的妄心熏义(下) +
· 101.净法的妄心熏义(上)
【佛典故事-11】
· 110.太子须大拏本生(二)
· 109.太子须大拏本生(一)
· 108.佛陀与耶输陀罗(下)
· 107.佛陀与耶输陀罗(上)
· 106.优婆斯的前世今生
· 105.莲华女悟无常
· 104.菩萨度众的智慧
· 103.阿育王和龙王之争
· 102.老婆罗门寻爱子
· 101.毘舍离的32个儿子
【入门起信-10】
· 100.云何熏习净法不断?(三)
· 99.云何熏习净法不断?(二)
· 98.云何熏习净法不断?
· 97.染法的无明熏义
· 96.染法的妄心熏义
· 95.染法的妄境熏义
· 94.能熏所熏的特性
· 93.染法熏习不断
· 92.熏习的道理
· 91.四种法熏习义
【佛典故事-10】
· 100.五百商人遇海盗
· 99.慈力王救五夜叉
· 98.罗汉与大象的故事
· 97.仇伽离能不堕地狱吗?
· 96.菩萨的善巧方便(二)
· 95.菩萨的善巧方便(一)
· 94.佛陀化鲸度众生
· 93,除粪人尼提
· 92.以空为实见影救月
· 91.白净叔离比丘尼
【入门起信-9】
· 90.无明力令众生心动
· 89.[心生灭相灭]不是心体灭
· 88.不觉灭至不相应心
· 87.菩萨的粗细智境
· 86.粗中之粗,凡夫智镜
· 85.以依染心 违法平等
· 84.所知障能障自在智
· 83.染心能障真如根本智
· 82.根本业不相应染心
· 81.见心不相应染心
【佛典故事-9】
· 90.求不死火的典故
· 89.佛说马喻经的典故
· 88.起心动念与善恶因果 下
· 87.起心动念与善恶因果 上
· 86.金铃比丘之梵呗
【入门起信-8】
· 80.相应与不相应染心(二)
· 79.相应与不相应染心(一)
· 78.执相与不断相应染心
· 77.无始无明的六种染心
· 76.不相应无明分别
· 75.本来清净之心
· 74.法身菩萨
· 73.解行地菩萨
· 72.禅宗公案
· 71.无始无明熏所起识
【佛典故事-8】
· 80.文成公主问吉祥
· 79.佛法从虔恭当中求
· 77.旃陀罗的故事
· 75.化妆的比丘尼
· 74.沙弥均提
· 72.难陀家得道因缘
· 71.鹦鹉子供养盲父母
【入门起信-7】
· 70.意识--分离识.分别事识
· 69.众生的无明与妄觉
· 68.心的自性
· 67.“生灭因缘”真实义
· 66.意根--相续识体性(下)
· 65.意根--相续识体性(上)
· 64.‘意’的五种异名—智识
· 63.‘意’的五种异名—现识
· 62.‘意’的五种异名—转识
· 61.‘意’的五种异名--业识
【佛典故事-7】
· 70.孝顺之法道
· 69.信能渡渊,信乃得道
· 68.须菩提断嗔恚习气
· 67.佛分半座与迦叶
· 65.慈童女缘
· 64.月光王
· 63.老妪的清净供养
· 62.尊者降龙记
· 61.舍己利生的净儿
【入门起信-6】
· 60.诸众生依心意识转?
· 59.觉与不觉有二种相
· 58.智相不可得
· 57.一切众生常入涅磐
· 55.心的三细六粗总结
· 54.心的六种粗相 (下)
· 53.心的六种粗相(上)
· 52.不觉的境界相
· 51.不觉的能见相
【佛典故事-6】
· 60.舍一得万报
· 59.忍辱仙人
· 58.恶口的过患
· 57.爱欲的过患
· 56.金钱雇女令受五戒
· 55.观无常离众苦
· 54.婆罗门从佛索债缘
· 53.见佛生欢喜生天缘
· 52.提婆达多欲毁伤佛因缘
· 51.如来恒顺众生饮无明水
【在线阅读】
· 六字大明咒揭密
· 浅谈达赖喇嘛之双身法
· 邪箭呓语--破斥藏密
【藏密真相-5】
· 关于舍利子
· 130.藏传佛教是正统佛教吗?(九)
· 129.藏传佛教是正统佛教吗?(八)
· 128.藏传佛教是正统佛教吗?(七)
· 127.藏传佛教是正统佛教吗?(六)
· 126.藏传佛教是正统佛教吗?(五)
· 125.藏传佛教是正统佛教吗?(四)
· 124.藏传佛教是正统佛教吗?(三)
· 123.藏传佛教是正统佛教吗?(二)
· 122.藏传佛教是正统佛教吗?(一)
【藏密真相-4】
· 34.唵嘛呢叭咪吽(下)
【藏密真相-3】
【藏密真相-2】
【藏密真相-1】
· 26.活佛与法王的灌顶(下)
· 25.活佛与法王的灌顶(上)
· 129.密教盛行佛教会灭亡吗?
· 125.应成派中观的錯誤
· 122.破斥狂禅与狂密(二)+
· 121.破斥狂禅与狂密(一)
· 102.密宗(二)+净土宗
· 101.密宗(一)
· 双身像是真理吗?
· 西藏是天堂吗?
【入门起信-5】
· 50.不觉的无明业相
· 49.不觉与本觉
· 48.如来藏不空示现大义
· 47.真实不空离障大义
· 46真实不空大义(四)
· 45.真实不空大义(三)
· 44.真实不空大义(二)
· 43.真实不空大义(一)
· 42.真实空大义
· 41.无明灭时动识随灭
【佛典故事-5】
· 50.佛分半座与迦叶
· 49.瞋恚对治鬼
· 48.惭愧立誓 生谦下心
· 47.悖慢佛法自招罪殃
· 46.戒为甘露道
· 45.名称女请佛缘
· 44.内官赎所犍牛得男根缘
· 43.瞋心火烧功德林
· 42.慎莫嫉妒人之善
· 41.人身难得甚于盲龟浮木
【入门起信-4】
· 40.心因无明风动
· 39.心识相即无明相
· 38.破和合识
· 37.一心前后不相应
· 36.三种无想定
· 35.观一切妄念无相
· 34.何谓本觉(三)
· 33.何谓本觉?(二)
· 32.何谓本觉?(一)
· 31.阿赖耶识能摄能生一切法?
【佛典故事-4】
· 40.但食故福, 更不造新福
· 39.菩萨布施无畏惧
· 38.贫道士守戒得圣财
· 37.佛食马麦的悲心
· 36.正法的衰灭与久住
· 35.仇伽离的毁谤
· 34.持戒升天
· 33.无常品
· 32.四不坏净
· 31.二内官诤道理缘
【入门起信-3】
· 30.何谓心生灭门?
· 29.心真如门之立空与不空
· 28.心真如是大乘法门体(六)
· 27.心真如是大乘法门体(五)
· 26.心真如是大乘法门体(四)
· 25.心真如是大乘法门体(三)
· 24.心真如是大乘法门体(二)
· 23.心真如是大乘法门体(一)
· 22.心真如的体、相、用
· 21.心真如的因缘相
【佛典故事-3】
· 30.贫人须摩持缕施佛缘(下)
· 29.贫人须摩持缕施佛缘(上)
· 28.怀天地之仁惠泽众生
· 27.供佛功德-4
· 26.兄戒行贞净不犯淫乱
· 25.供佛功德-3
· 24.贫人守戒得福
· 23.佛以岸喻度难陀比丘
· 22.丧子发狂
· 21.沙弥救蚁子得长命报缘
【入门起信-2】
· 20.心真如的生灭相
· 19.陀罗尼的事持和理持
· 18.正觉陀罗尼根本印
· 17.虚空非空性
· 16.本来自性清净涅盘
· 15.胜义根处之内相分
· 14.八识心王与五位百法
· 13.众生心-八识心王
· 12.《起信论》作因补充
· 11.作因之五至八
【佛典故事-2】
· 20.佛说利养灾患缘
· 19.旃阇摩暴志谤佛
· 18.波斯匿王女善光缘
· 17.童子持戒守信获宝
· 16.供佛功德-2
· 15.布施 智慧
· 14.忍辱-忘恩负义
· 13.孝养父母-2
· 12.供佛功德
· 11.孝养父母
【入门起信-1】
· 10.哪些人绝对不可能是佛
· 9.大乘vs.小乘
· 8.不生不灭法
· 7.佛法VS外道法
· 6.入门起信决定净信大乘
· 起信论导读(五)
· 起信论导读(四)
· 起信论导读(三)
· 起信论导读(二)
· 起信论导读(一)
【佛典故事-1】
· 10.微妙比丘尼
· 9.佛陀为母说法
· 8.大光明王发菩提心
· 7.卖身供养三宝果报
· 6.恒伽达--心欣慕圣贤
· 5.陀罗尼:咒语
· 4.咒陀罗尼
· 3.菩萨妙陀罗尼
· 2.五百陀罗尼
· 1.共相怨害喻
【正觉E报-2】
· 读报读报!(1-32)
【佛法概论】
· 三界唯心2
· 三界唯心1
· 佛教众生观
· 佛教空间观
· 目录 世界观 时间观
· 序 前言
【莲花关怀】
· 97.六道轮回之正说
· 96.中阴身之正说
· 95.死亡之过程--如来藏
· 深切的怀念
· 临终三大要
· 佛教的治癌经
· 老年不一定痴呆(修改稿)
· 其他临终开示范本
· 助念流程及公奠文
· 往生助念须知(下)
【佛教故事】
· 对父母不善获苦报
· 少物能施获福无量
· 布施现世获福报
· 自咒自受
【讲座分类】
· Good News!
· 作人为何要学佛?
