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典故事]
放逸為死徑 不貪則不死 失道為自喪 --正嫻老師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您收看正覺教團電視弘法節目,目前正在演述的是《三乘菩提之佛典故事》單元,透過演述解說各種佛法故事的內容,教導如何來看待真實佛法義理,希望能為普羅大眾種下學習正法的因緣,歡迎您收看。 今天所要為各位菩薩演述的佛典故事是“戒為甘露道,放逸為死徑,不貪則不死,失道為自喪”,這則故事主旨是在談論佛法唯三乘菩提,也談及甘露道在佛法 中是代表什麼意思。其實在佛法里所稱名甘露,意思是指 佛所說的真實法義,就像經中所說:世尊說法如甘露,能令大眾離熱惱,而增長法身慧命。 在說佛典故事前,預先告訴諸位菩薩,真實佛法就是佛菩提道與解脫道二大甘露法門,除此外別無甘露法道。甘露絕非像假藏傳佛教——喇嘛教所說的內容,他 們是以不淨物,如屎、尿、骨髓、男精等物做成丸形,叫作白菩提;若有加入女經血做成丸形,則稱為紅菩提,所以他們的甘露是污穢不清淨的。 “甘露”這個名稱,在經文內實際上指 佛所說之甚深妙法,也就是三乘菩提之所依——第八識如來藏,此識不可為悟緣未熟的人說,否則甘露即成毒藥。也就是說,成佛之道需要依持戒、精進、不放逸的精神來成就圓滿。 現在我們就來看今天介紹故事的內容,經文是這麼說。《增壹阿含經》〈邪聚品〉第35: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只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女人有五力輕慢夫主。云何為五?一者色力,二者親族之力,三者田業之力, 四者兒力,五者自守力,是謂女人有此五力。比丘當知,女人依此五力已,便輕慢夫主。設復夫以一力,盡覆蔽彼女人。云何為一力?所謂富貴力也。夫人以貴,色 力不如,親族、田業、兒、自守盡不如也。皆由一力,勝爾許力也。今弊魔波旬亦有五力。云何為五?所謂色力、聲力、香力、味力、細滑力。夫愚痴之人著色、 聲、香、味、細滑之法者,不能得度波旬境界。若聖弟子成就一力,勝爾許力。云何為一力?所謂無放逸力。設賢聖弟子成就無放逸者,則不為色、聲、香、味、細 滑之所拘系。以不為五欲所系,則能分別生、老、病、死之法,勝魔五力,不墮魔境界,度諸畏難,至無為之處。”爾時,世尊便說此偈:“戒為甘露道,放逸為死 徑,不貪則不死,失道為自喪。”佛告諸比丘:“當念修行而不放逸。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增壹阿含經》卷 27) 我們現在就將其經文內容解釋如下:我阿難親自聽 佛如此說的。有一時間 佛陀住在舍衛國只樹給孤獨園,那時 世尊告訴諸比丘:“女人因為擁有五種力量,所以就會輕視和怠慢一家之主的丈夫。哪五種力量呢?第一,美色之力,第二,親戚宗族之力,第三,田業家產之力, 第四,生兒育女之力,第五,自持操守之力。這就是女人所擁有的五種力量。”比丘們!你們應當要知道,女人就是依恃著這五種力量,便可以輕視和怠慢她們身為 一家之主的丈夫。假設她們的丈夫擁有一種力量,就能把女人的五力全部都覆蓋遮蔽住了,那什麼是這一力呢?就是所謂的富貴之力呀!凡人若有富貴力,那美色之 力就不如了,親戚宗族、田業家產、生兒育女及自持操守之力也都比不上,因為富貴一力就勝過其他那幾種力。 現在來看弊魔波旬也有五力,弊魔波旬又稱天魔波旬,就是他化自在天天主,專以五欲繩系縛欲界有情,特別是人間有情,讓人間有情沉溺在五欲中,以致無法 出離欲界。什麼是弊魔波旬的五力呢?就是色力、聲力、香力、味力、細滑觸之力。凡是愚痴無智的人都貪愛染著色塵、聲塵、香塵、味塵、細滑觸塵;細滑觸主要 是指男女淫觸之欲力,尤以此力為欲界有情最粗重難斷之欲,以及這五塵上所顯的種種五欲之法,因此就無法度過天魔波旬所掌控的欲界境界。如果聖弟子能成就一 力,就可勝那天魔波旬的五力,不被五力所惑。什麼是聖弟子的一力呢?就是無放逸力。假使賢聖弟子都能成就無放逸力,就不會被欲界的色、聲、香、味、細滑觸 五塵之力所拘束系縛,也就不會被欲界的財、色、名、食、睡五欲所困。