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慧燕
前 言
21年前的中国弃婴,如今成为奥运会夺金牌的世界冠军,为加拿大争光!18年前的中国弃婴,如今成为世界冠军,为美国赢得世界体操锦标赛金牌。这是两个中国弃婴的故事,读来令人感慨,发人深省!她们的身世既可怜又幸运,中国父母不要的弃儿,竟然被美加两国的洋父母培养成为世界冠军!各自在养父母关爱下,一扫童年阴霾,在世界竞技舞台散发耀眼光芒。真是既讽刺,又真实!
由加拿大夫妇从中国孤儿院领养的华裔女孩玛格丽特,首次代表加拿大参加奧运,就赢得百米蝶泳金牌。她在韓国举行的世錦賽百米蝶泳赛中也夺冠,並打破世界紀錄。
摩根·霍尔德在2018年体操世锦赛上脱颖而出,赢得全能冠军。
7月26日,在东京水上运动中心举行的奥运会女子100米蝶泳决赛中,加拿大华裔选手、21岁的玛格丽特·麦克尼尔(Maggie MacNeil),为加拿大夺得东京奥运会首枚金牌,也是加拿大史上首枚女子100米蝶泳金牌,引发关注。 她目前就读美国密歇根大学,原为中国弃婴,2000年2月26日在中国江西九江出生,一出生就被中国父母弃养,2001年6月1岁多时,由加拿大一对善心夫妇领养,她还有个小她4岁的妹妹,同样也是其加拿大养父母从中国领养的“弃婴”。首次参加奥运会的玛格丽特,在女子100米蝶泳赛中,以55秒59夺冠,并打破美洲纪录,成为加国史上首位在此项目赢得金牌的泳手。玛格丽特2018年就已在韩国光州举行的世界游泳锦标赛一战成名,首次参加世锦赛便夺得100米蝶泳金牌,站上最高领奖台。当玛格丽特成为世界冠军的消息传到中国亲生父母那里,当她们接通视频电话后,中国父母泣不成声,一遍遍说着对不起⋯
被加拿大夫妇收养的中国江西弃养女嬰玛格丽特·麥克尼爾,7月26日以55秒59的成績,打破美洲紀錄,拿下女子100公尺蝶泳金牌,引發关注。
由中国江西弃婴玛格丽特夺得奥运会游泳金牌,令人想到另一名同为中国弃婴身分的美国女子体操队名将摩根·霍尔德(本名吴颖思),她的英文名字有着浓浓的欧美味,却是一个极具广西人特色的华人面孔。
美国女子体操队名将摩根·霍尔德(本名吴颖思),是一个极具广西人特色的华人面孔。她出生时被棄养,二岁由美国养母领养,如今成为世锦赛女子体操全能冠军。
2001年7月18日,摩根·霍尔德出生在中国广西梧州,刚呱呱落地,她的父母就将她丢弃在医院门口,大热天,裹着她的小棉被差点把她捂死,棉被内塞了一张纸条,写着她的中文名字:吴颖思。吴颖思被送到当地福利院生活。幸运的是,2岁时,她被来自美国特拉华(又译德拉瓦)州的中年离婚妇人雪莉领养,取名摩根·霍尔德(Morgan Hurd)。2018年10月6日,17岁的摩根·霍尔德在加拿大蒙特利尔,获得世锦赛女子体操全能冠军。稍后(10月31日),美国队以压倒性优势成功卫冕女子团体冠军,获得该项目的四连冠。摩根·霍尔德曾是上届世锦赛女子体操全能冠军,在2018年世锦赛上再度夺冠,为美国队卫冕奠定重要基础。自中国开放改革以来,有很多中国弃婴被外国家庭收养,并培养成为举世触目人才的例子比比皆是。他们中以女孩居多,有的是因为先天残疾被遗弃,有的仅仅是因生为女儿成为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受害人而遭遗弃。然而,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正是由于她们被弃养,遇到好心善良的外国养父母,把她们视如己出,当宝贝呵护成人,从而改写一生命运。