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覺法師部分:
另一有名的大師是中台山之惟覺法師,先把他所說有關實相的部分,摘錄一些下來,讓大家了解他所說的禪,然後再分段來作說明。他說:
什麼是實相?實相是指這念心清清楚楚、了了分明,是實實在在的心境。……想知道佛在哪裡?說話、聽法的這念心就是。(中台山月刊79期第27頁)
何謂真空妙有?打坐時,一念不生,這不就是真空嗎?不說話的時候,心裡一個字也沒有;要說話就能洋洋灑灑的說出的一大篇,這洋洋灑灑的一大篇就是妙有。大眾能夠看經、背經,能夠寫字、計畫,乃至於寫文章、設計工程,做各種事,這不就是妙有嗎?……《楞嚴經》云:『知見無見,斯即涅槃』,何謂無見?無見是無能見、無所見,這念心是絕對的、超然的,只有當下這心覺性,沒有第二念,只知道酸、甜、苦、辣這一念,沒有相續的第二念。如果有第二念就是忘(妄)想、就是分別,就屬於眾生。(中台山月刊78期第30頁)
所以前念不生,後面這念『無住心』要清清楚楚、了了分明,只有『知』存在。『知』,就是當下這念一無所住的覺性,要悟到這個道理。『明心』就是明白這念絕對、超然的菩提心,明心才能增長般若之智。(中台山月刊78期第31頁)
大眾聽法的這念心,現在自己回光返照看看,打坐的時候,這念心是不是有個坐相?走路的時候,這念心是不是走路的相?……大眾聽法的這念心安住一念,不想過去、不想現在、不想未來,清清楚楚、了了分明、這就是如來。(中台山月刊75期第22頁)
這念心不起分別、不落兩邊、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寂然不動,就是實相,就是要安住在這個地方。(中台山月刊75期第27頁)所以,諸位聽法,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這一念心要存在。這一念心保持站得住、站得長,自然得入清淨心體。(中台山月刊75期第30頁)
菩提心就是諸位聽法這個心,念念分明、處處作主,能明辨什麼是正、什麼是邪?若不能明辨是、非、對、錯,就會被種種外境所迷惑。所以這念心時時都要分明、都要作主。打坐的時候,絕對不打妄想、絕對不落昏沉,絕對要堅住正念!這就是道,這就是解脫,這就是淨土,這就是涅槃,就是沒有出、沒有入的無上大涅槃。(中台山月刊64期第18頁)
六根照樣起作用,如眼睛照看,看了以後,不起計度分別,看而無看,又歸於不動;耳根聽了以後,知是、知非,僅止於聽,心念並不隨之攀緣、遷流。這就是菩提心、涅槃性。(中台山月刊65期第15頁)
接下來分段辨正說明如下:
「什麼是實相?實相是指這念心清清楚楚、了了分明,是實實在在的心境。……想知道佛在哪裡?說話、聽法的這念心就是。」(中台山月刊79期第27頁)
略說:「諸位聽法的這念心,念念分明、處處作主,就是本具的佛性。」這是惟覺法師教導佛子們學禪最主要的指導原則。在對座下學法四眾弟子開示時說:「悟了此心以後,還要把這念心落實在日常生活上,使這念心力時時刻刻都存在,無論順境、逆境;白天、晚上,都能了了分明、處處作主。」(中台山月刊63期第21頁)聽法的這念心,真的就像惟覺法師所說是佛說的菩提心嗎?就是佛說的第八識真心嗎?
我們先以 佛說的《心經》為依據來看看真心的體性,第八識真心是本來自性清淨涅槃之性,祂離六塵萬法的知,不在六塵萬法上做分別,祂離見聞覺知故,所以第八識真心不了知六塵上的一切法。《心經》云:「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也就是在描述 佛所說的第八識空性心;空性真心的自住境界中,無五蘊、無十八界、無六根、無六塵、無六識,這就是第八識之自性。第八識心恒常不滅,不曾斷過一剎那,從無始劫以來乃至無量劫以後都是如此。因為第八識如來藏是無我性,祂不分別諸法善惡,不分別六塵境界,於六塵中本不起貪念、不起瞋心、不起厭煩、不起歡喜心之體性,又因第八識如來藏恒與妄心和合一起,於一切時中,任運\隨緣,恒時不起思量亦不作主,所以說第八識真心是自性清淨心。但第八識雖然自性清淨,卻含藏了七轉識的染污種子。了知第八識如來藏這方面的體性後,我們再回過頭來對比惟覺法師所說的「開悟」是否符合《心經》所說的真心體性;若能符合,就是真正的開悟,若不符合者,就不是真正開悟之人,這很合理吧!
