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神的信实中 ─ 慕勒(George Muller) 慕勒读圣经超过两百次,有一半的时间他是跪着读的。 慕勒信他所读的,也把神的信实应用在他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里; 慕勒心里认识真理的能力。 倪弟兄说:「慕勒揭开了凭信祷告的真理,他从祷告和向着神话语的信心中, 学得了极宝贵的功课。他教导人们要在祷告中宣告神的应许。 慕勒也藉着在财务上的操练,见证了他凭信心的生活。」 | 前 言 乔治慕勒(George Muller, 1805~1898)宝爱圣经。他每天早晨在神的话里与主相会,并终日享受神诸般的应许。虽然他一生是以信心的生活着名,他的祷告也不断的蒙垂听,慕勒自己却见证,他的信心并不是超乎一般基督徒的特殊恩赐,而只是平常的信心。 如果慕勒有什么与人不同之处,那就是他不断的凭着信心取用神的话。他读圣经,他信他所读的,也把神的应许应用在他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里。 慕勒撰写关於圣经的真理,他说,「圣经中有宝贵的真理,这些真理并不是人的发明。神的话不断的重复这些真理。以弗所书、歌罗西书,以及其他书信,都满了荣耀的真理。而我们所需要的,是使这些真理更多的成为我们的实际。也就是说,重要的不仅是我们能够清楚的讲说真理,更是我们心里认识真理的能力。」(Narratives, vol.2, p.717) 罪人得救 曾是十足的罪人 慕勒在普鲁士(Prussia)长大,当时那是一个福音未达之地,真正得救的基督徒也微乎其微。在慕勒成长的过程中,他曾是一个十足的罪人。年轻时的他,喝酒、赌博,四处游玩,也为了应付这些奢侈的习惯而学会说谎、诈欺、和偷窃。他从父亲、朋友,甚至神职人员那里偷钱。在十六岁的时候,他被送进了监牢。 慕勒描述他早年的光景时说,「我没有圣经,那些年也从没有读过圣经。我很少上教堂,但一年会依惯例取用两次主的晚餐。从没有人传福音给我,我也从来没有遇见一个人告诉我,他真的藉着神的帮助,活出圣经所说的。当时我不觉得这世上真有什么人和我不一样,如果有的话,也只是程度上的差别而已。」(Autobiography, p.28) 慕勒的父亲希望自己退休以後,慕勒能供养他,所以就送慕勒去德国的赫拉(Halle)上学,研习传教的工作。他父亲的梦想是,一旦儿子成为路德会的传教士,他就可以和慕勒一同住在舒服的传教士别墅里面。年轻的慕勒进了神学院,却依然离神很远。许多时候,他也想「洗心革面」,却徒劳无功;他一面学习神学,一面陷入了更深的罪恶。直到发生一件事,改变了一切。 真实的得救 1825年11月的一个周六下午,他和好朋友备达(Beta)边谈边走着回家。备达告诉他,他正同一些基督徒在家中聚会,他们读圣经,唱诗,祷告,也读一些讲道信息(当时在普鲁士,没有经过按立作牧师的人,是不可以传讲信息的)。正当贝达描述那样的聚集时,慕勒感觉,或许那就是他这一生所寻求的。(Autobiography, p.38) 他们当晚就去叁加了那个家聚会。後来慕勒回忆说,「在唱完一首诗歌之後,一位老弟兄跪下来求神祝福这个聚集。他的跪祷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我这一生从未看见有人跪下来,连我自己也没有跪下来过┅┅。聚会末了,我们唱另一首诗歌,然後这个家的主人就祷告。当他祷告时,我心想,虽然在祷告的训练上,我比这个没有受教育的人认识得多,我却无法这样祷告。