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菩提之路 |
|
希望您能领略并感悟到佛法的解脱智慧和般若智慧。让您的思想得到启迪,让您的人生常乐我净。 |
|
|
|
|
|
|
|
|
|
|
|
|
|
文章评论 |
|
|
|
作者:小百合 |
|
留言时间:2013-07-12 15:26:16 |
|
|
八个兄弟共一胎:
既然有八个识,有真心、有妄心,那么存在于众生的身中呢祂是如何运作的呢?我们来看看八识并行的道理,我们从唯识很有名的一个偈来作说明:那个偈是这样写的「八个兄弟共一胎,一个伶俐一个呆,五个门前作买卖,一个在家把帐开。」这是唯识上一个很有名的偈,它其实是在说明八识并行的道理。
我们先来看看说,什么叫作「八个兄弟共一胎」。也就是人有八个识,前七识是第八识所出生,只要前七识在日常生活中运作,这个第八识一定会跟这七个识同时同处在一起运作,所以我们就说「八个兄弟共一胎」。
接下来说:「一个伶俐一个呆」。哪一个是「伶俐」的呢? 「伶俐」指的是意根。因为意根呢祂是时时思量一切法、处处思量一切法,祂时时决断、处处作主,既然能够时时决断、处处作主,那么祂当然是很伶俐啊!要不然祂怎么可以决断?怎么可以作主呢?因此我们就说「一个伶俐」指的就是意根。再来,哪一个是「呆」呢? 「呆」其实指的就是我们的真心,因为真心呢从来不在六尘境界上起分别,祂从来不对六尘境界起一念想要作分别,因为这样的缘故,我们就说祂是呆;因为祂永远活在不明白——不明白六尘境界的状态当中,所以说我们说祂是呆。这是针对六尘境界来说祂呆,事实上我们刚刚已经讲了,祂能够普遍兴起造作一切的五趣六道众生,当然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当然不能说祂是呆啊!
接下来说:「五个门前作买卖」。 「五个门前作买卖」其实指的就是前五识。前五识不断地分别,从五根(门头)所接收过来的五尘的讯息,祂不断地在上面作分别,但是前五识祂只能分别五尘的粗相。当祂把五尘的粗相分别完成以后,意识就从这样的一个五尘的粗相作了更微细的分别,也就是祂分别五尘的细相;当祂分别完五尘的细相以后,祂也能够从前五识所传来五尘的讯息当中,从上面分别五尘上的法尘;当祂把这些分别完成以后,祂还可以思惟、还可以去分析。所以说我们讲,前五识呢就是在「门前作买卖」。那么意识呢把前五识所分别完成的这些讯息,再作一个详细的分析、比对、思惟、整理,然后就交给意根来决定下一步是要取要舍。
这样的一个八识并行的道理,从这样的道理我们就知道说:一个人在日常生活当中,其实都有个真心在运作,也有妄心在运作,当然没有道理说:要把妄心变成真心— —既然有真心,我们又何必需要把妄心变成真心呢?这是从八识并行的道理来作说明。 |
|
|
|
作者:小百合 |
|
留言时间:2013-07-10 08:21:43 |
|
|
[简体文稿]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接下来我们继续讲「妄心永远不能变成真心」这个主题。在上一集中我们讲到了三种想要把妄心变成真心的修学方法,也提到了「到底有没有真心」,那么也说明了反对有真心的人(也就是否定第八识的人)他的说法。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到底有没有真心呢?我们从前面所说的:禅宗的祖师是证悟了真心,所以在禅宗的祖师都是相信有真心的,因为他们都亲证了真心。那么接下来,我们来看看经典里面到底有没有说到真心,我们举出了经典的一段话来作说明:经典里面说「一切众生阿赖耶识,本来而有,圆满清净,出过于世,同于涅槃。」这一句话的意思是说:一切的众生都有一个阿赖耶识,这个阿赖耶识是本来就存在的,也就是一切众生本来都有一个阿赖耶识,而不是因缘和合而生的识;接下来说「圆满清净」,也就是说这个阿赖耶识祂具足一切法,祂能够圆满一切法,而且祂的自性是清净的;祂没有世间法的过失,祂超越了一切世间法——世间法最大的过失就是无常,阿赖耶识祂是不生不灭,祂没有世间法这样的过失,所以说祂超越了世间法;祂不是你所看到的五阴十八界都是生灭幻化之法,终归于空,所以说阿赖耶识同于涅槃。涅槃就是不生不灭的意思,也就是说,一切众生都有阿赖耶识,那么这个阿赖耶识是不生不灭的,本来而有的。因此从经典来看:众生都有一个真心叫作阿赖耶识。
