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幼儿的母亲确实不易, 尤其是出外旅行。想起小女小时候,自小就特别爱干净,如果下面有一点儿“问题”就会以高声贝抗议。
记得有一次,在停车场停下来时, 小女已经熟睡, 我便让老公陪着, 自己去图书馆借书。等我出来时, 看见老公已经抱着哭得惊天动地的小女在外面。老公说我刚走,人家就因为下面尿不湿“脏了”…醒了,至此哭到现在。这得哭了多久了?我想都没想就抱着她进了图书馆的厕所。尽管在紧闭的厕所,小女的哭声还是传了出去。我相信一定影响了静谧的图书馆,因为我听到了图书管理员在外面的询问声。意识到这点后,我之后都尽量避免使用图书馆的厕所给孩子清理。这是一种公德心。
这天我们去一个市区有着大大湖泊的公园。那天有个热闹的节日。小朋友非常多。小女玩的高兴时突然内急, 我三步并作两步奔向最近的厕所。 公园的这个厕所只有男女各一间。外面排队的人很多, 如果都是大人小孩子可能会被优先, 但那天似乎都是大人陪着小朋友。我抱着哇哇乱哭的小女穿过一个小树林直奔我们停靠在路边的汽车。我没有让孩子在小树林里解决,从未想过。如果小树林非常隐蔽的话我也许会考虑吧。但这个位于公园的小树林, 有可能会被看到。我有羞耻心。幼儿忍不住要便溺很正常,关键是大人要想法安排在适当的场合。
我也想设身处地地为那个在香港大街上的小尿童妈妈着想。 换做我, 我会怎样? 首先当看到很多人排队,而孩子已经等不及时,我会询问前面的人能否对小童优先照顾一下。我觉得一般人对孩子通常都会网开一面的。 如果不行,我会在厕所里给孩子处理, 而不是到人来人往的大街上。如果连厕所都无法进入,我会赶快找个没人的角落, 或人少的街巷。再不行,用外套或阳伞遮一下。总之尽可能隐蔽些。 这不光是因为别人的感受,也是为了保护自己小孩的私密性。有经验的妈妈应该在出门前就想好小孩入厕会出现的问题。是否应该事先给孩子戴上尿不湿?拥挤的城市大街毕竟不是地广人稀的乡下,即使碰上的也多半是自己老乡。自己不觉得的行为可能会引起他人的不适。能够考虑到他人的感受就是一个社会文明的进步。这时候多接受一些批评未尝不是什么坏事。
曾经我坐长途车去宁波。路上司机内急停下车告诉大家可以上厕所。 我以为真的有个厕所在路上,下了车,哪里有什么厕所, 我跟着女人们往路边的田野里瞎奔,以为前面有什么可以如厕的地方, 谁知前面的女人接二连三的就这么蹲下了。四面望去, 连个遮蔽的草丛都没有。我哪里蹲得下去。没办法只好忍着往回走。这一回头不要紧,我看到了永生难忘的一幕:一整排的男人站在路边,对着我的方向,动作一致的坦坦地舒服着。 我扭过头去绕开他们上了车,一直忍到宁波, 中间再也没敢下车“上厕所”。 要知道世界上这种现象只有在一个蛮荒的落后的地方才会出现。有人会说, 欧洲过去怎样怎样……是的, 那是过去欧洲的蛮荒的年代。有人说,小时候也这样。是的, 那是你小时候,对吗? 远古时期,人类还长毛,不穿衣服呢。有人贴出男人小便的照片, 看, 在西方也有人这样。是的,但, 第一, 人家是背着镜头的, 第二, 会被拍下来还是因为不雅的缘故,贴出来是很没面子的。作为男人也是要避讳的事。 总会有人说,别人也这样……。照这个思维, 别人家打老婆, 所以我就可以打? 别人偷东西, 所以我偷也可以。 这是什么道理? 这不是抬杠吗?
还有的拿布鲁塞尔小尿童说事。如果一个塑像也可以让自己的行为理直气壮, 那么, 佛罗伦萨广场上的大卫像呢? 是不是因此我们可以裸露着身体在大街上走来走去?
说来说去就是一个羞耻心,一个为他人着想的公德心, 和一个愿意接受批评, 愿意不断进步走向文明的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