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土匪流氓國家,不斷的發明新詞兒,“治國理政”即是其中之一。中國的太監婊子理論家們還專門為習近平習二大爺出了一本書叫《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其實就是搜集了一些習二大爺上台後的一些講話、談話、演講、答問、批示、賀信……當然,那些胡說八道帶放屁的話,像什麼:吃飽了撐的、紅基因、正能量、PM250、比這着腳穿鞋、通商寬衣之類滴,不能收集進去,否則書將不書也。 據官方宣傳,該書“全面準確地闡釋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中國共產黨的治國理念和執政方略,增進國際社會對中國發展理念、發展道路、內外政策的認識和理解”。其實扯淡,一群流氓土匪,哪裡談得到什麼“治國理念”? 閒話少說,接着說咱們的管仲治國,中國人的老祖先,諸葛亮都佩服得五體投地的主兒,在春秋戰亂時期,把一個“伯爵國”,三等國家,治理成一個強大的國家,最後成為春秋五霸之一。怎麼治理的呢?且看; 勞勞車馬未離鞍,臨事方知一死難;三百年來傷國步,八千里路弔民殘。 秋風寶劍孤臣淚,落日征旗大將壇,寰海塵氛紛未已,諸君莫作等閒看。 話說,在長勺一戰,齊桓公、公子小白被魯莊公手下的吃野菜的軍師曹劌,打了個屁滾尿流,一直逃回了齊國的都城臨淄,就是現在的山東省淄博市。回來以後,齊桓公對管仲算是服了氣了,按鮑叔牙的建議,加封管仲位“相國”,相當於後來的丞相、宰相。然後就問管仲:“相國,您看咱們打誰好呢?” 管仲心說:“還打哪,您不瞧您讓人家一個小小的魯國打得差點屁眼兒開花……再打,再打咱們誰也活不了,您這國家都要玩兒完……”不過嘴上可不能這麼說,君臣之間有君臣的禮儀,說話要文明、有禮貌。孔子春秋制禮儀差不多就相當於那時候,就跟現在的什麼“五講四美”那意思差不多。其實,中國很多半吊子文人,對此都有誤解,因為中國的歷史書,假的居多。真正的,中國被稱為華夏禮儀之邦,漢朝開始,從漢朝才定義了文化上的中國,秦朝秦始皇統一天下不過定義了地理意義上的中國。更精確的說,華夏禮儀之邦的創始人應該是漢高祖劉邦手下的一個文臣,此人名叫叔孫通。是一個十足的小人:怕死鬼、賣國賊、叛徒、內奸、特務、間諜………反正是一個不怎麼樣的下流小人。以後有機會專門說說這小子,現在沒功夫。 接下來,管仲為齊桓公出了幾個主意,按文話說就是“治國良策”,齊桓公不愧一代明君聖主,虛懷若谷、從善如流,處處按着管仲說得辦,把治理國家的大事兒完全託付給了管仲一個人!沒過五年的功夫,完成了齊國的第一個“五年計劃”,齊國一躍成為當時最富強、最有錢的國家,為日後成為春秋霸主打下了牢固的“經濟基礎”,不過當時的“上層建築”還差點兒。 管仲的治國方法,“治國方略”有以下這麼幾條,也不多,所謂大道至簡、一柱擎天。具體情況是這樣滴: 首先與相鄰個國修好,為國內發展、崛起創造一個和平安定的條件。這是最主要的,要不然三天兩頭兒打仗、時刻全民皆兵,那還發展個屁呀。 再有,在全國設立“鐵官”、“鹽官”、“土鄉”、“行商”。 那時節打仗,全靠兵器,後世稱作冷兵器時代,冷兵器時代什麼時候算結束呢,只是在火藥大規模做為武器之後。當時的武器原料無非兩種、鐵、青銅。其實說白了青銅不過是在銅裡面加上各種其它金屬,煉成的合金。主要還是鐵,冶鐵術就是當年的高科技。跟現在的製造原子彈差不多。 1、設立“鐵官”。甭問:高端武器研發機關。不過管仲給“鐵官”提出了另一項任務,大量製造精良的農具、工具,什麼鋤頭、鐵杴、錘子、斧子、鑿子、錛子、鎬頭、犁………以促進國家的農業、手工業的生產。 2、設立“鹽官”。鹽在古代是非常重要的物資,關繫到千家萬戶的日常生活。