因為不再為五欲所系縛住,就能分辨了別如何是生老病死的法,也能勝過天魔波旬的五力, 再也不會墮入天魔波旬所管轄的欲界境界中,甚至能自由隨心進出欲界,而不會為魔所遮難;並且能度過種種怖畏險難,究竟到達無為之處——即是涅槃。這時 世尊便說一首偈:“能清淨持守禁戒的人,才能成就佛菩提道與解脫道二大甘露法門。若行放逸行,必會趣向於漫漫長夜的輪迴生死路。對於三界都已無貪愛的人, 就能遠離生死輪迴,而得不生不死之涅槃法。失去向道之心而行放逸的人,將會敗壞或喪失解脫出離生死的因緣。”佛陀告訴比丘們說:“你們應當憶持不忘出家修 行的初衷,而精進行於不放逸行,就應該像這樣子。諸比丘們!你們應當這麼修學啊!”這時比丘們聽完 佛陀的教誨之後,都歡喜地信受奉行。 以上佛典故事教育我們,若因貪著五欲,所以也會愛慕眷屬、財物、虛名、權力,於是隨順世俗的法,和世俗人一樣,在五欲中打轉。修學佛菩提道,除了要了 解財、色、名、食、睡五欲對人們系縛於三界苦海,促使有情眾等永無出期外,而且也在天魔波旬的掌控中,無法脫離。其實要脫離苦海得解脫,首先應該要了解什 麼是真實佛法義理,這樣才能成為佛教的聖弟子,才能真正脫離三界系縛之苦。那如何才能成為佛教聖弟子呢?廣義來說,三乘菩提見道者皆可稱為聖弟子;但更嚴 謹的定義,二乘的聖弟子必須是已離欲界愛的三果人以上,才可說是聖弟子;大乘行者則須是入地,才堪稱為聖弟子。真正開悟了以後,應當勇猛地斷除對色、聲、 香、味、觸五欲之貪愛與希求,以及對五陰自我之貪愛與執著,始能降伏我執習氣煩惱而薄貪瞋痴,成為二果人及九住、十住菩薩。 如何能趣向成佛之道修學呢?若能持守清戒不違犯,並且精進無放逸力地向學正道,才能趣向成聖弟子。而向學正道又須持守清戒,須靠不違犯戒才能前行。為 何如此說呢?因為“戒”又叫作導引的基礎,戒法又名平地,戒是一切佛之本源,是菩薩之根本,三世諸佛之搖籃。消極而言,防非止過;積極而說,則是遮止,使 不得不作。 《大般涅槃經》:若不能善持淨戒,則不見佛性。佛滅度前,阿難尊者請 佛開示:以何為師?佛言:以戒為師。如暗遇明,如貧得寶。所以戒的受持,是最基本的條件。但要如何受持?如何了解戒的真實內涵而圓滿受持?至少一般而言, 傳授菩薩戒的對象要是人身,才能得到戒體;若是其他界眾生想受戒,除非戒師有陰陽眼可互相溝通,得知對象能聽懂,能持受戒的內涵,方可為其傳授菩薩戒,得 到戒體才有戒的護法神擁護,才有其受戒的功德。戒以何為體?以心為體。戒的目的就是要戒心,意識和意根會導致我們的業種變化,導致世間和未來世五陰的變 化,所以一切的戒,都是以意識、意根為體。因為戒所要戒止、遮止的就是意識和意根的行為,意識和意根接受了戒法時,就有戒體存在了。意識和意根如果嚴重違 犯了戒,那就表示說,意識和意根是不願意接受那個戒,因為不願意接受戒法,所以戒體喪失了。戒法也是一樣,也要有身口來實行,但是要從心意來得戒,所以是 從心而生戒體。得戒也從心,舍戒也從心,持戒與毀戒都隨之於心;但卻要有身與口才能得、舍、持、毀。 諸如來很清楚地了知一切法性,所以依理而制定種種戒法,對於戒的攝持要精進不放逸,由於不放逸是善心所法,是指精進在無貪、無瞋、無痴法上斷惡修善。 在菩薩六度萬行當中,就有精進不放逸行,成滿一切善事,由此可知不放逸所顯之力、所產生的威德力,可以超越天魔境界,排除障難,成就佛道。還有聖弟子必須 因 佛善教導,依於無名相法,依於無境界無所得之清淨法界,也就是第八識如來藏所顯之真實性與如如性,努力在於我們身行、口行、意行上不放逸,圓滿成道,對於 身行的殺、盜、淫也能時時觀照;口的妄語、綺語、惡口、兩舌的一一對治;意的貪、瞋、痴斷除,起心動念的雜染,這些染業皆需精進不放逸地依持清淨戒來清 除。 菩薩戒又稱為千佛大戒,此戒能幫助我們在修學佛道軌範的所依,才能得到正知正見趣向正行。因為第八識如來藏所顯,猶如虛空之無為,無為之處即涅槃,而 成佛之道修行,更必須所依緣於第八識如來藏。人人想解脫,時時想得證涅槃,卻不知一切有情眾,皆有一個本際涅槃在身中,總在身外不斷尋找,或在虛空求有, 都落於兔無角法理的死角邊鑽研。 各位菩薩,佛典故事如是教導我們依於 佛的善教導,求證解脫、修證菩提,既然要精進不放逸行,也得要正行正見。