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菩提之路 |
|
希望您能领略并感悟到佛法的解脱智慧和般若智慧。让您的思想得到启迪,让您的人生常乐我净。 |
|
|
|
|
|
|
|
|
|
|
|
|
|
文章评论 |
|
|
|
作者:小百合 |
|
留言时间:2013-05-30 18:02:44 |
|
|
[简体文稿]
各位菩萨:
阿弥陀佛!
我们这一集要继续来跟各位分享上一集还没有结束的四圣谛的总说,我们要继续来说明何谓四圣谛。
我们上一集有讲到,所谓四圣谛,就是苦谛、集谛、灭谛还有道谛;谛的意思,就是真义、实义、如义、不颠倒义、绝虚妄义;所谓的四圣谛,是圣者所见的真理的义理。四圣谛它的重要性,四圣谛有什么重要呢?四圣谛它是让我们修学解脱道,能够趣向于解脱、趣向于涅槃最主要的一个方法;所以《阿含经》里面才会说,世间一切善法,皆为四圣谛所摄。
因为从二乘菩提来说,一切法都是摄入了四圣谛当中,一切法都不离开色受想行识五蕴,乃至于十二处、十八界诸法;如果离开了蕴处界诸法,就没有一切法可说。由蕴处界的具足而辗转出生了一切法,而二乘四圣谛中的苦圣谛,说的正是蕴处界的内容,不曾外于蕴处界等世俗法;所以,二乘四圣谛中的苦圣谛,正是由蕴处界的内容来开展出来的,所以从来没有外于蕴处界等这样子的一个世俗法。那也都是在说蕴处界是缘起法,五阴的自性都是生灭无常的,十二处跟十八界终归坏灭,其性本空,并没有一个常住的本性,所以无常住不坏的真实性。身心以外的一切法,则是缘于蕴处界而辗转生起的,而蕴处界正是使众苦具体实现的借缘,这些都纳入了苦圣谛当中;所以,缘蕴处界而生的一切法,当然也得要摄入苦圣谛当中了。苦圣谛之上更有苦集谛,还有苦集滅谛,也就是说,苦圣谛上面有苦集谛,苦集谛之上更有苦灭谛与苦滅道谛;所以,二乘法当中说一切法都是摄入了苦圣谛当中,都是依苦圣谛而发展出苦集谛、苦灭谛、苦滅道谛。而世间最善之法,其实都不出苦圣谛、苦集谛、苦灭谛、苦滅道谛,所以说:「无量善法,彼一切法皆四圣谛所摄,来入四圣谛中,谓四圣谛于一切法最为第一。」(《中阿含经》卷七)
二乘菩提还有大乘菩提当中的四圣谛有什么差异呢?我们在讲四圣谛的时候,大部分都是只是偏向于二乘菩提在谈四圣谛,但是大乘当中有没有说四圣谛呢?大乘法当中一样是说四圣谛,所以四圣谛并不是只有二乘菩提中才有的,其实四圣谛是贯通三乘菩提的。大乘法是依什么东西来讲四圣谛呢?大乘法是依实相法界,也就是依实相法的如来藏心为体,以如来藏心体为中心,依实相般若而说蕴处界缘起性空的四圣谛;并且进一步修学如来藏所含藏一切种子的智慧,而成就一切种智,而成就佛道。但是,二乘则只是依着蕴处界的缘起性空来说四圣谛,纯依世俗法的蕴处界来观察蕴处界的无常故苦,苦故无我,无我故空。所以,二乘与大乘的四圣谛其实最主要的差别是:二乘的四圣谛是依于蕴处界的缘起性空,也就是依于世俗谛、依于俗谛来说明蕴处界诸法是无常,无常故苦,苦故无我,无我故空的这样子的一个五蕴空相的道理;但是,大乘是依着法界实相,依着如来藏心,依着出生万法的本源的这一个心体来谈四圣谛,而且依着实相般若来说蕴处界缘起性空的四圣谛,透过依着如来藏心体为中心,依着如来藏心体为中心,去观蕴处界的缘起性空的四圣谛,透过这样子的一个过程,来修学佛菩提道所要完成的一切种智,完成的地地菩萨的道种智。这是大乘四圣谛与二乘四圣谛最主要的差异。
四圣谛在二乘法当中,在大乘法当中,都是这么重要,所以四圣谛在佛法的修行过程当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法。我们现在就正式的进入说明四圣谛的一一谛的内涵。