那么否定了阿赖耶识的人,我们来看《楞伽经》里面怎么说,《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一这样子说:「大慧,藏识灭者,不异外道断见论议。」也就是说:把藏识认为是可以灭的,他就跟外道的断见论点是相同的。那么什么是「藏识」呢?因为阿赖耶识有能藏、所藏、我爱执藏的这样的一个意涵,有这样的一个「性」存在那里,所以我们就说祂是藏识——祂另外的名称就叫作藏识。
那么认为阿赖耶识可以灭的人,他 就是外道的断见论。那么什么是断见?断见就是把常住法当成是可以灭掉的法;也就是说阿赖耶识祂是不可灭的,祂本来而有同于涅槃,祂是不生不灭的法,外道否定了第八识或者是说他认为第八识是可灭的,那么他就是断见论的人了。
接下来我们再来探讨——真心祂到底是在做什么?我们如何去了解到这个真心呢?我们来看看《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四里面佛怎么说:
【佛告大慧:「如来之藏,是善不善因,能遍兴造一切趣生,譬如伎儿变现诸趣,离我我所;不觉彼故,三缘和合方便而生,外道不觉,计著作者。为无始虚伪恶习所熏,名为识藏,生无明住地,与七识俱,如海浪身,常生不断;离无常过,离于我论,自性无垢,毕竟清净。其诸余识,有生有灭,意、意识等,念念有七。」】(《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四)
我简单的把这一段话念了一遍,接下来我们从头来开始看,到底这一段经文到底在说什么?佛说「如来之藏」也就是如来藏,祂是一切善法与不善法的正因,也就是你所造的一切善业、恶业都会藏在如来藏之中。因为有了善业、恶业的业种存在如来藏之中,所以如来藏就能够普遍的兴起,然后造作一切五趣六道的众生。
从这一段话我们就可以知道佛在跟我们讲什么。第一个重点就是:我们这个五阴不是妈妈所生。大家或许会认为说「怎么不是妈妈所生的呢?」各位想想看:如果说你是妈妈所生的,妈妈一定知道说「我怎么生下这个小孩」,对不对?那么你如果去问你妈妈说:「妈妈,你知不知道你如何造我一只手?如何造我的头?那么我的这个色身你是怎么造出来的?」事实上妈妈是不知道的。不只妈妈不知道,在全世界最有名的科学家,他也没办法知道这个色身是怎么造成的。所以,其实如来藏就是造作你这个五阴的根本,你的五阴其实是如来藏借你的父母的因缘,来出生、来造作你这个五阴。因此我们来看看:佛来人间的目的是什么?其实祂就是要来告诉你这样的一个真相。
那么很多人都说佛教都是教人家做善事,只要存好心、做好事,那么就是学佛了,其实是误解了:佛教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宗教,也就是他误解了佛来人间的目的。佛来人间的目的,其实就是要来告诉各位说有个「如来藏」,祂就是你——出生你的根本,你就是如来藏借缘所造的——所制造出来的。或许有人会问说:「那么复制人呢?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其实复制人呢?也不是科学家所制造的,因为复制人的这个因缘、条件具足了,所以就由如来藏藉由这样的环境,来制造了一个人出来。
接下来佛说:「譬如伎儿变现诸趣,离我我所。」(《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四)祂说这个如来藏在变现五趣六道的众生,就如同这个伎儿在变现一些人的影像一样,所以说经典里面说「譬如伎儿变现诸趣」;如来藏在变现五趣六道众生的样子,就是如同魔术师一样。那么如来藏虽然变现了五趣六道的众生,但是祂从来不会执着说「有个我」,也不会去认为说「你这个五阴就是我制造的」,所以说离我、我所。
接下来说:「不觉彼故,三缘和合方便而生,外道不觉,计著作者。」(《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四)我们来看看说「不觉彼故」,这个「彼」指的就是如来藏,因为不知道有真心如来藏存在,而且也不知道祂体性的缘故,然后就把三缘和合方便而生的觉知心境界当作是真心。那么外道就是因为不能觉悟到这一点,所以就把妄心觉知心的境界当成就是真心,以为一切万法都从这样的一个妄心所生出。
