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說到,齊桓公把治理國家的事兒,完全託付給了管仲,不到五年時間,第一個五年計劃順利完成,把齊國治理得井井有條、國泰民安。最後,齊桓公尊稱管仲為“相父”。管仲立足本職工作、胸懷全局,像齊桓公提出了齊國進一步發展的宏偉藍圖。 管仲給齊桓公出了個主意,趁周天子沒落、無人理睬之際,主動接近、討好周天子、周僖王。齊桓公這回可是真聽話,對管仲言聽計從。派人、派使者主動朝見周天子,接長不短的給周僖王送些貴重禮物,當然少不了進攻“美女”,齊國和周天子的關係日益密切。而其他各國,沒有一個國家拿這個當回事兒。 齊桓公就問管仲:“相父,您看,咱們前前後後給這個傀儡天子送的東西、美女也不少了,可這又有什麼用呢?請問相父,這不是額外的給咱們背了個包袱嗎?” 管仲說:“非也。”下邊兒又是文言文,在下翻譯滴:“現在正好有個機會,陛下您可以利用周天子,提高您在各個諸侯國家中的地位和聲望。”接下來管仲的意思是這樣滴: 宋國出事兒了,出了什麼事兒呢, 國王死了,要立新君。不過這個國君不是正常死亡,如果是正常死亡,君亡子繼, 即便沒有兒子,只要君主有遺囑,傳給誰誰誰…………就算完了,沒周天子什麼事兒。宋國的國君是被手下的大臣殺死的,按現在話說叫“政變”。不過也不是正式的“政變”。宋王,只因為愛開玩笑,稀里糊塗的就讓人給殺死了……不過這和管仲的主意又什麼關係呢?這得從宋國所出的“大事兒”講起: 今天的定場詩:斗大黃金印,天高百餘堂,不讀書萬卷,難得伴賢良。 當時宋國的國君是宋閔公。 宋國咱們提過,地處河南河北中原大地,地理上沒什麼優勢,春秋戰國時期,挨打、打仗最多的就是宋國。挺倒霉的這麼一個國家,有個成語叫“逐鹿中原”,其實所謂中原,指的就是河北、河南兩省,頂多再加上山東、山西的一部分。宋國的首都在邯鄲,現在的河北省最南端。邯鄲什麼最出名?成語《邯鄲學步》?那不算。邯鄲最有名的是它的城牆,您想啊,一馬平川、沃野千里,打起仗來國君、文武百官只有靠城牆做為最後的屏障。 不過宋國也不簡單,曾經做過春秋五霸的第二任霸主。原因有兩個,都和地利無關:一是君正臣良、將相和睦,最有名的故事是“將相和”,廉頗、藺相如人人皆知,專門有出京劇就叫《將相和》,最早由名角李少春、袁世海後來由譚富英、裘盛戎主演。二是宋國最早推行的“胡服騎射”:那是宋襄公時期,所謂“胡服騎射”指的是宋國全國,提倡穿衣服向胡人學習,短打扮、足蹬靴,有利於打仗;全民皆兵,學習騎馬、射箭……後來宋國逐漸強大,成為春秋的第二代霸主。這是後話。 當時可不是這麼回事兒。宋閔公當政時期,宋國的大將軍,複姓南宮,名叫長萬,南宮長萬。武藝高強自不必說,宋國第一高手兒。不過他在一次對秦國的戰爭中,當過俘虜。後經宋閔公與秦國談判,割地賠款,才算完事兒,南宮長萬也因此做為交換的戰俘,回到宋國,繼續做他的大將軍。按宋閔公的想法,是他救了南宮長萬,自然處處除了君臣關係之外,另加一層高高在上的“私人情感”;可南宮長萬不這麼看,他認為秦宋交戰戰敗,宋閔公責任更大,所以始終不服氣。君臣之間,芥蒂已存。所謂“芥蒂”實際上特指存在於個人之間的解不開的疙瘩。 這倒沒什麼,南宮長萬畢竟是宋國大將軍,平時能忍則忍,還算懂得顧全大局。不過南宮屬於一介武夫,最後一次,實在是忍不住了: 有人向宋閔公稟報,說是齊國不斷正在拍周天子周僖王的馬屁,恐怕居心不良。宋閔王覺得有道理,既然如此,我國為何不能親近周天子呢?於是,想派一個人,給周天子宋點禮物、順便向周天子“請安”。 南宮覺得這是個機會,向宋閔公請求出使周朝,順便躲開這個整天拿自己開涮的宋閔王,自己呢,清靜幾天,也沒什麼別的意思。 