我们先来说明何谓苦圣谛。什么是苦圣谛呢?苦是三界中生灭的无常的有漏有为法。那为什么会称为圣谛呢?苦,每一个人都知道苦,有的人因为求不得苦,有的人因为生活困苦而感觉到苦,这个都同样都是苦,但是这个苦是不是圣谛呢?为什么佛弟子所认识到的这样子的苦才叫作圣谛?为什么一般的众生所知道的苦不是圣谛呢?这个苦对于众生来说的话,有对于苦不知不觉者,有的人根本不知道他是在苦里面,有的人在苦中作乐,根本他不知道他就是在苦里面;凡夫外道也有凡夫外道所知道的苦,凡夫外道所知道的苦,大部分都是不离于我所的苦,也就是离不开对于财色名食睡求不得的苦,大部分都是离不开这些苦。圣者有圣者所知的苦,圣者所知的苦,这个才是叫作圣谛。所以,如果不如实的了知苦的内涵,不能够如实的了知苦的生起的原因,不能够如实的了知如何的去灭这个苦,不如实的了知如何去修学灭苦的这样子的一个修行的道理,这样子就不是圣者所知;这样子所知的苦,是有苦而没有谛,有苦没有圣谛。所以,不是说知道苦就是圣谛,一般人所知道的苦,其实是知苦而没有圣谛。
《瑜伽师地论》里面这么说:「唯诸圣者于是诸谛,同谓为谛,如实了知,如实观见。一切愚夫,不如实知,不如实见。是故诸谛唯名圣谛。」(《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七)弥勒菩萨在这边就讲得非常清楚了,说只有圣者在诸谛当中,只有诸圣者——诸修行的圣者,在四圣谛苦集滅道诸谛当中,如实的观见,如实的了知,这样子才能够同样成为是谛。是诸圣者在苦集滅道的修行过程里面,如实的了知苦,如实的了知了苦的内涵,如实的了知了苦生起的原因,如实的了知了这个苦生起的原因如何的去灭除,如实的了知如何的去修行;这样子的如实了知、如实的观见,这样子才能够成为谛。弥勒菩萨又说:「一切愚夫不如实知,不如实见,是故诸谛唯名圣谛。」所以,一切愚夫他是不如实知、不如实见的。诸谛之所以要名为圣谛,必须要如前面所说,是如圣者,是如实了知、如实观见的;所以,知道苦不一定是有圣谛。所以苦,有对于苦不知不觉者,有对于凡夫外道所知的这样子的苦;但是,四圣谛当中所说的圣谛是圣者所知的苦,是圣者所知的苦才叫作苦圣谛;如果不是圣者所知的苦,这个就不名为圣谛。
所以,什么叫作苦圣谛呢?苦圣谛它就是四圣谛当中的第一圣谛。因为苦集滅道四圣谛,是必须要对于苦圣谛的如实了知,才有办法往前去探究这个苦所集起的一个原因,乃至于想到说如何的去灭苦,乃至于去探究如何的去修行;所以,苦圣谛是四圣谛的第一个圣谛。对于苦圣谛如实知、如实见三界六道的苦报,也就是说,必须要如实知、如实见三界六道的苦报的内涵;如果不是如实知、如实见三界六道的苦报的内涵,就不能够成为圣谛。那三界六道的苦报,就是有情世间和器世间,就是去了知我们这个三界六道的苦报,都是因为由于有情的这个世间还有器世间,都是由业烦恼的势力所生,因为业烦恼的势力所起;那这个世间就是受苦的地方,这个世间完全都是苦性,所以就叫作苦,就叫作苦谛。
那苦圣谛的内涵有哪一些呢?这些因为三界六道,因为有情世间、器世间,由业烦恼所感生的六道的苦报,最主要有哪些内涵呢?这些苦圣谛的内涵,最主要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所求不得苦,有这七种苦;生苦、老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所求不得苦这七种苦,这七种苦合起来而说,它的根源其实是因为五蕴而来的,是因为众生执着于五蕴,这个根源是因为五蕴炽盛来的,是因为五阴炽盛。所以,前面的七种苦,再加上因为执着于五阴的这个五阴炽盛苦,加起来就是所谓的「八苦」。这个就是众生轮回于六道当中所受的八种苦果。
这八种苦果,我们从生苦开始来探讨,那什么叫作生苦呢?什么叫作生苦?什么是为生的这个苦所逼迫的?所以生苦,第一个,就是因为生为众苦所逼,也就是说,生这个法它是众苦所逼的;第二个,生这个法是余苦所依。出生的这个法,它是众苦所逼,它也是余苦所依。
