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届中央政治局成员们的“高学历”统计:这25人中,多数还都有着多所院校学习的经历。在这其中,拥有博士学位的至少有7人(占比28%),拥有硕士学位的至少有14人(占比56%),拥有大学学位的至少有2人(占比8%)。也就是说,大学以上学历的占比92%。 而如上统计中的七大”博士“,即习近平,李克强,李希,黄坤明,杨洁篪,蔡奇、陈全国,包括李克强在内,没有一个是正经八百的,那怕只是一年半载的集中时间在校学习的货真价实的正经学历,全部是所谓的“在职博士”。至于“硕士”学位就更是笑柄。 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的七个常委被多篇中共官方媒体吹捧为“全部都是高学历”,其中习近平和李克强是博士,其他五人中有四个硕士,一个“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 这四个硕士中,除王沪宁而外,其他三个都是一生中从未经历过一天校园生活的。习近平的博士虽然是在福建当省长期间靠“不脱产学习”从远隔数千公里的北京的清华大学拿到的,大学学历也是“工农兵大学生”,但所有当年的“工农兵大学生”也都有至少两年时间的全日制校园生活,而栗战书和韩正两人是否有高中学历笔者无从查考,而他们的的大学本科都是所谓的“夜大学”,而汪洋的大学本科则是自己在老家安徽当市长时获得的中央党校的“函授本科”。 最近几天,因为好几个颜色的幼儿园虐童事件和北京市强迫驱离“低端人口“令该市最高端的蔡奇饱受抨击。 把在北京市含辛茹苦讨温饱的数百万农民工和“外地商贩“列为”低端人口“自然令人联想起印度的种姓制度。在那些”低端人口“面前,堂堂中央政治局委员兼北京市委书记无疑是”高端人口“里的最高”种姓“,不但职务高,而且学历也是最高,十八届中央政治局里的七大”博士“之一。 蔡奇和他口中的英明领袖习近平早期经历十分相似,都是知青时期”被贫下中农考验过关,吸收入党“,然后被“推荐上大学”。 蔡奇日后是福建师范大学政教系的留校工农兵学员。当年凭高考进大学的七七、七八和七九三级大学生毕业留校者都记得那些留校工作或者教学的工农兵学员的境遇是多么的尴尬,所以蔡奇识时务者为俊杰,于1983年调到福建省委当了干部。从升任福建省委办公厅副主任那年开始,他先后成为福建师范大学的“在职硕士”和“在职博士”。笔者在北京市委供职的一位朋友说,蔡奇去年上任北京市委副书记和代市长时,中组部官员介绍他时特别强调了他是“经济学博士“,就是前北京市长,王歧山的连襟儿孟学农抨击的那种典型的“水博士”或者说是“注水博士”。 “注水”一词被中国人所熟知是因为“注水肉”的出现,按照百度百科的解释:“注水肉是人为加了水以夸大重量增加牟利的生肉,是近年来中国大陆常见的一种劣质产品。现在也用来泛指有夸大成分的事物。” 公平地讲,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25人里,理论水平,也可以说成是真正的“文化程度“最高的,肯定是王沪宁和刘鹤,另外还有两个真硕士,也就是正经八摆地在校园里完成了两至三年全日制研究生课程的,一个是王晨,另一个是陈希。 前几年,中共官媒上有一篇文章,说是与学生、商人和文化人的学历造假比起来,更让人震惊的,是《中国青年报》揭露的高官们凭借权力制造假学历。该报发表评论文章指出:现在的官员们一窝蜂地”攻读博士”,那些手握重权的省长、市长、司局长、县处长们、甚至有实权的乡长科长们,什么都不放过。过去的以权谋私只在金钱、职位和美色上,现在又扩展为以权谋学位,不仅要权财色应有尽有,更要用高学历的知识标志来包装,这样才算真正的功德圆满。至于由此造成的”学术”,则不在他们的关心之列。反正腐败已经深入和普及到所有领域,高校和学术界有什么理由保持清高! 该文揭露说:官员们读学位、拿博士文凭,决不会”十年寒窗苦”,而是轻松加愉快,只要报上名,被学校列入博士生名单,就算大功告成。他们既不用参加统一的正式考试,也不用按时上课和埋头于学术,更不用为毕业论文发愁,党和国家的大事都忙不过来,哪有时间准备考试、上课、读书、写论文。毕业时,想找个操刀手简直太容易了,有太多的饱学之士愿意效劳,作出一篇优秀的博士论文。至于学术尊严和学者良知,怎么能比得上权力好用! 孟学农接受《北京青年报》专访时,被问到对官员时兴在职读博士的问题。一向言行谨慎的孟却发出怒吼:“有些人读什么博士?图虚名,招实祸。”稍停又意犹未尽说:“真想建议中组部把这些博士招来,考一下。(最近揭露的)好几个贪官都是博士。”可能觉得此话火头太猛,最后他又平和一下说:“我是抨击那些不学无术、注水的博士。” 当时曾有外界评论文章认为:孟学农在两会炮轰官场“注水”学历,质疑某些高官读博士是“图虚名”,直言最近落马的贪官好几个都是博士。中共政坛不少政要都顶着博士头衔,实为做官时“在职”修读,包括总书记习近平、国家副主席李源潮等,孟此言无疑隔山打牛,直捅这些政要痛处。 谁都知道,习近平之前的两任总书记虽然谁都没有习近平的“学历”高,但他们的本科学历都是货真价实,所以他们在位时虽然官员向高校索取在职硕士、在职博士证书或者是接受高校“学历馈赠”的的现象泛滥,但媒体抨击此等现象时不必介意“尊者讳” 2002年9月人民网曾刊登一篇文章,说是全国各级组织部门将对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通过在职学习持有并载入档案的学历、学位证书,进行一次认真的检查清理,对那些在文凭上弄虚作假的少数干部将彻底暴露,一旦发现以不正当手段谋求学历的干部,党的纪检部门将会对其严肃处理。 该人民网文章抨击道:有学历,有高学历本是件好事,但为什么一到官场就变味了呢?其原因就是高学历可以给官员带来好处。一是可以提高身价。因为一旦有了“研究生”、“硕士”、“博士”的名号,在一定程度上便可以修补其本来面目,可以掩盖其知识方面的缺陷,可以起到拉大旗作虎皮包着自己吓唬百姓的作用。于是,在高学历面前,有人尸位素餐,还要以“稳重”面目示人;面对听众有人离了讲稿讲不了三分钟,还要作大智若愚状,总要让人产生错觉:这位领导同志有这么高的学历,有这么高的学位,还会是等闲之辈?二是升迁有了资本。现在提拔干部总是不恰当的强调学历,注重文凭,所以拿到了高学历高学位的官场人士,在考察时总会被上面多看几眼,在同等条件下,高学历高学位升迁的概率要比一般人高得多。由于有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于是,有人一升官就长“学问”,一长“学问”就再升官。 笔者去年曾在本专栏发表《中共官场从政策源头鼓励伪学历、假学历》一文,介绍了当时已经被下狱的前辽宁省委书记王珉的所谓“妄议”中央,其实就是对习近平本人大不敬,自认为他王珉自己才是是真正的,“货真价实的学而优则仕”,在挖苦中共政坛的那些“在职硕士”和“在职博士”时,取笑了习近平,说是越没有真才实学,越没有底气的干部,越是要弄上个“在职硕士”,“在职博士”头衔为自己充门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