整个聚会使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Autobiography, p.40)慕勒离开的时候,心中有一种更胜以往的喜乐,那是一种无法对任何人形容的喜乐。 那一个晚上,是神的恩典在慕勒心中工作的开头,也是他一生的转捩点。慕勒回家後躺在床上,既平安又喜乐。他无法等到下一个周六的来到,在紧接着的周一晚上,他又去到那里,和他们一同读圣经,神的恩典也继续在慕勒身上工作。 慕勒写着说,「如今我的生活是完全不同了。虽然我无法一下子丢弃所有的罪,但我离弃了我的恶夥伴,不再在酒店里面糟蹋自己,也不再习惯於说谎,虽然我还是说了几次不够实在的话。我经常的读经祷告,爱弟兄,纯诚的叁加主日聚会,并与基督站在一起,尽管那时候,我的同学们不断的嘲笑我。」(Autobiography, p.40) 慕勒成了一个真实得救的基督徒。他重生了,恩典在他里面活泼的运作,使他能够活出他以往没有能力来活出的生活。他的旧生活已经得着清理,以致他开始了一种新生活。他对圣经的鉴赏,也逐日加增。 在圣灵能力里传讲 虽然慕勒是一个神学院的学生,却还没有讲过道。有一天,有一个讲道的机会,他照着自己所知的来预备,几乎花了整个星期来背颂一篇信息。当他讲完以後,听众要求慕勒当天下午再讲一些。他该说什么呢?他想,总不能再背一次早上的信息吧! 「我心里兴起一个念头,想去读马太福音第五章,并整理一些重点。我这么做了,也很快从「灵里贫穷的人有福了」开始讲起,我得着很大的帮助。虽然当天早晨的信息并不是简单易懂,下午的信息却抓住了他们的注意力,也是他们能够领会的。我很平安也很喜乐,觉得这么作十分蒙福。」(Autobiography, p.59) 因着这样的经历,慕勒觉得,只要有机会他就要传讲,就像那个下午一样。多年以後,他以在圣灵能力里清楚传讲圣经而闻名。正如使徒保罗所说的,「我说的话,讲的道,不是用智慧动听的言语,乃是用那灵和能力的明证,叫你们的信不在於人的智慧,乃在於神的能力。」(林前二4~5) 如同一些年轻信徒,慕勒也曾陷入这样的 网罗。他读宗教书籍,单张,布道刊物,讲道集,以及敬虔基督徒的传记,却忽略了圣经。他说,「结果,无论在知识上或神的恩典上,我仍是一个婴孩。」至 终他领会到:「我们正确的心态应该是,对於这本最宝贵的书中之书,读了再读,满了殷勤的读,满了祷告的读,并且满了默想的读,我应该终其一生,天天这样来读圣经。然而我没有这样做,因着难读,很少有享受,所以我就不想读,於是和许多信徒一样,在我基督徒生活的头四年,我喜欢读人的着作过於读活神的话。」(Autobiography, p.61) 藉奎克打开神的话 慕勒盼望向犹太人传教,因此在毕业之後搬到英国作准备。他在那里遇见了弟兄会的奎克(Henry Craik),两人并很快的有一种紧密的联结。奎克每一天花许多时间读圣经,他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向慕勒打开了神的话。 慕勒开始看见,「只有神的话是我们断定属灵事物的标准,而神的话只能以圣灵来解释。不论是现在或以前,圣灵都是神子民的教师。过去,我从未在经历上来领会圣灵的工作;事实上,神在每个蒙福之人身上的工作,都有一个共同的内涵,就是三一神,这是我从前无法在经历上领会的。我之前在圣经里所没有看见的是,父神在创世以前就拣选了我们,也在祂里面开始祂那救赎我们的奇妙计画,并藉着一切的凭藉来完成这个计画。再者,为了拯救我们,子神履行了律法的要求,为我们的罪担当了刑罚,满足了神公义的要求。更进一步的,圣灵教导我们,叫我们看见自己与生俱来的光景,使我们产生对救主的渴慕,也使我们能信入基督,并向我们解释圣经,帮助我们传讲圣经。」 