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作為一個文學家、思想家還是挺合格滴。 魯迅的文章,不論小說、散文、雜文………都有一種壓抑感,令人不舒服,但是他老人家筆下“創造”的中國人的形象不少,幾乎都能在中國的現實社會中找到這些形象的影子。雖然魯迅在“刻化”這些人物時候不見得懷什麼好意,多數是懷着厭惡、輕蔑、甚至帶點兒仇恨的心理。不過這並不妨礙魯迅先生是個成功的作家。 阿Q是比較公認的中國人形象,最近又弄出個“趙家人”、“趙老太爺”來,這應該算是共產黨與時俱進的結果。除此之外,小D、吳媽、小尼姑表現也不錯。 另外,孔乙己、祥林嫂、閏土、小栓他爹、洋車夫、豆腐西施、九斤老太、七斤嫂、涓生和子君……這些人物的共同點是,您在實際社會、實際生活中找不到完全相同的人,但是,您絕對可以在自己或別人身上找到這些人物的影子。所有這些人物都具備了中國人身上的典型特色。這就是魯迅創造的人物吸引人、引人共鳴的奧妙所在。 魯迅的真正“悲劇”在於他死後,被毛老土匪看中,把他封為“中國文化革命的偉大旗手”,這一下,魯迅就算是徹底完蛋啦,想再翻身都難。魯迅的陰幡兒掛在共產黨紅基因的喪車上,即便引入課本、“教科書”,也是越描越黑。 下面是幾句魯迅先生有關中國人“光輝形象”的“名言”: “中國人的性情是總喜歡調和折中的,譬如你說,這屋子太暗,須在這裡開一個窗,大家一定不允許的。但如果你主張拆掉屋頂他們就來調和,願意開窗了。” “一見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臂膊,立刻想到全裸體,立刻想到生殖器,立刻想到性交,立刻想到雜交,立刻想到私生子。中國人的想象惟在這一層能夠如此躍進。” “中國一向就少有失敗的英雄,少有韌性的反抗,少有敢單身鏖戰的武人,少有敢撫哭叛徒的弔客;見勝兆則紛紛聚集,見敗兆則紛紛逃亡。” “其實人禽之辨,本不必這樣嚴。在動物界,雖然並不如古人所幻想的那樣舒適自由,可是嚕囌做作的事總比人間少。它們適性任情,對就對,錯就錯,不說一句分辯話。蟲蛆也許是不乾淨的,但它們並沒有自命清高;鷙禽猛獸以較弱的動物為餌,不妨說是兇殘的罷,但它們從來就沒有豎過“公理”“正義”的旗子,使犧牲者直到被吃的時候為止,還是一味佩服讚嘆它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