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位肢体对《难泯岁月》的点评 (2011.9) |
| 《难泯岁月:我和上海地方教会和倪析声》一书把我们带回那段可泣但不可歌的年代,作者详细写出自己人生与地方教会和倪析声所交织的那段历史,其中有多少是史实,往往有一种叫人越读越胡涂的感觉,但从她的书,读者是可以发现以下一些事实。 1. 作者的信仰根基并不稳固 作者中学时代,参加过赵世光牧师几天的奋兴会,对讲员的眼神、声调及所领的短歌和全场激动的情况十分注意,她还自认是基督徒,却是对救恩真理不清楚。(1) 1947年曾听李常受讲道,受会场火热的气氛感染,听道的时候哭过不停(2),及后她在未参加受浸谈话便接受了浸礼,但她那时竟然并不清楚得救的真义,却因有得胜的感觉而认为自己是一个有主生命的人(3)。 1949年受倪弟兄鼓励背圣经,虽然背记了不少圣经,却并没有着眼于 神话语的精意(4)。 1952-1954年间一次上海市各大专基督徒学生聚会中,给她印象最深的是诗歌,接着就是大会的激情等,而大会有甚么能改变她生命的信息却没有提及(5)。 由此可见,作者的信仰是一种宗教情操,多于生命的改变。因此她所追求的是一种宗教的激情,她曾拜倒在倪弟兄的气势、魅力和威仪之下(6),对倪弟兄的尊 重、敬仰已成为她信仰的一部份。倪弟兄和教会一直是她挺身站立的力量,甚至可以使她视死如归。但她后来因为完全相信政府所提供对倪弟兄的罪证,便使她的生 命失去支柱,一点也站不起来(7),她转为接受政府的带领,投入 “信徒学习委员会” ,安排信徒的政治学习(8),最后甚至放弃信仰(9),变成一个忠心耿耿跟着党走的人(10)。 由于她的信仰根基不是 神的话,她放弃了一个人(倪弟兄) 的权威,便接受另一个人(当时的国家领导人) 的权威,后来又因为相信大字报、小道新闻关于中央领导阶层的黑暗面和正式报纸上有关高级干部的浮沉不定,便对党和政府产生信仰危机(11)。 所以她在被政府改造时可以这样说:「过了一段时间,我就试着从站在人民立场上来看待自己、看待聚会处以及倪析声。虽然我的心仍然向着主,但是我并没有活在 主的面光之中。」(12),所谓人民立场就是党无神的立场,那么站在无神的立场上又怎能有向着主的心,很显然她所向着的主并非那位永活的神。 2. 作者没有跟三自划清界线 作者曾是一个忠心耿耿跟着对党走的人,因着文革那时极左路线的气氛下,她得不着党的信任(13),但直到文革结束时,她竟可以不被定为反革命分子 (14)。1981年她离沪赴美,但并无清楚解释她为何可以出国(15) 。当时虽属改革开放的初期,但政府对宗教的控制并无宽松,有弟兄在1983年仍因坚拒加入三自而被捕入狱,那么政府为何对她1981年出国有这么宽大的处 理? 作者提及1980年底,上海有少数的教堂得以开放,开始有公开的聚会 ,并说上海城市发展十分迅速,地域也显著扩大,许多信徒居住地点变得十分分散。这样,就纷纷形成了小型家庭聚会(16)。她本来就是从国内出来的人,她无 可能不知道家庭聚会的形成,不纯是地域扩大,信徒居住地点分散的问题,最主要是拒绝加入三自,不接受党的领导,不希望信仰变质,故信徒宁可暗中聚会,也不 去政府所开放的三自教堂。 她从来没有在书上明确声明参加三自是严重的错误,是信仰上的背道,只说上海聚会处的处境复杂,他们的判断力不足(17),而试图合理化这个参加三自的背道行动。 3. 作者太一面倒地接受政府提供对倪弟兄犯罪的证据 当政府在上海举办 “倪析声反革命罪证展览会”后,当时一位转投三自的同工张锡康也不承认倪的笔供是倪析声本人的笔迹,因为笔供上的字写得像蟹爬,连她自己也说:「……回忆 过往,是否当时的政治性证据完全确实可靠,就不容易说了。」,但是为何她又说出「假如政府有了确凿事实,又何必夸大作假呢?」这似是而非的说话(18)? 书中描述一位向政府承认曾与倪有染的女同工缪韵春,她竟然没有受到政治冲击,也没有参加同工、长老的肃反学习(19),难道她的政治觉悟有这么高,以致政府无需对她加以改造,亦可见她如此得到政府这样的恩宠,她对政府的功德定必无量,那么她的证供又是否可信呢? 倪析声的甥孙女万小玲曾说:「当公公倪析声被捕时,他们捏造了许多骇人听闻、莫须有的罪名,来诬陷他,当时蒙蔽了许多弟兄姊妹。但婆婆张品蕙对他最了解,婆婆说:他们说他的这些事,都是根本没有的。」(20),为何作者对这些反证全不考虑呢? 总结 无论倪弟兄有怎样的过失,作为一个神的儿女只能向当事人指出他的错处,为要挽回他(太18:15),控告弟兄是魔鬼的工作(启12:9,10),是神的儿女所不能作的(雅4:11-12),但作者并无懊悔她曾在不信的人面前控诉过一位弟兄。 1956年6月21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举行公开审判倪析声的大会,审判官长宣謮判决书,说倪析声的主要罪行,是披着宗教外衣有组织地进行反革命活动(21),请作者抚心自问这是事实吗?