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第78期精彩內容簡介 下載電子報PDF檔網頁 穿越時空—超意識(連載二) 本期內容: 導正佛法的實證標的之後,平實導師繼續說明:八識論 才是一切佛法的基石;不論小乘的阿羅漢、緣覺的辟支佛、大乘的 菩薩法,都以八識論為中心。想要經由三乘 的任何一乘獲得解脫自 在,必須先斷我見──不以色、受、想、行、識為我,而其中又以識 蘊範圍中的我見最難斷除。因此,平實導師針對這八個識─尤其是第 六識 意識審而不恆、第七識意根恆審思量、第八識如來藏恆而不審 ─的體性,說明祂們的根本不同,以及不恆的意識不可能含攝恆的意 根、如來藏的正理。接著,為了幫 助大家認取正確的修學之路,平 實導師進一步說明佛門內不知佛法正理,「外於真心如來藏求取真 實法」的人,是淆訛自家法、破壞自家法的「外道」。 中觀金鑑(連載二十七) 本期內容: 本期正德老師針對應成派中觀引用藏文《寶鬘論》,妄 計五蘊性空唯名即是勝義的說法,特別恭錄《寶鬘論》的原出處《寶 行王正論》,以彰顯應成派中觀的謬誤。因此本期主要闡述辯證之處 有下列: 1.應成派中觀誤以意識觀察陰界入一切法無自體性而作為佛菩提道的 空性智。但意識處於離念靈知當中,能離六塵境?能斷我見嗎? 他 們所說的空性智,為何不能作為常住不滅的勝義,其理何在? 2.其次申論『四大、空、識、五陰、六界」都無真實眾生我的真實義 理,從正面論述:為何一定要是「本識」才能遍一切界、一切處?也 才能與《心經》所說的真實義相符契? 3.又從反面批判應成派中觀謗本識如來藏為增言施設之假立法,乃墮 入「損減執」;又建立識陰為真實法,乃墮入「增益執」。因此本文 提出「無本識能因果不 亂」的質疑及「意識能成為一切種子識」的質 疑。依應派中觀的理論,多有事法之多「滅」作為多因之法,此乃違 背至教量及世間現量,如何能入胎結生相續?如何 能貫通三世?入胎、 捨報時出現的中陰身,會有哪些不符合世間現量及至教量? 凡此諸點,作者條分縷析,讀者稍加思維即能勘破應成派中觀自欺欺 人的騙局。 邪箭囈語(連載二十五) 本期內容:《中觀論頌》云: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 亦是中道義。 此偈乃是證悟菩薩般若現觀的智慧境境,菩薩於此現觀當下,同時已 具有「空觀、假觀、中觀」三觀之中道諦理的般若慧。然多識喇嘛本 其六識論邪 見誣指此偈為「諸法緣起性空,諸法如幻不實」之有力佐 證,竭力主張──世俗諦的我,既不能斷,也不可斷;復主張「法身是 第八識如來藏是一句外行瞎話」「法 身如來藏獨佛地才有」。正元老 師舉阿含部《鴦掘魔羅經》及《佛說不增不減經》等多部大乘經教證 據,破斥其邪說,明證法身即是空性心如來藏,且法身遍於一切 眾 生身中,非佛地才有。 多識喇嘛認為:唯識家視《般若部》所示為不了義,中觀家以《解 深密經》為不了義經。正元老師直斥其謬論──三轉法輪經典皆同一味, 皆是 佛為讓眾生能夠實證法界相心如來藏而次第開演之說,只有因應 眾生根器而有隱說、顯說、略說、廣說的差別,一定不互相違背,皆 直指法界實相心如來藏,倒是藏 傳佛教的祖師、法王所說法義處處與 釋迦佛所說法義互相違背,足見喇嘛教師徒皆是佛法門外漢。本期辨 正內容精采豐富,敬請大德切莫錯過! 真假沙門—依佛聖教闡釋佛教僧寶之定義(連載五) 本期內容: 正禮老師明白指出:就「佛」教而言二乘人非真沙門,因 為違背 釋迦牟尼佛與諸佛建立「佛」教的目標──慈悲為懷的宗旨。 