· 佛法中的发菩提心
· 佛法中无我的理念
· 佛法中因果的理念
· 佛法中布施的理念
【学佛答疑(三)-13】
· 121.无始是什么意思?
【菩萨正行(二)-13】
· 130.般若波罗蜜(三)
· 129.般若波罗蜜(二)
· 128.般若波罗蜜(一)
· 127.禅定波罗蜜(下)
· 126.禅定波罗蜜(上)
· 125.精进波罗蜜(下)
· 124.精进波罗蜜(上)
· 123.忍辱波罗蜜(下)
· 122.忍辱波罗蜜(上)
· 121.忍与波罗蜜
【学佛答疑(三)-12】
· 120.佛教以出家为重吗?
· 119.緣起与进化论
· 118.佛教对神秘现象的看法(下)
· 117.佛教对神秘现象的看法(上)
· 116.人性是善还是恶?
· 115.学佛教的最高理想?
· 114.离苦乐能离烦恼?
· 113.真有自由意志吗?
· 112.鸠摩罗什法师(三)
· 111.鸠摩罗什法师(二)
【菩萨正行(二)-12】
· 120.世忍与出世忍(下)
· 119.世忍与出世忍(上)
· 118.优婆塞戒助戒之捨戒(三)
· 117.优婆塞戒助戒之捨戒(二)
· 116.优婆塞戒助戒之捨戒(一)
· 115.优婆塞戒之助戒(下)
· 114.优婆塞戒之助戒(上)
· 113.优婆塞戒之捨戒
· 112.业的报偿与转变(下)
· 111.业的报偿与转变(上)
【学佛答疑(三)-11】
· 110.鸠摩罗什法师(一)
· 109.四面佛与宇宙创造者(六)
· 108.四面佛与宇宙创造者(五)
· 107.四面佛与宇宙创造者(四)
· 106.四面佛与宇宙创造者(三)
· 105.四面佛与宇宙创造者(二)
· 104.四面佛与宇宙创造者(一)
· 103.何谓五停心观(下)
· 102.何谓五停心观(上)
· 101.信佛与学佛之不同
【菩萨正行(二)-11】
· 110.逆罪的轻重(下)
· 109.逆罪的轻重(上)
· 108.成就逆罪的条件
· 107.“破僧”逆罪
· 106.逆罪与破法罪孰轻孰重
· 105.菩薩戒的受戒
· 104.恶律仪及捨恶戒(下)
· 103.恶律仪及捨恶戒(上)
· 102.作罪无作罪及得戒(三)
· 101.作罪无作罪及得戒(二)
【学佛答疑(三)-10】
· 100.临終时见瑞相与解脱
· 99.学佛一定要吃全素吗?
· 98.人类及宇宙是被创造的?
· 97.世間、出世間等
· 96.了义经及不了义经
· 95.如何真实忏悔罪业?
· 94.修佛法当不捨真善知识
· 93.定资粮-戒为先导
· 92.妄想散乱心的种类
· 91.什么是九住心?
【菩萨正行(二)-10】
· 100.作罪无作罪及得戒(一)
· 99.口四业之释疑
· 98.邪淫之释疑
· 97.偷盜之释疑
· 96.杀戒之释疑
· 95.坏十业恶果富修十善(下)
· 94.坏十业恶果富修十善(上)
· 93.十恶业道之果报(三)
· 92.十恶业道之果报(二)
· 91.十恶业道之果报(一)
【学佛答疑(三)-9】
· 90.什么是所知障?
· 89.什么是烦恼障?
· 88.略談大乘解脱的密码
· 87.如何求解脱?
· 86.一切皆空?
· 85.七情六欲
· 84.不二法门及八万四千法门
· 83.佛说圣言量(下)
· 82.佛说圣言量(上)
· 81.在家居士共修如不如法?
【菩萨正行(二)-9】
· 90.十恶业道之色
· 89.十恶业道之三事(三)
· 88.十恶业道之三事(二)
· 87.十恶业道之三事(一)
· 86.十善业与五阴世间
· 85.十善业与器世间
· 84.十善与业报因缘
· 83.持戒与摄护诸根
· 82.持戒与离恶修善
· 81.增长持戒波罗蜜的方法
【学佛答疑(三)-8】
· 80.一切智与一切种智
· 79.定业真的不可转吗?
· 78.如何坦然面对死亡?
· 77.生天堂和堕地狱
· 76.何谓人间佛教?(下)
· 75.何谓人间佛教?(上)
· 74.恒顺众生(三)
· 73.恒顺众生(二)
· 72.恒顺众生(一)
· 71.如何避免火烧功德林?
【菩萨正行(二)-8】
· 80.持戒与波罗蜜
· 79.持戒与庄严菩提
· 78.持戒不犯的助力
· 77.三归五戒始修学(九)
· 76.三归五戒始修学(八)
· 75.三归五戒始修学(七)
· 74.三归五戒始修学(六)
· 73.三归五戒始修学(五)
· 72.三归五戒始修学(四)
· 71.三归五戒始修学(三)
【学佛答疑(三)-7】
· 70.大乘经典是后人编的?(三)
· 69.大乘经典是后人编的?(二)
· 68.大乘经典是后人编的?(一)
· 67.学佛与离苦得乐
· 66.修福报与学佛道
· 65.佛教法门求财富的因果
· 64.如何才能理事圆融?(下)
· 63.如何才能理事圆融?(上)
· 62.念佛往生与五戒十善
· 61.生从何来,死往何去(下)
【菩萨正行(二)-7】
· 70.三归五戒始修学(二)
· 69.三归五戒始修学(一)
· 68.五戒的五施与五善
· 67.略谈持戒功德的差別
· 66.五戒的性重与遮重
· 65.什么样的人能三归依?
· 64.什么是四真谛?
· 63.如何是净三归依?
· 62.了了正见真我
· 61.解脱是无常法?
【学佛答疑(三)-6】
· 60.生从何來,死往何去(上)
· 59.如何达到布施解脫?
· 58.断我见与未到定(四)
· 57.断我见与未到定(三)
· 56.断我见与未到定(二)
· 55.断我见与未到定(一)
· 54.烦恼即菩提 生死即涅盘?
· 53.出家人受供养、托缽
· 52.佛法与生活
· 51.佛教可以分宗立派吗?
【菩萨正行(二)-6】
· 60.佛教对外道的论析
· 59.净三归品(八)
· 58.净三归品(七)
· 57.净三归品(六)
· 56.净三归品(五)
· 55.净三归品(四)
· 54.净三归品(三)
· 53.净三归品(二)
· 52.淨三归品(一)
· 51.杂品之余
【学佛答疑(三)-5】
· 50.所有宗教都一样吗?
· 49.一切法空与天堂地狱
· 48.因果与宿命论
· 47.现代科技生活与佛法
· 46.人死后沒投胎就变鬼?
· 45.断除见惑与思惑
· 44.为什么执著就是苦?
· 43.诵经不解经义有无利益?
· 42.念佛法门与开悟
· 41.因果轮回与极乐世界
【菩萨正行(二)-5】
· 50.生活起居之布施供养
· 49.提供行人交通方便布施
· 48.无财及赡养治病布施
· 47.先教后施,名大施主
· 46.欢喜布施不生悔心
· 45.布施三根本及果报较量
· 44.祀祠及一切施不思议施
· 43.应如何为亡者追福?
· 42.法施胜于财施
· 41.做者与受者的关系(九)
【学佛答疑(三)-4】
· 40.正觉所颂开经偈(下)
· 39.正觉所颂开经偈(上)
· 38.佛教说众生平等(下)
· 37.佛教说众生平等(上)
· 36.学佛越久离佛越远?(四)
· 35.学佛越久离佛越远?(三)
· 34.学佛越久离佛越远?(二)
· 33.学佛越久离佛越远?(一)
· 32.如何真正的放下?
· 31.学佛贵在精进(下)
【菩萨正行(二)-4】
· 40.做者与受者的关系(八)
· 39.做者与受者的关系(七)
· 38.做者与受者的关系(六)
· 37.做者与受者的关系(五)
· 36.做者与受者的关系(四)
· 35.做者与受者的关系(三)
· 34.做者与受者的关系(二)
· 33.做者与受者的关系(一)
· 32.智者布施的心态(八)
· 31.智者布施的心态(七)
【学佛答疑(三)-3】
· 30.学佛贵在精进(上)
· 29.学佛为什么要持戒?(下)
· 28.学佛为什么要持戒?(上)
· 27.抓周是否合乎逻辑?(下)
· 26.抓周是否合乎逻辑?(上)
· 25.佛跟阿罗汉有什么区别?
· 24.佛法不离世间法
· 23.无缘大慈 同体大悲
· 22.什么是直心?
· 21.生忍、法忍、无生法忍
【菩萨正行(二)-3】
· 30.智者布施的心态(六)
· 29.智者布施的心态(五)
· 28.智者布施的心态(四)
· 27.智者布施的心态(三)
· 26.智者布施的心态(二)
· 25.智者布施的心态(一)
· 24.布施法的障碍
· 23.法施、无畏施、财施
· 22.财施、法施的目的
· 21.如法财施的果报
【学佛答疑(三)-2】
· 20.为什么亲近善知识
· 19.禅净双修
· 18.禅宗是什么?
· 17.学佛与佛学
· 16.什么时候该放下(八)
· 15.什么时候该放下(七)
· 14.什么时候该放下(六)
· 13.什么时候该放下(五)
· 12.什么时候该放下(四)
· 11.什么时候该放下(三)
【菩萨正行(二)-2】
· 20.布施法的五种相貌
· 19.修六波罗蜜要做什么?
· 18.修六波罗蜜的相貌
· 17.什么是波罗蜜?
