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菩提之路 |
|
希望您能领略并感悟到佛法的解脱智慧和般若智慧。让您的思想得到启迪,让您的人生常乐我净。 |
|
|
|
|
|
|
|
|
|
|
|
|
|
文章评论 |
|
|
|
作者:小百合 |
|
留言时间:2015-04-20 16:38:10 |
|
|
大乘禅观的一种观行: 因为你想和行,有时候是被业力所推动,可是你的感受呢,那个韵味是很清楚的。所以依此而想,而再进入想,因为你经过这样的受,你就可以观察这样想,最后再想你到底作了什么样的决定,为什么要作这样的决定?
可是有的人可能听到这里,还不能理会,那这样很简单,因为佛法中有许许多多的方便。第一就想想看你小时候、你求学时候,然后是你长大时候、结婚时候、有子女时候,乃至于说工作,乃至于其他的陪养父母的时候,或是孝养父母种种,这些过程阶段,有没有值得一提的事情?那些一直值得一提的事情,有的话你就把它写下来作笔记,作笔记去想:为什么你觉得它值得一提?把那个你第一次的那种感觉、那种境界受写下来(你感受到什么先不要用佛法种种名相),然后依此对于事情来分析,你是快乐的、还是忧伤的、还是种种遗憾,或是什么,然后来体验其中的,你种种的受的韵味,以及你所有种种的执取、种种的想,那为什么你要如此作?这如何,会不会有一个究竟的一个道理,以及如何和佛法相应?那如何远离这个韵味?那又如何取中间的必要有的三界法,来作为自己能够延续三界生死,最后成就佛果?这就是大乘禅观的其中的一种的观行,从五蕴中的受,然后开始作为起点。 |
|
|
|
作者:小百合 |
|
留言时间:2014-01-04 23:10:31 |
|
|
[简体文稿]
各位菩萨: 阿弥陀佛!
今天的问题是有一位菩萨问到:他认识了一个人,他 本来学佛,后来因为种种因缘,然后又不信了,改信其他的宗教,这样情况下,我们要作什么呢?
这里回答是:因为信力不足而退转,这种是常有的事情,因为信力要能够成就,这个时候需要非常长久的时间,如来开示就是有时候需要一万大劫,所以这不是简单的一个行法、简单的一个知见,可以让人家能够信受的。所以说,如果能够在信受的当下,应当来受三归、五戒、菩萨戒,照这样的方式去行。
曾经有一位宗教台的一个主持人,他 亲近他们的这个宗教团体,也有好久一个时日。可能他也有吃素,或是说有跟着念诵佛经,可是他本身并没有归依。后来等到他小孩出了问题,他最后把主持人的这个工作也辞去了。这样的话,我们可以从种种迹象来显示,他对于佛法的信心是不太具足的。因为他在教导儿女方面,并没有鼓励他的儿子能够来修学这样的佛法。他的想法可能认为:今天是一个宗教自由的世界,爸爸在这个工作亲近佛法,儿子你也应当会去想、会怎么样。可是他的子女的因缘可能没那么好,反而惹出了一些麻烦,甚至他不仅在这个地方没有办法能够带领他的儿子或是怎么样,他的夫人最后去受洗了,应该是基督教、天主教那一类的。
这本身从宗教自由上来看是无可厚非的。但我们从佛法上来看,如果说你今天是一个学佛人,你应该怎么样去庄严自己呢?庄严自己不是只有穿上一件衣服来代表你是谁,不论这衣服是佛的袈裟,或是你团体的标志,不是如此;而是,你是要以修行来作为你的衣服,以你的行谊来作为你的衣服,要人家能看到你的行谊,来看到你的自省--就如同世间人看到世间衣服是一样的。因此,应当受三归、应当受持五戒、应当行菩萨行,所以于行菩萨行之前,就应当来受菩萨戒。
