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征程
9、到1927年,平均每五个人就拥有一辆汽车,是世界上其它有汽车的国家汽车
数量总和的八倍。汽车成为美国人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如果你问一个
农妇:“为什么宁愿要汽车也不愿要澡盆?”她会回答:“我可以开车到郊区去洗澡!”
10、不仅平常人需要汽车,汽车意味着工人可以到离家很远的地方找工作。
这促进了城郊的发展、城市的扩大、城市概念的变化。
11、汽车兴起了一种新的“野营”生活。一家子可以带足食物、帐篷到很远的风光
秀丽的地方度假、旅游,甚至探险,他们可以看到自己国家真实的一面。
1925年,报纸新闻专栏作家卢塞尔写道:“历史上第一次,地不分南北,
人们可以更广泛的随时进行更广阔范围的交流和沟通。这意味着,汽车是成为
大众交流的工具。”
12、“路边工业”成为汽车发展的“附产品”。十年以后,全国有十二万以上
的“加油站在路边建成。廉价的汽车旅馆、沿路酒吧成为漫长的道路上的交通
枢纽。小城镇、小区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
13、虽然汽车给公众带来了交通等方面的方便、快捷,但道路风险、危险也
随之而来。道路交通管理系统必须跟上汽车和道路的发展步伐。1920年,只有
1%的道路有这样的管理系统,汽车数量的成倍增加、新道路的开通,迫使政府
建设更完善、更安全的道路交通管理系统。到1920年代末期,政府平均每年要
建设一万英里的交通线路。
14、道路交通图成为新的时尚概念。报纸、杂志、广播中经常出现类似这样的
幽默笑话:
司机:请问,你知道哪条道路通往芝加哥?
村童:不知道。
司机:那么那条道路通往朱丽安特?
村童:不知道。
司机:你这孩子,你是不是什么都不知道?
村童:我知道我没有迷路!
汽车带来的社会道德问题
15、与此同时,汽车的发展备受社会道德指责,人们指责因为有了汽车,到教堂
去的人减少了(更多的人选择旅游而不是参加教堂活动);犯罪增加
(汽车抢劫犯、团伙);年轻人道德下滑(汽车后座做爱风行)……
16、更为严重的是,儿童甚至孩子也开始使用汽车进行“约会”。以前,孩子
出门要由家长照顾,孩子不能脱离父母的视线,现在,小孩子都可以自己驾车
到附近城郊玩耍、交朋友,他们很会利用汽车的“空闲”时间,偷偷的把车开走。
尤其在偏远地区。
17、但是,爱也好、恨也好,汽车狂潮激烈的、迅猛的改变了美国社会。
马克.土温幽默地说:“好运气!福特先生,大概需要以百年之后,才会知道
您给我们带来的是帮助还是灾难,不过您当然不能离开我们,就像您离不开
汽车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