我在任职《世界周刊》期间,曾就中国弃婴题材,採写过专题报道,兹旧文重贴,以飨读者。在中国人社会中,领养子女过去一直是令人忌讳的话题。大多数领养父母对子女採取「隐瞒真相」的做法,不愿告知孩子被领养的身分,子女在无意中发现自己并非亲生的事实后,往往如同晴天霹雳,有的甚至不堪打击而精神崩溃。这也是过去粤语片时代经常出现的桥段。现在时代不同了,尤其在西方社会,近一二十年兴起收养中国弃婴的风潮,从中国第一波被领养的华童,现在最大都超过10岁了,目前全美各地都闪现「洋爸爸」、「洋妈妈」与中国领养子女的身影。居住在美加地区的华人,近年也加入收养同文同种的中国弃婴的行列。
中国棄婴奧运夺金牌引发热议。图為玛格丽特及其养父母。
与过去相比,华人养父母观念有了很大转变,从过去收养子女的「养儿防老」、「积谷防饥」,到单纯从爱心、善心出发,「为了减轻社会负担」,无条件领养中国弃婴,给予无私的爱,只求付出,不求回报,并从小就告诉她们并非亲生的事实,灌输其正确人生观,建立自尊自信,追求快乐人生,这是一个飞跃的进步。更难得的是一些华裔养父母愿意打破禁忌接受访问,跟大家分享他们的心得体会。住在新泽西州的廖雪妃,可说是领养中国孤儿的「先行者」之一。早在1990年,中国还未颁布跨国领养法令前,她就单枪匹马踏上领养孤儿之旅,其过程一波三折,经过两年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如愿抱得爱女杨嘉伦(Karen Young)返美。廖雪妃原为新加坡华侨,丈夫杨先生(Leslie Young)是在美国夏威夷土生土长的第三代华裔,问廖雪妃为何产生收养中国孤儿的念头?她说是出自家族遗传的「善心」。廖雪妃父亲为新加坡一位好心肠的殷实华商,他不但养育了12名子女(其中一名夭折),还无条件收养三名孤儿,廖雪妃在一个充满爱的大家庭长大,父亲的爱心、善心和好心,言传身教,培养了她「助人为乐」的人生观,她从小就对父亲充满孺慕之情。廖雪妃与丈夫的千里姻缘,始自一次到夏威夷旅游,经人撮合见面,一见钟情。婚后膝下犹虚,看到有关中国铁腕实施「一胎化」政策、造成许多女婴被遗弃的报导,使她兴起领养中国女婴念头。她把这想法跟先生一讲,先生第一句就说:「我们从社会得到这么多,现在正是回报的时候,领养中国弃婴,正好为社会解决问题。」
12岁的杨嘉伦(Karen Young )开朗自信,每年养父母都帶她「周遊世界」,完全看不出這名「快乐女孩」,原來是中国弃婴。(廖雪妃提供)
廖雪妃说,他们夫妇领养女婴,完全没有「养儿防老」的想法,不求任何回报,愿意无条件付出。由于做好心理建设,一旦将来有什么变化,比较没有压力。既不想得到什么,就不怕失去什么。不过,她强调:「我没有美国人那么伟大,许多欧美人士完全是出于爱心收养中国弃婴,有的还专门收养残疾人士,我做不到这点。」廖雪妃在纽约市一个国际机构工作,她不希望为了收养女儿放弃事业,而且她的体力也不允许做全职妈妈,所以她领养的标准是「漂亮与否不要紧,最重要是健康」。1991年,廖雪妃通过上海一个朋友穿针引线,摸索著找到收养弃婴的扬州社会福利院,院方提供两张女婴照片供她选择,一个是两个月大,一个是10个月大。廖雪妃考虑自己已不年轻,希望要大一点的孩子,院方告知本来决定将两个月大的孩子给她,10个月大的孩子给一对加拿大夫妇领养,不过幸好还未通知对方,是否可行要开会研究才能决定,着她三天后再打电话查询。