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說道魯國國君魯桓公,吃肉的,聽了曹劌,這位“食貨者”,也就是吃野菜的人的話,龍心大悅,親自掛帥,命曹劌為軍師,點齊了兵馬,準備迎戰齊國。 那麼說,魯莊公為什麼這麼聽曹劌的話呢?上回已經說了,曹劌說得有理,說了三條魯國必勝的原因:1、師出有名,為了抵抗外敵;2、保家衛國,以逸待勞;3、魯國無所求,所謂“無欲則剛”。 其實這三條,管仲早就看出來了,他當初對齊桓公說“打則必敗”的原因差不多也就這三條。不過還有一條,那就是齊國齊桓公、公子小白,新君剛立,還沒有做好攻打別國的準備。要想攻打別的國家,必須先要自強。如何自強,那是另一番治國的道理。按現在說叫“治國理念”,不過共產黨習近平可沒什麼“治國理念”,不過是借用一下兒這個詞兒。關於管仲是如何的治國,稍後再說,眼下要緊的是,魯國和齊國開戰的問題,有什麼事兒,打完仗再說。 不論是曹劌的用兵還是管仲的治國,都符合咱們題目中所說的“法無定法、兵無定兵”。看完了,您自己琢磨去。總之,世界上從來不存在固定的“真理”、想象的“政治正確”,也就是沒有固定的、一成不變的法理。下面書歸正傳。 一治一亂聖人留,爭名奪利幾時休。 漢高祖滅秦楚龍爭虎鬥,傳流到漢獻帝三國分頭。 曹孟德占天時人稱魁首,吳孫權得地利駕坐龍樓。 漢劉備占人和捨命交友,只落得沒有個安身地四海漂流。 這首定場詩說得是三國。其實東周列國、春秋戰國時期的形勢也差不過,不過國家多了點兒,更亂套而已。其實任何國家、任何個人,都離不開:天時、地利、人和。 話說魯莊公和軍師曹劌,帶領着兵馬,意氣風發、浩浩蕩蕩來到了齊魯交界,準備與齊國開戰。一路上,魯莊公雖說是信了曹劌了,可心裡一直打鼓,畢竟他才是一國的國君,自己的事兒自己最着急。緊的問曹劌,這位吃野菜的軍師,這仗怎麼打?如何的排兵布陣等等………曹劌呢,就一句話:“不知道,我得先看看……”弄得魯莊公乾沒轍。 書中暗表,其實那曹劌,堪稱第一流的軍事家,戰術家。熟讀兵書、深諳兵法,懂得用兵之道。他先前所說的“魯國已經勝了”,那叫做“戰略上藐視敵人”,以己之長、克敵之短。這種戰略藐視,是有科學根據的:1、當時打仗的時間是在春末夏初,齊國軍隊的糧草供應都要從國內糧庫裡帶,帶不了多少,後方的軍需供應必定吃緊,有道是“皇帝不差飢餓兵”,如果這個仗要發生在秋天、秋末,那就是另一番景象、另一番估計了;2、曹劌早知道,齊魯交界處的地形地貌,對地理情況有大致的了解,不過還要到真實的交戰地點,看看再說。所以他一直不吭氣兒,因為這些話,您跟那個“吃肉的”君王說,丫不見得懂。這種戰地的實地了解和考察,在戰爭中十分重要,往往決定戰爭的勝敗。這就叫做:戰術上重視敵人,一絲不苟、毫釐不差。 說着話,交戰地點,也就是戰場就到了。這地方叫長勺。您要看看地圖就會知道,齊國和魯國,都在山東,就是現在,一說山東就是“齊魯大地”,文革中山東革委會成立的時候,淫民日報的社論好像是“齊魯大地一片紅”。齊國靠海邊一側,而魯國靠內地一側,緊鄰如今的河北、河南一帶,也就是說,魯國靠近山東西南一帶,相當於現在的菏澤市菏澤地區。看過電影《南征北戰》的都知道,魯西南是山東省最貧困的地區,是共產黨的“魯豫根據地”,問都甭問,是個窮得掉渣兒的地方。最後魯國被齊國吞併,也是這個原因。 齊魯交界的地方是一片長形的開闊地,兩國邊界各有一道山梁,山雖然不是太高,卻是易守難攻。您要看春秋戰國時期的地圖您就知道“地利”的重要了,所謂最後的戰國七雄,每個國家都有自己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大都是“順地利而建國”。唯一的例外是宋國,地處河南河北,一馬平川、萬里沃野,沒什麼天險、天塹。所以宋國是最倒霉的國家,經常挨打。 簡短截說,齊國、魯國各占據一道山梁,中間是一片挺寬的寸草不生的開闊地,像是 大澇時節,大河決堤衝出來的一道河床。 對方齊國,上午巳時,也就相當於現在的十點來鍾,發動第一次進攻。隨着齊國的第一通兒戰鼓,號角齊鳴、殺聲陣陣、刀槍並舉、戰馬嘶鳴………齊國的士兵猶如下山猛虎、撲食豺狼,衝着齊國的陣地就撲過來了……… 魯莊公就問:“怎麼着?打不打?” 曹劌:“不行,不能打,叫軍士們準備弓箭、滾木壘石,防守為主………” 結果齊國的第一次進攻被打退了,第二次進攻在未時,相當於下午兩點多鍾吧,您看這古代打仗都講究吃飽了飯再打,吃完早飯進攻一次,午飯吃完了,進行第二次進攻。跟第一次一樣,魯軍還是堅守不戰。不過曹劌暗自點了點頭,怎麼呢,因為他已經感覺到齊軍的士氣比第一次進攻小了許多…… 齊國的第三次進攻在傍晚,吃過晚飯之後,這一次,齊軍的聲勢又小了許多,曹劌對魯莊公說:“行了,這回可以打啦!”,接着對魯莊公解釋說,這叫做一而盛、再而衰、三而竭……趁敵人疲憊衰竭,咱們給他來一個一鼓作氣,當下,魯莊公發出號令,全軍出擊,居高臨下、勢如劈竹,把齊軍殺得丟盔卸甲、狼狽而逃………這就是“一鼓作氣”這個成語的由來。 齊軍大敗,一路撤退,魯莊公就問,咱們追不追?曹劌說您先等等,我先看看……敢情這位吃野菜的主兒,打起仗來,什麼事兒都要先看看!曹劌一看,敵人是真的退敗了,因為敵人的盔甲、旌旗、兵器………丟得滿地都是,這才指揮大軍,把齊兵殺回了老家,直到深入齊國邊境好幾十里地……之後,曹劌對魯莊公說:“行了,咱們不能再追了,一是因為,不能深入敵軍腹地,造成孤軍深入的局面,二是兵法有云:窮寇勿追。” 就這樣曹劌這個吃野菜的人,為魯國立下了大功,後來被封為魯國的大夫……留下了一鼓作氣的千古佳話。魯國的事兒就算完了。 接着說齊國,齊桓公回國之後,老實多了,深深感到管仲的英明和智慧,正式任命管仲為相國,要知齊國在管仲的治理下,如何奮發圖強,一步步走向春秋霸主的地位,那就要說道“管仲治國”的故事了,要知管仲是如何的治國,最後讓諸葛亮都佩服的五體投地,且聽下回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