那何谓出生的这个法它是众苦所逼呢?因为我们在母胎当中,经过十个月的时间,在内热煎煮的状况之下身形渐成,而住在生脏的下面,熟脏的上面,受到生脏跟熟脏的夹压;这样子犹如夹压地狱,压入地狱一样,俱受种种不净物的逼迫,所以就犹如夹山地狱一样;所以在母胎当中,处于母胎当中,因为内热煎煮的关系,所以犹如处于狱中。这种状况,母亲只要喝一杯热食的话,灌注其身,就令胎儿就像入到热滚滚的汤锅里面去;那母亲只要喝一杯冷水的话,喝一杯冰冷的水,那胎儿的身体就犹如寒冰切体;当母亲饱食之时,迫逼身体痛不可言;母亲饥饿的时候,因为腹中了了空空,所以胎儿又像倒悬一样,像倒挂一样受苦无量;乃至于到满月的时候,要出生之时,因为业风催促,头下向产门,因为头往下向产门,如两石夹山,犹如夹山地狱;在出胎以后,因为冷风触身,苦痛甚于刀针刺灸,难以言喻。胎儿刚出生的时候,因为皮肤非常细嫩,只要有微细的这样子的冷风的接触身体,或是说有粗重的东西接触到身体的时候,就犹如刀针,刀刺、针灸刺痛着他的身体,是难以言喻的。
第二个,生是余苦所依。生为什么是余苦所依呢?因为有了这个身体的出生以后,所有的其他的老苦、病苦、死苦都接踵而至;也就是说,老病死苦是因为我们有这个身体出生以后,所以才会紧接着有老苦、病苦还有死苦。所以,生苦不仅仅是说生的自体是苦。也就是说,生苦它的道理,不单单是说你出生的这个自体是苦;而且它也说,因为由生而引起的种种身心上的苦受,这个都叫作苦,这个都是属于生苦所摄。也就是说,除了你自体出生的这样子的苦以外,加上因为你出生了以后,所引生的这样子的老苦、病苦、死苦;因为这样子诸苦接踵而至,因为这样子的诸苦接踵而至,所以说它是余苦所依。所以,生苦是包括自己的苦,也包括引生其他的苦。
我们再来说明一下:什么叫作老苦呢?老苦也是有两个道理:一个是增长的意思,一个是坏灭的意思。
老苦的增长的意思是什么样的道理呢?也就是说,当我们众生由少至壮,也就是说当我们出生以后,从有生命开始,从少至壮,由壮至衰,气力渐渐地羸弱,举止动静不得安宁;举止动静不得安宁,所以让你这个老逐渐地慢慢地增长;因为你增长,而造成的这样子的一个老的这样子的一个苦,这个就是因为增长所得来这个老苦。
第二个是坏灭。老苦的坏灭的义理是在什么地方呢?是因为我们由盛去衰来,精神耗减,所以生命的日渐短促,逐渐地到达毁坏的一个阶段。所以我们人从出生以后,经历了婴孩位,经历了幼童位,经历了少年位,乃至于中年位、老年位,乃至于到耄耋位,到耄熟位,这个色身由原来的强盛的这样子的一个阶段,一直到衰弱的阶段,慢慢地头发白了,牙齿也掉落了,由原来盛壮的色身,慢慢逐日地衰弱下来;身形也慢慢地变得弯曲了,双腿也变得慢慢地不听使唤了,身体也觉得粗重,而呼吸的气息也慢慢地急缓,慢慢地上扬,走路的时候,身体也慢慢地没有办法非常平稳,只能够靠着拄着拐杖来走路;逐渐地肌肉慢慢地萎缩,皮肤也慢慢地松垮了,不但皱了,而且全身老人斑也多得像麻子一样;这个时候五根渐渐地在毁坏,而且慢慢地趋于成熟烂坏,我们的颜面色泽也慢慢地变得丑恶,这就是老。
也就是说,我们经过了这样子的一个增长,经过了这样子的一个坏灭的过程,让这个色身逐渐地趋向于熟烂,趋向于成熟、烂坏,这个就是老的一个过程。那在这个时候,我们全部的色身,都承受了老的痛苦,也觉知到这个老的这样子的痛苦,因为觉知心也跟着领受了老的痛苦,老的痛苦是色身跟心理同时在感受,而且是全面性的领受;乃至色身跟心理都共同生起了强烈的热恼,这个热恼、忧戚、忧悲恼苦,全面的领受着老的痛苦,这个就是老的最主要的一个现象。也就是说,老是因为我们烂坏以后,成熟烂坏,由我们的色身跟我们的心理,同时地在感受,同时地全面地领受了这样子的一个强烈的热恼;因为色身跟心理的坏灭,所以引起了忧悲恼苦,这个就是老的痛苦。
今天我们先跟各位分享到这个地方,下一集我们继续再跟各位讲苦圣谛。
阿弥陀佛!