然而,諸佛菩薩以清淨之實相智慧與解脫智慧,以無量的悲愍心與寬 廣的胸懷方便包容一切假沙門之聲 聞人在菩薩僧團之中;並以菩薩四 攝法布施予聲聞人,包容聲聞人急求涅槃之邪見,亦以愛語稱許聲聞 人的解脫果,乃至以共組菩薩僧團的同事之行,陪伴諸聲聞人 令其 獲得最終成佛之利益。 正禮老師進一步說,正法有三個境界:一是人間,依不殺生……等七 聖戒之人間善法;二是天界的天乘,持守七聖戒,對物質的薄貪而惠 施財物、部分相應於無貪的 境界,有欲界天正見智慧,可生欲界天; 三是婆羅門的天乘,除持守七聖戒外,離欲界男女貪欲與嗔恚,相應 於無貪、無恚的境界,有色界天、無色界天的正見智 慧,可生色界天 乃至無色界天。在十法界中唯有諸佛菩薩是永恆不變的真沙門天乘, 聲聞人與天乘、婆羅門乘的修學者皆是層次不同的假沙門。因此,廣 義沙門的正 教中假沙門與真沙門有其共同與不共之處,形成從人乘、 欲界天乘逐漸進階於婆羅門天乘,再從婆羅門天乘逐漸進階至大乘的 階層關係。因此天乘與婆羅門乘全視為 是廣義沙門中的正教。 見性與看話頭(連載四) 本期內容: 「見性」有二義:「眼見佛性」與「聞見佛性」。「眼 見」者,親眼見佛性;「聞見」者,聞佛性而信受。但聖教中,「見 性」兩字非僅此二義,防學人誤用而犯大 妄語業,文中特舉《大般 涅槃經》,示一詞尚有不同之義,望學人留心。次及求眼見佛性者需 有適切動中定力,定力若無或過深,即便九地菩薩亦可能只聞見佛性。 定力據關鍵地位若此,正倖老師就引同修會何老師的一番經歷,為我 們生動地證明它的重要性! 廣論之平議(連載三十六) 本期內容: 正雄居士以專章來探究「分別與不分別之辯」,此乃一般 學佛者乃至佛教界大法師、大居士及研究佛學之學術界,常會迷惑不 解的空有之爭。 首先正雄居士以辨正《廣論》第247頁所說,宗喀巴認為支那大乘和 尚所辯,是非真實成佛之道,是毀謗世俗、破佛教之心藏,而讚美蓮 花戒為大菩薩,是宏揚如 來所愛善道;其實並非如此,因為此二者都 是末悟之凡夫,都是落在意識心上作空有之爭辯,只不過蓮花戒之因 明法教勝於支那大乘和尚故獲得勝利。 接著正雄居士又為大家解說什麼是因明學之三量五分論,以及詳細解 說當時蓮花戒反駁支那大乘和尚之論義而建立的五項論點,一一細解、 辯正,令大家能清楚了 知,這五項論點亦是落於意識境界,執取意識 境界,所以藏傳佛教—喇嘛教—才會教導修學者必須於六塵中貪著第 四喜淫樂不捨,而同時保持淫樂中一念不生的靈知 心說為無我慧;還 說要這樣在淫欲法的男女交合觸處要生起大貪,說此為彼等修行的「 成佛」之道。 若證得第八識就不會主張六識論,迷墮在意識境界之空有二邊戲論, 如 平實導師所說,悟者無空有之爭,只有凡夫才會有的。您是否對有 分別與無分別、是空是有有所疑惑呢?若是,則您更不能錯過此篇精 彩內容! 救護佛子向正道—論釋印順的成佛說(連載十四) 本期內容:平實導師在《大乘無我觀》〈自序〉說:「成佛之道,唯 在大乘;二乘菩提無之,二乘聖人不知。」 然 而釋印順在《佛法概論》 中說:「菩薩初得無生法忍,……與聲聞平等,即可稱為得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可說成佛了。」二乘聲聞只能從五陰、十二處、十八界去 觀 察緣起性空與無我,無法觀察法界實相的無我觀,也無法在蘊處界的法 無我上作深細的現觀,所以二乘阿羅漢只能證得解脫果,無法得到大菩 提果。