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古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北京最流行、最常说的问候语就是:“您吃了吗?”。 交朋友、走后门、拉关系、谈生意、媒婆介绍对象、情人谈恋爱没有不易请客吃饭为主题滴。毛主席语录都有“革命不是请客吃饭……”,按毛老土匪的说法,“请客吃饭”最起码是不革命滴。不过也从反面道出了“吃”对中国人多么重要。
中华传统文化对“吃”的讲究和说辞,那多了去啦,可说是源远流长、犹如滔滔江水,却难以追根寻源。
民国时期,军阀混战,军阀头子身边的三宝:“姨太太、厨师、大烟枪”。其实就是孔老夫子的“食、色、性也”。可见“吃”在中国民族传统和中华民族文化中,占有何等重要的地位。 现在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也一样啊,烟酒特供、饮食专款专用,一个个吃得脑满肠肥,尤其习近平,活脱脱一只没有阉割的公猪。 但是“吃”是很有讲究滴,绝非照几张照片、超几幅菜谱、大叫几句“哇塞 ,真好吃!”、“馋得我都流口水啦!”………等等几句庸俗不堪的捧场、吹牛、然后就可以自称吃货了,那种吃货,跟猪崽子差不多,据说还有人要当什么“吃货帮帮主”! 歇菜吧!找地方凉快凉快去吧!吃货帮帮主,那么好当滴么? 再说这“吃”,男人吃跟女人吃大不相同,根本是南辕北辙,相差万里。有句俗话,女人要想征服男人的心,先要征服男人的胃。都是“吃”,男人吃得是味道、气味儿,图个吃的舒服,就跟那军阀吃饭差不多;女人则不同,吃得是排场、场面、气氛、环境、情调,要不怎么说,女人头发长见识短涅?就是这个道理。 下面介绍一篇中篇小说《美食家》,专门写吃滴。作者叫陆文夫,就因为这篇《美食家》,陆文夫成为让人尊敬和喜欢的作家,他的作品被我读了个遍。真是不错。 陆文夫,据介绍1948年高中毕业后,到苏北解放区参加革命。1949年随军南下,任新华社苏州分社采访员、新苏州报记者、工业组长等。1988年开始直到去世前,一直致力于主编《苏州杂志》。
陆文夫作品题材大都以苏州风情为主,被人冠以“陆苏州”的雅号。主要作品有《美食家》、《小巷深处》、《老苏州》等。其中《美食家》是他最著名的代表作,引起极大共鸣,它标志着一种传统精神的觉醒。部分作品还被翻译成为外文。发表于1983年的《收获》杂志。 该中篇小说以第一人称写作。写了“好吃”的朱自治和反对吃的“我”两个矛盾的角色和不同时期的不同命运,朱自治除了在毛泽东主政时期遭受政治迫害之外,晚年反而走红,而我却还是原地踏步,透露出中华文化和中国政治风云变迁的“奥秘”。该中篇小说由“吃”这件日常生活的事情,描写了中国近代史的变迁。 《美食家》内容简介: 民国时期,资本家“朱自治”是一个因“吃”而成“名家”的人,被人称作“朱经理”。朱自治住在苏州市,清晨起来到《朱鸿兴面店》喝“头汤面”,接着去闾门石路的茶楼喝茶,然后和朋友吃冷盘、热炒、甜食、大菜、点心、大汤,最后坐上黄包车或马车去其他地方。 “我”十分厌恶朱自治,他吃完午餐,就去澡堂洗澡,以消化丰盛的食物,放学之后,我就提上竹篮,给朱自治寻找风味小吃,他拿剩余的钞票给我让我买猪肉给奶奶吃。 “我”决定投奔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在半路被编入干部队伍,送回苏州市,分配到商业。朱自治对我称“同志”,很远就掏烟给我抽,由于他没有干坏事,三反、五反,中国共产党都没有动他,但是他还是好吃。 朱自治40岁时开始发福。我被党组织派到一家茶馆当经理,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改造旧社会,把饭店免费服务化,辞退了原来的女掌柜孔碧霞,结果门庭若市。 一日,朱自治推开我的门,对我说:“高小庭,我反对你!” 朱自治与“孔碧霞”混在一起,住在石库门房里,她会烧一手好菜,最后同吃同住就结婚了。1957年,“包坤年”贴我的大字报,说我用个人名利浪费工人的血汗,我的同学“丁大头”说,“资产阶级的味觉和无产阶级的味觉毫无区别,苏州的吃太有名了,怎么能毁在你手里……” 文化大革命中,我、朱自治,都是落水狗,遭受政治迫害。9年之后,我被平反,回到工作岗位,当年整我的人也给我道歉,朱自治来到饭馆,讲述和教厨师如何做菜,名声远扬,后来,苏州成立“烹饪学会”,朱自治还当了总指挥,妻子孔碧霞是操刀厨师,红遍苏州。 下面一段儿是《美食家》小说中的节选,“我”和朱自治一起到地里拉南瓜,走在路上,两人的一段谈话: “都看点儿什么书呢?” “喏,当然是关于吃的,食谱。这些时候没有什么吃的了,晚上睡不着,想起自己一生吃过的好东西,好像那些大盘小碗,花花绿绿的菜肴就在眼前。不瞒你说,我在这方面的记忆力特别好,我能记得几十年前吃过的名菜,在什么地方吃的,是哪个厨师烧的,进口是什么味道,余味又是怎么样的…… 你别笑,吃东西是要讲究余味的,青橄榄有什么吃头?不甜不咸,不酥不脆,就是因为吃了之后嘴里有一股清香,取其余味。人真是万物之灵呀,居然能做出那么多好吃的东西!从天上吃到地下,从河里吃到海里。人要不是会钻天打洞地去吃的话,就不会存在到今天!恐龙只会吃草,那么巨大的东西如今又在哪里?…… 你别叹气。是的,我也觉得很可惜,当年吃过了就算了,没有写日记,现在回想起来就不那么全面,所以想看食谱,复习复习,还可以熬馋呢!…… 哎哎,你慢点走啊,听我说,那些食谱看了叫人生气,记载得很不详细,我认为最好吃的里面都没有,特别叫人生气的是看不起我们苏州的菜,都是些奇里古怪的东西,什么皇帝吃过的。皇帝有什么了不起,每天一百只菜,摆摆场面,还不知道有几只是可以吃的!乾隆皇帝为什么要三下江南呀,就是到苏州来吃的……” 我实在熬不住了:“快走吧,拉南瓜去!” 我把南瓜二字说得特别响,目的是让他的头脑清醒点。 “对对,我们决不能忽视南瓜,用南瓜照样可以做出上等的美味。你们的店里过去有一只名菜,名叫西瓜盅,又名西瓜鸡。那是选用四斤左右的西瓜一只,切盖,雕去内瓤,留肉约半寸许,皮外饰以花纹,备用。再以嫩鸡一只,在气锅中蒸透,放进西瓜中,合盖,再入蒸笼回蒸片刻,即可取食。食时以鲜荷叶一张衬在瓜底,碧绿清凉,增加兴味。” 朱自冶背完了食谱,又摇摇头:“其实那西瓜盅也是假的,鸡里并没有多少瓜味。瓜甜鸡咸,二者不配,取其清凉之色而已。我们可以创造出一只南瓜盅,把上等的八宝饭放在南瓜里回蒸,那南瓜清香糯甜,和八宝饭浑然一体,何况那南瓜比西瓜更有田园风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