實證佛教先前條件,至少要先斷三縛結,就是斷我見、戒禁取見、斷疑見。想想看,連 解脫道的聲聞解脫果,初果須陀洹斷三縛結,二果斯陀含薄貪瞋痴,三果阿那含離欲界愛,四果阿羅漢斷三界愛;這些聲聞解脫果的求證,都是要斷除欲界愛。更何 況菩薩道的修學,更需要以慧學為基礎,就是證得第八識如來藏為基礎,以此為轉依行道。倘若在三界六道中,以邪知邪見,求邪精進,在五欲中勤行不放逸,修到 驢年也難以到達。另外經文也如此地說,《大乘密嚴經》卷3:【空性隨應說,不應演非處;若演於非處,甘露即為毒。】佛是這樣對我們善教導:空性第八識如來 藏,是應該對可以信受、願意學習的菩薩次第教導演說;若是對於常見外道者,或不肯回小向大的二乘者,或不相信一切有情皆有八識者,都不應該為他們演義解說 此無名相法。因為對此法不相信,就會造成這些人誹謗,誹謗第一義諦,即成就地獄業果報。佛陀慈悲憐愍眾生無明的無智,為善護眾生法身慧命,以免被自己不正 知正見口業摧殘造惡,故不為其演義解說。 另在《解深密經》中 佛說,這個真如如來藏,就是第八識阿陀那識,這就是佛法裡面的宗門,但是 世尊說:【阿陀那識甚深細,一切種子如瀑流;我於凡愚不開演,恐彼分別執為我。】(~《解深密經》卷1)佛說這個第八識——阿陀那識的義理,甚為深奧、精 細,裡面一切種子如同瀑布流水一樣又多又快;這個第八識如來藏的道理,佛陀對於凡夫及二乘愚人是不開示的,因為他們沒有辦法分辨,就一定會把阿陀那識又當 作是五陰我,那麼我見就又出生了,對於漫漫長夜的生死輪迴,是永無出期的。 從佛典故事中,也藉由 佛陀對阿難的開示,這世俗富貴力,可以破除女人的輕視和怠慢。若想要進入遠離生死輪迴,而得不生不死的涅槃法,則要對於三界都已無貪愛的人,清淨持守禁戒 的人,才能夠止息而不攀緣,不墮於六情與五塵中,亦不在於六情五塵中作意,全然地只是轉依自心如來之真如法性。一切解脫與生死,都是自心如來所出生、所顯 現的境界相,本來無生亦無死,才能成就圓滿佛菩提道與解脫道兩大甘露法門。 好了,時間到了尾聲。祝福諸位福慧增長,道業精進,學法無礙。
阿彌陀佛!
http://video.enlighten.org.tw/zh-CN/a/a13/2782-a13_cn046
49.瞋恚對治鬼--正銘老師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首先祝福大家,心想事成,福慧增長。 《佛典故事》今天我們要來介紹“瞋恚對治鬼”。這則佛典故事是出自於《雜阿含經》卷40。這則經文的大意是:如同我阿難親自聽聞,在某一個時節因緣, 佛陀住在鞞舍離國獼猴池旁邊的重閣講堂。那個時候 佛陀告訴比丘們說:“在過去世有一個長得很醜陋、面色很難看的夜叉鬼,有一天,他突然間來到天帝釋的寶座上坐下來,也就是坐在玉皇上帝的寶座上。天帝釋所 管轄的三十三天的天眾們,看見了這個夜叉鬼長得既醜陋又難看,竟然毫無忌諱地坐在天帝釋的寶座上,天人們看了,各個都非常惱怒生氣。可是當這些天人們的瞋 恨恚惱心越來越高漲的時候,那個夜叉鬼的容貌,卻是漸漸隨著諸天人的瞋恚心而變得越來越端正,最後連醜陋的模樣也完全不見了。這時候三十三天的天眾們,就 去面謁天帝釋提桓因,稟告天帝說:【憍屍迦!當知有一異鬼,醜陋惡色,在天王空座上坐,我等諸天見彼鬼醜陋惡色,坐天王座,極生瞋恚;隨彼諸天瞋恚,彼鬼 隨漸端正。】(《雜阿含經》卷40) 這一段的意思是說:“憍屍迦!您知道嗎?有一個從沒見過的夜叉鬼,面貌非常的醜陋難看,而且還坐在您的寶座上,我們三十三天的天眾們看見他長得如此丑 陋難看,而且還坐在天王您的寶座上,我們都非常的生氣惱怒;但是很奇怪的是,隨著我們的瞋恚心越來越熾盛時,那個夜叉鬼的面貌卻是越來越端正,這到底是怎 麼一回事啊?”這時候釋提桓因就告訴三十三天的天眾們說:“那可不是一般的夜叉鬼啊!他是專門對治瞋恚的鬼啊!”就在這個時候,釋提桓因親自來到那個夜叉 鬼的所在。釋提桓因整理一下衣服,偏袒右肩,合掌恭敬地對著夜叉鬼說:“仁者!我是釋提桓因。”這樣連續三次稱呼自己的名字。隨著釋提桓因所表現這樣的虔 誠恭敬和謙虛的身口意行,那個夜叉鬼的面貌竟然一次又一次漸漸變回原來醜陋的面貌,最後終於消失不見了。 