· 16.定有六波罗蜜
· 15.六度四事(三)
· 14.六度四事(二)
· 13.六度四事(一)
· 12.六波罗蜜(六)
· 11.六波罗蜜(五)
【学佛答疑(三)-1】
· 10.什么时候该放下(二)
· 9.什么时候该放下(一)
· 8.如何实修佛法?
· 7.情与无情可否同圆种智?
· 6.佛法是义学不是哲学
· 5.善恶标准?善因得恶果?
· 4.科学可解释佛法吗?
· 3.佛教耶稣教天堂的差异
· 2.佛教的特色为何?
· 1.作人为何要学佛?
【菩萨正行(二)-1】
· 10.六波罗蜜(四)
· 9.六波罗蜜(三)
· 8.六波罗蜜(二)
· 7.六波羅蜜(一)
· 6.如何供养三宝(六)
· 5.如何供养三宝(五)
· 4.如何供养三宝(四)
· 3.如何供养三宝(三)
· 2.如何供养三宝(二)
· 1.如何供养三宝(一)
【导师法语】
· 菩萨一定要做两件事
· 什么是明心?
· 法就是如来藏
· 退转原因
· 出佛身血
· 安于寂寞
【正觉E报】
· 第16期 e 报
· 正觉E报
【[佛教名词]】
· 西方极乐世界
· 正觉大乘佛法名词
· 读诵《金刚经》的简要仪规
【该怎么办】
· 老华人与小毛病
· 促膝谈心
· 人参和姜如何食用?
· 过敏怎么办?
· 常头疼怎么办?
· 起床头晕怎么办?
· 开车打磕睡怎么办?
· 咳嗽不止怎么办?
· 抽筋儿或噎到怎么办?
· 烦恼怎么办?
【学佛答疑(二)-13】
· 130.出家人也会死于非命?
· 129.净土法门是第一法门吗?
· 128.如何才能远离嫉妒?
· 127.如何能专心修学佛法?
· 126.伏烦恼与断烦恼
· 125.如何才能真正信佛?
· 124.一念万年,万年一念?
· 123.复制人有无灵性?
· 122.投生怎么投法?
· 121.人死后是否还是变人?
【菩萨正行-13】
· 130.念佛清净因缘
· 129.深会如来愿行
· 128.如来具足十号功德
· 127.息恶法则二观如来七胜事
· 126.息恶法则一修念佛心
· 125.菩萨坚固菩提正行摄持
· 124.菩萨依悲心摄持净戒
· 123.菩萨以慈心摄持净戒
· 122.菩萨摄持净戒
· 121.菩萨修持净戒
【学佛答疑(二)-12】
· 120.学佛人如何面对婚姻?
· 119.植物是有情众生吗?
· 118.本愿念佛是净土法门吗?
· 117.如何自在学佛?
· 116.“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
· 115.何谓 “三障”?
· 114.何谓 “五浊恶世”?
· 113.“禅定”与 “静虑” 之异同?
· 112.何谓 “三轮体空”?
· 111.自己作主?
【菩萨正行-12】
· 120.正受优婆塞戒的条件(十)
· 119.正受优婆塞戒的条件(九)
· 118.正受优婆塞戒的条件 (八)
· 117.正受优婆塞戒的条件 (七)
· 116.正受优婆塞戒的条件 (六)
· 115.正受优婆塞戒的条件 (五)
· 114.正受优婆塞戒的条件(四)
· 113.正受优婆塞戒的条件(三)
· 112.正受优婆塞戒的条件(二)
· 111.正受优婆塞戒的条件(一)
【学佛答疑(二)-11】
· 110.《心经》到底在说什么?(五)
· 109.《心经》到底在说什么?(四)
· 108.《心经》到底在说什么?(三)
· 107.《心经》到底在说什么?(二)
· 106.《心经》到底在说什么?(一)
· 105.法事结束后之供品
· 104.如何看待烧纸钱?
· 103 如何看待设立祖先牌位?
· 102.古人语录著作是否正确?
· 101.念佛为什么要常念?
【菩萨正行-11】
· 110.菩萨应如何教化弟子? (十)
· 109.菩萨应如何教化弟子? (九)
· 108.菩萨应如何教化弟子? (八)
· 107.菩萨应如何教化弟子?(七)
· 106.菩萨应如何教化弟子?(六)
· 105.菩萨应如何教化弟子?(五)
· 104.菩萨应如何教化弟子? (四)
· 103.菩萨应如何教化弟子?(三)
· 102.菩萨应如何教化弟子?(二)
· 101.菩萨应如何教化弟子?(一)
【学佛答疑(二)-10】
· 100.如何信佛而不退?
· 99.在家独修的要点
· 98.为何先度乔陈如?
· 97.子媳不肖当如何?
· 96.为什么富贵却悭吝?
· 95.宗教之外的环保
· 94.切肉烧菜与犯戒
· 93.待人接物与是非
· 92.堕胎流产与消业
· 91.动物实验与杀害生命
【菩萨正行-10】
· 100.菩萨福智庄严的相貌
· 99.无上菩提的五个法门
· 98.菩萨另一分的福德智慧庄严
· 97.菩萨六度到彼岸的例证
· 96.菩萨观福田与穷田而布施
· 95.福德与智慧庄严的妙用
· 94.福德庄严与智慧庄严
· 93.如何成就福德智慧庄严?
· 92.菩萨的“自他庄严”
· 91.菩萨的庄严
【学佛答疑(二)-9】
· 90.修行到底是修哪一个心?
· 89.如何布施才正确?
· 88.如何念佛才能得力?
· 87.众生会度尽吗?
· 86.冤冤相报何时了
· 85.意识是不生不灭的法吗?
· 84.学佛人可以算命赌博吗?
· 83.要杀生怎么办?
· 82.佛菩萨有没有护念我们?
· 81.居士可不可以归依三宝?
【菩萨正行-9】
· 90.持戒以远离后世恶缘
· 89.八法之三净缘下
· 88.八法下+三净缘上
· 87.自他兼利三+如何得八法上
· 86.八法自他兼利二
· 85.增上和合三+八法自他兼利
· 84.在家出家增上和合二
· 83.在家出家增上和合一
· 82.善引然后度之下
· 81.善引然后度之上
【学佛答疑(二)-8】
· 80.释、儒、道都是一样的吗?
· 79.佛经咒可烧给亡灵吗?
· 78.命相与风水
· 77.佛教徒有没有等级之分?
· 76.为何佛教禁止喝酒?
· 75.有三魂七魄,灵魂不灭吗?
· 74.出家是出哪个家?(四)
· 73.出家是出哪个家?(三)
· 72.出家是出哪个家?(二)
· 71.出家是出哪个家?(一)
【菩萨正行-8】
· 80.菩萨如何自利利他?(十四)
· 79.菩萨如何自利利他? (十三)
· 78.菩萨如何自利利他? (十二)
· 77.菩萨如何自利利他?(十一)
· 76. 菩萨如何自利利他?(十)
· 75.菩萨如何自利利他?(九)
· 74. 菩萨如何自利利他?(八)
· 73.菩萨如何自利利他?(七)
· 72.菩萨如何自利利他?(六)
· 71.菩萨如何自利利他?(五)
【学佛答疑(二)-7】
· 70.什麼是佛弟子的飲食觀?
· 69.學佛人怎麼看男女欲?
· 68.學佛人怎麼對治欲望?
· 67.如何看待生气?
· 66.如何守护口业?
· 65.身业的异熟果报?
· 64.如何检视邪行?
· 63.如何守护身业?
· 62.业因与业力
· 61.什么是身口意业?
【菩萨正行-7】
· 70.菩萨如何自利利他?(四)
· 69.菩萨如何自利利他?(三)
· 68.菩萨如何自利利他?(二)
· 67.菩萨如何自利利他?(一)
· 66. 如何使道心更坚固? (六)
· 65.如何使道心更坚固?(五)
· 64.如何使道心更坚固?(四)
· 63.如何使道心更坚固?(三)
· 62.如何使道心更坚固? (二)
· 61.如何使道心更坚固? (一)
【学佛答疑(二)-6】
· 60.佛教鼓励器官捐赠吗?
· 59.佛教徒如何教养小孩?
· 58.应该如何忏悔业障呢?
· 57.“八敬法”是否不民主呢?
· 56.应该如何修除烦恼呢?
· 55.三界唯心 万法唯识
· 54.佛法的精要是什么?
· 53.鬼神附身是真的吗?
· 52.何谓“我”与“无我”?
· 51.如何對往生西方最有利?
【菩萨正行-6】
· 60.何谓实义菩萨?(三)
· 59.何谓实义菩萨?(二)
· 58.何谓实义菩萨?(一)
· 57. 何谓假名菩萨? (下)
· 56.法财长者(四)+假名菩萨(上)
· 55. 法财长者?(三)
· 54.法财长者?(二)
· 53.法财长者? (一)
· 52.应如何发愿是为智者?(下)
· 51.如何发愿是为智者?(上)
【学佛答疑(二)-5】
· 50. 究竟忙些什么?(十)
· 49.究竟忙些什么?(九)
· 48.究竟忙些什么?(八)
· 47. 究竟忙些什么?(七)
· 46.究竟忙些什么?(六)
· 45.究竟忙些什么?(五)
· 44.究竟忙些什么?(四)
· 43.究竟忙些什么?(三)
· 42.究竟忙些什么(二)
· 41.究竟忙些什么?(一)
【菩萨正行-5】
· 50.修三十二相业(四)
· 49.修三十二相业(三)
· 48.修三十二相业(二)
· 47.菩萨戒之含摄与修行(一)
· 46.菩萨僧团四众平等
· 45.出家菩萨分别三种菩提
· 44.具足身心二力
· 43.具足因智、时智、相智
· 42.具足智因、智果
· 41.如來一念破二障
【学佛答疑(二)-4】
· 40.有关 “唸佛”的几个问题
· 39.不顺眼易生气如何克服?
