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二毛子的艰难寻亲之路
艺萌:二毛子是过去东北人对中俄混血儿的称呼。别看现在混血儿吃香,然而过去,尤其是中苏交恶期间中俄混血儿可是吃尽了苦头。我原先有一邻居,人长得高大帅气,虽不是混血儿,可是他有几个中俄混血的同父异母的弟妹。他的父亲当初只身冒险叛逃到苏联,后娶了妻生了子。80年代末90年代初回国,他才得知父亲给自己生了几个混血弟妹。这篇记述55年的艰难寻母之文,让我不禁湿了眼框,想起了我的邻居一家遭受的分离之苦。
文 | 南柯解史
2009年12月27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的电视台里,一位头发花白的中国男人跪在一个俄罗斯老太太面前,两个人紧紧地拥抱在一起,互相哭诉着自己的思念与委屈,台下的观众看到这一幕,纷纷被他们的故事感动落泪。 这个中国男人名字叫黎远康,年龄61岁,而那个俄罗斯老太太名字叫瓦莲金娜,年龄已有80岁,两人之间是母子关系。在此之前,母子俩已经有55年没有见过面。
他们的故事要从一百年前说起。上世纪20年代,苏联派遣了大量的援华专家帮助中国发展工业,其中就包括瓦莲金娜的父母。而瓦莲金娜就是在那段时间出生在中国的。 从小在中国长大的瓦莲金娜,不但会说流利的中文,还十分了解中国的风土人情,长大后,更是在新疆的一家医院当护士。 而黎远康的父亲叫黎怀钰,小学没毕业就在外闯荡,13岁在一家兵工厂当学徒,18岁进入成都的飞机制造厂工作,随后又来到新疆谋生,而在那里,他结识了苏联女孩瓦莲金娜。
两人的第一次见面是在医院里,黎怀钰是看病的患者,瓦莲金娜是陪护的护士,两人年龄虽然相差15岁,但可以说是一见钟情,很快就确定了恋爱关系。 1947年,在亲朋好友的祝福下,两人举行了婚礼。同年,他们生下来大女儿。次年12月23日,两人的儿子黎远康也降临人间。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各地开始大力发展工业建设,尤其是东北地区。也就是在那时,黎怀钰带着母子三人来到了东北。 不过由于工作原因,两人并没有住在一起,丈夫黎怀钰在沈阳的一家飞机厂工作,妻子瓦莲金娜则带着孩子居住在吉林长春,在那里当中学老师。 虽然相隔两地,两人的感情并没有因此变淡,反而思念之情愈加强烈,每到逢年过节的时候,黎怀钰总会来到吉林,与母子三人团聚在一起。 但是这样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很长时间。1955年,国际形势发生变化,苏联撤走了援华人员,其中就包括瓦莲金娜一家。
面对即将到来的离别,瓦莲金娜想要丈夫陪自己到苏联工作,但黎怀钰为了完成国家建设,也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并没有答应妻子的请求。 在不得不分开的情况下,两人商量了孩子的归属,最终他们决定让孩子自己选择,结果7岁的姐姐选择跟母亲回到苏联,6岁的黎远康则选择和父亲留在中国。 1955年4月是离别的日子,一家四口来到了中俄边境的满洲里火车站。那天,瓦莲金娜和女儿哭得很伤心,而当时年龄尚小的黎远康,并不知道分别意味着什么,看到妈妈和姐姐一直在哭,他反倒安慰着说:“妈妈、姐姐,你们不要哭,我和爸爸一个星期后就去找你们。”
6岁的黎远康,以为妈妈是要出一次远门,过几天就能见面,可他没想到,两人的再次相见已是55年后。 1956年,苏联向我国援建的洛阳矿山机械厂开始动工,黎远康和爸爸来到了河南洛阳工作。在那里,父子俩开始了相依为命的生活。 黎远康虽然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但他却有着西方面孔,也因此,不管是在父亲上班的厂里,还是在上学的学校里,经常受到人们异样的眼光,那个时候,周围的人都叫他叫“小苏联”。 刚开始,黎远康还会为此生气,但随着时间流逝,黎远康逐渐习惯了这个称呼,他将一切的愤怒化为动力,开始努力学习。 1968年,高中毕业后,黎远康跟随父亲进入到洛阳矿山机械厂工作。此时他已经长大成人,对母亲和姐姐的思念愈加强烈,也就是从那时起,他有了寻找母亲的想法。 但是在当时那个动荡的年代,不但通讯十分落后,关于母亲的档案记录更是不见踪影,黎远康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那张母子三人的合照,这无异于大海捞针。
