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文说到杨雨亭是我们的朋友,几年前出过一本我认为非常值得一看的书。
杨雨亭,“民國42年5月生於台北芝山岩眷村。祖籍江蘇六合。就讀經歷為雨聲小學、士林初中,成功中學,輔仁大學數學系。退伍後赴美國就讀麻州大學電腦研究所,1982年獲電腦碩士學位。在美國工作八年後,於1990 年返台,於資訊工業策進會技術研究處擔任副處長四年,之後開設軟體公司華岩科技與華岩出版社。2005年進入文化大學史研所碩士班,研究國共歷史及台灣史,2009年6月畢業。”(网) “2008年,开设华岩出版社,出版《上校的儿子》,2009年再版。2009年12月《刘霖》获第30届耕莘文学小说类佳作奖。2010年,进入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系博士班,研究中国近代史。
文章见《中国时报》海外版、《中华杂志》,《上海文学》,《九十年代》等刊物,写作重心在于历史、文化与人道主义。除真名外,用笔名杨云,杨复。
已婚,育有二子,现居于台北天母。”(网)
我们知道研读历史一直是他的梦想。终于,在许多年之后他的梦想实现了,我们都为他感到高兴。
“一個眷村外省第二代的中年人回顧他的前半生,以歷史與情感看他自己與他的父母、家人,同時思考華人的未來,篇篇感人,文雋意深,邀請您的分享,也期待您的共鳴!
本書的重點:從台灣外省人的經歷談到近代中國人的認同與反思。
在《上校的兒子》這本書的序中說:「台灣的同胞、大陸上的同胞、海外的華人多年來都在希求安定,一種歷史上的安定,一種人與人之間的安定與信任。在近代中國經歷百年以來激烈的變動以後,如湍急的河流終於滑入大河而產生一種舒緩的安定,尋找一個可以真正重新開始的始點,不管他是什麼人,他人在那裡,都能夠放下過去,安身立命,往前行。」
於是,如何得到這種安定,不再有漂流,不再有鄉愁?”---摘自中华民国美国研究会网站
上校的兒子,關於失落與獲得。
目录
序 杨瀚
序 刘纪曜
序 刘季伦
大陆版自序
卷一 童年到成长,外省人
配眷粮
可口可乐、我、妈妈
老K叔叔
坐牢爸爸与他的家人
刘中校与他的妻子
麻将与妈妈
空投大陆的弟兄们
眷村、寄居与族群
卷二 中断的朝代
中断的朝代
大执政官,蒋介石
去美国
外省人,你要去哪儿?
卷三 生活中的爱与罚
蚊子与儿子
报告舰长,每一个人都是寂寞的
盲人女儿与妈妈
维凡与我
爷爷与孙女儿
求官记
国民党小组长与殖民者
卷四 逝去的爱情
毛衣公主与我
老公、淫妇与奸夫
卷五 美国的过往
切菜的上校
两个鱼堡
夏威夷的冰激凌
对不起列祖列宗
卷六 穷人与我
搞马克思主义的黑人
印第安人的保留地
金砖四国
卷七 我的家
家道中落
也谈张爱玲和我的母亲
我的爷爷奶奶与外公外婆
老家
父与子
卷八 去一个新天地
家鸽的黎明
生命的苏醒
中国大陆版前言:
“2010年,在我第二次去宝岛台湾时结识了雨亭先生。见面当时,他赠送给我《上校的儿子》这本书。因在台期间,活动安排非常紧张,无暇拜读。回到大陆后才开始细细品味书中的情感、思考与感悟。我认为这是一本非常值得阅读的书。雨亭先生通过他的叙述给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台湾同胞的窗户。
《上校的儿子》,是该书在台湾出版时的书名。我认为书名叫“保密局上校的儿子”更符合历史,更能吸引读者的目光。因为不论是在“国军”中还是“解放军”中有或有过上校军衔的人太多了。而有“保密局上校”这个头衔的人物既有限又有特定内涵。上个世纪,在大陆地区曾放映过《保密局的枪声》,出版过《保密局的内幕》等不少作品。这些作品让大陆的人们,对保密局以及它的前身“军统局”在离开大陆前的所作所为有不少但也并不完整的了解。而对其中担负特殊任务人群的生活、感情方面的事情知道的甚少。特别是当这个特殊的群体离开祖国大陆地区,到达台湾后从统治阶级逐渐演变为外省人族群,其中的故事我们基本都不知晓。而《上校的儿子》写出了我们所不了解的许多故事,写出了他们的道德观、价值观;也反映出了他们在思想上的困惑与心理上的迷惘。