這空性心的自住境界中既然是無十八界,故無意識界就不能分別六塵萬法,沒有意識心如何能在六塵中清清楚楚、了了分明?有了意識覺知心,您才能清楚分明的了知法師在說法,要有意識覺知心才能分別萬法,才能分別你、我、他,才能分別我所喜歡、我所不喜歡的一切人、事、物。有了意識與末那識——意根,您才能清楚的了知、分別一切人事物,您才能有所選擇與決定「我要在中台山修學或是我該趕快離開中台山」等等一切法;但是第八識如來藏卻不管這些,祂從來不於六塵萬法中起思量、作抉擇。您要離開中台山,祂沒意見;您要在中台山繼續耗下去,祂也無所謂;祂都是很忠實的滿您的願。您想人生真是辛苦,不要活了,祂也隨您。因第八識真心不分別這一切法,所以古德說:「不知最親切。」對空性真心來說並無十八界,沒有我與我所,如何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處理六塵萬法等事物?無意識心,不了知一切法,如何能知什麼是佛、佛在哪裡?所以第八識真心是與妄心在一起和合運\作,有情才能在三界中生存。
《維摩詰經》云:「法離見聞覺知」、「不會是菩提,諸入不會故。」第八識真心的了知範圍不在十八界內,於六塵中離見聞覺知,沒有我性,更沒有我所。意識覺知心有覺有知,才會有我能與我會,才能「清清楚楚」、才能「了了分明」、才能知道「要說些什麼」、才能「聽得懂別人在說什麼」。目前在大乘佛門中,常有以能見、能聞、能覺之心當作真心如來藏者,或以一念不生之離念靈知心為真心如來藏者,更有以有能有所之意識妄心,混合處處作主之末那識——意根當作是真心如來藏,來教導其弟子者;其實這些都是妄心,都與惟覺法師一樣把妄心當作真心來教導眾生,眾生也因錯誤教導而把妄心當作真心來修學,如此師徒如何能夠悟得真心?
五祖云:「不識本心,學法無益」,因此佛子們在修學大乘了義法時,必須要具備正確知見,了知第八識真心的體性後,才能夠找到本心、識得本心,所以五祖才會說想要修學佛法者要先識本心。如果對於第八識如來藏的基本知見,全然沒有認知,您要如何來證祂?所以五祖才會說了這句非常懇切之語,是不忍眾生受邪師誤導而修學錯了,也是不忍瞎眼阿師誤人誤己,故說修學佛法一定要先認得第八識真心。修學佛法的真正目的就是要證悟第八識如來藏為先,假如不能證悟第八識真心,這樣的修學對於佛菩提道的修證,有什麼利益呢?您如果具備了第八識的正確知見,對於真心有了初步的認知,當聽到有人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心就是真心!」最起碼您不會被他誤導,不會人云亦云的跟著說:「處處作主之心就是開悟所證得的心」,因為您已經有基本的知見了,不會認錯了真心如來藏,這才有證悟的希望。
佛說心有八識,第八識真心是一切法的根源。《心經》云:「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滅。」第八識真心從無始劫以來,未曾剎那斷滅過,您必須與祂同在;真心與妄心和合,任運\隨緣,能生萬法。所以《心經》一開頭即說:「觀自在菩薩」,就是要您用能覺能觀的意識妄心,來尋覓從本以來就在、本來自在的真心第八識。佛已明白開示說要用您的妄心前七識,來找到您本來自在的第八識如來藏;當您找到祂,以禪宗來說,您就是已明心「開悟」了!您已明白真心是真實存在的,您能現前體會領納祂的體性。這就是說,真心是與妄心是同時存在的,真心不是由妄心修成的。