廖雪妃抱著「一切随缘」的心情。三天后,院方通知说可以将这名10个月大的女婴给她。她欣喜若狂,觉得与这女婴有缘。经过几个月办理相关领养手续过程,她启程前往扬州准备接回女儿,那时女儿已16个月。第一眼看到女儿,她就有说不出的怜爱。她将带去的牛奶喂她喝,没想到中国弃婴是喝米汤大的,喝了牛奶肠胃不适,一个劲拉肚子。「那几天,把我弄得狼狈极了,几天内把带去的纸尿布全部用光,仍未解决问题。」倒是16个月大的女儿非常乖巧懂事,吃东西津津有味,还会甜甜的对她笑,把廖雪妃潜伏在体内的母性一下激发出来。那次结局却非常令人心酸,由于廖雪妃第一次办理领养手续,用的是新加坡身分,未能顺利抱得女儿归。临分别时,母女俩哭成一团,廖雪妃含泪对女儿说:「对不起,不是妈妈不要妳。妳先回去福利院,我会想办法接妳出来。」女儿似懂非懂,乖乖点了点头。自此,廖雪妃全副身心留在女儿身上,她返美后,以美国身分重新办理领养手续。期间,为了改善女儿生活环境,她将女儿接出孤儿院,取名杨嘉伦,花钱雇保母照看。保母夫妇俩加上公婆,四个大人围著嘉伦团团转,非常溺爱,廖雪妃在嘉伦3岁半时将她接来美国,才知不妙。小女孩染上一些不良习惯,骄纵任性,甚至还会说「三字经」,一不高兴粗口就冲口而出,一出门「就像猴子般乱跑」。廖雪妃又气又急,请了两个月假,朝夕陪伴女儿,花了相当工夫,「终于把她的坏习惯纠正过来」。廖雪妃现在与嘉伦母女情深,但她对当初赴扬州接嘉伦来美的那一幕仍记忆犹新。第一晚她从保母家将嘉伦接到下榻宾馆同住,3岁半的小女孩白天玩得兴高采烈,到了晚上就焦虑不安,不肯睡觉,哭闹不休,最后居然跪地不起苦苦哀求。小女孩说得一口扬州土话,廖雪妃听不懂她说什么,叫来宾馆服务员,才知她是闹著要“回家”。廖雪妃耐心安抚嘉伦,说她就是她的妈妈,要带她回美国的家。她们从扬州到南京,再坐飞机到美国驻广州总领事馆,一路上把廖雪妃折腾得精疲力尽。到了广州,廖雪妃在美领馆碰到七对收养中国弃婴的美、加籍洋夫妇,才知自己碰到的问题属「小儿科」,那些洋人夫妇更受罪,领养的小女孩听不懂英文,彼此言语不通,又惊又怕,哭声震天。洋父母在领事馆内要填写一大堆资料,急得满头大汗。好心的廖雪妃,主动请缨帮忙做临时保母,用中文轻声细语安抚那些小女孩,说也奇怪,那些小女孩全部安静下来,七对夫妇感激得不得了。廖雪妃将嘉伦接回美国新泽西州后,为了让她接受良好教育,将家安在最好学区,送她去念每月学费一千多美元的私立「贵族」幼稚园,友侪间都非常羡慕:「即使亲生的也没有这么『不惜工本』。这孩子来到美国后简直是泡在甜水里。」廖雪妃认为,当初收养小孩的目的是为了回馈社会,当然不能「养一个坏小孩,将来反而祸害社会」。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教养孩子是一个漫长艰辛的过程,一定要付出爱心和耐心。现年12岁的嘉伦念七年级,开朗自信。她在课堂上讲述「我的家庭」时,毫不隐瞒她是一名「养女」,同学们都大吃一惊,说完全看不出她这名「快乐女孩」,原来是「中国孤儿」。廖雪妃以「过来人」身分,忠告天下养父母,千万不要蓄意隐瞒养子养女身世,以免子女长大后一旦发现真相,有「上当受骗」之感。她说,只有无私的爱才能战胜一切。不过,她建议在跟领养子女道出真相时,要挑选合适时机,最好不要在Teen-ager青少年反叛期时说,因十几岁的孩子,充满叛逆性,说什么都听不入耳,可能产生反效果。廖雪妃在嘉伦4岁时跟她提及身世。当时嘉伦小小年纪,已显得老成早熟,时常托著下巴陷入沉思中,问她想什么?