· 38.生于安乐 死于安乐(下)
· 37.生于安乐 死于安乐 (上)
· 36 修苦行对成佛有帮助吗?
· 35.盲目受了菩萨戒可否捨戒?
· 32.看很多佛书是否障碍修行?
· 31.行善是否都能往生西方?
【菩萨正行-4】
· 40.究竟行
· 39.如来断习气与异熟生死
· 38.法性:别相与总相
· 37.菩提心与佛道因缘
· 36.更有四事來求菩提
· 35.求于菩提的四事
· 34.炽燃菩提种子
· 33.增长菩提种子
· 32.菩提的四个种子
· 31.菩萨的解脱分
【学佛答疑(二)-3】
· 30.四念处、禅、大手印不同(下)
· 29.四念处、禅、大手印不同(上)
· 28.何谓天魔、阴魔、烦恼魔?
· 27.有念与无念似乎相违背?
· 24.《无量寿经》与《华严经》
· 23.供养三宝有限制吗?
· 22.缘起论与唯心论
· 21.一花一世界,一木一菩提?
【菩萨正行-3】
· 30.菩萨解脱超胜二乘
· 29.退失菩提之因
· 28.简择解脱分的见地
· 27. 解脱分法体
· 26.实证解脱分的关键
· 25.修悲之方便
· 24.应先修悲行六度
· 23.悲与大悲
· 22.菩萨生悲因(下)
· 21.菩萨生悲因(上)
【学佛答疑(二)-2】
· 20.什么是佛法中的孝道?
· 19.为什么做好事多磨难?
· 18.为什么学佛总不进步?
· 17.六六法
· 16.苦的根源
· 15.內法与外法(下)
· 14. 內法与外法(上)
· 13.“法”是十八界
· 12.“法”是五阴
· 11.佛教的法是指什么?
【菩萨正行-2】
· 20.大悲为菩提生因
· 19. 正因与了因
· 18.浅谈因果(三)
· 17.浅谈因果(二)
· 16.浅谈因果(一)
· 15.应亲近真善知识
· 14.菩萨为何发菩提心? (下)
· 13.菩萨为何发菩提心?(上)
· 12.菩提是什么? (下)
· 11.菩提是什么?(上)
【学佛答疑(二)-1】
· 10.佛法实相与物理学一致吗?
· 9.佛会留惑润生度众吗?
· 8.戒淫茹素或食色性也?
· 7.波旬为何会堕落成魔王?
· 6.成佛后会再成众生吗?
· 5.学佛后能万事如意吗?
· 4.教下不能谈般若吗?
· 3.佛法与世法是否矛盾?
· 2.知见立知与观行的差异
· 1.佛菩萨为何会不生不灭?
【菩萨正行-1】
· 10.发起菩萨性为首要
· 9.初发心菩萨的条件及要点
· 8.三品菩提心的抉择
· 7.具足十信位 初发菩提心
· 6.十信位对三宝及佛法的信心
· 5.菩萨正行基础 三宝真实义
· 4.如何由人天善法转入菩萨道修行
· 3.菩萨正行的人天善法修行
· 2.菩萨正行的基础 依止如来藏
· 1.菩萨正行概说
【万维精文】
· 九评藏密
· 万维的政协委员(小小说)[征文]
【佛教名相】
· 藏密文稿7-9
· 藏密文稿4-6
· 藏密文稿1-3
· 大乘佛教小字典-1
【学佛答疑-14】
· 130.学禅若终生不悟怎么办?
【概说菩提-14】
· 130. 综论(五)
【学佛答疑-13】
· 128.佛教对神通和异能的看法
· 127. 持咒有用吗?
· 126.什么是佛教的饮食观?
· 125.佛教会以异教徒为罪人吗?
· 124.佛教反对节制生育吗?
· 123. 劫是什么?
· 122.佛教相信灵魂的实在吗?
· 121.佛教徒必须吃素吗?
· 120.“地獄门前僧道多”是真的吗?
【概说菩提-13】
· 129. 综论(四)
· 128. 综论(三)
· 127. 综论(二)
· 126. 综论(一)
· 124.分辨正法与外道法的知见
· 123.学佛为何要评论外道?
· 122.三乘菩提架构的結论(下)
· 121.三乘菩提架构的結论(上)
· 120. 佛教宗派总说(下)
【学佛答疑-12】
· 119. 怎样辨明佛经的真伪?
· 118.佛教的授记观念是什么?
· 117.如何使人相信三世因果?
· 116. 放生应有的正确观念及做法
· 115.佛教相信上帝的存在吗?
· 114.佛教徒可以参政或军事吗?
· 113. 佛教的修持方法是什么?
· 112.佛教徒相信祈祷的功能吗?
· 111.信仰佛教必须出家吗?
· 110. 名师与明师的差別
【概说菩提-12】
· 119.佛教宗派总说(上)
· 118. 教外別传(四)
· 117. 教外別传(三)
· 116.教外別传(二)
· 115.教外別传(一)
· 114.佛教宗派教判
· 113.佛教宗派本源(三)
· 112.佛教宗派本源(二)
· 111.佛教宗派本源(一)
· 110. 唯一佛乘
【解脱烦恼-1】
· 周末听佛乐!
· 如何不受穷?
【学佛答疑-11】
· 109.结缘与了业
· 108.生不老药如来藏
· 107.在家居士如何设佛坛?
· 106.什么是佛法僧三宝?
· 105.顿悟与渐修
· 104.出家与在家
· 103.自杀与杀生
· 102.真的有天堂与地狱吗?
· 101.什么是菩萨?
· 100.在家与出家人学佛有不同?
【概说菩提-11】
· 109.二乘菩提依如来藏而建立(下
· 108.二乘菩提依如来藏而建立(上
· 107.如来藏是外道梵我神我?
· 106.常乐我淨
· 105.大小乘断无明证涅磐之不同
· 104.二种无明的究竟断尽
· 103.无始无明
· 102. 一念無明
· 101.什么是无明?
· 100.三乘菩提之不共道(十六)
【美东日记-2】
· 心灵的福田
· 对邪教的争论
· 庆祝元旦!
· 中国的海洋疆界
· 给大法弟子的回信
· 北京去雾霾有良方
· 诵经可免盗贼厄
· 科学与佛教
· Chinese New Year Eve Show
【学佛答疑-10】
· 99. 日莲正宗与一贯道是不是佛教
· 98.莲花在佛教表示什么?
· 97. 此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
· 96.佛教相信在劫难逃吗?
· 95.佛教崇拜鬼神吗?
· 94. 杀生的定义和范围是什么?
· 93.什么是五眼?
· 92.大千世界怎么说?
· 91.佛教如何看抽烟喝酒赌博?
· 90.太岁主宰人的祸、福吗?
【概说菩提-10】
· 99.三乘菩提之不共道(十五)
· 98.三乘菩提之不共道(十四)
· 97.三乘菩提之不共道(十三)
· 96.三乘菩提之不共道(十二)
· 95. 三乘菩提之不共道(十一)
· 94.三乘菩提之不共道(十)
· 93. 三乘菩提之不共道(九)
· 92.三乘菩提之不共道(八)
· 91.三乘菩提之不共道(七)
· 90.三乘菩提之不共道(六)
【学佛答疑-9】
· 89.做好事就是学佛吗?(下)
· 88.做好事就是学佛吗?(上)
· 87.佛教是不是宗教?(三)
· 86 佛教是不是宗教?(二)
· 85.佛教是不是宗教?(一)
· 84.佛教与民间信仰拜偶像之差异(
· 83.佛教与民间信仰拜偶像之差异(
· 82.佛是万能的吗?(下)
· 81.佛是万能的吗?(上)
· 80.何谓专修与杂修?
【概说菩提-9】
· 89.三乘菩提之不共道(五)
· 88.三乘菩提之不共道(四)
· 87.三乘菩提之不共道(三)
· 86.三乘菩提之不共道(二)
· 85.三乘菩提之不共道(一)
· 84.大乘解脫道之四种涅磐
· 83.二乘解脫道之两种涅磐(下)
· 82.二乘解脫道之两种涅磐(上)
· 81.三乘菩提之共道—解脫道
· 80. 三乘菩提的异同(下)
【学佛答疑-8】
· 79.佛教称为无神论的意思是什么?
· 78.什么是中阴身?
· 77.消灾延寿是可能的吗?
· 76.学佛也需要知识和学问吗?
· 75.佛教徒对于佛经的态度怎样?
· 74.佛教的生命观合乎科学吗?
· 73.从信佛到成佛需要多少时间呢
· 72.佛教相信超度亡灵的功用吗?
· 71.佛教是世界性的宗教吗?
· 70.什么叫作易行道和难行道?
【概说菩提-8】
· 79.上篇(下)+三乘菩提的异同(
· 78.宗门与教门的关联(上)
· 77.简择真善知识(下)
· 76.简择真善知识(上)
· 75.禅法的知見 (三)
· 74.禅法的知見 (二)
· 73.禅法的知見 (一)
· 72.基本的佛法知见(下)
· 71.基本的佛法知见(上)
· 70.开悟前应修集福德资粮(下)
【美东日记-1】
· 18 children
· NASA Warns
· Sutra
· Skyfall
· Ballot
· Fall asleep
· Sandy
【名人名篇-2】
· 奥巴马就职演说(中文)
· Obama就职演说(英文)
· 奥巴马2012胜选演讲
· 莫言的成名和代表作
【学佛感言-7】
· 欠债的果报
· 新年礼物
· 浅谈佛经的真伪
【学佛答疑-7】
· 69.因缘果报是真的吗?
