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蕴者:色蕴、识蕴、受蕴、想蕴、行蕴。蕴者何义?谓聚集义、积聚义。 色蕴者:谓人类色身由四大物质所造成;经由父精母血而成就,经由四大所成之食物而长养,是故新陈代谢,念念变异、生住异灭,由生而长,由长而变异、而老,由老而死;有生则必有灭,是由物质积聚而成者,即是藉缘积集而生之法,说之为蕴。是故色蕴虚妄。色蕴者,谓色法积集之义;色蕴以阿赖耶识为因,复以往世六识无明熏习为缘,是故阿赖耶识与意根入胎而取受精卵而从母体中摄取四大以造色蕴五色根(眼耳鼻舌身等五根之扶尘根与胜义根);具此五根之后,“外法光明所照”则意根有念,于是促使阿赖耶识出生色蕴所摄内相分五尘,于五尘中则有意根所触知之法尘显现,皆属五蕴之十八界所摄;由是缘故,总说色蕴有十:眼根、耳、鼻、舌、身根,以及色、声、香、味、触五尘。如是十法说名色蕴。色蕴是十种色法积聚而有者,故名为蕴。333 识蕴者:谓前六识;由意根与法尘为缘,藉人间有色根“未坏、或未未赢劣”之五色根为缘,才能使此识蕴在人间生起与运行;识蕴六识既皆是众法因缘聚合而成者,是故识阴亦名识蕴,是众法积聚、蕴集而成者故。
识蕴是以何因、何缘而生?答:以阿赖皮耶识为因、无明为因,以及内六处(五色根之胜义根及心根之意根)为缘,加上功能完好之五色根而有“外法光明所照”,因此而生内相分六尘,方有意识之出生;意识得出生已,方有眼等而下之五识伴随出生。如是六识心,初从意识、末至眼识,都需因与缘和合方能从如来藏中出生,故说“从因缘生”;五阴既然皆是从因缘而生者,由五阴所摄之识阴,当知全部都必定是从因、缘出生者,故名识蕴。又蕴者聚集义,识蕴实由眼等六识积聚而成故。
如来藏阿赖耶识既是出生识蕴之因,亦是识蕴藉以出生之众缘(六根、六尘等十二处)之因,阿赖耶识心体又非积聚而成者,当然不可摄归“蕴”中。由阿赖耶识心体本来已在,亦可单独存在于无馀涅槃中,证明非属积聚所成者故,蕴义不能成立,当知不可摄归识蕴中;复是识蕴出生之因,复是“识蕴出生之所依缘”之因,当知更不可摄归识蕴中。有佛语为证【彼云何名为识阴?所谓眼、耳、鼻、舌、身、意,此名识阴。】《增一阿含》卷第二十八【云何名为识?所谓识:识别是非,亦识诸味,此名为识也。】《增一阿含》卷二十八
色界识蕴亦然,须藉色界微细物质所造成之天身财能存在;须藉禅定力所生功德,才能生起。此谓色界天身须藉色界定之禅悦以为法食,才能生存;色界之色蕴生起以后,方有色界之识蕴四识生起与存在,是故色界之识阴亦名为识蕴,亦是如来藏因与众法为缘方得积聚而出生者故,色界识蕴是由眼、耳、身、意识四法蕴积而成者故(又色界之鼻根与舌根唯有扶尘根而没有胜义根),为蕴所摄。
无色界识蕴仅存第六识——离念灵知——亦须藉四空定之定力才能安住,亦须藉意识所得定力产生之禅悦为食,才能维持生命。既然同属如来藏因与意识定力、意根触定境法尘为缘,然后方得生起、存在者,是故无色界识蕴虽唯一识,仍是识蕴所摄,仍是蕴集如来藏因与其余诸缘而成者,故名识蕴。335 受蕴者:初受蕴者有二,谓境界受及苦乐舍等觉受,即是五遍行心所法中之受。境界受谓身根本有之苦、乐、舍受,即是尚未由觉知心、尚未由离念灵知心生起对此境界欢喜或厌恶之心行时所得之身根身识上所有觉受;苦乐舍受,谓身根身识触痛尘已,转由意识领受身根痛触粗相细相而产生苦觉、乐觉、不苦不乐觉(注:痛谓触觉)。如是觉受,云何亦谓为蕴?谓如是觉受,必须先有色蕴及识蕴,然后方得在人间生起,故如是觉受,必定是经由色蕴与识蕴之聚集而成,若无二蕴之聚集成蕴,则无身根身识之苦、乐、不苦不乐受可言,是故名之为蕴。亦因此受蕴,乃是由三种受而成就,若无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三种聚集,则不能成就受蕴;若单有其中一或其中之二,则人间众生之受蕴不成就,名为有残缺者,由是缘故亦名受蕴是聚积所成之法,故名为蕴。
境界受与苦乐舍受如是,随后再由意识觉知心、离念灵知心之观察而产生之心理上之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忧受与喜受,当然更是积聚成蕴之法,当然更是依于身根所有受蕴而再转生之心理上苦乐舍等受,如是受蕴则属于后受蕴。336 想蕴者:谓五遍行心所法中之“想”也,即是了知觉受之心所法;谓身根之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皆由觉知心意识所了知,此了知者即名为想;是故佛云:【云何名想?所谓想者,想亦是知:知青、黄、白、黑、,知苦、乐、,故名为知。】《增一阿含经》卷第二十八,是故并非仅限语言文字所作之思惟思想方名为想阴,举凡识阴六识已生起知觉性者,此知觉性皆是想阴所摄,经说“想亦是知”故。若因想阴知觉性之了知五尘,然后生起苦、乐、舍之觉受者,已是受阴所摄,已非想阴也。
