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遷在《史記》裡的一段話成為名言,特別是中國人的“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因為毛澤東在“為人民服務”裡面引用過,所以,備受中國人“推崇”,其實瞎掰兼扯淡,那不過是毛老土匪為”革命事業”徵招替死鬼、亡命之徒的宣傳詞。 這句話出自《史記》《報任少卿書》:“人固有一死,死有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用之所趨異也。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辭令,其次詘體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關木索被箠楚受辱,其次剔鬄毛髮嬰金鐵受辱,其次毀肌膚斷支體受辱,最下腐刑,極矣。” 司馬遷把“死”分為十個等級”,其中最下等為“腐刑”。所謂“腐刑”就是“宮刑”,宮刑是什麼?您自己琢磨吧。 任少卿,是司馬遷的通家好友,司馬遷因在漢武帝面前,為李陵辯護,惹怒了漢武帝,被漢武帝賜予死刑,由於很多朝臣為其辯護,漢武帝答應讓司馬遷在“死刑”與“宮刑”之間,選擇一種。 司馬遷選擇了“苟且偷生”的宮刑。為什麼涅?因為司馬遷認為自己不能死,兩個原因:一是司馬遷祖上歷任“史官”,“修史”的大任還未完成,不能因自己的死,使“歷史”中斷;二是司馬遷自覺才冠天下、無人能及,不把自己的才能顯現、貢獻出來,愧對先人和自己。 司馬遷權衡再四,決定“苟活”以修史。最終的《史記》“上計軒轅,下至於茲,為十表,本紀十二,書八章,世家三十,列傳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史記》成為中國文學、歷史方面的不朽巨著。以至後來的史書,都以《史記》為範本寫成。 魯迅對《史記》的評價比較準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司馬遷的死,何等曲折、複雜。司馬遷創造的“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被毛老土匪糟蹋得不成樣子。 現代社會,“死”也是有質量滴,不過哪位要是想選擇“毛澤東、張思德、董存瑞、黃繼光、劉胡蘭、………”式的死,甚至選擇司馬遷式的“先宮後死",………沒準兒還有選擇自宮而死滴,那也隨您的大便。 所謂“死亡質量”,臨終關懷類似,是“通過提供支持系統,緩解患者生理和心理上的雙重痛苦,讓患者離開的有尊嚴,從而提高死亡質量”。 也就是說,即便是下一秒死亡的人,也要給予更多的關懷與尊重,讓其走的安詳。 據統計,台灣死亡質量全球排名第6名,居亞洲之冠。 中央社2015年10月6日報道,由新加坡慈善組織連氏基金會委託進行的死亡質量指數,是根據全面的研究及訪談全球120名安寧緩和醫療專家所得結果。 調查指出,完善的全國政策、安寧緩和醫療全面融入英國國民健康服務體系之內、寧養服務發展優良,加上社會的積極參與,令英國在調查中排名全球第1。英國在2010年的死亡質量指數中也居榜首。 台灣是全球最先實行安寧緩和醫療體系的國家之一,成功地利用主流和社群媒體來強化人們對安寧緩和醫療的了解,於2000年立法施行相關條例。台灣全面的研究計劃、安寧緩和醫療的廣泛培訓、具國家認證的紓緩治療及免費的高品質服務,使台灣名列亞洲之冠。 這是5年公布一次的調查,具有公信力。而台灣上次排名是第14名,進步了8名。台灣的進步,與5年前大不同的是“心理師”也進入安寧醫療體系,過去是宗教師、社工師,然而在提供服務方面大有不同。 中國全球排名第71名,倒數第9。調查指出,中國大陸由於欠缺策略及指引、服務供應有限、缺乏具相關技術及資格的專業人士,以及缺乏鴉片類止痛藥,中國大陸在安寧緩和醫療的供應方面遠遠落後於需求,排名全球第71名。 2010年中國大陸全球排名倒數第4名。活着尚且憋屈,死時何來尊嚴?《全球死亡質量排名報告》讓中國人開了眼界。 如今的中國人活的生不如死,又怎會考慮死時能不能受到“優待”呢?被壓迫在醫療、教育、養老這“三座大山”下的中國人,一生的勞苦奔忙都不過是在為國家的高稅收、政府的私有財政、權貴的巧取豪奪做着貢獻。活着時生不如死,得不到應有的尊重,何談享有臨終關懷、講究死亡質量呢?他們在談到死亡時,一臉視死如歸、無所畏懼的神情。因為一塊墓地幾十萬,死都死不起。 如今,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開始大批量患上以“肺癌”為首的各類絕症以及各種各樣叫不出名的職業病、慢性病,使中國人的身心備受折磨,甚至是在加速其衰老和死亡。除了由於經濟負擔所帶來的巨大壓力之外,環境以及各類飲食的被污染、被毒化因素,也是導致中國人的細胞加速癌變、使其患上各類絕症、不得善終的重要原因。 中國人,在享受健康之時,是誰剝奪了他們本該擁有的關懷與尊重,將其推向疾病纏身、過早患上絕症的厄境呢?只一句土地、資源、市場歸屬國有就能恰如其分的詮釋一切。 管理國家的政治權貴們一旦失了德行,那將是整個民族的莫大悲哀。一個對活着的人都能無限度降低質量的國家,講究“死亡質量”純屬奢談!於是,針對“死亡質量”的評分標準,中國所表現出的醫生缺乏專業培訓、民眾缺乏相關教育、政府支持有限……可想而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