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离欲证初禅 证三果之一:初果到初禅的发起(视频)--正伟菩萨 https://www.hymzwb.net/zjdz/sspt/sspt13.htm http://425go.blogspot.com/2010/03/blog-post_06.html http://www.wujindeng.net/ShowPost.asp?ThreadID=4113 第13集 初果到初禪的發起 各位電視機前的菩薩:阿彌陀佛!今天我們繼續上一次的內容,來為各位講說聲聞道中二果與三果的修證。首先我們先來復習一下,上一次所說的為什麼眾生沉淪在生死的大海之中,而不能解脫呢?因為眾生有無明,所謂的無明就是眾生不瞭解三界五陰諸法都是無常、苦、空、非身、無我的,所以眾生會把五陰法當做是真實的、常住的、可樂的、值得追求的;這樣的無明在解脫道來說,就是會障礙眾生出離三界不得解脫的根本原因。也就是說,為什麼眾生不能出離三界呢?因為有這個無明(又叫作一念無明),眾生在現前的一念當中,就已經被這個無明所纏繞,所以就會一世又一世的輪迴而不得出離。那麼一念無明的內容又包括哪些呢?一念無明包括了:見一處住地煩惱,欲界愛住地煩惱,色界愛住地煩惱,無色界愛住地煩惱。其中無色界愛住地煩惱,又叫作有愛住地煩惱。簡單的來說,就是眾生愛樂於欲界、色界、無色界的境界,被這個愛樂所綁住,所以就會在三界當中輪迴;這三界住地煩惱的背後,是因為有我見,也就是見一處住地煩惱(才會輪迴生死不得解脫)。 比方說我愛這個東西,我討厭那個境界;眾生要產生喜愛或厭惡,它的先決條件,就是必須要有「我」的存在;如果沒有「我」,也就不會有這一些喜樂與厭惡;所以說眾生樂著三界的先決條件,就是有了「我」的想法與見解。因此想要解脫於三界,首先的條件就是必須要斷我見。我們做一個比方:如果一念無明是一棵樹,則我見就是它的根;而欲界愛、色界愛、無色界愛,就是它的樹幹、枝條與葉片;如果我見不斷,則三界愛就不可能斷除,因為樹根還在,未來「春風吹又生」,三界愛仍然會繼續生長出來,不是真的消失了。前面的節目中,我們已經為各位介紹眾生斷了我見,成就了聲聞初果(也就是須陀洹果),初果的人,他不會再以三界當中的任何一個法,當作是真實的我而存在,所以不久之後連帶著疑見、戒禁取見也會一併的斷除。我見、疑見、戒禁取見,三個加起來就叫作三縛結。也就是說證得初果的人斷了三縛結,就是斷了一念無明的第一個部分──見一處住地,所以還剩下欲界愛、色界愛與無色界愛的煩惱,因此證得初果的下一步,就是要斷除欲界愛。 那麼為什麼三界愛當中,首先要斷除的是欲界愛呢?因為欲界愛的內容深廣,現前就已經被這個欲界愛所纏縛了,因此三界愛當中,首先要斷除的就是欲界愛。初果人雖然已經親證三界五陰法當中,沒有一個法是真實可依靠的,可是由於對於欲界的貪著尚未斷除,所以此生結束之後,下一生仍然要出生在欲界天中。因此最鈍根的初果人,雖然不會再往生三惡道,可是下一世生在欲界天中,如此人間天上往返七次之後,才能夠證得四果入般涅槃;這就是佛在《長阿含經》中所說的「得須陀洹道不墮餘趣,極七往返必成道果」的道理。 說到這裏可能有人覺得:初果人已經斷結證果,也已經現證五陰法的無常、苦、空、非身、無我,怎麼可能還會貪著欲界法呢?主要是因為過去多生以來,所累積的貪著習氣尚未改變的緣故。我們就用一個《雜譬喻經》的故事來為各位說明:在西方有一個王國,向來缺少馬匹,國王花了國庫很多的錢,終於買了五百匹的戰馬,用來防禦國境。