http://www.enlighten.org.tw/dharma/6/3 |
|
|
|
作者:小百合 |
|
留言时间:2012-12-28 08:10:58 |
|
|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我們這一集要繼續來跟各位分享上一集還沒有結束的四聖諦的總說,我們要繼續來說明何謂四聖諦。
我們上一集有講到,所謂四聖諦,就是苦諦、集諦、滅諦還有道諦;諦的意思,就是真義、實義、如義、不顛倒義、絕虛妄義;所謂的四聖諦,是聖者所見的真理的義理。四聖諦它的重要性,四聖諦有什麼重要呢?四聖諦它是讓我們修學解脫道,能夠趣向於解脫、趣向於涅槃最主要的一個方法;所以《阿含經》裏面才會說,世間一切善法,皆爲四聖諦所攝。
因爲從二乘菩提來說,一切法都是攝入了四聖諦當中,一切法都不離開色受想行識五蘊,乃至於十二處、十八界諸法;如果離開了蘊處界諸法,就沒有一切法可說。由蘊處界的具足而輾轉出生了一切法,而二乘四聖諦中的苦聖諦,說的正是蘊處界的內容,不曾外於蘊處界等世俗法;所以,二乘四聖諦中的苦聖諦,正是由蘊處界的內容來開展出來的,所以從來沒有外於蘊處界等這樣子的一個世俗法。那也都是在說蘊處界是緣起法,五陰的自性都是生滅無常的,十二處跟十八界終歸壞滅,其性本空,並沒有一個常住的本性,所以無常住不壞的真實性。身心以外的一切法,則是緣於蘊處界而輾轉生起的,而蘊處界正是使锌嗑唧w實現的藉緣,這些都納入了苦聖諦當中;所以,緣蘊處界而生的一切法,當然也得要攝入苦聖諦當中了。苦聖諦之上更有苦集諦,還有苦集滅諦,也就是說,苦聖諦上面有苦集諦,苦集諦之上更有苦滅諦與苦滅道諦;所以,二乘法當中說一切法都是攝入了苦聖諦當中,都是依苦聖諦而發展出苦集諦、苦滅諦、苦滅道諦。而世間最善之法,其實都不出苦聖諦、苦集諦、苦滅諦、苦滅道諦,所以說:「無量善法,彼一切法皆四聖諦所攝,來入四聖諦中,謂四聖諦於一切法最爲第一。」(《中阿含經》卷七)
二乘菩提還有大乘菩提當中的四聖諦有什麼差異呢?我們在講四聖諦的時候,大部分都是只是偏向於二乘菩提在談四聖諦,但是大乘當中有沒有說四聖諦呢?大乘法當中一樣是說四聖諦,所以四聖諦並不是只有二乘菩提中才有的,其實四聖諦是貫通三乘菩提的。大乘法是依什麼東西來講四聖諦呢?大乘法是依實相法界,也就是依實相法的如來藏心爲體,以如來藏心體爲中心,依實相般若而說蘊處界緣起性空的四聖諦;並且進一步修學如來藏所含藏一切種子的智慧,而成就一切種智,而成就佛道。但是,二乘則只是依著蘊處界的緣起性空來說四聖諦,純依世俗法的蘊處界來觀察蘊處界的無常故苦,苦故無我,無我故空。所以,二乘與大乘的四聖諦其實最主要的差別是:二乘的四聖諦是依於蘊處界的緣起性空,也就是依於世俗諦、依於俗諦來說明蘊處界諸法是無常,無常故苦,苦故無我,無我故空的這樣子的一個五蘊空相的道理;但是,大乘是依著法界實相,依著如來藏心,依著出生萬法的本源的這一個心體來談四聖諦,而且依著實相般若來說蘊處界緣起性空的四聖諦,透過依著如來藏心體爲中心,依著如來藏心體爲中心,去觀蘊處界的緣起性空的四聖諦,透過這樣子的一個過程,來修學佛菩提道所要完成的一切種智,完成的地地菩薩的道種智。這是大乘四聖諦與二乘四聖諦最主要的差異。