她摇摇头什么也不说。有天她在发呆时,突然含著眼泪说:「我想起来了,我真可怜,我是没有爸爸妈妈的。」廖雪妃将女儿搂在怀裡说:「虽然妳没有亲生的爸爸妈妈,但妳有养妳的爸爸妈妈呀,我们就是养妳的爸爸妈妈。」 小嘉伦又天真地说:「我想起我是从一个叫扬州的地方来的。我的妈妈长得什么样子?为何她不要我呢?是不是她贪玩忘记接我回家了?」廖雪妃老实告诉她:「我真的不知道妳的亲妈长得什么样,我也不知道她是谁,我只知道她是一位未婚妈妈,在中国这个社会是不能要妳的,这是她的难处。」小嘉伦似懂非懂,经过这次谈话,嘉伦似乎扫除了伴随她的阴影,从此不再无故沉思,也不再追问身世。稍长后曾提过希望有一天回到当年收养她的扬州社会福利院「旧地重游」,廖雪妃一口答应。廖雪妃夫妇每年都带嘉伦出国旅游,光是中国就去了三次,连丝绸之路都去过了。嘉伦9岁那年,身为美国长生学会成员的廖雪妃,携她赴上海参加一个为期三周的抗癌活动,廖雪妃扮演的角色是义工,由于要整天跟61名癌症病人相处,不便将小嘉伦带在身边,廖雪妃专门请了一个保母照看女儿。嘉伦的不安全感又发作了,从3岁半接到美国至今,廖雪妃还未跟她分开过,她安慰女儿:「妳是妈妈的心肝宝贝,妈妈绝对不会抛弃妳。」回首来时路,廖雪妃有苦乐参半之感,但她非常感恩地说,她与嘉伦的母女缘,离不开她的朋友高为晶、苏仲麟、殷之清、李鸣铮及赖惠一家帮助。她觉得这一生很幸福和满足,有一个人格高尚的好父亲,有一个爱她疼她的好丈夫,现在又有一个聪明乖巧的好女儿。人生至此,于愿已足。
目前美加各地都闪现「洋爸爸」、「洋妈妈」與中国领养子女的身影。維州的郑言與美国丈夫及女兒凱丽一家三口,充分享受天伦之乐。(郑言提供)
来自北京的郑言,说得一口悦耳的京片子,现在维吉尼亚州公立学校系统从事高教工作,是一位知识型的事业女性,也是一位充满爱心的领养妈妈。郑言从中国杭州领养的女儿麦凯丽(Carisa Mclaney)时年4岁多,长得天真烂漫,活泼可爱。郑言从不隐瞒女儿是领养的事实,经常带她参加当地领养家庭活动。维州的领养父母,会定期聚会交换养儿育女心得,让他们的领养子女尽快适应新生活。不过,一次郑言带小凯丽去参加另一活动时,无意间听到一个被美国白人家庭收养的中国孤儿指著凯丽说:「我见过她,她跟我一样,都是从中国孤儿院来的。」也许讲者无意,听者有心。郑言听在耳裡满不是味道。她说,她并不打算对女儿隐瞒领养事实,早就计划在适当时,告诉她是被收养的,「我不希望有一天她是从别人口中听到这个消息。同时让她明白,虽然我们不是她亲生父母,但是养育她长大成人的父母,我们深爱她,给她的爱不会比其他人少。但由于现在她还小,缺乏分析能力,我要保护她不受伤害。」1997年,郑言与相恋四年的美国丈夫道格拉斯·麦克里尼 (Douglas Mclaney)结婚,由于已过了生育年龄,她不希望把金钱花在人工受孕方面。婚后两年,她兴起领养一名中国孤儿的念头,尽管她的丈夫之前有过婚姻和孩子,但支持她的想法。「这点是美国人好,我的丈夫是一个非常有爱心和善心的人。在领养小孩问题上,美国人纯粹是出自爱心,不像我们华人有私心,领养子女是为了个人利益,有的美国人真的高尚,有人还专门收养残疾儿童。我们很多华人做不到,包括我本人也没有这么高的思想境界。」
美国人领养中囯孤儿,純粹是出自愛心,來自中國揚州的弃婴麥凱丽與她的洋爸爸麥克里尼(Douglas Mclaney),父女情深。(郑言提供)
