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南北戰爭三大原因:1、奴隸制、2、南北經濟的巨大差異、3、州政府的權力失衡。 其中奴隸制是主因,奴隸制之所以令美國人極度不滿,主要原因是:它威脅到了美國人兩條重要的信念:個人自由和民主原則。
最近,美國維吉尼亞大學校園爆發嚴重衝突,擁護“白人至上”的民眾因不滿,夏洛茲維爾市 計劃拆除象徵白人主義的李將軍雕像 ,群聚在校園中抗議,與反對種族優越主義的民眾發生衝突。 弗州州長麥考利夫向右翼團體喊話:回家!為你們感受羞恥! 美國總統川普也發推表示,美國不容忍此類暴力,“我們必須團結起來,一直譴責這樣的仇恨,美國不該有這種暴力容身之處。”
美國總統川普(8月14日)特別抨擊“白人至上主義者”和“新納粹”,發誓將肇事者繩之以法。總統會晤了司法部長塞申斯和FBI局長。司法部已經對周六的致命汽車攻擊啟動民權調查。川普說: 1、“我們以最強烈的言辭譴責這種仇恨、偏執和暴力的表現。它在美國無處容身。”;2、“種族主義是邪惡的,那些以它的名義製造暴力的人是罪犯和暴徒,包括三K黨、新納粹、白人至上主義者和其它不接受美國人所擁有的一切的仇恨團體。”; 3、“不論膚色,我們都生活在同樣的法律之下,我們都向同一面偉大的旗幟致敬,我們都是由同一個全能的神創造的。” 川普此舉,一來表明與司法部和FBI同心協力,二來有利於緩解局勢,收拾奧巴馬時期留下的又一個爛攤子。 下面是美國南北戰爭的相關歷史。 加利福尼亞淘金熱、城市的發展、北方和南方的深深的裂痕。 這一時期,指1800年代中期,下面是這一時期的重要歷史事件: 1846—1848年,美國和墨西哥戰爭爆發。 1848年,加利福尼亞發現金礦,淘金熱開始 1860年,林肯被選為美國總統 1861—1865年,北方(聯邦)、南方(邦聯)開始國內戰爭(南北戰爭) 1863年,林肯總統簽署解放宣言,宣布南方邦聯奴隸獲得自由 1865年,聯邦憲法第十三修正案通過,美國奴隸制非法,林肯總統被刺殺。 美國的很多發展趨勢,表現在1800年代初期到中期。 一、向西海岸的擴張 西部的先驅者吸引着越來越多的移民。1848年,加利福尼亞發現金礦。將盡九萬移民蜂擁而至,企圖迅速發財致富。除去美國人,中國人、拉丁美洲人、歐洲人和澳大利亞人也紛紛前來尋找黃金。雖然只有極少數人能夠找到足夠發家的黃金,但是此舉確使西部得到開發和發展,到西部定居者甚眾。到十八世紀中葉,美國已發展到大西洋與太平洋之間的領土連成一片。 二、成長的城市。在這一時期,城市已前所未有的速度增加、出現和發展。人們爭相從農村、從國外湧入城市。從1840年代到1850年代,有超過二百萬移民移居到美國,他們把美國看成處處有成功機會的土地。隨着城市的發展,產生了一系列嚴重問題。城市生活,尤其對移民來說,是非常艱難的,他們面臨貧窮、污染、人口過多的眾多方面的威脅。 隨着國家疆域向西部的擴展,南方和北方的差異越來越大、矛盾越來越深。最大的分歧在於對奴隸制度的認可。 在1840到1850年代,南方經濟的發展,主要依賴於大量奴工,而北方人則堅決反對奴隸制。廢除和反對奴隸制運動日益高漲。南北方的緊張局勢加劇。 奴隸制之所以令美國人極度不滿,主要原因是:它威脅到了美國人兩條重要的信念:個人自由和民主原則。 1860年,林肯被選為總統。