這個時候,釋提桓因就坐在自己的寶座上,而且以偈頌對著這些天人們說:【人當莫瞋恚,見瞋莫瞋報,於惡莫生惡,當破壞憍慢;不瞋亦不害,名住賢聖眾。 惡罪起瞋恚,堅住如石山;盛瞋恚能持,如制逸馬車;我說善御士,非謂執繩者。】(《雜阿含經》卷40)這個意思是說,一個人千萬不要輕易地去起瞋恚患惱的 心,如果看見有人起瞋怒的行為時,也不要以瞋來回報;當我們看見有人造惡的時候,也不要心生嫌惡,應當要起慈心、悲心來對待他,這樣才可以破除自己內心的 憍心和慢心。如果有人能夠不起瞋心,也不會起怨恨、惱害他人的心,這樣的人就可以叫作住賢聖眾,也就是能夠安住於賢聖之眾的行列中了。造作惡業而引生罪業 時,往往是緣於心中生起了大瞋恚,這種瞋恚心堅固地住在有情的心中,猶如盤石一般不可動搖。但是真正的善於調御修心的人,即使是熾盛的瞋恚心,也都能夠把 它持守安忍住,就如同能夠駕馭控制縱騰奔馳的馬車一般,能夠讓它安穩地在正途中行駛。而我釋提桓因這裡所說的善於調御的人,並不是指善於駕駛馬車、手執韁 繩的人,而是指能夠善於調伏瞋恚的人。能夠善於調伏瞋恚的人,才是真正的調御士。 佛陀告訴比丘們說:“釋提桓因能夠成為三十三天眾的自在王,是因為他總是能夠隨時歡喜讚嘆一切不瞋的功德。你們既然以正信的心離世俗的家,而出家修學 解脫道法,更應當要效法釋提桓因讚嘆不瞋的功德,應當如是的學習安忍不瞋之行。”佛陀說完此經之後,諸比丘們聽聞 佛陀的教誨,各個都心生歡喜,決定依法奉行。 經文的大意我們介紹完了,接下來我們來簡單介紹出現在這則故事的幾個名相。首先我們來介紹“夜叉鬼”,夜叉鬼雖然稱為鬼,但也有人稱他神。夜叉的往世其實是樂善好施的,但是由於他在往昔薰習造作生為夜叉的種子和行為,所以出生為夜叉;夜叉大致分為三種: 第一種稱為“地行夜叉”,這類的有情雖然喜歡布施,但是他的瞋心很重,所以夜叉有一個很重要的指標,就是瞋心重。這一類的眾生都有他的眾同分,每一類 的眾生都有他的眾同分,每一類的眾生也都有他形成該眾生的因。當他們前世的時候造了一些善業,這些善業會讓他在來世有一些福報;不過他也可能會造了一些惡 業,所以也會形成一些惡報。但是善業跟惡業是沒辦法抵銷的,除非善業跟惡業是做在同一個人身上,也就是某甲對他造了惡,但是後來又對他造了善事,他因此而 原諒某甲之前對他所造的惡,否則善業跟惡業是沒辦法抵銷的。所造的善業、惡業會儲存在每一個人的第八識如來藏中,分別在不同的時節因緣去產生他們各別的果 報,所以就有引業和滿業的產生。形成夜叉的引業就是樂善好施,而且有很大的瞋恚心,當造成這樣的善惡業後,在一期的生死後,異熟果報就讓他引生到夜叉眾同 分的引業。所以各類的眾同分,各有他們形成該眾生的因,也就是各有他造作的種子和行為。地行夜叉不單單是瞋恚心很重,而且他會喜歡酒肉,所以色身粗重,舍 報之後就會形成地行夜叉,所以他會住在須彌山腳下活動;又因為喜歡吃肉的緣故,他不能遠離畜生,所以他的果報只能在地上行走;但是他有布施的福報而且長 壽,是屬於四天王天所管轄,這是夜叉裡面果報比較差的。 第二種夜叉稱為“空行夜叉”,空行夜叉仍然是心裡喜歡布施,但是卻厭惡為眾生做事,不樂於勞力付出;他還是有瞋恚心,也喜歡快馬快車快速來去,個性剛 強固執不容易改變。居住在須彌山的腳下,但是可以飛行。密宗裡面有一種非人類的空行母、空行勇父,就是這一類有情;在西藏密宗所謂的護法神,最好的頂多就 是屬於空行夜叉,差的所謂護法神,都是屬於山精水怪一類。 第三種夜叉稱為“宮殿夜叉”,這類夜叉喜歡布施房舍,但生性喜歡嫉妒、愛比較,也喜歡跟人家諍論;所以夜叉裡面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有瞋恚心,只是這個 瞋恚心的重跟輕而已。瞋恚心很重的、又喜歡吃肉的就是地行夜叉;如果他喜歡布施、但不願意為眾生做事,這一類大概就是空行夜叉;喜歡布施房舍等等的,就比 較偏向於宮殿夜叉,他在須彌山的山腰有宮殿,來去都坐宮殿,所以他的坐騎就是宮殿。 接下來我們來介紹,什麼是三十三天?三十三天其實就是忉利天,是欲界的第二層天。忉利天位於須彌山的頂端,周長一萬由旬,中央為帝釋天,天主帝釋居住 在中央的善見城天;他的東西南北四方各有八個天,所以總共有三十三個天,所以忉利天又稱為三十三天。