有情身心之運\作,皆是第八識如來藏與五蘊和合所為,若無五蘊,第八識如來藏於三界中即無所作為。五蘊除了色蘊之外,還有受想行三蘊,以及識蘊之六轉識妄心,加上時時、處處作主的意根──末那識妄心。六轉識──眼識及耳、鼻、舌、身、意識,能對六塵之色、聲、香、味、觸、法起能見、能聞、能嗅……之心,乃至定中能知之心,此即是眾生之見聞覺知心。六轉識之見聞覺知妄心;能見是眼識,能聞是耳識,能嗅是鼻識,能嚐是舌識,知觸是身識,能了知色、聲、香、味、觸之微細別相之心是意識,於此六轉識妄心之運\作中,能時時作主,處處作主之心是末那識意根,此七識合稱七轉識〔編按:依他而起、輾轉而生、非本來自在,故稱為「轉識」!〕。一切有情能有見聞覺知之性,皆由此七轉識而來,而七轉識卻又是由如來藏所生,七轉識皆是被生之虛妄心,非自在心,不應如惟覺法師一樣錯認為常住不壞的真心。
末那識恒緣現境,意識與之同起心行,恒審思量意識之觀察分別而思量決定,處處作主、時時作主。但是末那識意根的了別慧極粗劣,對法塵只能覺而不能觀,不能作細分別。意識能細微的觀察六塵,前五識的了別慧雖然比末那細微,但也只能了別五塵的粗法,不能細觀。而第八識如來藏,雖然是與能知能覺之心同在,但是第八識真心不分別六塵一切法,卻能了眾生心行而隨緣運\作。由此可知,八識心王各各都有自己的體性,您就可以了知這「清清楚楚、了了分明」之心,是什麼心?祂是真心嗎?真心不了別六塵法,所以說「清清楚楚、了了分明」之心當然非意識心莫屬了。
再來看「處處作主」之心是真心嗎?第八識真心不了別六塵相,如何能作主?作主之心是末那識——意根,是故惟覺法師所說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了分明、處處作主」之心,分明是意識與末那識等妄心合併成的,怎麼會是實相心!怎麼會說成是一切萬法之根源第八識菩提真心呢!而且,惟覺法師所說的「清清楚楚、了了分明、明明白白、處處作主」之心是有七個心,分成二類心,一是前六識,是意識等六心,一是第七末那識心,如同一山有二虎,誰要聽誰的?是誰來執藏善惡業種子?是第六識執善業種子?或是第七末那識執惡業種子?所以惟覺法師所說的「清清楚楚、了了分明、明明白白、處處作主」心,根本不是佛說的第八識如來藏,只是前七識妄心,都是所生法,是生滅心。
「何謂真空妙有?打坐時,一念不生,這不就是真空嗎?不說話的時候,心裡一個字也沒有;要說話就能洋洋灑灑的說出的一大篇,這洋洋灑灑的一大篇就是妙有。大眾能夠看經、背經,能夠寫字、計畫,乃至於寫文章、設計工程,做各種事,這不就是妙有嗎?……《楞嚴經》云:『知見無見,斯即涅槃』,何謂無見?無見是無能見、無所見,這念心是絕對的、超然的,只有當下這心覺性,沒有第二念,只知道酸、甜、苦、辣這一念,沒有相續的第二念。如果有第二念就是忘想、就是分別,就屬於眾生。」(中台山月刊78期第30頁)
略說:如果一念不生就是真空,那每個人睡著無夢時皆已無念,就連那個能生念、也能安住於一念不生的意識都斷滅了,那麼晚上眠熟以後,連一點點的小妄念都不存在了,那時每個人都比惟覺法師清醒時一念不生的真空更真空了,那麼大家只要每晚好好的睡覺就是證悟者了;而且外道證得禪定時,每個人也都會說、會作、會寫、能做各種事,是不是就是妙有?果真是如此的話,大家都不用修學了,因為這種說法,等於說每個人及所有證得定境的外道,都已經是證得「真空妙有」實相心的「開悟」聖者了。不但如此,依照「大師」的「開示」,那三界六道一切有情的意識都會斷滅,行來去止也都能做各種事,那麼上自無色界天、下至無間地獄都充滿了「開悟」的聖者,阿貓、阿狗也都是開悟聖者了,無一有情不是開悟者,這像話嗎?