大乘法的修 行,不但證得二乘所證的聲聞菩提、緣覺菩提的解脫 果,也證得佛地的大菩提果,這是大乘 與二乘修證無我法差異所在。 釋印順在《佛法概論》又提出:「究竟圓滿的佛陀,不外乎淨化人性」 「這才是即人成佛的佛陀,實現於人間的佛陀」。他把成佛之道規範在 人性的淨化、道德的修 養,如此溁鸱ǎ羞_不到阿羅漢的解脫境界。 又釋印順認為「無自性」就是緣起法的本性,謬言「佛是見到緣起法的 本性而成佛的」,這是非常嚴重的誹謗佛教 正法、否定三乘菩提根本如 來藏之邪見。釋印順認為修二乘聲聞的解脫道即是成佛法門;然阿羅漢 只是解脫道之極果,與大乘三大無量數劫之修證佛菩提道修行,乃 是天 壤之別。精闢剖析釋印順成佛說之謬誤,敬請大德切勿錯過! 425之行見聞—回家 本期內容: 正蓮菩薩雖謙稱尚未具足受持千佛大戒的資格,但心一轉念: 若大陸的菩薩戒子越多,正法就能早日成熟,在彼岸生根開花、繼往開 來,妙法永續流傳,利樂無緣來 台親炙 平實導師的其他大陸遺法弟子; 因此屏除萬難踏上佛教的中國──台灣寶島,參與了 平實導師親授的上 品菩薩戒。在425的妙法饗宴中,親見 平實導師慈藹樸實的法相;聆聽 平實導師德音俊發,窮理盡妙的甘露法雨;白老師不畏長時間的疲憊, 講授菩薩戒律內涵;在台北正覺講堂求受上品菩薩戒,從 平實導師手中 接受縵衣,真正成為菩薩子,肩荷正法大業,揭櫫正義大旗;義工菩薩 柔軟的身口行,親切的張羅;一趟425之行,內心澎湃,感恩涕零,久 久難以 平息,就像回到那長養菩薩法身慧命的真正家園──平實導師引領 著佛弟子們邁向究竟圓滿的如來之家。 學佛之路—閱讀 平實導師著作心得 本期內容: 因一本 平實導師的《心經密意》而踏入正覺之門的正和居 士,曾參加懺公主持的「大專學生齋戒學會」、接觸過慈濟、也曾放生、 持名念佛、研讀專講緣起性空的妙雲集十 多年,直至閱讀 平實導師的 著作後,方才確認自己終於遇到了義正法,便竭盡所能一本一本的讀, 內心法喜充滿,其閱後心得簡介如下:1.建立信心,完全信受。2.次第 閱讀, 由溔肷睢?3.思惟整理,如法修行。4.護持正法,破邪顯正。文 中有詳盡易懂的義理剖析,非常值得一看,欲建立佛法正見者、欲有效 率閱讀 平實導師著作者,切莫錯過! 邁向正覺—菩薩路喜歡 本期內容: 被父母領養來的淑珍菩薩從小沒有家庭溫暖,最喜歡聽台 語歌曲「孤女的願望」,成長後的她終於離開家庭,半工半讀自立完 成學業,隨後進入婚姻過著幸福的生 活。因為先生嚮往修行,被迫先 後進入一貫道、慈濟、密宗道場,但她都不喜歡,直到接觸到正法, 從被逼著來試試看的心理轉為接受正法、實證正法,從而認同正 法 是她安身立命的所在,將來要為佛法付出、為正法所用。 外道羅丹的悲哀(連載七) 本期內容: 明心亦有退相,《菩薩瓔珞本業經》中已明,羅丹怎能 不知而以悟境必不退?羅丹以如來藏同於外道梵我,再以賴耶有見、 相二分,如來藏卻離見聞覺知,誣指賴耶 非如來藏。此二說雖謬,可 淆訛處則何?經言如來藏「無我」,不同於外道我,更直說賴耶即如 來藏,但疑問是,如來藏能否離見聞性卻又有見、相二分呢?理在何 處?但看明白居士分說「五重唯識觀」為羅丹指迷,以期羅丹迴心莫 自誤,你我亦可隨知淆訛之因 佈告欄 1.本會台灣各地講堂2012年上半年禪淨班,將於四月同步開設新班, 共修期間:二年六個月(費用全免),各禪淨班三個月內仍可報名。 2.菩薩戒布薩、大悲懺法會公告日期,請參見佈告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