· 68.灵婴作崇之说有根据吗?
· 67.加持的功用是真的吗?
· 66.在家信佛有禁忌吗?
· 65.佛教典籍难懂难读吗?
· 64.佛教中的四悉檀是什么?
· 63.立地成佛是真的吗?
· 62.功德可以迴向給他人吗?
· 61.佛教的基本教理是什么?
· 60.忍气吞声就是修忍辱行吗?
【概说菩提-7】
· 69.开悟前应修集福德资粮(上)
· 68.佛菩提修证之枢纽(下)
· 67.佛菩提修证之枢纽(上)
· 66.菩萨道十地之意义
· 65.入地菩萨第九、十地之修道
· 64.入地菩萨第八地之修道
· 63.入地菩萨第七地之修道
· 62.入地菩萨第六地之修道
· 61.入地菩萨第五地之修道
· 60.入地菩萨第二、三、四地之修
【初级英语读写-4】
· 论文写作范文
· 杂志参考文章二
· 杂志参考文章一
· 论文写作
【初级英语读写-3】
【初级英语读写-2】
· Don't Stop Now(范文)
· Summary摘要写作
【初级英语读写-1】
· Ford and Honda(范文)
· Iqbal and Katie (样本)
· Compare比较写作
· 献身舞蹈(中英文)
· Gotta Dance
· 伊克巴尔的故事(中英文)
· The story of Iqbal Masih
【学佛答疑-6】
· 59.密教是什么?
· 58.佛教对灵媒的看法如何?
· 57.大修行者能代众生消业吗?
· 56.学佛必须放弃生活享受?
· 55.佛教徒禁看异教的书吗?
· 54.婴儿可以信佛吗?
· 53.人间的前途悲观吗?
· 52.轮回确实存在吗?
· 51.佛教的根本教条是什么?
· 50.自修与共修有什么不同?
【概说菩提-6】
· 59.入地菩萨初地之修道
· 58.应修一切种智(下)
· 57.应修一切种智(上)
· 56.佛菩提道之阶段差别(六)
· 55.佛菩提道之阶段差別(五)
· 54.佛菩提道之阶段差別(四)
· 53.佛菩提道之阶段差別(三)
· 52.佛菩提道之阶段差别(二)
· 51.佛菩提道之阶段差別(一)
· 50.三乘菩提与判教
【学佛答疑-5】
· 49.佛教的丧葬方式?
· 48.先成佛还是先度众生?
· 47.帶业往生等于逃债吗?
· 46.佛教共有多少宗派?
· 45.什么是和尚尼姑居士?
· 44.四大皆空怎么说?
· 43.佛教徒都愿往生极乐世界吗?
· 42.佛教为什么要信仰三宝?
· 41.佛陀是创世主吗?
· 40.如何一门深入?(下)
【概说菩提-5】
· 49.被误解的大乘修行
· 48.日本批判佛教的学者
· 47.小乘法与如来藏
· 46.小乘法与涅磐
· 45.二乘菩提正见实践与证入
· 44.从初转到三转法论的“识”
· 42.阿含圣教的微言大义
· 41.阿含圣教的真实义
· 40.因相应与缘相应
【学佛答疑-4】
· 39.如何一门深入?(上)
· 38.在家与出家学佛不同吗?
· 37.学佛者如何课诵?
· 36.看破红尘才能学佛吗?
· 35.最好修学哪一宗?(下)
· 34. 最好修学哪一宗?(上)
· 33.佛教厌世或出世吗?
· 32.佛教相信阎罗王吗?
· 31.什么叫做大乘和小乘?
· 30.大修行人一定要闭关吗?
【概说菩提-4】
· 39. 十和十二因緣(下)+因緣法无
· 38.十因缘与十二因缘(上)
· 37.缘觉菩提概說(下)+十二因缘
· 36.缘觉菩提概說(上)
· 35.四加行之例释
· 34.四寻思之例释
· 33.加行位之意义(下)
· 32.加行位之意义(上)
· 31.修四加行之前提
· 30.五蕴空相的证入(下)
【学佛答疑-3】
· 29.唯识就是唯心吗?
· 28.佛教重视神通吗?
· 27.何谓一心不乱?
· 26.禅师、律师、法师是什么?
· 25.佛教徒是不孝顺父母的吗?
· 24.如何做佛事?
· 23.下九流之人也可信佛教吗?
· 22.佛为什么要度众生?
· 21.佛陀是什么?
· 20.修行有魔吗?
【概说菩提-3】
· 29.五蕴的空相及苦患(三)+证入(
· 28.五蕴的空相及苦患(二)
· 27. 五蘊的空相及苦患(一)
· 26.现行熏种子 种子熏现行
· 25.略說十八界(下)
· 24. 略說十八界(上)
· 23.略說十二處(三)
· 22.略說十二处(二)
· 21.略說十二处(一)
· 20.五蕴之识蕴
【学佛答疑-2】
· 19.如何才是广结善缘?
· 18.见到瑞相时该怎么办?
· 17.略谈佛教迴向的实践
· 16.佛菩萨罗汉的意思?
· 15.禅宗就是禅定嗎?
· 14.佛教是重男轻女的吗?
· 13.佛教是崇拜偶像的吗?
· 12.佛教相信忏悔吗?
· 11.宇宙和生命是从哪里來的?
· 10.念佛一声罪灭河沙?
【概说菩提-2】
· 19.五蕴之行蕴
· 18.五蕴之想蕴
· 17.五蕴之受蕴
· 16.五蕴概说+色蕴
· 15.八正道之正定、正精进
· 14.佛法八正道之正念
· 13.八正道之正语、正业
· 12.八正道之正见与正思维
· 11.世间八正道
· 10.苦灭道圣谛(三)
【修断我见-4】
· 识阴乃修行之关键
· 五蕴我非真我
· 三縛結之断除
· 断我见文汇
【学佛答疑-1】
· 9.成佛以后也要受报吗?
· 8.佛教的因果观?
· 7.不执著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 6.什么是寂灭为乐?
· 5.解脱就是看破与放下吗?
· 4.什么是佛教的真理?
· 3.如何学佛?
· 2.学佛是否需要捨离一切的欲望
· 1.何为佛教?
· 佛法新讲座
【概说菩提-1】
· 9.苦灭道圣谛(二)
· 8.苦灭道圣谛(一)
· 7.苦灭圣谛(上)
· 6.苦圣谛(四)+苦集圣谛
· 5.四圣谛—苦圣谛(三)
· 4.四圣谛—苦圣谛(二)
· 3.四圣谛总说(下) + 苦圣谛(一)
· 2.声闻简介+四圣谛总说(上)
· 1.三乘菩提概说简介
· 最新讯息!
【修断我见-3】
· 断我见文汇-2
· 如何修证解脱道
· 阿含正义
· 识蕴真义
· 心经密意
· 邪见与佛法
· 我与无我
· 观行断三缚结
【真假沙门-2】
· 圆满如幻
【成佛之道-32】
· 130.欲求二通,当求真善知识(二)
· 129.欲求二通,當求真善知識(一)
· 128.慎莫盗法 以免重罪(三)
【成佛之道-31】
· 127.慎莫盜法 以免重罪(二)
· 126.佛教不应分宗立派(五)+
· 125.佛教不应分宗立派(四)
· 124.佛教不应分宗立派(三)
【成佛之道-30】
· 123. 佛教不应分宗立派(二)
· 120. 宗门的证悟不得违背教门(
· 119.宗门的证悟不得违背教门(六
【成佛之道-29】
· 118.宗门的证悟不得违背教门(五
· 117.宗门的证悟不得违背教门(四
· 116.宗门的证悟不得违背教门(三
· 115. 宗门的证悟不得违背教门(
· 114.宗门的证悟不得违背教门(一
· 113.阿含经在佛法中之定位(三)
【成佛之道-28】
· 112.阿含经在佛法中之定位(二)
· 111. 阿含经在佛法中之定位(一)
· 110. 法相唯识宗在佛法中之定位
· 109. 法相唯识宗在佛法中之定位
【成佛之道-27】
· 108.法相唯识宗在佛法中之定位(
· 107. 华严宗在佛法中之定位
· 106. 禅宗在佛法中之定位(四)
· 105. 禅宗在佛法中之定位(三)
【成佛之道-26】
· 104. 禅宗在佛法中之定位(二)
· 103. 禅宗在佛法中之定位(一)
【延年益寿-2】
· 高枕无忧过圣诞
· 中老年人防病须知
· 新新老人标准
· 养生基本常识
【成佛之道-25】
· 100.律宗(二)+俱舍宗
· 99. 天台宗+律宗(一)
· 98. 天台宗(二)
· 97.天台宗(一)
【真假沙门-1】
· 众生平等
· 广义沙门
· 真假沙门--绪论
· 真假沙门-自序
【成佛之道-24】
· 96. 三论宗(二)
· 95.三论宗(一)
· 94.各宗建立的时代背景
· 93.各宗地位略判
【成佛之道-23】
· 92.成佛--大菩提果(二)
· 91.成佛--大菩提果(一)
· 90.出离三界--解脱果(二)
· 89.出离三界--解脱果(一)