可是一陣子之後,由於國泰民安沒有戰事,國王就說:「與其花這麼多錢來養馬,不如讓這些馬進到磨坊裏面,去幫忙磨麵粉吧。」所以這些馬就進到磨坊裏面去。幾年之後鄰國真的入侵了,這時候國王派了這些戰馬上陣;可是戰馬由於已經習慣於每天在磨坊中,繞著石磨轉圈圈,所以上了戰場,竟然不懂得如何衝鋒陷陣;士兵急著拿馬鞭鞭打這些馬,馬反而是更努力繞著原地轉圈圈。鄰國看到了這個弱點,就一舉攻下了這個王國。這就是說,由於過去多生以來,熏習欲界的五欲,已經變成一種習慣,變成一種「思惑」,這就是三界愛的煩惱。初果人斷的是見惑,所以三界愛的思惑尚未斷除。見惑與思惑是不同的,否則一念無明,也不必分成四種住地煩惱了。 那麼接下來,初果人要怎樣斷欲界愛呢?在《長阿含經》中,佛說:「三結盡、薄淫、怒、癡,得斯陀含,還至此世而取滅度。」意思是說初果人已經滅盡了我見、疑見、戒禁取見的三縛結。接下來要修除欲界愛時,首先就要淡薄欲界的淫愛、瞋恚以及無明,這樣子就證得二果斯陀含,下一世會出生在欲界天;再下一世則會回到人間而取證四果阿羅漢,就在人間取證涅槃。也就是說,初果人在斷了三縛結之後,仍然要用心於觀行微細的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法,繼續觀行微細的五陰仍然是無常、苦、空、非身、無我的;乃至於一一陰、界,皆是能緣所緣平等平等。現前就已經現觀到:無論是能緣的識,或者是所緣的五塵、六塵、五蘊,都真的是平等平等;因為它們都是自己內心、內六入的內相分法。如是看到能緣與所緣真是平等,而一一是苦;如是苦集、如是苦集滅,而成就苦滅道諦。也就是初果之後,仍然要觀行現前的現象界法,以破除過去所沒有發現到的五陰法上面細微的執著;以這樣子斷三縛結以及五陰的空觀當作基礎,進而斷除欲界愛。欲界愛的內容,總共有粗、中、細九品,斷除粗品與中品的六品法,就叫作二果斯陀含人。意思是說二果人,仍然有微細的欲界愛,所以下一世將出生在欲界天上,而不能出離欲界。 欲界愛的具體顯現,主要就在五蓋障上(貪欲蓋、瞋恚蓋、睡眠蓋、掉悔蓋、疑蓋),要很用心的去捨離。五蓋障的內容:第一個叫作貪欲蓋,是說執著貪愛於五欲法,貪著欲界當中的色、聲、香、味、觸的境界。眾生被五欲所纏縛,無時無刻都想要去攀緣五欲的境界;對於五欲有執著,如此的熱惱,會障礙我們修道。第二個叫瞋恚蓋,是說眾生對於那些不如我們自己原先預期的境界上面,生起了憤恨的心,當然會障礙我們向前進步。第三個叫睡眠蓋,它包括了昏沉與睡眠,無論是昏沉或睡眠,都會使我們的心暗淡,無法積極的去完成修道。第四種叫掉悔蓋,心突然的躁動叫作掉,而對於已經發生的事情不能接受,去產生了憂惱,這叫作悔。無論掉與悔,都使我們的心產生熱惱,在原地踏步無法向前。第五個叫作疑蓋,是說對於一件事情猶豫,無法心得決定,長時為這件事情心生憂愁,所以障礙了修道。 剛才所說的五蓋就如同蓋子,遮覆在我們的頭上,遮覆了光明,所以叫作五蓋障。再一次強調:要斷欲界愛,它的基礎是要以斷我見,跟五陰的空相空觀為先決條件;用這樣子的智慧來歷緣對境,一次又一次的去觀行五欲法的生、住、異、滅之相,去觀行五蘊法的無常、苦、空、非身、無我,遠離一切的現行;到最後,甚至只是一個妄念的產生,都如同被矛刺了一下的疼痛。這就是聲聞道的修學方式,用這個方法來斷除對於欲界愛的執著,而心不動搖。各位可以想想看,被一把矛刀從胸膛刺穿過去,痛?是不痛?所以對聲聞道的人來說,到底快樂在什麼地方呢?經中說對於聲聞人而言,只有方便說有一個時候是快樂的,那就是入滅盡定,滅盡一切,叫作受斷樂。