四聖諦在二乘法當中,在大乘法當中,都是這麼重要,所以四聖諦在佛法的修行過程當中,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法。我們現在就正式的進入說明四聖諦的一一諦的內涵。
我們先來說明何謂苦聖諦。什麼是苦聖諦呢?苦是三界中生滅的無常的有漏有爲法。那爲什麼會稱爲聖諦呢?苦,每一個人都知道苦,有的人因爲求不得苦,有的人因爲生活困苦而感覺到苦,這個都同樣都是苦,但是這個苦是不是聖諦呢?爲什麼佛弟子所認識到的這樣子的苦才叫作聖諦?爲什麼一般的猩赖目嗖皇锹}諦呢?這個苦對於猩鷣碚f的話,有對於苦不知不覺者,有的人根本不知道他是在苦裏面,有的人在苦中作樂,根本他不知道他就是在苦裏面;凡夫外道也有凡夫外道所知道的苦,凡夫外道所知道的苦,大部分都是不離於我所的苦,也就是離不開對於財色名食睡求不得的苦,大部分都是離不開這些苦。聖者有聖者所知的苦,聖者所知的苦,這個才是叫作聖諦。所以,如果不如實的了知苦的內涵,不能夠如實的了知苦的生起的原因,不能夠如實的了知如何的去滅這個苦,不如實的了知如何去修學滅苦的這樣子的一個修行的道理,這樣子就不是聖者所知;這樣子所知的苦,是有苦而沒有諦,有苦沒有聖諦。所以,不是說知道苦就是聖諦,一般人所知道的苦,其實是知苦而沒有聖諦。
《瑜伽師地論》裏面這麼說:「唯諸聖者於是諸諦,同謂爲諦,如實了知,如實觀見。一切愚夫,不如實知,不如實見。是故諸諦唯名聖諦。」(《瑜伽師地論》卷二十七)彌勒菩薩在這邊就講得非常清楚了,說只有聖者在諸諦當中,只有諸聖者——諸修行的聖者,在四聖諦苦集滅道諸諦當中,如實的觀見,如實的了知,這樣子才能夠同樣成爲是諦。是諸聖者在苦集滅道的修行過程裏面,如實的了知苦,如實的了知了苦的內涵,如實的了知了苦生起的原因,如實的了知了這個苦生起的原因如何的去滅除,如實的了知如何的去修行;這樣子的如實了知、如實的觀見,這樣子才能夠成爲諦。彌勒菩薩又說:「一切愚夫不如實知,不如實見,是故諸諦唯名聖諦。」所以,一切愚夫他是不如實知、不如實見的。諸諦之所以要名爲聖諦,必須要如前面所說,是如聖者,是如實了知、如實觀見的;所以,知道苦不一定是有聖諦。所以苦,有對於苦不知不覺者,有對於凡夫外道所知的這樣子的苦;但是,四聖諦當中所說的聖諦是聖者所知的苦,是聖者所知的苦才叫作苦聖諦;如果不是聖者所知的苦,這個就不名爲聖諦。
所以,什麼叫作苦聖諦呢?苦聖諦它就是四聖諦當中的第一聖諦。因爲苦集滅道四聖諦,是必須要對於苦聖諦的如實了知,才有辦法往前去探究這個苦所集起的一個原因,乃至於想到說如何的去滅苦,乃至於去探究如何的去修行;所以,苦聖諦是四聖諦的第一個聖諦。對於苦聖諦如實知、如實見三界六道的苦報,也就是說,必須要如實知、如實見三界六道的苦報的內涵;如果不是如實知、如實見三界六道的苦報的內涵,就不能夠成爲聖諦。那三界六道的苦報,就是有情世間和器世間,就是去了知我們這個三界六道的苦報,都是因爲由於有情的這個世間還有器世間,都是由業煩惱的勢力所生,因爲業煩惱的勢力所起;那這個世間就是受苦的地方,這個世間完全都是苦性,所以就叫作苦,就叫作苦諦。