您還別說東周列國時期,就算後來,都過了好幾千年了,法國法蘭西的貴族、皇室都拿鹽當寶貝。舉行宴會、吃飯的時候,按爵位、職位高低,每個人面前擺的鹽多少不一樣。比如皇帝五勺,宰相、將軍四勺,六部公卿三勺………最下等的乾脆,沒鹽吃,或者弄點鹽水,用舌頭舔一舔就算完事兒……管仲設立“鹽官”就是為了把這種珍貴的民生資源,有國家統一控制起來,嚴厲打擊私鹽買賣,把鹽的經營改為“國營”。須知,齊國東臨大海,鹽的資源豐富,統一開採海鹽,其實就是曬鹽,圈一圈海水,曬乾。在用鹽來和內地個國做買賣,那是百賺不賠。 書中暗表,中國歷史上真正的民間幫派,只有兩個,一個鹽幫、一個漕幫。鹽幫,估計就是從齊國開始滴。即有“國商”,必有私商,這是肯定滴。 3、所謂“土鄉”,就是種地的農民,分成鄉,這些人專門種地、開墾荒地。國家給予各種優惠甚至補貼,還有一樣,種地的農民,免服兵役。 4、“行商”就是商人,所有的商人,不論大小,有國家統一派發“營業執照”,專門從事商業活動,行商也和農民一樣,免兵役、免勞役。 這樣,無形中就把人分成類了,不過這可不是按高低分的,是按職業分的。這一舉措意義重大,實際上有實際的、可以運作的“社會職業分工”。後來的士、農、工、商稱呼,估計也是從管仲那兒開始滴。 這麼一來,齊國上下團結一心、國泰民安、風調雨順,不到五年,齊國赫然變成當時的諸侯國中經濟上最繁榮、軍事上最強大的國家。 在這期間呢,齊桓公對管仲是越來越信服、越來越倚重、越來越尊重。這一天上朝,齊桓公就問了:“賢相,”,您聽聽這稱呼都變了,最早是“管夷吾”,後來是“相國”,現在叫“賢相”,大概是吃鹽吃多了………再往後您看吧,把管仲尊稱為“相父”!“你看這國家也強大了,人民也富足了,咱們是不是該開打啦?” 管仲說:“您先別着急,要打仗也行,咱們的有個機會,或者找個茬兒。必須做到師出有名,理得天下。兵法云:攻心為上、攻城次之………” 齊桓公說:“得得得,你也別跟我瞎白活了,我也不懂,你就說咱們現在應當怎麼辦?下一步該怎麼走?” 管仲急忙正色說道:“啟稟陛下,微臣惶恐,現有一天賜良機,可保我順天承運、成為邁向霸主的第一步。”管仲怎麼說的呢?文言文,說出來諸位未見得懂,下邊兒我給翻譯一下、解釋一下,這些事情在《東周列國志》裡都有記載,絕非在下胡編。 管仲所說的機會,是什麼機會呢? 這得先介紹一下當時的國際形勢,當時的朝代叫東周,當時的周天子叫周禧公,已經是非常沒落了,所謂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已經過時了,原因在於周朝的分封制度,大有問題。周天子所分封的各個大小諸侯國足有好幾十個,所有諸侯國,甭管大小,都有自己的封地、封民、家兵、謀臣。不獨立才怪。到後來各個國家都不拿周天子當回事兒了。就連早先約定、規定的朝貢也沒人去了,周禧公整個兒一個真正的孤家寡人。也沒什麼人給進貢了,今天這國送幾筐蘿蔔,明天那國送幾擔糙米,再過幾天送倆白薯、仨土豆………周天子快成了要飯的啦! 不過有一條,別看各個諸侯國都忙於自己的事兒,把個周天子忘了,可名義上還有個周朝、周天子。這可就讓管仲給看上了。 管仲對齊桓公說,現在天下人都不拿天子當回事兒,您正可趁此機會接近周天子,反正也用不了多少錢,就能把那周天子哄得高高興興,咱們就可以從中行事兒了。 其實管仲這一招,相當於“利用中央、挾持地方”,據在下的看法兒,後來三國時期的曹操,用得就是這一招兒,不過曹操比管仲橫,那叫“挾天子以令諸侯”。 另外管仲所說的機會還有另一個原因,什麼原因呢?宋國出事兒了,出了大事兒了。 要知宋國出了什麼事兒、管仲是如何的“利用中央、挾持地方”,且聽下回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