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是刚刚看完,我的结论是:一部不容错过的基于真人真事的影片。一部制作精美,演技完美,令人回味良久的影片。想要了解美国,那段历史是不容错过的,对于英文不太好的人, 看电影是一个捷径。 看之前读一读这篇文章也有辅助作用。事实上电影的对白非常容易懂,充满美式幽默。
Alexander亚历山大
The Lonesome Road Don Shirley 先聆听一段来自正宗唐‧雪利原汁原味的演奏版本
公路电影作为好莱坞电影公式的套路之一,早就被玩腻了,所以要玩出新意,著实不易。
〝绿皮书〞的出现,不仅玩出新桥段,还玩成了今年奥斯卡的最大赢家,赢了口碑,也赢了票房。
这部片子在1月25日在台湾上映,非常后悔当时没去看,3月1日在大陆上映时,也因为忙于工作直到上礼拜才去看,这篇影评,虽然蹭不了热度,但我还是想放放马后炮。
因为两位影帝级教科书般的演技互相飙戏,碰撞出不少两人间精采的对手戏,吸走了大多数观众的眼球,所以让许多人忽略了做为片名的〝绿皮书〞(Green book)其实才是主角。
美国在1860年代内战结束,废除奴隶制度之后100年,种族隔离问题在不少地方依旧存在,特别是原本就蓄黑奴的南方诸州。
黑人在那些地区驾车旅行,会遇上各种意想不到的麻烦,比如被酒店拒绝入住,车行拒绝帮他们修车,不许他们进入白人使用的公厕等等。
这些还只是不方便的歧视行为而已,最糟糕的是他们的生命经常受到威胁。
在这样德时代背景下,纽约黑人区哈雷姆的一名叫维克托‧雨果‧格林(Victor Hugo Green)的黑人邮差,想到了一门生意。
因为职务之便,他请各地的邮差同事们提供讯息,哪些旅馆、餐厅、酒吧、休息站、商店可以让黑人安全出入的。
将这些讯息结集成册,黑人旅行指南就横空出世了。
因为他的名字就叫格林(Green),所以取名叫〝绿皮书〞,既有绿灯通行的意味,也巧妙地以自己名字命名,所以绿皮书也可称为〝格林书〞。
这本书出版于1936年,直到1967年才停止印刷。最开始只有10页(讯息涵盖范围只有纽约),说是书其实只是一本小册子,可到了50年代,这本书已经扩增至80页了(讯息覆盖面扩大至全美国),还加了广告在里头。
从1936年到1967年,整整三十一个年头,这本绿皮书,成为了每一个非裔美国人出行必备的旅行圣经。
绿皮书每年更新一次,格林在1948年版的序文中写道:
〝不久的将来会有那么一天,绿皮书停止发行的那一天。
从那一刻起,我们这个种族在美国将会享有平等的机会跟权益。〞
1962年格林去世;1964年美国〝民权法案〞颁布;1967年绿皮书停止发行。
电影当中,时不时会发现导演刻意营造的反差,但这种反差的冲击,恰巧是两个角色在那个时代,讽刺的对比。
一个活在美国社会底层名叫托尼的白人,因为意大利裔的出身,所以在当时的美国社会中也是受到种族歧视的,但情况还是比非裔的好很多,至少皮肤是白的,出身底层的他,同样打从骨子里歧视黑人,从去他家修理东西的两位黑人喝过的水杯,被他直接丢入垃圾桶的行为中可以轻易判断出。
因为失业找工作,受邀去应徵一份帮音乐界大咖唐雪利当临时司机兼保镖的工作,好死不死地,唐雪利就是個黑人,应徵时的场景,一个黑人高高在上坐在他的〝龙椅〞上居高临下面试白人,连门外等候应聘填履历的都是白人。
出身底层的小人物,满嘴粗话,习惯用拳头解决问题的白人,对比举止优雅,出口成章,在音乐界已经享有盛名的黑人,谁才应该受到歧视或尊重?高下立判。
主仆二人出差后,因为黑白身分的关系,高贵的主人经常得去住又破又脏的黑人旅馆,反倒是白人司机去住相对高档舒适的酒店。
这些真实发生过的故事情节,导演信手拈来不用刻意安排,都是反差。
身处在种族隔离政策下的美国白人,对于黑人或其他有色人种一直都存在著偏见,即便身在纽约这种已经允许黑人出头天的城市里,这种偏见依然存在,更别说是南方了。
托尼的偏见来自于环境如此,好比很多大陆朋友一听到日本人就恨得牙痒痒一般,所以他傲慢,也不知为何傲慢。
唐雪利成名甚早,一个人住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楼上,早已习惯乐迷们对他顶礼膜拜,所以他的傲慢同样来自于让他养尊处优的环境,还带点因自备而自大的扭曲人格。
但他的偏见反而是托尼这种白人傲慢的折射,他原以为获得音乐地位后,可以不再收到歧视,没想到在大白人眼中,他仍像只被用钱买来的猴子般被看待,所以他宁可一个人生活在象牙塔般的阁楼中,连出差住旅馆也习惯一个人独自喝酒。
剧终前那一幕,两人好不容易经历了暴风雪,终于在圣诞夜当天赶回,分别时,托尼要他上楼跟他家人一块过圣诞,他直接婉拒,这就是打从心里的自卑所产生的偏见。
托尼以为黑人一定喜欢吃炸鸡,喜欢灵魂乐跟爵士乐,这也是偏见。
雪利对于炸鸡的排斥,到被托尼怂恿下吃了一块,接著又吃一块,所以什么事还是得亲自尝试,别被偏见所左右。
最后,因为两个互相存在著各自的傲慢与偏见的人,都在对方身上学习到了一些人生哲理而互重互爱,终于成为抛开肤色及社会地位身分的莫逆之交。
唐雪利有了成就以后,也被社会物化的阶级错误观念所影响,所以他对黑人的一些次文化并不感冒。
透过这次旅程,让他重新体会黑人底层的生命力,最后一段,他在黑人餐厅里,重新再融入自己的黑人文化中,他为酒吧弹奏出古典钢琴之美,这等于打破他自己界定的艺术分级及演出场所的阶级感。
而托尼为何会逐步对唐雪利的教化感到认同,甚至为他打抱不平呢?
