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友转发给我一个种在地上的梵高, 我想无非是像日本人一样用五色稻米依图样种在地上。事实上的情形出乎意料。这是仅靠一个人用各种瓜果蔬菜和谷物种出的杰作: 来源:中国水彩

无数人描摹梵高的画, 他却是唯一一个把梵高种到土地上, 变成鲜活的生命。

梵高的橄榄树,
在春雨里生长, 在秋风中衰亡。

种艺术 Seeding life
飞机即将降落圣保罗国际机场, 往舷窗外俯瞰, 一幅巨大的梵高《橄榄树》 正铺在密西西比河沿岸平坦的土地上。

这是一幅长在大地上的画,全部由原生植物、农作物、土壤、石头做成,会随着植物的生长而长到4800多平方米。
作者是今年65岁的艺术家Stan Herd,作品受到世界各地收藏家青睐,多次登上《国家地理》、《人物》、《华尔街日报》等权威媒体。
他既是出色的传统画家(油画、水彩画等),又是世界知名的大地艺术家——作品被称为“Earth Work”,全部以播种、除草、浇水等方式创作而成。
 梵高《橄榄树》原作
早在今年的初春,受到明尼阿波利斯艺术学院的邀请,Stan就开始为《橄榄树》物色合适的土地,考虑种什么既能适应气候,又能保持与原作颜色一致。

确定地址、用网格法、素描轮廓 枝桠、树叶、远山、天空

种草,填色。 致敬梵高麦田,想在天空里种小麦, 可惜这里更容易种燕麦; 时间允许,种大豆、高粱更理想, 结果只种了各种瓜果填充深浅不一的色彩。

完成后还要售后维护, 浇水,根据植物长势适当修草。

抛开画笔、色盘,他用拖拉机、犁、割草机等标准农民配件,在今年9月终于完成这幅画。

然而这份艺术是暂时的,在春天万物骚动的气氛里成长,也会在生命衰微的秋风里自然凋零。

1950年出生于堪萨斯州,Stan一生下来就看着祖父近65公顷的大农场里,草木在土地上自然荣枯。这个农场后来还交给了他一个兄弟管理。
但5岁的他就想要与农民不同的生活,开始有了“成为一名艺术家”的梦想。

少年时代,特别迷恋哥伦布来到美洲大陆之前,那些画在安第斯山脉沙漠上的巨型线图。
后来如愿考上威奇托州立大学学习艺术,后又外出游学,职业生涯从一个标准的油画、水彩画家开始。

然而就在回到堪萨斯定居几年后的1979年,一个平常的冬日,Stan乘飞机回家,不经意往窗外低头看了一看,一辆拖拉机正在麦田里作业,留下深深浅浅的纹路。
他似乎得到什么启示,一下飞机,就径直奔向工作室,设计,创作了第一个大地艺术作品——一个近65公顷的基奥瓦人酋长Satanta。

从此,尽管童年时代不愿成为农民,还是命中注定一般开始了一项艺术、农业、自然有机融合的事业。
比起传统的工作室艺术,大地艺术难于控制大地的生态,变幻莫测的天气,植物的长势有可能不受控、会死亡,甚至会有小鹿来“吃画”。但也许就因此,把自然生态做到了艺术性的极致,也让艺术最贴近自然。

1994年,Stan召集了一大帮流浪汉,在纽约花了好几个月完成一个名为“Countryside”的作品,把堪萨斯的乡村风光搬到了灯红酒绿的曼哈顿。这件事后来还被堪萨斯大学校友Chris Ordal拍成电影《大地艺术》,在美国各大电影节上获得了无数奖项,其中包括20个"最佳电影奖"。

Stan还特别关心原住民的文化,《风中的小女孩》(1990)是卡萨斯州第一个土著妇女的形象。

《巫医之轮》构想了一个面对全美庆祝哥伦布到达新大陆的印第安人部落举行了祭祀仪式。

渐渐地,他的大地艺术在世界各地长草,加州,纽约,英格兰,古巴,澳大利亚……
最近他正投身于一个诡异的史前鱼类迷宫作品,灵感来源于考古界在堪萨斯发现了8000万年前的史前鱼类化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