她说,也有些美国父母已有自己子女,还发挥爱心,收养中国或亚洲孤儿,其跨越族裔和地域的爱心及情操,让身为华人的郑言自觉汗颜。郑言在办理领养手续过程中,像所有领养父母一样,同样遭遇了许多「折磨人」的手续,「虽然觉得很烦,但谁叫自己想做妈妈呢,只好硬著头皮,见步行步。」前后折腾半年多,才办完所有手续,接著进入轮候阶段。郑言说,领养中国弃婴,领养到什么样的小孩,完全要看运气,首先是看照片,若不喜欢虽然可以拒绝,但重新轮候往往又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耗时费力。她说,一般人领养小孩,都希望孩子越小越好,最好是1岁以下,一方面是容易培养感情,另一方面也是比较容易忘记在孤儿院的不愉快记忆,所以年纪稍大一点的孩子,很容易被人嫌弃,被迫在孤儿院过一生。郑言自言很幸运,被「分配」到的女婴是江浙人,长得很秀气,当初郑言第一眼看到女儿四个月大时拍的照片,却让她觉得「很可怜」,女儿无精打彩,目光呆滞,比一般正常婴儿显得瘦弱,她笑说她是「由怜生爱」,对女儿发生感情。由于手续需时,女儿一岁三个月才接回美国,居然还不会翻身,躺在怀里就像一只小猫一样,我见犹怜,身上还残留两个在杭州孤儿院时的伤疤。郑言对女儿呵护有加,「洋爸爸」更是喜欢得不得了,对她简直近乎溺爱地步,有求必应。郑言平时扮演的是「红脸」和「恶形恶状的严母」角色。女儿机灵得很,一看到妈妈脸色不对,就跑去找洋爸爸撑腰。郑言说,可能是中美文化差异,她与丈夫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有不同看法。在教养女儿过程中,有时期望过高,就会变成「费力不讨好」,经常要苦中取乐。「有时女儿调皮不听话,气不打一处来,也会想为什么这孩子这么磨人,但从来没后悔收养,有时想想,即使是亲生孩子,也有不听话的时候,内心就释然了。」
郑言第一眼看到女儿,觉得「我見犹怜」。图为郑言與1岁多的凱丽刚抵美時的合照。(郑言提供)
在纽约华埠一个医疗机构任职健康活动协调专员的邝先生,与太太都是资深社会工作者,他们来自香港,1988年来美留学,结婚14年伉俪情深。年轻时,他们充分享受「两人世界」生活,对生育採取「顺其自然」态度。将近不惑之年,他们想要孩子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在1999年进行身体检查时,才发现不能生育。邝氏夫妇一直很喜欢孩子,偏偏自己不育,为此,他们寄情周遭好友的孩子身上,周末假日经常义务为朋友照看孩子。邝太太慨叹,这个世界真不公平,有的人不想要孩子,偏偏生一大堆;有的人想要孩子想得发疯,偏偏不育。这种痛苦及辛酸,一般能够正常生儿育女的人难以体会。她用广东话说:「有仔生的人最幸福。」经历过人工受孕、试管婴儿等种种失败折磨后,一个朋友看到他们那么喜欢孩子,就跟他们开玩笑说:「你们经常为人做义工当保母,为什么不自己领养一个孩子呀。」一句无心之言,却使邝太太开始认真思考做领养父母的问题。她坦言,最初她有世俗中人的顾虑,「不是自己亲生,有什么好养的,万一将来子女不孝顺,岂不是花钱买罪受,而且万一到头来落得『为他人作嫁衣裳』的结局,怎么办?」她翻来覆去想了许久,觉得在领养子女的问题上,应该持以「平常心」,只问耕耘,不问收穫。她把这个想法与先生商量,获得支持,坚定了领养小孩的决心。第一步她找来一大堆相关资料,著手「做好功课」,然后与丈夫一起参加领养家庭辅导班,并聘请律师办理相关手续,提出领养孤儿事先申请,填写INS(Immigration and Nationality Actat Section) Form I-600A(领养孤儿申请表格),顺利通过INS的适当家居环境评估及领养父母的资格审查。