这是慕勒对圣灵工作有一种特殊领会的开始,并对他有极大的影响。他说,「主使我进入经历的试验,藉着放下解经的书,甚至所有其他的书,我简单的读神的话。结果,头一个晚上,我把自己关在房里,在神的话上,一边祷告,一边默想,我在这几个小时所得着的,比已过几个月所得着的更多。其中最大的不同,是我藉此使我的魂得着了加力。於是,我开始试着验证我所学过、所看过的神圣话语,我发现,只有经过证实的神圣原则才真正有价值。」(Narratives, vol.1, pp.39~40) 与奎克一起时,慕勒经历了第二次的转变。他丢下了传教士的梦想,加入奎克在田茂斯(Teignmouth)的事工。忆及当时,慕勒说,「我们俩人如此紧密,从18329年7月到1830年1月,我看见了主耶稣第二次再来的真理,也体会到圣经成为管制和圣灵成为教师的全丰全足,我清楚看见神恩典的宝贵教训,这是我悔改信主四年以来所未曾得到的教导,我更了解了基督和教会的属天呼召,以及信徒在这世上所该有的地位。」(Harding, pp.44~45) 愿以圣经为准则 慕勒愿意以圣经为衡量一切事物的准则。他描述在去息德茂斯(Sidmouth)传道时发生的一件事。当时有三位姊妹当着他的面谈到受浸,其中有一位姊妹是相信之後受浸的,当她们谈论这个主题时,寻求我的意见。我当时的回答是,「我不认为我应该再次受浸。」那一位信而受浸的姊妹接着问我,「你曾经受浸吗?」我回答说,「是的,我小时候就受了浸。」她回答说,「你有没有为了受浸这个主题查考圣经,也有所祷告?」我回答说,「没有。」她接着说,「我请求你,在你还没有为了受浸这件事而读经祷告前,不要发表任何的意见。」 慕勒说,「她的谈话对我是很重要的,也是蒙神所喜悦的。因为当我正在劝勉人不要接受那些不能以神的话来证实的事物时,我竟然一再表达不支持信而受浸的看法, 却从未殷勤的在这件事上查考圣经,也未曾祷告过。如今,我立定心志,若是神帮助我来查考这件事,并且发现婴儿受洗是合乎圣经的话,我会极力的辩护,但如果信而受浸是正确的话,我也会极力的辩护并且率先受浸┅┅。」 当我查考之後,「我从圣经看见一件事,信的人才是我们施浸的唯一对象,并且把人浸到水里才是真正合乎圣经的唯一方式,也是我们唯一所该遵行的方式。在圣经中有几段特别强而有力的证明这个点,那就是行传八章36到38节,以及罗马书六章3到5节,在这之後不久,我就受了浸。」(Narratives, vol.1, pp.51~53) 慕勒又说到,「圣经中照着使徒们的「榜样」,向我揭示了每个主日擘饼的真理(徒二十7),虽然主自己以及圣灵藉着使徒们从来没有「命令」我们必须这么作。此外,根据以弗所书四章和罗马书十二章等经节,我看见我们必须让圣灵有充分的空间,藉着祂所喜悦的每一个弟兄来做工。所以一个肢体可以用主所赐给他的恩赐来造就另一个肢体;在某些聚会里,若是他们认为他们所说的,对於听的人是有益处的,任何一位弟兄都有机会来劝勉或教导其他人。」(Narratives, vol.1, p.54) 慕勒学会以完全倚靠神的祷告来调和神的话,好得着主的心思和主的祝福。虽然他描述他自己是「一个异乡人┅┅在所走的道路上满了许多天然的障碍,┅┅也不能说一口流利的英文」(Life of Trust, p.74),他却是那么纯洁的事奉神,并把所有的荣耀都归给神。神无论赐给他什么,他总是忠实的说出来。他所说的,在那些真实寻求神之人的灵里起了很大的共鸣。从此,慕勒开始定位了他的职事。 依靠主耶稣的膀臂 1830年10月7日,慕勒和安东尼葛芙士(Anthony Norris Groves,一位在巴格达着名的传教士)的妹妹玛丽葛芙士(Marry Groves)结婚。