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人要揭中国的疮疤,控诉毛泽东的罪恶。其中就有一条是59、60、61年,所谓三年“困难时期”大饥荒中,中国究竟饿死了多少人的讨论。 遇到这种讨论,我往往最相信最高数字,谁说饿死的人多,我就相信谁,那些个所谓的“官方数字”、“档案披露”只当做参考。 这也不奇怪,大部分人都会根据自己的经历、阅历、知识、理解能力看待这些东西,本人不幸,正是这大部分人。 三年困难时期,从59年开始,正是大跃进的第二年,头一年还大跃进呢,第二年开始“大饥荒”,说是自然灾害,无论如何说不过去,更何况据资料记载,那三年没有发生任何的大的自然灾害,肯定是人祸无疑。 不过,因为家住北京,是全国首都,又是中央所在地,平均生活条件应该是全国城市中也是最好的,更不用提那些穷乡僻壤、本来就穷得掉渣儿的不毛之地。 从逻辑上推理,我都觉得整天饿得不行了,那天底下,饿死的人再多,也不奇怪。不幸的是“整天觉得饿”正是那几年印象最深的感觉。这种感觉深刻到什么程度呢?有两件事儿可以说明: 第一件,早年有个女作家,名叫张洁,我认识这位女作家,正是从她的一篇短篇小说开始的。小说名字叫《挖荠菜》。描写作者小时候跟着姐姐到村子外面挖野菜吃的情景,当然啦,女作家,应当从小儿就情感丰富、心灵细腻,不然她也当不了有名的作家。情景人物的描写形象逼真,令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不过过后忘得一干二净,只记住一段话:“我饿啊!我真不记得什么时候,那种饥饿的感觉曾经离开过我,就是现在,每当我回忆起那个时候的情景,留在我记忆里最鲜明的感觉,也还是一片饥饿……" 这些话,说到我的心坎儿上了,也因此,有段时间,成了张洁的“小说迷”,把她的作品看了个遍……… 第二件,我家住的地方,大门面向西,出门就是向西的一条胡同,出门向左、向右分别又是两条胡同,所以我家处在一个“丁”字路口的正中心。从家门口一直望到向西伸展的胡同尽头儿拐弯处,大概有50多米吧。 那时,母亲在一家单位的食堂做饭,几乎每天下班回家都能带回些“残汤剩饭”回来,我和弟弟、妹妹三个人,从太阳下山开始,就开始等在家门口,眼巴巴的盯着西向胡同的尽头,盼着母亲的影子早早出现……不论谁第一个发现母亲的影子,都会大叫一声:“来啦!……”,然后争先恐后地跑向母亲,当然,谁最先看见谁沾光。后来,专门写了两句诗:“饥望人影眼欲穿,可人最是老母还”。 不过当时,母亲大人的名言是“饿着点儿机灵。” 所以啊,无论哪位,想写有关困难时期,中国究竟饿死了多少人一类的文章,首要条件是,自己先绝食,最起码饿三天。据说人最多只能饿七天,饿的时间越长,您那个文章的可信度越高,否则,瞎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