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殉道者的血是教會的種子",這是第2世紀的教父特土良的名言。 在聖經里見證人與「殉道者」是同一個詞,一個見證人就是一個殉道者 從教會歷史及宣教歷史中,粗略地看看這些開出鮮生命花朵的事實,看看基督教發展中的犧牲者(我們通稱他們為殉道者)。 讓我們追溯一下教會歷史,看看前人所走過的腳蹤,看看今天我們20世紀教內肢體所承受前人所付出的一切血與汗與水,是如何成就今天的光景,看看他們所承受的苦難,為我們帶來什麼功課。 按使徒行傳記載,司提反成為教會歷史的第一個殉道者,他的死對初生的教會而言是一項打擊,但因此卻激發福音推動發展;除了司提反被石頭打死之外,雅各被斬頭,彼得、約翰雙雙被補入獄,後來的保羅也作見證說他是「天天冒死」,他向提摩太指出:凡立志在基督耶穌里敬虔度日的,也都要受逼迫(提後參:12)。 徒八:1的經文稍微告訴我們了,公元64年,羅馬皇帝尼祿放火燒羅馬城,以便按他的藍本設計重建這個城市,但把罪名推在基督徒身上,基督徒算是正式受到國家政治性的逼迫了,基督徒被放在鬥獸場內,與野獸搏鬥。有的被釘十字架,有的被火燒死,有的被人用作晚上的火把燃點. . . . . ,一般相信保羅和彼得都死在他手下。 由尼祿開始,羅馬皇帝對基督教均帶來誣告和逼迫,直到康士坦丁為止,這期間千千百百信徒受折磨,有些家園被毀,有些財物損失,有些連性命也賠上了。使史學家特土良提出他的觀點:基督徒在受死之前,竟然可以為此而感恩,真叫人受到激勵。這段期間,比較有名的殉道者包括:波利甲,他是使徒約翰的門徒,任士每拿主教,當羅馬皇帝要以死逼他就,反對耶穌基督的時候,他說了一段名言「86年來,我作為他的僕人,他從沒有一天對不起我,我現在怎能褻瀆我所事奉的主呢!」。 公元313年,康士坦丁奇蹟性地信了耶穌,把整個情況扭轉過來,信徒不用受到環境和外體的逼迫了,殉道的情況突然減少了,甚至消失了,這是好事還是壞事?由康士坦丁開始計算,一直到公元1517年,馬丁路德改革基督教為止的1200多年內,天主教的教皇制度產生出來了。信仰上的困難,主要來自人與人接觸,教皇制度變形,像走火入魔似的,權力發展起來,神學發展起來,什麼教皇,什麼贖罪券,這段期間,穆罕默德興起伊斯蘭教,引致後來的十字軍東征。 馬丁路德按聖經羅馬書的教義,指出天主教的錯誤來,因而建立了現在的基督教,在這段改革宗教時期,除了馬丁路德之外,還有其它改革人士如加爾文、慈運理、約翰諾斯等。 踏入19世紀,情況又突然改變了,19世紀被稱為歷史上最偉大的宣教時期,不少宗派興起了宣教的熱潮,差派宣教士前往世界各地傳揚基督,這是受到18世紀的清教徒主義和敬虔主義以及受到19世紀初宗教改革和屬靈復興帶來的結果。 這些可愛的宣教士滿腔熱誠,跑到老遠地方傳揚福音,但迎接他們的是什麼呢?是文化差異、迷信、恐怖、逼迫、監禁。他們的房子被襲擊,家園被燒,建立的教會被破壞,他們的生命也受到威脅,千百位宣教士帶著衰殘身體回國,千百位宣教士患上各種疾病而客死他鄉,千百位更付上生命代價,成為殉道士。 結論:按統計,耶穌死後一直到現在差不多2000年中,基督教殉教事件共有56次是十分重大的事件,其中36次,殉道人數每次超過10萬人,8次殉道人數每次超過50萬人,12次殉道人數每次超過一百萬人,更令人心酸的是56次當中,36次是發生在20世紀內。 |