沒想到宋閔王又來了勁兒啦!說:“憑你?一個敗軍之將,當過敵人的俘虜,要不是本王割地賠款,焉有你的命在?這麼着,本王我也不是欺負你,你不是號稱天下第一嗎?咱倆比武,你要是贏了,就派你去。” 這個宋閔公不知輕重,不懂得尊重人,沒什麼教養,這還不算,經常當着眾臣的面侮辱南宮,動不動就:“你曾經被人俘虜國,別看你武藝、武功高,沒什麼了不起。”這一次。南宮得着理啦,比武?比就比!那南宮,手使一杆方天畫戟,有萬夫不當之勇,宋閔公哪兒是個兒啊?連輸五場。 宋閔公說,想當使臣,光武的不行,還要比文的。比什麼呢?下棋,下圍棋。這南宮可就不是個兒了。南宮連輸五盤。君主下棋,那棋盤都不一樣,一塊完整的上好的和田玉刻成的棋盤,棋子兒都是黑白翡翠的。一副棋盤足有百十來斤重。 那宋閔王也真是沒溜兒,剛贏幾盤棋,又開使嘲笑南宮:“你看我說你不行吧?說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你一個當過俘虜的人,怎麼能做我大宋的使臣呢………” 話還沒說完呢,南宮長萬抄起棋盤:“去你媽的吧!”,照着宋閔王的天靈蓋,啪地一聲砸了下去,只聽噗的一聲,宋閔王腦漿崩裂,腦漿子、鮮血四處橫飛,濺出足有一米多遠!只因一句玩笑話,南宮長萬把宋閔公給開了瓢兒啦。 南宮長萬,一不做二不休,帶領着自己的親信家兵、將士,把王宮給占領了。雖然是如此天大的事情,只因變化太快、事起驟然,那些個文武百官縱有千條妙計、萬種的忠心,也於事無補。再說,又有幾個忠正賢良之輩呢? 之後,南宮長萬找了個宋閔王的叔伯兄弟,叫公子游,立為宋國的國君。因為南宮長萬自己做不了皇帝。總體上說,那時候的古人,都有君權天授、不敢逆天行事的“思想意識”,包括平頭百姓也一樣。管仲不虧天下第一奇才,非常熟悉、了解當時的“上層建築”情況,才會成為東周列國時期、春秋時期的赫赫有名的歷史人物。按在下說,齊桓公之後的四個霸主,基本上都是沿用了管仲“設計”的成為霸主的“路子”,什麼路子呢?這個,咱們以後再說。 這樣一來,宋國的新任國王“游”,就要由周天子批一下,而且,按宋國的情形,此“御批”顯得格外重要。否則宋國的文武百官不服、臣民不服。 說到這兒,咱們說句題外話,中國這個所謂的自稱的“大國”,必須要得到“美國”和西方的批准才行。讓美國和西方批准有兩種方式:第一種,走美國和西方自由民主化的道路,與民主制度融為一體(這看來不大可能);第二種:堅決徹底與美國和西方世界為敵。這正是中國正在走的道路。中國所謂的“世界經濟一體化”,所謂“美國的政治正確”是中國的太監婊子理論家們,扣給“世界”和“美國”的帽子。再次,再說明一次,不存在美國的政治正確,世界也不可能有什麼“經濟一體化”,目前進行的只是一場世界範圍內的經濟戰爭。 回過頭來接着說咱們的管仲春秋:有了上面的種種鋪墊,管仲向齊桓公進言:“趁此機會,您可以覲見周天子,多帶些個禮物、美人兒,向周天子要求“頒詔使者”這個差事。有了周天子的口頭任命,你可以進一步以此為名,召開天下“君主大會”,在會上宣布宋國國王合法化,您玩兒個“替天行道”,順便就在心裡和道義上鞏固加強了您在諸國中的“霸主”地位。有了這種“上層建築”,到時候,您想打誰打誰!”您看這管仲也夠壞的。 不過這暫時還是一種“幻想”,到後來:懸念迭起、險像叢生,形勢越來越複雜………古人云:剪不斷、理還亂,用來形容當時的世界形勢,那是再恰當不過了。 前面說的就是管仲向齊桓公建議的“外交政策”,管仲的外交政策,可以叫做“見機而行、見景生情、隨機應變、順天而行”。 要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