【成佛之道-22】
· 88.宗通与五阴尽
· 87.宗通之退与不退
· 86. 宗通法一切种智(二)
· 85. 宗通法—四种圆寂+一切种智(
【成佛之道-21】
· 84. 宗通法—福德(二)+无量三昧
· 83.宗通四法之--福德(一)
· 82. 宗通非禅定(二)+无念心体
· 81. 宗通非禅定(一)
【成佛之道-20】
· 80. 舍识用根之辨(二)+宗通与胎
· 79. 舍识用根之辨(一)
· 78.大乘之精髓(六)
· 77.大乘之精髓(五)
【成佛之道-19】
· 76. 大乘之精髓(四)
· 75.大乘之精髓(三)
· 74.大乘之精髓(二)
· 73.大乘之精髓(一)
【中文之妙-1】
· 悟空
【成佛之道-18】
· 72.二乘菩提与如来藏(下)
· 71.二乘菩提与如来藏(上)
· 70. 轮回与解脱(下)
· 69. 轮回与解脱(上)
【成佛之道-17】
· 68.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五)
· 67.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四)
· 66.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三)
· 65.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二)
【成佛之道-16】
· 64.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一)
· 阿赖耶识
· 62.说通清净 必入初地
· 61. 显扬正见 坏诸恶见
【成佛之道-15】
· 60.护持正法_摧邪显正
· 59.身教重于言教
· 58.当授一切种智 无生法忍
· 57.因缘俱足 方授锤炼
【成佛之道-14】
· 56.克期取证 精进共修
· 55.教导功夫 明心见性
· 54.全盘细腻 解说佛法
· 53.教授学人 建立正见
【成佛之道-13】
· 52.十地的观行与修证(二)
· 51.诽谤见(二) 、十地(一)
· 50.错的三时教(二)、建立见、诽
· 49.唯识门(二)、错的三时教(一)
【成佛之道-12】
· 48. 能变(三)、唯识门(一)
· 47. 三种能变(二)
· 46. 因缘(二)、种子、能变(一)
· 45. 受学大乘之因缘(一)
【成佛之道-11】
· 44.为戒慧直往菩萨说悟后起修之
· 43.三乘菩提异同
· 42.意通与说通
· 41.离二边通之二
【成佛之道-10】
· 40. 离二边通之一
· 39.不可思议通(下)
· 38. 不可思议通(中)
· 37.不可思议通(上)
【成佛之道-9】
· 36.得通
· 35.真实义通(下)
· 34.真实义通(上)
· 33.宗通首重实践(三)
【成佛之道-8】
· 32.宗通首重实践(二)
· 31.宗通首重实践(一)
· 30.邪见4+宗通之歧路
· 29.邪见 (三)
【成佛之道-7】
· 28.邪见 (二)
· 27.自性见-3+邪见-1
· 26.第三类自性见(二)
· 25.第二和第三自性见(一)
【成佛之道-6】
· 24.第一类自性见
· 23.禅宗的宗通(十)
· 22.禅宗的宗通(九)
· 21.禅宗的宗通(八)
【成佛之道-5】
· 20.禅宗的宗通(七)
· 19.禅宗的宗通(六)
· 18.禅宗的宗通(五)
【成佛之道-4】
· 16.禅宗的宗通(三)
· 15.禅宗的宗通(二)
· 14.禅宗的宗通(一)(1-10)
· 13.法师与僧宝
【成佛之道-3】
· 12.说通概说(下)
· 11.说通概说(中)
· 10.说通概说(上)
· 9.宗通概说(下)
【成佛之道-2】
· 8.宗通概说(中)
· 7.宗通概说(上)
· 阿赖耶识即是如来藏
· 佛菩提道首重开悟
【观海内外-3】
· 18 children
· 7名新政治局常委简况
· 赞美叶诗文
· 月全食
· 日本地震半年后
· 富民变贫民
【成佛之道-1】
· 学佛次第书籍
· 大乘以如来藏为根本
· 证第一义谛
· 2.五时三教之判教
· 宗通与说通
【实修佛法-9】
· 悟前的建议
· 心香供养
【延年益寿-1】
· 老华人与小毛病
· 绿色食物
· 防癌须知
【青春健美-1】
· 芦荟美容方法
· 道信拳操
· 瑜珈入门
【人间佛教-1】
· 证道歌与般若中观
· 永嘉大師《证道歌》
【生活点滴-6】
· 锅碗瓢盆亮晶莹
· 结婚周年纪念称谓
· 黑牙变白牙
· 乘机旅行健康常识
· 住房的风水常识
【关于藏密-7】
· 胭雨中的无端春色
· 高额奖金征文
【学佛感言-6】
· 对种族歧视的感悟(定稿)
· 劝发菩提心文
· 向十八大推荐普及佛经(修改稿)
· 对薄熙来事件的思考(修改稿)
· 新年发愿
· 柳乾命案给留学生家长的谏言
【关于藏密-6】
【甘愿做菩萨】
· 32.佛道无上誓愿成
【正知见(二)12】
· 48.四加行
【正知见(二)11】
· 42.如来藏
· 41.人天乘
【正知见(二)10】
· 40.僧宝(下集)
· 39.僧宝(上集)
· 38.唯识妙义(下)
· 37.唯识妙义(上)
【正知见(二)9】
· 36.般若禅不是禅定(下)
· 35.般若禅不是禅定(上)
· 34.妄心不是真心(下)
· 33.妄心不是真心(上)
【难忘的2010】
【正知见(二)8】
· 32.圆成实性(二)
· 31.如來藏是俱有依(四)+圆成实
· 30.如来藏是俱有依(三)
· 29.如来藏是俱有依(二)
【名人名篇-1】
· 浩气长流
· 文学的理由
· 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选修课 - 【
【生活点滴-5】
· 定时喝水好
· 全球健康食品新榜單
· 答雨露滋润
· 家庭中医小百科
【正知见(二)7】
· 28.如来藏是俱有依
· 27.阿赖耶=如来藏(下)
· 26.阿赖耶=如来藏 (上)
· 25.宗通与说通(下)
【正知见(二)6】
· 24.宗通与说通(上)
· 23.首重开悟(下)
· 22.首重开悟(上)
· 21.十善业(下)
【正知见(二)5】
· 20.十善业(上)
· 19.福德资粮概说
· 18.佛菩提道函蓋解脫道(二)+修學
· 17.佛菩提道函蓋解脫道(一)
【正知见(二)4】
· 16.佛法两大甘露法门(下)
· 15.佛法两大甘露法门(上)
· 14.成佛之道簡介(下)
· 13.成佛之道簡介(上)
【正知见(二)3】
· 12.证初果的观行
· 11.缘起法的真实义
· 10.阿含中的法界实相
· 9.四不坏信(下)
【正知见(二)2】
· 8.四不坏信(中)
· 7.四不坏信(上)
· 6.识蕴之苦集灭道(二)
· 5.识蕴之苦集灭道(一)
【正知见(二)1】
· 4.受想行蕴
· 3.色蕴与识蕴
· 2.意识的性质
· 1.三缚结、我见及意识
【念佛法门-21】
· 82.劝学念佛圆通法之二
【念佛法门-20】
· 81.劝学念佛圆通法之一
· 80.赞叹念佛微妙法之二
· 79.赞叹念佛微妙法之一
· 78.修证念佛者宜知(二)
【念佛法门-19】
· 77.修证念佛者宜知((一)
· 76.念佛者宜知(二)
· 75.念佛者宜知(一)
· 74.修定是基础(二)
【念佛法门-18】
· 73.解脫正受(三)
· 72.解脱正受
· 71.定的正受
· 70.见地正受
【念佛法门-17】
· 69.略說「功德正受」
· 68.果地实相念佛(六)
· 67.果地实相念佛(五)
· 66.果地实相念佛(四)
【念佛法门-16】
· 65.果地实相念佛(三)
· 64.果地实相念佛(二)
· 63.果地实相念佛(一)
· 62.当发大愿心和长远心
【念佛法门-15】
· 61.疲倦烦闷与睡眠
· 60.勿求神通或感應助悟
· 59.应远离贪欲慢心
· 58.随时随地体究
【念佛法门-14】
· 57.体究念佛的方法__思惟观
· 56.体究念佛概說(二)
· 55.体究念佛概說(一)
· 54.無相念佛修学行门(四)
【国语文化-1】
· 中国版的苏珊大妈
· 新年快乐!
