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很多人認為是中國的國粹、國魂。這樣說不無道理,您看“文化大革命”把中國傳統文化一掃而光,最早、最先開刀的就是京劇。江青這個臭婊子,弄了個什麼“現代戲”,把京劇整得烏煙瘴氣。毛老土匪聲稱京劇是“帝王將相、才子佳人”占領革命的舞台,要把他們統統趕下去,換成工農兵。 不過有句話是說對了,所謂京劇,演得就是“帝王將相、才子佳人”,不演“帝王將相、才子佳人”就不叫京劇。聽起來簡單,但京劇正是通過這一演,演出了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直至大清朝的五千年“精神文明”、“文化傳統”。什麼精神文明、文化傳統?四維八德:禮、義、廉、恥為“四維”。忠、孝、仁、愛、信、義、和、平為“八德”。 京劇的有些著名唱段,甚至家喻戶曉、婦孺皆知,人人都會唱兩句。比如《蘇三起解》的蘇三:“蘇三離了洪洞縣,將身來在大街前,…”;《龍鳳呈祥》喬國老:“勸千歲殺字休出口,老臣啟主說從頭……長坂坡、救阿斗、殺得曹兵個個愁……”;《四郎探母》楊四郎:“一馬出了西涼界…”;《鍘美案》包公:“包龍圖打坐在開封府……”;《坐寨盜馬》竇爾敦:“將酒宴擺至在這分金廳上……”;《鎖五龍》單雄信:“大喝一聲綁帳外…《釣金龜》老旦康氏:“叫張義,我的兒啊……”等等多啦,喜歡京劇的會唱的多,不怎麼喜歡的會唱的少,即便完全不懂、不會的,肯定也聽過。要是全不會、沒聽過,那您這個中國人有問題,假滴。其中有一出叫《十老安劉》,本來不怎麼出名,後來相聲大師侯寶林說相聲時,學唱了其中一段兒,這段兒可就傳開了: 劇中人蒯徹唱: 此時間不可鬧笑話, 胡言亂語怎瞞咱! 在長安是你誇大話, 為什麼事到如今耍奸滑。 左手拉住了李左車, 右手再把欒布拉。 三人同把那鬼門關上爬……… 生死二字且由它。 尤其是“三人同把那鬼門關上爬”後面的“爬”拖腔,九曲十八彎,高昂、低吟、峰迴路轉……加上後面的尾句、伴奏,足有一兩分鐘,把蒯徹三人的當時的恐懼、僥倖、冒險、拼死一爭的精神和心理狀態表現得淋漓盡致、唯妙唯俏。 如果懂京劇、喜歡京劇、又有歷史知識,知道故事的來龍去脈的,肯定聽得如醉如痴、身臨其境。那一個“爬”字的拖腔再長,您都不嫌長,巴不得在托長點兒才好,就是“爬”字後面的京胡伴奏,都捨不得丟掉一絲半蔻。 為什麼捏?因為蒯徹三人當時的境遇、狀況、將要面臨的危險,是在是太大了、太驚險了、太刺激了……不知您看沒看過美國西部片兒,兩個人打賭的情節:一把五發子彈的左輪手槍,放在兩人中間,只有一發子彈,裝入之後,轉一下“彈倉”,不知道第幾槍會射出子彈來……二人輪流,對準自己的太陽穴,一人一槍,誰碰上誰死!當然,事先“石頭剪子布”決定誰先打……比那個還驚現萬分,後來果然出現了意想不到的情況,三人被當做人質“拘押”,命懸一線……而這一切都要回到本出京劇的題目《十老安劉》,是個漢高祖的顧命老臣,為了平定、穩定大漢江山,做出了艱苦卓絕的努力和鬥爭,最終滅了要顛覆大漢劉家江山的“呂氏”諸侯,這才會有後來的大漢“文景之治”,也才會有“漢武帝”開疆擴土,大展雄風。 而《十老安劉》中的主謀正是劇中主角:蒯徹。所謂“三人同把那鬼門關上爬”的另兩位老頭子,分別是李坐車和欒布,也是楚漢相爭時赫赫有名的功臣,許多有名的成語,如“背水一戰”、“置之死地而後生”、“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就是出自他們。 說起來,蒯徹之所以出名,全仗着他的“三寸不爛之舌”,狡猾善變、詭計多端還振振有詞、義正辭嚴。怎麼回事涅,那故事可就多了去啦。我會接着寫。 所以說,懂京劇、看京劇、喜歡京劇,沒點兒歷史知識、民族文化、民族傳統根底,那就是瞎胡鬧、瞎胡混。所謂的“現代京劇”,連邊兒都不能沾,沾上邊的人根本就不配談京劇二字。還是該幹嘛幹嘛去吧,共產黨是強姦京劇,您就不要跟着糟蹋、玩弄京劇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