她自己也曾亲自听过倪弟兄的教导,倪弟兄有教过她反党反革命吗? 后来上海基督徒聚会处在宣布革除倪析声一文中说:「我们感谢人民政府为民除害,并帮助我们纯洁了教会!」,这种对政府逼害教会的行为而进行的歌功颂德是应该的吗?(22) 对于引导人接受政府的观点,正如她所说:「但是这也是一个长期的思想过程,一次的旅程很难解决所有的问题,而且还会有所反复波动。」(23),从她极力鼓吹教会合一,而又不排斥三自的言论(24),她写这本书的意图也可算是呼之欲出了。 另外,《难泯岁月:我和上海地方教会和倪析声》一书作者提及政府所给予关于倪弟兄犯罪的证据,应与李文蔚的情况一同看待,因为李文蔚曾说:「这个问题(笔 者注:指倪析声和国民党特工部门的关系)共产党特别重视,下了大功夫查核。人证物证,本人供词,一应俱全。在教会「肃反」展览会中所公开展出的证物不是可 以随意捏造的。」(25) 事实上,连现今的政府也承认过往发生过很多冤假错案(26),对于听来的消息,即使有99.99%的信心, 仍有0.01%机会出错,当你没有亲眼在场看到事实,并对事情所有细节的时序、环境、人物相关的逻辑性作慎重的分析对比, 并有可靠的见证人作交叉查证,实不宜把事情轻易接受。李文蔚这样盲目地接受以往的政府所提供的证据,令人对他的诚信产生疑问。他的说法只会引导人被政府牵 着鼻子走,这也是政府所乐意见到的结果,同样,政府当然希望人接受《难泯岁月:我和上海地方教会和倪析声》一书所讲的所有说话 。 直到如今,政府仍执行「国家管理宗教论」,其实大部分的时间,即文革前后,共产党的取向是接受宗教会长期存在,但宗教必须为国家建设服务。具体的政策措施 是:一、只承认五大宗教,即天主教、基督教、佛教、道教和回教;二、这些宗教均设有官方认可的全国性宗教组织协助管理;三、宗教组组不能与外国的宗教组织 有联系,或受其支配;四、所有宗教组织都得按法律所定的条件登记,宗教活动都得受相关政府机构监管;五、受认可的宗教对其宗教信念得作出调整,以确保它服 从于国家政权的方针政策。(27) 必须留意政府是着意要调整基督教内的宗教信念,以确保它为国家建设而服务。 那么政府要调整基督教内的哪些宗教信念? 跟据姚民权和罗伟虹(他们均是上海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的副研究员)的说法:政府认为解放初期,追求 “超政治”及 “属灵” 是美国传教士煽动国内基督徒来反对共产党的作法(28),正如1951年,福州聚会处四大长老之一的郑证光指出聚会处为「属灵派」神学所污染(29)。 其实政府所要打击的那些“属灵”的基督徒,就是那些有主生命,与世分别的天路客,过去如是,现在也如是。 那么现今政府又如何继续实施其对基督教的管制? 跟据梁家麟(30)的说法,未来十年,中国和香港特区政府的教会发展的蓝图如下: (i) 家庭教会能够合法登记, (ii) 教会城市化, (iii ) 福音事工市场化; (iv) 不同羣体各自整合力量,打造新的「宗派」身分; (v) 一些基督徒亦将积极参与社会和文化的改造,从事较深度的神学思考。 (vi) 中国教会将会更全面地参与普世教会的事工,在其中发挥更大的影响力。 (vii) 香港和海外华人教会仍有广阔的参与空间,包括在香港和内地进行人才培训、输入新知识、分享资源和经验,并协助国内教会开拓更大的自由空间。(31) 那么梁家麟又如何配合中央的政策,从不同羣体各自整合力量,打造新的「宗派」身分? 他说:「神学院必须教授多种学说与模式,必须为每个学说寻觅在二千年教会道统里的适当位置;并且必须给予学生充分的圣经和神学装备,好能批判包括他们的教 会奉为金科玉律的学说与模式。」(32 ) ,因此训练学生「批判包括他们的教会奉为金科玉律的学说与模式」是打造新的「宗派」的必备武器。聚会处这个以标榜“属灵”的团体,一直是政府要打击的对 象,过去如是,现在也如是。惟有减少聚会处的影响力,这个大混杂的新「宗派」才能顺利组成,聚会处必会成为梁家麟批判的教材,相信《难泯岁月:我和上海地 方教会和倪析声》定必是一本上佳的参考书,书中有很多煽情和感人的细节,比梁家麟着的《倪柝声的荣辱升黜》更能深入人心,因为后者只是一部冰冷的学术研 究,但前者却是一部感人肺腑的血泪经历。 政府管治工作的方法日新月异,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根据当时的国内形势,对香港、澳门作出了「暂不收回,维持现状」「长期打算,充分利用」的政策(33),同样政府对基督教进行「长期打算,充分利用」的政策是不会改变的,希望信徒在此要儆醒。 另外,据1998年颁下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规定, 社会团体不得设立地域性的分支机构」(第19 条)。 职是之故, 现时在各爱国宗教组织的「级别」体系(即全国省、市、县组织) ,实际上并不具备上下级的领导及隶属关系。 