当他第一次接触到唐雪利的演出时,已经被震撼到了,接连几次的观赏,他发现原以为白人才能弹奏出来的古典音乐曲目,没想到唐雪利甚至能诠释得更好,他的内心逐渐佩服他。
接著在几次写给妻子的书信中,唐雪利教他正确的用字遣词及书写情书的技巧,都让他受用无穷,两人也抛弃了一些成见,了解对方的出身背景及成长环境。
之后在几次南方白人不公平地对待唐雪利,他原本爱家的善,逐渐对唐雪利有了同情,慢慢感受到南方社会对一个杰出的黑人音乐家的无礼是不对的。
最后在餐厅一段,他与餐厅经理的沟通,如果是他之前只看钱办事的行事作风,早已妥协了,但这次他拒绝了,因为他已经打从心里敬重跟爱惜唐雪利,想为他争取应有的礼遇。
平安夜的大雪里,累到不行的托尼,已无法疲劳驾驶,而唐雪利也早已放下自己是雇主的高姿态,开车送托尼回家。
更温馨的是,孤孑的唐雪利,最后出现在托尼家门前,而托尼一家人也欢迎他,这是一个美好幸福的结局安排,象徵著白人、黑人是可以不分彼此的〝一家人〞。
这不只是一部有关种族议题的电影,更是透过角色互相影响,成就了两人认同彼此,并改变自身价值的一段旅程。
不论是托尼的妻子桃乐丝、那颗最后被揪出来,象徵著两人从无到有的幸运石,还是对比前段警察临检,那个乐意帮忙更换轮胎,并说出〝圣诞快乐〞的警察,都一再显示出人们心中不光只有对立,更多的是能够建立互相理解、接纳彼此的空间与机会。
〝谢谢你跟我分享你的丈夫。〞 〝谢谢你帮他写信给我。〞
这部在金球奖跟奥斯卡同时斩获多项大奖的好电影,导演彼得‧法拉利运用轻松温馨的喜剧的手法来处理严肃的种族对立议题,功不可没。
演唐雪利的黑人男星马赫夏拉‧阿里,近两年真的拿奖拿到手抽筋,2016年才凭藉著〝月光男孩〞同时拿下金球奖跟奥斯卡双料男配角的大奖,两年后又靠〝绿皮书〞再下两城,不久前我们才在〝阿丽塔〞看他演大反派维克托呢。
不过,说他在绿皮书中只是配角的话,我心中其实是大写的不服的。
另外,我还得替主角维果‧莫天森喊一下冤,不说你可能不知道,他便是魔戒(环指王)中的男一号亚拉冈,相信大家对他都不陌生,人家好端端一个大帅哥,为了演这部戏,胡吃海喝增胖了40斤,也贡献了演技并获得了提名,偏偏金球奖跟奥斯卡都把男主角的大奖颁给了〝波西米亚狂想曲〞里的〞雷米‧马利克,也不雨露均沾一下,著实替他叫屈。
虽然描写皇后乐团主唱佛莱迪‧莫裘瑞的〝波西米亚狂想曲〞也是一部好电影,可惜大陆没给引进。
等出了资源,我再来聊聊这部电影跟皇后乐团。
其实在每个国家的社会里的种族歧视与阶级的偏见,至今都仍然存在,特别是在美国,这中间牵扯著太多的历史、环境跟人性自私面等复杂因素,电影只想简单传达,透过相处了解彼此成长的背景与文化,就有机会打破这种刻板的偏见。
我写台湾游记,其实也想透过文史来让更多人去理解今天台湾社会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是怎么来的。
在美国,百年来为了突破种族歧视,像唐‧雪利这样有影响力的非裔美国人,不断去冲撞藩篱的,其实蛮多的,最典型的当然是黑人人权领袖马丁路德金恩博士。
另外还有第一位打美国职棒大联盟的非裔棒球运动员杰基‧罗宾森,他的故事还被拍成电影〝传奇42号〞,这部电影也非常感人,为了纪念这位传奇球星的42号球衣被永久封存起来,大联盟球队的所有球星只能在每年4月15日这天〝罗宾森日〞同时穿上42号球衣。
唐雪利原本也不需要到深南区去做表演的,他在纽约的表演酬劳是巡回表演的三倍,去了还得忍受一肚子鸟气外还差点没命回家,为什么?
他只想跟金恩博士及罗宾森一样,都想靠自己的实力跟影响力去改变社会而已。
我终于也能完全理解像麦可杰克森这种世界级的天王巨星,为何还要把自己的皮肤漂白并整形成白人的样子了。
面对社会中存在的不公不义,如果连有能力的人都只想著岁月静好,不想尝试去改变的话,那社会很快就来改变你!
什么是社会责任?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不是吗?
托尼与雪利本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