所以,如果说每一位学佛人,都有这样的一个自觉,都有这样的觉悟,都有这样的自省,这样的话,就能够影响到其他学佛的人,也让其他信力不足的人,不至于退转,不至于说一直在这种恶因缘底下想:「我当初学佛也没获得什么,也没有人教导我什么。是不是一定要受三归、五戒、菩萨戒?反正大家都说:『随便,也不一定要。看因缘,有因缘就来受,没因缘就算了。』就等待机会,念佛就可以往生,为什么一定要受三归五戒呢?」所以世间有种种不如理的作意,对于佛法总是有一种轻慢,不是那么庄严信受,不愿意全心来投入。
虽然佛摄众有无量无边的方便因缘,但对于信根无法建立的话,他将来信力是没办法增长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你要他真正如实受菩萨戒,他也很困难。甚至大部分的人,应当说几乎都是还没有抵达信不退的地步,也就是在六信位还不满足,遑论七信、八信、九信、十信,到初住位呢!你要能够到初住位,才会说作种种的甘愿,才会说:我就是菩萨,我就是顶这个菩萨名,要在三界中出生入死;二乘人能够解脱我不羡慕,一点都不欣羡!能够如此才是菩萨的行谊显示了一分而已。所以,我们也不应当诃责这个当事者所认识的这个人,因为信力不足,因为没有善知识可以摄受;善知识没有办法摄受,又是他个人种种的性障、种种因缘,所以机缘还没有到,没有办法跟他说,强说的话,有可能只会让他诽谤佛法,更下堕恶道。
所以我们回到这个问题来,知道这样种种因缘以后,唯一能够作的就应当是自己,自己可以受三归,自己可以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这是自己可以不受他人所限制的;自己也可以持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喝酒,就算是你觉得困难,但是作久了就不难。像很多吃素的人,他 也不是生下来就胎里素,大部分的人都是有胎昧,也作不到胎里素,或是说没有胎昧,他也不一定会胎里素。就是要看,因为胎里素要有功德,能够让母亲能够在食用物品、食用食物的时候,不食用荤食。你想:这个小孩的当初修行,作这个胎儿的前身,必须要怎样才有办法胎里素?所以也不是说有没有胎昧的问题而已。所以我们了解这一点,就要想说:那没关系!既然如此,就代表说我现在来学各种的戒行都是可以的,不会因为我的心性不好,我有贪瞋痴,我有无明,就不能修学。所以不当如此想。
乃至于受菩萨戒也是,当你受菩萨戒以后,人家会问:你这个月到哪里去?或下个月你到哪里去?不管你的这个道场、亲近道场,是多久诵戒,人家总会慢慢发现你怪怪的,因为有些行为你不作,有些行为你不行。至少你吃素,就跟一般的吃素人又不太一样,所以这些都可以显出菩萨的行谊;而藉由菩萨的行谊,就能够让其他的众生了解,有人是真正在学佛。因此,等到他有问题,有困难的时候,他还可能从其他的外教、外道来转向,来向你问一些问题,这样的人就有善根了。甚至说有的人本来求神问卜了,他最后想一想还是来问你,看你有什么方法可以替他解决一些事情。这时候菩萨就可以广行方便来跟他讲,如何能够学佛,怎么样藉由学佛而改变自己过去的因--就是过去的这个种子,让这种子的功能无法现起,或者现起不够具足,让这个果报自己受的不会那么难堪,慢慢再跟他讲种种智慧的观行。所以菩萨应当三归、五戒、菩萨戒有种种的行谊,这样自庄严以后,应当知所正见。
这正见本身不是知识,因为如果是知识的这种,就往往缺乏体验,这样你个人是没有办法断除我见、我所见的。因为知识它只是一个填充,他可以把它全部都倒给你,但是你到了一个时节,当你困惑的时候,当你遇到人生难题的时候,你会这样想:这些知识都没有用,一点帮忙也没有!我父母要走了,佛法不是说可以让我能够回向吗?为什么我父母还是要走?因此,知见没有办法变成真实的体验的问题是在哪里呢?就是因为对于观行没有得力。