这位姊妹对主的爱以及她不计代价事奉的心愿正好与慕勒相配。她的确是神为着慕勒前面的道路所赐给他的供备,因为他们若没有相同的奉献,将无法为着主的事奉而一同坚强的站立。他们服事的动力乃是神的话。以下是他们所遵从的一些原则。 没有薪水 慕勒後来写着说,「这时候,我的良心开始拒绝任何固定的薪水。我拒绝的理由如下:第一,薪水是由教堂座位费(Pew-rents)来的,原则上贫穷弟兄不能坐有钱弟兄的位子,但是根据雅各书二章1到6节,这是违背主的。第二,我不知道他出钱的时候,是吝啬的,是必须的,还是快乐的;但是神却喜爱乐意施予的人。第三,我觉得教堂座位费对基督的仆人们是一个网罗。」(Life of Trust, pp. 81~82)。因此,照着慕勒的教导,他们在教堂里放着一个盒子,让人以不记名的方式自由的奉献,这些奉献就成了他生活的供给。 玛丽也支持慕勒放弃固定薪水的决定。慕勒说,「大概在同一个时间,我的妻子和我都从主领受了恩典,遵从主的命令「要变卖你们的家产,施舍给人」(路十二33),并且实行出来。我们在这件事上的扶持和确据是马太六章19到34节,以及约翰十四章13至14节。我们依靠主耶稣的膀臂,自从我们这样实行以来,已经五十一年了,我们却从来没有後悔我们所实行的。」(Narratives, vol. 1, p.55) 不向人说自己的需要 「同时,另外还有一项操练,对我而言是正确的,那就是从此以後我不再向人求什么,甚至也不向我所亲爱的弟兄姊妹求任何帮助,虽然我有几次因着他们的请求,告诉他们我在服事主的事上所有的支出,这些支出是我一般的收入无法应付的。不知不觉的,我或多或少受引诱,要信靠肉体的膀臂,想要到人面前去,而不是到主面前去。我能够在神面前达到向人无所要求的地步,所需要的恩典是远超过放弃固定的薪水。」(Narratives, vol. 1, p.55) 没有存款 「没有人能够宣称信靠神,却同时为将来的需要积蓄钱财,要不然,主在答应那人的祷告之前,必要先带他到自己所积蓄的财库里看一看。我们确信,若我们为着主的服事花尽钱财,当我们需要钱时,主会给我们更多,我们所信的乃是祂自己的恩赐,祂会尊重祂所恩赐的,如同祂不仅会赐给我们所需用的,并且会赐给我们超过我们所求的。」(Narratives, vol. 1, pp. 61~62) 从不欠债 「我们也遵守一件事,那就是我们从来不欠债,因为我们相信欠债是不合圣经的(罗马书十三章8节)。无论是作衣服,修鞋子,买食物等各样的事上,我们从不赊帐,总是以现金交易。因着主帮助我们,我们宁愿生活拮据,也不愿意欠债。所以,我们总是知道我们有多少,也知道我们能够给出去多少。我愿意在此劝勉信主的读者,在祷告上好好考虑这件事,因为我知道在神的儿女所遭遇的试炼当中,有许多都是因着他们没有遵行罗马书十三章8节。」(Narratives, vol. 1, p. 62) 不挪用有指定用途的款项 慕勒说,「任何一个奉献款若是有指定用途或者是为着一个特殊目的,那笔款项就不能够挪用到其他的方面,即使是暂时的也不可以。」(Pierson, p.76) 经历恩典的工作 对於财务的信心,慕勒说到,「若是神的子民认为,这样的生活方式会使他远离主,远离对属灵之事的关心,并且心里也被些疑问占满 ── 我该吃什么?我该喝什么?我该穿什么?那么他们最好有一个稳定的收入,好叫他们无後顾之忧,特别是那些为了主话和真理劳苦的人。对任何有这样想法的信徒,我认为他应在祷告中考量:第一,对有无固定薪水的两种生活方式都有经历,并认识自己目前对待无定财物的生活方式是最无忧虑的。其次,对主要有信心,只能仰望祂来供应我目前的需要,当我面临为难的时候,或是主的工作有财物上的需要时,求主保守我,叫我运用信心,不让我忧虑:薪水是否够用?