那苦聖諦的內涵有哪一些呢?這些因爲三界六道,因爲有情世間、器世間,由業煩惱所感生的六道的苦報,最主要有哪些內涵呢?這些苦聖諦的內涵,最主要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所求不得苦,有這七種苦;生苦、老苦,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所求不得苦這七種苦,這七種苦合起來而說,它的根源其實是因爲五蘊而來的,是因爲猩鷪讨段逄N,這個根源是因爲五蘊熾盛來的,是因爲五陰熾盛。所以,前面的七種苦,再加上因爲執著於五陰的這個五陰熾盛苦,加起來就是所謂的「八苦」。這個就是猩嗈掛读喇斨兴艿陌朔N苦果。
這八種苦果,我們從生苦開始來探討,那什麼叫作生苦呢?什麼叫作生苦?什麼是爲生的這個苦所逼迫的?所以生苦,第一個,就是因爲生爲锌嗨疲簿褪钦f,生這個法它是锌嗨频模坏诙䝼,生這個法是餘苦所依。出生的這個法,它是锌嗨疲彩丘N苦所依。
那何謂出生的這個法它是锌嗨颇兀恳驙懳覀冊谀柑ギ斨校涍^十個月的時間,在內熱煎煮的狀況之下身形漸成,而住在生臟的下面,熟臟的上面,受到生臟跟熟臟的夾壓;這樣子猶如夾壓地獄,壓入地獄一樣,俱受種種不淨物的逼迫,所以就猶如夾山地獄一樣;所以在母胎當中,處於母胎當中,因爲內熱煎煮的關係,所以猶如處於獄中。這種狀況,母親只要喝一杯熱食的話,灌注其身,就令胎兒就像入到熱滾滾的湯鍋裏面去;那母親只要喝一杯冷水的話,喝一杯冰冷的水,那胎兒的身體就猶如寒冰切體;當母親飽食之時,迫逼身體痛不可言;母親飢餓的時候,因爲腹中了了空空,所以胎兒又像倒懸一樣,像倒掛一樣受苦無量;乃至於到滿月的時候,要出生之時,因爲業風催促,頭下向產門,因爲頭往下向產門,如兩石夾山,猶如夾山地獄;在出胎以後,因爲冷風觸身,苦痛甚於刀針刺灸,難以言喻。胎兒剛出生的時候,因爲皮膚非常細嫩,只要有微細的這樣子的冷風的接觸身體,或是說有粗重的東西接觸到身體的時候,就猶如刀針,刀刺、針灸刺痛著他的身體,是難以言喻的。
第二個,生是餘苦所依。生爲什麼是餘苦所依呢?因爲有了這個身體的出生以後,所有的其他的老苦、病苦、死苦都接踵而至;也就是說,老病死苦是因爲我們有這個身體出生以後,所以才會緊接著有老苦、病苦還有死苦。所以,生苦不僅僅是說生的自體是苦。也就是說,生苦它的道理,不單單是說你出生的這個自體是苦;而且它也說,因爲由生而引起的種種身心上的苦受,這個都叫作苦,這個都是屬於生苦所攝。也就是說,除了你自體出生的這樣子的苦以外,加上因爲你出生了以後,所引生的這樣子的老苦、病苦、死苦;因爲這樣子諸苦接踵而至,因爲這樣子的諸苦接踵而至,所以說它是餘苦所依。所以,生苦是包括自己的苦,也包括引生其他的苦。
我們再來說明一下:什麼叫作老苦呢?老苦也是有兩個道理:一個是增長的意思,一個是壞滅的意思。
老苦的增長的意思是什麼樣的道理呢?也就是說,當我們猩缮僦翂眩簿褪钦f當我們出生以後,從有生命開始,從少至壯,由壯至衰,氣力漸漸地羸弱,舉止動靜不得安寧;舉止動靜不得安寧,所以讓你這個老逐漸地慢慢地增長;因爲你增長,而造成的這樣子的一個老的這樣子的一個苦,這個就是因爲增長所得來這個老苦。