这种属地管理模式旨在防范社会团体建立全国性及跨地域性的组织体制, 避免在党组织及政府以外出现另一个严密的社会组织, 成为对抗性的社会实体。(34) 众所周知,政府一直高度关注宗教渗透问题,视之为威胁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政府一主管政治工作的部长在2006 年8 月的全国宗教厅局长会议上指出, 随着国家进一步对外开放, 宗教方面的新问题将不断增多, 宗教问题与国家安全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及党的执政基础与地位的关个系,亦愈益增强。她说:「宗教工作受国际因素的影响日益增大, 境外利用宗教对我国进行的渗透日益加剧」,在在成为当前宗教工作的复杂严峻局面。在2007 年1 月召开的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政府另一主管政治工作的常委提出要「坚决抵御境外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35) 由于聚会处在倪弟兄的领导下及倪弟兄与外国弟兄的联系,在政府眼中,聚会处已成了全国性及跨地域性的组织体制,也成为境外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的组织。所以,为了维护政府的稳定性,倪弟兄一直成了政府重点打击的对象。 教会从来不属于这个世界,教会信徒的联系是属天的,不是人间的联系,这是不信的人永远无法明白的,因此,政府对教会的误解是无法解除的。 「为义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人若因我辱骂你们,逼迫你们,捏造各样坏话毁谤你们,你们就有福了! 应当欢喜快乐,因为你们在天上的赏赐是大的。在你们以前的先知,人也是这样逼迫他们。」(太 5: 10-12) 参考: 1. 许梅骊着《难泯岁月:我和上海地方教会和倪析声》 Xulon Press 2011年 第8页 2. 同上 第13页 3. 同上 第14页 4. 同上 第67-68页 5. 同上 第94页 6. 同上 第246页 7. 同上 第104-105页 8. 同上 第131页 9. 同上 第174页 10. 同上 第181页 11. 同上 第182页 12. 同上 第104页 13. 同上 第181页 14. 同上 第182页 15. 同上 第91页 16. 同上 第165页 17. 同上 第155页 18. 同上 第126页 19. 同上 第137页 20. 陈福中着 《倪析声传》 基督徒出版社 2004年 第160页 21. 许梅骊着《难泯岁月:我和上海地方教会和倪析声》 Xulon Press 2011年 第140页 22. 同上 第142页 23. 同上 第159页 24. 同上 第360页 25. 梁家麟着《倪柝声的荣辱升黜》巧欣有限公司 2004年增修版 51页 26. 可在国内政府的新闻网查核 27. 戴耀廷 《信报》(2011年7月6日) <中国须重新思考宗教政策> 28. 姚民权 罗伟虹 着《中国基督教简史》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6年印刷版 273页 29. 梁家麟着《倪柝声的荣辱升黜》巧欣有限公司 2004年增修版17页 30. 梁家麟是香港建道神学院的院长,他承认建道神学院在一九九五年起已开始派神学生往内 地实习,与共产党办的「神学院」作院际合作活动(参《思》76期( 2001 年11 月)〈中港教会关系( 二)〉),所以梁家麟可以说是国内宗教政策的代言人,或可称为香港的丁光训,犹如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简称中耳关办),前身是新华通 讯社香港分社,成立于1947年5月,是中央政府派驻香港的机构。 31. 梁家麟着 (2011) <任重道远的未来十年 > 《建道通讯》 第162期 32. 梁家麟着 (2011) <不合时宜的神学教育> 《建道通讯》 第163期 33. 永逸 <华澳人语> 检索日期 2011年 7 月 7 日 网址: http://www.waou.com.mo/wa/2011/07/20110701a.htm 34. 罗金义, 郑宇硕编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 : 变与常》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 2009年 321页 35. 同上 324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