想阴一法为何仍是积聚而成蕴?谓想阴之了别性者,乃是由色蕴、识蕴、受蕴之“触”心所法具足以后,方能有“了知性”之“想”故,由是故说想蕴亦是积聚而成蕴者;由色蕴五根界、识蕴六识及意根一处所蕴集而成为想阴,故说想阴亦是蕴;若是诸法蕴集而成者,当知虚幻不实。境界受中之想蕴成就之后,方有六想身;所谓眼想乃至意想。六想身即是六识对六尘之直接了知性,即是眼根眼识之见性、耳根之耳识之闻性……乃至身根身识之觉性、意根意识之了知性,总有六种知觉性,是名六知性、亦名六想性,如是名为六想身,即是想阴。
有此眼根、眼识等六种知(想)之想阴,方能有离念灵知心、觉知心对于身根三种受之分别领受,因此而产生了顺心、违心、俱不顺违之觉受,即是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有此三受,然后始有意识觉知心自身生起了种种语言文字妄想,思欲离苦得乐,始有忧受与喜受,然后始有初机学人所知之语言文字相应之想蕴。若究其实,未起语言文字时领受身根苦、乐、舍受之觉知性,即已是想蕴所摄也,经说“想亦是知”故。
想蕴如何是虚妄不实?谓想蕴之生起,必须先有色蕴、识蕴、受蕴三法,然后始有语言文字想阴生起;或者必须先有色蕴、识蕴等二法,然后最初离语言文字之想蕴(知觉心性)方能生起,随后始有语言文字相应之想蕴在最后阶段生起。色、识、受等三蕴既然虚妄,由此二蕴、三蕴积集而成之想蕴当然必定虚妄,是故对于想蕴——了知性或见闻知觉性——不应执着,此想蕴者亦是众生轮回三界生死之根源故,有知有觉即不离苦乐受故,不离苦乐受者即是苦故,无馀涅槃中绝无想阴(了知性)可以存在故。若人有智,欲究竟离苦者,当离一切受。欲离一切受者,当离六想身:离见闻知觉性。欲离见闻知觉性者,当灭六识身。欲永灭六识身者,当灭我见;灭我见已,当灭意根所有处处作主之心性,我执始断。意根之我执灭尽已,死后不再入胎而灭六识,意根随之永远不再现起,最微细之行蕴即告灭尽,即入无馀涅槃(于大乘广五蕴法中,别有意根及阿赖耶识自身之想阴,与断除我见、我执无关,属于大乘一切种智范畴,于此不另宣示)。338 行蕴者:谓身根之种种行为,所谓表色及无表色,皆是行蕴;亦谓识蕴之种种心行,皆是行蕴。人类皆有身根,不坏之身根即名有根身;有根身在人间之存在,必有行来去止、坐卧睡眠及饮食、大小便……等事,由此显示种种表色,皆是行蕴;乃至由表色而显示出来的气质、神韵……等无表色,亦皆属于身根之行蕴所摄;身根之行蕴即是肢体动作等色蕴所显示之法,故行蕴中有一部分是由色蕴之行为所显现,即是色蕴之行来去止肢体动作等事相上之功能差别,亦是众生所最执着之自性,摄属行蕴之一。
身根有行蕴,七识心王亦有行蕴,然因二乘菩提中虽说有第七识意根,便不开示对于第七识意根之观行,是故二乘之菩提中不说意根之行蕴,唯说六识心王之行蕴。六识心王之行蕴者,即是眼识之行为、耳识之行为……乃至意识觉知心之行为、离念灵知之心行,皆属行蕴所摄。识蕴六识之行蕴者,即是眼识见性之行为过程、耳识闻性之行为过程……乃至意识觉知心(离念灵知心)了知性之行为过程,皆属识蕴六识之行蕴,都是识蕴六识自性之动作过程故。
如是,识蕴中六识心王之心行,皆是行蕴所摄;而识蕴之功能即是了别六尘,此阿含是佛之圣教。由识蕴六识了别六尘故,便有能知之性;举凡此等六识所显现之能见乃至能觉、能知之性的存在皆是识蕴六识心王动作时所显现之行蕴;能见、……、能觉、能知等性的动作过程,亦摄属行蕴。云何六识心之见闻觉知性存在之时亦是行蕴所摄?谓此六识了知六尘之自性存在时,必定同有了别作用伴随动作故,非唯语言文字上之分别方是分别故,当知亦是行蕴所摄。分别青黄赤白之时虽无语言文字,仍是分别故。
有智之人观察:能见之性乃至能觉、能知之性,皆是由于色蕴、识蕴、受蕴、想蕴等四法,以及五色根之行蕴配合,方能有之;而色、识、受、想四蕴皆是依于众缘才能出生之法,是故识蕴等四蕴和合所显现之行蕴——见性、闻性乃至知觉性之存在或运作——皆是识蕴之行蕴,同属生灭有为之法性,由是故说见闻觉知性有生有灭、无常败坏;由是故说识蕴所显行蕴无常,摄属五蕴法,是故不可执着。
如是将五蕴法,审细阅已、如理解知已、如理思惟已,当历缘对镜而现前观察证实之;现观证实已,即得断除我见,即断三缚结,转依所现观之五蕴无我智慧境界,现生亲证声闻初果(或通教菩萨初果)之分证解脱境界。 --- 摘自:萧平实《识蕴真义》第十四章 识蕴之观行与断三缚结取证初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