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者wisdom
文:许锡良
国力是什么?当然是综合性的发展力,包含许多方面,然而当今可能最不重要的就是军队的数量。
说一千道一万,最根本性的力量就在于一个国家的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就是国民的思想力。最深沉的国力就是思想。一国的尊严在这里,一国的终极财富也都在这里。
这主要表现为一国的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而这根又在于思想自由,而思想自由又要通过一个合法、合理的思想市场来体现出来。一切的知识、思想、智慧,都要通过这个市场给予提升、提炼与甄别出来。只要这个源头断了,那么,其实仍然只是一个弱国而已。
不承认知识市场、思想市场是中国千年的传统,终结这样的思想市场的恰恰就是儒家的圣人文化。许多中国人不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仍然追求表面的东西。其实当今核武器时代,真正的大规模军事战争冲突是不容易发生的。要在毁灭性的核武面前,多一点军力还是少一点军力已经没有什么意义。现在国力的竞争主要表现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靠产品说话,靠国民素质与文化软实力说话。谁能够让自己国民幸福,让自己的国民认同度高、向心力强,谁的国力就强。
许多人不肯承认中国人其实输在了自己文化落后上。如果一种文化基因出了问题,那么,即使在这种文化里表现最为优秀的人,其实也是非常有局限的。不信,你去印第安人那里去寻找他们族群中最优秀的人,还有去南太平洋里寻找瓦努阿图最优秀的人,他们可否有牛顿、爱因斯坦式的思想巨人?不是他们不努力,而是滋养他们的文化不会产生这些思想。
中国历史上许多优秀的儒家学者,说起来其实也仍然是思想贫乏得要命。说来说去就是继承孔孟之道的那点东西。王守仁、曾国藩确实达到了儒家文化里所能够达到的顶峰,做到了立德、立功、立言,然而,放之于世界范围去权衡,其实也不过是明清王朝的一个功臣而已,无非是国难忠良,平定天下,而所谓国难忠良,也不过是替大明王朝挽回江山危局或者替大清江山挽回危局,如此而已。
自古中国统治者就是“宁赠友邦,不予家奴”。有人以为这只是卖国的慈禧太后才是如此,其实中国数千年的统治者都莫不如此。因为统治者的傲世,正是来源于对家奴的羞辱、践踏与盘剥上。假如自己所得被家奴所得,就会有一种彻底的失败感。假如只是被友邦获取了呢?那么家奴还是家奴,虽然在友邦那里难免低三下四,一副温驯的绵羊状,然而转过头来面对家奴的时候,立即就可以重新找回得意。所以,南宋的赵构要杀掉企图救回二帝及从金那里收回失去的土地的岳飞,宁愿让金国占有土地,也不能够让家奴在自己面前志得意满。
要想真正认识中国,一定要跳出那些浩如烟海的古籍,只需要读最初几个圣人哲人的东西,这里多少还有一点点干货,后面的人,其实只是在微言大义的指导下,不断稀释这点干货,用陶行知先生的话说,就是滥发了知识的伪钞,水货实在是太多了,不值得去浪费时间。那些在科举制度之下,皓首穷经弄出来的文字垃圾,其实遗忘与搁置起来,就是最好的方法。然后直接用自己的生命去感受,把自己所过的生活放置到世界不同文明中去比较,去辨别。
比较鉴别只需要遵守逻辑规则与人性化标准就可以了。逻辑规则让我们追求真相与真理,人性化标准让我们围绕着做一个人的尊严去重新梳理。所谓整理国故,其实就是做这两件事。什么时候中国人认识到真正的国力就是我们每个人的大脑,最大的资源财富就是我们的思想,中国才算是真正崛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