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丫姐为什么爱听杨家将、杨排风?必是因为杨排风是个烧火的丫头,命运和二丫儿姐有几分“相似”。看到烧火的丫头先痛“打焦赞”、武功非凡,……最后能当大元帅,她心里高兴!那天晚上,月光和路边灯光(那时的路边灯光,其弱无比)映射下的二丫姐的笑脸,深深的刻印在我的脑海之中,别提多漂亮了!两只眼睛闪闪发光,这个是眉飞色舞、笑颜如花。听到入情处,还跟着唱大鼓的比划两下。后来我才知道,二丫儿姐跟唱大鼓的姑娘交上朋友了,没事儿经常帮助人家干点儿活儿,什么倒个水呀、扫个地呀、拿个手巾哪等等。
其实,人都一样,谁都喜欢和自己沾得上边儿的书中人物。比如“红楼梦”中,我最喜欢的是宝玉的二等丫鬟“晴雯”。而像什么林黛玉、薛宝钗、元、迎、探、惜、史大姑娘……我都觉得和我离得太远。林黛玉逢花流泪、见月伤心,一个多愁多病身,可爱又怎样?我也没那么多钱给她看病啊?薛宝钗,大家闺秀、知书达理、行事有分寸、决断藏心机。我也惹不起呀?元迎探惜更不用说啦,一个比一个毛病多,人家元春又是天子嫔妃,想都甭想。那史大姑娘身家巨富,“贾、史、薛、王”四大家之一,到时候只能当个倒插门儿女婿,多丢人哪!再者说,一入侯门深似海,我自由惯了,到处受宠的主儿,从小儿当大队长,我也受不了那个罪呀!
“红楼梦”对晴雯的判词是: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也写得好,反正是个“空牵念”,谁牵念不一样啊?我也照样儿牵念!后来长大了,有一次我还试着学贾宝玉写了一段对晴雯的悼词:什么芙蓉女儿,魂归西天,公子撒泪,满腔幽怨等等……这是后话。
那天晚上,看二丫儿姐那么高兴,我一直就没走,也顾不得什么杨志卖不卖刀了,一把破刀,爱卖不卖!二丫姐高兴才是正经。所以一直听“西河大鼓”,没想到,也听得入了门儿了,越听越爱听。从此以后,一发不可收拾,再去西大地,倒以“西河大鼓”摊儿为第一站了。
杨家将、呼家将、薛家将,是号称艺人(包括评书、大鼓)必须掌握的“三碗酱”。齐中以杨家将最为完整、吸引人,妇孺皆知。其它两将相对差点儿,不过也很精彩。杨家将全本儿下来,据说如果每天一场,天天不断,也得唱三年,还不见得唱的完。那故事,连编带吹、神乎其神,
什么大郎假冒宋王爷,父子保驾金沙滩,大二三郎血战死,四郎流落在北番。五郎出家空门入,六郎杨家单脉传,七郎乱剑穿心死,八郎后认英雄男……八姐九妹杨家女,巾帼英雄女婵娟。……独生子孙杨宗保,辕门斩子配良缘,桂英挂帅多英武,大破天门美名传。……宋王爷要娶杨八姐,不该游春起祸端。佘老太君雄心起,计斥君王无耻男。起身担当赴国难,百岁挂帅讨北番。……更有那,潘杨两家深结怨,贤王调寇审奇冤……。
我们当时听的只是其中的某些片段,只因二丫姐迷上了天波府内,烧火的丫头杨排风。
所以说,大鼓书、单弦这类说唱艺术,如果没听过相应的故事、没有点儿对应的历史知识,听了也是白听。只有事先知道故事情节了,一边听,一边回想当时的情景,再加上演员声情并茂的表演、大鼓书特有的特殊韵律音律,才能身临其境,对剧中人物的处境感同身受,这就叫“入门儿”了。不然只是凑热闹罢了,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儿就是这个意思。