第二個是壞滅。老苦的壞滅的義理是在什麼地方呢?是因爲我們由盛去衰來,精神耗減,所以生命的日漸短促,逐漸地到達毀壞的一個階段。所以我們人從出生以後,經歷了嬰孩位,經歷了幼童位,經歷了少年位,乃至於中年位、老年位,乃至於到耄耋位,到耄熟位,這個色身由原來的強盛的這樣子的一個階段,一直到衰弱的階段,慢慢地頭髮白了,牙齒也掉落了,由原來盛壯的色身,慢慢逐日地衰弱下來;身形也慢慢地變得彎曲了,雙腿也變得慢慢地不聽使喚了,身體也覺得粗重,而呼吸的氣息也慢慢地急緩,慢慢地上揚,走路的時候,身體也慢慢地沒有辦法非常平穩,只能夠靠著拄著柺杖來走路;逐漸地肌肉慢慢地萎縮,皮膚也慢慢地鬆垮了,不但皺了,而且全身老人斑也多得像麻子一樣;這個時候五根漸漸地在毀壞,而且慢慢地趨於成熟爛壞,我們的顏面色澤也慢慢地變得醜惡,這就是老。
也就是說,我們經過了這樣子的一個增長,經過了這樣子的一個壞滅的過程,讓這個色身逐漸地趨向於熟爛,趨向於成熟、爛壞,這個就是老的一個過程。那在這個時候,我們全部的色身,都承受了老的痛苦,也覺知到這個老的這樣子的痛苦,因爲覺知心也跟著領受了老的痛苦,老的痛苦是色身跟心理同時在感受,而且是全面性的領受;乃至色身跟心理都共同生起了強烈的熱惱,這個熱惱、憂戚、憂悲惱苦,全面的領受著老的痛苦,這個就是老的最主要的一個現象。也就是說,老是因爲我們爛壞以後,成熟爛壞,由我們的色身跟我們的心理,同時地在感受,同時地全面地領受了這樣子的一個強烈的熱惱;因爲色身跟心理的壞滅,所以引起了憂悲惱苦,這個就是老的痛苦。
今天我們先跟各位分享到這個地方,下一集我們繼續再跟各位講苦聖諦。 阿彌陀佛! |
|
|
|
作者:小百合 |
|
留言时间:2012-08-21 21:44:51 |
|
|
世间完全是苦的地方.人生有生、老、病、死苦, 怨憎会、爱别离、所求不得苦.其根源是众生执 著五蕴(或称五阴,即色、受、想、行、识五蕴.), 五阴的炽盛即形成第八苦: 五阴炽盛苦.
生苦: 在母胎中受众苦所逼.出生是在产门如遇夹山地 狱.出生时身体领受到外界的诸苦痛.而生苦除了 自身受苦外,还是余苦所依.因老、病、死苦由此 身体出生而接踵而至.
老苦: 分为增长和坏灭.由于有情众生举止动静不得安 宁,老的增长而受到老苦.所谓坏灭是由盛去衰来, 精神耗减,生命日见短促.生命逐渐到达毁坏.出生 后,人生经历了婴孩位、幼童位、少年位、中年位、 老年位、耄耋位、耄熟位,色身由盛而衰.头发变白; 牙齿渐渐脱落;身形慢慢变得弯曲;两腿不听使唤; 身体变得粗重;呼吸变得急喘、上扬;走路渐渐无 法保持平稳需要拄着拐杖;肌肉逐渐萎缩;皮肤变 得松垮;皱纹越来越多;老人斑如同麻子一样.五根 逐渐坏掉、成熟烂坏,颜面色泽渐渐丑恶、变老. 这些都是老的过程.色身和心理都在承受老的痛苦. 当人身成熟烂坏后,身心同时领受到强烈的热恼、 忧悲恼苦即老苦. (耄耋mao4 die2)
(笔记)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