下个月的收入够吗?藉着神的恩典,我的自由是我能对自己说:我的主是无限的,祂能一再的供应,祂深知我目前的处境,这样的生活方式将使我远离忧虑的可能,往後我将不再因紧持不放的需要而忧心。」 「的确,有人曾对我说,我之所以能作许多事,是因为整个戴文雪(Devonshire)教会负责我一切的需要。而我的回答是,主不仅能用戴文雪教会中任何一位圣徒来供应我目前的需要,祂也能用世界上的每个人来作为祂供应的凭藉。这样的生活方式常常帮助我经历恩典的工作,叫我的心再次被复苏。当我又冷淡退後时,藉此我就再被带回到主面前。如此我们就不会也不能活在罪中,也正因为藉着与神的联结交通,总是有从天而来的供应,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在这样的生活中,我的祷告常得到神活的应允,因此我的魂就被鼓舞,使我满了喜乐。」(Narratives, vol. 1, pp. 58~59) 成立孤儿院 这些事物对於任何神的仆人来说,已足够让他们非常忙碌了。但是从慕勒的日记中我们看见:「10月28日的下午,奎克弟兄和我听见一个可怜孤儿的故事,这个小男孩有时来上我们的学校。就我们所知,藉着我所传讲阴间的苦,他很关切自己灵魂的得救。他前不久被带到布里斯托几哩外的收容所,他对於再也不能上学,也不能听我们讲道感到非常难过。 我深愿若是出於主的旨意,能带领我有些服事,供应这些穷苦孩子们生活上的需要。这个可怜的小男孩正是因着现实的压力而被迫离开我们的学校!」(Narratives, vol. 1, pp. 86~87) 慕勒开始为成立孤儿院而祷告。他深怕不照着神的旨意而行,或是自己的动机不对。他和奎克以及齐伯门(Robert Mueller)交通,他们都表支持。他在12月5日的日记上写道:「今晚我读经时,深深触动我的话是「你要大大张口,我就给你充满。」(诗八十一10)直到今天我还没有为着孤儿院的个人需要或财务需要有祷告,现在我要应用这处经节在成立孤儿院的事上,求主给我们处所、一千英镑,以及合适的照顾者来照顾孩子。」慕勒在12月7日的日记说:「今天我收到了为着孤儿院的第一枚先令。」(Narratives, v1, p.106) 我们或许认为,慕勒要成立孤儿院的动机,只是因着怜悯这些活在冷酷社会中无助孤儿的困境(在着名的文学家狄更生的作品里,可以看见对於此问题的描述),但这并不是慕勒最初的动机。他渴望让当今的基督徒看见,神是活的,并且神对祂的话也是信实的。慕勒看见许多的信徒过的生活与外邦人一样,他们把自己的灵魂卖给世界,信靠的是肉体而不是神的手。他盼望这些信徒得拯救,好照着圣经过信心的生活。 於是慕勒「大大的张口」,宣告神对诗篇作者的启示即是他的经历,神的确充满了他。神或远或近的从各处捐输了许多的钱与物品给新成立的孤儿院。慕勒的日记中记载了每一项收到的奉献,无论礼物或大或小,他总是为它们献上同等的赞美与感谢。 第一所成立的孤儿院是为着七到十二岁的小女孩,慕勒决定租一间位於威尔森街6号的大房子。1836年4月,孤儿院正式启用。慕勒在日记中说:「我记得我在祷告中已经为了孤儿院的每一件事向神祈求,我也知道自己的软弱和无知。然而,有一件事我却从未祷告,就是求主赐给我们孩子,因为我理所当然的认为必定会收到许多孤儿的申请。然而当孤儿院启用的时候,甚至连一封申请书都没有。」(Life of Trust, p.137) 他立刻扑倒在神面前悔改,求神赐给孤儿院许多的孤儿。後来他在日记中说:「第二天,我收到了第一封申请书,接着在很短的时间内,共收到了43封。」(Life of Trust, p.137) 一所孤儿院实在应付不了这么大的需要,不久之後慕勒又租了另一间房子给七岁以下的婴儿和孩子(1836),至终他们建立了四所孤儿院(1844)。