接下来佛说:「为无始虚伪恶习所熏,名为识藏,生无明住地,与七识俱。」(《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四)也就是说:这个如来藏本来自性清净,但是因为祂被无始虚伪的恶习所熏,所以就称祂叫作识藏;因为被无始虚伪恶习所熏,所以就出生了无明住地,然后就跟七个识共同在一起运作。
那么当祂在跟这七个识一起运作的时候,祂就如同海浪的本体呢,不断地生出海浪。所以说,七识其实就是如来藏所出生,祂不断地出生了前七识在人间运作。但是当祂出生了七个识在人间运作的时候,祂还是离无常过,也就是说祂还是离开了无常的过失。
接下来说「离于我论」。 「离于我论」就是说祂离开了我见,也就是说阿赖耶识不会有我见,祂自性无垢,毕竟清净;也就是说虽然七识呢祂不是清净的、祂有污垢,但是祂(阿赖耶识)的本身自性还是清净的。
那么「其诸余识」呢?有生有灭,意、意识等,念念有七。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四)也就是说:除了阿赖耶识以外呢,其余七个识都是有生有灭;那么意识、意根等,也就是说前五识、意识、意根呢,祂们念念生灭的这样的一个法呢,总共有七个。
这是佛的开示,我们也在这上面作了一个说明,所以我们就知道说:真心就是如来藏。或许你会问说:「你刚刚讲的不是阿赖耶识吗?那你怎么现在又说真心是如来藏呢?」其实在大乘经典里面这样子说,譬如说《入楞伽经》卷八佛就这样开示:「阿梨耶识名如来藏」阿梨耶识就是阿赖耶识,这是翻译的问题,所以说,其实如来藏就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就是如来藏。这只是从不同的角度来看,然后就以不同的名称来称呼这样的一个第八识真心。
如果从《大乘起信论》卷一来看,这个如来藏跟阿赖耶识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我们来看看《大乘起信论》卷一怎么说:「心生灭门者,谓依如来藏有生灭心转,不生灭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名阿赖耶识。」那么这里讲了很清楚了,也就是说阿赖耶识就是依于如来藏来运转,也就是说如来藏就是阿赖耶识的心体;那么这阿赖耶识呢,是说前七识跟第八识和合在一起运作,说祂就是阿赖耶识;这是从一心通八识的观点来说,就是生灭与不生灭和合运转,就叫作阿赖耶识。
讲完了到这里呢,我相信各位也已经知道说:其实真的有真心存在于这个五趣六道众生的身中。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既然有八个识,有真心、有妄心,那么存在于众生的身中呢祂是如何运作的呢?我们来看看八识并行的道理,我们从唯识很有名的一个偈来作说明:那个偈是这样写的「八个兄弟共一胎,一个伶俐一个呆,五个门前作买卖,一个在家把帐开。」这是唯识上一个很有名的偈,它其实是在说明八识并行的道理。
我们先来看看说,什么叫作「八个兄弟共一胎」。也就是人有八个识,前七识是第八识所出生,只要前七识在日常生活中运作,这个第八识一定会跟这七个识同时同处在一起运作,所以我们就说「八个兄弟共一胎」。
接下来说:「一个伶俐一个呆」。哪一个是「伶俐」的呢? 「伶俐」指的是意根。因为意根呢祂是时时思量一切法、处处思量一切法,祂时时决断、处处作主,既然能够时时决断、处处作主,那么祂当然是很伶俐啊!要不然祂怎么可以决断?怎么可以作主呢?因此我们就说「一个伶俐」指的就是意根。再来,哪一个是「呆」呢? 「呆」其实指的就是我们的真心,因为真心呢从来不在六尘境界上起分别,祂从来不对六尘境界起一念想要作分别,因为这样的缘故,我们就说祂是呆;因为祂永远活在不明白——不明白六尘境界的状态当中,所以说我们说祂是呆。这是针对六尘境界来说祂呆,事实上我们刚刚已经讲了,祂能够普遍兴起造作一切的五趣六道众生,当然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当然不能说祂是呆啊!
