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虽然比较晦涩难懂,但言简意赅,意寓深。按说也不难学。 比如,孔夫子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又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第一句好理解: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知识。 第二句有点儿麻烦,其实只要把“己知”两个字对调一下,就明白了,变成“不患人之不知己,患不知之也。”就是说,不怕别人不知道自己,就怕自己不知道别人。 以上是讲做人、求学的道理的。还有讲故事的。比如楚汉相争中的韩信,只要以下很短的文字,便可介绍他的一生: 少年有志,乞食漂母。长年孤贫,受辱胯下。先投项羽,怀才不遇。后遇刘邦,死里逃生。萧何月下追韩信,刘邦设坛拜将,韩信评项羽入木三分:“匹夫之勇、妇人之仁”。之后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四面楚歌,霸王别姬。最后兔死狗烹,身首异处。完啦。 《史记》中有关韩信受辱胯下的一段及其简练,不足百字。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于是信孰视之,俛出袴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这个就不用解释了,仅其中三个字“孰视之”,就把韩信当时的心理状态、思想情绪、精神面貌描写得淋漓尽致,入情入理、细致入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