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勝兵武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臨床報告 各位衛生部領導: 本人張勝兵,從2020年1月23日武漢封城至今,用中藥治療新冠肺炎或疑似病例,累計2000余例,再加後期全國民間中醫加入張勝兵抗疫義診團接診的病例3000余例,有效率90%以上。大部分患者1--3劑起效,至今無一例死亡病例。
本人至研究生畢業以來,一直行醫於民間,以臨床療效取勝,被業內稱為學院派出生的實踐派。由於理論與實踐雙修,師古而不泥古,因而在學術和臨床上稍有小成,並著有《醫門推敲》五部.《攻癌救命錄》一部。在中醫界稍有少許影響力。
國家有難,匹夫有責,自武漢肺炎爆發之時,我給自己立下軍令狀:誓與疫情共存亡! 然而,來自各大媒體和網絡上的中藥方,偏方,層出不窮,不僅出現了中西醫之爭,中醫內部還出現了傷害派和溫病派之爭,經方與時方之爭,寒疫與溫疫之爭,各大中醫名家爭先恐後發布各種預防方,治療方,儼然一片百家爭鳴的局面。當他們爭論的熱火朝天的時候,我已經在武漢治療了二三千人。
毛主席說過: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王陽明也說過:知行合一。
張勝兵一直認為:能治病救人的醫學就是好醫學,無論中醫還是西醫,醫學只是救死扶傷的手段,能治病救人的醫派就是好醫派,無論傷寒派,還是溫病派,能治病救人的方就是好方,無論經方還是時方。所以,我在抗疫實踐中,摒棄門戶之見,既用了傷寒方,又用了溫病方,只要對證,都可獲奇效!不過是辨證論治,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如此而已! “外感之邪,受本難知,發則可辨。”病毒遇上陽虛怕冷的人,可能致寒疫或者寒濕疫;遇上陰虛火旺的人則可能致溫疫或者濕溫疫。辨證施治辨的是人體受邪後的“發則可辨”,而不是看西醫認為的是什麼病毒。雖然疫情患者都有發熱症狀,但個體體質不可不考慮! 今根據實踐情況,張勝兵特總結以下臨床所見之證型,用之臨床,療效顯著,萬望推廣為感!
一、發熱無汗而喘 (麻黃湯) 二、發熱有汗惡風 (桂枝湯)
三、發熱頭痛頸背強直 (葛根湯) 四、發熱頭痛項強口苦 (九味羌活湯) 五、發熱肢痛微嘔口苦 (柴胡桂枝湯) 六、發熱心悸小便不利或腫 (真武湯) 七、發熱特別怕冷想睡覺 (麻黃附子細辛湯) 八、發熱咳嗽白痰有泡沫 (小青龍湯) 九、發熱無汗煩躁而喘 (大青龍湯) 十、發熱口渴咳逆氣急 (麻杏石甘湯) 十一、發熱咽痛舌尖紅 (銀翹散) 十二、發熱鼻乾眼眶痛 (柴葛解肌湯) 十三、憎寒壯熱、身痛無汗 (人參敗毒散) 十四、憎寒壯熱、舌紅苔垢膩如積粉 (達原飲) 十五、寒熱往來,口苦口乾 (小柴胡湯) 十六、寒熱往來,胸脅苦滿,便秘 (大柴胡湯) 十七、發熱惡寒、腹脹便秘 (厚朴七物湯) 十八、憎寒壯熱、口苦便秘 (防風通聖散) 十九、頭痛身痛、午後發熱 (三仁湯) 二十、發熱惡寒、肢體睏倦,胸悶口膩 (藿朴夏苓湯) 二十一、發熱身痛、汗出熱解 (黃芩滑石湯) 二十二、發熱睏倦、或咽痛、或吐瀉 (甘露消毒飲) 二十三、發熱惡寒、胸悶腹脹、上吐下瀉 (藿香正氣散) 二十四、身熱心煩、胸悶、失眠 (梔子豉湯) 二十五、身熱多汗、心胸煩悶、口渴喜飲 (竹葉石膏湯) 二十六、胸隔煩熱、面赤唇焦,煩躁口渴 (涼隔散) 二十七、夜熱早涼、熱退無汗 (青蒿鱉甲湯) 二十八、面紅、四肢冷、拉肚子、脈很弱 (白通湯) 二十九、出冷汗、或喘急、或呼吸微弱、脈微弱 (參附湯) 三十、高熱驚厥、說胡話 (安宮牛黃丸) 以上三十方中,在此次武漢疫情中運用最廣泛,出現的證型較多的是第2、5、8、9、10、11、15、16、19、20、22、27這12種情況。只要辯證準確,療效顯著,此筆記為張勝兵在武漢奮戰20多天嘔心瀝血之心得體會,不敢私藏,望能夠為黎民百姓盡綿薄之力。 張勝兵於武漢張勝兵中醫診所 2020年2月13日凌晨5:39 張勝兵電話微信同號:15701481888 (Z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