接下来说:「五个门前作买卖」。 「五个门前作买卖」其实指的就是前五识。前五识不断地分别,从五根(门头)所接收过来的五尘的讯息,祂不断地在上面作分别,但是前五识祂只能分别五尘的粗相。当祂把五尘的粗相分别完成以后,意识就从这样的一个五尘的粗相作了更微细的分别,也就是祂分别五尘的细相;当祂分别完五尘的细相以后,祂也能够从前五识所传来五尘的讯息当中,从上面分别五尘上的法尘;当祂把这些分别完成以后,祂还可以思惟、还可以去分析。所以说我们讲,前五识呢就是在「门前作买卖」。那么意识呢把前五识所分别完成的这些讯息,再作一个详细的分析、比对、思惟、整理,然后就交给意根来决定下一步是要取要舍。
这样的一个八识并行的道理,从这样的道理我们就知道说:一个人在日常生活当中,其实都有个真心在运作,也有妄心在运作,当然没有道理说:要把妄心变成真心— —既然有真心,我们又何必需要把妄心变成真心呢?这是从八识并行的道理来作说明。
最后我在这里把「为什么妄心不可能变成真心」来作一个总结。那么真心其实是不生不灭之法,那妄心是依于真心如来藏借缘而出生——我们从刚刚那个佛所开示的道理,我们就可以知道:前七识妄心其实是依于如来藏而出生。那么妄心还要依据五根接触五尘才能出生,当祂出生的时候,祂已经是已生之法,既然是已生了,怎么可能变成无生呢?所以说妄心祂永远不可能变成真心,因为祂是已生之法,当然不可能变成不生,因为不生就是本来无生,既然已生怎么可能变成无生呢?
再接下来说妄心。妄心我们刚刚已经讨论过了,说妄心根本无法贯穿三世——妄心无法持种到未来世去,祂无法贯穿三世的因果。所以只有真心祂能够持种,祂能够持一切善法、恶法的业种,所以说只有真心能够贯穿三世。那么妄心根本无法贯穿三世,所以说妄心根本不可能变成真心。
再来说真心的体性呢,事实上祂是无境界、无所得法,妄心的体性祂是有境界、有所得法,这两个体性完全不同。那体性完全不同,怎么可能把妄心变成真心呢?如果说你想要把妄心变成真心,就如同说想要把沙煮成饭一样——沙完全不具备米的体性,怎么可能把沙变成饭呢?再来说黄金——铜永远不可能变成黄金,因为它们的体性完全不同的缘故。所以说:千万不要想要把妄心变成真心!
今天就讲到这里。
阿弥陀佛!