1972年,黎远康的爱情来临,她与一名女孩结婚,第二年,两人生下了一个儿子。看着怀里的儿子,黎远康心里五味杂陈,他更加明白做父母的不易,他发誓一定要在有生之年,让母亲看到自己的孙子。 1982年,黎远康已经寻找母亲14年之久,却依然没有取得任何进展,正当他愁眉苦展的时候,一个雪上加霜的噩耗传来了,父亲黎怀钰患上了淋巴癌。 眼看父亲日渐消瘦,身体一日不如一日,黎远康心急如焚,他迫切想要找到母亲,让父亲在闭上眼之前,见上失散多年的母亲。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尽管黎远康十分努力,做了所有的尝试,但还是未能在父亲走之前找到母亲。 父亲的去世,给黎远康造成了很大的打击,与此同时,也让他更加坚定了寻找母亲的想法。
不过在此之前,有一个更加棘手的问题摆在黎远康面前。1991年,庞大的苏联被分成15个国家,这对于寻找母亲,徒增了许多难度,黎远康根本不知道母亲现在在哪个国家,更不知道该联系哪个国家。 那段时间,黎远康像个无头苍蝇一样,四处碰壁,但凡是身边的亲戚和同事有要去苏联的,他都会托人将信和照片带给当地的红十字会。 每一次托人代信,黎远康都充满期待,可每一次投出的信,都是石沉大海,而那张唯一的合照,在一次次的冲印后,已经变得破旧不堪。 从1955年分别后,黎远康再也没有见过母亲,尽管时间会冲淡母亲在他脑海中的样子,可无法冲淡他对母亲的思念,对于找到母亲,他充满了执念,这也让他从未想过放弃。
2007年,一个老人半个世纪的坚持终于有了回响。那年的冬天,黎远康在朋友的帮助下,联系到了俄罗斯电视台,希望通过媒体的力量找到母亲。 当时俄罗斯电视台有一个大型公益节目《等着我》,这个节目开播的初衷,就是为了帮助在苏联解体中失去家人的寻亲人。
在看到黎远康与母亲的故事后,节目组深受感动,于是开始了对他的帮助。经过两年的寻找、匹配,节目组发现黎远康提供的照片和哈萨克斯坦寻亲资料中的照片一模一样。 2009年12月20日,黎远康接到了节目组的电话,通知他去一趟俄罗斯。在接完这通电话后,黎远康心里激动不已,他预感这次肯定是找到了。 12月25日,黎远康乘飞机来到了莫斯科。27日下午,母亲瓦莲金娜也被节目组接到了莫斯科。
节目录制现场,瓦莲金娜满怀期待地等待着与儿子见面的那一刻,当看到儿子进入演播室后,她激动地站了起来,在女儿的搀扶下,她快速走向儿子,而黎远康在看到母亲后,一边哭着,一百奔向母亲,然后跪在母亲面前,诉说着这些年的不易与委屈。 只见在莫斯科电视台的演播室里,两个头发花白的老人,一个80岁,一个61岁,他们紧紧地拥抱在一起,一刻也不想分开。令人欣喜的是,瓦莲金娜虽然离开中国几十年,但她依然能讲一口流利的中文,母子俩在现场用着熟悉的中文,互相诉说着自己的思念,这一刻,他们等了整整55年。
2009年12月31日,新年来临之前,黎远康来到了母亲生活的城市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在那里,他见到了姐姐一家人,看到母亲和姐姐生活的很幸福,他也感到十分欣慰。
2010年9月,黎远康又将母亲和姐姐接到了中国,一家人在河南洛阳生活了一段时间。期间,他们去了沈阳、吉林、北京,重温了55年前他们生活过的地方。 2013年9月7日,我国领导人在访问哈萨克斯坦时,提到了母子俩的故事,并迅速成为了中哈人民热议的话题。对此,黎远康表示:十分高兴,无比荣幸!
55年前,因为时代的变迁,一个四口之家被迫分开,55年后,在母子俩的坚持下,一家人终于团聚。 55年,是很多人的大半辈子,也是许多人的一生,而黎远康的幸运之处,正在于此,母子俩虽然分别几十年,但在生命的后半程,两人终是见上了面,还好一切都不晚!祝福他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