可是在滅盡定當中,既無一法可立,另外還要動中的定力,還要有持戒來輔助斷除欲界愛;因為持戒能夠讓我們止息惡習,持戒可以開智慧,持戒可以增進福德,持戒可以讓我們的定力深細,特別是佛所告誡的重戒,千萬不要違犯以免重戒障道。 再接下來又經過了一段時間,終於能夠將欲界愛完全的斷除了,心不再染著於欲界,心解脫於欲界,就成為三果阿那含了,意思是不來(欲界了)。因為三果阿那含人,已經斷盡了對欲界的執著,所以下一生不會再受生於欲界。在斷除欲界愛的過程當中,心不動搖,常住一境勝解作意,所以定力也會逐漸的增上。隨著欲界愛的淡薄與斷除,欲界定還有近行定(也就是初禪前的未到地定),這一些定力都會逐漸的具足;所以當我們把欲界愛斷除,證得三果的同時,初禪也會發起,因此證得初禪是三果人的特徵之一。 在《六度集經》佛為我們解釋,證得初禪的道理的時候,是這樣說的:初禪的行持法,必須要去除貪愛五欲要脅之事,要消除眼見美色的狂亂,要消除耳聞聲、鼻嗅香、口觸味、身觸境的貪好;修道之士必須要遠離這些欲念,要遠離五蓋障,也就是貪欲蓋、瞋恚蓋、睡眠蓋、淫樂蓋、掉悔及疑蓋。所以修學禪定,它是作為斷除欲界愛的一種手段、一種工具。佛也說發起初禪之後,才算是真正的禪定。因為初禪以後才能夠解脫於欲界,進入色界的境界。初禪以下的未到地定與欲界定,嚴格來說,不算是真正的禪定證量,因為沒有能力脫離欲界的緣故。 那是不是說:只要證得初禪,就算是三果人呢?那又不一定!因為三果人一定證得初禪,可是證得初禪的人未必是三果人;這是因為解脫道中果位的判定,是依照四種住地煩惱(見惑、思惑)的斷除來判定的,不是依照禪定的證量來判定。例如斷我見得初果,斷我見再加上斷欲界愛,證得三果。所以說:有證得初禪的凡夫,沒有不證得初禪的三果人,當然更不會有不證初禪的阿羅漢。現在很多的法師大德,不明白這個道理,每天雖然努力的攝心打坐,用功修行;可是初禪始終不發起,就是因為不瞭解證初禪是依斷欲界愛,而不求自得的。如果只是讓自己每天一直保持在,常寂常照的境界當中,(不斷欲界五欲的貪愛)初禪永不現起。然而(一般人)就算是發起了初禪,也只是凡夫一個;因為聲聞果位的判定首先就要以斷我見,作為先決的條件。 初禪發起的時候,就是離開了欲界的境界,而生起色界的境界,因此初禪又叫作離生喜樂定。初禪的境界總的來說,有五支功德:覺、觀、離生、喜、樂。初禪中有覺也有觀,覺與觀又叫作尋與伺,覺是粗心分別,前心了別。譬如說我們要瞭解一件事情的時候,首先是對這件事情,做一個主動的向外搜尋的,大致的瞭解、大致的印象,這個就叫作覺。觀,則是說在覺之後,所生起的細心的領納與後心的觀察。初禪有覺也有觀,所以又稱為有尋有伺定。在經中稱讚佛,說佛是「大龍常在定,無有不定時」。意思就是說,佛在任何時刻都保持在定中。譬如說為眾生講經說法時,至少也是在有覺有觀的初禪裏面。離生是指離開了欲界生(後世不再出生於欲界中)。 這時候因為發起了色界天的天身──色界天天身依於欲界身而發起了。色界天身清淨,欲界天身粗重;這時候如果我們靜心向內觀,會發現沒有五臟六腑,如雲如霧,體表上下猶如一層最薄的薄膜;而且會發現鼻識與舌識的咝邢Я耍覀兙涂梢泽w會到,原來所謂的色界天身,色界的清淨四大是這麼一回事。至於喜、樂,我們等到下一堂課再為各位詳細的介紹。今天我們從初果講到二果,講到初禪的發起,講到初禪有五支功德,講到初禪是三果人的特徵之一;下一堂課我們將繼續為各位,介紹初禪的後兩支功德,以及三果人的差異、品相、種類。那麼今天我們的課程,就為大家先介紹到這一邊。謝謝大家,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