还有一部著名西河大鼓唱段叫“罗成算卦”。名家一唱,堪称天下第一绝响。数十行唱词几乎概括了“隋唐演义”的所有故事。算卦一段儿,对罗成和老道的人物性格描写,精炼生动,把两个人唱得活灵活现。但是,您必须要听过或知道、看过全本儿的“隋唐演义”,否则,跟听天书似的,越听越糊涂。
西大地那母女二人,据后来二丫儿的叔叔介绍,也算是唱西河大鼓有点儿小名气的,后来都归了“曲艺团”了。后来的事儿就不好说了,无非是一生坎坷,文革中饱受迫害,等等,等等。
我认为,唱得比较好的一段儿叫做“酒、色、财、气”。
母女二人开场先说,可不像评书那么多废话,一开始就直奔主题:
母亲说:北宋年间有个大文豪,就是有学问的人吧,叫苏东坡。他有一次到大相国寺探望一个和尚朋友,不巧,和尚外出,小和尚就让苏东坡在禅房休息,并特意端上了香茶、美酒款待一番。
东坡独自饮酒,不觉有些微醉,偶然一抬头,见粉墙上新题有和尚的一首诗。其诗云:
“酒色财气四堵墙,人人都在里边藏;谁能跳出圈外头,不活百岁寿也长。”
女儿接着说:东坡见诗写得有道理,但觉得四大皆空,禅味太浓,什么叫“禅”味儿?“禅”味儿就是和尚味儿!把什么都看透了的意思。既然人世间离不开酒色财气,是躲也躲不开的事,那为何不能来个因势利导,化害为利呢?于是,就在和尚题诗右侧,“和”了一首,其诗云:
“饮酒不醉是英豪,恋色不迷最为高;不义之财不可取,有气不生气自消。”
题毕,把笔一扔,乘着醉意,就离开了禅房。
母亲接着说:刚巧,第二天,宋王爷,宋朝的皇帝,在宰相的陪同下,也来到大相国寺游玩,宋王爷看了和尚与东坡的题诗,觉得挺有趣,于是就笑着对宰相说:“爱卿,你何不和一首?”宰相听命,略一思索,挥笔在和尚题诗左侧题了一首。其诗云:
“无酒不成礼仪,无色路断人稀;无财民不奋发,无气国无生机。”
真不愧为会拍马屁的宰相,他把酒色财气与国家社稷、人民生计结合起来,把人们恐惧的酒色财气和保国安民连到一块儿了,宋王爷挺满意,乘兴也写了一首,其诗云:
“酒助礼乐社稷康,色育生灵重纲常;财足粮丰家国盛,气凝太极定阴阳。”
那么,酒色财气和我们老百姓有什么关系呢?那几位不是皇上就是和尚,外加一个宰相,说得对不对呢?
然后母女二人齐声道:且听我,给您说个端详,
接着一人一句,轮着唱出以下唱词:母亲的声音稍稍低沉、略带沙哑,人称“云遮月”的嗓子。女儿的声音高亢洪亮,婉转悠扬,如同燕子穿云、雀上九霄。
酒色财气本是古人留,
听我把酒色财气细讲究。
那些好酒的人,
万般不离酒杯在手,
他倒说:一枰酒入了肚能解千愁。
那些好色的人,
宁死花下心无怨,
他倒说:做一个鬼魂也觉得风流。
那些好财的人,
钻营费尽了千般计,
恨不得天下的财宝都归他收。
那些好气的人,
三句话不离打架就要动手,
他不怕身戴着枷锁法院把他拘留。
看起来酒色财气有什么好处?
哎
有着很多的好处在里头,
要是没有酒,
酒席宴前您可失了礼,
要有酒能成能破外带着能熟。
要是没有色,
为人断了香烟子孙后,
到了清明佳节何人上坟头。
要是没有财,
世界上断了那些买卖客,
国家的血肪也无法周流。
要是没有气,
国家的法律何人还遵守,
坏人捣乱那个敢出头。
劝朋友您喝酒不醉才为魁首。
贪色不乱占熬头。
君子人求财取之有道。
大丈夫气到了舌尖也能把它收。
那真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