她说这个过程非常劳心劳力,不但要祖宗三代「身家清白」,本人无犯罪纪录,还要具备一定经济基础,收入稳定,必须为领养子女提供良好家居环境等。邝太太没有「知难而退」,她太渴望做母亲了。不过,申请手续繁複琐碎,繁文缛节一大堆,在这过程中,邝氏夫妇有一种「美国歧视没仔生的人」的感受。邝太太说:「光是跑警察局打指模,前后就跑了六趟,令我备受屈辱挫折,觉得自己连个『贼』都不如,如果我是罪犯,一次就会搞定,那里用得着跑这么多趟。」通过「做功课」,邝氏夫妇得知在美国领养子女的途径有两个,一是从海外领养,二是来自美国本土。最初,邝氏夫妇倾向领养同文同种来自中国的弃婴,但有朋友以「过来人」经验提醒他们,在中国福利院长大的孤儿,或多或少有孤儿院的后遗症和阴影,有的可能身体不大健康,这令他们有点踌躇。他们进一步了解到,在亚洲孤儿中,要数来自南韩的孤儿最健康,但领养父母的条件也相对严格得多。例如,以年龄来讲,领养中国孤儿,年龄限制是55岁以下;但南韩规定不得超过44岁。邝氏夫妇当时正处在44岁的年龄门槛上,赶在「超龄」前,他们办理了申请领养南韩孤儿的手续。正在焦心等待期间,在一个昔日好友的饭局上,他们无意中得知加州一对华人夫妇由于某种原因,决定放弃他们领养的中国孤儿,那是一个3岁多的女孩,正在物色可靠人选「接手」。邝氏夫妇一眼看到那女孩的照片,就生出无限怜爱,他们赶紧委託律师迅速行动,几经曲折,终于把女孩接回纽约的家。正在享受「初为人父母」的喜悦和手忙脚乱时,差不多在同一时间,有人告诉邝太太,纽约市一位年轻妈妈,出于迫不得已的苦衷,准备放弃即将出生的男婴,叫她把握机会。邝太太想,虽然当初只打算收养一名孩子,但现在天赐麟儿,与女儿正好做伴,而且应了俗语说的一女一子正是一个「好」字,他们在美没有什么亲人,将来夫妇俩老去时,姐弟俩互相之间也好有个照应。她决定收养第二个孩子。邝先生一度有点犹豫,思前想后,几天睡不著觉。他是担心同时领养两个孩子,自己与太太缺乏经验,万一照顾不周怎办?但邝太太认为,小孩最好有个玩伴,何况盼孩子盼了那么多年,现在突然来了个儿子「正在敲门要入来」,没有理由拒之门外,辛苦几年就过去了。就这样,短短八个星期,邝氏夫妇「双喜临门」,子女都有了。同事、亲友纷纷送来衣物、玩具及婴儿用品等,邝太太笑说:「光是尿盂就收了四个,而且每人都争说自己的有多好用,为了不辜负朋友们的爱心,我每层楼都放一个给儿女『方便』。」最初一段时间,他们还未熟悉孩子的生活作息,遇到搞不定的时候,一通电话,十多位早就做了爸爸妈妈的朋友,随时为他们贡献育儿经验,令邝氏夫妇觉得友情的温暖。为了专心照顾一双儿女,邝太太不放心假手于人,决定暂时放弃她热爱的工作,辞职在家做「专职妈妈」。有的朋友觉得她为了「别人的孩子」,放弃自己的事业,有点「可惜」,但她认为,既然收养了,就应视为己出,根本不存在「别人孩子」的问题。说起这对养子女,邝太太一下来了精神,她说在她眼中,连子女「扭计」(不听话)的样子都觉得可爱。她的女儿来自中国孤儿院,最初所有孤儿的毛病几乎都具备,如发育迟缓、缺乏安全感、进食时狼吞虎嚥、吃相难看、善于察言观色、千方百计讨人欢心、谁给她东西吃就可以叫谁做「妈妈」等,简直「有奶便是娘」。可是,女儿也有著一般小孩没有的聪明伶俐和早熟,嘴巴特别甜,人见人爱,跟谁都能「打成一片」。