實際上「真空妙有」的意思與《金剛經》所說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是相同的意義,不是惟覺法師所說的那個意思。第八識空性心是祂永不斷滅,不著一切法,所以說是空性;第八識如來藏能生萬法,一切三界法、蘊處界,皆是從第八識如來藏所生,所以說祂能生萬有,所以是妙有,這才是「真空妙有」。又「知見無見,斯即涅槃」所指的涅槃心,不是惟覺法師所說的意思,我們看《楞嚴經》卷五怎麼說:【是故汝今,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無漏真淨,云何是中更容他物?】因此,佛明明說,「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無漏真淨」;把能了知、能看見的妄心,建立其能知能覺之功能為真實法,即是無明的根本;了知而且親見了無所見的第八識心(第八識離見聞覺知),這即是涅槃、無漏、真淨。這才是惟覺法師所引用的《楞嚴經》的真義,惟覺法師誤會經義了。那個看不見的涅槃妙心,是不在六塵境上做了知的,祂如何能了知酸、甜、苦、辣?涅槃心不起念──不起見聞覺知之念,所以祂既是不知痛、癢,也無好吃、不好吃等相,酸、甜、苦、辣的感受對祂來說是不相應的,因為祂不了知六塵所攝的一切法。
能了知酸、甜、苦、鹹味是因為舌根觸味塵,意根作意,由如來藏變現出意識及舌識種子,而現起意識與舌識,才能了知酸、甜、苦、鹹。如果在色界天,色界天人不吃摶食而是以禪悅為食,所以在色界天無須舌根與鼻根(沒有鼻與舌的勝義根);因為沒有了舌根與鼻根的作用,就沒有了舌識與鼻識現行。若沒有舌識與鼻識,如何能分別了知是酸、甜、苦、鹹味?您總不會說色界天人沒有真心吧!真心是遍三界九地的,能嗅、能嚐之妄心,卻不能遍於一切地。所以很明顯的,惟覺法師是錯把能知能覺的識陰六識(特別是意識心),當作是實相空性心來誤導學人們。
打坐時一念不生之離念靈知心,惟覺法師把祂當作空性心第八識,但意識覺知心一念不生時就是真空嗎?能背經、計劃、寫文章……等意識心的作為就是妙有嗎?惟覺法師所說全都落在意識境界中,落入常見外道見中了!不住於十八界的任何一界中的心,才能算是真空;當您打坐到一念不生時,有沒有清楚明白自己住在一念不生的「清靜」境界中?一定有啊!如果沒有,那表示您是睡著了,不是真的一念不生。您一定要清楚的知道您在一念不生中,您才能說您是在一念不生!所以,您一念不生的當下就跟您只知道酸甜苦辣的這一念一樣,都是具足我與我所、能見與所見的意識境界,都不離十八界法,雖然具足「有」的法,卻是不堪稱為「妙」,因為有「我」就不得稱為「妙有」!只要您有這一念就已經是眾生了,哪需等到您第二念生起才算眾生呢?再者,一念不生如果真是空性心第八識,應該不會斷滅不現,但是當您在夜夜眠熟無夢時,您一念不生的離念靈知心哪兒去了?祂在睡著時斷滅了,在悶絕時也斷了,被全身麻醉時也斷了,當意識心不在了,也就是您的離念靈知消失了。這會斷滅的法可以說是真正的空性心嗎?空性心是永不斷滅的,那惟覺法師所證的空性真心卻是夜夜都會斷滅的生滅心,有智慧的人當然不會信受他的說法。
再說得明白一點:離念靈知心,雖然無語言文字,但是一念不生之離念靈知心就不能了知六塵諸法嗎?一念不生當中難道就無分別嗎?當您在打坐,坐到一念不生了了分明時,坐得好舒服時,很想繼續坐下去,但是引罄聲響時,您為什麼了知要下座了?所以一念不生之中,雖然是無語言文字,您仍然是清楚分明的了知著,當您有了知,就已經分別取捨完成了,有分別的就是意識心;將這個六塵中了了而知的離念靈知建立為常住的真心,就是「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第八識真心是離見聞覺知,無始以來都不了知六塵中的一切法,不分別善惡美醜,不了知酸甜苦辣,惟覺法師能在六塵中了知酸甜苦辣的離念靈知,正是夜夜都會斷滅的意識覺知心;因此,會斷滅的覺知心,是有分別之意識心,非是第八識空性心。
再者,第八識心既無五根的功能,也無六識的功能,如何能言說佛法?能言說佛法的心是意識心,佛住世弘法四十九年說法無數,卻在《金剛經》中說:「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維摩詰經》亦云:「法無有說,離覺觀故」,第八識真心從來不住於六塵中,何曾說過一句佛法?惟覺法師錯會了「真空妙有」的第一義諦,錯把意識心處在一念不生、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起煩惱中,認為就是證得開悟境界。但真空是指眾生之第八識如來藏空性心,祂恒常不斷滅,是無形無相,離見聞覺知,不起任何煩惱,所以是空性。但空性中,並不是一無所有,祂有真實的體性,能生蘊處界等一切法而配合蘊處界來隨緣運\作,故為妙有。而第八識自體,卻不屬於三界有,證悟者能現前觀察領納,這才是真空妙有;「真空妙有」是在說第八識如來藏的自體性,而不是前七識等世俗言說……等的見聞知覺性境界。反觀惟覺法師所說的真空,是意識心、是識陰六識,正是三界有而非真空;他所說的妙有,卻正是識陰六識心所法顯現的見聞覺知性,仍是三界有而非妙有,具足常見外道法,不是佛法。
(待續)
正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