我家同“军统局”、后来的保密局从西安事变后便结下了不解之缘。我的祖父杨虎城将军1937年10月,回国参加抗战时,蒋介石便命令戴笠在武汉逮捕他,随后他被军统局秘密监禁达12年。1949年9月,遭到杀害。祖父在长达12年的囚禁生活里,与军统局的看守们朝夕相处。当时他们大都是青年人,当中大多数是抱着抗日救亡的理想,高唱着“保卫国家领土和主权!须应当,刚强沉着,整齐严肃,刻苦耐劳,齐心奋斗!国家长城,民族先锋,快准备,智仁勇都健全!”的歌曲,进入军统系统,接受了效忠领袖蒋介石的教育。这些人从某种角度可以理解为他们的职责需要和愚昧。然时光流逝,受害者和加害者都已离世,却给后人留下一段不可忘记的痕迹。
我和雨亭虽是同时代的人,却出身于不同甚至敌对、相互仇恨的家庭。多年来,由于海峡两岸的隔离,使我们彼此不理解、不了解彼此的精神世界和成长经历。近年来,随着两岸交流的不断扩大与深入,我们通过阅读、交谈,开始逐渐相互了解、理解,特别在民族的认同方面我们仍有基本共同的语言。海峡两岸的人民虽然由于历史的原因,有着不同的命运和经历,但根本上还是同根同源,中华文化是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希望通过这本书的出版,能更多地认识彼此,进而泯除历史的冤仇和误会,一齐为实现民族的团结与振兴而努力。
也希望雨亭先生不久以后写出更加精彩的著作。 ”
杨瀚于北京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西安事变研究会会长)
作者大陆再版后记:
2008年,在台湾出版这本书时,我在“后记”中如是说:“由于我的出身背景与年龄,使这本书有着一个中年外省人的印记,这是我感到惶恐与抱歉的,我不想去加深台湾社会里族群的对立,也不愿意去加强外省人的危机感,但是就如一个原住民只擅于描绘原住民的生活,或是一个民初的满人只擅于描绘满人的生活,我不擅于描绘客家人或者是闽南族群的生活,希望如此谦卑的解释能得到台湾各族群同胞的谅解。万一这本书还能在大陆出版,我更要望得到更多不同历史经验的同胞们的接纳。最重要的是,真心期望大家都能以他自己的角度欣赏与批评这本书。”真的没有想到,这本书在六年后,能够在大陆出版了。
照例,一个作者要感谢许多人,对读者来说,这是一段“冗言”,大多数时候,读者会略过。可是等到我自己出书时,发现我真的不能省掉这一段,因为从写书到印书到销书,每一个环节都牵涉到巨大的专业与心血。一本书在今天信息泛滥的时代,往往还没有到读者手上就迅速地从书店中下架了,如果没有其中每一个环节的每一个人的认真规划与投入,这本书要有起码的销量都不可能。尤其是在个人过去几年中所经历困厄的环境,要能坐下来写一本书,是需要多方面支持的。
首先要感谢我的父亲与母亲,父母亲已经过世了,这本书要献给父母,作为我对他们的想念与爱的表达。我的父亲是本书的主角之一,他是上校,我是他的儿子,这本书的名字由我们两个人组成,记述了两代人的过往。然后要感谢的是我的妻子汪乃圣,她跟我多年,没有享受到荣华富贵,而照顾我和两个可爱的儿子开翔与开成,付出了青春岁月。
我尤其要感谢全国政协和中国文史出版社的支持,他们经过相当时日的申请,获得批准在大陆出版。我更要深深地感谢杨瀚、沈总编、韩副总编、金硕同志给我的指导和帮助,没有他们的协助,这本书无法与读者见面。金硕同志在整个具体与细节的工作方面,投入了大量心血,为我安排本书的申请、校稿、编排、封面、印刷以及最终的出书,这过程中的种种难处,不亲身参与,无法体会其中的感受。这本书2008年在台湾出版六年以后,在大陆出版时,中国发生了大的变化,整体社会往富庶的方向快速发展,以至于许多的台湾人相形之下,都快要变成穷人了,而对照这本书所叙述当年的情节,简直匪夷所思,大有今夕是何夕之感。一方面,为了中国和中国人高兴,我们慢慢地走出了百年来的困境,另一方面,也看出文学和艺术的重要性,记录了生活的过往,留下了变迁的痕迹。至于台湾的外省人,经历了长期的历史变化,面临新的环境,需要在感觉上、心理上逐渐脱下多年思想与心灵上压抑的重担,学习以豁达、开朗、喜悦的态度去生活。我的建议是外省人必须把握时机,努力充实自己,在技能、财富、学识、人际关系与家庭和乐上都要力求进步,未来才可能走出一条新路,尤其要重视下一代的培育。最后,感谢耶和华,过去的漫长的日子里,袍带我走过死荫幽谷,领我到青草地。我深信在过去的岁月中,袍祝福大陆与台湾,在惊涛骇浪中走了过来。未来的岁月,不论就个人、家庭、社会、民族与国家而言,我都充满了乐观与信心。因为我相信最坏的时间已经过去,今后在人们彼此的包容与接纳中,一切一定会更好。这是本书真正的目的。杨雨亭二○一四年,十一月台北寓居,阳明山下,磺溪边