忉利天的天人身高一由旬,他們的壽命一千歲,忉利天的 一日,相當於人間一百年,所以忉利天天人的壽命,相當於人間三千六百萬年左右。忉利天的天主為帝釋天,又稱作天帝釋,由梵語音譯為釋迦提桓因陀羅,簡稱釋 提桓因,也稱為釋迦提婆因陀羅、憍屍迦、娑婆婆、千眼等其他的名稱。 這個故事也給我們幾個啟示和問題: 第一個,不是只有人間有佛法。從故事中釋提桓因知道三十三天的天眾們,因為看見夜叉鬼長得醜陋難看,而且還坐在寶座上,都起了很大的瞋心以後,釋提桓 因依然以虔誠恭敬和謙虛的身口意行,讓那個夜叉鬼的面貌變回原來醜陋的面貌,示現如何對治瞋恚。而且還以偈頌來對這些天人們開示,包括不要輕易地起瞋恚 心、也不要以瞋報瞋;看見有人造惡的時候,也不要心生嫌惡,應當要起慈心、悲心來對待他,這樣才可以破除自己內心的憍心和慢心等等。可見釋提桓因是有方便 善巧的,也是具有智慧的、也具有慈悲心,這在在都顯示是大乘菩薩的行誼。所以在天界依舊是有佛法的,不是只有人間才有佛法。 第二,忉利天人還是會起瞋心的。從故事中這位夜叉鬼只不過是坐在釋提桓因的寶座上,三十三天人他們就起瞋心,而且是每一個都起瞋心,所以很明顯的,三 十三天人還是會起瞋心的。生到三十三天,都是因為持五戒又修十善,福報已經相當高了,但是他們還是會起瞋心。所以 世尊在經文上開示:釋提桓因能夠成為三十三天眾的自在王,是因為他總是能隨時隨喜讚嘆一切不瞋的功德。從故事中我們可以了解,釋提桓因不僅有方便善巧,而 且也教導如果碰到別人造惡時,要以慈心、悲心來破除自己內心的憍心和慢心,也教導如何去對治瞋恚的方法,還讚嘆善於調伏瞋恚的行為,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學習 的。 第三,為什麼我們會起瞋心?首先我們來探討,故事中三十三天為什麼會起瞋恨心呢?一定很多人會覺得說,那就是因為夜叉坐在釋提桓因的寶座上,所以才讓 三十三天起瞋恨心,所以那才是真正的因。其實不是!那只是一個緣而已。如果當時有一位阿羅漢在場,他是不會生氣的,所以會生氣是因為我們的第八識如來藏里 面含藏有瞋的種子,也就是因為有了這個瞋的心所有法的種子存在,所以才會跟生氣相應。那個夜叉鬼坐在釋提桓因寶座上,只是一個緣,在當時每位看到這件事情 的三十三天人,都跟他自己的瞋心所相應,所以就起了瞋心了。也就是說,會起瞋心,是因為跟自己如來藏中的根本煩惱相應了,也就是跟瞋心所有法這個根本煩惱 相應了。如果再嚴重一點,隨著這個根本煩惱也會起隨煩惱,例如忿、恨、惱等隨煩惱。跟這些瞋等心所相應以後,我們可能還會再起了身行和口行,甚至於會有惡 口;可能還會有殺、盜、淫等惡行。所以整個修行裡面,攝心是很重要的。那為什麼會與瞋心所相應呢?我們的前六識都會跟瞋心所相應,當眼識跟意識一起察覺 到,有違於祂平常所喜歡的情形,眼識跟意識就會一起跟祂們的個別的瞋心所相應,所以這些不喜歡的境界,只是一個緣而已,並不是因。真正會起瞋心,是因為我 們自己有這些的瞋心所的種子存在,所以當我們能夠讓這些瞋心所的種子不再現行,即使外境如何改變,我們也不會起瞋行。所以阿羅漢不會因為外境而起瞋的現 行,但是還是有瞋的習氣種子存在,必須要等到成佛以後,才能把這些根本煩惱的習氣種子斷除。所以成佛以後,祂不僅不會起任何貪瞋痴慢疑等等的現行,也不會 有任何貪瞋痴慢疑的習氣存在。但是阿羅漢還是有這些習氣種子存在,所以阿羅漢是遠不如佛的。 第四,意識既然會跟瞋心所相應,那意識是否就能夠儲存這些煩惱種子呢?意識當然不能儲存這些煩惱種子。我們都知道,不管從前世到這一世,或者是從今世 到未來世,每一世都是不同的、不是同一個五陰身,所以必須有個根本因來執持這些煩惱種子。這個根本因絕對不是意識,因為意識在五位會斷滅,也就是在無想 定、滅盡定、眠熟位、悶絕位、正死位,在這五位的時候意識都是會斷滅的,所以意識無法儲存這些煩惱種子。 第五,這些瞋的煩惱種子或習氣到底儲存在哪裡呢?它們都是儲存在我們的第八識如來藏裡面;因為只有不生不滅、不垢不淨的如來藏這個根本因,才能夠儲存 和執持這些瞋的煩惱種子或習氣。我們這一期的善、惡、無記業的種子跟習氣種子,都是由如來藏來執持,也跟著入胎,會在未來世中遇緣而顯現。