所谓的观行没有得力,更明确来说,就是观行中没有生起智慧,或是说有智慧的观行,从来没有在这个学人的身上实践过。他拥有的观行是什么呢?有可能他拥有的观行是遇到佛,遇到佛的时候,佛要他起禅思观行,依照小乘法来观,他就感觉到这世间都是无常的,因此向着初果向这样走,可是他一直没有证得初果,每一尊佛都如是;然后遇到没有佛的时候,他也不会出家,就在这个世间,这样过着他的日子,继续轮回生死。所以简而言之,大乘的禅观从来没有在这个人的身上发生过。
我们如果说,先不说大乘禅观是如何,且说这种观行到底要达到什么、要做什么,如何才能入手?其实这问题并不困难,因为佛有说,我们所认为的身,什么是身呢?就是大家想要以它作为体,作为一个本体,所以叫作身体。 「身以之为身,然后以之为体。」为什么要以之为身、以之为体?因为有个我,所以这个身就是不坏的,这个身就是我;这个身就是体,就是我的体。那为什么要说这些道理呢?因为一般的人所认为身体,他会马上想:就是我这个色身、我这个肉体。不过你如果回到这个身的本意,就知道众生有一个身体的见解,有一个身的见解,这就是身见。身见实际上和我见是大有关连的,因为有这个身见,你呢,我见就无法断除。
那再回来,佛说:五蕴中有色、受、想、行、识。那一般人可以理解,这色身我以它为身嘛!所以叫色身。然后再来就是识蕴,识蕴就是六识身,我以祂为身嘛!所以叫六识身。六识身最伶俐的就是意识心-,所以这两个都不是身。 「那没有问题。」学佛的人很快就说自己没问题,因为什么?因为这是佛说的,因为这是知见。可是这下问题又来了,因为没有体验。那佛又怎么说啊!佛最后如果说,一个是色,一个是识,这两个作为身是错的。为什么错的?因为它是蕴。蕴是什么意思呢?蕴它是兜起来的、它是凑合起来的、它是积聚起来的,它是由地水火风,或是由其他种种条件所聚合的,它是由上一辈子的,然后下一辈子的,每一辈子不同的,这样所积聚起来成为这个轮回的五蕴中的色蕴和识蕴。
所以既然是积聚的,就不是真实的。就像是你临时凑合一个东西,说这东西多么坚固!结果人家怎样,一碰就倒,生死无常的时候来碰就消灭了。这时候换成你在那里很尴尬,说:「嗯!嗯!嗯,就是没有办法啦!因为是兜起来的嘛!是凑合而成的。」五蕴中的这两蕴也是如此。如果这样的话,佛只要说这两蕴就好了,因为这两个都兜起来,为什么佛还要说受想行呢?为什么呢?那所以说这要观行,因为众生会把知见认为理所当然 --因为佛有广大威德。所以这两者被撇开,就是说这个色和这个识被撇开以后,接下来他就想:「反正我已经认为我是非我,这世间我非我、不是我,就这样啦!我已经断除我见。」可是佛说:「这样不成!你要去观察你的受、想、行,受想行一样也安立我。」可是一般的众生,不会从这个受想行,或是说一般学佛人不会从受蕴、想蕴、行蕴去观察。因为这要剖析自己,要去想说你这一生发生过什么。
如果是小乘的禅观,不同。小乘禅观只要确定某一件事情曾经发生,自己亲眼所见、亲眼所闻,甚至最好是发生在自己的身上,确认这件事情是无常。房子烧掉了,那房子是谁的?我的。被怎么烧?某年、某月、某一天被大火烧坏了。那大火怎么烧?烧到一根草不剩,我的房子是茅屋等等。这样的话,他就对于处所、居住等等,这个地方起不坚固想;乃至从这个地方,继续起不坚固想:这地球牢固吗?会不会坏?彗星会不会撞击?我会不会就死亡或等等,乃至这宇宙坚固吗?这三界坚固吗?欲界、色界、无色界,哪一个地方是坚固?作种种诸如此类无常的观想。不过,即使是说他们在观想受想行,还是和大乘法有所差异,为什么?
