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八股文章”,是后人对封建时代自唐朝以后的科举制度的弊端,进行批判的用词。因为历代科举考试,大多采用“八股”格式。
其实当时条件下,考试文章采用固定格式也无可非议,否则天下云云才子、龙鳞凤羽,多不胜数,考得又都是“文科”,难有统一标准。别说古代,现在的“文科”考试中的“作文”阅卷也历来出入甚大、难以“公平”。
有了统一格式还不行,每期科考还指定特定的内容,而指定的内容,又从有限的范围内选取,这里面,毛病就大了,各朝各代皇朝推崇、提倡的“学问”大不相同,比如大部分朝代“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又有的朝代敬重“诸子百家”,这全看当时统治者的需要而定。
因此考生为了升官发财也好、一展保国安民的报复也好,都得按朝廷指定的内容准备考试。这就造成了科举考试的“八股文章”形式的种种弊端。
但如果从“八股文章”的格式看,非常不错,依我看与美国的所谓“英文写作”教育差不多,甚至可以说是“旗鼓相当”,都是强调什么主题呀、段落呀、结论哪、扣题呀、首尾呼应啊……等等,大同小异。
八股文章的“八股”一般指: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大结。
破题:指对所出的“题目”,或自选的题目,要充分、全面地理解。对同一个题目,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理解的深度也不相同,古代就有仅凭破题,引起阅卷、主考官的注意而一举高中的例子。
承题:其实是对题目进一步阐述的类似“提纲”一类的东西,怎样、从几方面阐述“题目”。
起讲、入题:就不用说了,相当于正式论述的开头儿。只要开门见山、引人入胜都行。
以下起股、中股、后股相当于论述问题的不同段落,当然每个段落应有不同的重点和论述问题的角度,但要融会贯通,相互呼应,彼此关联、一气呵成。如果自己写作,倒不一定仅仅三股,可以另加,那最后的文章可能是“九股、十股”也难说。
大结:更好理解了,全文的总结嘛,多则一小段,少则几句话完事儿。但也非常重要,用最短的话,对全文做总结也绝非简单。
古代科考更加严格,对八股的“每一股”都要求相同的“句式”,什么排比呀、对仗啊、合辙、押押韵哪,有的甚至要求固定的“韵脚”。还有什么“赋”、“比”、“兴”……全上来了。
总之,中文写作,把那些所谓的“封建糟粕”,限制人的条条框框都去掉,“八股文章”几乎是最好的格式。
当然,那些自认高人一头、思维敏捷、灵感随时暴发的天才“作家”就另当别论,有了那个天分,您可以尽情的抒发、畅想,为所欲写,与天地同在,与日月同辉可也!
至于那些一开口就“激扬文字”、“开创世界新格局”、“弘扬民族精神”、“畅想民族梦”的家伙,或自认“代表最先进的……”、“三观纯正”的太监们,或“歌颂大好形势”的男鸭女鸡们,写出来的东西问都不要问,垃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