總統一直堅信:美國不能處於一半奴隸制、另一半反對奴隸制的狀態。在林肯就任總統之後,南方的擁護奴隸制的十一個州,從美國分離出去,成立了自己的國家和政府,叫做“美國邦聯”。 1861年,美國聯邦和美國邦聯爆發了戰爭,就是所謂的“內戰”或“南北戰爭”。這場內戰幾乎使美國毀於一旦,但它最終使四百萬黑奴得到徹底解放。 經過長達四年的浴血奮戰,南方在1865年四月九日宣布投降。美國再度成為統一的國家。僅八個與時間,國會通過聯邦憲法第十三條修正案,在美國徹底廢除奴隸制。 向諸位推薦兩部最真實、最精彩的反應當時歷史的影片:《眾神與將軍》、《追兇雙雄》又名《天使降臨》、《冷山》 1、《眾神與將軍》(2003) 美國內戰爆發,簡斯華·察博雷恩(傑夫·丹尼爾斯 飾)放棄了在緬因州大學任教的機會,毅然棄筆從戎,投身到北方政府軍的部隊。因為他的知識和勇敢,簡斯華立刻成為了北方軍隊裡一名出色的軍人,並逐步被提拔為陸軍上校。 與此同時,在美國南方的奴隸主門為了對付北方軍,特意請來了聲名顯赫的傳奇將軍羅伯特·李(羅伯特·杜瓦爾 飾),他是一個剛硬的維吉尼亞人,擁有25年的軍齡。但是,為了整個美國不被分裂而自己又要擔負責任,羅伯特·李只能以自己的衝程和剛毅和北方軍周旋。羅伯特·李獨特的人格魅力,得到了另一名偉大的將軍“石牆”托馬斯·傑克遜(斯蒂芬·朗 飾)的尊敬和支持,於是,他們聯合一起統率南方軍,和林肯統率的北方軍對抗,戰爭的烽火在整個國特肆虐開來。 在男人們在炮火逍遙中嘶殺的同時,留在家裡的女人們,不僅僅要獨自承擔家庭的負擔,還多了對遠在戰場難有音訊的丈夫的思念和擔憂。身在北方軍還在戰場上和南方軍嘶殺的簡斯華,他的妻子菲妮(米拉·索維諾 飾)獨自承擔起了贍養老人和照顧孩子的負擔,身心疲憊地渴望着戰爭的結束。 隨着戰爭的一步步推進,南方軍和北方軍之間的對抗越來越白熱化,接連爆發了幾場大戰役。最後,1863年6月,羅伯特·李和托馬斯·傑克遜率領的南方軍向北方軍發起了猛烈的進攻,開始了蓋茨底堡戰役。林肯緊急招集各路軍團解救,北方軍在內外夾攻終於擊潰了南方軍,取得了南方戰爭關鍵性勝利。羅伯特·李,作為一代名將,只能率領自己的南方軍撤退…… 2、《追兇雙雄》 南北戰爭爆發後,尼森扮演的南方軍官卡弗,帶着四個跟班走上了殺人之路,皮爾斯·布魯斯南飾演的基甸則一路逃竄。雙方的戰鬥從內華達州的洛基雪山開始,一直殺到荒涼的新墨西哥州大沙漠。在這一過程中,卡弗的跟班相繼死去,兩位主角也被折騰得終於“回歸自我”…… 3、《冷山》(2002) 美國南北內戰時期,連年的戰爭令一個名叫英曼的南部士兵疲憊不堪,身受重傷的他感到自己的生命所剩無多,毅然決定拖着病弱的身體逃離部隊,獨行踽踽趕回遙遠偏僻的故鄉冷山,只為了見上心愛的妻子艾達一面。歸鄉旅途上的種種遭遇是從戰場重歸冷山,從破損重歸完整的必由之路。他的戀人艾達則在山影交錯的鄉間度過了失怙獨立的蛻變期,學會如何與粗糲尖銳的生活對抗掙扎。並與山區女孩露比在戰亂期間的冷山相互取暖,艱難而快樂的生活着。戰後依然兀立的冷山,是英曼與艾達之間唯一的聯繫,也是寄託了他們回憶與希望的地方。 《冷山》是一部野心勃勃的影片,光榮、責任、忠誠這些嚴肅抽象的主題依託在飛舞的彈片和人物生活化的對白中,一點點還原出動盪不安的北美十九世紀風俗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