第六識意識是無 法執持業種跟習氣種子的,意識也會在每一期的生死的時候,會跟著斷滅;所以意識不管是細意識或者是極細意識,都不可能到未來世去。同樣的道理,過去世的意 識不管是細意識或者是極細意識,也都不可能到這一世來,所以意識無法貫通三世。第七識末那識意根,雖然可以貫通三世,但是依然無法去執持這些業種跟習氣種 子。所以只有第八識這個不生不滅、不垢不淨的如來藏根本因能貫通三世,也能執持這些業種跟習氣種子,才能夠成就這個三世的因果。所以不管我們造作任何的業 種,如來藏都會幫我們記錄得非常清楚,因此我們要學習釋提桓因,以虔誠恭敬和謙虛的身口意行,來對治不好的外境,也要學習他向天人開示的“人當莫瞋恚,見 瞋莫瞋報,於惡莫生惡,當破壞憍慢”,來讓我們不會隨著外境起不好的心行,也讓我們如來藏所含藏的種子越來越清淨,才能夠快速地往佛地邁進。 今天佛典故事“瞋恚對治鬼”,我們就為大家介紹到這邊,謝謝大家。 阿彌陀佛!
[佛典故事] 50. 佛分半座與迦葉共坐因緣--正銘老師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首先祝福大家,心想事成,福慧增長! 《佛典故事》今天我們要來介紹“佛分半座與迦葉共坐的因緣”。有關 佛分半座與迦葉共坐因緣的佛典故事,總共有兩則: 第一則是敘述著 世尊在因地時,祂是帝釋天,也就是玉皇上帝,那時候的迦葉尊者是梵天,兩位為了度化人們修善法,分別來到人間變化為獅子和婆羅門,並且運用種種的方便善 巧,來度化人們作種種的善行,世尊自己也因此而漸漸得以成就佛道。佛也告訴阿難:那時候迦葉尊者幫助我釋迦牟尼佛來度化天下人,使我得以成就佛道,我因為 這個緣故,給與迦葉尊者並坐,來回報尊者那時候協助我度化眾生的恩德。 接下來,我們來介紹第二則“佛分半座與迦葉共坐的因緣”。這則佛典故事是出自於《中本起經》卷2〈大迦葉始來學品 第12〉,這則經文的大意是:在某一個時節因緣,世尊在舍衛國只樹給孤獨園為大眾說法,當時天、龍、鬼神以及四輩弟子們,都是嚴肅整齊、威儀具足,這時候 摩訶迦葉尊者——也就是大迦葉尊者,垂著長發、穿著弊垢的衣服,也剛好來到這個地方來面詣 佛陀。 世尊遠遠看見大迦葉尊者,就讚嘆說:“來得好啊!迦葉!我預先分好半邊床座,顧命令你就坐。”大迦葉尊者就向 佛的方向走來,並且向 佛作頭面接足禮拜,然後退回原處胡跪,而且向 佛自動稟告說:“我是如來的末行弟子,您顧命分半床而讓弟子坐,弟子不敢承接旨意。” 這時候在場大眾的心裡都是這樣想的:“這個年紀老邁的修道人,到底有什麼殊勝特別的德行,能夠讓福慧兩足尊的世尊,顧命分半床而讓他坐呢?還是這個人有什麼才智過人的地方呢?這個問題應該也只有 佛陀才能夠明了清楚吧!” 這時候,世尊察覺到大眾有這些疑慮的念頭,所以慈悲地想要來斷除大眾的這些疑惑,因此就借著廣泛討論大迦葉尊者的偉大行誼以及他所達到的聖境,來勉勵 及利益在場的大眾。所以 世尊向大眾說明:【吾以四禪,禪定息心,從始至終,無有損耗;迦葉比丘亦有四禪,因禪得定意。吾以大慈仁愛一切,迦葉體性亦慈如此。吾以大悲濟度眾生,迦 葉比丘大悲如此。吾以四禪三昧而自娛樂,無有晝夜。何等為四?一者,無形三昧,二者,無量意三昧,三者,清淨積三昧,四者,不退轉三昧;迦葉比丘亦有是三 昧。吾本樂六通,今已得六通;迦葉比丘亦得六通。何等為六?一者,四神足念,二者,悉知一切人意,三者,耳徹聽,四者,見眾生本,五者,知眾生所趣行,六 者,諸漏皆盡,今已無畏,三界獨尊。吾以四定表彰法御,何等為四?一者,解定,二者,智定,三者,慧定,四者,戒定,名色皆滅,梵跡獨存,無憂憙想,生死 根斷;迦葉比丘亦復如是。】(《中本起經》卷2) 也就是說:“我釋迦牟尼佛是以實證四禪的禪定境界,來止息心動,從始至終都沒有損耗散亂,迦葉比丘也同樣有四禪的實證,也因為這個禪定的實證,而得到 決定意。我釋迦牟尼佛是以大慈來仁愛一切眾生,迦葉比丘的體性也是如此地慈愛眾生。我釋迦牟尼佛是以大悲來濟度眾生,迦葉比丘的大悲也是如此。我釋迦牟尼 佛是以四種靜慮的三昧正受功德而自娛樂,而且能夠持續這樣不分晝夜。是哪四種靜慮三昧呢?第一種是無形三昧,第二種是無量意三昧,第三種是清淨積三昧,第 四種是不退轉三昧;迦葉比丘同樣也有這樣的三昧。