http://www.enlighten.org.tw/dharma/4/34 |
|
|
|
作者:小百合 |
|
留言时间:2012-07-23 15:20:20 |
|
|
三乘菩提之學佛正知見(第二篇) 第三十四輯 妄心永遠不能轉變成真心(下) 楊正旭老師 主講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接下來我們繼續講「妄心永遠不能變成真心」這個主題。在上一集中我們講到了三種想要把妄心變成真心的修學方法,也提到了「到底有沒有真心」,那麼也說明了反對有真心的人(也就是否定第八識的人)他的說法。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到底有沒有真心呢?我們從前面所說的:禪宗的祖師是證悟了真心,所以在禪宗的祖師都是相信有真心的,因為他們都親證了真心。那麼接下來,我們來看看經典裏面到底有沒有說到真心,我們舉出了經典的一段話來作說明:經典裏面說「一切眾生阿賴耶識,本來而有,圓滿清淨,出過於世,同於涅槃。」這一句話的意思是說:一切的眾生都有一個阿賴耶識,這個阿賴耶識是本來就存在的,也就是一切眾生本來都有一個阿賴耶識,而不是因緣和合而生的識;接下來說「圓滿清淨」,也就是說這個阿賴耶識祂具足一切法,祂能夠圓滿一切法,而且祂的自性是清淨的;祂沒有世間法的過失,祂超越了一切世間法——世間法最大的過失就是無常,阿賴耶識祂是不生不滅,祂沒有世間法這樣的過失,所以說祂超越了世間法;祂不是你所看到的五陰十八界都是生滅幻化之法,終歸於空,所以說阿賴耶識同於涅槃。涅槃就是不生不滅的意思,也就是說,一切眾生都有阿賴耶識,那麼這個阿賴耶識是不生不滅的,本來而有的。因此從經典來看:眾生都有一個真心叫作阿賴耶識。
那麼否定了阿賴耶識的人,我們來看《楞伽經》裏面怎麼說,《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一這樣子說:「大慧,藏識滅者,不異外道斷見論議。」也就是說:把藏識認為是可以滅的,他就跟外道的斷見論點是相同的。那麼什麼是「藏識」呢?因為阿賴耶識有能藏、所藏、我愛執藏的這樣的一個意涵,有這樣的一個「性」存在那裏,所以我們就說祂是藏識——祂另外的名稱就叫作藏識。
那麼認為阿賴耶識可以滅的人,他就是外道的斷見論。那麼什麼是斷見?斷見就是把常住法當成是可以滅掉的法;也就是說阿賴耶識祂是不可滅的,祂本來而有同於涅槃,祂是不生不滅的法,外道否定了第八識或者是說他認為第八識是可滅的,那麼他就是斷見論的人了。
接下來我們再來探討——真心祂到底是在做什麼?我們如何去瞭解到這個真心呢?我們來看看《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四裏面 佛怎麼說:
【佛告大慧:「如來之藏,是善不善因,能遍興造一切趣生,譬如伎兒變現諸趣,離我我所;不覺彼故,三緣和合方便而生,外道不覺,計著作者。為無始虛偽惡習所熏,名為識藏,生無明住地,與七識俱,如海浪身,常生不斷;離無常過,離於我論,自性無垢,畢竟清淨。其諸餘識,有生有滅,意、意識等,念念有七。」】(《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四)
我簡單的把這一段話唸了一遍,接下來我們從頭來開始看,到底這一段經文到底在說什麼?佛說「如來之藏」也就是如來藏,祂是一切善法與不善法的正因,也就是你所造的一切善業、惡業都會藏在如來藏之中。因為有了善業、惡業的業種存在如來藏之中,所以如來藏就能夠普遍的興起,然後造作一切五趣六道的眾生。