她说,女儿是1岁多时被人遗弃在街头,后来被孤儿院收养,从中国来到美国后,已超过3岁,对孤儿院的生活片断似乎仍有模糊印象,午睡对她充满焦虑,大概在她记忆深处,仍残留著被遗弃的不愉快经历,她害怕某天突然醒来时,再也看不到她熟悉的脸孔。所以她不喜欢睡觉,每次都要再三哄她、保证她醒来「妈妈会在妳身边」才能入睡。她说,女儿最喜欢外出游玩,但每次出门前叫她上洗手间,她害怕「方便」完后亲人再次「失踪」,只是匆匆忙忙入洗手间「虚晃一招」,佯装完事就慌慌张张夺门而出,结果外出后却「失禁」。女儿的自制力也非常差,有时给她穿漂亮衣服或喜欢吃的东西,她就兴奋得不能自己,又跳又叫,「常常把自己累得像一条狗」。幸亏邝太太出身社会工作者,除了心疼女儿小小年纪遭受的罪,她加倍付出全副精神和爱心,并阅读大量育儿和心理学书籍,希望逐渐帮助女儿克服原有毛病,她不断安慰她,给她充分的爱,但坚持奖罚分明,而不是溺爱。由此,她深深体会「十月怀胎固然不易,但教养过程更漫长困难」。邝太太还发现女儿有语言迟缓问题,马上带她去看语言治疗师,经过三、四个月治疗,已有长足进步。在纽约华埠执业多年的语言治疗师伍宝宝表示,近年纽约市多了很多被领养的中国孤儿,普遍都有语言或智力迟缓问题,这是在中国孤儿院待过的后遗症,但经过治疗,绝大部份效果显著。在她的经验中,美国白人家庭较为注重开发小孩智力和语言,一旦发现领养的中国孤儿有语言问题,都会及早求医,但华人领养家庭则较为不重视,十之八九採取「顺其自然」做法。邝太太说,有些华人在领养子女时,刻意隐瞒并非亲生父母的事实,造成子女长大后发现真相难以承受,有的甚至精神崩溃。作为资深社工,她认为这是非常不智的做法,她从不打算对养子、养女隐瞒事实,而是在他们懂事后,逐渐灌输正确观念,让他们坦然面对现实,帮助他们建立快乐的人生观,并谅解亲生父母不得已弃养他们的苦衷。她说,现在科学昌明,医学发达,尤其在美国长大的孩子,上学念书离不开出生证,将来念大学也需要检查身体,或者受伤生病动手术接受输血,以及要填写家族遗传病史等,都很容易让子女发现自己并非亲生子女的事实,如果不是经由养父母口中道出真相,子女会产生「上当受骗」感觉,对他们造成沉重的精神打击,甚至酿出家庭悲剧。她强调,既然「纸包不住火」,与其终日提心吊胆担忧被子女发现真相,何不乾脆选择适当时机,向子女交代他们的身世,取得谅解和共识。服务华人社区多年,邝太太瞭解一些中国人的恶习,她不介意别人说她「没仔生」,也不准备隐瞒子女非亲生的事实,但她担心别人会说出一些伤害子女的说话,所以她要尽力保护孩子幼小心灵不受伤害。原本她同意在世界周刊刊出「全家福」照片,但后来又改变主意,因为她顾虑正在上幼稚园的女儿会被别人指指点点。邝太太正在接受访问时,儿子午睡醒了,婴儿房传来儿子哭声,她一溜小跑衝入房内,将儿子抱在怀里走出客厅。此时此刻,窗外正好洒入一抹午后和煦的阳光,照耀在她的脸上,一脸母性的光辉。
资深社工梁永洁鼓励领养父母正确处理与子女的关系,选择适当时机说明子女领养身分,以免被子女无意发现真相时,造成难以癒合的心灵创伤。(曾慧燕摄)