随着新房子和孤儿的增加,所需要的供应也越来越大,但是神的应许是信实的,祂答应了慕勒每日的祷告,赐给他们每日所需。 不断来到主面前 之後, 「1845年10月30日,我收到一位绅士寄来的信,他住在这四所孤儿院所在的街上。这封信写得很有礼貌且友善,他委婉的告诉我,住在孤儿院邻近的居民反应,在威尔森街的孤儿院造成他们诸多不便。他要我为这件事作出决定。」(Narratives, vol.1, p.439)因此慕勒开始为盖造孤儿院而祷告。 神藉着一个个的神迹为慕勒的祷告开路。他们没有以任何广告来鼓励人们乐捐。有一个基督徒建筑师自愿负责这整个盖建的计画和监工。爱许丽堂(Ashley Down)有一位地主,在知道他外出时慕勒曾两次来电後,整晚无法入睡,直到他愿意以非常便宜的价钱将地卖给慕勒。慕勒坚持无论等多久,直到所有盖建的款项都筹足了,孤儿院才能开始建造。因此,开始建造的时刻完全在主手中。 慕勒不求任何人,只求主预备所有需要的财务,他不断的祷告,神也信实的答应他的祷告。他收到大大小小的奉献款,1849年6月,这所位於爱许丽堂、可容纳三百名孤儿外加老师和照顾着的新孤儿院正式启用。往後的二十一年之间,藉着慕勒的信心和祷告,他们又同样的盖了四所孤儿院。这五所孤儿院总共收容了2050名孤儿,加上112名照顾孩子们的大人。 「年复一年,神喜悦帮助我们在孤儿院的工作,并且也在圣经学院各面的需要上扶持我们。有时候,虽然我们的需要是大的,但神的帮助甚至是更显明的。 现在我们不但要照顾这些孤儿们,也要维修这些房子,因此每年至少需要26500英镑的费用。这一切我们只能仰望我们的天父,只有祂能在各面帮助我们。神不仅答应我们的祷告,为我们预备财务,祂也为我们预备照顾孩子的人。每年在婴儿疾病流行期间,我们完全的倚靠神。在我写日记的这一刻,就有许多的孩子病於麻疹。腥红热和哮喘也是孩子们容易感染的疾病,但是神会帮助我们,答应我们的祷告。┅┅我们每年也需要许多合适收养男孩和女孩的家庭,因为我们只送孩子们到基督徒家庭,因此我们更需要向神有许多的祷告,操练我们的信心。为了训练这些孩子们,我们要不断的来到主面前,求主给我们智慧,因为「谁能在这一切事上以为足够呢?」」(Narratives, vol.2, p.509) 慕勒写道:「我们都有各种不同的需要,每一个神的孩子都有许多需要,必须向神述说。我们这位满有恩典的神在这里向每一位祂的孩子说:「你要大大的张口,我就给你大大的充满 ── 现在,在我手里,向我祈求,只仰望我,将许多的要求带到我面前。我是神,不是人,我的心喜悦丰盛的赐福於你┅┅。」 假如我们能自由的在这位主宰者面前有所祈求,我们会因着自己那微不足道的要求而感到羞愧。这地上无论多有能的人,都无法和耶和华相比。假如我们要让神的心喜悦,我们就应该向祂的手大大的祈求,在祂面前要求上好。诗篇中的比喻给我们看见,「你要大大的张口」,而神的应许乃是「我就给你大大的充满」。让我们按这劝勉而行,神必定会成就这应许。我们可以看看,无论大事小事,若我们照神的话而行,祂是否曾失信於祂自己的应许。」(Winks, p.225) 晚年与辞世 在慕勒晚年的时候(1875~1892),他将布里斯托的工作移交给女婿,同时也是他的同工詹姆士怀特(James Wright),他到世界各地作了十六次的传教之旅。每一趟旅行都和他所遗留的伟大工作一样,他总是藉着信心,只倚靠天上的银行。 慕勒总是和他的妻子一同旅行。在这全球的福音之旅中,他们总共在十七年之间踏了二十万里路,访问了四十二个国家,向三百多万人传福音。 1894年1月13日,慕勒的第二任妻子在与他共度二十三年的婚姻生活之後去世。