我釋迦牟尼佛是本樂於六種神通,如今已得圓滿六神通,迦葉比丘也是同樣得證六神通。是哪六種神通呢?第一 種是四神足念的神足通,第二種是完全能知一切人意的他心通,第三種是耳能通徹聽聞的天耳通,第四種是能見眾生本生的宿命通,第五種是了知眾生所趣行的天眼 通,第六種是於種種煩惱漏失全部都斷盡、清淨的漏盡通。如今已經全部都通達自在而且沒有畏懼,是三界中的獨尊。我釋迦牟尼佛是以四種定,來表示彰顯對於諸 法的統攝駕御。是哪四種呢?第一種是對於法的勝解得決定,第二種是對於盡所有性的智功得決定,第三種是對於如所有性的慧德得決定,第四種是對於清淨的戒行 得決定。所以對於名色的煩惱執著都完全滅盡,而且慈悲喜舍四無量的清淨梵行之跡是獨存潔白的,也完全沒有憂愁嬉笑、戲論叢鬧的想法,所以三界生死後有的根 源都已經斷盡;迦葉比丘也有這樣的實證解脫。” 世尊又說:“在過去久遠劫以前,那時候有一位轉輪聖王,他的名字叫作文陀竭,他崇高德行的光輝照映於世間,他善行的福德以及偉大的功勳,也同樣感動於 人天。這時候忉利天帝欽仰這位聖王的殊勝特異德行,就派遣天車天馬前往轉輪聖王的宮闕來迎接文陀竭王。這位轉輪聖王就搭乘天車,一下子就升到虛空之中。忉 利天帝就出宮來迎接,並且跟轉輪聖王共同坐在天主的寶座,一起在忉利天中娛樂受用,並且盡情歡喜,然後才送轉輪聖王回到人間的宮闕之中。” 佛陀告訴眾比丘說:“那個時候的忉利天帝,就是現在的大迦葉尊者,而那時候的轉輪聖王文陀竭王,就是我釋迦牟尼佛的前身。在過去那時候的忉利天帝,是 用生死有畏的座位讓我跟他並坐,而我釋迦牟尼佛如今則是以無上正真法御的獅子之座,來回報他往昔的功德。”佛陀敘述說明這個因緣的來由,並且加以說明聖者 德行來彰顯大迦葉尊者。當時一切在場者也藉由這個因緣都實證解脫,並且全部都發起誓願來成就佛道的無上正真的道意;世尊正法的教義也因此而名聞遠播,聽聞 者沒有不樂於信受的。 經文的大意我們介紹完了,接下來,首先我們來簡單的介紹這則故事的背景。大迦葉尊者在佛世是 世尊的十大弟子之一,大迦葉尊者是佛弟子中修無執著行的第一人,所以被稱為頭陀第一。他是大富豪出身,但是卻甘願修行苦行,堅持從嚴肅的生活中去培養自己 的德行,終其一生都不願意放棄一步、也不願意放鬆一步,相當難得。接下來,這個故事也給我們幾個啟示: 第一,要善用方便善巧度眾及利樂眾生。從故事中我們可以知道,世尊利用分半座與迦葉共坐的因緣,引起大眾的好奇,順勢的敘述說明這個因緣的來由,並且 加以說明聖者德行來彰顯大迦葉尊者,讓當時所有在場者都藉這個因緣得到實證解脫,也讓這些眾生全都發起誓願要來成就佛道的正真道意,也讓正法的教義因此名 聞遠播,聽聞者沒有不樂於信受的。足見 世尊不僅福慧兩足尊,度眾的方便善巧也是一等一的。世尊這些度眾的方便善巧也是我們要隨時學習的,但不是一定要等到我們成佛的時候才開始學,而是我們在菩 薩位時就應該要隨時學習的。菩薩是藉由自利利他、次第進修才能成佛的,所以菩薩在成佛前一定要廣度眾生,所以也會碰到各式各樣的場景和狀況,如何以最佳的 方式去利樂有情也是我們要學習的。 第二,精進心不放逸很重要。大迦葉尊者一直在苦行精進、心不放逸,他堅持 佛陀教法中的頭陀行門,也就是一種最嚴肅的生活方式;他認為只要能夠習慣於這種生活,便能吃苦、便能忍耐、便能甘於淡泊,也藉此間接的利益眾生,所以他終 其一生不舍苦行。雖然以菩薩的角度,我們不一定要學習這一類的苦行,但是大迦葉尊者這種堅持精進、不放逸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第三,我們一定要廣結善緣。例如故事中忉利天帝——也就是大迦葉尊者的前身,當時欽仰轉輪聖王文陀竭王——也就是 世尊的前身——他的殊勝特異德行,就派遣天車天馬迎接文陀竭王並與他共坐,所以在佛世時才有機緣來和 世尊再次結緣,並成為 世尊座下頭陀第一的弟子,所以廣結善緣是非常重要。 第四,定力、慈心、悲心以及對法的決定心很重要。故事中,世尊敘述分半座給大迦葉尊者的緣由,除了提到往世的因緣外,主要提到大迦葉尊者具有六個大德 行:一是實證四禪的禪定證量來止息心動,第二是以大慈來仁愛一切眾生,第三是以大悲來濟度眾生,第四是具有四種靜慮的三昧正受功德,第五是具有六種神通, 第六是以解定、智定、慧定、戒定四種定來表示彰顯對於諸法的統攝駕御,所以 世尊強調大迦葉尊者這些功德,來引起大家的效法以利樂眾生。