因为大乘人在这观行的过程当中,会去想:「我一样要有生有死,为什么?因为三大阿僧祇劫里面,我不能舍弃这三界,三界就是我学佛的道场;我不能说我舍弃道场,而说自己存活,没有道场我哪有存活呢?我既然归依佛法僧,归依了,我就应当于佛法中安立自身。」所以他了解他也有如来藏,可是只有如来藏的时候,他还要观察其他哪一个是非我,所以在非我处他一样起正行,所以大乘人的八正道还是不同于小乘人,大乘的八正道就是以如来藏这种正见作为基础的。可是如果只有这样说以后,又变成这位行者的知见,他想:「对啊!就是有真如啊!就是有如来藏啊!就有第八识啊!好啦!我知道这真如在哪里,只是我还没有证得,所以我安住于大乘法了。」这样说又有一点怪怪的,因为他对于受蕴、想蕴、行蕴从来没有观行过,所以他没有真正体验,所以他就是凭着信仰的知见,所以他这样很难断除我见,除非他过去生就断除了,那当然另当别论。如果不是,他就应当于受、想、行来作观行。
佛为什么要用受、想、行这个作为次第呢?因为受最容易观察,为什么?因为你的境界受,乃至说你的苦受、乐受和舍受--舍受就是不苦不乐受,你会不知道吗?当你意识心存在的时候,你只能够用知见说:我是假的!我是假的!可是实际上,还真的很难认自己是假的,因为祂的刹那生灭你无法体会;当意识灭的时候你也不知道,你醒过来的时候意识又出现了,所以你没有办法体验说祂不见的情况,因为你的体验是要以意识作为观行的一个课题。可是,说是一个课题呢,这样也是太客气了,实际上观行中意识是很难不主观的,不过且不管这个体验上的问题。总而言之,识蕴很难自己认定,来否定自己的。
就像是《阿含经》已经说得很清楚了:过去、现在、未来这个识是一样的。一样的是什么意思?一样的意思就是说:你再怎么修行,也不可能去产生一个永恒的这个意识心,你不要作这种想像,这种是不如理的。所以要说过去、现在、未来这个识祂体性是如一的,如什么一呢?就是无常。好!那我们再回来。所以说,佛说受要先观行,应当如是思。因为你想和行,有时候是被业力所推动,可是你的感受呢,那个韵味是很清楚的。所以依此而想,而再进入想,因为你经过这样的受,你就可以观察这样想,最后再想你到底作了什么样的决定,为什么要作这样的决定?
可是有的人可能听到这里,还不能理会,那这样很简单,因为佛法中有许许多多的方便。第一就想想看你小时候、你求学时候,然后是你长大时候、结婚时候、有子女时候,乃至于说工作,乃至于其他的陪养父母的时候,或是孝养父母种种,这些过程阶段,有没有值得一提的事情?那些一直值得一提的事情,有的话你就把它写下来作笔记,作笔记去想:为什么你觉得它值得一提?把那个你第一次的那种感觉、那种境界受写下来(你感受到什么先不要用佛法种种名相),然后依此对于事情来分析,你是快乐的、还是忧伤的、还是种种遗憾,或是什么,然后来体验其中的,你种种的受的韵味,以及你所有种种的执取、种种的想,那为什么你要如此作?这如何,会不会有一个究竟的一个道理,以及如何和佛法相应?那如何远离这个韵味?那又如何取中间的必要有的三界法,来作为自己能够延续三界生死,最后成就佛果?这就是大乘禅观的其中的一种的观行,从五蕴中的受,然后开始作为起点。
我们今天时间关系,就讲到这里。 阿弥陀佛!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