· 2011年春晚节目单(ZT)
· 李敖沉思语录
【念佛法门-13】
· 无相念佛(在线阅读)
· 53.無相念佛修学行门(三)
· 52. 無相念佛修學行門(二)
· 51.無相念佛修學行門(一)
· 50.略述念佛种类(四)
【念佛法门-12】
· 49.略述念佛种类(三)
· 48.略述念佛种类(二)
· 47.系念思惟念佛法门(五)
· 46. 系念思惟念佛法门(四)
【念佛法门-11】
· 45.系念思惟念佛法门(三)
· 44.系念思惟念佛法门(二)
· 43.系念思惟念佛法门(一)
· 42.观想內涵(下集)
【念佛法门-10】
· 41.观想內涵(上集)
· 40.三福淨业
· 39.緣起与善巧方便
· 38.观像念佛(三)
【念佛法门-9】
· 37.观像念佛(二)
· 36.持名念佛一行三昧(三)
· 35.持名念佛一行三昧(二)
· 34.持名念佛一行三昧(一)
【念佛法门-8】
· 33.持名念佛的层次
· 32.念佛三昧-事理一心
· 31.念佛三昧入门--资粮
· 30.下品三生
【念佛法门-7】
· 29.中品下生+下品上生
· 28.上品下生(二)
· 27.上品中生(二)上品下生(一)
· 26.上品中生(一)
【念佛法门-6】
· 25.上品上生
· 24.深解第一义知见
· 23.建立定慧知见
· 22.修集资粮
· 21.读诵大乘(二)
【念佛法门-5】
· 20.深信因果(二)与读诵大乘(一)
· 19.深信因果(一)
· 18.发菩提心(二)
· 17.发菩提心(一)
【念佛法门-4】
· 16.毁谤大乘不生极乐
· 15.勿入极乐边地胎生
· 14.俱足众戒之行
· 13.受持三皈之行(五)
【念佛法门-3】
· 12.受持三皈之行(四)
· 11.受持三皈之行(三)
· 10.受持三皈之行(二)
· 9.受持三皈之行(一)
【念佛法门-2】
· 8.积集世间福德之行
· 7.三资粮之愿
· 6.三资粮之信
· 5.念佛法门之殊胜与禅净圆融
【念佛法门-1】
· 4.略说各种念佛法门
· 3.佛法的实修与念佛
· 2.学佛的目的(二)
· 1.学佛的目的(一)
【正觉学报】
· 学报宗旨(中英)
【英语文化-2】
· University Mottos of USA
· Ivy League Mottos of USA
【英语伊妹-2】
· food donations
【佛法正见-3】
· 55.完整的佛法非支离
· 54.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 53.禅宗以证悟如来藏为标的
· 52.大乘入道-实证第八识如来藏
【佛法正见-2】
【佛法正见-1】
· 47.一念无明与无始无明(下)
· 46.一念无明与无始无明(上)
· 45.佛菩提之不共二乘
· 44.大乘非佛说的错误
【正觉介绍-4】
· 中国访谈见正觉
· 正觉快讯
· 新台湾迎新春
· 正觉总持咒
【三乘菩提-12】
· 法华经讲义一(66-95)
· 43.三乘同闻大乘经典
· 42.大乘所证果德
【三乘菩提-11】
· 41.二乘所证果德
· 40.大乘实证所得智慧
· 39.阿赖耶识就是如来藏(视频)
· 38.涅槃的意涵(视频)
【生活点滴-4】
【三乘菩提-10】
· 37.二乘所证涅槃(下)(视频)
· 36.二乘所证涅槃(上)(视频)
· 35.等觉与佛地(视频)
· 34.十地菩萨的修证(视频)
【三乘菩提-9】
· 33.证入初地(视频)
· 32.破邪显正行金刚行
· 31.护法救众生回向(视频)
· 30.十行位(下)(视频)
【三乘菩提-8】
· 29.十行位(上)(视频)
· 28.修集智慧资粮(视频)
· 27.修集福德资粮(视频)
· 26.十信位的修证
【三乘菩提-7】
· 25.菩萨戒的受持(视频)
· 24.菩萨52阶的修证(视频)
· 23.如来藏的体性
· 22.缘觉法中的"无明"
【三乘菩提-6】
· 21.缘觉菩提的断我见,断我执
· 20.流转门与还灭门
· 19.入胎识不是六识
· 18.缘觉所知所证
【三乘菩提-5】
· 17.缘觉菩提简介-1
· 16.断爱慢证四果(下)
· 15.断爱慢证四果(上)
· 14.三果2.证初禅证三果
【三乘菩提-4】
· 13.三果1.初果到初禅的发起
· 12.断三缚结3.如何断三缚结?
· 11.断三缚结2.三界中的我见
· 10.断三缚结1.三缚结之内涵
【三乘菩提-3】
· 9.断我见3.识阴、非我非我所
· 8.断我见2.色受想行阴
· 7.断我见1.我见、烦恼、五阴
· 6.声闻菩提之总相(视频)
【三乘菩提-2】
· 5.三法印简介(视频)
· 4.四圣谛纲要(视频)
· 3.三界六道与解脱果(视频)
· 2.实证佛教(视频)
【三乘菩提-1】
· 1.三乘菩提的关系(视频)
· 学佛的心态(视频)
· 学佛的目标(视频)
· 生活与佛法(视频)
【正觉介绍-3】
· 佛教正觉同修会
· 巨蛋法会实况报导(视频)
· 正觉快迅
· 大乘佛子的殊胜法会!
· 穿越时空--超意识(法会)
【真心如来藏】
· 为何诸佛不吃肉?
· 善財童子普贤行
· 八个奇妙的心
【意识心非真心】
【做主的末那识】
· 作主者必是意根
· 你的第七识在做什么?
【观海内外-2】
· 郎朗母亲的反思
· 切诺贝尔核电站事故始末
· 胡奥会上七次爆笑
· 大学裁员
· 中国名校的校训
【实修佛法-8】
· 如何修证解脱道
【学禅知见-2】
【学佛笔记(三)】
· 修行关键的总结
· 识阴的苦灭之道
· 识阴的苦灭
【英语伊妹】
· bicycle
· party
· Winter break
· Holiday Drive
【佛教经典-1】
· 《楞严咒》之五大心咒
· 佛说阿弥陀经
· 阿弥陀经
· 地藏经-2
· 地藏经
· 阿含经
·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
【大乘经典-2】
· 楞严经
· 楞伽经
· 胜鬘经
· 心经
【大乘经典-1】
· 《金刚经宗通》九
· 《金刚经宗通》八
· 《金刚经宗通》七
· 《金刚经宗通》六
· 《金刚经宗通》五
· 《金刚经宗通》四
· 《金刚经宗通》三
· 《金刚经宗通》二
· 自序
· 《金刚经宗通》一
【穴位养生】
· 二式三招养生法
· 女子保健要穴
· 全身体穴保健按摩顺序
· 愿我的爱好,成为大家的财富
【关于藏密-5】
【实修佛法-7】
· 南怀瑾大师公开承认没有证悟
· 念佛的次第
· 假期念佛短训班
· 修行的关键
【实修佛法-6】
· 净土奇特行门-5、6
· 净土奇特行门-4
· 净土奇特行门-3-2
· 净土奇特行门-3
【生活点滴-3】
· 告诉你青春永驻的秘密!
· 如何自己染发?
· 袖珍口腔喷射液
· 防癌治癌简易方法
【相关讨论】
· 为什么要摧邪显正?
【学习佛咒】
· 楞严咒大意
· 大佛顶首楞严咒-2
· 大佛顶首楞严咒-1
· 请听《楞严咒》
· 大悲咒
· 往生咒
· 大悲咒简介
· 学唸楞严咒
· 楞严神咒简介
【佛教戒律】
· 种福田的三件事
【佛教常识-8】
【佛教常识-7】
· 福田与毒田
【佛教常识-6】
· 礼拜八十八佛名忏
【佛教常识-5】
· 八十八佛宝像
· 南無大通山王如来
· 南無袈裟幢如来
【佛教常识-4】
· 南無宝相如来
· 南無宝胜如来
· 南無毗婆尸佛
· 南無拘留孙佛
【佛教常识-3】
· 南無师子吼如来
· 南無波头摩胜如来
· 南無宝性如来
【正觉介绍-2】
· 佛乐
· 导师的真实义
· 挚诚邀请您
· 结缘书贺岁版
【基础佛法-3】
· 明心与初地释
【佛教常识-2】
· 入涅磐是怎么一回事?
· 给大法学员的回信
· 植物为何不是有情 ?
【实修佛法-5】
· 净土奇特行门-2
· 净土奇特行门
· 拜佛与观行
· 无相忆念拜佛图解
【基础佛法-2】
· 什么是断三缚结?
· 你知道八正道吗?
· 你知道四圣谛吗?
· 什么是无明?
【学禅知见】
· 禅宗在说什么?
· 什么是话头?
· 七种第一义
· 当发菩提心
【基础佛法-1】
· 色识受想行
· 什么是五蕴?
· 浅谈五蕴
· 佛与佛教及根本知见[附佛像]
【佛教常识-1】
· 什么是佛教三宝?
· 佛教的十善业
【学佛笔记(二)】
· 识阴的苦集
· 识阴的苦
· 识阴的出生
· 识阴的定义
· 识蕴真义
【音乐天地】
【人到中年-2】
· 灸疗治腿痛, 拜佛无烦恼
【时事新闻】
· 美国房奴众生相
· The inauguration day 2009
· 12/2008的新闻
【人到中年】
· 冬季防干燥
· 用药须知
· 人老先老腿
· 女人的福音!
【生活点滴-2】
· “姜”养生进行到底
· 美国各种清洁剂
· 人体使用手册
【观海内外】
· 也谈柴静的《穹顶之下》
· 国庆观礼有感
· 奥林匹克圣火的原由
· 北京奥运圣火在雅典点燃!
· 美国常有雪灾
【佛教文化-2】
· 流浪已久的游子终于回到家
· 人的前世
· 盂兰节
【佛教文化-1】
· 菩提本无树
· 寒山问拾得
· 佛教为什么讲究吃素?
· 风动、幡动、心动[有图]
【英语笑话-1】
【生活点滴】
· 流海儿留住你的美丽
· 吃晚餐的禁忌
· 养生最佳时间表
【学佛感言-5】
· 新年话长寿
· 不要让爱变成恨-- 也谈李天乐
· 涂序新博士与自杀的误区
· 修神通气功能得大自在吗?
· 气功不是佛法
【好文分享-7】
· 念佛法门之殊胜--现世得利
【修除性障】
· 对治性障
· 何为性障?
【如何观行-2】
· 科学的方法?
【修断我见-2】
· 断我见必读书目
· 断我见的正知见
· 无我的修持
【实修佛法-4】
· 拜佛忆佛之心得
· 去年和今年
· 共修纪实
· 念佛须知(8)
· 愿断我见者,请持此佛名!
【如何观行-1】
· 邪见与佛法
· 统统放下?
· 我与无我
【断除无明】
【修断我见-1】
· 断我见的首要条件
· 我見是什麼?
· 断我见的重要性
【学佛感言-4】
· 我真想哭!
· 信仰的误区
· 我愿乘风而去
· 骂人恶口者戒
【英语文化-1】
· 摄氏与华氏
· 奥巴马演说中英对照/大选图表
· 美国独立节
· 英语赞美句30
【正觉介绍】
· 发愿文(有音乐)
· 迈向正觉DVD
· 超度法会视频
· 四川大地震罹难者超荐法会
【实修佛法-3】
· 念佛须知(7)
· 弃恶向善净三业
· 拜佛去!