從這六大德行我們可以發現,除了一般三明六通的大阿羅漢應具有的四禪八定、六神通以及解脫於三 界的證量以外,大迦葉尊者還都具有以大慈來仁愛一切眾生、以大悲來濟度眾生,以及對法統御的決定心,所以大迦葉尊者已經不是聲聞阿羅漢,而是回小向大的菩 薩阿羅漢。所以 佛在《法華經》中才會幫大迦葉尊者授記,授記他經過供奉三百萬億諸佛世尊后成佛,名號為光明如來,國名光德,劫名大莊嚴,佛壽十二小劫,正法住世二十小 劫,像法亦住二十小劫。所以我們也要遵照 世尊的實例教導,心懷大慈大悲心,堅定佛菩提道的大乘法修行,以大乘的行者、菩薩的行誼和心量往佛地邁進。 第五,阿羅漢不等於佛。故事中,世尊分半座與迦葉共坐,一定有些人會誤以為阿羅漢就是佛,因為經文提到的 世尊所擁有的六種德行,大迦葉尊者都具有,所以就會誤認為大迦葉尊者應該是已經成佛了,或者誤認為阿羅漢就是佛。如果大迦葉尊者當時已成佛,佛就會稱他是 佛,也不會為他授記要再經過供奉三百萬億諸佛世尊后才會成佛。而且 佛舍報後,大迦葉尊者也從未自稱是佛,而是在雞足山入定,等 彌勒尊佛下生人間。所以大迦葉尊者當時還不是佛,必須要等他再經過供奉三百萬億諸佛世尊后才會成佛,所以在當時他仍只是一位回小向大的菩薩阿羅漢而已。另 外值得一提的是,阿羅漢不等於佛。阿羅漢很簡單的一個定義是說,他能解脫於三界的束縛,所以阿羅漢又稱呼為應供。佛是福慧兩足尊,所以 佛是福德跟智慧修行圓滿的無上正等正覺的聖者,佛是圓滿的、而且是無上的。除了一闡提人以外,所有一切眾生從開始歸依佛法僧三寶、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以後,經過三大無量數劫修行佛菩提道才能成佛。三大無量數劫的時間是非常長的,所以成佛事實上是透過累世累劫不斷地修行,它不是一生中可以成佛。阿羅漢可 以在一生中,靠 佛的加持,在那一生就因為 佛的加持和教導,他可能就會在那一世就成為阿羅漢。 所以 佛是究竟解脫於三界輪迴,對於宇宙生命的成因徹底明了、具足了知,也只有 佛才是真正圓滿究竟覺悟的聖者,所以一切諸佛如來一定是十號具足,也就是: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恰巧 佛的十號當中的一種也叫作應供,那阿羅漢也叫應供,佛也叫應供,所以有些人就誤認為“佛就等同於阿羅漢、阿羅漢就等同於佛”,這邏輯是不合理的。就如同 “里長是中華民國公民,總統也是中華民國公民”,如果有一位里長這樣子說:“因為我是中華民國公民,總統也是中華民國公民,所以里長就是總統。”這個邏輯 是不能這樣講的。 而且 佛不僅有十號,佛還具有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三十二種大丈夫相、八十種隨形好等等,這些不共法裡面,事實上是不共阿羅漢的,也就是阿羅漢對於 佛的這些不共法中,他是沒有任何一法可以跟 佛相比的。所以由阿羅漢是指能證涅槃,能解脫三界生死,不受後有的證量來說,佛當然可以說是阿羅漢,但阿羅漢因為福德、智慧遠不如佛,所以阿羅漢不等於 佛,當然不能說阿羅漢就是佛。所以 佛可以被稱作阿羅漢,但反過來不能說阿羅漢就是佛。 最後我們引《優婆塞戒經》裡面的經文,佛在《優婆塞戒經》卷3〈息惡品〉中裡面有提到:【如來有七勝事:一者身勝,二者如法住勝,三者智勝,四者具足 勝,五者行處勝,六者不可思議勝,七者解脫勝。】非諸聲聞緣覺所能及。從《優婆塞戒經》裡面的經文,很清楚的說明如來有七種殊勝的事,這些都不是聲聞緣覺 所能及的,所以 佛可以被稱作阿羅漢,但反過來,卻不能說阿羅漢就是佛。所以 世尊分半座與迦葉共坐,只是建立一個榜樣,讓眾生學習大迦葉尊者的一些殊勝的德行而已,絕對不要去誤解阿羅漢就是佛。 今天佛典故事“佛分半座與迦葉共坐的因緣”,我們就為大家介紹到這邊,謝謝大家! 也敬祝大家,色身康泰、學法無礙。 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