当时慕勒已经八十九岁,他在第三所新孤儿院中度过馀生。他最後一次讲道是在1898年3月6日,克利夫顿(Clifton)的艾玛路(Alma Road)教堂,内容是关於以赛亚的异象,他死於1898年3月10日。数万人在街上排队,要叁加慕勒的葬礼,孤儿们都非常的忧伤。慕勒的墓地就在两位妻子旁边,他死後遗留了约值不到一千元的地产,他捐赠给圣经学院约五十万元,这是他七十年尽职期间所收到的个人奉献。 慕勒影响了无数人的一生 ── 也许最显着的是戴德生(J. Hudson Taylor),他後来到中国传教,也是中国内地会(China Inland Mission)的创始人。 慕勒所收留的孤儿中,有三千多名得救。他与一名孤儿最感人的团圆,是在1878年10月19日,这个与慕勒见面的孤儿已是一个七十一岁的寡妇。她是慕勒五十七年前第一个收容的孤儿,随後有许多孤儿陆续的与老慕勒团圆。 慕勒读圣经超过两百次,有一半的时间他是跪着读的。慕勒根据神的话而找出的神的应许,他可以清楚的指出将近五万个向神祷告得答应的事例。倪柝声弟兄说,「慕勒揭开了凭信祷告的真理,他从祷告和向着神话语的信心中,学得了极宝贵的功课。他教导人们要在祷告中宣告神的应许。慕勒也藉着在财务上的操练,见证了他凭信心的生活。」乔治慕勒基金会至今仍以慕勒所建立的信心的原则来运作,只是现今已不再经营孤儿院。 叁考书目 - Coad, F. Roy. A History of the Brethren Movement. Vancouver, B.C., Canada:Regent College Publishing, 2001.
- Harding, William H. George Muller. Westwood, NJ:Barbour and Company, Inc., 1985.
- Miller, Basil. George Muller. Minneapolis:Bethany House Publishers, 1961.
- Muller, George. Narratives & Addresses. Muskegon:Dust & Ashes Publications, 2003.
- ______. The Life of Trust. New York:Thomas Y. Crowell & Co., 1873.
- ______. The Autobiography of George Muller. New Kinsington, Pa.:Whitaker House, 1984.
- Neatby, William Blair. A History of the Brethren Movement; http://www.exclusivebrethren.net; 1901.
- Nee, Watchman. The Colected Works of Watchman Nee, Vol. 47, p. 68, and Vol. 11, p.852. Anaheim:Living Stream Ministry, 1993.
- Pierson, Arthur T. George Muller of Bristol. Old Tappan, NJ:Fleming H. Revell Co.
- Winks, W. E. Thoughts on Prayer. Paternoster Row, England:The Religious Tract Society, No dat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