從這一段話我們就可以知道 佛在跟我們講什麼。第一個重點就是:我們這個五陰不是媽媽所生。大家或許會認為說「怎麼不是媽媽所生的呢?」各位想想看:如果說你是媽媽所生的,媽媽一定知道說「我怎麼生下這個小孩」,對不對?那麼你如果去問你媽媽說:「媽媽,你知不知道你如何造我一隻手?如何造我的頭?那麼我的這個色身你是怎麼造出來的?」事實上媽媽是不知道的。不只媽媽不知道,在全世界最有名的科學家,他也沒辦法知道這個色身是怎麼造成的。所以,其實如來藏就是造作你這個五陰的根本,你的五陰其實是如來藏藉你的父母的因緣,來出生、來造作你這個五陰。因此我們來看看:佛來人間的目的是什麼?其實祂就是要來告訴你這樣的一個真相。那麼很多人都說佛教都是教人家做善事,只要存好心、做好事,那麼就是學佛了,其實是誤解了:佛教到底是什麼樣的一個宗教,也就是他誤解了 佛來人間的目的。佛來人間的目的,其實就是要來告訴各位說有個「如來藏」,祂就是你——出生你的根本,你就是如來藏藉緣所造的——所製造出來的。或許有人會問說:「那麼複製人呢?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其實複製人呢?也不是科學家所製造的,因為複製人的這個因緣、條件具足了,所以就由如來藏藉由這樣的環境,來製造了一個人出來。
接下來 佛說:「譬如伎兒變現諸趣,離我我所。」(《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四)祂說這個如來藏在變現五趣六道的眾生,就如同這個伎兒在變現一些人的影像一樣,所以說經典裏面說「譬如伎兒變現諸趣」;如來藏在變現五趣六道眾生的樣子,就是如同魔術師一樣。那麼如來藏雖然變現了五趣六道的眾生,但是祂從來不會執著說「有個我」,也不會去認為說「你這個五陰就是我製造的」,所以說離我、我所。
接下來說:「不覺彼故,三緣和合方便而生,外道不覺,計著作者。」(《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四)我們來看看說「不覺彼故」,這個「彼」指的就是如來藏,因為不知道有真心如來藏存在,而且也不知道祂體性的緣故,然後就把三緣和合方便而生的覺知心境界當作是真心。那麼外道就是因為不能覺悟到這一點,所以就把妄心覺知心的境界當成就是真心,以為一切萬法都從這樣的一個妄心所生出。
接下來 佛說:「為無始虛偽惡習所熏,名為識藏,生無明住地,與七識俱。」(《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四)也就是說:這個如來藏本來自性清淨,但是因為祂被無始虛偽的惡習所熏,所以就稱祂叫作識藏;因為被無始虛偽惡習所熏,所以就出生了無明住地,然後就跟七個識共同在一起咦鳌
那麼當祂在跟這七個識一起咦鞯臅r候,祂就如同海浪的本體呢,不斷地生出海浪。所以說,七識其實就是如來藏所出生,祂不斷地出生了前七識在人間咦鳌5钱數k出生了七個識在人間咦鞯臅r候,祂還是離無常過,也就是說祂還是離開了無常的過失。
接下來說「離於我論」。「離於我論」就是說祂離開了我見,也就是說阿賴耶識不會有我見,祂自性無垢,畢竟清淨;也就是說雖然七識呢祂不是清淨的、祂有污垢,但是祂(阿賴耶識)的本身自性還是清淨的。
那麼「其諸餘識」呢?有生有滅,意、意識等,念念有七。」(《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四)也就是說:除了阿賴耶識以外呢,其餘七個識都是有生有滅;那麼意識、意根等,也就是說前五識、意識、意根呢,祂們念念生滅的這樣的一個法呢,總共有七個。
這是 佛的開示,我們也在這上面作了一個說明,所以我們就知道說:真心就是如來藏。或許你會問說:「你剛剛講的不是阿賴耶識嗎?那你怎麼現在又說真心是如來藏呢?」其實在大乘經典裏面這樣子說,譬如說《入楞伽經》卷八 佛就這樣開示:「阿梨耶識名如來藏」阿梨耶識就是阿賴耶識,這是翻譯的問題,所以說,其實如來藏就是阿賴耶識,阿賴耶識就是如來藏。這只是從不同的角度來看,然後就以不同的名稱來稱呼這樣的一個第八識真心。
如果從《大乘起信論》卷一來看,這個如來藏跟阿賴耶識到底是什麼樣的關係,我們來看看《大乘起信論》卷一怎麼說:「心生滅門者,謂依如來藏有生滅心轉,不生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阿賴耶識。」那麼這裏講了很清楚了,也就是說阿賴耶識就是依於如來藏來咿D,也就是說如來藏就是阿賴耶識的心體;那麼這阿賴耶識呢,是說前七識跟第八識和合在一起咦鳎f祂就是阿賴耶識;這是從一心通八識的觀點來說,就是生滅與不生滅和合咿D,就叫作阿賴耶識。