对于领养父母与子女的关系,资深社会工作者一般都鼓励领养父母在适当时道出真相,让子女明白「生身不如养身大」的道理,以免被子女从别人口中或自己揭发真相时,产生「来历不明」的自卑感和牴触反弹情绪,造成难以癒合的心灵创伤。纽约皇后区儿童辅导中心资深社工、心理辅导员梁永洁指出,在目前情势下,收养子女很难「保守秘密」,所谓「纸包不住火」,从心理学角度来讲,越早说明子女身世就越好。在梁永洁辅导过的个案中,就有一对华裔夫妇收养了一名女孩,女孩已12岁,这对夫妇仍不肯透露她的领养身分,由于双方年龄相差悬殊,从外表看起来,他们苍老的容颜就像女孩祖父母,彼此长相也完全不像,女孩在学校经常被同学指指点点,渐渐心理产生问题,行为也变得怪异。这个女孩原来学业成绩优秀,后来不但成绩退步,上学天天迟到,而且有一怪癖,经常在外面「捡垃圾」回家堆积。她的养父母觉得没法子管教,转而向该中心求助,其实女孩已经怀疑并非亲生,日常生活缺乏安全感,长期的压抑、焦虑和愤怒,使她产生许多心理障碍。本来「心病还需心药医」、「解铃终须繫铃人」,但他们始终不肯听从社工人员劝导,向女孩言明身世,因为他们领养女孩的目的是为了「老有所依」,担心一旦女孩知道真相,会跑去寻找亲生父母。梁永洁认为,收养子女不能有太多私心杂念,要有「只求付出,不求回报」的心理准备,对领养子女视同己出,给予充分的爱,即使有一天子女知道真相,亦会心存感激。否则希望越大,到头来可能失望就越大。廖雪妃也说了一个她熟悉的领养家庭的悲剧。她的一位朋友领养了一个女儿,用心良苦隐瞒多年,及至长大成人后,朋友本想告知女儿身世,但一直不知如何开口,竟然选择在女儿出嫁那天说出真相,女儿无法接受被领养的事实,整个世界立刻崩溃。尽管养母不断跟她解释:「我们不想告诉你,是为了你好。」但她什么也听不进去,觉得自己从一个幸福宠儿变成不幸「孤儿」。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而且痛恨亲生父母抛弃她,自此陷入深深的自怜自卑中无法自拔,当天的婚礼也弄得一塌糊涂,此事对她造成的伤害难以言喻。廖雪妃因此强调,对领养子女说明真相的时机和场合要选择得当。像上述这名养母,千不该,万不该,选择在女儿大喜之日来说非常不智。由此可见,华人领养家庭,家家都有本难念的儿女经,谁怜天下领养父母心!
曾慧燕:资深媒体人,香港作家协会首任理事,纽约华文作家协会资深会员、北美华文作家协会会员、海外华文女作家协会创会会员。自1980年起至2017年底,先后任职港台和北美七家大报共38年,发表二千多万字报导,为海峡两岸三地採访过最多名流政要的华人记者。其文章为海内外各大报刊广泛转载,并收録在《中国当代新闻文学选》等数十本出版书籍,其事迹为海内外一百多家媒体报导,并入选《香港沧桑──纪念香港回归10周年—香港著名女记者曾慧燕》(中国社会科学院编辑)等。 1983年获“香港最佳记者”、“最佳特写作者”、“最佳一般性新闻写作”三个大奖,打破历届得奖纪录;1984年当选“香港十大杰出青年”;1985年当选“世界十大杰出青年”。2006年入选“全球百位华人公共知识分子”。2017年获美国中国戏剧工作坊“跨文化传媒贡献奖”。2018年获美国圣约翰大学亚洲研究所华美族研究会“卓越贡献奖”。2021年获华美族移民文学佳作奬。
重要著作包括:《外流人材列传》;《在北京的日日夜夜—中英谈判我见我闻》;《一蓑烟雨》;《飞花六出》(合著)等;曾撰写《大城小景》、《外流人材》、《杰青天地》、《路漫漫》、《人在纽约》、《慧言燕语》、《人间烟火》等十余个专栏。
我一直勉励自己: 把目睹的罪恶告诉大家,是一种良知; 把了解的内幕告诉大家,是一种道德; 把听到的谎言告诉大家,是一种博爱; 把亲历的苦难告诉大家,是一种告诫; 把追求的真理告诉大家,是一种信仰… 当社会灾难到来之时,没有人能够独善其身。
文字:曾慧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