下面摘自台湾兰台艺廊官网的评论:
“應該是上班的第三天吧?May交給我這本書。並且告知我這本書的作者將會在下午時分來訪。接過書,其實心裡就有底了,這是關於「那個年代」的故事。
我隱隱感到棘 手。並不只是因為我距離那個年代有千里之遙,而是因為那個時代,包含了許多失落。而我對於失落這種事情,特別難以忍受,大時代的落難,總包裝著多到幾乎氾 濫的眼淚、呼喊、顛沛流離,以及更多的失落。因為這樣的個性,我也特別不愛看災難片和戰爭片。這也不是我擅長的小說類,而是一名外省人的真實人生。
因為真實,所以反而讓人顫慄。
而外省人、本省人,這幾個名詞之於我這個年代的孩子,幾近是非常遙遠的,最多是班上有幾個藍的或綠的偏激份子的同學,偶爾拿來說說嘴罷了。(再加上,我對於政治和選舉始終不怎麼感興趣。)
為求了解,我 這個活在距離那年代六十年的孩子搜尋著“外省人”,看著今日勢力分明的媒體報章雜誌與人們,我恍然大悟。喔!原來外省人跟本省人的仇恨,是這樣來的。從二 二八以後就沒斷過。一九四七年,死了本省人,兇手是外省人。一九四九年,「兇手們」狼狽的來了,但這些「兇手們」,有些人甚至不知道二二八是什麼。
上校的兒子一 書中,包含的卻不只是失落而已,還有更多的些什麼。幾欲下筆,不知為何始終下不了手,最讓我印象深刻(並且不可思議)的一段是空投人員的那一段,為了獲取 情報,中華民國的軍人居然要空投到大陸去刺探情報,一投去便再也沒有活著回來的機會,這個故事我看了三遍,第一遍是荒謬,第二遍是不可置信,第三遍是極度 傷感。我是女流之輩,婦人之仁並且重情重義,想的是那她們的父母老婆愛人朋友小孩該如何自處呢?而遠渡大陸的這些空投軍人,對於再也不能回家一事難道完全 甘願(應該說,不甘願又能怎樣呢)?在跳出直升機的那一刻究竟在想什麼呢?想像著他們卡在山谷叢林的強健軀體逐漸肉其白骨,或終身待在勞改營,豐腴的臉頰 日益被風沙勞苦折騰的瘦削。原來,國家利益真的可以高於一條人命的價值?
這些人的人生,就這樣子被消費掉了。
「為了我的兒 女,犧牲我這一代吧。」這是源自於楊雨亭先生「上校的兒子」裡的其中一段話,裡面那個改當廚師的外省軍官,坐在廚房裡,油晃晃著汗溼的額頭,低頭抽著煙低 聲說著。原來啊,人生是可以被犧牲掉的。在我這個高喊人權至上,阿兵哥室外溫度高於三十度便可以不出操的時代簡直是上個世紀的謊言。但想必每個外省第一代 來到台灣時,心裡轉的想法也是亦然吧!
當然本書並不是悲慘的外省記事,實際上,「上校的兒子」是一本可以很個人的外省日誌,這是一本獨特的外省中產階級的傳記散文集。裡面有些相當諧趣的內容,如<兒子與蚊子>。但在輕鬆明快中仍然毫不掩飾多年來台灣本省外省,甚至旅美人士祕而不宣的傷。畢竟,如 同序中說的:「台灣的同胞、大陸上的同胞、海外的華人多年來都在希求安定,一種歷史上的安定,一種人與人之間的安定與信任。在近代中國經歷百年以來激烈的 變動以後,如湍急的河流終於滑入大河而產生一種舒緩的安定,尋找一個可以真正重新開始的始點,不管他是什麼人,他人在那裡,都能夠放下過去,安身立命,往 前行。」這本書的目標明確,試圖從台灣外省人的經歷裡尋求一種華人們都該有的認同和反思。
至於我,我從沒想過自己到底是本省人還是外省人。生於台北,我飲啜台北的水,食用台北的米,我看不見那些動盪的日子,失落和獲得,並且努力的探索,所謂的根與芽,安定在我腳底下的,便是我的故鄉,難道,這樣還不夠嗎?
攀著台北的 根,踩著台北的土地,我默默望向過往隱隱的火光,透過文字或老人之口,借一點惆悵,燃燒一根蠟燭,看見那晃動模糊的記憶。然後忽然想起了我的大奶奶,一個 從大陸依親過來的大老婆,每次總在說起往事時邊拭著眼淚,轉動昏黃的眼珠,邊咿嗚著沒人聽的懂的鄉音:「沒了⋯⋯都沒了喲⋯⋯妹妹⋯⋯爺喲⋯⋯」”------ 猫不
昨天艺萌说起曾送雨亭的画,今天考虑登上会喧宾夺主便作罢。;)
相关链接:
好文分享:台灣要與中國如何相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