講完了到這裏呢,我相信各位也已經知道說:其實真的有真心存在於這個五趣六道眾生的身中。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既然有八個識,有真心、有妄心,那麼存在於眾生的身中呢祂是如何咦鞯哪兀课覀儊砜纯窗俗R並行的道理,我們從唯識很有名的一個偈來作說明:那個偈是這樣寫的「八個兄弟共一胎,一個伶俐一個呆,五個門前作買賣,一個在家把帳開。」這是唯識上一個很有名的偈,它其實是在說明八識並行的道理。
我們先來看看說,什麼叫作「八個兄弟共一胎」。也就是人有八個識,前七識是第八識所出生,只要前七識在日常生活中咦鳎@個第八識一定會跟這七個識同時同處在一起咦鳎晕覀兙驼f「八個兄弟共一胎」。
接下來說:「一個伶俐一個呆」。哪一個是「伶俐」的呢?「伶俐」指的是意根。因為意根呢祂是時時思量一切法、處處思量一切法,祂時時決斷、處處作主,既然能夠時時決斷、處處作主,那麼祂當然是很伶俐啊!要不然祂怎麼可以決斷?怎麼可以作主呢?因此我們就說「一個伶俐」指的就是意根。再來,哪一個是「呆」呢?「呆」其實指的就是我們的真心,因為真心呢從來不在六塵境界上起分別,祂從來不對六塵境界起一念想要作分別,因為這樣的緣故,我們就說祂是呆;因為祂永遠活在不明白——不明白六塵境界的狀態當中,所以說我們說祂是呆。這是針對六塵境界來說祂呆,事實上我們剛剛已經講了,祂能夠普遍興起造作一切的五趣六道眾生,當然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當然不能說祂是呆啊!
接下來說:「五個門前作買賣」。「五個門前作買賣」其實指的就是前五識。前五識不斷地分別,從五根(門頭)所接收過來的五塵的訊息,祂不斷地在上面作分別,但是前五識祂只能分別五塵的粗相。當祂把五塵的粗相分別完成以後,意識就從這樣的一個五塵的粗相作了更微細的分別,也就是祂分別五塵的細相;當祂分別完五塵的細相以後,祂也能夠從前五識所傳來五塵的訊息當中,從上面分別五塵上的法塵;當祂把這些分別完成以後,祂還可以思惟、還可以去分析。所以說我們講,前五識呢就是在「門前作買賣」。那麼意識呢把前五識所分別完成的這些訊息,再作一個詳細的分析、比對、思惟、整理,然後就交給意根來決定下一步是要取要捨。
這樣的一個八識並行的道理,從這樣的道理我們就知道說:一個人在日常生活當中,其實都有個真心在咦鳎灿型脑谶作,當然沒有道理說:要把妄心變成真心——既然有真心,我們又何必需要把妄心變成真心呢?這是從八識並行的道理來作說明。
最後我在這裏把「為什麼妄心不可能變成真心」來作一個總結。那麼真心其實是不生不滅之法,那妄心是依於真心如來藏藉緣而出生——我們從剛剛那個 佛所開示的道理,我們就可以知道:前七識妄心其實是依於如來藏而出生。那麼妄心還要依據五根接觸五塵才能出生,當祂出生的時候,祂已經是已生之法,既然是已生了,怎麼可能變成無生呢?所以說妄心祂永遠不可能變成真心,因為祂是已生之法,當然不可能變成不生,因為不生就是本來無生,既然已生怎麼可能變成無生呢?
再接下來說妄心。妄心我們剛剛已經討論過了,說妄心根本無法貫穿三世——妄心無法持種到未來世去,祂無法貫穿三世的因果。所以只有真心祂能夠持種,祂能夠持一切善法、惡法的業種,所以說只有真心能夠貫穿三世。那麼妄心根本無法貫穿三世,所以說妄心根本不可能變成真心。
再來說真心的體性呢,事實上祂是無境界、無所得法,妄心的體性祂是有境界、有所得法,這兩個體性完全不同。那體性完全不同,怎麼可能把妄心變成真心呢?如果說你想要把妄心變成真心,就如同說想要把沙煮成飯一樣——沙完全不具備米的體性,怎麼可能把沙變成飯呢?再來說黃金——銅永遠不可能變成黃金,因為它們的體性完全不同的緣故。所以說:千萬不要想要把妄心變成真心!
今天就講到這裏。
阿彌陀佛! |
|
|
|
作者:小百合 |
|
留言时间:2011-01-10 08:56:41 |
|
|
http://425go.blogspot.com/2010/11/blog-post_24.html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