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说美国社会如何如何好的文章。不过不是吹捧,是讲事实、谈体会。这篇文章引起我强烈的共鸣和同感,因为我曾经和我认识的一个残疾人有过近距离的接触,并为残疾人的“胸怀”感动不已。 话说,感动人的事情往往都是小事情。当年的鲁迅,不是被一个洋车夫感动得“稀里哗啦”的么?从此,鲁迅竟然洗心革面、从新做人,不知道真滴还是特么的假滴。 我说的,是我自己的事情,只是印象深刻而已,不过对残疾人的认知也是从那件小事开始的。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期,中国的所谓“改革开放”刚刚开始…… 我当时是个大学教师,讲师,正在评副教授,工资82.5元/月。心里特别不平衡:同院的街坊孩子,跟我岁数差不多,连中学都没上过,原来在街道是出了名的小流氓、地痞,打架斗殴、偷摸成性………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这孙子在家门口摆了个“服装摊儿,没多久居然成了第一个“万元户”。后来钱越挣越多,有了资本,到城近郊区,办了个什么乡镇企业………您想想,我能平衡得了吗? 大丈夫一不做二不休,我一气,辞掉了工作,先在一家“高科技公司”做工程师,工资每月360/月。比大学高多啦。可没想到啊,没几个月,公司倒闭了,老板被枪毙了。 原来公司是个“高科技”骗子公司。老板据说是个这个大骗子,还挺有名,老板、董事长兼总经理叫沈太福。在中国,因为非法集资,第一个被枪毙的“民营企业家”。具体细节那多了去了,要说的不是这个。 这样一来,我就算失业了,没钱了。要找第二个工作中间有很长时间间隔,在家里闲得实在难受………整天晃晃悠悠、出来进去不知道干嘛。 我母亲也着急,就给我出了个主意:练摊儿,卖煎饼。父亲当时是街道办事处主任,要想练摊儿不太困难。我一听就来了劲儿了,好!练摊儿、卖煎饼。 说着容易做着难,咱不细说,简单说:三轮车一辆、后面要用木头做个框架,前面是窗口,后面是“厨房”,下边蜂窝煤炉灶。锅架、饼铛。饼铛是我的一个在兵工厂工作的老同学,找了一块两厘米厚的钢板做成的,据这位老同学吹牛说是废旧坦克车上电焊切割下来滴。………佐料有:辣椒酱、甜面酱、葱花、香菜……面用白面加少量绿豆面……鸡蛋、薄脆……另外要准备一个刷油用的布刷子、一个摊煎饼用的木摊子……… 诸位,不是我吹牛,全是本人自己做滴。木架子都是自己亲手打造滴。 每天早上还要起早到菜市买便宜的、不要太大的鸡蛋,到饭馆儿订购当日用的薄脆…… 当然,母亲大人比我还忙,和面、伺候炉子、切菜等等一切杂活儿母亲包了,我只管推着车到热闹的路口摆摊儿、摊煎饼。 这摊煎饼的手艺,我在家足足练了好几天,最后我妹妹说了:“大哥,您赶紧出摊儿吧,不然家里老吃烂煎饼我们可受不了!……” 最后终于顺利出摊儿,买卖还算不错,不过也不是很好,每天也就卖个五、六十个左右。不过我也非常满足了。算下来,一个煎饼的成本不到两毛钱,一个煎饼卖一块钱,一天能挣好几十。一个月下来就是五、六百,七、八百!比特么的当狗日的老师强多啦。每天下午收摊儿,回家就输钱玩儿……算着什么时候能当上“万元户”。 这就要说到残疾人了。附近有个残疾人服装厂,服装厂里有个残疾中年人,是个瘸子,双拐的,每天早晨一出摊儿,第一个就架着双拐,走挺远的路,过两道马路,到我的摊上买煎饼果子!特和善的一个人,有时也打两句招呼…… 时间一久,我心里暗自得意,觉得自己的手艺真不错,能有这么忠实的回头客。一得意,免不了在弟妹、母亲面前吹牛,说是有个瘸子,爱吃我的煎饼什么的…… 我妹妹一听哈哈大笑,说:“大哥你别逗啦,人家那是可怜你,年纪轻轻的没个正经工作,跑大街上卖煎饼去,那个瘸子叫老郭,是咱妈的原来的老街坊。为了买你的煎饼,人家老郭每天的豆浆油条、炒干包子都不吃了,人家那是照顾你的买卖。” 虽然是妹妹以嘲笑的口吻说的,可从那以后,我一直对残疾人有一种特殊的尊重感。 下面说到美国社会啦: 在美国,对残障人是不表达同情的,这是对他们的侮辱。大家表达的是尊重,鼓励与默默的帮助……… 有天晚上,作者网球馆接孩子回家。早到了10几分钟,他看到了感人的一幕。4位智障的年轻人在学网球。3个女孩,一个男孩,按照双打站位。 一位教练,两个助手,不时的拉着他们站到合适的位子上。每打一个球,教练都要走过去耳语。4位年轻人,练得很认真。虽然他们有时控制不住自己,乱挥拍子,但可以看出他们很喜欢这项运动,很享受这种体验。 透过休息室的玻璃墙,一位白人妈妈很投入的看他们训练,不时发出喝彩声。她很自豪的说对我说,你看我儿子打得多棒!作者由衷的赞叹,他真的很棒! 这位妈妈说,他刚开始练网球不久,上个周末参加特殊比赛,被一位47岁的女人打得无力还手,所以今天他更加努力的练习。 作者对她说,一位朋友的智障儿子在2008年北京残奥会上,夺得了网球金牌,相信她的儿子一样可以把网球打得很好! 美国在1975年通过了《残疾人教育法》,对所有残障儿童提供免费教育和治疗。一般幼儿园的教室里,5个残疾儿童,由5位老师陪着进行免费康复训练。 每所公立小学,都有特殊教育部分。仍然是一位老师带一个学生,而且尽量安排特殊学生参加正常班的学习与活动。上美术和图书馆课时,正常学生都有特殊学生一起上。 不同的州,对待残障人士的标准有少许差距,有的州,允许残障的学生在高中上到25岁,最终目标是培养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教会一个生存技能。 毕业后,他们可以在本州的糕点店里,烤蛋糕;在超市里,装口袋;在洗衣店里,做工。 美国有位残奥冠军,上的是特殊学校,学区高中无法为他提供特殊教育,每年州政府出钱给他付昂贵的学费。 这些残障孩子与家长,也很不容易。然而,他们又是幸运的,因为国家负担了所有费用,是所有美国人在交税,分担责任。在美国,对残障人是不表达同情的,这是对他们的侮辱。大家表达的是尊重,鼓励与默默的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