【关于藏密-4】
【实修佛法-2】
· 如何契入念佛法门
· 念佛须知(6)
· 念佛须知-5
· 送你一个护身符!
【关于藏密-3】
· 天堂之门的钥匙
【实修佛法-1】
· 念佛须知(4)
· 念佛须知(3)
· 念佛须知(2)
· 念佛须知-1
【学佛感言-3】
· 灾难面前的淡定
· 在劫难逃?
· 世界为什么会灾难不断?
· 邀你参加学习正法的奥运大赛!
· 也谈胡紫薇与婚姻
【好文分享-6】
· 学佛的觉醒(十五)
· 学佛的觉醒(十四)
· 学佛的觉醒(十三)
· 学佛的觉醒(十二)
【好文分享-5】
· 学佛的觉醒 (十一)
· 学佛的觉醒 (十)
· 学佛的觉醒(九)
· 学佛的觉醒(八)
【好文分享-4】
· 学佛的觉醒(七)
· 学佛的觉醒(六)
· 学佛的觉醒(五)
· 学佛的觉醒(四)
【好文分享-3】
· 什么是法尘?
· 真如不是佛性
· 悟前必读书目
【学习佛经-4】
· 什么是七种慢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 大势至菩萨
· 诽谤大乘及其经典的果报
【学习佛经-3】
· 什么是佛教的法清净?
· 金刚经宗通心得
· 学习《金刚经》-6
· 学习《金刚经》-5
【关于藏密-2】
【好文分享-2】
· 学佛的觉醒(三)
· 学佛的觉醒(二)
· 学佛的觉醒(一)
· 学佛的觉醒(序)
【学佛感言-2】
· 了了常知
· 无相念佛的感受
· 谈善恶有报
· 佛教是宗教吗?
【学佛笔记(一)】
· 念佛圆通之精义
· 自学读书指南
【学习佛经-2】
· 十斋日当念[地藏经]
· 地藏经念佛品
· 何谓菩提 ?
· 《地藏菩萨本愿经》(附图)
【学习佛经-1】
· 学习《金刚经》(4)
· 学习《金刚经》(3)
· 学习《金刚经》(2)
· 学习《金刚经》(1)
【学佛访问记】
· 心之向往
· 台湾印象
· 正觉禅一
· 正觉讲堂
【关于藏密】
【最受关注的文章】
· 从林黛玉仙逝谈宗教的生死观(附
· 愿林妹妹花开见佛 乘愿再来(附歌
· 答复“林黛玉说错一句话”的留言
· 林黛玉说错一句话[有图]
【精彩圖像:美丽莲花/五彩百合花】
· 春节快乐! 万事如意!
· 2008新年快乐!
· 绿荷红菡萏 花中真君子(歌曲)
· 多彩多姿百合花
【学佛感言】
· 家庭作业
· 都摄六根 净念相继
【好文分享】
· 如何出离三界?
【正觉电子报】
· 电子报第214-217期简介
· 电子报简介120-123
· 电子报第119期
· 第116期电子报
· 第115期电子报
· 第114期电子报
· 第113期电子报
· 第112期电子报
· 第111期电子报
· 第110期电子报
存档目录
2024-06-03 - 2024-06-03
2024-03-23 - 2024-03-23
2024-01-09 - 2024-01-09
2023-11-01 - 2023-11-01
2023-06-06 - 2023-06-06
2023-04-07 - 2023-04-12
2023-02-27 - 2023-02-27
2022-12-14 - 2022-12-14
2022-09-03 - 2022-09-19
2022-08-28 - 2022-08-28
2022-07-23 - 2022-07-23
2022-05-03 - 2022-05-22
2022-04-04 - 2022-04-23
2022-03-06 - 2022-03-27
2022-02-03 - 2022-02-23
2022-01-04 - 2022-01-21
2021-12-11 - 2021-12-29
2021-11-01 - 2021-11-29
2021-10-03 - 2021-10-28
2021-09-02 - 2021-09-25
2021-08-01 - 2021-08-27
2021-07-04 - 2021-07-31
2021-06-07 - 2021-06-24
2021-05-05 - 2021-05-31
2021-04-02 - 2021-04-30
2021-03-01 - 2021-03-29
2021-02-02 - 2021-02-27
2021-01-04 - 2021-01-30
2020-12-06 - 2020-12-30
2020-11-01 - 2020-11-27
2020-10-09 - 2020-10-31
2020-09-02 - 2020-09-30
2020-08-01 - 2020-08-30
2020-07-03 - 2020-07-31
2020-06-01 - 2020-06-30
2020-05-01 - 2020-05-29
2020-04-03 - 2020-04-30
2020-03-02 - 2020-03-31
2020-02-01 - 2020-02-28
2020-01-01 - 2020-01-31
2019-12-02 - 2019-12-30
2019-11-01 - 2019-11-28
2019-10-05 - 2019-10-29
2019-09-14 - 2019-09-30
2019-08-03 - 2019-08-31
2019-07-02 - 2019-07-27
2019-06-12 - 2019-06-30
2019-05-12 - 2019-05-31
2019-04-01 - 2019-04-25
2019-03-02 - 2019-03-31
2019-02-16 - 2019-02-23
2019-01-05 - 2019-01-22
2018-11-01 - 2018-11-26
2018-10-01 - 2018-10-28
2018-09-16 - 2018-09-30
2018-07-19 - 2018-07-19
2018-01-21 - 2018-01-21
2017-08-01 - 2017-08-04
2017-07-31 - 2017-07-31
2017-04-16 - 2017-04-16
2017-01-02 - 2017-01-28
2016-12-01 - 2016-12-30
2016-11-01 - 2016-11-30
2016-10-03 - 2016-10-31
2016-09-02 - 2016-09-30
2016-08-01 - 2016-08-18
2016-07-27 - 2016-07-27
2016-06-21 - 2016-06-29
2016-05-04 - 2016-05-12
2016-04-22 - 2016-04-22
2016-03-21 - 2016-03-29
2016-02-04 - 2016-02-14
2016-01-01 - 2016-01-31
2015-12-01 - 2015-12-31
2015-11-01 - 2015-11-30
2015-10-01 - 2015-10-31
2015-09-01 - 2015-09-30
2015-08-01 - 2015-08-31
2015-07-01 - 2015-07-29
2015-06-27 - 2015-06-30
2015-05-01 - 2015-05-15
2015-04-01 - 2015-04-25
2015-03-01 - 2015-03-29
2015-01-01 - 2015-01-28
2014-12-01 - 2014-12-31
2014-11-02 - 2014-11-28
2014-10-01 - 2014-10-31
2014-09-01 - 2014-09-30
2014-08-01 - 2014-08-31
2014-07-29 - 2014-07-29
2014-06-01 - 2014-06-01
2014-04-29 - 2014-04-29
2014-03-01 - 2014-03-10
2014-02-05 - 2014-02-28
2014-01-01 - 2014-01-29
2013-12-02 - 2013-12-31
2013-11-01 - 2013-11-29
2013-10-01 - 2013-10-31
2013-09-02 - 2013-09-30
2013-08-01 - 2013-08-30
2013-01-01 - 2013-01-30
2012-12-03 - 2012-12-31
2012-11-01 - 2012-11-30
2012-10-01 - 2012-10-31
2012-09-01 - 2012-09-30
2012-08-02 - 2012-08-31
2012-07-14 - 2012-07-30
2012-06-01 - 2012-06-14
2012-05-02 - 2012-05-31
2012-04-03 - 2012-04-03
2012-03-27 - 2012-03-27
2012-01-01 - 2012-01-30
2011-12-01 - 2011-12-31
2011-11-01 - 2011-11-29
2011-10-21 - 2011-10-31
2011-09-05 - 2011-09-20
2011-08-21 - 2011-08-21
2011-06-02 - 2011-06-21
2011-05-01 - 2011-05-30
2011-04-02 - 2011-04-21
2011-03-01 - 2011-03-31
2011-02-02 - 2011-02-28
2011-01-02 - 2011-01-28
2010-12-01 - 2010-12-31
2010-11-01 - 2010-11-30
2010-10-02 - 2010-10-29
2010-09-02 - 2010-09-30
2010-08-03 - 2010-08-31
2010-07-13 - 2010-07-13
2010-06-01 - 2010-06-29
2010-05-03 - 2010-05-25
2010-04-01 - 2010-04-22
2010-03-01 - 2010-03-31
2010-02-03 - 2010-02-28
2010-01-30 - 2010-01-30
2009-12-03 - 2009-12-26
2009-11-01 - 2009-11-29
2009-10-10 - 2009-10-29
2009-09-19 - 2009-09-30
2009-08-10 - 2009-08-10
2009-07-28 - 2009-07-30
2009-06-03 - 2009-06-18
2009-05-04 - 2009-05-31
2009-04-03 - 2009-04-24
2009-03-03 - 2009-03-12
2009-02-03 - 2009-02-27
2009-01-09 - 2009-01-20
2008-12-02 - 2008-12-22
2008-11-06 - 2008-11-30
2008-10-30 - 2008-10-30
2008-09-01 - 2008-09-30
2008-08-01 - 2008-08-31
2008-07-02 - 2008-07-27
2008-06-02 - 2008-06-29
2008-05-14 - 2008-05-18
2008-04-03 - 2008-04-03
2008-03-15 - 2008-03-31
2008-02-01 - 2008-02-28
2008-01-03 - 2008-01-29
2007-12-02 - 2007-12-31
2007-11-03 - 2007-11-03
2007-10-20 - 2007-10-20
2007-08-10 - 2007-08-21
2007-07-10 - 2007-07-23
2007-06-02 - 2007-06-23
2007-05-07 - 2007-05-27
2007-04-01 - 2007-04-19
2007-03-02 - 2007-03-31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